一種胺基酸原粉生產過程及其異味消除方法與流程
2023-11-04 07:59:37 2
本發明涉及胺基酸製備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胺基酸原粉生產過程及其異味消除方法。
背景技術:
胺基酸原粉為黃色粉末。全溶於水,吸溼性強。可提高作物品質,增加產量。是做衝施肥、葉面肥、液肥、胺基酸生物肥以及各種菌肥的首選佳品。廣泛用於營養保健食品(胺基酸口服液、顆粒劑、胺基酸膠囊、果味胺基酸飲料及濃縮飲料、營養酒、老人食品等),也可用於糖果、糕點、強化食品、烘烤食品、多種肉汁掛麵、調味品(醬、各式湯料),更是促進動植物生長的最佳添加劑和基礎原料。
胺基酸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因為胺基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對人和動物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營養成份,少了蛋白質,人和動物不能正常生長和發育。因此,植物少了它也就不能正常生長。可見胺基酸對植物營養的補充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由於胺基酸本身的特性,對植物生長特別是光合作用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尤其是甘氨酸,它可以增加植物葉綠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促進二氧化碳的滲透,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對提高作物品質,增加vc和糖的含量都有著重要作用。
然而現有的胺基酸原粉生產過程的異味去除方法存在缺陷,對於異味的消除不夠徹底,並且異味的消除效率低下,對於胺基酸的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太多的刺激性或有害的氣體,直接通過氣體的過濾,效率緩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胺基酸原粉生產過程及其異味消除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胺基酸原粉生產過程及其異味消除方法,
(1)水解:
取魚片下腳料2kg、工業鹽酸5.4l、水1.8l,裝入水解瓶內進行水解。水解條件:溫度106~110℃,鹽酸濃度約6mol/l,時間20h。水解完畢水解液呈紅棕色。
(2)中和脫色:
將水解液攪拌冷卻,緩緩加入7mol/l鹼液,中和終點控制在ph3,分別加入上批重結晶用廢碳和新碳,進行2次脫色,新碳加量每批400g(約2%),攪拌70~80℃保溫脫色30min,過濾,脫色液為略帶黃色的透明液體。
(3)濃縮結晶:
將水解液用稀鹽酸調ph2.5,然後減壓濃縮,待有大量氯化鈉結晶析出時,抽濾,濾液用濃縮,直至總體積為2~3l為止,抽濾,合併濾餅(氯化鈉和亮氨酸混合結晶)。
(4)酸溶沉澱:
將上步濃縮結晶物加3mol/l鹽酸1.5l,加熱攪拌,70~80℃保溫0.5h,抽濾棄去氯化鈉結晶,濾液為亮氨酸鹽酸鹽溶液,體積約2.6l,然後按酸溶液體積10%比例,邊攪邊緩緩加沉澱劑,使亮氨酸和沉澱劑結合成鹽,沉澱、分離、濾液按同樣方式操作,直到最後濾液加沉澱劑無沉澱析出為止,合併濾餅,用少量蒸餾水調勻,抽濾,如此操作兩次,得白色亮氨酸磺酸鹽。
(a)在濃縮的過程中,機體內部添加活性炭,吸附過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積起著主要作用。同時,被吸附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響吸附的速度。此外,ph的高低、溫度的變化和被吸附物質的分散程度也對吸附速度有一定影響。
(b)活性炭通過傳動裝置進行運輸,將吸附臭味的活性炭及時的從機體中取出,並且更換新的活性炭,從而使得去除臭味的效果更好。
(5)氨解:
將得到的亮氨酸磺酸鹽,用7mol/l氨水中和,終點控制在ph6~8,70~80℃保溫攪拌1h,靜置冷卻分層,抽濾,濾餅用少量蒸餾水攪勻,抽濾2次,得白色亮氨酸粗品。
(a)氨解的過程中,機體中先加入氣味吸附層,吸附氣味後的吸附層通過傳動裝置輸送到之前活性炭吸附倉中。
(b)對氣味吸附層進行加熱,當穩定升高時,使得氨氣的揮發更加快速,揮發出的氣味會通過活性炭進行吸附,能提高氣味的吸附效率。
(6)重結晶:
按重量比1:40加蒸餾水,將亮氨酸粗品加熱溶解,加1%碳脫色,脫色液經色度和澄清度檢查合格後進行減壓濃縮,直至體積為原液的四分之一為止,有大量的白色片狀結晶析出,攪拌,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得亮氨酸結晶,母液脫色後再濃縮結晶,合併2次結晶,乾燥後得亮氨酸原粉成品。
本發明中,首先利用活性炭對於異味進行吸附,物理式的去異味方法,可以保證產品中不會混合其它的雜質,使得產品的使用效果更好,其次該機體內部所用的活性炭通過傳動裝置輸出到機體之外,及時對活性炭進行更換,使得去異味的效果更好,最後一些處理倉中的異味直接通過氣味吸附層進行吸附,然後利用使用後的部分活性炭進行氣味的除去,使得活性炭進行重複利用,節約資源,並且利用氣體吸附層直接對於氣味進行吸附,使得去異味的效率更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胺基酸原粉生產過程及其異味消除方法:
(1)水解:
取魚片下腳料2kg、工業鹽酸5.4l、水1.8l,裝入水解瓶內進行水解。水解條件:溫度106~110℃,鹽酸濃度約6mol/l,時間20h。水解完畢水解液呈紅棕色。
(2)中和脫色:
將水解液攪拌冷卻,緩緩加入7mol/l鹼液,中和終點控制在ph3,分別加入上批重結晶用廢碳和新碳,進行2次脫色,新碳加量每批400g(約2%),攪拌70~80℃保溫脫色30min,過濾,脫色液為略帶黃色的透明液體。
(3)濃縮結晶:
將水解液用稀鹽酸調ph2.5,然後減壓濃縮,待有大量氯化鈉結晶析出時,抽濾,濾液用濃縮,直至總體積為2~3l為止,抽濾,合併濾餅(氯化鈉和亮氨酸混合結晶)。
(4)酸溶沉澱:
將上步濃縮結晶物加3mol/l鹽酸1.5l,加熱攪拌,70~80℃保溫0.5h,抽濾棄去氯化鈉結晶,濾液為亮氨酸鹽酸鹽溶液,體積約2.6l,然後按酸溶液體積10%比例,邊攪邊緩緩加沉澱劑,使亮氨酸和沉澱劑結合成鹽,沉澱、分離、濾液按同樣方式操作,直到最後濾液加沉澱劑無沉澱析出為止,合併濾餅,用少量蒸餾水調勻,抽濾,如此操作兩次,得白色亮氨酸磺酸鹽。
(a)在濃縮的過程中,機體內部添加活性炭,吸附過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積起著主要作用。同時,被吸附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響吸附的速度。此外,ph的高低、溫度的變化和被吸附物質的分散程度也對吸附速度有一定影響。
(b)活性炭通過傳動裝置進行運輸,將吸附臭味的活性炭及時的從機體中取出,並且更換新的活性炭,從而使得去除臭味的效果更好。
(5)氨解:
將得到的亮氨酸磺酸鹽,用7mol/l氨水中和,終點控制在ph6~8,70~80℃保溫攪拌1h,靜置冷卻分層,抽濾,濾餅用少量蒸餾水攪勻,抽濾2次,得白色亮氨酸粗品。
(a)氨解的過程中,機體中先加入氣味吸附層,吸附氣味後的吸附層通過傳動裝置輸送到之前活性炭吸附倉中。
(b)對氣味吸附層進行加熱,當穩定升高時,使得氨氣的揮發更加快速,揮發出的氣味會通過活性炭進行吸附,能提高氣味的吸附效率。
(6)重結晶:
按重量比1:40加蒸餾水,將亮氨酸粗品加熱溶解,加1%碳脫色,脫色液經色度和澄清度檢查合格後進行減壓濃縮,直至體積為原液的四分之一為止,有大量的白色片狀結晶析出,攪拌,自然冷卻至室溫,抽濾,得亮氨酸結晶,母液脫色後再濃縮結晶,合併2次結晶,乾燥後得亮氨酸原粉成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