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強化反硝化脫氮除磷的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方法與流程

2023-11-03 15:01:13


本發明屬於環境工程中的汙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強化反硝化脫氮除磷的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汙水治理去除有機物的同時還需要進行脫氮除磷。因此許多研究者將氧化溝循環廊道前增加厭氧區(或厭氧池),以滿足汙水除磷的要求。氧化溝實現脫氮功能,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節曝氣器在循環廊道內形成缺氧區和好氧區,則好氧區域進行有機物氧化及硝化反應,缺氧區域進行反硝化脫氮反應;另一方面可以在氧化溝循環廊道外增設缺氧區(或缺氧池),氧化溝循環廊道內好氧區的硝化混合液可以通過回流門或回流泵按一定比例回流至缺氧區(池)。

傳統氧化溝採用曝氣和推流功能二合一的曝氣設備(如曝氣轉刷、曝氣轉盤、立式表曝器等),這些曝氣設備在供氧的同時也起到推流作用。因此,調整曝氣器一方面會影響到溶解氧濃度在循環廊道內的分布情況,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好氧區硝化混合液向缺氧區的循環回流情況,即會影響到循環比(循環廊道過流斷面通過的循環流量和進水流量的比值)。針對曝氣和推流兩功能合一的氧化溝,個別研究關注了氧化溝的循環比,但主要考慮的是循環比是否能夠提供去除有機物及脫氮所需的足夠氧氣。湯利華[1]依據需氧量和供氧量平衡,在曝氣器數目已定的條件下,求得為使出水有機物濃度達到預期結果氧化溝內所需的循環比。Argaman[2]根據進水氨氮濃度及預期要達到的出水硝酸鹽氮濃度,依據傳統反硝化脫氮過程中硝化液需回流至缺氧區的要求,求得了氧化溝所需循環比的簡化公式。

近幾年,在氧化溝工藝技術中,儘管有研究者提出了對氧化溝循環比進行調控的裝置和方法。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循環比的認識多局限於循環廊道過流斷面通過的循環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這一概念,沒有人發現循環比與活性汙泥系統傳統設計參數水力停留時間的耦合關係,因此也沒有人提出去除水力停留時間影響的更有效、更直接的反映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與混合液循環流動特性的相關參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強化反硝化脫氮除磷的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概述如下:

強化反硝化脫氮除磷的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確定生物反應池Qin,So,Nto,Nk和Po;

其中:Qin為生物反應池的進水流量,單位m3/d;

So為生物反應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五日生化需氧量簡寫為BOD5;

Nto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氮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總氮簡寫為TN;

Nk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凱氏氮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總凱氏氮簡寫為TKN;

Po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磷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總磷簡寫為TP;

②確定生物反應池ηBOD5、ηTN、ηTP;

ηBOD5為生物反應池BOD5總處理率,單位%,取值範圍85~95;

ηTN為生物反應池TN總處理率,單位%,取值範圍55~80;

ηTP為生物反應池TP總處理率,單位%,取值範圍50~75;

③確定生物反應池Se、Nte、Pe;

S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BOD5質量濃度,單位mg/L,Se=(1-ηBOD5)So;

Nt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TN質量濃度,單位mg/L,Nte=(1-ηTN)Nto;

P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TP質量濃度,單位mg/L,Pe=(1-ηTP)Po;

④確定X,Xv,Ls,y,Lv,LTN,θc,Y,tp,tn,to,HRT,R各參數取值:

X為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質量濃度,單位kg/L,取值範圍2.0~4.5,所述混合液懸浮固體簡寫為MLSS;

Xv為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平均質量濃度,單位kg/L,取值範圍1.4~3.2,所述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簡寫為MLVSS;

Ls為生物反應池BOD5汙泥負荷,單位kg/(kg.d);

以BOD5/MLVSS表示時,取值範圍為0.10~0.21;

或以BOD5/MLSS表示時,取值範圍為0.07~0.15;

y為單位體積混合液中MLVSS在MLSS中所佔比例,單位g/g;

設初沉池時,y取值範圍為0.65~0.70;

不設初沉池時,y取值範圍為0.50~0.65;

Lv為BOD5容積負荷,單位kg/(m3.d),取值範圍0.20~0.70;

LTN為總氮負荷率,簡寫為TN/MLSS,單位kg/(kg.d),取值範圍≤0.06;

θc為設計汙泥齡,單位d,取值範圍為12~25;

Y為汙泥產率係數,單位kg/kg;Y根據試驗資料確定;若無試驗資料,設初沉池時,取值範圍0.3~0.6,不設初沉池時,取值範圍0.5~0.8;

tp為厭氧池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1~2;

tn為缺氧區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1~4;

to為好氧區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6~12;

HRT為總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8~18,HRT=tp+tn+to;

R為汙泥回流比,R=QR/Qin,單位%,取值範圍50~100;所述QR為沉澱池向生物反應池回流的汙泥量,單位m3/d;

⑤依據以下公式求得厭氧池容積Vp、缺氧區容積Vn和好氧區容積Vo;

ΔXV為排出生物反應池的微生物量,單位kg/d;

KdeT為T℃時的脫氮速率,kg/(kg.d),KdeT根據試驗資料確定,若無試驗資料時按下式計算:

KdeT=Kde201.08(T-20) (4)

Kde20為20℃時的脫氮速率,kg/(kg.d),取值範圍0.03~0.06;

T為設計溫度,單位℃;

θco為好氧區設計汙泥齡值,單位d;

F為安全系統,取1.5~3.0;

μ為硝化菌生長速率,單位1/d;

Na為生物反應池中氨氮質量濃度,單位mg/L;

KN為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數,單位mg/L,取1.0;

⑥選定曝氣裝置種類和規格;依據場地要求及計算得到的Vp確定厭氧池的長、寬、高及有效水深;依據場地要求、曝氣裝置種類和規格以及計算得到的Vn和Vo確定缺氧區及好氧區的長、廊道寬、高及有效水深;

其特徵是還包括:

⑦依據循環廊道的廊道寬B,循環廊道的有效水深H,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的流速v,v取0.3m/s,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HRTCC,HRTCC=tn+to,及Qin,計算循環頻次f:

如果3.2≤f≤7.6,則完成設計過程,得到反硝化聚磷菌所佔比例較高的脫氮除磷氧化溝,否則,重新選定曝氣裝置種類,依據場地要求及曝氣裝置種類和規格確定厭氧池、缺氧區及好氧區的長寬高及有效水深,而後再次計算f,直到3.2≤f≤7.6。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的方法,將循環頻次納入到氧化溝工藝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提出了一種能提高反硝化聚磷菌佔總聚磷菌比例的氧化溝生物反應尺寸的設計方法。本發明指出循環頻次的合理取值範圍是3.2~7.6之間。對於循環廊道前設置厭氧區(池),循環廊道內設置缺氧區和好氧區,循環廊道外不設置缺氧區(池)的脫氮除磷氧化溝工藝,當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時保證循環頻次f在3.2~7.6範圍內時,可以使系統的反硝化聚磷菌佔總聚磷菌的比例達到40%以上,同時使氧化溝系統的脫氮除磷率達到較高水平。

本發明的設計方法得到的氧化溝可以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能夠實現一碳兩用(消耗的有機物能夠用於氮和磷的同時去除),所以與實現氮、磷相同處理效果的其它活性汙泥工藝相比可節省25%左右的有機物消耗量,節省20%左右的耗氧量,並減少了20%左右的剩餘汙泥產量。

附圖說明

圖1氧化溝循環比、循環頻次與水力停留時間關係推導示意圖。

圖2循環廊道外設置厭氧區(池),循環廊道內設置缺氧區和好氧區的脫氮除磷氧化溝系統示意圖。

圖3循環廊道外設置厭氧區(池),循環廊道內設置缺氧區和好氧區的脫氮除磷氧化溝系統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強化反硝化脫氮除磷的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設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確定生物反應池Qin,So,Nto,Nk和Po;

其中:Qin為生物反應池的進水流量,單位m3/d;

So為生物反應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五日生化需氧量簡寫為BOD5;

Nto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氮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總氮簡寫為TN;

Nk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凱氏氮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總凱氏氮簡寫為TKN;

Po為生物反應池進水總磷質量濃度,單位mg/L,所述總磷簡寫為TP;

②確定生物反應池ηBOD5、ηTN、ηTP;

ηBOD5為生物反應池BOD5總處理率,單位%,取值範圍85~95;

ηTN為生物反應池TN總處理率,單位%,取值範圍55~80;

ηTP為生物反應池TP總處理率,單位%,取值範圍50~75;

③確定生物反應池Se、Nte、Pe;

S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BOD5質量濃度,單位mg/L,Se=(1-ηBOD5)So;

Nt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TN質量濃度,單位mg/L,Nte=(1-ηTN)Nto;

Pe為生物反應池出水TP質量濃度,單位mg/L,Pe=(1-ηTP)Po;

④確定X,Xv,Ls,y,Lv,LTN,θc,Y,tp,tn,to,HRT,R各參數取值:

X為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平均質量濃度,單位kg/L,取值範圍2.0~4.5,所述混合液懸浮固體簡寫為MLSS;

Xv為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平均質量濃度,單位kg/L,取值範圍1.4~3.2,所述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簡寫為MLVSS;

Ls為生物反應池BOD5汙泥負荷,單位kg/(kg.d);

以BOD5/MLVSS表示時,取值範圍為0.10~0.21;

或以BOD5/MLSS表示時,取值範圍為0.07~0.15;

y為單位體積混合液中MLVSS在MLSS中所佔比例,單位g/g;

設初沉池時,y取值範圍為0.65~0.70;

不設初沉池時,y取值範圍為0.50~0.65;

Lv為BOD5容積負荷,單位kg/(m3.d),取值範圍0.20~0.70;

LTN為總氮負荷率,簡寫為TN/MLSS,單位kg/(kg.d),取值範圍≤0.06;

θc為設計汙泥齡,單位d,取值範圍為12~25;

Y為汙泥產率係數,單位kg/kg;Y根據試驗資料確定;若無試驗資料,設初沉池時,取值範圍0.3~0.6,不設初沉池時,取值範圍0.5~0.8;

tp為厭氧池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1~2;

tn為缺氧區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1~4;

to為好氧區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6~12;

HRT為總水力停留時間,單位h,取值範圍8~18,HRT=tp+tn+to;

R為汙泥回流比,R=QR/Qin,單位%,取值範圍50~100;所述QR為沉澱池向生物反應池回流的汙泥量,單位m3/d;

⑤依據以下公式求得厭氧池容積Vp、缺氧區容積Vn和好氧區容積Vo;

ΔXV為排出生物反應池的微生物量,單位kg/d;

KdeT為T℃時的脫氮速率,kg/(kg.d),KdeT根據試驗資料確定,若無試驗資料時按下式計算:

KdeT=Kde201.08(T-20) (4)

Kde20為20℃時的脫氮速率,kg/(kg.d),取值範圍0.03~0.06;

T為設計溫度,單位℃;

θco為好氧區設計汙泥齡值,單位d;

F為安全系統,取1.5~3.0;

μ為硝化菌生長速率,單位1/d;

Na為生物反應池中氨氮質量濃度,單位mg/L;

KN為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數,單位mg/L,取1.0;

⑥選定曝氣裝置種類和規格;依據場地要求及計算得到的Vp確定厭氧池的長、寬、高及有效水深;依據場地要求、曝氣裝置種類和規格以及計算得到的Vn和Vo確定缺氧區及好氧區的長、廊道寬、高及有效水深;

其特徵是還包括:

⑦依據循環廊道的廊道寬B,循環廊道的有效水深H,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的流速v,v取0.3m/s,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HRTCC,HRTCC=tn+to,及Qin,計算循環頻次f:

如果3.2≤f≤7.6,則完成設計過程,得到反硝化聚磷菌所佔比例較高的脫氮除磷氧化溝,否則,重新選定曝氣裝置種類,依據場地要求及曝氣裝置種類和規格確定厭氧池、缺氧區及好氧區的長寬高及有效水深,而後再次計算f,直到3.2≤f≤7.6。

本發明適合循環廊道前設置厭氧區(池),循環廊道內設置缺氧區和好氧區,循環廊道外不設置缺氧區(池)的脫氮除磷氧化溝系統生物反應池尺寸的設計,見圖2所示。

本發明設計過程,僅包括氧化溝系統汙水處理過程中發生生物反應的主體單元,即厭氧區(池)、缺氧區及好氧區尺寸的設計過程。不包括工藝系統預處理單元、沉澱池、消毒等系統的設計,這些部分的設計過程可參考《氧化溝活性汙泥法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HJ578-2010)》進行。

反硝化除磷菌(DPAOs),可以利用NO3-、NO2-作為電子受體,胞內的有機物聚β-羥基鏈烷酸酯(PHA)作為碳源和電子供體,用於在缺氧環境下吸磷,同時將NO3-、NO2-還原為氮氣。所以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實現一碳兩用,即胞內儲存的PHA可以同時用於反硝化脫氮和缺氧吸磷。因此當系統內的反硝化聚磷菌增多時,系統脫氮除磷的有機物消耗量、耗氧量及剩餘汙泥排放量均會較傳統反硝化脫氮和好氧除磷低。

對於循環廊道外增設厭氧區(池),循環廊道內設置好氧區及缺氧區的氧化溝工藝系統,採用上述生物反應池的設計方法,就可以得到能夠富集反硝化聚磷菌,同時取得高效的脫氮除磷效果的氧化溝工藝系統。

實施例1

本發明通過推導得出,循環比不僅是循環廊道過流斷面通過的循環流量和進水流量的比值,也是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內混合液在廊道內循環流動的圈數。而單位時間內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循環流動的圈數,即循環頻次,相較於循環比,更能有效的作為氧化溝工藝系統的設計、運行及調控參數。

循環比是循環廊道過流斷面通過的循環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因此循環比可用(9)式描述,見圖1

RR—循環比,無量綱;

B—循環廊道的廊道寬,m;

H—循環廊道的有效水深,m;

v—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的流速,m/s;

Qin—生物反應池的進水流量,m3/d。

循環廊道左右兩端轉彎處視為半圓形,則可以推導得出(10)式:

HRTCC—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h;

VCC—循環廊道的容積,m3;

Lmid—循環廊道的中線周長,m,即圖1中所示循環廊道內虛線長度。

由(10)式可得:

(11)式代入(9)式中得:

由於:

T—循環周期,即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流行一圈所用時間,h。

故:

f—循環頻次,即單位時間內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流行的圈數,h-1。

所以:

所以從(15)式可知,循環比(RR)也是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內混合液在廊道內循環流動的圈數。

國內外已建氧化溝循環比差異很大,不同氧化溝循環比的差異不僅與生物反應池的進水流量有關,也與生物反應池尺寸有關,還與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有關。

表1國內外已建氧化溝的循環比及循環頻次

由表1可知,突尼西亞的Mahres汙水處理廠循環比為598.2,是日本秋田州某汙水處理廠的兩倍多,但是由於該廠HRTCC很長為40小時,所以循環頻次f為14.95還略小於日本秋田州某汙水處理廠的循環頻次17.50。而荷蘭鹿特丹的Carrousel氧化溝汙水處理廠和邯鄲市西汙水處理廠,兩氧化溝系統的循環比RR十分接近,分別為19.3和19.4,但是由於兩廠HRTCC相差較多,故循環頻次f相差也較大,分別為2.66和0.90。所以由表1可知,循環頻次確實排除了氧化溝設計和運行中已經使用的重要參數水力停留時間的影響。循環頻次也較循環比能更好的反應混合液的循環流動特性,更適合於作為氧化溝工藝系統生物反應池的設計參數。

表1所列八個汙水處理廠中有六個汙水處理廠循環頻次不在3.2~7.6之間,故對這個六個汙水處理廠依據本發明中的設計方法提出改造方案。

表2可改造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原尺寸

表3氧化溝生物反應池尺寸改造建議

註:以上六個汙水處理廠,同時需要對曝氣設備進行改造或更換。

由表3中數據說明,在設計時可以將循環頻次做為設計參數引入到氧化溝生物反應池的尺寸設計中。

實施例2

Qin=240m3/d,進水有機物、氮、磷濃度分別為COD:400mg/L左右,TN:40mg/L左右,TP:7mg/L左右。建造六座脫氮除磷氧化溝系統,每座氧化溝系統HRT=12h,tp=2h,HRTCC=10h,tn=4h,to=6h。

每座氧化溝系統的生物反應池總容積相等,V=120m3;每座氧化溝系統的厭氧池容積及尺寸一致,Vp=20m3,厭氧池長為5m、寬為2m、有效水深為2m;每座氧化溝系統VCC=100m3,循環廊道中40%是缺氧區,60%是好氧區,故Vn=40m3,Vo=60m3。但是六座氧化溝系統循環廊道尺寸各不相同(詳見表4),其中系統一、系統二f>7.6,系統三、系統四、系統五3.2≤f≤7.6,系統六f<3.2。

每座氧化溝系統水流方向均是汙水和回流汙泥由厭氧池起端進水口流入,混合液由厭氧池末端出水口流出進入循環廊道缺氧區,而後流入好氧區,混合液再由好氧區回流至缺氧區。此外,循環廊道內混合液由出水口流出進入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靜沉出水由沉澱池上部排出,沉澱池底部部分汙泥回流至厭氧池起端與汙水一起進入厭氧池,QR為192m3/d,即R為80%。剩餘汙泥定期從沉澱池排出,使系統汙泥齡維持在12天。生物反應池內混合液汙泥濃度MLSS在3600~3800mg/L之間。

每座氧化溝系統中厭氧池,缺氧區及好氧區內布置水下推進器推動混合液在厭氧池及循環廊道內流動,v為0.3m/s。好氧區底部設置微孔曝氣器對好氧區混合液進行供氧,使好氧區溶解氧濃度大於2.0mg/L。

滿負荷運行時各系統與循環頻次相關的參數及運行效果見表4和表5。

表4滿負荷(Qin=240m3/d)運行時各系統與循環比及循環頻次相關的參數

表5滿負荷(Qin=240m3/d)運行時各系統汙染物的去除效果及DPAOs/PAOs

為了說明循環比受水力停留時間的影響,六個系統進水量均減半運行,即半滿負荷(Qin=120m3/d)運行時,各系統HRT=24h,tp=4h,HRTCC=20h,tn=8h,to=12h。其它運行參數維持不變。

半滿負荷運行時各系統與循環頻次相關的參數及運行效果見表6和表7。

表6半滿負荷(Qin=120m3/d)運行時各系統與循環比及循環頻次相關的參數

表7半滿負荷(Qin=120m3/d)運行時各系統汙染物的去除效果及DPAOs/PAOs

從表4、表6中數據可以看出,結構尺寸相同的系統,其循環周期和循環頻次是一致的。進水量減半,只是引起了循環比和水力停留時間的變化,而對循環頻次和循環周期沒有影響。這一結果與前面公式推導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循環比是循環廊道水力停留時間內混合液在廊道內循環流動的圈數,而循環頻次是單位時間內混合液在循環廊道內流動的圈數。因此,當進水流量變小,系統水力停留時間變大,循環比也相應增大,而循環頻次卻保持不變。由此可知,循環頻次相較於循環比,更能有效的、直接的反映氧化溝生物反應池結構尺寸的特點,以及氧化溝生物反池尺寸對混合液循環流動的影響。

如果單獨分析表5,或者單獨分析表7中數據,可以知道隨著循環比,或循環頻次的變化,各系統對COD、TN、TP汙染物的去除率均有所變化,DPAOs/PAOs也有所變化。但是聯合由表5、表7中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同一系統在滿負荷及半滿負荷運行時的循環比RR不同,但循環頻次f沒有變化,各統的除汙效率也很接近,因此可以看出更能反應生物反應池構造尺寸對氧化溝系統除汙效率影響的參數是循環頻次,而不是循環比。因為循環比這個參數中耦合了已在設計運行中重點考慮的水力停留時間這一參數,因而循環頻次才是反映生物反應池構造尺寸對氧化溝混合液循環流動特性的重要參數。

表8混合液每次流經缺氧區及好氧區所用時長

註:Tn為混合液每次流經缺氧區所用時間,To為混合液每次流經好氧區所用時間。

由表8可知,f=1.32時,系統六內混合液每次流經好氧區耗時27.21分鐘,為六個系統中最長的,因此也最有利於好氧吸磷充分反應,這樣就導致了系統六內混合液在好氧區PHA消耗最多,混合液流至缺氧區時胞內的PHA也就較少,因此雖然系統六內缺氧區一次停留時間也較長為18.14分鐘,但由於PHA較少,反硝化聚磷反應也不能較好進行,長期培養後,就導致了DPAOs/PAOs比值較低。故此時系統六內DPAOs/PAOs所佔比例為23%左右。

隨著f增加至3.24、4.86及7.56,一次循環好氧區停留時間縮短至11.11分鐘,7.41分鐘和4.76分鐘,由於每次流經好氧區時間縮短,每次好氧區內PHA消耗量就會減少,此時有利於缺氧區反硝化聚磷反應的進行。因此f為3.24、4.86及7.56時,長期培養後DPAOs/PAOs均為40%以上。

當循環頻次增加至10.8和16.2時,一次循環時好氧區停留時間為3.33分鐘和2.22 分鐘,缺氧區停留時間為2.23分鐘和1.48分鐘。雖然此時好氧區一次停留時間和缺氧區一次停留時間都較短。但是由於通常認為所有聚磷菌都能進行好氧吸磷,能進行好氧吸磷的聚磷菌中只有一部分能進行缺氧吸磷,所以能夠進行好氧吸磷的聚磷菌數量總是大於能夠進行缺氧吸磷的聚磷菌數量,因此這就導致了,流經缺氧區的更短時間內反硝化聚磷反應不能充分進行,而由於好氧吸磷菌數量多,所以雖然好氧區停留時間也較短,但好氧吸磷還是要比缺氧吸磷進行的充分些,所以長期培養後,仍舊會導致DPAOs/PAOs比值降低至26%以下。

在滿負荷及半滿負荷運行時,系統三、系統四、系統五內DPAOs/PAOs可高達40%以上,此時系統對各汙染物的去除率也較高,COD、TN、TP去除率分別達到93%、84%和93%以上。而《氧化溝活性汙泥法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HJ578-2010)》中建議的BOD5總處理率為85%~95%,TN總處理率55%~80%,TP總處理率50%~75%。由此可知,當我們考慮了循環頻次這一參數,並將這一參數控制在3.2~7.6之間時,氧化溝系統內可以培養出較多的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實現較高的同步脫氮除磷率。

由以上分析可知,f在3.2~7.6範圍內時,混合液每次流經缺氧區及好氧區的時間協調較好,剛好有助於促進反硝聚磷菌的生長。因此在設計時,考慮到循環頻次f取值在3.2~7.6範圍內,將會使氧化溝工藝系統內DPAOs/PAOs所佔比例較高,也會實現較高的同步脫氮除磷率。

參考文獻

[1]湯利華,黃明.氧化溝的循環比探討.淨水技術.2006,25(4):58-61.

[2]Argaman,Y.,Single sludge nitrogen removal in an oxidation ditch.Water Research.1984,18(12),1493-1500.

[3]Alaya,S.B.;Haouech,L.;Cherif,H.;Shayeb,H.,Aeration management in an oxidation ditch.Desalination.2010,252(1-3),172-178.

[4]Kanazawa,N.;Urushigawa,Y.,Estimation of nitrogen removal rate in aqueous phase based onδ15N in microorganisms in solid phase.Water Research.2007,41(15),3201-3208.

[5]陳方.左雲縣氧化溝汙水處理廠的設計.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8):306-307.

[6]鄒笑蓉,李宏敏,梁衷華,等.威海高區汙水處理廠設計與運行.給水排水.2002,28(4):13-14.

[7]周如祿,孫勇,馬廣田.卡魯塞爾氧化溝在興隆莊煤礦生活汙水處理中的應用.能源環境保護.2004,18(4):24-26.

[8]Yang,Y.;Wu,Y.;Yang,X.;Zhang,K.;Yang,J.,Flow field prediction in full-scale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2(2),256-265.

[9]Abusam,A.;Keesman,K.J.;Spanjers,H.;Straten,G.v.,Benchmarking procedure for full-scale activated sludge plants.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04,12(3),315-322.

[10]陳銳.邯鄲西汙水廠改良氧化溝工藝的優化運行.水工業市場.2012,(2),49-52。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