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3-12-03 08:37:4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粉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榲桲,別名楔楂、蠻檀等,薔薇科榲桲屬榲桲喬木的果實,味甘、酸,性溫。《本草圖經》記載:「治胸膈中積食,去醋水,下氣止渴。欲臥啖一兩枚而寢,生熟皆宜。」中醫認為榲桲性溫無毒,有祛溼解暑、舒筋活絡、消食及治療中暑吐瀉、腹脹、關節疼痛、痙攣、消化不良等症的作用。果實芳香味濃,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乾物質含量15.5-23.9%,含糖8-9.6%,有些品種高達10.7%,蘋果酸0.93%,維生素1.86%,礦物質0.47-5.5%,鮮食具有特殊的清香味,果實內還含有兒茶素、黃磷素等活性物質,能增進血管強度,促進人體健康。
牡丹皮,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產於安徽、四川、河南、山東等地。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淤、退虛熱等功效。《本草綱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後人乃專以黃櫱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補,人亦罕悟,宜分別之。」
採用綠色健康、自然純正的榲桲、牡丹皮,將其加工成榲桲牡丹皮茶粉,未見相關文獻報導及相關產品上市,同時也為榲桲產品的深加工提供一條新途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該方法能夠提高茶粉的營養價值及經濟價值。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工方法採用以下步驟:
①榲桲預處理:採摘新鮮的、成熟的榲桲為原料,輔以山楂、百香果,去除果蒂後用清水清洗,取6kg的榲桲、3kg的山楂、1kg的百香果,加入其重量4.5倍的純淨水中,並添加0.1%的抗壞血酸鈉、0.25%的檸檬酸和1%的蜂蜜,進行打漿,再送入膠體磨中,於45℃下進行膠磨,製得榲桲混合果漿;
②茶粉提取液製備:將白茶進行清水淋洗,在50℃的環境下進行乾燥,乾燥後進行超細微粉碎,製得茶粉,向茶粉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純淨水,在55℃恆溫水浴環境下進行回流浸提15min,再置於65℃的環境下濃縮至原體積的18%,製得茶粉提取液;
③牡丹皮預處理:挑選新鮮優質的牡丹皮3kg,輔以少許桔丁和栝樓皮,淋洗後殺青,加入其重量2倍的去離子水,進行磨漿,製得牡丹皮漿;
④混合:取榲桲混合果漿45重量份、牡丹皮漿30重量份、茶粉提取液15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配製100重量份,混合均勻,製得混合液;
⑤均質:將混合液均質處理,溫度為45℃,採用二級均質,一級均質壓力為18mpa,二級均質壓力6mpa;
⑥升華乾燥:將均質後的混合液在-8℃條件下,冷凍10小時,然後在裝載量按15kg/m2、工作壓力65pa、解析壓力35pa、溫度42℃的條件下乾燥,製得混合原料;
⑦粉碎:將乾燥後的混合原料進行粉碎,粒徑為120μm,製得榲桲牡丹皮茶粉。
有益效果:本方法加工的茶粉採用綠色健康、來源廣泛、營養豐富的榲桲和牡丹皮為原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豐富了茶粉的營養成分,攜帶方便、衝泡的茶體色澤清亮、口感純正,豐富了茶粉的種類,具有祛溼解暑、舒筋活絡、消食的保健價值,提高了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工方法採用以下步驟:
①榲桲預處理:採摘新鮮的、成熟的榲桲為原料,輔以山楂、百香果、櫧實子、蓮霧,去除果蒂後用清水清洗,取4kg的榲桲、2kg的山楂、1.5kg的百香果、1kg的櫧實子、0.5kg的蓮霧,加入其重量6倍的純淨水中,並添加0.08%的抗壞血酸鈉、0.35%的檸檬酸和5%的蜂蜜,進行打漿,再送入膠體磨中,於55℃下進行膠磨,製得榲桲混合果漿;
②茶粉提取液製備:將白茶進行清水淋洗,在50℃的環境下進行乾燥,乾燥後進行超細微粉碎,製得茶粉,向茶粉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純淨水,在55℃恆溫水浴環境下進行回流浸提15min,再置於65℃的環境下濃縮至原體積的18%,製得茶粉提取液;
③牡丹皮預處理:挑選新鮮優質的牡丹皮3kg,輔以少許佩蘭和羊奶果,淋洗後殺青,加入其重量2倍的去離子水,進行磨漿,製得牡丹皮漿;
④混合:取榲桲混合果漿45重量份、牡丹皮漿30重量份、茶粉提取液15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配製100重量份,混合均勻,製得混合液;
⑤均質:將混合液均質處理,溫度為45℃,採用二級均質,一級均質壓力為18mpa,二級均質壓力6mpa;
⑥升華乾燥:將均質後的混合液在-8℃條件下,冷凍10小時,然後在裝載量按15kg/m2、工作壓力65pa、解析壓力35pa、溫度42℃的條件下乾燥,製得混合原料;
⑦粉碎:將乾燥後的混合原料進行粉碎,粒徑為120μm,製得榲桲牡丹皮茶粉。
實施例二:
一種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工方法採用以下步驟:
①榲桲預處理:採摘新鮮的、成熟的榲桲為原料,輔以拐棗、醋慄、番石榴,去除果蒂後用清水清洗,取8kg的榲桲、4kg的拐棗、2kg的醋慄、1kg的番石榴,加入其重量2.5倍的純淨水中,並添加0.05%的抗壞血酸鈉、0.25%的蘋果酸和2.5%的棗花蜜,進行打漿,再送入膠體磨中,於55℃下進行膠磨,製得榲桲混合果漿;
②茶粉提取液製備:將白茶進行清水淋洗,在50℃的環境下進行乾燥,乾燥後進行超細微粉碎,製得茶粉,向茶粉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純淨水,在55℃恆溫水浴環境下進行回流浸提15min,再置於65℃的環境下濃縮至原體積的18%,製得茶粉提取液;
③牡丹皮預處理:挑選新鮮優質的牡丹皮3kg,輔以少許丁香和胡柚皮,淋洗後殺青,加入其重量3倍的去離子水,進行磨漿,製得牡丹皮漿;
④混合:取榲桲混合果漿45重量份、牡丹皮漿30重量份、茶粉提取液15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配製100重量份,混合均勻,製得混合液;
⑤均質:將混合液均質處理,溫度為45℃,採用二級均質,一級均質壓力為18mpa,二級均質壓力6mpa;
⑥升華乾燥:將均質後的混合液在-8℃條件下,冷凍10小時,然後在裝載量按15kg/m2、工作壓力65pa、解析壓力35pa、溫度42℃的條件下乾燥,製得混合原料;
⑦粉碎:將乾燥後的混合原料進行粉碎,粒徑為120μm,製得榲桲牡丹皮茶粉。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系一種榲桲牡丹皮茶粉的加工方法,所述的榲桲牡丹皮茶粉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組成:榲桲汁25‑35重量份、榲桲糜25‑30重量份、牡丹皮漿液20‑25重量份、茶粉濾渣10‑15重量份,配製100重量份,經榲桲預處理製備、茶粉提取液製備、牡丹皮製粉處理、混合、粉碎等步驟加工而成。本方法加工的茶粉採用綠色健康、來源廣泛、營養豐富的榲桲和牡丹皮粉為原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豐富了茶粉的營養成分,攜帶方便、衝泡的茶體色澤清亮、口感純正,豐富了茶粉的種類,提高了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研發人員:彭超昀莉;鄭雨晴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彭超昀莉
技術研發日:2017.06.29
技術公布日: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