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及其生產方法
2023-12-03 01:50:36 2
專利名稱: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水稻田農藥除草藥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鎮化、城市化發展的加速,農村人口、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農業生產將向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提高勞動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生產方式和技術措施將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除草藥肥科學地把農藥除草劑與載體肥料有機整合為一體,成為一種多功能性的「藥肥」產品,它兼具肥料和農藥兩者的效能,一次施用可同時完成兩個或多個工序,達到雙重或多重功效,實現了省工省時省力的目的。科學進步就是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省工省時省力就是解放生產力,使得廣大勞動人民從煩瑣的農務中解放出來,去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符合「懶人科學」的道理,所以藥肥的產生代表著科學進步,是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需要。除草藥肥的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已有記載,曾提出可與肥料混用的除草劑300餘種,但藥肥生產過程中存在質量均勻性、穩定性及應用安全性等關鍵技術問題,故而實現產業化的產品不多,而且還存在著許多不成熟的方面,需要科技工作者去研究探索。中國專利「一種農田除草藥肥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專利號200810134482.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公開了一種農田除草藥肥及其製備方法,它由除草成分、肥料成分、緩釋劑、安全劑、分散助劑和填料組成,除草成分包括苄嘧磺隆和苯噻醯草胺,肥料成分包括氮、磷、鉀、鋅和硼元素。該專利雖然涉及農藥除草劑苄嘧磺隆、苯噻醯草胺與氮磷鉀鋅硼元素肥料按不同成份、含量組成的除草藥肥,可是除草藥肥安全性、穩定性和功效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與其組成息息相關,然而,現有技術中卻沒有發現苄嘧磺隆與苯噻醯草胺除草藥效的最佳配比。在製備方法上,其工藝雖做分步處理,但農藥除草劑與肥料成份仍然採用粉末混合造粒烘乾包膜工藝,這存在以下問題1)農藥除草劑(含安全劑)預混粉與肥料成份直接粉與粉混合,藥肥生產流程過長,除草劑粉末難於控制,造成環境汙染嚴重;2)農藥除草劑與肥料成份混合後需經過高溫(110-120°C )長時間烘乾步驟,易造成農藥有效成份分解;3)工藝控制關鍵點多、操作複雜、質量難控制、影響藥效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性好、穩定性佳、功效優良、汙染減少的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及其生產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主要由除草劑、含氮肥料載體和助劑按下列重量百分比製成除草劑苄嘧磺隆O. 005%-0. 5%、苯噻醯草胺O. 1%_5. O %,含氮肥料載體 86.5%-99. 345%,助劑溶劑水O. 2%-3. 0%、穩定劑O. 1%-1. 0%、擴散劑O. 2%_2. 0%、安全齊[JO.05%-2. 0% ;苄嘧磺隆與苯噻醯草胺的重量比為1:16. 5,含氮肥料載體由尿素、氯化銨和填料組成,其總氮含量佔藥肥總重的12-25%。該藥肥為顆粒劑。除草劑佔藥肥總重的O. 1%-1. 0%。穩定劑是磷酸二氫鉀與2,6- 二叔丁基對甲酚的混合物,其重量比為1:3。擴散劑是脂肪酸甲酯磺酸鈉與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重量比為1:2-1:1。安全劑是二氯丙烯胺、奈安、解草啶中的任意兩種,其重量比為1:3-1:1。填料是高嶺土粉、粘土粉、硅藻土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述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製備農藥懸浮混劑以水為溶劑,將苄嘧磺隆原藥、苯噻醯草胺原藥、穩定劑、擴散劑、安全劑和水加到砂磨機中,經剪切砂磨到物料粒徑達到5微米以下,即得;製備含氮肥料載體顆粒將尿素、氯化銨與填料配伍混合,經轉鼓造粒、烘乾冷卻、篩分,即得;製備農藥除草藥肥顆粒劑採用噴塗包膜法,將步驟〈1>的農藥懸浮混劑噴塗包膜在步驟〈2>的含氮肥料載體顆粒上,混合均勻,即得。上述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的應用,在水稻秧苗移栽後5-10天前期施用該藥肥,施用量為5-25千克/畝 。針對目前除草藥肥存在的問題,發明人在本專利中作出了重大創新,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I)探究得到除草藥肥中有效成份農藥除草劑苄嘧磺隆和苯噻醯草胺的最佳配比1:16. 5,該組合對稻田稗草和莎草的聯合毒力EC5tl為4. 27mg/L,提高了 120%,增效作用最為顯著;(2)對載體肥料有重大發現,在水稻返青分櫱前期,根據水稻生長生理特徵,此時期所需磷鉀營養不多,主要吸收高氮營養元素,以促進水稻返青分櫱,達到早生快發的效果;研究發現尿素氮與氯化銨的配合效果較為理想,特別在倒春寒(或寒露風)低溫時期,可有效地顯現肥力效果(3天返青),促進水稻生長提高抗寒能力,並探究出尿素和氯化銨的組合優於同等質量(含量)的其他復混肥料的肥力;(3)篩選出了可保證除草藥肥具有穩定作用的穩定劑磷酸二氫鉀與2,6- 二叔丁基對甲酚的混合物,按一定比例添加後,除草劑有效成分分解率可控制在8%以下,大大提高了除草藥肥的質量穩定性;(4)篩選出的優良擴散劑脂肪酸甲酯磺酸鈉與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重量比為1:2-1:1時,可以保證以水為溶劑製備農藥懸浮混劑的順利實施;(5)提出聯合使用二氯丙烯胺、奈安、解草啶中的任意兩種構成的複合安全劑,比單一使用解草啶成本降低,且更優秀安全;(6)以水為溶劑的生產方法安全環保、利於生產操作;採用噴塗包膜製備除草藥肥顆粒劑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藥肥生產中除草劑粉末飄移造成的環境汙染;(7)應用本發明水稻田農藥除草藥肥(苄嘧 苯噻醯除草藥肥),可以在水稻田前期施用,除草乾淨、秧苗返青快(3天返青)、分櫱好,能達到早生快發的效果,藥效增強15%,肥效增產10% O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實質,發明人對水稻除草藥肥中農藥除草劑成份苄嘧磺隆與苯噻醯草胺的最佳增效作用和載體肥料優化進行了試驗研究及藥肥大田試驗。1、本發明水稻田農藥除草藥肥混劑的增效作用效果(I)供試藥劑Α·苯噻醯草胺95%原藥(江蘇崑山化工廠出品);Β·苄嘧磺隆95%原藥(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產品);C.苯噻醯草胺·苄嘧磺隆混劑(以下稱「苯·苄混劑」)1#、2#、3#、4#、5# (利用苯噻醯草胺原藥和苄嘧磺隆原藥,按有效成份重量比23:1、20:1、16. 5:1、15:1、13:1配製成總含量為95%的混劑,不加肥料)。(2)測定方法先把保存的稗草(Echinochloa rusglli)和碎米莎草(Cyperusiria)的種子浸泡36h,催芽,在種子萌動時選取露白一致的種子,用小杯法測定。根據各藥劑對兩種草的芽長抑制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各藥劑的毒力回歸方程,然後計算各藥劑的抑制濃度(EC5tZEC9tl),參考孫雲沛(1960)法計算各藥劑的共毒係數(CTC),評價其增效作用。(3)測定結果試驗結果見表I。表I不同配比混劑及其單體對稗草及莎草的聯合毒力和增效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主要由除草劑、含氮肥料載體和助劑按下列重量百分比製成 除草劑苄嘧磺隆0. 005%-0. 5%、苯噻醯草胺0. 1%-5. 0%, 含氮肥料載體86. 5%-99. 345%, 助劑溶劑水0. 2%-3. 0%、穩定劑O. 1%-1. 0%、擴散劑O. 2%-2. 0%、安全劑0. 05%-2. 0% ; 所述苄嘧磺隆與苯噻醯草胺的重量比為1:16. 5,所述含氮肥料載體由尿素、氯化銨和填料組成,其總氮含量佔藥肥總重的12-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該藥肥為顆粒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所述除草劑佔藥肥總重的 O. 1%-1. 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所述穩定劑是磷酸二氫鉀與2,6-二叔丁基對甲酚的混合物,其重量比為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所述擴散劑是脂肪酸甲酯磺酸鈉與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其重量比為1:2-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劑是二氯丙烯胺、奈安、解草啶中的任意兩種,其重量比為1:3-1: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苄嘧 苯噻醯除草藥肥,其特徵在於所述填料是高嶺土粉、粘土粉、硅藻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製備農藥懸浮混劑以水為溶劑,將苄嘧磺隆原藥、苯噻醯草胺原藥、穩定劑、擴散齊U、安全劑和水加到砂磨機中,經剪切砂磨到物料粒徑達到5微米以下,即得; 〈2>製備含氮肥料載體顆粒將尿素、氯化銨與填料配伍混合,經轉鼓造粒、烘乾冷卻、篩分,即得; 製備農藥除草藥肥顆粒劑採用噴塗包膜法,將步驟〈1>的農藥懸浮混劑噴塗包膜在步驟〈2>的含氮肥料載體顆粒上,混合均勻,即得。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的應用,其特徵在於在水稻秧苗移栽後5-10天前期施用該藥肥,施用量為5-25千克/畝。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苄嘧·苯噻醯除草藥肥,由有除草活性的苄嘧磺隆、苯噻醯草胺農藥除草劑與含氮肥料載體配伍製成,其中苄嘧磺隆與苯噻醯草胺的重量比為1:16.5,含氮肥料載體由尿素、氯化銨和填料組成。本發明還公開了該藥肥的生產方法,以水為溶劑,採用噴塗包膜法製成除草藥肥顆粒劑,工藝流程短、質量穩定、產量高,所得藥肥顆粒劑適用於水稻田施肥兼除草,可達到省工省時省力的目的。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058781SQ20131003863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呂昆明, 廖華 申請人:廣西樂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