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1:51: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缸蓋設計中油道連通機體,潤滑缸蓋的相關部件;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會影響油道不通或不通暢,如加工時油道深度不足,兩個油道交匯時不通或不通暢;加工時斷鑽頭時,對故障件追溯不徹底;油道內有異物堵塞油道;這些均影響了油道的通暢,對工作時缸蓋相關部件的潤滑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對缸蓋油道進行檢測、保證缸蓋油道的貫通、避免缸蓋油道不通或不通暢現象出現的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包括檢測臺,所述檢測臺一側設有至少一檢測座,所述檢測臺上位於所述檢測座的內側對應設有至少一與高壓氣源連接的檢測氣孔;所述檢測座上設有滑孔,所述滑孔內滑動設有檢測柱,所述檢測柱的內端設有堵頭,所述檢測柱的外端連接有滑動驅動裝置;所述檢測臺還設有缸蓋壓緊裝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滑動驅動裝置為所述檢測座上安裝的工作氣缸,所述工作氣缸連接所述高壓氣源,所述工作氣缸的活塞杆連接所述檢測柱。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缸蓋壓緊裝置包括所述檢測臺設有至少一壓緊柱,所述壓緊柱的下端固定安裝在所述檢測臺上,所述壓緊柱的上端套裝有壓緊板,所述壓緊柱上位於所述壓緊板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螺紋連接有壓緊螺母。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檢測臺上設有滑道,所述檢測座的底部設有與所述滑道配合的滑軌。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檢測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間隔設有兩立柱,兩所述立柱內側分別設有豎向滑道,兩所述立柱之間設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兩側分別與兩所述豎向滑道滑動配合,所述滑孔設置在所述滑座上,兩所述立柱頂端之間設有託板,所述託板上安轉有升降驅動裝置,所述升降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滑座。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包括檢測臺,所述檢測臺一側設有至少一檢測座,所述檢測臺上位於所述檢測座的內側對應設有至少一與高壓氣源連接的檢測氣孔;所述檢測座上設有滑孔,所述滑孔內滑動設有檢測柱,所述檢測柱的內端設有堵頭,所述檢測柱的外端連接有滑動驅動裝置;所述檢測臺還設有缸蓋壓緊裝置。使用時,將底面和側面油道前序加工完成的缸蓋通過壓緊裝置將缸蓋固定在檢測臺上,通過滑動驅動裝置推動檢測柱前伸,用堵頭封堵缸蓋油道側面口,使缸蓋油道底面口壓緊在檢測氣孔上,在頂面油道加工完成後,通過高壓氣源由檢測氣孔向缸蓋油道內充壓縮空氣,如壓縮空氣從頂面油道噴出,則表示缸蓋油道貫通,當缸蓋油道底面、側面和頂面任何一處的油道不通或不通暢時,則壓縮空氣不能流通或流通不通暢,需要進行修整。本實用新型可以對缸蓋油道進行有效的檢測、保證了缸蓋油道的貫通、避免了缸蓋油道不通或不通暢現象出現。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於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並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4是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示意圖。
圖中:1-檢測臺;2-檢測氣孔;3-檢測座;31-底座;32-立柱;33-滑道;34-滑座;35-託板;36-升降驅動裝置;4-滑動驅動裝置;41-檢測柱;42-堵頭;5-壓緊柱;51-壓緊板;52-壓緊螺母;6-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範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於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如圖1和圖2所示,缸蓋油道貫通性檢測裝置,包括檢測臺1,所述檢測臺1一側設有至少一檢測座3,所述檢測臺1上位於所述檢測座3的內側對應設有至少一與高壓氣源連接的檢測氣孔2;所述檢測座3上設有滑孔,所述滑孔內滑動設有檢測柱41,所述檢測柱41的內端設有堵頭42,所述檢測柱41的外端連接有滑動驅動裝置4;所述檢測臺1還設有缸蓋壓緊裝置。使用時,將底面和側面油道前序加工完成的缸蓋通過壓緊裝置將缸蓋固定在檢測臺1上,如圖4所示,通過滑動驅動裝置4推動檢測柱41前伸,用堵頭42封堵缸蓋油道側面口,使缸蓋油道底面口壓緊在檢測氣孔2上,在頂面油道加工完成後,通過高壓氣源由檢測氣孔2向缸蓋油道內充壓縮空氣,如壓縮空氣從頂面油道噴出,則表示缸蓋油道貫通,當缸蓋油道底面、側面和頂面任何一處的油道不通或不通暢時,則壓縮空氣不能流通或流通不通暢,需要進行修整。所述滑動驅動裝置4為所述檢測座3上安裝的工作氣缸,所述工作氣缸連接所述高壓氣源,所述工作氣缸的活塞杆連接所述檢測柱41。採用氣缸推動檢測柱41,動作迅捷靈敏。高壓氣源可以採用空氣壓縮機,使用方便,並且在空氣壓縮機和檢測氣孔2之間可設有控制閥,通過控制閥控制檢測氣孔2處的壓縮空氣和工作氣缸的工作。所述缸蓋壓緊裝置包括所述檢測臺1設有至少一壓緊柱5,所述壓緊柱5的下端固定安裝在所述檢測臺1上,所述壓緊柱5的上端套裝有壓緊板51,所述壓緊柱5上位於所述壓緊板51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螺紋連接有壓緊螺母52,上述缸蓋壓緊裝置機構簡單,缸蓋固定壓緊可靠。
如圖3所示,所述檢測臺1上設有滑道33,所述檢測座3的底部設有與所述滑道33配合的滑軌6,便於檢測柱41內端堵頭42的橫向調整;所述檢測座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上端間隔設有兩立柱32,兩所述立柱32內側分別設有豎向滑道33,兩所述立柱32之間設有滑座34,所述滑座34的兩側分別與兩所述豎向滑道33滑動配合,所述滑孔設置在所述滑座34上,兩所述立柱32頂端之間設有託板35,所述託板35上安轉有升降驅動裝置36,所述升降驅動裝置36連接所述滑座34;便於檢測柱41內端堵頭42的縱向調整,以適應不同型號的缸蓋油道貫通性的檢測。所述升降驅動裝置36可以採用電源驅動的電動推桿、液壓系統驅動的油缸、壓縮空氣驅動氣缸等常用的公知結構,通過電動推桿、油缸、氣缸的工作杆連接滑座34從而驅動滑座34升降,甚至可以採用手動的螺母螺杆式升降結構,通過螺母轉動安裝在託板35上,螺杆連接滑座34,通過手動驅動螺母驅使螺杆帶動滑座34升降,結構簡單實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