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迷魂凼

2023-12-02 19:13:31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百慕達三角失蹤事件吧?百慕達三角地處北美佛羅裡達半島東南部,具體是指由百慕達群島、美國的邁阿密和波多黎各的聖胡安三點連線形成的一個西大西洋三角地帶。這麼一聽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的對吧,但此處的磁場異常詭異,從1840年就開始有官方記載,時常有船隻進入百慕達三角的領域,但往往都會在此與外界失去聯絡,甚至在數周后,船隻被海軍找到,船身也毫無破損,但離奇的是船上空無一人,船員仿佛人間蒸發一樣,再也沒有被找到過。

    因為類似事件在百慕達三角算得上層出不窮,甚至還有許多連船帶人的失蹤案例,所以百慕達三角又被譽為死亡海域。但世界上磁場詭異的神秘之地絕對不止百慕達三角一處。在中國四川,也有一處叫作「迷魂凼(dàng)」的沼澤地區,被稱為中國版「百慕達三角」,而在此處發生的失蹤案例也不少。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今天要說的就是發生在「迷魂凼」的故事。

    在四川省洪雅瓦屋山,有一處被稱為「迷魂凼」的沼澤地區,該地區地形複雜、地質異常,外人一旦進入,但見路徑複雜湖泊縱橫,難辨方向,不知進退,茫然間,便猶如魂魄丟失,不知不覺的失去應有的判斷與理智。但凡有人入內,基本就會迷失方向、失蹤或者死亡,於是此地被當地人稱作「迷魂凼」。

    而且瓦屋山迷魂凼恰好位於北緯29°32'-29°34'之間。這個緯度正好與聳人聽聞的百慕達三角、神奇無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被中外探險家稱作「死亡緯度線」。

    那你一定會好奇,這個名稱最開始是怎麼來的呢?

    更早的記錄是沒有的,所以這事吧,最早還得從1970年的9月中旬開始說起。

    1970年9月中旬,一個經驗豐富的當地獵人帶獵狗進入迷魂凼。不僅本人失蹤,機靈的獵狗也不見蹤影。

    當然如果不幸的事只有這麼一件,那只能稱為巧合,或者是這位獵人運氣不好,興許在裡面碰上什麼意外了呢?

    然而更加不幸的是,詭異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了。

    在獵人失蹤的兩年後,也就是1972年4月17日,瓦屋山腳下兩個婦女上山挖藥材,意外闖進偏僻的迷魂凼,隨後失蹤。

    又過了兩年,在1974年的10月31日,洪雅當地組織的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小組,進入迷魂凼原始森林迷路。

    當地官方還不信邪,於是隔了一年,在1975年7月13日,再次派了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小組進入迷魂凼,依舊迷失方向。

    這次,當地官方終於被唬住了,徹底打消了再派任何人,或者任何組織進入迷魂凼的想法。

    糟糕的是,當地人雖然被唬住了,外地人卻依舊不信邪。

    於是在1979年的時候,四川省林業廳一位專家帶領的隊伍進入了迷魂凼。

    這支隊伍在裡面走了三天三夜,手錶和羅盤失去功能,不知繞了多少圈子,還是停留在原處。

    可怕的是,在迷魂凼裡呆得越久,整支隊伍裡的人就越是神志不清。後來還是用刀硬砍出一條路,才跌跌撞撞走了出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竟完全偏離了原本的方向,走到了另一個方向,進入鄰近的滎經縣。

    此後迷魂凼的名聲便算徹底傳開了,不要說本地人,但凡是懂點行的外地人,也會繞道而行。

    如此倒也相安無事了二十年。

    直到1999年12月2日,33歲的青年科學工作者鄭明全,在當地山民魏知民陪同下上山,稀裡糊塗之下走進了迷魂凼,兩人很快就迷路。

    後來二人放棄同行,魏知民在裡面轉了一夜和次日一上午,這才糊裡糊塗的走了出來。

    出來後魏知民立刻報警,洪雅林場立即緊急組織救援隊伍趕來,然而直到6日下午才找到鄭明全,其已全身凍僵,不幸犧牲。

    當時就有人奇怪道,為什麼魏知民明明是當地山民,卻還是將鄭明全意外帶進了迷魂凼呢?

    這個問題呢,我的一位網友,記者老馬(化名),或許可以用他的真實經歷來為你解答。

    老馬的故事呢,就是發生在鄭明全事件的兩年後,也就是2001年那陣。

    在2001年7月16日的時候,老馬從成都市的《蒲江文藝》報社來到嚮往已久的瓦屋山工作。

    在老馬的要求下,洪雅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瓦屋山管理委員會主任馬朝洪和瓦屋山管委會市場開發宣傳處羅大全處長擬讓他到《瓦屋山》報社當記者。

    要宣傳瓦屋山,就必須了解瓦屋山,於是,他被領導安排到瓦屋山山頂頂的象爾山莊實習。

    時任象爾山莊經理的羅利俊和副經理劉永志對他的到來很是歡迎,為了方便他的採訪,便讓他跟護林組長李俊一塊工作。

    李俊比他小三歲,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在瓦屋山搞護林工作已八年有餘,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瓦屋山的地理風貌、風俗人情等知道很多的青年。

    老馬跟李俊在一起沒幾天,就對他佩服得不得了。

    老馬告訴我,路旁的菌子,李俊只要一看,就知道有毒沒毒。

    沿著石板路聊天時,李俊會突然攔著他說,頭上有小熊貓,抬頭一看,果然不假。原來,調皮的小熊貓爬上千年冷雲杉樹上玩耍時,就會碰落樹上的一些枯枝、青苔。

    老馬還問李俊,為什麼遊人在瓦屋山很難發現大熊貓等珍稀動物?

    李俊說,就是因為遊人常常一邊談笑或高呼,一邊用皮鞋使勁踏著石板路,動物們不是被嚇跑了,就是藏在路旁的箭竹叢中,遊人光顧著說呀笑呀,怎麼能看到它們。所以,要想看到珍稀動物,就得起大早,趁人少的時候,穿上膠鞋,悄悄地、慢慢地在路上像做賊似的東張西望……

    有了李俊這位好同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老馬就學到了不少關於瓦屋山方方面面的知識。

    可是,每當老馬問起迷魂凼的時候,李俊就只簡單地給他說上幾句,並一再囑咐,迷魂凼是禁區,不可輕易進去。

    老馬曾經在1996年到過一次洪雅,就聽不少當地人說過迷魂凼多麼多麼神秘。

    他還聽說過1999年的時候,瓦屋山的「熊貓專家」鄭明全就因為尋找大熊貓的蹤跡而誤入迷魂凼不幸光榮犧牲。

    這些更讓老馬感到迷魂凼的神秘和恐懼。

    在8月23日當天,李俊早早把老馬喊起拍攝日出的照片(待膠捲衝擴後,發現那天拍攝的日出竟都是藍太陽、藍雲海,不知是否是這個黑色日子的預兆)。

    然後在鴛鴦池的石板路上拍照片時,還發現了幾隻漂亮的山雞和小熊貓。

    吃過早飯,李俊說今天天氣一定很好,可以出去看看,老馬的照相機的膠捲已在早晨拍完,山上又沒有他喜歡用的柯尼卡膠捲,於是只好把照相機放在宿舍裡,高高興興地和李俊從象爾山莊向蘭溪方向走去。

    他們一邊走,一邊歡快地談笑著,在蘭溪瀑布前欣賞了約半小時的美景後,老馬興致上來了,提出是否可以順蘭溪上遊去看看,如果有好的景色,可以以後來拍。

    李俊欣然同意。

    當他們順著蘭溪前進了約1小時後,發現了一個雄壯而美麗的瀑布,雖落差不大,但別有情趣,老馬建議爬上去再往裡面走。

    於是,他們倆你拉我我拉你的爬上了瀑布。

    上去一瞧:哇!溪水幽幽,奇石怪狀,好一幅天下美景!

    突然,李俊指著前方說著:「那是什麼?」老馬定眼一看,竟是三朵直徑約10釐米的靈芝。

    今天可發財!老馬不顧一切衝了上去,摘下這瓦屋山的天然珍奇。李俊看了則建議把靈芝放在一塊石頭上,做好記號。然後再朝前面去看看還有些什麼寶貝。

    老馬當然同意,於是兩人走了沒多遠又發現一塊一人多高的大石頭上,竟長著二十幾株珍貴的天麻!

    看來,瓦屋山的確是「肚大容百寶,身高蓋五嶽」。老馬和李俊氣喘籲籲地坐在石頭上休息,然後準備打道回府。此時大約中午11點鐘。

    這時,他們突然發現前面的一個小山包上好像有個什麼動物一閃,很像國寶大熊貓。

    老馬和李俊頓時來了精神:看來今天是個好運氣,摘了靈芝,挖了天麻,如果再發現一隻大熊貓,豈不收穫更大。

    由於這個冒昧的念頭,他和李俊站起來就朝那個山包追去,待追上山頭,卻發現那個東西已跑到前面的另一個山包。

    就這樣,他們倆人大約爬上跑下追了50個小山包時,李俊突然說道:「不好,快撤!」老馬正在興奮頭上,不解地問:「怎麼了?」李俊手指著後面說:「你看,霧!」

    老馬一看,可不是,那霧還與與外面的霧不同,像燃燒塑料冒出的黑煙,迅速地蔓延開來,李俊告訴他:「這黑霧是原始森林中最兇的殺手,它可瞬間把白天變成黑夜。」

    他一聽,馬上跟李俊往回走,可是,慌亂之中,他們已經無法確定自己是從哪條路過來的了,只能憑著記憶找著往回走的路。

    令人吃驚的是,他們來的時候所做的記號不但一個也不見了,就連他們留下的蹤跡,比如說腳印,也不見了。老馬當時沒心慌,一邊走,一邊還和李俊開玩笑。

    大約又走了50多個小山包,卻不見蘭溪的支流,這時,他們才發現,口袋裡的表已經停止了,表後面的指南針也不翼而飛!李俊的額頭上已經淌下了豆大的汗珠,馬上掏出手機,發現竟然成了「死機」!

    老馬和李俊同時發出了驚叫:「遭了,我們進了迷魂凼!」

    「你還有多少氣力?」李俊問。「可能還有二三分吧!」老馬答。

    「給,抽支煙,休息一下。」李俊掏出打火機,給老馬點燃煙後,李俊鼓勵他不要心慌,尤其要小心腳下,千萬不要把腳扭傷了。如果在這裡傷了腳,就意味著死亡。因為箭竹一米多高,不可能背著或拉著一個人走路,即使一個人走出去搬救兵,也難以回來找到受傷的人。

    老馬當時聽完後,心裡並不那麼緊張,反而覺得既新鮮又刺激,他那時還不相信兩個大活人就走不出去。

    所以,李俊在前面走,他還有心情在後面觀風景。遇到刺叢,他們能繞則繞,不能繞就用食指和拇指輕輕把刺條拔開,慢慢過去。

    大約又走了50多個小山包,天色已暗了下來。此刻,老馬感到特累,李俊也開始叫累了。

    為了能走出去,李俊便開始四處尋找野果。

    8月的瓦屋山正是野草莓豐收的時候,在象爾山莊客房部工作董陽、王芳、周雲麗等幾個女孩子常常端著瓷盆去摘野草莓,一摘就是半瓷盆,讓老馬吃個美死。

    而可惡的迷魂凼裡,竟連找個野草莓都是那麼不易,李俊好不容易滿頭大汗地找到了幾株草莓,他卻捨不得吃:「馬記者,你吃吧,吃了提提精神。」

    要知道,也許這幾株野草莓就是一個人的生命,這個時候,顯出了一個人的高尚品德,老馬的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不,要吃我們都吃。」

    可是李俊卻堅持讓老馬先吃,剩下的他才吃。

    李俊此時也哭了:「看來,我們今天是兇多吉少啊,想不到你才到瓦屋山工作一個多月,就要獻身了,都怪我呀!」

    聽到此話,老馬想起了妻子和就要過5歲生日的女兒,也默默地哭了。

    「我們死了不要緊,我們的孩子還小呀(李俊的兒子才2歲),我們一死,老婆孩子該怎麼辦啊。」李俊的話更讓老馬知道他們此時此刻所面臨的是什麼。

    「不,我們不能死,孩子等著我們,妻子盼著我們,還有那麼多的同事、領導關心著我們。」老馬心裡默默地念叨著。

    迷魂凼裡的箭竹既茂密又高大,站在山包上往前一看,好像過了前面的山包就是邊緣,那山包不大,如果有力氣的話,最多幾分鐘就可上去。

    可是,待他們爬上山頂後,眼前卻是幾百個密密麻麻、形狀、大小都基本上一模一樣的山包,好像一個模子鑄出來的。

    天越來越暗,此時此刻,早已累得不成人形的他們狼狽不堪,沒有力氣再走下去了。

    怎麼辦?只有爬!

    為了讓老馬少出一點力氣,李俊在前面爬著開路,老馬在後面緊跟著爬!這時,再多的刺條也顧不得了,他們一心想著要從刺叢中爬過去,也體會不到疼痛的感覺了,因為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爬也要爬出去!

    迷魂凼裡是沒有路的,那地下積蓄千年的原始森林的枯枝葉散發的獐氣使人感到昏迷迷的,一不小心,他們就會摔倒在地,卻沒有力氣立刻爬起,只能伏在地上喘上幾口氣再爬,累得不行了就趴著喘口氣繼續爬。

    恐懼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而加劇,老馬已經有點絕望了。

    聽說以前,瓦屋山下兩個中年婦女自恃是本地人,來這裡挖中藥材,竟挖到一棵幾斤重的黃蓮,樂極生悲的是,一個婦女扭傷了腳,另一個婦女去搬援兵,可至今沒有再見到那兩位婦女。

    想到這裡,老馬恐懼得要命,萬一爬到那個死屍旁,還不嚇死?再者,瓦屋山「熊貓專家」鄭明全一個30來歲的小夥子,不也是犧牲在這迷魂凼裡嗎?

    看來,死是一定的了!想到這裡,老馬便停下來,打算趁著天色還沒完全黑下來寫封遺書,絕望的是,身上的筆和採訪本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弄掉了。

    他終於哭出了聲:「想不到,死的時候連幾句遺言都留不下了。」

    聽到他的哭聲,李俊停止了爬動,他靠著一棵樹上說:「這樣吧,我們今天一定是出不去了,但我們一定要保存體力,說不定明天就能出去。」

    李俊邊說邊哭。但淚水在迷魂凼裡是無用的,只有頑強的毅力才能去徵服眼前的處境。

    李俊哭了會後心情便平靜了下來,他開始安排自救:「我們今天不走了,馬上找地方安營紮寨,放心,我們有打火機,是凍不死的,野獸都怕火,只要火不熄,野獸是不敢傷害我們的。我們現在需要找個有水的地方,第一避免發生森林火災,第二有水喝,第三可以在水裡捕魚烤來吃。記住,前半夜,你睡覺,我值班。後半夜,我睡覺,你值班,值班時千萬不要睡著了,也不讓火熄了……」

    老馬心裡想:到了這節骨眼兒上,誰還睡得著……

    但這話他沒有說出口,因為只能這樣做。於是他們又開始爬行。

    天完全黑了下來,又爬了不知多少個山包,終止聽到流水聲了,他們吃力地爬過去,準備搭棚子。

    「記號,我們做的記號!」李俊突然大叫起來,老馬頓時來了精神,一下子站起來衝了上去,仔細看了看,心呯呯地跳起來,確實是他們做的記號:他們找到路啦!

    李俊卻一下子坐在地上:「我走不動了。」

    老馬不顧一切地拖著李俊,順著記號所指的方向走,終於找到了蘭溪上遊,他們不管水深水淺地順溪疾行。

    「天啊,我們摘的靈芝還放在那裡。」李俊驚嘆道。

    而老馬則是一點累的感覺也沒有了,肚子也不覺得餓了,當他們走到蘭溪瀑布附近,看見樹上掛著一塊「做文明遊客」的警示牌時,竟覺得那麼親切,淚水又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他們趕緊爬過溪水,爬上了那久違的石板路,這才發覺這石板就是生命之路,幸福之路,當他們撫摸到石板的那一瞬間,剎時感到已與死神擦肩而過了!

    這時,他們突然聽到遠處在叫喊:「馬記者,李俊,你們回來吧!」

    李俊說:「聽,大家都出來尋找我們了。」他邊說邊回了聲,同事們有的拿電筒,有的舉著停電應急燈,用擴音喇叭高喊著向他們奔了過去。

    後來在同事們的攙扶下,他們回到象爾山莊,那時已是夜十時許,天上卻突然下起了大雨。

    老馬跟我提起這件事的時候還說,萬幸的是他們們已經回去,否則,就是凍也得把他們凍死在迷魂凼。

    這件事之後呢,你也許會有疑問,如果迷魂凼真有那麼可怕,為什麼有的人迷失在裡面,但有的人卻能走出來呢?難道這些都是純靠運氣的嗎?

    當然是不是靠運氣的,咱們不知道啊,但是能肯定的是,迷魂凼裡一切的奇異現象都是真實的,並且裡面各種奇異現象是無法統一用科學解釋的。

    這一點,四川越野探險科考大隊可以證明。

    在2014年的時候,四川越野探險科考大隊組織了11人的探險隊對瓦屋山迷魂凼成功進行了科學探險。

    科考隊對迷魂凼讓人進得去出來的原因主要猜測為:磁場迷魂、幻視迷魂、瘴氣迷魂等。

    磁場迷魂指迷魂凼的地磁異常,容易造成羅盤失效。但瓦屋山的磁場來源,卻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有說是地下藏有巨大的隕石等。

    瘴氣迷魂說的是迷魂凼中的瘴氣使人在森林中缺氧,出現頭暈等中毒症狀。可能是動植物腐爛在沼澤地產生甲烷等有毒氣體所致。

    視幻迷魂是說人的視覺上感覺周圍景觀完全一樣,沒有方向參考,同樣的情景在不同地方不斷出現。可能是同樣的地形、植被在這個區域不斷複製所致。

    當然,這些僅僅是假說而已,而且,每一種假說只能解釋某種現象,而無法徹底解開瓦屋山迷魂凼之謎,這也正是瓦屋山吸引世人的神奇魅力所在。

    這次科考行動,科考隊事先認真研究了大量瘴氣的文獻和中醫防治思路,針對迷魂凼曾出現黑霧的情況,科考隊人人配備防酸性氣體的防毒面具,確保隊員在探險過程中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為了預防迷路,科考隊還準備了1公裡長的警戒帶,一邊行進一邊在沿途牽引方向。

    科考隊從蘭溪瀑布附近瞄準核心區域進行深入,隊員們用竹篾刀砍伐茂密的箭竹林開路,加上林子裡積雪很深,因此科考隊只能慢慢艱難前進。

    而迷魂凼的天氣時而陽光明媚,時而大霧籠罩,氣候變幻多端,也多了幾分神秘感。

    在接近迷魂凼核心區的地方,隊員們拿出羅盤、GPS、電子表等進行驗證,結果電子表、指南針、GPS全部失靈,只有機械錶正常能夠正常運作。

    其中電子表在迷魂凼的表現最為誇張:分針數據像秒表一樣變化著,飛快的向未來奔去!

    出迷魂凼後,科考隊發現電子表在迷魂凼的時間比正常時間快了約9小時25分鐘。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長期呆在迷魂凼的人會比外面的人老得快呢?有人如此思考道。

    除此以外,科考隊還進行了另一個趣味科學實驗:帶上兩隻信鴿,在迷魂凼區域試驗信鴿是否能突破地磁異常飛回去。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鴿子被拋出去後竟然又急忙降落到科考隊員的頭上和肩膀上!拋了幾次,鴿子還是不肯飛走,執意要跟人類在一起!

    大家環視周圍環境:霧氣騰騰,暗黑而高大的雲杉似乎把他們都包圍起來,雲杉下面密密麻麻比人還高的箭竹林似乎神秘莫測!難怪鴿子來了也感到恐懼!

    當天科考隊將傳說中迷魂凼的神奇現象幾乎全部驗證了一遍,探險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總而言之,這許多年來「瓦屋山迷魂凼現象」給世人留下一串串難解之謎,也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旅遊、探險以及多方人士的濃厚興趣。

    而迷魂凼所在的四川瓦屋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據說正在考慮部分開發「迷魂凼」,形成新的探秘旅遊景點。

    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去到現場一探,當然這一切都還是要以個人安全為首,如果是想要進入「迷魂凼」探險,還是要多加斟酌。

同类文章

秘境驚魂

    1.戶外探險團    白令合上電腦,走到辦公室的窗前。霓虹初上,這個高檔辦公區裡燈火通明。玻璃窗裡,映出白令清秀卻疲憊的面容。這個雜誌社的業績曾無比輝煌,可如今,他們連房租都快付不起了。    白令想給自己放個假。這時,電腦突然響起了郵件提示音。白令嘆口氣,回到桌前點開,是一封陌生來

金沙江最後的溜索

滔滔金沙江,在高山峽谷中奔騰向前。流經鷹愁峽時最險,兩岸石壁聳立,把江水擠得濁浪排空,濤聲雷鳴。北岸是四川,南岸是雲南。為了兩岸群眾過江方便,江上架起了300米高的溜索。開溜索的,就是當年在金沙江上擺渡的艄公水上漂。水上漂從十幾歲起就跟爹在驚濤駭浪的金沙江上來往穿梭,雖然遇過險,但從沒出過事

血染白樺林

擠佔狼穴1969年秋天,大批知青到北大荒落戶,許多退役官兵也重返東北。轉業回河南固始縣大別山老家的副連長陳東平接到了命令,帶著一個排的預備役戰士趕到了黑龍江省蘿北縣。他的妻子陳菊花也帶著一歲的兒子小軍軍隨軍北上。此時的農場是兵團建制,陳東平報到的單位是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十三團,也就是現在

紙甲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沿海,倭寇作亂。嘉靖皇帝忙傳聖旨,急調在贛南平叛的副總兵餘大猷到福建平倭。   餘大猷的弟弟餘大斌作為先鋒官果然不負眾望,巧施妙計,領兵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倭寇頭子龜田氣得嗷嗷叫,惡狠狠地揮手說:「趕快催一催,叫山木將那批火槍用船立刻發過來!」   這個山

曾北北的眼淚

  她的名字很好聽,就如這江南山水一樣溫潤,叫曾北北。她長得也如這江南山水一樣,眉如遠山,眼如碧水,澄澈而溫婉。   她不是大家閨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一個劍俠。她揮別師父黃谷山人,背著削雪劍,走下碧山三十六峰,唯一目的,是尋找一個叛徒,一個多次盜取本朝機密的奸細。   他叫什麼?她問消

鋦匠奇人

 瘸三爺家住芒碭山下的五道梁,他是個鋦匠。雖然鋦匠的手藝很精湛,卻一輩子也沒娶到老婆。   別看芒碭山是個貧困山區,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日用家什壞了,買個新的就算完事了,誰還會費事找瘸三爺鋦?一連半個月,他也沒有攬到活兒,照這樣下去,他真的快要失業了。   瘸三爺這天一大早推

離奇神動

 神動,又叫波爾代熱斯,是國際學術界對一種離奇現象的稱謂。這種現象的離奇處在於,物體會莫名其妙地自己發聲,自己移動,自己隱沒,自己傳遞信息等等。它跟人體特異功能一樣,是目前學術界解不透的一個謎。   1986年12月8日《上海譯報》上刊登過一則關於德國法蘭克福某公寓神動現象的報導。報導說:

穿燕尾服的探險者

雷克薩斯家族兩位傑出的越野代表LX和GX車型分別在今年推出新產品,雖然作為豪華SUV的典範,但它們也絕不會在越野方面做出妥協   雷克薩斯家族最新的「紡錘形」進氣格柵設計已開始逐步被運用到各個產品當中,旗艦SUV車型LX自然也不會例外,新款LX570不僅讓它與同門兄弟蘭德酷路澤之間的區分更

北極探險起點朗伊爾賓

 晚上8點半,北歐航空的飛機從挪威首都奧斯陸起飛,3個半小時後,我在睡夢中被叫醒,昏昏沉沉向外望去,午夜12點的天空依然明亮,下方乳白色霧氣中逐漸浮現出淡藍色的河流和黑色的山脈,雪都融化了,只在山陰處留下一道白色的印記。一陣顛簸後,我終於到達地球最北的民用機場。氣溫在5度左右,一進到達廳,

大堡,一次「菲」常探險

大堡的冒險項目就如同牛逼KTV點歌單,上山、下海、高空……   只要你能想像出的冒險這裡都能滿足你,   還等什麼,這個夏天就玩點刺激的吧!   從馬尼拉機場乘坐菲律賓航空大約1個半小時左右就能抵達大堡國際航空,一下機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如熱情洋溢的少女撲面而來。   說起大堡對於菲律賓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