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縱向鞋眼扣花型的編織方法與流程
2023-12-06 16:58:01 1

本發明屬於鞋面花型編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縱向鞋眼扣花型的編織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系帶的鞋面上都具有用於穿鞋帶的鞋眼扣,傳統的針織鞋面做法,鞋眼扣一直都是通過縫合或打眼的工藝來實現的。這種鞋眼扣的形成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對鞋面花型造成破壞,影響鞋子的美觀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與鞋面一體成型的縱向鞋眼扣花型的編織方法。
為此,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縱向鞋眼扣花型的編織方法,在至少具有前後一對針床的橫機上進行編織,所述前後一對針床中至少有一個針床能夠左右移動,且前、後床均具有翻針功能;橫機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帶有16把或16把以上的紗嘴,一個系統帶動一把紗嘴,其特徵在於:
左右以正面面對前床為參照,將前床編織線圈從左往右用a、b、c、d來表示,前床壓針從左到右用a&、b&、c&、d&來表示,後床線圈用從左往右用a』、b』、c』、d』來表示,後床壓針從左到右用a^、b^、c^、d^來表示,四平線圈用a*、b*、c*、d*來表示,拉浮線用a"、b"、c"、d"來表示;
初始狀態時,機頭、紗嘴均停在左側位置,前床、後床均為空針:
1)機頭右行,同時帶動紗嘴,執行四平編織,在前、後床進行編織,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2)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3)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4)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5)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6)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7)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前床拉浮線d"織一針;
8)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9)機頭右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前床a&壓一針,後床b^壓一針,前床c&壓一針,後床d^壓一針;
10)機頭左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後床a^壓一針,前床b&壓一針,後床c^壓一針,前床d&壓一針;
11)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前床拉浮線d"織一針;
12)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13)機頭右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前床a&壓一針,後床b^壓一針,前床c&壓一針,後床d^壓一針;
14)機頭左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後床a^壓一針,前床b&壓一針,後床c^壓一針,前床d&壓一針;
15)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前床拉浮線d"織一針;
16)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17)機頭右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前床a&壓一針,後床b^壓一針,前床c&壓一針,後床d^壓一針;
18)機頭左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後床a^壓一針,前床b&壓一針,後床c^壓一針,前床d&壓一針;
19)機頭右行,同時帶動紗嘴,執行四平編織,在前、後床進行編織,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
本發明所述的步驟11)~步驟14)為一次循環編織,多次循環後形成的花型即為縱向鞋眼扣花型。
本發明的鞋眼扣採用局部編織縱向完成,鞋眼扣頂部與底部做法均為四平連接,中間穿鞋繩部分,面織法為前編織,組織邊上一支針有偷吃針法,底部為少量幾行後編織,有利於形成較大孔隙,在編織過程中應用了空機頭前後隔針壓針做法(出針高度為4/1),通過壓針做法,有效改善了局部編織行數多了之後的編織不順暢;同時,前編織和壓針動作縱向循環,連鞋扣一體成型編織,節省了後續的人工環節。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編織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表示前床編織;表示後床編織;表示前後床編織四平線圈;表示前床壓針;表示後床壓針,表示浮線,←表示機頭從右向左運行;→表示機頭從左向右運行,YG4代表紗嘴。圖中由下向上看編織動作。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例所述的縱向鞋眼扣花型的編織方法,在至少具有前後一對針床的橫機上進行編織,所述前後一對針床中至少有一個針床能夠左右移動,且前、後床均具有翻針功能;橫機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帶有16把或16把以上的紗嘴,一個系統帶動一把紗嘴,
左右以正面面對前床為參照,前後床針所在位置分別為:A、B、C、D,並將前床編織線圈從左往右用a、b、c、d來表示,前床壓針從左到右用a&、b&、c&、d&來表示,後床線圈用從左往右用a』、b』、c』、d』來表示,後床壓針從左到右用a^、b^、c^、d^來表示,四平線圈用a*、b*、c*、d*來表示,拉浮線用a"、b"、c"、d"來表示;
初始狀態時,機頭、紗嘴均停在左側位置,前床、後床均為空針:
1)機頭右行,同時帶動紗嘴,執行四平編織,在前、後床進行編織,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B、C、D位置均為四平線圈;
2)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B、C、D位置均為後床所織線圈;
3)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B、C、D位置均為後床所織線圈;
4)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B、C、D位置均為後床所織線圈;
5)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後床編織,後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B、C、D位置均為後床所織線圈;
6)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位置前床拉浮線,B、C、D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
7)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前床拉浮線d"織一針;A、 B、C、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D位置前床拉浮線;
8)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位置前床拉浮線,B、C、D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
9)機頭右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前床a&壓一針,後床b^壓一針,前床c&壓一針,後床d^壓一針;A位置前床壓針,B位置後床壓針,C位置前床壓針,D位置後床壓針;
10)機頭左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後床a^壓一針,前床b&壓一針,後床c^壓一針,前床d&壓一針;A位置後床壓針,B位置前床壓針,C位置後床壓針,D位置前床壓針;
11)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前床拉浮線d"織一針;A、 B、C、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D位置前床拉浮線;
12)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位置前床拉浮線,B、C、D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
13)機頭右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前床a&壓一針,後床b^壓一針,前床c&壓一針,後床d^壓一針;A位置前床壓針,B位置後床壓針,C位置前床壓針,D位置後床壓針;
14)機頭左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後床a^壓一針,前床b&壓一針,後床c^壓一針,前床d&壓一針;A位置後床壓針,B位置前床壓針,C位置後床壓針,D位置前床壓針;
15)機頭右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前床拉浮線d"織一針;A、 B、C、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D位置前床拉浮線;
16)機頭左行,同時帶紗嘴在前床編織,前床拉浮線a"織一針,前床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位置前床拉浮線,B、C、D位置均為前床所織線圈;
17)機頭右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前床a&壓一針,後床b^壓一針,前床c&壓一針,後床d^壓一針;A位置前床壓針,B位置後床壓針,C位置前床壓針,D位置後床壓針;
18)機頭左行,不帶紗嘴,在前、後床壓針,後床a^壓一針,前床b&壓一針,後床c^壓一針,前床d&壓一針;A位置後床壓針,B位置前床壓針,C位置後床壓針,D位置前床壓針;
19)機頭右行,同時帶動紗嘴,執行四平編織,在前、後床進行編織,a*織一針,b*織一針,c*織一針,d*織一針;A、B、C、D位置均為四平線圈;
上述步驟11)~步驟14)為一次循環,步驟15)~步驟18)為二次循環,多次循環後形成的花型即為縱向鞋眼扣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