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中式光纖收發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12:48:48 3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收發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集中式光纖收發器。
背景技術:
光纖收發器,是一種將短距離的雙絞線電信號和長距離的光信號進行互換的乙太網傳輸媒體轉換單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稱之為光電轉換器(FiberConverter),產品一般應用在乙太網電纜無法覆蓋、必須使用光纖來延長傳輸距離的實際網絡環境中,且通常定位於寬帶城域網的接入層應用;同時在幫助把光纖最後一公裡線路連接到城域網和更外層的網絡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集中式光纖收發器是將多個光纖收發器進行集成,進行統一供電,不但能夠減少連線,還便於進行管理,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光纖插槽,但是由於集中式光纖收發器上的插槽較多,所以平時插的網線也較多,而現有的集中式光纖收發器多不具有託線結構,相比於普通的收發器受到的下墜力更大,網線接頭和插槽處很容易鬆動甚至發生形變,進而影響光纖收發器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中式光纖收發器,解決了現有的集中式光纖收發器不具有託線結構而易損壞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集中式光纖收發器,包括上殼、下殼和限位盒,所述上殼的底部與下殼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限位盒的開口端指向上殼和下殼的左側面,所述上殼的上表面和下殼的下表面均開設有第一卡槽,兩個所述第一卡槽的內部均卡接有第一卡塊,兩個所述第一卡塊分別與限位盒的內頂壁和內底壁固定連接。
所述限位盒的左側壁開設有五個等距離排列的第一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盒的上表面開設有五個等距離排列的通孔,五個所述第一限位缺口分別與五個通孔連通,所述限位盒的內底壁對應五個第一限位缺口的位置均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於第一卡塊的內側,五個所述第一滑槽的內部分別滑動連接有五個第一滑塊,五個所述第一滑塊的頂部分別固定連接有五個壓板。
所述壓板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遠離壓板的一端與限位盒的內左壁固定連接,所述壓板上對應第一限位缺口的位置開設有第二限位缺口,所述壓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二滑塊,兩個所述第二滑塊分別位於第二限位缺口的兩側,所述限位盒的上表面對應兩個第二滑塊的位置分別開設有兩個第二滑槽,兩個第二滑塊分別與兩個第二滑槽滑動連接,兩個所述第二滑槽分別位於通孔的兩側。
所述下殼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六個限位塊,所述下殼的上表面還固定安裝有五個插槽板,五個所述插槽板與六個限位塊在下殼的上表面交錯排布,所述插槽板的插槽端貫穿上殼和下殼的左側壁至限位盒的內部,六個所述限位塊的上表面均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上殼的下表面對應第二卡槽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卡塊,所述第二卡塊與第二卡槽卡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缺口的內部粘接有保護墊,所述保護墊為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均呈U字型,所述第一限位缺口與第二限位缺口的高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通孔的寬度是第一限位缺口寬度的三倍,所述通孔的寬度範圍為八至十五毫米。
優選的,所述插槽板的插槽端與壓板上的第二限位缺口相對應,所述上殼的左側面與限位盒內左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一滑槽的長度相同,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在垂直方向相垂直。
優選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底端與插槽板的上表面位於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卡塊的下表面與插槽板的上表面接觸。
優選的,所述第一限位缺口、第二限位缺口、通孔和插槽板的數量相同,所述插槽板的數量不少於五個。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中式光纖收發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集中式光纖收發器,通過在限位盒上開設有第一限位缺口,達到託起網線的效果,通過在第一限位缺口的內部粘接有保護墊,能夠為網線提供保護,不會因為下墜力而產生過多的磨損,通過在限位盒的內部設置有壓板,能夠壓緊網線上的接頭,使網線與插槽板連接的更加緊密,避免出現鬆動的情況,通過第二卡塊的下表面與插槽板的上表面接觸,能夠在內部壓緊插槽板,加大插槽板的承壓能力,網線接頭和插槽板不會出現鬆動或形變的情況,解決了現有的集中式光纖收發器不具有託線結構而易損壞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A截面圖。
圖中:1上殼、2下殼、3限位盒、4第一卡槽、5第一卡塊、6第一限位缺口、7通孔、8第一滑槽、9第一滑塊、10壓板、11彈簧、12第二限位缺口、13第二滑塊、14第二滑槽、15限位塊、16插槽板、17第二卡槽、18第二卡塊、19保護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集中式光纖收發器,包括上殼1、下殼2和限位盒3,上殼1的底部與下殼2的頂部固定連接,限位盒3的開口端指向上殼1和下殼2的左側面,上殼1的上表面和下殼2的下表面均開設有第一卡槽4,兩個第一卡槽4的內部均卡接有第一卡塊5,兩個第一卡塊5分別與限位盒3的內頂壁和內底壁固定連接,限位盒3能夠從上殼1和下殼2上取下,將第一卡塊5從第一卡槽4內滑出即可。
限位盒3的左側壁開設有五個等距離排列的第一限位缺口6,第一限位缺口6的內部粘接有保護墊19,保護墊19為橡膠墊,能夠保護網線,避免其在第一限位缺口6內與限位盒3產生過多的摩擦而損壞,限位盒3的上表面開設有五個等距離排列的通孔7,通孔7的寬度是第一限位缺口6寬度的三倍,通孔7的寬度範圍為八至十五毫米,能夠通過通孔7將網線上的接頭放入限位盒3內,五個第一限位缺口6分別與五個通孔7連通,限位盒3的內底壁對應五個第一限位缺口6的位置均開設有第一滑槽8,上殼1的左側面與限位盒3內左壁之間的距離與第一滑槽8的長度相同,第一滑槽8位於第一卡塊5的內側,五個第一滑槽8的內部分別滑動連接有五個第一滑塊9,五個第一滑塊9的頂部分別固定連接有五個壓板10,第一滑塊9和第一滑槽8的滑動連接能夠幫助壓板10限定在限位盒3內的位置。
壓板10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彈簧11,彈簧11遠離壓板10的一端與限位盒3的內左壁固定連接,壓板10上對應第一限位缺口6的位置開設有第二限位缺口12,第一限位缺口6和第二限位缺口12均呈U字型,第一限位缺口6與第二限位缺口12的高度相同,第一限位缺口6和第二限位缺口12配合將網線託起,降低網線接頭與插槽板16連接處受到的壓力,壓板10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二滑塊13,兩個第二滑塊13分別位於第二限位缺口12的兩側,限位盒3的上表面對應兩個第二滑塊13的位置分別開設有兩個第二滑槽14,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14在垂直方向相垂直,兩個第二滑塊13分別與兩個第二滑槽14滑動連接,兩個第二滑槽14分別位於通孔7的兩側。
下殼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六個限位塊15,下殼2的上表面還固定安裝有五個插槽板16,五個插槽板16與六個限位塊15在下殼2的上表面交錯排布,便於對插槽板16進行安裝與定位,插槽板16的插槽端貫穿上殼1和下殼2的左側壁至限位盒3的內部,第一限位缺口6、第二限位缺口12、通孔7和插槽板16的數量相同,插槽板16的數量不少於五個,插槽板16的插槽端與壓板10上的第二限位缺口12相對應,六個限位塊15的上表面均開設有第二卡槽17,上殼1的下表面對應第二卡槽17的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卡塊18,第二卡槽17的底端與插槽板16的上表面位於同一水平高度,第二卡塊18的下表面與插槽板16的上表面接觸,能夠壓緊插槽板16,第二卡塊18與第二卡槽17卡接。
使用時,使用者拉動第二滑塊13使壓板10沿第二滑槽14的方向遠離上殼1,將網線上的接頭通過通孔7放入限位盒3內壓板10與上殼1之間,再將接頭插在插槽板16上,使網線落入第一限位缺口6和第二限位缺口12,鬆開第二滑塊13,壓板10將網線接頭壓緊。
綜上所述,該集中式光纖收發器,通過在限位盒3上開設有第一限位缺口6,達到託起網線的效果,通過在第一限位缺口6的內部粘接有保護墊19,能夠為網線提供保護,不會因為下墜力而產生過多的磨損,通過在限位盒3的內部設置有壓板10,能夠壓緊網線上的接頭,使網線與插槽板16連接的更加緊密,避免出現鬆動的情況,通過第二卡塊18的下表面與插槽板16的上表面接觸,能夠在內部壓緊插槽板16,加大插槽板16的承壓能力,網線接頭和插槽板16不會出現鬆動或形變的情況,解決了現有的集中式光纖收發器不具有託線結構而易損壞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該文中出現的電器元件均與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電電連接,並且主控器可為計算機等起到控制的常規已知設備。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