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控制動託輥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3:08:42
一種可控制動託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控制動託輥,包括託輥本體,託輥本體包括軸承座、軸承、託輥管和託輥軸,託輥軸穿過託輥管和託輥管內部的軸承,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軸承座上下兩端與託輥管之間形成控制腔,控制腔內設有可控制動裝置,可控制動裝置包括鎖片、銷軸、摩擦片和制動彈簧,銷軸上套有制動彈簧,銷軸上下兩端設有摩擦片,銷軸端部通過螺栓旋緊於軸承座上,銷軸與軸承座之間設有鎖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安裝、調整方便,適用性強,安全可靠,噪聲小,能夠有效地防止帶式輸送機因斷電或膠帶斷裂時的下滑和倒轉,使輸送機運行更加安全可靠,能對託輥進行調節,設備的安全性能高。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託輥,尤其涉及一種可控制動託輥。 一種可控制動託輥
【背景技術】
[0002] 帶式輸送機上的託輥組是用於支承輸送帶及輸送帶上所承載的物料,保證輸送帶 穩定運行的部件。根據託輥組的作用不同可分為:槽型託輥組、槽型前傾託輥組、可調槽角 託輥組等多種託輥組,它們設置在帶式輸送機上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由於帶速和運量的 不同,託輥的外形尺寸不同。現有的託輥本身均不帶有制動功能,無法實現帶式輸送機的可 靠停車,降低了設備的安全性。
[0003]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控制動託輥。
[0005]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控制動託輥,包括託輥本體,所述託輥本體包括軸承座、軸承、託輥管和託輥軸, 所述託輥軸穿過託輥管和託輥管內部的軸承,所述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上下 兩端與託輥管之間形成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內設有可控制動裝置,所述可控制動裝置包括 鎖片、銷軸、摩擦片和制動彈簧,所述銷軸上套有制動彈簧,所述銷軸上下兩端設有摩擦片, 所述銷軸端部通過螺栓旋緊於軸承座上,所述銷軸與軸承座之間設有鎖片。
[0006] 所述鎖片一側設有缺口。
[0007] 所述缺口為圓弧形。
[000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安裝、調整方便,適用性強,安全可靠,噪聲小, 能夠有效地防止帶式輸送機因斷電或膠帶斷裂時的下滑和倒轉,使輸送機運行更加安全可 靠,能對託輥進行調節,設備的安全性能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0]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為圖1中鎖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2] 其中:1、託輥本體,2、軸承座,3、軸承,4、託輥管,5、託輥軸,6、控制腔,7、鎖片,8、 銷軸,9、摩擦片,10、制動彈簧,11、螺栓,12、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詳述, 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限定。
[0014]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可控制動託輥,包括託輥本體1,託輥本體1包 括軸承座2、軸承3、託輥管4和託輥軸5,託輥軸5穿過託輥管4和託輥管4內部的軸承3, 軸承3安裝在軸承座2上,軸承座2上下兩端與託輥管4之間形成控制腔6,控制腔6內設 有可控制動裝置,可控制動裝置包括鎖片7、銷軸8、摩擦片9和制動彈簧10,銷軸8上套有 制動彈簧10,銷軸8上下兩端設有摩擦片9,銷軸8端部通過螺栓11旋緊於軸承座2上,銷 軸8與軸承座2之間設有鎖片7,鎖片7 -側設有缺口 12,缺口 12為圓弧形,結構合理,安 裝、調整方便,適用性強,安全可靠,噪聲小,能夠有效地防止帶式輸送機因斷電或膠帶斷裂 時的下滑和倒轉,使輸送機運行更加安全可靠,能對託輥進行調節,設備的安全性能高。
[0015]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 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於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範 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可控制動託輥,其特徵在於:包括託輥本體,所述託輥本體包括軸承座、軸承、 託輥管和託輥軸,所述託輥軸穿過託輥管和託輥管內部的軸承,所述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 所述軸承座上下兩端與託輥管之間形成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內設有可控制動裝置,所述可 控制動裝置包括鎖片、銷軸、摩擦片和制動彈簧,所述銷軸上套有制動彈簧,所述銷軸上下 兩端設有摩擦片,所述銷軸端部通過螺栓旋緊於軸承座上,所述銷軸與軸承座之間設有鎖 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制動託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片一側設有缺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控制動託輥,其特徵在於:所述缺口為圓弧形。
【文檔編號】B65G39/02GK104058227SQ201410239076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日
【發明者】崔筱映 申請人:崔筱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