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開收傘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08:49:56 2
專利名稱:自動開收傘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自動開收傘結構,尤其能以更簡化的構造設計控制自動開傘及收傘。
傘具主要是可撐張一特定大小的傘面,供遮雨或遮擋陽光的直接照射。一般傘具當然具有可將傘面撐張的相關傘骨構件,但傳統傘具均需以人手推開傘骨構件,或在不使用時以人手將其回拉收傘。
因為以人手推張開傘較為麻煩,近代傘具則大都能以一控制鈕的按壓即可將傘面自動打開。此種能自動開傘但必需以人手回拉收傘的結構被延用相當長的期間,於近日才有各種可自動開收傘的結構設計。
但要在能自動開傘的傘具上加設可自動收傘的機構卻變得相當複雜,其動力構件至少包括一開傘彈簧及數多的收傘彈簧,不僅使整個傘具結構非常複雜,在元件的製作及組裝亦更為麻煩與費時,成本亦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結構簡化,元件製作及組裝快捷,可有效降低自動開收傘的製作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傘身主體是由外管、中間管及一內管所共同構成,用以接合傘骨及支骨的上下傘巢則分別結合於內管及外管頂端,一同時作為開收傘動力元件的壓縮彈簧則套設於內管外圍,並使兩端分別抵靠於下傘巢及中間管上端;依上述中間管固定接合於一傘柄內部,並使內管以活動狀態插置其中,而外管底端則可接合一隨動座;上述傘柄則設有一開傘的第一按鈕及一收傘的第二按鈕,供分別控制第一及第二勾件,使第一卡勾的勾端於常態時勾入外管及中間管的相對徑向孔,第二卡勾的勾端則於常態時勾入中間管及內管的相對徑向孔;在中間管上段及內管相對位置設有內管上下行程的引導及限定裝置。
依上述第一按鈕下壓時,使第一卡勾的勾端釋放,由壓縮彈簧的第一段張力自動開傘,而第二按鈕的壓下則使第二卡勾的勾端釋放內管以自動收傘。從而形成一種改進的自動開收傘結構,由於僅需使用單一壓縮彈簧作為動力元件,而使其結構更簡化,元件製作及組裝更快捷,而可有效降低自動開收傘的製作成本。
圖式說明第1圖是本實用新型在收傘狀態下的剖視圖;第2圖是第1圖傘柄部位的放大圖;第3圖是顯示第1圖的開傘狀態;第4圖是本實用新型用以支撐傘面的傘骨及支骨相關的關節機構;第5、6圖是本實用新型收傘操作狀態示意圖;第7圖是第5圖中間管上段的側剖視圖;以及第8圖是第7圖的斷面剖視圖。
圖式中標號說明10傘身主體11外管 12中間管13內管20上傘巢 30下傘巢40傘柄41底面 42拉釘43內填塊 44第一空間 45第二空間50第一按鈕51第一勾件 52勾端53樞接點 54彈簧60第二按鈕62勾端 63樞接點64彈簧70壓縮彈簧80隨動座 81凹孔91傘骨92支骨 93第一支杆94第二支杆95、96樞接點111外管徑向孔 121、122中間管徑向孔123擋塊 124六角管狀部份131內管徑向孔 133凹溝135靠肩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其特點將配合附圖
通過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
首先請參閱第1圖,本實用新型傘身主體10包括一設為特定長度的中空外管11,設於此外管11內部的中間管12,以及另一位於中間管12內部的內管13所共同構成。於傘身主體10頂端設有一上傘巢20,以及一與該上傘巢20相對設置的下傘巢30,使上下傘巢20、30之間可供組裝用以張開時支撐傘面的傘骨91及其相關的關節機構。而在傘身主體10底端則設有一傘柄40,該傘柄40設有外露供開傘的第一按鈕50,以及收傘用的第二按鈕60。
上述設於外管11內部的中間管12及內管13是為不同長度的,使中間管12底端抵靠於傘柄40內底面,中間管12以短於外管11的狀態位於外管11內部,而同樣設為中空的內管13則以較大長度向上延伸並穿出上傘巢20,此上傘巢20在此狀態與內管13固定結合。一同時作為開傘及收傘所需彈性裝置的壓縮彈簧70則可套設於內管13外周,並使其一端抵靠於下傘巢30底部,另端則壓靠於中間管12頂端。此壓縮彈簧70在收傘時處於受壓狀態,其長度為最短。
參閱第1、2圖,上述外管11頂端與下傘巢30固定結合,而其底端則固接一隨動座80,此隨動座80在收傘狀態時,位於傘柄40上方,且可在其內部活動樞接第一勾件51。在收傘狀態時,該第一勾件51的勾端52卡入外管11及中間管12的相對徑向孔111、121中。在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此第一勾件51活動樞接點53上方設有一彈簧54,使該彈簧54以橫向張力狀態一端抵靠在隨動座80預設凹孔81,另端則彈性抵壓第一勾件51,由於彈性張力作用於活動樞接點53略上方,則第一勾件51伸入傘柄40的部份將受力反向壓靠向第一按鈕50。
第二勾件61則設於傘柄40內部的中間管12旁,其與第一勾件51為大致相同彈力組裝結構,但反向設置,具有相同的勾端62卡入中間管12及內管13的相對徑向孔122、131,並含有活動樞接點63及一彈簧64,使第二按鈕60可朝向第二勾件61形成位於活動樞接點63以上的局部件體。
另外,如第2圖所示,中間管12底端可設為實底面,供以拉釘42與傘柄40底面41固定結合,內管13底端則可在收傘狀態活動靠向中間管12實底面。在圖示較佳實施例中,傘柄40中空內部預設一內填塊43,此內填塊43可套設於伸入傘柄40內部的中間管12外周,並形成第一空間44用以伸入第一勾件51的局部長度,以及第二空間45以組裝第二勾件61及其彈簧64等配件。
依上述結構,在第一按鈕50壓下時,第一勾件51受到連動,而以其活動樞接點53為動作軸心,使其上勾端52脫離中間管12的相對徑向孔121。此時處於張力狀態下的壓縮彈簧70作第一段彈張,供將外管11及下傘巢30往上推升,以自動張開傘面成第3圖所示狀態。如第4圖所示,用以張開傘面的支架至少包括數多較長的傘骨91,以及數多較短的支骨92。使傘骨91一端樞合於上傘巢20,另端為自由端,而支骨92一端組合於下傘巢30,另端則樞接於傘骨91特定位置。在圖示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傘骨91及支骨92之間可預設一關節機構,此關節機構包括一設定長度的第一支杆93及較短的第二支杆94,使該第一支杆93一端以第一活動樞接點95樞接於接近支骨(92)與傘骨91的交接位置,另端則以第二活動樞接點96樞接於第二支杆94一端,再使該第二支杆94另端樞接於傘骨91。上述關節機構一方面可縮短開收傘時的下傘巢30上下行程,另方面則可增加其強度。
而欲收傘時,如第5圖所示,可將第二按鈕60壓下以連動第二勾件61,使第二勾件61以其活動樞接點為動作軸心偏轉,其勾端62將因而脫離內管13的徑向孔131。該內管13將因壓縮彈簧70的進一步張力,即此時壓縮彈簧70成為最大彈張長度,而可上推連動上傘巢20,將傘骨91、支骨92及其關節機構自動收回。此時內管13底端上移離開中間管12內底部,然後可如第6圖所示,將整個傘具倒轉,並對傘柄40施以如箭頭方向所示力量,即可如第2圖所示恢復外管11與中間管12,以及中間管12與內管13的定位。
上述內管13的上推行程,可加設引導及限定裝置。在可行實施例中,如第7、8圖所示,中間管12上端可縮製成六角管狀部份124,並於該六角管狀部份124衝設擋塊123。相對於此部份的結構,內管13亦可設為六角管,並衝設軸向凹溝133,以形成一接近底部的靠肩135,使其到達上推的最上方行程時,該靠肩135能與擋塊123形成限制部位。
本實用新型在開傘時,按壓第一按鈕即可將傘面自動張開定位,收傘時則僅需壓下第二按鈕,並回推傘柄即自動收回傘面。在開收傘的過程中,其僅由單一壓縮彈簧作為動力,整體結構更為簡化,製作上及組裝均更方便,且成本有效降低,確具產業上利用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是其包含一傘身主體,是由一外管,一短於外管並設於外管內部的中間管,以及一設於中間管內部的長內管共同組成;一固定於內管上端的供組合撐開傘面的傘骨一端的上傘巢,;一固定於外管頂端的供組合支骨一端的下傘巢,支骨另端接合於傘骨;一設於外管內部並套於內管外周的壓縮彈簧,該壓縮彈簧在收傘定位時為張力狀態,使其一端抵靠於下傘巢,另端則壓靠於中間管頂端;一傘柄,中間管底端可伸入固定接合,並使內管底端以活動狀態伸入中間管,此傘柄在相對側面分別設有開傘的第一按鈕及收傘的第二按鈕,第一、二按鈕分別控制可偏動的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使第一卡勾的勾端於常態時勾入外管及中間管的相對徑向孔,第二卡勾的勾端則於常態時勾入中間管及內管的相對徑向孔;以及在中間管上段及內管相對位置設有內管上下行程的引導及限定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還在於局部伸入傘柄內部的中間管實底面與傘柄以拉釘固定結合;並於其外周預設一內填塊,形成分別容納第一及第二勾件的第一空間及第二空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還在於第一及第二勾件於接近中間位置活動樞接,並使其一端分別延伸向第一及第二按鈕,其相對端則分別以彈簧頂張,供常態時分別卡入外管及中間管,中間管及內管的相對徑向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還在於第一勾件活動樞接於外管底端的隨動座,並使其局部長度伸入傘柄與內填塊所形成的第一空間中。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還在於第二勾件活動樞接及動作於傘柄與內填塊所形成的第二空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還在於設於上下傘巢間的傘骨及支骨還設有由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所構成的關節機構,使第一支杆一端活動樞接於接近支骨與傘骨的交接位置,另端則活動樞接於第二支杆一端,並使第二支杆另端樞接於傘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收傘結構,其特徵還在於內管的引導及限定裝置包括中間管上端縮製成六角管狀部份,並在該部份衝設擋塊,內管則可設成六角管,並配合擋塊預設軸向凹溝及一接近底部的靠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開收傘結構,其傘身主體以不同長短的外管、中間管及內管構成,使上傘巢固定於內管上端,下傘巢固定於外管頂端;一以張力狀態設於外管內部及內管外周的壓縮彈簧,則使其上下端分別彈性抵靠下傘巢及中間管頂端;傘柄相對位置上分別設有第一按鈕及第二按鈕,第一、二按鈕可分別控制卡勾機構,供驅使外管及下傘巢上推,以壓縮彈簧的第一段張力自動開傘,或以壓縮彈簧的第二段張力自動收傘,從而以此單一彈簧作為自動開收傘的動力元件。
文檔編號A45B25/14GK2471176SQ012082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6日
發明者顏火煌 申請人:大洋洋傘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