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十字翼支承細長軸的精密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3-11-11 04:43:27 2

本發明涉及精密機械加工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十字翼支承細長軸的精密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十字翼支承細長軸屬高精度零部件,由於其結構單薄且為異型結構,給加工過程中精度的保證帶來了困難。在裝夾時,裝夾力對工件極易造成扭曲、偏斜,變形,致使工件一卸去裝夾力即發生回彈,回彈引起產品平面度、圓柱度、同軸度、內孔外圓尺寸等出現嚴重超差,裝夾變形引起的超差是產品精度超差最主要的因素。工具機加工精度已經佔到了所要保證的精度超過一多半,工件的定位面的精度又分去了一部分。因次,「零變形」的裝夾要求是保證產品精度的最佳工藝需要。
目前,公知的一般裝夾方法不論是普通機械夾壓法、磁力或真空吸盤吸緊法,還是焊接等方法,均對零部件產生引起變形的力,從而造成由於裝夾緊固的原因,使得高精度零部件精度難以保證現象的問題。本發明為了解決高精度零部件加工時,常規方法裝夾造成變形精度難以保證的缺點,提供一種用於用於高精度零部件精密加工的裝夾緊固方法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字翼支承細長軸加工時存在精度難以保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十字翼支承細長軸的精密加工方法。
本發明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十字翼支承細長軸的精密加工方法,採用如下步驟:a、在工具機工作檯上布置有壓緊在其上且位於工件左右兩側的鋁塊夾具,鋁塊夾具是由若干塊前後間隔分布的鋁塊本體組成的;b、將兩鋁塊夾具中部上表面加工與工件等寬的工件放置槽,工件放置槽的側面和底面應達到消除裝夾變形的工具機能保證的最高精度;c、以工件左翼端面為定位基準面緊貼工件放置槽左側面用手扶穩安裝在工件放置槽上,並用502速幹強力膠在接縫處塗膠至固定後鬆開工件;d、打表檢查工件定位基準面合格後,開始精加工;e、依次加工工件上翼端面及左右側面、左右翼上側面及鋁塊夾具上方的左右翼端面,加工切削時,切削深度小於0.1mm,進給速度小於F300 mm/min,與此同時,通過鋁塊本體前後之間的間隔測量工件的厚度尺寸;f、刮掉502速幹強力膠後卸下工件並翻轉工件180度,重複步驟c、d、e至工件加工完成後將其卸下。
該加工方法採用502速幹強力膠進行裝夾緊固並配合切削參數的設計消除了壓板壓緊造成的彎曲變形,也沒有旋轉力對工件的扭曲變形,只有微弱的粘接力,使一次加工後的基面平面度達到0.1以內,同時翻轉後的打表檢查已加工基面保證了翻轉加工後已加工基準面的最佳定位要求,都確保了上下兩側翼面間的垂直度要求,克服了現有字翼支承細長軸加工時存在精度難以保證的問題。
本發明所述的加工方法利用膠液的流動性配合夾具結構設計,同步實現了零部件與夾具定位面間微觀細小空隙的填充,達到定位面貼合精密沒有變形空間的目的,加工質量精密度高,滿足了生產的需求,而且生產效率較高,具有工藝合理、簡潔,可操作性強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1-工件,2-鋁塊本體,3-工件放置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十字翼支承細長軸的精密加工方法,採用如下步驟:a、在工具機工作檯上布置有壓緊在其上且位於工件1左右兩側的鋁塊夾具,鋁塊夾具是由若干塊前後間隔分布的鋁塊本體2組成的;b、將兩鋁塊夾具中部上表面加工與工件1等寬的工件放置槽3,工件放置槽3的側面和底面應達到消除裝夾變形的工具機能保證的最高精度;c、以工件1左翼端面為定位基準面緊貼工件放置槽3左側面用手扶穩安裝在工件放置槽3上,並用502速幹強力膠在接縫處塗膠至固定後鬆開工件1;d、打表檢查工件1定位基準面合格後,開始精加工;e、依次加工工件1上翼端面及左右側面、左右翼上側面及鋁塊夾具上方的左右翼端面,加工切削時,切削深度小於0.1mm,進給速度小於F300 mm/min,與此同時,通過鋁塊本體2前後之間的間隔測量工件的厚度尺寸;f、刮掉502速幹強力膠後卸下工件1並翻轉工件1 180度,重複步驟c、d、e至工件1加工完成後將其卸下。
具體實施過程中,502速幹強力膠的選取有三個特點:1)液體易流動。該特點便於工件與工裝貼合面粘接時膠層容易到其達任意邊緣部位,保證粘接的順利實現。2)膠粘強化硬化速度快。膠水到達粘接部位後,30S到1.5Min即可實現固化,產生粘接力,效率高3) 硬化後膠層有塑性差發脆的特點,受震動剪切力膠層能分開,可保證不傷害零件的條件下實現零件與工裝可靠的分離;
粘接部位選擇原則為:1)應保證工裝粘接面與零件粘膠面產生的粘接線外露,便於粘膠時膠水順利到達粘接部位,同時粘接線儘可能長,有利於粘接力較大。2)定位工裝與零件基準貼合面直接作為粘接面時,零件基準面平面度應很高,達到0.02以內,否則膠水易滲入零件基準面與定位板之間,乾燥時有膨脹,導致工件發生變形;或出現定位不可靠,加工時有微小顫動。3)零件處於不受裝夾力的自然狀態下,用工裝的高精度面替代原零件基準面作為新的基準面,將零件與工裝粘接,且零件粘接面與其工裝基準面不重合,為最佳粘接方案。4)工具機工作檯面儘量不作為粘接面;
零件粘接時機的選擇。先將零件用工裝輔具定位可靠後,再利用手扶法將工裝與零件貼合面靠近後,向粘接線部位塗膠粘接,使零件與工裝連為一體。粘接時間待膠水塗擠至粘膠部位2-3min時間後鬆開零件。
刀具應儘量避免採用工具機的高壓冷卻液,而採用手動在刀具上加潤滑液的冷卻方式。防止出現切削量過大及高壓束流衝擊造成產品鬆動。
刀具選擇,精加工類刀具,大前角,刃口鋒利原則,減少切削抗力,刀尖圓弧控制在0.03mm以內。
零件的拆卸技巧為:1)小工裝與零件粘接在一起的,採用輕力巧擊工裝的震動方式,將連接零件與工裝的膠層震擊鬆動,可掰下零件。2)工裝無法先於零件拆卸的,可用中心鑽刃等工具刮掉502膠層。手動可卸下零件。3)刮膠後手動仍無法拆卸零件的,將丙酮滴入殘留膠部位,可去除殘餘膠粘接力,卸下零件。4)零件及工裝表面的殘留膠層,可採用刮削結合丙酮擦拭法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