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1-10 23:51:22 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是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淤血多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因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外滲致皮下,所以我們在完整的皮膚上可以看到皮膚一片淤青。中醫認為,淤血是因血液運行不暢而阻滯於脈中,或溢於脈外,凝聚於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產物,而產生後的淤血又可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而成為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導致許多新的病症。活血化瘀是我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和治療原則,《內經》記載的「疏其血氣、令其調達」,已成為後世活血化瘀治則的基礎。人們多採用西藥治療淤血,但是現有的藥品治療淤血的效果不明顯,見效慢,這就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15-22份、葛根10-18份、西洋參2-4份、茯苓4-8份、當歸1-4份、丹參6-12份、桃仁2-6份、蒲公英0.5-2份、山楂5-8份、紅花0.5-3份、沒藥4-11份、天南星0.1-1份、水蛭2-8份、蜈蚣1-5份和木瓜2-6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18-22份、葛根13-18份、西洋參3-4份、茯苓6-8份、當歸2-4份、丹參8-12份、桃仁4-6份、蒲公英1-2份、山楂6-8份、紅花1.5-3份、沒藥7-11份、天南星0.4-1份、水蛭4-8份、蜈蚣2.5-5份和木瓜3-6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20份、葛根15份、西洋參3.5份、茯苓7份、當歸3份、丹參10份、桃仁5份、蒲公英1.5份、山楂7份、紅花2份、沒藥9份、天南星0.8份、水蛭6份、蜈蚣4份和木瓜5份。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各原料洗乾淨,晾乾混合後用質量分數為75-90%的乙醇浸泡10-15天;
步驟二,將浸泡後的原料搗碎,再加入總重量3-6倍的水煎煮3-5次,過濾得到濾液,合併每次的濾液,即可得到成品。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二中的煎煮溫度為65-78攝氏度,煎煮時間為每次1.5-3小時。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將成品塗於患處,每日2-3次,三天為一個療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產品原料來源廣泛,製備工藝簡單,適用於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該產品中各組分發揮協同作用,對於治療淤青針對性強,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15份、葛根10份、西洋參2份、茯苓4份、當歸1份、丹參6份、桃仁2份、蒲公英0.5份、山楂5份、紅花0.5份、沒藥4份、天南星0.1份、水蛭2份、蜈蚣1份和木瓜2份。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各原料洗乾淨,晾乾混合後用質量分數為78%的乙醇浸泡10天;
步驟二,將浸泡後的原料搗碎,再加入總重量4倍的水煎煮3次,煎煮溫度為68攝氏度,煎煮時間為每次2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合併每次的濾液,即可得到成品。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將成品塗於患處,每日3次,三天為一個療程。
實施例2
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18份、葛根13份、西洋參3份、茯苓6份、當歸2份、丹參8份、桃仁4份、蒲公英1份、山楂6份、紅花1.5份、沒藥7份、天南星0.4份、水蛭4份、蜈蚣2.5份和木瓜3份。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各原料洗乾淨,晾乾混合後用質量分數為84%的乙醇浸泡12天;
步驟二,將浸泡後的原料搗碎,再加入總重量4倍的水煎煮5次,煎煮溫度為73攝氏度,煎煮時間為每次2.5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合併每次的濾液,即可得到成品。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將成品塗於患處,每日2次,三天為一個療程。
實施例3
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20份、葛根15份、西洋參3.5份、茯苓7份、當歸3份、丹參10份、桃仁5份、蒲公英1.5份、山楂7份、紅花2份、沒藥9份、天南星0.8份、水蛭6份、蜈蚣4份和木瓜5份。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各原料洗乾淨,晾乾混合後用質量分數為86%的乙醇浸泡13天;
步驟二,將浸泡後的原料搗碎,再加入總重量6倍的水煎煮4次,煎煮溫度為75攝氏度,煎煮時間為每次1.5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合併每次的濾液,即可得到成品。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將成品塗於患處,每日3次,三天為一個療程。
實施例4
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22份、葛根18份、西洋參4份、茯苓8份、當歸4份、丹參12份、桃仁6份、蒲公英2份、山楂8份、紅花3份、沒藥11份、天南星1份、水蛭8份、蜈蚣5份和木瓜6份。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各原料洗乾淨,晾乾混合後用質量分數為88%的乙醇浸泡14天;
步驟二,將浸泡後的原料搗碎,再加入總重量5倍的水煎煮5次,煎煮溫度為76攝氏度,煎煮時間為每次3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合併每次的濾液,即可得到成品。
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將成品塗於患處,每日2次,三天為一個療程。
採用實施例1-4的產品塗抹在100例患者的淤青處,一個療程後,治癒率達到100%,而且沒有發生任何副作用。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活血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15‑22份、葛根10‑18份、西洋參2‑4份、茯苓4‑8份、當歸1‑4份、丹參6‑12份、桃仁2‑6份、蒲公英0.5‑2份、山楂5‑8份、紅花0.5‑3份、沒藥4‑11份、天南星0.1‑1份、水蛭2‑8份、蜈蚣1‑5份和木瓜2‑6份。本發明還公布了該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和使用方法。該產品原料來源廣泛,製備工藝簡單,適用於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該產品中各組分發揮協同作用,對於治療淤青針對性強,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
技術研發人員:展亞男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展亞男
技術研發日:2017.05.17
技術公布日: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