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山區的人的生活(秦嶺山區人們常叫)
2023-11-11 00:26:51 1
在秦嶺山區有一種人們通常叫「鐵匠木」的樹,因為其木材堅硬常用於製作木匠的推刨、農具柄等而出名。最近在一些媒體上網友討論比較多,但還是不完全了解「鐵匠木」,這裡我把自己對「鐵匠木」了解和認知分享給大家,共同交流學習。
一,認識「鐵匠木」
我最早接觸「鐵匠木」是在上世紀80年代六七月份,當時帶林學專業的學生在秦嶺北坡的小隴山林區實習,這裡森林基本都是次生林,在石質山梁和山坡灌叢中,遠處看到有一叢一叢深綠色的灌木和小喬木,在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十分突出和明顯。
我們就初步了解訪問當地老鄉,老鄉說是「鐵匠木」或「鐵枹子」,我們走近採集標本和識別,看到這些深綠色的樹,小的是經過砍伐萌生樹叢,不高,有1-2米,大一些的樹也就三、四米高;樹幹粗短,樹皮暗黑色,粗糙;小枝密生,開展;
最明顯的特徵是葉片表面皺褶不平,小,寬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7公分,頂端圓鈍,基部圓形或心形,小樹葉邊全部有刺狀鋸齒,老樹葉邊多全緣,也有同一樹上兩種葉都有;
很少發現結果樹,它的果實殼鬥碗狀,鱗片緊貼,包著堅果三分之一左右,直徑一公分左右。
二,了解學習「鐵匠木」
我們把採集的標本和野外記錄帶回駐地進行室內整理和進一步識別鑑定。查閱《中國植物志》、《中國樹木志》和《秦嶺植物志》等志書得知:老鄉叫「鐵匠木」的樹,正式中名叫刺葉高山櫟,屬於殼鬥科櫟屬樹種;其學名為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anch.,是1884年正式命名發表的。這個樹的別名很多,在《中國樹木分類學》和《秦嶺植物志》中記載為鐵橡樹;在陝西叫刺青岡、鐵橿、鐵匠木、刺葉櫟;在甘肅南部武都、天水、文縣叫黑鐵橿、黑葉樹、鐵枹子、鐵匠木、刺葉櫟等。「鐵匠木」不僅在秦嶺有分布,在我國陝西、甘肅、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梁、山坡、喬灌木林中。
三,「鐵匠木」的主要用途
第一,它的木材極為堅硬,氣幹密度在0.7以上,木匠多喜歡用「鐵匠木」製作木工刨床和推刨的刨身。
第二,「鐵匠木」的生長緩慢,大材比較少,在農村通常用它的樹幹製作刀把、斧柄、
農具把柄等用。
它的大材可以製作槍託、織布梭和一些特種耐磨用材。
第三,它的木材是農村優質「木炭」原料。由於木材堅硬,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形成殘留的黑色多空固體燃料,屬於硬闊木炭,非常耐燃燒並且火力強,是當地農民作暖鍋、炕爐取暖的良好燃料。
第四,「鐵匠木」四季常青,葉色深綠,生性喜陽,適宜在坡度大、裸巖多、土壤比較瘠薄的上坡和山脊種植,可作為風景林和城市園林綠化樹種應用;生長緩慢,樹幹粗短,枝葉密集,也是良好的盆景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