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裝置以及無線通信方法與流程
2023-11-07 06:51:52 1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裝置以及無線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一種具有基礎架構模式和wi-fi(註冊商標)direct模式(以下,也稱為「直接無線連接模式」)的設備,在基礎架構模式中,外部的接入點作為中繼站而將通信終端彼此無線連接,在wi-fidirect模式中,通信終端彼此不經由接入點而進行點對點的直接無線連接。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能夠同時支持基礎架構模式和直接無線連接模式的通信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225861號公報
另外,在儘管進行了用於與外部的接入點連接的設定,但例如由於外部的接入點處於能夠通信的範圍外、或者電源未接通而導致該接入點未與無線通信裝置連接的情況下,無線通信裝置為了與已設定的接入點連接而進行接入點的搜索。在搜索接入點時,無線lan適配器進行動態掃描,切換信道並且向全部信道依次發送探測請求。這裡,如果能夠同時通信的信道是1個,則在無線lan適配器使用某個信道,以通過直接無線連接模式與無線通信終端直接連接的狀態來進行接入點的搜索時,由於動態掃描使用1個信道,因此,直接無線連接模式下的與無線通信終端的通信有時會斷開。因此,例如在作為無線通信裝置的印表機從以直接無線連接模式連接的作為無線通信終端的智能設備接收列印數據的情況下,由於印表機進行接入點的搜索(動態掃描),有時列印數據的通信完成延遲或數據通信中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技術,能夠更適當地進行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
(1)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具有:間接無線通信部,其進行經由接入點的無線通信;直接無線通信部,其進行不經由所述接入點的直接無線通信;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間接無線通信部對所述接入點的搜索,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控制所述間接無線通信部搜索所述接入點的時機。
根據本發明,由於在與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對應的時機進行接入點的搜索,因此,能夠降低接入點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適當地進行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
(2)在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變更周期長度,所述周期長度是周期性地進行的所述接入點的搜索的間隔。
當採用該結構時,例如在進行不經由接入點的直接無線通信的情況下,通過將搜索的周期長度變更為較長,能夠降低接入點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3)在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選擇是否搜索所述接入點。
當採用該結構時,在進行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的情況下不搜索接入點,在不進行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的情況下進行接入點的搜索,能夠降低接入點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4)在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據所述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變更進行所述接入點的搜索的時機。
通過採用該結構,能夠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更有效地降低接入點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5)在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中,可以是,所述控制部根據通過所述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變更進行所述接入點的搜索的時機。
通過採用該結構,能夠根據通過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更有效地降低接入點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6)在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中,可以是,在進行了對所述接入點的無線連接的設定且未與所述接入點無線連接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間接無線通信部搜索所述接入點。
通過採用該結構,通過在進行了對接入點的無線連接的設定且未與接入點無線連接時進行的接入點的搜索,能夠降低對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7)在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裝置中,可以是,所述間接無線通信部和所述直接無線通信部共用在無線通信中使用的天線。
通過採用該結構,在共用天線的直接無線通信與間接無線通信之間,能夠降低由於用於間接無線通信的接入點的搜索而對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8)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無線通信方法是無線通信裝置的無線通信方法,該無線通信裝置具有:間接無線通信部,其經由接入點進行無線通信;以及直接無線通信部,其進行不經由所述接入點的直接無線通信,在該無線通信方法中,包含如下步驟:根據所述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控制搜索所述接入點的時機。
根據本發明,由於在與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對應的時機進行接入點的搜索,因此,能夠降低接入點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適當地進行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
此外,以上所述的各單元的功能由如下資源實現:由結構本身確定功能的硬體資源、通過程序確定功能的硬體資源、或者它們的組合。此外,這各個單元的功能並不限於由各自在物理上彼此獨立的硬體資源實現。另外,本發明作為無線通信程序或者其記錄介質也成立。當然,該記錄介質既可以是磁記錄介質也可以是磁-光記錄介質,還可以是今後開發的任意一個記錄介質。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圖。
圖2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框圖。
圖3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框圖。
圖4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流程圖。
圖5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時序圖。
圖6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時序圖。
圖7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流程圖。
圖8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流程圖。
圖9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時序圖。
圖10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時序圖。
標號說明
1:印表機;2:接入點;3:智慧型手機;11:無線lan通信部;12:控制部;13:觸摸面板顯示器;14:印表機構;31:無線lan通信部;32:控制部;33:觸摸面板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對在各附圖中對應的結構要素賦予同一標號,省略重複的說明。
1.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
圖1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結構圖。
圖1示出無線通信系統,其包含:作為無線通信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印表機1;接入點2;作為無線通信終端的一個實施例的智慧型手機3。接入點2是按照無線lan協議(ieee802.11)將外部設備相互無線連接的中繼站。在本實施例中,以如下無線通信系統為例進行說明:在印表機1中進行了與接入點2a以及接入點2b的連接設定,智慧型手機3a、智慧型手機3b能夠不經由接入點2而與印表機1連接。但是,與印表機1連接的接入點2的數量、以及未經由接入點2而與印表機1連接的通信終端的數量不過是用於使說明具體化的例示,分別可以是1,也可以是3以上。
圖2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框圖。
如圖2所示,作為無線通信裝置的印表機1具有觸摸面板顯示器13、由計算機構成的控制部12、用於按照無線lan協議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無線lan通信部11、以及對列印介質實施列印的印表機構14。控制部12控制間接無線通信部11a對接入點2的搜索。控制部12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控制間接無線通信部11a搜索接入點2的時機。控制部12具有作為主存儲裝置的ram、作為外部存儲裝置的快閃記憶體、處理器以及輸入輸出機構,將存儲於快閃記憶體中的無線通信程序讀入到ram中並由處理器執行,由此,控制無線lan通信部11。
無線lan通信部11是僅具有1根天線的無線lan適配器,通過無線通信程序進行控制,具有經由接入點2而以基礎架構模式與外部設備無線連接的功能(間接無線通信)、以及不經由接入點2而與外部設備無線連接的功能(直接無線通信)。即,無線lan通信部11作為間接無線通信部11a以及直接無線通信部11b而發揮功能。另外,作為直接無線通信,能夠採用wi-fi(註冊商標)direct模式、wi-fi(註冊商標)direct標準的自主groupowner模式、bluetooth(註冊商標)等各種各樣的點對點(peer-to-peer)的無線通信,在本實施例中,進行基於自主groupowner模式的直接無線通信,在該自主groupowner模式下,印表機1的無線lan通信部11(直接無線通信部11b)作為接入點而發揮功能。
上述無線lan通信部11使用ch1~ch13這13個信道進行無線通信。此外,無線lan通信部11能夠同時與多個通信終端連接,但由於在間接無線通信部11a和直接無線通信部11b中共用1根天線,因此,能夠在間接無線通信和直接無線通信中同時使用的信道為1個。因此,無線lan通信部11在使用某個信道進行直接無線通信時,能夠使用與直接無線通信相同的信道進行間接無線通信,但無法使用與直接無線通信不同的信道進行間接無線通信。由此,在共用天線的直接無線通信與間接無線通信之間,能夠降低由於用於間接無線通信的接入點2的搜索而對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控制部12可以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變更周期性地進行的接入點2的搜索的間隔即周期長度t(參照圖5)。由此,例如在進行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情況下,通過將搜索的周期長度t變更為較長,能夠降低接入點2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控制部12可以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選擇是否搜索接入點2。由此,在正進行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的情況下不搜索接入點2,在未進行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的情況下進行接入點2的搜索,能夠降低接入點2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控制部12可以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變更進行接入點2的搜索的時機。由此,能夠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更有效地降低接入點2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控制部12可以根據通過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變更進行接入點2的搜索的時機。由此,能夠根據通過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更有效地降低接入點2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控制部12可以在進行了對接入點2的無線連接的設定、且未與接入點2無線連接時,使間接無線通信部11a搜索接入點2。由此,通過在進行了對接入點2的無線連接的設定、且未與接入點2無線連接時進行的接入點2的搜索,能夠降低對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
圖3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終端的框圖。
如圖3所示,作為無線通信終端的智慧型手機3具有用於按照無線lan協議與外部設備進行通信的無線lan通信部31、由計算機構成的控制部32以及觸摸面板顯示器33。控制部32具有作為主存儲裝置的ram、作為外部存儲裝置的快閃記憶體、處理器以及輸入輸出機構,該控制部32將存儲於快閃記憶體中的無線通信程序加載到ram並由處理器執行,由此控制無線lan通信部31。無線lan通信部31通過無線通信程序進行控制,具有經由接入點2而與外部設備無線連接的功能。另外,無論無線lan通信部31是否具有不經由接入點2而與外部設備無線連接的功能,在印表機1作為接入點而發揮功能的情況下,智慧型手機3能夠不經由接入點2而與印表機1直接無線通信。
根據本實施例,由於在與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狀態對應的時機進行接入點2的搜索,因此,能夠降低接入點2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適當地進行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
2.無線通信方法(第一實施例)
接下來,參照圖4至圖6對上述印表機1的作為無線通信方法的無線連接處理的第一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4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流程圖。圖5以及圖6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時序圖。圖4所示的無線連接處理的序列可以是定期起動,也可以根據用戶對印表機1的指示而起動。
首先,在步驟s101中,控制部12判定是否進行了針對外部的接入點(ap)2的連接設定。如果控制部12存儲有ssid以及密碼,則判定為進行了針對1個以上的接入點2的連接設定,如果沒有存儲,則判定為未進行連接設定。在未進行針對1個以上的接入點2的連接設定的情況下(步驟s101:否),控制部12無需搜索接入點2,因此,結束無線連接處理。
在進行了針對1個以上的接入點2的連接設定的情況下(步驟s101:是),在步驟s102中,控制部12判定是否正與進行了連接設定的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在正與進行了連接設定的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02:是),無需搜索接入點2,因此,結束無線連接處理。
這裡,例如,即使在印表機1中進行了針對某個接入點2的連接設定,但在該接入點2實際上不存在於來自印表機1的電波到達的範圍內的情況下、或者接入點2的電源未接通的情況下,也可能產生印表機1無法與接入點2連接的狀況。在與進行了連接設定的接入點2均未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02:否),在步驟s103中,控制部12判定不經由接入點的直接無線通信功能是否已起動。具體而言,控制部12判定印表機1以直接無線通信模式進行無線連接的功能是否已起動。
在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功能未起動的情況下(步驟s103:否),在步驟s108中,控制部12按照恆定的周期反覆接入點2的搜索(動態掃描)、以及與通過動態掃描搜索到的接入點2進行連接的處理。
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控制部12依次切換從ch1至ch13的信道,並使無線lan通信部11在ch1~ch13的各信道中發送1次探測請求pr1n~pr13n。接入點2在接收到探測請求pr1n~pr13n時,發送探測響應。探測響應是包含各接入點2的ssid在內的分組。當無線lan通信部11接收到探測響應時,控制部12將包含於探測響應中的ssid與連接設定的ssid進行對照。控制部12在2個ssid一致的情況下,使用連接設定的密碼進行與接入點2的連接。在無線lan通信部11未接收到探測響應的情況下、以及包含於探測響應中的ssid與連接設定的ssid不一致的情況下,不進行與接入點2的連接處理。
接下來,在步驟s110中,控制部12判定是否已通過上述動態掃描而與連接設定的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在已與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10:是),結束無線連接處理。在未能與接入點2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10:否),在經過規定的時間後,返回步驟s101的處理。
另一方面,在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功能已起動的情況下(步驟s103:是),在步驟s104中,控制部12針對預先確定的周期長度t的期間,測量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另外,控制部12通過指定周期長度t的測量開始和測量結束,能夠從無線lan通信部11取得通信量(數據量)。
接下來,在步驟s105中,控制部12判定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是否超過預先確定的閾值。這裡的閾值可以被設定為:例如在像接收列印數據那樣進行連續的通信的情況下超過閾值,僅在進行用於防止基於超時的自動切斷的保持活動(keepactive)通知的情況下不超過閾值。
在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不超過預先確定的閾值的情況下(步驟s105:否),在步驟s106中,控制部12與上述步驟s108同樣地執行接入點2的搜索以及針對搜索到的接入點2的連接,在步驟s107中,判定是否已與連接設定的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而且,在已與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07:是),結束無線連接處理,在與任何接入點2均未能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07:否),返回步驟s104的處理,對下一周期測量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
在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超過預先確定的閾值的情況下(步驟s105:是),返回步驟s104的處理,控制部12不執行接入點2的搜索以及針對搜索到的接入點2的連接,而對下一周期測量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
當按照這樣預先確定的每個周期,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選擇是否搜索接入點2時,在各周期中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為閾值以下的情況下,從無線lan通信部11在圖5所示的時機發送探測請求pr1n~pr13n。即,在各信道中,發送探測請求pr1n~pr13n的間隔是恆定的。另一方面,在開始從智慧型手機3a向印表機1發送列印數據等,從而各周期中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變化而超過閾值的情況下,從無線lan通信部11例如在圖6所示的時機發送探測請求pr1n~pr13n。具體而言,當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在接入點2的搜索(探測請求pr1n~pr13n)後超過閾值時,在從探測請求pr1n的發送起經過周期長度t的時刻不發送探測請求pr1n+1。同樣地,在從ch2至ch13的信道中,在從之前的探測請求pr2n~pr13n的發送起經過周期長度t的時刻也不發送探測請求pr2n+1~pr13n+1。
例如當在ch1中發送探測請求時,無線lan通信部11等待針對探測請求的探測響應的接收,在規定的期間等待下一個探測請求的發送。在印表機1正使用ch1與智慧型手機3進行直接無線通信的情況下,當在ch1中發送探測請求並等待探測請求的期間中,印表機1與智慧型手機3的使用了ch1的直接無線通信斷開。但是,根據以上說明的實施例,在印表機1與智慧型手機3正進行超過閾值的通信量的直接無線通信的情況下,不進行各信道ch1~ch13的搜索,因此,印表機1與智慧型手機3的直接無線通信不會停滯。由此,能夠降低接入點2的搜索對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帶來的影響,能夠適當地進行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另一方面,在印表機1未使用任何信道與智慧型手機3進行超過閾值的通信量的直接無線通信的情況下,在ch1中發送探測請求並搜索接入點2,因此,能夠將印表機1與接入點2連接。即,根據本實施例,在直接無線通信線路空閒時,能夠高效地搜索接入點2。這樣,由於接入點2的搜索是在未進行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時進行的,因此,接入點2的搜索不會對直接無線通信的數據通信帶來影響。因此,即使像本實施例那樣,構成為無線lan通信部11在使用某個信道進行直接無線通信時,能夠使用與直接無線通信相同的信道進行間接無線通信,但無法使用與直接無線通信不同的信道進行間接無線通信,也不會使直接無線通信的數據通信中斷,能夠進行使用了ch1~ch13的信道的搜索(動態掃描),能夠適當地進行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數據通信。
3.無線通信方法(第二實施例)
接下來,參照圖7對上述印表機1的作為無線通信方法的無線連接處理的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7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根據不經由接入點2而與印表機1連接的通信終端的數量,變更反覆搜索接入點2的周期。具體而言,如下所述。
在上述步驟s103中,在判定為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已起動的情況下(步驟s103:是),在步驟s201中,控制部12判定通過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是否為1以上。在不存在通過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情況下(步驟s201:否),在步驟s108、s110中,控制部12與通過進行動態掃描而搜索到的接入點2連接。在不存在通過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情況下,不會由於動態掃描而導致直接無線通信停滯,因此,這裡,只要將動態掃描的周期長度設定得較短,使得到與接入點2的連接所需的時間縮短即可。
在通過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為1以上的情況下(步驟s201:是),在步驟s202中,控制部12根據通過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設定周期長度t。具體而言,通過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越多,則控制部12將周期長度t設定得越長。
這樣,在設定周期長度t後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地反覆步驟s104至步驟s107的處理,由此,通過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越多,則越減小接入點2的搜索頻率,能夠延長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持續時間。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也按照每1周期測量通信量,根據通信量選擇是否執行該周期內的動態掃描,因此,即使直接無線連接的終端較少,在實際的基於直接無線連接的通信量較多的情況下,直接無線通信也不會停滯。即,根據本實施例,當直接無線通信線路空閒時,能夠高效地搜索接入點2。
4.無線通信方法(第三實施例)
接下來,參照圖8對上述印表機1的作為無線通信方法的無線連接處理的第三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8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根據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按照每個周期,變更反覆搜索接入點2的周期。具體而言,如下所述。
在通過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而連接的終端的數量為1以上的情況下(在第二實施例的步驟s201中判定為「是」的情況下),在步驟s104中,控制部12與第一實施例同樣地,測量不經由接入點2的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在本實施例中,接入點2的搜索周期長度t根據通信量進行設定,但測量通信量的時間長度也可以根據周期長度t而變化,還可以與周期長度t沒有關係而是恆定的。
接下來,在步驟s301中,控制部12根據測量的通信量設定周期長度t。具體而言,通信量越多,則控制部12將周期長度t設定得越長。而且,對全部信道大致地搜索接入點2(在1~13信道的各個中,逐次地發送探測請求),在步驟s106中,執行針對搜索到的接入點2的連接,在步驟s107中,判定是否已與連接設定的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而且,在已與任意一個接入點2連接的情況下(步驟s107:是),結束無線連接處理,在殘留有未連接的接入點2的情況下(步驟s107:否),返回步驟s104的處理,對下一周期測量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在步驟s301中,對搜索接入點2的周期進行重新設定。
圖9以及圖10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無線連接處理的時序圖。
在這樣按照每個周期,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設定搜索接入點2的周期的情況下,當通信量增大時,從無線lan通信部11例如在圖9所示的時機發送探測請求。在周期n中,當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比之前的周期n-1的通信量增加時,根據周期n的通信量而設定的從探測請求pr1n至探測請求pr1n+1為止的周期長度tn+1比之前的根據周期n-1的通信量而設定的從探測請求pr1n-1至探測請求pr1n為止的周期長度tn要長。相反地,當通信量減少時,從無線lan通信部11例如在圖10所示的時機發送探測請求。當在周期n中,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比之前的周期n-1減少時,根據周期n的通信量而設定的從探測請求pr1n至探測請求pr1n+1為止的周期長度tn+1比之前的根據周期n-1的通信量而設定的從探測請求pr1n-1至探測請求pr1n為止的周期長度tn短。
這樣,根據本實施例,由於根據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量來動態地設定搜索接入點2的周期,因此,當直接無線通信線路空閒時,能夠高效地搜索接入點2,能夠降低對直接無線通信帶來的影響。
5.其他實施方式
另外,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當然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施加各種變更。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全部13個信道一致地選擇接入點的搜索的執行和不執行,並設定搜索周期,但也可以按照每個信道測量通信狀態,選擇搜索的執行和不執行並設定搜索周期。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例示了印表機作為無線通信裝置,但本發明當然能夠應用於具有無線通信部的各種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部具有經由接入點與外部設備無線連接的功能、以及不經由接入點而與外部設備無線連接的功能,並使用共用的天線實現這2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