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與其提取物在抗抑鬱上的應用及抗抑鬱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5:00:52 3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牛大力與其提取物在抗抑鬱上的應用及抗抑鬱藥物。
背景技術:
牛大力Radix Millettiae Speciosae,考證於《陸川本草》,又名倒吊金鐘、金鐘根、九龍串珠等,為蝶形花科植物美麗崖豆藤(Milletia speciosa Champ.)的乾燥根。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止咳平喘、抗肝纖維化、抗疲勞、抗應激和免疫調節作用。牛大力已經作為滋補強壯的藥物在藥品中應用,但未見其在製備抗抑鬱方面藥物的新用途。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並提供至少後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牛大力與其提取物在製備抗抑鬱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以預防或治療抑鬱症。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抗抑鬱藥物,以牛大力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為原料,以適宜的質量比配伍,從而提高抗抑鬱的功效。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牛大力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
優選的是,所述的牛大力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以牛大力為有效原料,還包括其他藥用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牛大力提取物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所述牛大力提取物為:取牛大力乾燥根,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回流提取2.0h,過濾得第一濾液和殘渣,將殘渣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水,回流提取2.0h,過濾得第二濾液,合併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得提取液,將提取液真空濃縮至1g/ml。
優選的是,所述的牛大力提取物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以牛大力提取物為有效原料,還包括其他藥用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抗抑鬱藥物,包括牛大力有效成分,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為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
優選的是,所述的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2-4:1-3:5組成。
優選的是,所述的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7:3:10組成。
優選的是,所述的抗抑鬱藥物,還包括其他藥用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優選的是,所述的抗抑鬱藥物,藥物的劑型為片劑、膠囊、口服液、注射液、靜脈滴注液或凍乾粉劑。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揭示了牛大力具有抗抑鬱作用,為其應用提供了新的途徑,且牛大力毒性小、依從性好,無常規抗抑鬱藥物的不良反應。
牛大力及其提取物都含有的牛大力有效成分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為預防和治療抑鬱症的有效成分,為抗抑鬱藥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本發明針對牛大力的有效成分研發了一種抗抑鬱藥物,並通過試驗研究得出抗抑鬱效果更佳的藥物配方,進一步提高其藥效,從而為抗抑鬱藥物的研究提供基礎。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徵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
牛大力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
牛大力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以牛大力為有效原料,還包括其他藥用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牛大力提取物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所述牛大力提取物為:取牛大力乾燥根,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回流提取2.0h,過濾得第一濾液和殘渣,將殘渣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水,回流提取2.0h,過濾得第二濾液,合併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得提取液,將提取液真空濃縮至1g/ml。
牛大力提取物在製備抗抑鬱作用的藥物或保健品上的應用,以牛大力提取物為有效原料,還包括其他藥用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一種抗抑鬱藥物,包括牛大力有效成分,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為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
一種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2:1:5組成。
一種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4:3:5組成。
一種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3:2:5組成。
一種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2:3:5組成。
一種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4:1:5組成。
一種抗抑鬱藥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以質量比為7:3:10組成。
一種抗抑鬱藥物,以牛大力有效成分為原料,還包括其他藥用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一種抗抑鬱藥物,藥物的劑型可以為片劑、膠囊、口服液、注射液、靜脈滴注液或凍乾粉劑。
為了說明本發明的牛大力與其提取物、抗抑鬱藥物在抗抑鬱上的應用,本申請的發明人進行了以下動物試驗研究。
受試藥物準備:
對照組:
取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加入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值刻度,濃度為1.0mg/ml。
試驗組:
1)牛大力原料藥的製備:取牛大力乾燥根,切片後粉碎,過100篩得牛大力原料藥粉末,加入蒸餾水溶解稀釋至需要的濃度即得,本實驗中稀釋成按生藥量計為0.50g/ml的溶液。
2)牛大力粗提物的製備:取牛大力乾燥根,加入10倍水,回流提取2.0h,濾過;殘渣加入6倍水,回流提取2.0h,濾過,合併濾液,所得提取液真空濃縮至1g/ml,加入蒸餾水稀釋至需要的濃度即得,本實驗中稀釋成按生藥量計為0.50g/ml的溶液。
3)抗抑鬱藥物的製備:稱取牛大力有效成分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總黃酮,依次以質量比為7:3:10組成配製成牛大力有效成分藥量依次為0.25、0.50和1.00g/ml的溶液。
試驗動物:
健康昆明種小鼠,雄性,體重18~22g,明暗周期12h/12h,室溫20℃~23℃,自由飲食,適應環境。
在下述的試驗中,每組試驗中分別設置10隻小鼠,給藥體積為按小鼠體重飼喂,每1kg體重小鼠灌胃給藥20ml配置的藥液。
試驗一:行為絕望模型試驗
1.設置試驗組
空白對照組:飼餵蒸餾水;
陽性對照組:飼餵濃度為1.0mg/ml的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20mg鹽酸氟西汀膠囊;
試驗組:
牛大力原料藥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鬱藥物組:依次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按照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5、10、20g抗抑鬱藥物。
2.實驗方法
⑴懸尾應激實驗:將小鼠尾部距離尾尖部1~2cm處的部分貼附在一自製木架上,使小鼠倒懸,其頭部離臺面約15cm,懸吊兩側用紙板隔開小鼠視線,實驗過程保持安靜。視頻記錄6min,並記錄後4min內小鼠的不動時間(小鼠在空中停止掙扎,不再克服不正常體位或僅有細小的肢體運動)時間為不動時間。
⑵強迫遊泳實驗:將小鼠逐只放置於直徑17cm,水深10cm,水溫25℃的2000ml燒杯中,強迫遊泳,燒杯用用紙板隔開小鼠,避免交流,實驗過程保持安靜。視頻記錄6min,並記錄後4min內小鼠的不動時間(小鼠在水中停止掙扎,僅有細小的肢體運動)時間為不動時間。逐只實驗完後清潔容器避免前任者效應。
3.實驗過程
各個給藥組適應環境7d後,連續給藥7d,末次給藥後1.0h進行行為絕望實驗,實驗過程避免外界幹擾,保持環境安靜,同時每次實驗後徹底清潔以避免前任者效應。強迫遊泳和懸尾應激實驗共進行6min,小鼠適應2min後,統計後4min的小鼠不動時間為絕望不動時間。
各組數據經t檢驗,考察其是否有顯著差異。
4.實驗結果
經過統計,懸尾實驗和強迫遊泳實驗的行為絕望不動實驗時間見表1和表2。
表1.小鼠尾懸實驗不動時間
與空白組比較,牛大力原料藥、提取物和抗抑鬱藥物各個劑量均能顯著縮短行為絕望模型小鼠的懸尾應激不動時間(P<0.05或P<0.01),陽性對照組也顯示出顯著差異(P<0.01)。
表2.小鼠強迫遊泳實驗不動時間
小鼠在強迫遊泳實驗中出現漂浮不動狀態可以反映小鼠的絕望狀態,與空白組比較,牛大力原料藥、牛大力提取物和抗抑鬱藥物各個劑量均能顯著縮短強迫遊泳模型小鼠的絕望不動時間(P<0.05或P<0.01),並且呈現出一定的劑量依賴性,陽性對照組也顯著縮短了不動時間(P<0.05)。懸尾應激實驗和強迫遊泳實驗可以說明牛大力具有一定抗抑鬱作用。
試驗二:自主活動興奮性實驗
1.設置試驗組
空白對照組:飼餵蒸餾水;
陽性對照組:飼餵濃度為1.0mg/ml的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20mg鹽酸氟西汀膠囊;
試驗組:
牛大力原料藥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鬱藥物組:依次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按照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5、10、20g抗抑鬱藥物。
2.實驗方法
將小鼠至於35×35cm的自製方盒中,方盒底部繪製方格,方格為7×7共49格,四壁為白色塑料,防止小鼠看到外周,環境保持安靜。由方盒中心逐只放入小鼠,讓其自主活動4min,視頻記錄其後3min的穿格數,觀察其水平穿格數(以其三爪跨過邊界為標準計算),通過給藥不同的試驗組考察其是否會引起小鼠運動中樞神經興奮,同時給予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對照,逐只實驗完畢後徹底清潔方盒,除去氣味,避免前任者效應。
3.實驗過程
末次給藥後1.0h,將小鼠至於35×35cm的自製方盒中,讓其自主活動4min,視頻記錄其後3min的穿格數,考察其自主活動。
4.實驗結果
經統計,各組小鼠自主活動見表3。
表3.小鼠自主活動
經過SPSS計算,進行t檢驗,結果表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各個給藥組與陽性對照組水平穿格數無顯著差異(P>0.05)。小鼠開場實驗固定時間內的穿格數反映了小鼠的自主活動,排除運動神經中樞興奮造成的牛大力抗抑鬱作用假陽性。
試驗三:慢性不可預知應激小鼠模型開場實驗
1.設置試驗組(刺激方式見實驗方法)
空白對照組:不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模型組: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陽性對照組:給於刺激,飼餵濃度為1.0mg/ml的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20mg鹽酸氟西汀膠囊;
試驗組:給於刺激
牛大力原料藥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鬱藥物組:依次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按照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5、10、20g抗抑鬱藥物。
2.實驗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模型的製備:慢性應激作為一種非損傷刺激,與人抑鬱心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應激狀態」相似,而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則進一步模擬了抑鬱症過程中隨機溫和刺激的過程。其對篩查臨床上具有特異性的抗抑鬱藥物具有很好的適用性,本實驗建立小鼠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模型,給予牛大力和陽性對照藥氟西汀,考察牛大力的抗抑鬱作用。
製備小鼠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過程中,儘量遵循了應激刺激的不可預知、長期溫和的特點,連續35d完全隨機不重複得給予小鼠刺激,刺激方式如下:潮溼飼養(200ml水與100ml墊料)、整夜照明、晝夜顛倒、飲水剝奪24h、食物剝奪24h、傾斜籠子7h和冷水遊泳6min(8℃)。
⑵將小鼠至於35×35cm的自製方盒中,方盒底部繪製方格,方格為7×7共49格,四壁為白色塑料,防止小鼠看到外周,環境保持安靜。由方盒中心逐只放入小鼠,讓其自主活動4min,視頻記錄其後3min的穿格數,觀察其水平穿格數(以其三爪跨過邊界為標準計算)評價其運動性;以垂直運動站立次數(前肢均離開地面,用後肢站立)評價其探究性。通過與空白組和模型組比較,考察給藥不同的試驗組是否具有抗抑鬱作用,同時給予陽性對照組對照,逐只實驗完畢後徹底清潔方盒,除去氣味,避免前任者效應。
3.實驗結果
經統計,各組小鼠開場實驗結果見表4、表5。
表4.小鼠開場實驗水平穿格數
表5.小鼠開場實驗水平垂直次數
應用SPSS軟體,進行t檢驗,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在刺激35d後的自主活動(水平穿格數和垂直次數)相比,顯著降低(P<0.01),表明在慢性不可預知溫和刺激過程中,小鼠因為沒有藥物幹預,其自主活動顯著降低,提示小鼠抑鬱模型造模成功,而牛大力各個給藥組和氟西汀組均能逆轉CUMS給小鼠帶來的自主活動降低,其中牛大力原料藥組、牛大力提取物組和抗抑鬱藥物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與模型組水平穿格數相比明顯提高(P<0.05),呈現出劑量依賴性,但作用較氟西汀組弱(P<0.01vs模型組)。牛大力對小鼠垂直運動降低的逆轉也呈劑量依賴性,其中牛大力提取物組和抗抑鬱藥物高劑量組和氟西汀組能顯著逆轉模型應激導致的小鼠垂直次數降低(P<0.01和P<0.01),提示牛大力具有抵抗由於抑鬱引起自主活動減少的藥理活性。
試驗四: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小鼠模型糖水偏嗜度實驗
1.設置試驗組(刺激方式見實驗方法)
空白對照組:不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模型組: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陽性對照組:給於刺激,飼餵濃度為1.0mg/ml的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20mg鹽酸氟西汀膠囊;
試驗組:給於刺激
牛大力原料藥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鬱藥物組:依次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按照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5、10、20g抗抑鬱藥物。
2.實驗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模型的建立,各個組的刺激和給藥方案見設置試驗組。
⑵糖水偏嗜度實驗:小鼠在經過慢性應激刺激之後,會出現快感缺失、興趣缺乏的現象,本實驗在進行慢性應激之前首先給小鼠進行糖水偏嗜度訓練,建立其對糖水的偏好。而進行慢性應激之後,未給予藥物治療的小鼠會因為興趣和快感缺乏而導致糖水偏嗜度下降,因此,可以通過不同給藥試驗組與模型組之間的糖水偏嗜度的比較是否有顯著性,考察牛大力是否有抵抗慢性應激造成的小鼠興趣缺乏,同時給予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作為比較。
3.實驗過程
在刺激前給予小鼠進行糖水偏嗜度訓練:禁食禁水12h,給予一瓶2.5%蔗糖水溶液小鼠自由飲水24h;糖水偏嗜度測量:訓練結束後給予正常飲水飲食2d,在禁食禁水12h,將其單獨放入小鼠籠中,分別給予一瓶蒸餾水和一瓶2.5%蔗糖水溶液,供小鼠自由選擇飲水,測試2h。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刺激35d後,對小鼠進行糖水偏嗜度測定。
4.實驗結果
表6.小鼠糖水偏嗜度測定結果
運用SPSS軟體,進行t檢驗,與模型組相比,空白對照組、抗抑鬱藥物高劑量組和陽性對照組糖水偏嗜度顯著高於,結果具有顯著差異(P<0.05)。其中牛大力原料藥組、牛大力提取物組、抗抑鬱藥物低劑量組和中劑量組效果較好(P<0.01),能顯著逆轉慢性不可以預知造成的小鼠快感缺失和興趣缺乏。
試驗五: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小鼠模型體重測定
1.設置試驗組(刺激方式見實驗方法)
空白對照組:不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模型組: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陽性對照組:給於刺激,飼餵濃度為1.0mg/ml的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20mg鹽酸氟西汀膠囊;
試驗組:給於刺激
牛大力原料藥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鬱藥物組:依次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按照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5、10、20g抗抑鬱藥物。
2.實驗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模型的建立,各個組的刺激和給藥方案上述「設置試驗組」。
⑵體重測定實驗:小鼠受到慢性應激刺激後,會出現食慾減退的表現,進食減少會進一步導致體重的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慢性應激造成的消化系統受損造成的,故可以考察牛大力對抗慢性應激造成的小鼠體重下降,同時給予空白對照和陽性對照藥物氟西汀作比較。
3.實驗過程
造模35d中,各個組別的小鼠每隔7d進行一次體重測量,觀察其變化趨勢。各個組體重變化趨勢見表7。
4.實驗結果
表7.小鼠體重變化趨勢
運用SPSS軟體,進行t檢驗在35d的慢性不可預知應激刺激下,與對照組小鼠自然生長增重相比,CUMS模型組小鼠表現出消瘦、體重下降的現象,且隨著慢性刺激的持續,體重差異越發明顯,從第14d起模型組小鼠體重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其中到造模結束時差距愈發顯著(P<0.01)。小鼠體重是其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模型小鼠體重減輕可能與食慾下降有關。而不同給藥的試驗組可以逆轉CUMS造成的小鼠體重下降,與模型組相比,牛大力原料藥組、牛大力提取物組和不同劑量的抗抑鬱藥物組均能逆轉抑鬱模型小鼠的體重減輕,從第14d起,牛大力提取物組和抗抑鬱藥物高劑量組小鼠體重顯著高於模型組小鼠(P<0.05),在第35d造模結束時,抗抑鬱藥物低、中劑量組小鼠體重明顯高於模型組(P<0.05),其中抗抑鬱藥物高劑量組體重具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且高於空白對照組,說明牛大力及其提取物以及抗抑鬱藥物可以顯著逆轉慢性應激造成的小鼠食慾降低,體重下降。
試驗六:牛大力對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小鼠模型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影響
1.設置試驗組(刺激方式見實驗方法)
空白對照組:不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模型組:給於刺激,飼餵蒸餾水;
陽性對照組:給於刺激,飼餵濃度為1.0mg/ml的鹽酸氟西汀膠囊適量,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20mg鹽酸氟西汀膠囊;
試驗組:給於刺激
牛大力原料藥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組: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鬱藥物組:依次分為低、中、高三組,分別按照每1kg體重小鼠實際灌胃給藥5、10、20g抗抑鬱藥物。
小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酶聯免疫試劑盒(購自於武漢華美)。
2.實驗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模型的建立,各個組的刺激和給藥方案見上述「設置試驗組」。
⑵在抑鬱症過程中,BDNF能對神經元起保護作用,以應對初級應激損傷。BDNF保護神經元的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海馬神經細胞的Ca2+的濃度,減少其壞死和凋亡;BDNF還通過突觸前受體傳導途徑促進穀氨酸的釋放,同時增強突觸後受體AMPA和NMDA受體的活性,進而促進LTP的形成,而抑鬱症過程中BDNF含量下降。本實驗用ELISA法測定慢性應激後牛大力對小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影響,並應用了空白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作為比較。
⑶樣品前處理方法:末次給藥後1.0h頸椎脫臼處死小鼠,在冰上取全腦,迅速用預冷的1×PBS吸取血汙,濾紙吸乾。剪碎,所得組織按每100mg加入1ml 1×PBS中製備勻漿液,至於-20℃中10.0h,-20℃-室溫反覆凍融兩次破壞細胞結構,於低溫高速離心機中5000g離心5min,所得上清液分裝,凍存待用。
⑷測定方法:①將各種試劑於室溫下平衡30min,所有試劑按說明書方法配置好。
加入標準品和待測樣品液100μl,37℃溫育2.0h。
棄去液體,甩幹。
加入生物素標記工作液100μl,覆蓋板貼,37℃溫育1.0h。
棄去孔內液體,洗板3次,2min,甩幹。
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親和素工作液100μl,溫育1.0h。
棄去孔內液體,洗板5次,2min,甩幹。
加入底物溶液90μl,避光顯色20min。
光密度數據導入軟體「Curve Expert 1.3」繪製標曲並計算濃度,所得數據用以的形式表示,採用SPSS13.0統計軟體,選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來檢驗各組數據之間的顯著差異。
4.實驗結果
各個組BDNF含量見表8
表8.對小鼠腦內BDNF的影響
經過SPSS計算得,進行t檢驗,與空白對照組小鼠相比,模型組小鼠腦內BNDF表達顯著下降(P<0.01),牛大力各個試驗組對BDNF的影響較大,各個試驗組和陽性對照組組均顯著高於模型組(P<0.01),且牛大力低、中劑量組對BDNF含量的上調作用顯著高於陽性對照組組(P<0.05)。提示了牛大力具有抗抑鬱的藥理活性,其機制可能是通過上調腦源行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起到神經保護的作用產生的。
牛大力原料藥、牛大力提取物及抗抑鬱藥物及包含上述三種成分的中藥複方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活性成分組成的藥用組合物等,可以通過口服、非腸道或者局部給藥,其劑型可以是片劑、膠囊、溶液、混懸液、注射液、凍乾粉等藥學上可以接受的劑型。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