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kV戶外雙永磁機構真空接觸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1:37: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真空接觸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好的40.5kV戶外雙永磁機構真空接觸器。
背景技術:
真空接觸器是一種觸頭在高真空環境內合分的接觸器。當前多數真空接觸器包括殼體,電磁線圈,傳動拐臂,輔助接觸器等,但該真空接觸器不足之處在於:傳動關節多,響應速度慢,導致故障率高。在越來越高的要求下,真空接觸器需要提供結構簡單,故障率低,質量穩定的接觸操作機構。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者有鑑於上述缺陷,通過潛心研究和設計,綜合長期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經驗和成果,研究設計出一種40.5KV戶外雙永磁機構真空接觸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改善現有技術中傳動關節多,故障率高,不能直接用於戶外,從而難以適應越來越高要求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40.5kV戶外雙永磁機構真空接觸器,包括固封極柱、殼體、永磁機構、橫向鏈板、觸頭彈簧和彈簧座,所述殼體的外部安裝有三個固封極柱,相鄰兩個固封極柱之間形成一間距,在殼體的內部安裝有兩個永磁機構,一永磁機鉤對應一間距,在殼體的內部還安裝有橫向鏈板,該橫向鏈板通過永磁機構驅動上下升降;在所述的殼體內還安裝有彈簧座和觸頭彈簧,該彈簧座的上端面與固封極柱的拉杆相對應,下端面通過觸頭彈簧安裝在橫向鏈板上。所述的固封極柱包括柱體、上導電塊、真空管、軟連接、下導電塊和拉杆,所述的柱體為中空的結構,所述真空管的上端連接上導電塊,下端與軟連接動配合,該軟連接的一端連接有下導電塊,另一端連接在拉杆的上端,拉杆的下端穿入殼體內。
所述的永磁機構包括圓筒、上蓋、下蓋、動鐵芯、勵磁線圈、永磁鐵和軛鐵,該圓筒的上端安裝有上蓋,下端安裝有下蓋,動鐵芯滑動的安裝在圓筒內,該動鐵芯的兩端分別設有伸出上蓋和下蓋的延伸部,在圓筒內的動鐵芯的外圍安裝有勵磁線圈,兩組勵磁線圈之間安裝永磁鐵,所述的永磁鐵被軛鐵包覆,伸出下蓋的延伸部固定在橫向鏈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永磁機構上下運動,通過橫向鏈板聯動,實現真空接觸器的合閘和分閘,永磁機構並以中心線對稱布置,達到受力平衡,所述的布置方式結構簡單,傳動關節少,更沒有複雜的直線導向設計和複雜的橫向轉縱向設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固封極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永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點將會隨著描述而更為清楚。但這些實施例僅是範例性的,並不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構成任何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的是,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細節和形式進行修改或替換,但這些修改和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40.5kV戶外雙永磁機構真空接觸器,包括固封極柱1、殼體2、永磁機構3、橫向鏈板4、觸頭彈簧5和彈簧座6,所述殼體2的外部安裝有三個固封極柱1,相鄰兩個固封極柱1之間形成一間距,圖中有兩段間距,在殼體2的內部安裝有兩個永磁機構3,一永磁機鉤3對應一間距,在殼體2的內部還安裝有橫向鏈板4,該橫向鏈板4通過永磁機構驅動上下升降;在所述的殼體2內還安裝有彈簧座6和觸頭彈簧5,該彈簧座6的上端面與固封極柱的拉杆16相對應,下端面通過觸頭彈簧5安裝在橫向鏈板4上。
所述的固封極柱包括柱體11、上導電塊12、真空管13、軟連接14、下導電塊15和拉杆16,所述的柱體11為中空的結構,所述真空管13的上端連接上導電塊12,下端與軟連接14動配合,該軟連接14的一端連接有下導電塊15,另一端連接在拉杆16的上端,拉杆16的下端穿入殼體內。
所述的永磁機構3包括圓筒31、上蓋32、下蓋33、動鐵芯34、勵磁線圈35、永磁鐵36和軛鐵37,該圓筒31的上端安裝有上蓋32,下端安裝有下蓋33,動鐵芯34滑動的安裝在圓筒31內,該動鐵芯34的兩端分別設有伸出上蓋32和下蓋33的延伸部,在圓筒31內的動鐵芯34的外圍安裝有勵磁線圈35,兩組勵磁線圈35之間安裝永磁鐵36,所述的永磁鐵36被軛鐵37包覆,伸出下蓋的延伸部固定在橫向鏈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動鐵芯能通過兩端的延伸部在圓筒內進行穩定的直線運動,且由於通過上蓋和下蓋的導向作用,能使動鐵芯體積更加小,便於小型和穩定的現代化要求。
永磁機構的運動原理在於,在合閘過程和分閘過程,通過給勵磁線圈帶正向電壓產生與永磁鐵相同的磁場,磁場相互加強到最大,伸出下蓋的延伸部帶動橫向鏈板上下運動,進而通過觸頭彈簧推動彈簧座和拉杆上下運動,實現真空接觸器的合閘和分閘。
在殼體內設置了兩個永磁機構,從實現直接驅動固封極柱的拉杆,保證有足夠的驅動力,同時對稱布置,整體機構既平衡又穩定,簡化了橫向運動轉化縱向運動和直線導向運動的設計,優化了連接方案和直接傳動方案,減少了中間過渡環節,提高了機構工作效率,同時降低了製造成本,減少機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