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滴灌管堵塞的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02:29:22

本發明涉及園林滴灌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測滴灌管堵塞的方法。
背景技術:
滴灌管廣泛用於農業、園林中,在乾旱地區,通常採用滴灌管對植物進行滴灌,一方面節約水資源,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提高水的利用率。發明名稱「滴灌管」,專利申請號201310237141.0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滴灌管的主要結構,包括一管體,該管體內形成一主管區及一澆灌區,在主管區形成一主流道,在澆灌區形成複數間隔排列的澆灌流道與複數間隔排列的外出水口,澆灌流道皆呈彎曲狀,以及所述澆灌流道一側形成連通主流道的連通部,且外出水口分別連通對應的澆灌流道,並位於對應的澆灌流道的連通部的相對側,為了調節澆灌水量,澆灌流道的口徑小於該主流道的口徑。
上述滴灌管存在以下問題:上述滴灌管不適用於藤本植物的使用,因為藤本植物是需要攀附其他支撐物的;當外出水口無水滴流出的時候,判斷不出是澆灌流道堵塞了,還是滴灌管內部無水了,需要將整個滴灌管拆開查看,才能確定是不是澆灌流道堵塞了,十分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專門用於藤本植物使用的滴灌管堵塞的檢測方法。
本方案中的檢測滴灌管堵塞的方法,包括一管體,該管體內形成一主管區及一澆灌區,在主管區形成一主流道,在澆灌區形成複數間隔排列的澆灌流道與複數間隔排列的外出水口,澆灌流道皆呈彎曲狀,所述澆灌流道一側形成連通主流道的連通部,外出水口用於連通對應的澆灌流道,外出水口位於對應的澆灌流道的連通部的相對側,澆灌流道的口徑小於該主流道的口徑,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主管區上部還間隔的設有若干個用於支撐藤本植物的支撐管,支撐管位於連通部的正上方,所述支撐管可與所述主流道連通,在所述連通處設有閥門,在所述支撐管內貯存有水;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當塑料出水管無水滴流出時,打開閥門,使支撐管與主流道連通;
2)若支撐管內的水不流向主流道內,則表明澆灌流道未堵塞;
3)若支撐管內的水流向主流道內,則表明澆灌流道堵塞。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於在主管區上部間隔的設有若干個用於支撐藤本植物的支撐管,藤本植物在生長的時候,需要依附其他支撐物,因此設置支撐管,可作為藤本植物莖蔓的攀附用,因此本發明的滴灌管是專門用於藤本植物的。
2.由於支撐管可與主流道連通,又由於支撐管位於連通部的正上方,因此當塑料出水管無水滴流出時,可打開閥門,使支撐管與主流道連通,若是由於澆灌流道堵塞而至塑料出水管無水滴,那麼主流道是有水的,則支撐管內貯存的水的水位不會降低,即支撐管內的水不會流向主流道內;若是由於主流道內無水而致使塑料出水管無水滴流出,則支撐管內的水會流向主流道內,支撐管內的水的水位會降低,則可判斷出是澆灌流道堵塞所致。因此通過本發明的方案,可方便的判斷出澆灌流道堵塞與否。避免了將整個滴灌管拆開,判斷澆灌流道堵塞的問題。
進一步,在所述支撐管上還設置有加壓裝置,當判斷出澆灌流道堵塞的時候,啟動加壓裝置,使支撐管內的水衝入澆灌流道內,對澆灌流道進行疏通。通過設置加壓裝置,對支撐管內的水進行加壓,衝洗澆灌流道,對澆灌流道進行疏通,避免了將整個滴灌管拆開後進行疏通的麻煩。
進一步,所述的加壓裝置設置在支撐管的外部,用於藤本植物的攀爬支撐。由於加壓裝置設置在支撐管的外部,專門用於藤本植物的攀爬,因此免去了專門設置用於藤本植物攀爬的結構的問題,節約了成本。
進一步,在所述外出水口上設有透明的塑料出水管,在所述塑料出水管上設有報警器,所述報警器通過透過塑料出水管中的光線的變化進行報警。
報警器的工作原理是:由於塑料出水管是透明的,因此當塑料出水管內無水滴時,光線只在管壁內,僅有一小部分光線溢出;當塑料出水管中有水滴時,其剖面相當於兩個柱形凸透鏡的組合,不僅能透過光線,還能使光聚成一束,報警器通過這種光的變化的信號進行報警。
進一步,所述報警器包括聲報警器和光報警器,白天的時候,通過聲報警器報警,晚上的時候,通過光報警器進行報警。在晚上,採用聲報警器,工作人員不容易找到報警點,而採用光報警器則方便找到報警點。
進一步,所述的支撐管為可伸縮的套管結構。方便根據藤本植物的長勢或者不同高度的藤本植物調節支撐管的高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滴灌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報警器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1中的附圖標記包括:主流道1、連通部2、澆灌流道3、外出水口4、塑料出水管5、報警器6、支撐管7、加壓裝置8。
附圖2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第一開關S1、電源指示燈LED1、光敏二極體VD1、第一晶片IC1a、第一電阻R1、可調電阻R2、第三電阻R3、極性電容C0、第一電容C1、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二電容C2、第二晶片IC1b、第三電容C3、第七電阻R7、第二發光二極體LED2、第八電阻R8、放大器VT、第四電容C4、第二關開S2、第三晶片IC2、聲報警器BL。
如附圖1所示:本實施例用於藤本植物的滴灌管,包括一管體,該管體內形成一主管區及一澆灌區,在主管區形成一主流道1,在澆灌區形成複數間隔排列的澆灌流道3與複數間隔排列的外出水口4,澆灌流道3皆呈彎曲狀,所述澆灌流道3一側形成連通主流道1的連通部2,外出水口4用於連通對應的澆灌流道3,外出水口4位於對應的澆灌流道3的連通部2的相對側,澆灌流道3的口徑小於該主流道1的口徑。
本實施例在主管區上部還間隔的設有若干個用於支撐藤本植物的支撐管7,支撐管7與主管區螺紋連接,支撐管7位於連通部2的正上方。支撐管7可與主流道1連通,在所述連通處設有閥門,在所述支撐管7內貯存有水,在所述支撐管7內還設有加壓裝置,本實施例的加壓裝置設置在支撐管7的外部,不僅可對支撐管7內部的水進行加壓,而且作為支撐,可用於藤本植物的攀爬用。本實施例在支撐管7的外部設有螺旋狀的溝道(圖1中未示出)。
本實施例在外出水口4處設有透明的塑料出水管5,在透明的塑料出水管5上設有用於檢測水滴有無的報警器6(圖1中未示出),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報警器6包括電源、光敏元件、施密特觸發器、多諧振蕩器和聲報警器BL,本實施例的光敏元件為光敏二極體VD1。本實施例電源經過極性電容C0濾波後分別用於為施密特觸發器、多諧振蕩器、光敏元件和聲報警器BL供電。第一開關與電源串接用於控制電源的供電。電源指示燈LED1與第一電阻R1串接後,跨接在電源的兩端。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施密特觸發器包括第一晶片IC1a、第一發光二極體、第二電阻、第三電阻R3和第一電容C1,具體本實施例第一晶片IC1a採用NE556,第一晶片IC1a的引腳2和引腳6相接,引腳2同時與光敏二極體VD1的正極和可調電阻R2的一端連接,可調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光敏二極體VD1的負極與電源的正極連接,第一晶片IC1a的引腳4和引腳7分別接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第一晶片IC1a的引腳3與第一電容C1的一端連接,第一晶片IC1a的引腳5分別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和第二晶片IC1b的引腳10連接,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接入放大器VT的基極,第二晶片IC1b引腳14接電源正極,引腳11通過第三電容C3接電源的負極,第二晶片IC1b的引腳13分別與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的一端連接,第二晶片IC1b的引腳12和8均與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連接,第二晶片IC1b的引腳9與第七電阻R7連接,第七電阻R7與第二發光二極體LED2的正極連接,第二發光二極體LED2的負極接電源的負極,第二發光二極體LED2作為光報警器6。本實施例第二晶片IC1b、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構成多諧振蕩器,其中第二晶片IC1b也採用NE556。
本實施例中,放大器VT的集電極與電源的正極連接,放大器VT的發射極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正極和第二開關連接,第二開關與聲報警器BL串接,第四電容C4與第二開關和聲報警器BL形成的串接線路並聯。
本實施例檢測滴灌管堵塞的方法如下:
當塑料出水管無水滴流出時,可打開閥門,使支撐管與主流道連通,若是由於澆灌流道堵塞而至塑料出水管無水滴,那麼主流道是有水的,則支撐管內貯存的水的水位不會降低,即支撐管內的水不會流向主流道內;若是由於主流道內無水而致使塑料出水管無水滴流出,則支撐管內的水會流向主流道內,支撐管內的水的水位會降低,則可判斷出是澆灌流道堵塞所致。
當判斷出澆灌流道堵塞的時候,啟動加壓裝置,使支撐管內的水衝入澆灌流道內,對澆灌流道進行疏通。
本實施例的報警器,白天的時候,通過聲報警器報警,晚上的時候,通過光報警器進行報警。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曉申請日或者優先權日之前發明所屬技術領域所有的普通技術知識,能夠獲知該領域中所有的現有技術,並且具有應用該日期之前常規實驗手段的能力,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本申請給出的啟示下,結合自身能力完善並實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結構或者公知方法不應當成為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實施本申請的障礙。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