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衍生物及相關的複合殺蟲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6:14:31 1
專利名稱:N1-((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衍生物及相關的複合殺蟲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的苯二甲醯胺(benzenedicarboxamide)、其製備方法、其中間體及其作為殺蟲劑的用途。
業已知曉鄰苯二醯胺衍生物可用作殺蟲劑[參見JP-A 11-240857(1999),JP-A 2001-64258,JP-A 2001-64268,JP-A 2001-131141,JP-A 2003-40864,WO 01/21576以及WO 03/11028],並且它們還表現出藥用功能[參見JP-A 59-163353(1984)]。
現已發現新的式(I)苯二甲醯胺 其中,X代表氫、滷素原子、硝基、C1-6烷基磺醯氧基(sulfonyloxy)、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次磺醯基(sulfenyl)或C1-6烷基磺醯基,R1代表C1-6烷基、C1-6烷硫基-C1-6烷基、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或C1-6烷基磺醯基-C1-6烷基,Y代表滷素或C1-6烷基,m代表0或1,A代表O、S、SO、SO2、CH2或CH(CH3),並且Q代表含有至少-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並且可任選被取代的5元或6元雜環基。
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a)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II)化合物與式(III)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II)的R1和X以及式(III)的Y、A、m和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或者(b)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IV)化合物與式(V)化合物反應, H2N-R1(V)其中,式(IV)的X、Y、A、m和Q以及式(V)的R1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或者(c)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VI)化合物與式(III)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VI)的X和R1以及式(III)的Y、A、m和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或者(d)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VII)化合物與式(V)化合物反應, H2N-R1(V)其中,式(VII)的X、Y、A、m和Q以及式(V)的R1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或者(e)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Vm)化合物與式(V)化合物反應, H2N-R1(V)其中,式(VIII)的X、Y、A、m和Q以及式(V)的R1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或者(f)對於式(I)中R1代表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或C1-6烷基磺醯基-C1-6烷基的情形使式(If)化合物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與一種氧化劑反應,
其中,R1f代表C1-6烷硫基-C1-6烷基,並且X、Y、A、m和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
根據本發明,式(I)的苯二甲醯胺表現出強的殺蟲作用。
式(I)化合物從概念上講包括在前述JP-A 11-240857(1999)所述的通式中。但是式(I)化合物並未在該專利中具體公開,由此是新的化合物。出人意料的是,該化合物與已知的現有技術中所述的類似化合物相比,表現出特別顯著的殺蟲作用。
在本說明書中「滷素」代表氟、氯、溴和碘,並且優選代表氟、氯和溴。
「烷基」代表支鏈或帶有支鏈的C1-12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等,並且優選代表C1-6烷基。
對於「烷基磺醯氧基」、「烷基次磺醯基」、「烷硫基烷基」、「烷基亞磺醯基烷基」、「烷基磺醯基烷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亞磺醯基」、「烷基磺醯基」、「滷代烷基」、「滷代烷氧基」、「滷代烷硫基」、「滷代烷基亞磺醯基」、「滷代烷基磺醯基」以及「滷代烷基羰基」中的各烷基部分,可作為實例提出的是它們與上述「烷基」部分中所述相同。
對於「滷代烷基」、「滷代烷氧基」、「滷代烷硫基」、「滷代烷基亞磺醯基」、「滷代烷基磺醯基」以及「滷代烷基羰基」中的各滷素部分,可作為實例提出的是它們與上述「滷素」部分中所述相同。
「5元或6元雜環基」含有至少一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並且優選代表含有「一至三個N原子」、或「一個O原子」、或「一個S原子」、或「一個S原子和一至兩個N原子」、或「一個O原子和一至兩個N原子」的雜環基,並且作為其具體實例,示例性提出吡唑基、三唑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噻唑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噁二唑基和嘧啶基,並且作為其最優選的實例,示例性提出吡唑基、三唑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噻唑基、吡咯基、噁二唑基和嘧啶基。
在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中,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優選,其中,X代表氫、氟、氯、溴、碘、硝基、C1-4烷基磺醯氧基、C1-4烷基亞磺醯基、C1-4烷基次磺醯基或C1-4烷基磺醯基,R1代表C1-4烷基、C1-4烷硫基-C1-4烷基、C1-4烷基亞磺醯基-C1-4烷基或C1-4烷基磺醯基-C1-4烷基,Y代表氟、氯、溴或C1-4烷基,m代表0或1,A代表O、S、SO、SO2、CH2或CH(CH3),並且Q代表含有至少一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並且可任選被至少一個選自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磺醯基、C1-10滷代烷基、C1-6滷代烷氧基、C1-6滷代烷硫基、C1-6滷代烷基亞磺醯基、C1-6滷代烷基磺醯基、C1-6滷代烷基羰基、滷素、氧代(oxo)和羥基的基團取代的5元或6元雜環基。
在式(I)化合物中,尤其特別優選以下化合物,其中,X代表氫、氟、氯、溴、碘、硝基、甲磺醯氧基、C1-2烷基亞磺醯基、C1-2烷基次磺醯基或C1-2烷基磺醯基,R1代表異丙基、C1-2烷硫基-C3-4烷基、C1-2烷基亞磺醯基-C3-4烷基或C1-2烷基磺醯基-C3-4烷基,Y代表氟、氯或甲基,m代表0或1,A代表O、S、SO、SO2、CH2或CH(CH3),並且Q代表可任選被至少一個選自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硫基、C1-4烷基亞磺醯基、C1-4烷基磺醯基、C1-8滷代烷基、C1-4滷代烷氧基、C1-4滷代烷硫基、C1-4滷代烷基亞磺醯基、C1-4滷代烷基磺醯基、C1-4滷代烷基羰基、氟、氯、溴、碘、氧代和羥基的基團取代的,選自吡唑基、三唑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噻唑基、吡咯基、噁二唑基和嘧啶基的雜環基。
當R1基具有不對稱的碳時,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包括立體異構體(R/S構型)。
當使用,例如,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4-碘-3H-異苯並呋喃-1-酮和1-(4-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作為原料時,前述方法(a)可通過如下反應路線圖予以說明。
當使用,例如,2-{4-[3,5-二(三氟甲基)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4-氟代異吲哚-1,3-二酮和(S)-1-甲基-2-甲硫基乙胺作為原料時,前述製備方法(b)可通過如下反應路線圖予以說明。
當使用,例如,3-碘-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和2-甲基-4-[1-(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基]-苯胺作為原料時,前述製備方法(c)可通過如下反應路線圖予以說明。
當使用,例如,1-[4-(4-碘-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2,4)-三唑和1-甲基-2-甲硫基乙胺作為原料時,前述製備方法(d)可通過如下反應路線圖予以說明。
當使用,例如,N-{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6-碘-鄰氨甲醯苯甲酸和1-甲基-2-甲硫基乙胺作為原料時,前述製備方法(e)可通過如下反應路線圖予以說明。
當使用,例如,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N1-{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和間氯過苯甲酸作為原料時,前述方法(f)可通過如下反應路線圖予以說明。
在上述製備方法(a)中用作原料的式(II)化合物是本身已知的化合物並且可易於根據,例如,JP-A 11-240857(1999)、JP-A2001-131141中所述的方法製備。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在製備方法(a)中用作原料的式(II)化合物的具體實例3-異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氟-3-異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氯-3-異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溴-3-異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碘-3-異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3-(1-甲基-2-甲硫烷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氟-3-(1-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氯-3-(1-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溴-3-(1-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碘-3-(1-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4-氟-3H-異苯並呋喃-1-酮、4-氯-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4-溴-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3H-異苯並呋喃-1-酮、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4-碘-3H-異苯並呋喃-1-酮、甲磺酸-3-異丙亞氨基-1-氧代-1,3-二氫-異苯並呋喃-4-基酯、
甲磺酸-3-(1-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1-氧代-1,3-二氫-異苯並呋喃-4-基酯、甲磺酸-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亞氨基)-1-氧代-1,3-二氫-異苯並呋喃-4-基酯等等。
在上述製備方法(a)中用作原料的式(III)化合物是現有文獻中尚未描述過的、部分新穎的化合物,它可通過,例如,根據-種有機化學領域熟知的方法——催化氫還原法——在催化還原催化劑(例如,披鈀碳、Raney鎳、氧化鉑等等)的存在下,用氫使式(IX)化合物還原來獲得, 其中Y、A、m和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
上述催化氫還原法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實施。
作為上述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四氫呋喃(THF)等;醇,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乙二醇等。並且,作為催化還原催化劑的實例,可提出披鈀碳、Raney鎳、氧化鉑等。
反應通常可在約0至約100℃的溫度下進行,優選室溫(20℃)至約80℃。
所述反應通常可在常壓下進行,但也可任選在升高的壓力下進行。
例如,一種式(III)化合物可通過在0.1~10%(w/w)披鈀碳的存在下,在稀釋劑,例如,乙醇中,使式(IX)化合物氫化來獲得。
還可通過使用金屬等的還原反應代替催化氫還原反應而由式(IX)化合物獲得式(III)化合物。
對於使用金屬等的還原法,可提出,例如,使鐵粉在乙酸中反應的方法、使鋅粉在中性條件下反應的方法(Organic SynthesesCollective,第II卷,第447頁)、使氯化錫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的方法(Organic Syntheses Collective,第II卷,第254頁)、使三氯化鈦在中性條件下反應的方法等等。
式(IX)化合物是新的化合物,並且可通過使其中A不代表氧原子的式(IX)化合物,例如,式(X)化合物與式(XI)化合物反應獲得, H-Q (XI)其中,式(X)的Y和m以及式(XI)的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A1代表S、SO、SO2、CH2或CH(CH3),並且M代表氯、溴或甲磺醯氧基。
式(X)化合物是有機化學領域所熟知的,並且在下列出版物中有描述,所述出版物例如,化學文摘,第58卷,3444e(1963);Bul1.Soc.Chim.Fr.(1934),第539~545頁;J.Chem.Res.Miniprint,第8卷(1987),第2133~2139頁;J.Chem.Soc.B(1967),第1154~1158頁;J.Chem.Soc.(1961),第221~222頁;J.Amer.Chem.Soc.,第111卷(1989),第5880~5886頁;J.Amer.Chem.Soc.,第96卷(1974),第7770~7781頁;Can.J.Chem.,第68卷(1990),第1450~1455頁;Tetrahedron Letter,第35卷(1994),第7391~7394頁。
可具體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式(X)化合物的實例2-甲基-4-硝基苄基氯、3-甲基-4-硝基苄基氯、甲磺酸-4-硝基苄酯、甲磺酸-2-甲基-4-硝基苄酯、甲磺酸-3-甲基-4-硝基苄酯、4-硝基苯次磺醯氯、4-硝基苯亞磺醯氯、4-硝基苯磺醯氯、4-硝基-3-甲基苯磺醯氯、3-氟-4-硝基苄基溴、3-氯-4-硝基苄基氯等等。
式(X)化合物的原料——硝基取代的苯甲酸及其酯是已知化合物,在例如,Chem.Ber.,第52卷(1919),第1083頁;Bull.Soc.Chim.Fr.(1962),第2255~2261頁;Tetrahedron(1985),第115~118頁;Chem.Pharm.Bull.,第41卷(1993),第894~906頁;WO 2001/042227中有描述。
式(XI)化合物包括已知化合物並且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其具體實例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5-二氟甲氧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五氟乙基-1H-吡唑、5-六氟正丙基-1H-吡唑、3,5-二(三氟甲基)-1H-(1,2,4)-三唑、5-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二氟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羥基-3,5-二(三氟甲基)-1H-4,5-二氫吡唑、2,4-二(三氟甲基)-1H-咪唑、3-(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1,2-二氫-(1,3,4)-三唑-2-酮、2,5-二(三氟甲基)-(1,3,4)-三唑、5-五氟乙基-1H-吡唑、3-五氟乙基-1H-吡唑、4-溴-3-三氟甲基-1H-吡唑、3-三氟甲基-1H-吡唑、5-(二氟甲基)-1,2-二氫-2-甲基-3H-(1,2,4)-三唑-3-酮、4-(三氟甲基)-2H-1,2,3-三唑、4-碘-3-五氟乙基-1H-吡唑、3-五氟乙基-4-(1,1,2,2-四氟乙基)-1H-吡唑、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3,5-二碘-4-甲基-1H-吡唑、3-七氟丙硫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
3,5-二(五氟乙基)-1H-(1,2,4)-三唑等等。
上述式(X)化合物與式(XI)化合物的反應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進行。
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例如,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異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MI BK)等;腈,例如乙腈、丙腈、丙烯腈等;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醯胺,例如二甲基甲醯胺(DMF)、二甲基乙醯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六甲基磷醯三胺(HMPA)等。
反應可在酸結合劑存在下進行,並且對於所述酸結合劑而言,可以例如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無機鹼、氫化物、氫氧化物、碳酸鹽、碳酸氫鹽等形式提出,例如,氫化鈉、氫化鋰、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鈉、碳酸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等;以無機鹼金屬氨基化合物的形式提出,例如,氨基鋰、氨基鈉、氨基鉀等;以有機鹼、醇化物、叔胺、二烷基氨基苯胺和吡啶的形式提出,例如,三乙胺、1,1,4,4-四甲基乙二胺(TMEDA)、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DBU)等。
上述反應還可在稀釋劑的存在下通過-種使用相轉移催化劑的方法進行。作為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水;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作為相轉移催化劑,可提出季銨離子,例如,溴化四甲銨、溴化四丙銨、溴化四丁銨、二硫酸四丁銨、碘化四丁銨、氯化三辛基甲基銨、溴化苄基三乙基銨、溴化丁基吡啶鎓、溴化庚基吡啶鎓、氯化苄基三乙基銨等;冠醚,例如,二苯並-18-冠醚-6、二環己基-18-冠醚-6、18-冠醚-6等;穴狀配體,例如,[2.2.2]-穴狀化合物、[2.1.1]-穴狀化合物、[2.2.1]-穴狀化合物、[2.2.B]-穴狀化合物、[3.2.2]-穴狀化合物等。
上述反應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進行。通常在約0至約20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進行上述反應,優選室溫(20℃)至約15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在進行上述反應時,目標式(IX)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例如,在碳酸鉀存在下,使1摩爾至略過量摩爾量的式(XI)化合物與1摩爾的式(X)化合物在稀釋劑,例如DMF中反應。
作為根據上述方法獲得的式(IX)化合物,可提出,例如與下面提出的式(III)4-氨基苄基衍生物相對應的4-硝基苄基衍生物。並且,可提出1-(3-甲基-4-硝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作為一個典型的實例。
此外,當式(IX)中的Q代表2-噻唑基時,作為一個具體實例,2-(3-甲基-4-硝基苄基)-4-五氟乙基-噻唑可易於根據J.Heterocycl.Chem.,第28卷(1991),第907至911頁中所述的方法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製備使已知化合物3-甲基-4-硝基苄基氰化物(參見J.Chem.Soc.,第97卷(1910),第2260頁)與硫化氫反應,然後使其產物3-甲基-4-硝基苄硫醯胺與一種市售產品1-溴-3,3,4,4,4-五氟-2-丁酮反應並隨後環化。
當式(IX)中的Q代表1,3,4-噁二唑-2-基時,作為一個具體實例,2-(3-甲基-4-硝基苯基)-5-三氟甲基-1,3,4-噁唑可易於以相應的醛肟作為原料根據Heterocycles,(1994),第38卷,第981至990頁中所述的方法獲得,所述原料醛肟可通過Justus Liebigs Ann.Chem.,(1927)第45卷,第166頁中所述的方法製備。
並且,作為另一個具體實例,2-(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1,3,4-噁唑可易於以相應的3-甲基-4-硝基苯甲醛肟作為原料根據Heterocycles,(1994),第38卷,第981至990頁中所述的方法獲得。在上述製備方法中,所述原料肟可以已知的3-甲基-4-硝基苯甲醛[參見J.Chem.Soc.B,(1967)第1154至1158頁]作為原料,根據J.Chem.Soc.C,(1969),第986至990頁中所述的方法,並隨後根據Tetrahedron Letter,第35卷(1994),第9099至9100頁中所述的方法進行製備。
當式(IX)中的Q代表2H-1,2,3-三唑-2-基時,作為一個具體實例,2-(3-甲基-4-硝基苄基)-2H-4-三氟甲基-1,2,3-三唑可易於通過J.Chem.Soc.,Perkin Transaction 2,第10卷(1989),第1355至1375頁所述的、已知3-甲基-4-硝基苄基氯與已知2H-4-三氟甲基-1,2,3-三唑的反應進行製備。
當式(IX)中的Q代表1H-1,2,4-三唑-1-基時,作為一個具體實例,5-(3-甲基-4-硝基苯硫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可易於通過J.Med.Chem.,第35卷(1992),第2103至2112頁所述的、1-氟-3-甲基-4-硝基苯與已知的5-巰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在J.Med.Chem.,第35卷(1992),第2103至2112頁有描述)的反應進行製備。
當式(IX)中的Q代表1,2,4-噁唑-3-基時,作為一個具體實例,3-(3-甲基-4-硝基苯基)-5-三氟甲基-1,2,4-噁唑可易於由3-甲基-4-硝基苯甲醯胺肟根據J.Org.Chem.,第68(2)卷,2003,第605至608頁中所述的方法進行製備。並且,3-甲基-4-硝基苯甲醯胺肟可根據Chem.Ber.,第22卷(1889),第2428頁中所述的、市售3-甲基-4-硝基苄腈與羥胺的反應進行製備。
並且,作為另一個具體實例,3-(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1,2,4-噁唑也可易於由2-(3-甲基-4-硝基苯基)-乙醯胺肟根據J.0rg.Chem.,第68(2)卷,2003,第605~608頁中所述的方法進行製備。並且,2-(3-甲基-4-硝基苯基)-乙醯胺肟可根據Chem.Ber.,第22卷(1889),第2428頁中所述的、2-(3-甲基-4-硝基苯基)-乙醯胺肟與羥胺的反應進行製備。
當式(IX)中的Q代表1H-1,2,4-三唑-3-基時,作為一個具體實例,1-甲基-3-(3-甲基-4-硝基苯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可易於通過J.Org.Chem.,第68(2)卷,2003,第605~608頁所述的、上述3-(3-甲基-4-硝基苯基)-5-三氟甲基-1,2,4-噁唑與甲肼的反應進行製備,並且1-甲基-3-(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也可通過上述3-(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1,2,4-噁唑與甲肼的反應進行製備。
作為選擇,式(IX)化合物除了可通過上述製備方法製備以外,還可通過下面實施例中提出的方法製備。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式(III)化合物的具體實例,例如1-(4-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5-二氟甲氧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4-五氟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5-六氟正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1,2,4)-三唑、1-(4-氨基-3-甲基苄基)-5-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1-(4-氨基-3-甲基苄基)-5-二氟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4-(4-氨基-3-甲基苄基)-5-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3-三氟甲基-1H-咪唑、4-(4-氨基-3-甲基苄基)-3-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5-三氟甲基-1H-咪唑、1-(4-氨基-3-甲基苄基)-5-羥基-3,5-二(三氟甲基)-1H-4,5-二氫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2,4-二(三氟甲基)-1H-咪唑、4-(4-氨基-3-甲基苄基)-2-(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2,4-二氫-3H-(1,2,4)-三唑-3-酮、2-(4-氨基-3-甲基苄基)-4-(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2,4-二氫-3H-(1,2,4)-三唑-3-酮、1-(4-氨基-3-甲基苄基)-2,5-二(三氟甲基)-1,3,4-三唑、2-(4-氨基-3-甲基苄基)-4,6-二(三氟甲基)-嘧啶、2-(4-氨基-3-甲基苯氧基)-4,6-二(三氟甲基)-嘧啶、1-(4-氨基-3-甲基苯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5-五氟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3-五氟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4-五氟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3-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
1-(4-氨基-3-甲基苯基)-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3-五氟乙基-5-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4-溴-3-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苯基)-5-羥基-3-(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1H-4,5-二氫-吡唑、5-(4-氨基-3-甲基苯基)-1-(2,2,2-三氟乙基)-3-三氟甲基-吡唑、5-(4-氨基-3-甲基苯基)-1-二氟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3-(4-氨基-3-甲基苯基)-1-二氟甲基-3-二氟甲氧基-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五氟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3,4-二(五氟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五氟丙基)-1H-吡唑、1-(4-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五氟乙基)-1H-(1,2,4)-三唑、1-(4-氨基-3-甲基苄基)-2,5-二(五氟乙基)-1H-(1,3,4)-三唑、2-(4-氨基-3-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4-氨基-3-甲基苯基)-5-(五氟乙基)-1,3,4-噁二唑、2-(4-氨基-3-甲基苯基)-5-(七氟丙基)-1,3,4-噁二唑、2-(4-氨基-3-甲基苄基)-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4-氨基-3-甲基苄基)-4-(三氟甲基)-2H-1,2,3-三唑、2-(4-氨基-3-甲基苄基)-4-(五氟乙基)-噻唑、5-(4-氨基-3-甲基苯基)硫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3-(4-氨基-3-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1,2,4-噁二唑、3-(4-氨基-3-甲基苯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1-(4-氨基-3-氯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氨基-3-氟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等等。
在上述製備方法(b)中用作原料的式(IV)化合物是新的化合物,並且可易於根據日本早期公開專利公報No.61-246161(1986)中所述的方法獲得,例如,通過使式(XII)化合物與式(III)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XII)的X以及式(III)Y、A、m和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
該反應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進行。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可提出,例如,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醯胺,例如二甲基甲醯胺(DMF)、二甲基乙醯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六甲基磷醯三胺(HMPA)等;酸。例如乙酸等。
該反應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進行。通常在室溫(20℃)至約20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進行上述反應,優選室溫至15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在進行該反應時,目標式(IV)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例如,使等摩爾至略過量摩爾量的式(III)化合物與1摩爾的式(XII)化合物在稀釋劑,例如乙酸中反應。
許多上述式(XII)化合物是公知的,並且作為具體實例可以提出鄰苯二甲酸酐、3-氟鄰苯二甲酸酐、3-氯鄰苯二甲酸酐、3-溴鄰苯二甲酸酐、3-碘鄰苯二甲酸酐、3-甲磺醯氧基鄰苯二甲酸酐等。
在上述化合物中,3-甲磺醯氧基鄰苯二甲酸酐可易於由3-羥基鄰苯二甲酸酐和甲磺醯氯根據Tetrahedron Letters,第29卷,第5595-8頁(1988)所述的方法獲得。
可提出以下化合物作為在方法(b)中用作原料的式(IV)化合物的具體實例4-氯-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二氟甲氧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4-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溴-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溴-2-[2-甲基-4-(5-二氟甲氧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溴-2-[2-甲基-4-(4-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二氟甲氧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4-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六氟正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甲磺醯氧基-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
4-碘-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二氟甲氧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甲磺醯氧基-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羥基-3,5-二(三氟甲基)-1H-4,5-二氫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2,4-二(三氟甲基)-1H-咪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3-(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1,2-二氫-(1,3,4)-三唑-2-酮-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4-(2,2,2-三氟乙基)-3-三氟甲基-4,5-二氫-(1,2,4)-三唑-5-酮-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2,5-雙(三氟甲基)-(1,3,4)-三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4,6-雙(三氟甲基)嘧啶-2-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4,6-雙(三氟甲基)嘧啶-2-基氧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5-雙(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4-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
4-碘-2-[2-甲基-4-(3-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3-五氟乙基-5-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4-溴-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羥基-3-(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1H-4,5-二氫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1-(2,2,2-三氟乙基)-3-三氟甲基-吡唑-5-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1-二氟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5-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1-二氟甲基-3-二氟甲氧基-吡唑-3-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3-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4-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溴-2-{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溴-2-[2-甲基-4-(5-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溴-2-[2-甲基-4-(3-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
4-溴-2-[2-甲基-4-(4-五氟乙基-1H-吡唑-1-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5-二(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4-二(七氟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3,5-二(七氟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五氟乙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七氟丙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4-三氟甲基-2H-1,2,3-三唑-2-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4-(五氟乙基)-噻唑基-2-基甲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1-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基硫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5-三氟甲基-1,2,4-噁二唑-3-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氯-2-[2-甲基-4-(1-甲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3-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4-碘-2-[2-甲基-4-(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異吲哚-1,3-二酮等等。
在製備方法(b)中用作原料的式(V)化合物,或者是有機化學領域所熟知的化合物,或者可根據DE-A 20 45 905、WO 01/23350中所述的方法合成。
作為其具體實例,可以提出乙胺、二乙胺、正丙胺、異丙胺、正丁胺、仲丁胺、異丁胺、叔丁胺、叔戊胺、2-(甲硫基)-乙胺、2-(乙硫基)-乙胺、1-甲基-2-(甲硫基)-乙胺、1,1-二甲基-2-(甲硫基)-乙胺等等。
在製備方法(c)中用作原料的式(VI)化合物包括公知化合物,並且可易於根據JP-A 11-240857(1999)、JP-A 2001-131141等中所述的方法製備。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其具體實例N-異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氟-N-異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氯-N-異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溴-N-異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碘-N-異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氟-N-(1-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氯-N-(1-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溴-N-(1-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碘-N-(1-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氟-鄰氨甲醯苯甲酸、3-氯-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溴-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鄰氨甲醯苯甲酸、N-異丙基-3-甲磺醯氧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甲基-2-甲硫基-乙基)-3-甲磺醯氧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甲基-2-甲硫基-乙基)-3-硝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氯-N-(2-乙硫基-1-甲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3-溴-N-(2-乙硫基-1-甲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2-乙硫基-1-甲基-乙基)-3-碘-鄰氨甲醯苯甲酸、
N-(2-乙硫基-1-甲基-乙基)-3-硝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2-乙硫基-1-甲基-乙基)-3-甲磺醯氧基-鄰氨甲醯苯甲酸、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甲磺醯氧基-鄰氨甲醯苯甲酸等等。
上述式(VI)化合物通常可易於通過使前述式(XII)鄰苯二甲酸酐與式(XIII)胺反應獲得, H2N-R1(XIII)其中,式(XII)的X以及式(XIII)的R1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
上述式(XIII)化合物是有機化學領域所熟知的,並且可具體提出,例如,乙胺、正丙胺、異丙胺、正丁胺、仲丁胺、異丁胺、叔丁胺、叔戊胺、2-(甲硫基)乙胺、2-(乙硫基)乙胺、1-甲基-2-(甲硫基)乙胺、1,1-二甲基-2-(甲硫基)乙胺等等。
這些胺還可易於通過DE-A 20 45 905、WO 01/23350等中所述的方法獲得。
上述式(XII)化合物與式(XIII)胺的反應可根據,例如,J.Org.Chem.,第46卷,第175頁,(1981)等中所述對方法進行。
所述反應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進行,並且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異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MIBK)等;腈,例如乙腈、丙腈、丙烯腈等;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
上述反應可在鹼存在下進行,並且可以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所述鹼,所述化合物例如叔胺、二烷基氨基苯胺和吡啶,例如,三乙胺、1,1,4,4-四甲基乙二胺(TMEDA)、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DBU)等等。
上述反應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進行。通常在約-70℃至約10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進行上述反應,優選約-50℃至約8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在進行上述反應時,目標式(VI)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例如,使1~4摩爾的式(XIII)化合物與1摩爾的式(XII)化合物在稀釋劑,例如乙腈中反應。
在製備方法(d)中用作原料的式(VII)化合物是新的化合物,並且易於根據J.Med.Chem.,第10卷,第982頁(1967)等所述的方法,在縮合劑的存在下,通過例如,使式(VIII)化合物(下述製備方法(e)中的原料)發生反應而製得。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式(VII)化合物的具體實例1-[4-(4-碘-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4-碘-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2,4-三唑、1-[4-(4-碘-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1-[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五氟乙基)-1H-吡唑、1-[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4-二(七氟丙基)-1H-吡唑、1-[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3,5-二(七氟丙基)-1H-吡唑、2-[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5-(五氟乙基)-1,3,4-噁二唑、2-[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5-(七氟丙基)-1,3,4-噁二唑、2-[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4-(三氟甲基)-2H-1,2,3-噁二唑、2-[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苄基]-4-(五氟乙基)-三唑、5-[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硫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3-[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1,2,4-三唑、3-[4-(4-氯-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2-[4-(4-碘-3-氧代-3H-異苯並呋喃-1-基亞氨基)-3-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等等。
類似地在製備方法(d)中用作原料的式(V)化合物與前述製備方法(b)中的解釋相同。
在製備方法(e)中用作原料的式(VIII)化合物是新的化合物,並且可易於通過,例如,使前述式(XII)鄰苯二甲酸酐與前述式(III)化合物反應製得。
上述反應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進行,並且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甲基異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MIBK)等;腈,例如乙腈、丙腈、丙烯腈等;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
上述反應可在鹼存在下進行,並且可以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所述鹼叔胺、二烷基氨基苯胺和吡啶,例如,三乙胺、1,1,4,4-四甲基乙二胺(TMEDA)、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1,4-二氮雜雙環[2,2,2]辛烷(DABCO)、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7-烯(DBU)等等。
上述反應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進行。通常在約-70℃至約10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進行上述反應,優選約-50℃至約8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式(VIII)化合物的具體實例N-{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6-碘-鄰氨甲醯苯甲酸、N-{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4-[3,5-二(三氟甲基)-(1,2,4)-三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6-碘-鄰氨甲醯苯甲酸、N-{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2-甲基-苯基}-6-碘-鄰氨甲醯苯甲酸、N-{4-[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4-[3,5-二(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4-[3,4-二(七氟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4-[3,5-二(七氟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5-五氟乙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5-七氟丙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4-三氟甲基-2H-1,2,3-三唑-2-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4-五氟乙基-噻唑基-2-基-甲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1-甲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5-基-硫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5-三氟甲基-1,2,4-噁二唑-3-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1-甲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3-基)-苯基]-6-氯-鄰氨甲醯苯甲酸、N-[2-甲基-4-(5-三氟甲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6-碘-鄰氨甲醯苯甲酸等等。
類似地在製備方法(e)中用作原料的式(V)化合物可與前述製備方法(b)和(d)中所使用的化合物相同。
在製備方法(f)中用作原料的式(If)化合物包括在本發明式(I)化合物中。
通過氧化式(If)化合物中的基團RIf,即C1-6烷硫基-C1-6烷基,可製得其中基團RIf對應於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或C1-6烷基磺醯基-C1-6烷基的式(I)化合物。
式(If)化合物可通過前述製備方法(a)、(b)、(c)、(d)和/或(e)製備。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式(If)化合物的具體實例3-碘-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N2-(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N1-{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3-碘-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3-氯-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
3-氯-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3-氯-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5-二(五氟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3-氯-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4-二(七氟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3-氯-N2-(1-甲基-2-甲硫基-乙基)-N1-{2-甲基-4-[3,5-二(七氟丙基)-1H-吡唑-1-基甲基]-苯基}鄰苯二醯胺等等。
前述製備方法(a)的反應可在充足的、單獨或混合的稀釋劑中進行。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水;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腈,例如乙腈、丙腈、丙烯腈等;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
製備方法(a)可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實施,並且作為所述酸催化劑的實例,可提出無機酸,例如,鹽酸和硫酸;有機酸,例如,乙酸、三氟乙酸、丙酸、甲磺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酸等。
製備方法(a)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實施。通常在約-20℃至約10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實施所述方法,優選約0℃至約10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在實施製備方法(a)時,目標式(I)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例如,在0.01~0.1摩爾量的對甲苯磺酸的存在下,使1摩爾至略過量摩爾量的式(III)化合物與1摩爾的式(II)化合物在稀釋劑,例如1,2-二氯乙烷中反應。
前述製備方法(b)的反應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進行。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戊烷、己烷、環己烷、石油醚、揮髮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醚,例如二乙醚、甲基乙基醚、二異丙醚、二丁醚、二噁烷、二甲氧基乙烷(DME)、四氫呋喃(THF)、二甘醇二甲醚(DGM)等;酯,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醯胺,例如二甲基甲醯胺(DMF)、二甲基乙醯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烷酮、六甲基磷醯三胺(HMPA)等。
製備方法(b)可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實施,並且作為所述酸催化劑的實例,可提出無機酸,例如,鹽酸和硫酸;有機酸,例如,乙酸、三氟乙酸、丙酸、甲磺酸、對甲苯磺酸等。
製備方法(b)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實施。通常在約-20℃至約15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實施所述方法,優選室溫(20℃)至約10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在實施製備方法(b)時,目標式(I)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例如,在0.01~0.5摩爾量的乙酸的存在下,使1~25摩爾的式(V)化合物與1摩爾的式(IV)化合物在稀釋劑,例如二噁烷中反應。
前述製備方法(c)、(d)和(e)可在與上述製備方法(a)相似的條件下實施。
前述製備方法(f)的反應可在充足的稀釋劑中進行。作為在該情形中所使用的稀釋劑的實例可提出脂族烴、脂環烴和芳香烴(可任選氯化),例如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醇,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和丁醇;酸,例如甲酸、乙酸等等。
可提出如下化合物作為在前述製備方法(f)中所適用的氧化劑,所述化合物例如,間氯過苯甲酸、過乙酸、偏高碘酸鉀(potassiummetaperiodate)、過硫酸氫鉀(oxon)、過氧化氫等等。
製備方法(f)可在相當寬的溫度範圍內實施。通常在約-50℃至約150℃的溫度範圍內便足以實施該方法,優選約-10℃至約100℃。
雖然所述反應在常壓下進行較好,但它也可在升高或降低的壓力下進行。
在實施製備方法(f)時,相應的式(I)目標化合物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得例如,使1~5摩爾的氧化劑與1摩爾的式(If)化合物在稀釋劑,例如二氯甲烷中反應。
前述製備方法(f)的反應可根據,例如,由Chemical Society ofJapan編輯、MARUZEN出版的JIKKEN KAGAKU KOZA(有關實驗化學的講義),第4版,第24卷,1992,第350頁或其第365頁所述的方法進行。
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表現出強的殺蟲作用。因此,本發明的式(I)化合物可用作殺蟲劑。並且本發明的式(I)活性化合物對有害昆蟲展現出準確的防治效果,而未對栽培植物產生植物毒性。並且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防治多種害蟲,例如,有害的刺吸口器昆蟲、咀嚼口器昆蟲以及其他植物寄生害蟲、穀物儲藏害蟲、衛生害蟲等,可施用本發明化合物以滅殺上述害蟲。
可提出如下害蟲作為此類害蟲的實例。
可提出的昆蟲有鞘翅目(Coleoptera)害蟲,例如,綠豆象(CallosobruchusChinensis)、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赤擬谷盜(Triboliumcastaneum)、馬鈴薯瓢蟲(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大麥叩甲(Agriotes fuscieollis)、多色異麗金龜(Anomala rufocuprea)、馬鈴薯甲蟲(Leptinotarsa decemiineata)、葉甲屬(Diabroticaspp.)、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稻根象(Lissorhoptrusoryzophilus)、褐粉蠹(Lyctus brunneus);鱗翅目(Lepidoptera)害蟲,例如,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黃褐天幕毛蟲(Malacosoma neustria)、菜粉蝶(Pieris rapae)、斜紋貪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甘藍夜蛾(Mamestra brassicae)、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乾果粉斑螟(Ephestia cautella)、棉褐帶卷蛾(Adoxophyes orana)、蘋果小卷蛾(Carpocapsa pomonella)、Agrotis fucosa、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小菜蛾(Plutella maculipennis)、煙芽葉蛾(Heliothis virescens)、桔潛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半翅目(Hemiptera)害蟲,例如,黑尾葉蟬(Nephotettixcincticeps)、褐飛蝨(Nilaparvata lugens)、康氏粉蚧(Pseudococcuscomstocki)、矢尖盾蚧(Unaspis yanonensis)、桃蚜(Myzus persicae)、蘋果蚜(Aphis pomi)、棉蚜(Aphis gossypii)、Rhopalosiphumpseudobrassicas、梨冠網蝽(Stephanitis nashi)、Nazara spp.、溫室粉蝨(Trialeyrodes vaporariorum)、未蝨屬(Psylla spp.);纓翅目(Thysanoptera)害蟲,例如,棕櫚薊馬(Thrips palmi)、西花薊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直翅目(Orthoptera)害蟲,例如,德國小蠊(Blatella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東方螻蛄(Gryllotalpa Africana)、非洲飛蝗(Locusta migratoriamigratorioides);同翅目(Homoptera)害蟲,例如,黃胸散白蟻(Reticulitermersperatus)、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雙翅目(Diptera)害蟲,例如,家蠅(Musca domestica)、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Hylemia platura、尖音庫蚊(Culex pipiens)、Anppheles slnensis、三帶喙庫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三葉草斑潛蠅(Liriomyzae trifolii)等。
並且,可提出的蟎蟲有例如硃砂葉蟎(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二點葉蟎(Tetranychusurticae)、柑橘全爪蟎(Panonychus citri)、Aculops pelekassi、跗線蟎屬(Tarsonemus spp.)等。
此外,可提出的線蟲有例如黃麻根瘤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Bursaphelenchuslignicolus Mamiya et Kiyohara、水稻幹尖線蟲(Aphelenchoidesbesseyi)、大豆異皮線蟲(Heterodera glycines)、短體線蟲屬(Pratylenchus spp.)等。
此外,在獸醫領域,本發明的新化合物可有效地用於防治各種有害的動物寄生害蟲(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例如昆蟲和蠕蟲。可提出如下害蟲作為此類動物寄生害蟲的實例。
可提出的昆蟲有例如胃蠅屬(Gastrophilus spp.)、螫蠅屬(Stomoxys spp.)、嚼蝨屬(Trichodectes spp.)、紅獵蝽屬(Rhodnius spp.)、犬櫛首蚤(Ctenocephalides canis)、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等。
可提出的蟎蟲有例如鈍緣蜱屬(Ornithodoros spp.)、硬蜱屬(Ixodes spp.)、牛蜱屬(Boophilus spp.)等。
在本發明中,某些情況下把包括所有具有殺害蟲作用的物質稱為殺蟲劑。
所有的植物及植物部位均可依據本發明來處理。本發明中植物的含義應理解為所有的植物和植物種群,例如需要的和不需要的野生植物或作物(包括自然存在的作物)。作物可以是通過常規植物育種和優選法或通過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方法或通過所述方法的結合而獲得的植物,包括轉基因植物,也包括受植物種苗權保護或不受其保護的植物栽培種。植物部位的含義應理解為植物所有的地上及地下部位和器官,例如芽、葉、花和根,可提出的實例有葉、針葉、莖、幹、花、子實體(fruit-body)、果實、種子、根、塊莖和根莖。植物部位還包括採收物,以及無性和有性繁殖物,例如秧苗、塊莖、根莖、插條和種子。
本發明的使用活性化合物對植物和植物部位進行的處理,通過常規處理方法直接進行或使化合物作用於周圍環境、外界環境或貯存空間,所述常規處理方法例如浸泡、噴霧、蒸發、彌霧(fogging)、撒播或塗抹(painting on),在繁殖物特別是種子的情況下,還可塗布一層或多層。
本發明的活性化合物當用作殺蟲劑時可轉化為常規製劑。可提出的製劑形式有,例如,溶液劑、乳劑、可溼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粉劑、泡沫劑、膏劑、片劑、顆粒劑、氣霧劑、用活性化合物浸漬過的天然和合成材料、微膠囊劑、種衣劑、用於燃燒裝置(burningequipment)(燃燒裝置有,例如,用於燻蒸和燻煙的藥筒、罐、線圈等)的製劑、ULV[冷噴霧、溫噴霧]等等。
所述製劑以本身已知的方式製備,例如將活性化合物與填充劑混合,即與液體稀釋劑或載體、液化的氣體稀釋劑或載體、固體稀釋劑或載體混合;還可任選與表面活性劑,即乳化劑和/或分散劑、和/或發泡劑混合。
若使用的填充劑為水,還可使用,例如,有機溶劑作為助溶劑。
可提出的液體稀釋劑或載體有,例如,芳烴(例如二甲苯、甲苯、烷基萘等)、氯代芳烴或氯代脂族烴(例如氯苯、氯乙烯、二氯甲烷等)、脂族烴[例如環己烷等或石蠟(例如礦物油餾分等)]、醇(例如丁醇、乙二醇及其醚、酯等)、酮(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強極性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亞碸等);以及水。
液化的氣體稀釋劑或載體為常溫常壓下為氣體的物質,並且可提出的此類物質有,例如,氣溶膠推進劑,例如丁烷、丙烷、氮氣、二氧化碳、滷代烴。
可提出的固體稀釋劑有,例如,粉碎的天然礦物(例如高嶺土、粘土、滑石粉、白堊、石英、凹凸棒石、蒙脫石、硅藻土等),以及粉碎的合成礦物(例如研細的二氧化矽、氧化鋁、矽酸鹽等)。
可提出的適於顆粒劑的固體載體有,例如,粉碎並分級的巖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白雲石等)、合成的無機或有機粉顆粒、有機材料顆粒(例如鋸木屑、椰殼、玉米穗軸、菸草莖等)等等。
可提出的乳化劑和/或發泡劑有,例如,非離子和陰離子乳化劑[例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芳基磺酸鹽等],蛋白質水解產物等。
分散劑包括,例如,木素亞硫酸鹽廢液和甲基纖維素。
製劑(粉劑、顆粒劑、乳油)中還可使用增粘劑。可提出的所述增粘劑有,例如,羧甲基纖維素,天然及合成聚合物(例如阿拉伯樹膠、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等)。
還可使用著色劑。可提出的所述著色劑有,例如,無機顏料(例如氧化鐵、氧化鈦、普魯士藍等)、有機染料(例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或金屬酞菁染料)、以及微量營養素(例如鐵鹽、錳鹽、硼鹽、銅鹽、鈷鹽、鉬鹽和鋅鹽)。
所述製劑可含有0.1至95重量%、優選0.5至90重量%的前述活性化合物。
市售製劑型的、以及由這些市售製劑製得的使用形式的本發明式(I)活性化合物,可與其它活性化合物一起以混合試劑的形式存在,所述其它活性化合物例如殺蟲劑、毒餌劑、殺細菌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殺真菌劑、生長調節劑或除草劑。在本說明書中,可提出的上述殺蟲劑有,例如,磷酯類、氨基甲酸酯類、羧酸酯類、氯代烴類、由微生物製得的殺蟲物質等。
本發明式(I)活性化合物可與增效劑以混合試劑的形式存在,並且可提出市售的此類製劑和使用形式。所述增效劑為提高活性化合物活性、而其本身不一定具有活性的化合物。
特別有利的混合組分有,例如,如下化合物殺真菌劑2-苯基苯酚、8-羥基喹啉硫酸鹽、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aldimorph、amidoflumet、氨丙膦酸(ampropylfos)、氨丙膦酸鉀、andoprim、敵菌靈(anilazine)、戊環唑(azaconazole)、腈嘧菌酯(azoxystrobin)、苯霜靈(benalaxyl)、benalaxyl M、麥鏽靈(benodanil)、苯菌靈(benomyl)、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苄烯酸(benzamacril)、異丁基苄烯酸、雙丙氨膦(bilanafos)、樂殺蟎(binapacryl)、聯苯、雙苯三唑醇(bitertanol)、滅瘟素(blasticidin-S)、糠菌唑(bromuconazole)、磺嘧菌靈(bupirimate)、粉並定(buthiobate)、丁胺、石硫合劑(calcium polysulphide)、卡巴西黴素(capsimycin)、敵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多菌靈(carbendazim)、萎鏽靈(carboxin)、氯環丙醯胺(carpropamid)、香芹酮(carvone)、滅蟎猛(chinomethionat)、滅瘟唑(chlobenthiazone)、苯咪唑菌(chlorfenazole)、地茂散(chloroneb)、百菌清(chlorothalonil)、乙菌利(chlozolinate)、clozylacon、氰霜唑(cyazofamid)、環氟菌胺(cyflufenamid)、清菌脲(cymoxanil)、環唑醇(cyproconazole)、嘧菌環胺(cyprodinil)、酯菌胺(cyprofuram)、Dagger G、雙乙氧咪唑威(debacarb)、苯氟磺胺(dichlofluanid)、二氯萘醌(dichlone)、雙氯酚(dichlorophen)、diclocymet、噠菌清(diclomezine)、氯硝胺(dicloran)、乙黴威(diethofencarb)、噁醚唑(difenoconazole)、氟嘧菌胺(diflumetorim)、甲菌定(dimethirimol)、烯醯嗎啉(dimethomorph)、dimoxystrobin、烯唑醇(diniconazole)、烯唑醇-M(diniconazole-M)、敵蟎普(dinocap)、二苯胺(diphenylamine)、雙吡硫翁(dipyrithione)、滅菌磷(ditalimfos)、二氰蒽醌(dithianon)、dodine、敵菌酮(drazoxolon)、克瘟散(edifenphos)、氧唑菌(epoxiconazole)、韓樂寧(ethaboxam)、乙菌定(ethirimol)、氯唑靈(etridiazole)、噁唑酮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菌拿靈(fenapanil)、異嘧菌醇(fenarimol)、腈苯唑(fenbuconazole)、甲呋酌苯胺(fenfuran)、環醯菌胺(fenhexamid)、種衣酯(fenitropan)、稻瘟醯胺(fenoxanil)、拌種咯(fenpiclonil)、苯鏽啶(fenpropidin)、丁苯嗎啉(fenpropimorph)、福美鐵(ferbam)、氟啶胺(fluazinam)、flubenzimine、氟噁菌(fludioxonil)、氟聯苯菌(flumetover)、氟嗎啉(flumorph)、氟氯菌核利(fluoromid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呋嘧醇(flurprimidol)、氟矽唑(flusilazole)、磺菌胺(flusulfamide)、氟醯胺(flutolanil)、粉唑醇(flutriafol)、滅菌丹(folpet)、藻菌磷(fosetyl-Al)、藻菌磷鈉(fosetyl-sodium)、麥穗寧(fuberidazole)、呋氨丙靈(furalaxyl)、呋吡唑靈(furametpyr)、滅菌胺(furcarbanil)、拌種胺(furmecyclox)、雙胍鹽(guazatine)、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己唑醇(hexaconazole)、土菌消(hymexazol)、烯菌靈(imazalil)、醯胺唑(imibenconazole)、雙胍辛醋酸鹽(iminoctadine triacetate)、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 tris(albesilate))、iodocarb、環戊唑醇(ipconazole)、異稻瘟淨(iprobenfos)、異丙定(iprodione)、纈黴威(iprovalicarb)、人間黴素(irumamycin)、稻瘟靈(isoprothiolane)、氯苯咪菌酮(isovaledione)、春雷黴素(kasugamycin)、亞胺菌(kresoxim-methyl)、代森錳鋅(mancozeb)、代森錳(maneb)、meferimzone、嘧菌胺(mepanipyrim)、丙氧滅鏽胺(mepronil)、甲霜靈(metalaxyl)、精甲霜靈(metalaxyl-M)、環戊唑菌(metconazole)、磺菌威(methasulfocarb)、甲呋菌胺(methfuroxam)、代森聯(metiram)、叉氨苯醯胺(metominostrobin)、噻菌胺(metsulfovax)、米多黴素(mildiomycin)、腈菌唑(myclobutanil)、甲菌利(myclozolin)、多馬黴素(natamycin)、nicobifen、異丙消(nitrothal-isopropyl)、noviflumuron、氟苯嘧啶醇(nuarimol)、甲呋醯胺(ofurace)、orysastrobin、噁霜靈(oxadixyl)、喹菌酮(oxolinic acid)、oxpoconazole、氧化萎鏽靈(oxycarboxin)、oxyfenthiin、多效唑(paclobutrazol)、稻瘟酯(pefurazoate)、戊菌唑(penconazole)、戊菌隆(pencycuron)、雙氯苯磷(phosdiphen)、四氯苯酞(phthalide)、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粉病靈(piperalin)、多抗黴素(polyoxins)、polyoxorim、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丙氯靈(prochloraz)、殺菌利(procymidone)、百維靈(propamocarb)、propanosine-sodium、丙環唑(propiconazole)、丙森鋅(propineb)、proquinazid、prothioconazole、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定菌磷(pyrazophos)、啶斑肟(pyrifenox)、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咯喹酮(pyroquilon)、氯吡呋醚(pyroxyfur)、pyrrolnitrine、唑喹菌酮(quinconazole)、喹氧靈(quinoxyfen)、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矽氟唑(simeconazole)、螺噁茂胺(spiroxamine)、硫、戊唑醇(tebuconazole)、葉枯酞(tecloftalam)、四氯硝基苯(tecnazene)、tetcyclacis、氟醚唑(tetraconazole)、涕必靈(thiabendazole)、噻菌腈(thicyofen)、溴氟唑菌(thifluzamide)、甲基託布津(thiophanate-methyl)、福美雙(thiram)、tioxymid、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對甲抑菌靈(tolyfluanid)、三唑酮(triadimefon)、唑菌醇(triadimenol)、丁三唑(triazbutil)、唑菌嗪(triazoxide)、tricyclamide、三環唑(tricyclazole)、克啉菌(tridemorph)、肟菌酯(trifloxystrobin)、氟菌唑(triflumizole)、嗪氨靈(triforine)、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烯效唑(uniconazole)、有效黴素A(validamycin A)、烯菌酮(vinclozolin)、代森鋅(zineb)、福美鋅(ziram)、苯醯菌胺(zoxamide)、(2S)-N-[2-[4-[[3-(4-氯苯基)-2-丙炔基]氧]-3-甲氧苯基]乙基]-3-甲基-2-[(甲磺醯基)氨基]丁醯胺、1-(1-萘基)-1H-吡咯-2,5-二酮、2,3,5,6-四氯-4-(甲磺醯基)吡啶、2-氨基-4-甲基-N-苯基-5-噻唑甲醯胺、2-氯-N-(2,3-二氫-1,1,3-三甲基-1H-茚-4-基)-3-吡啶甲醯胺、3,4,5-三氯-2,6-吡啶二腈、actinovate、順-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環庚醇、1-(2,3-二氫-2,2-二甲基-1H-茚-1-基)-1H-咪唑-5-羧酸甲酯、碳酸氫鉀、N-(6-甲氧基-3-吡啶基)-環丙烷甲醯胺、N-丁基-8-(1,1-二甲基乙基)-1-氧雜螺[4.5]癸-3-胺、四硫代碳酸鈉;以及銅鹽及其製劑,例如波爾多液混合物、氫氧化銅、環烷酸銅、氯氧化銅(copper oxychloride)、硫酸銅、硫雜靈(cufraneb)、氧化亞銅、代森錳銅(mancopper)、喹啉銅(oxine-copper)。
殺細菌劑溴硝丙二醇(bronopol)、二氯芬、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二硫代氨基甲酸鎳(nickel-dimethyldithiocarbamate)、春雷黴素、異噻菌酮(octhilinone)、羧酸呋喃(furancarboxylic acid)、土黴素(oxytetracyclin)、噻菌靈(probenazole)、鏈黴素(streptomycin)、葉枯酞(tecloftalam)、硫酸銅及其它銅製劑。
殺昆蟲劑/殺蟎劑/殺線蟲劑1.乙醯膽鹼酯酶(AChE)抑制劑1.1氨基甲酸酯類,
例如棉鈴威(alanycarb)、涕滅威(aldicarb)、碸滅威(aldoxycarb)、除害威(allyxycarb)、滅害威(aminocarb)、甲基吡惡磷(azamethiphos)、噁蟲威(bendiocarb)、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必克蝨(bufencarb)、畜蟲威(butacarb)、丁叉威(butocarboxim)、氧丁叉威(butoxycarboxim)、西維因(carbaryl)、蟲蟎威(carbofuran)、丁硫克百威(carbosulphan)、除線威(chloethocarb)、蠅毒磷(coumaphos)、苯腈磷(cyanofenphos)、殺螟腈(cyanophos)、敵蠅威(dimetilan)、苯蟲威(ethiofencarb)、丁苯威(fenobucarb)、苯硫威(fenothiocarb)、伐蟲脒(formetanate)、呋線威(furathiocarb)、異丙威(isoprocarb)、威百畝(metam-sodium)、滅蟲威(methiocarb)、滅多蟲(methomyl)、速滅威(metolcarb)、甲氨叉威(oxamyl)、抗蚜威(pirimicarb)、猛殺威(promecarb)、殘殺威(propoxur)、硫雙滅多威(thiodicarb)、特氨叉威(thiofanox)、唑蚜威(triazamate)、混殺威(trimethacarb)、XMC、滅殺威(xylylcarb)1.2有機磷酸酯類,例如高滅磷(acephate)、唑啶磷(azamethiphos)、谷硫磷(azinphos-methyl)、乙基谷硫磷(azinphos-ethyl)、乙基溴硫磷(bromophos-ethyl)、溴苯烯磷(bromfenvinfos(-methyl))、特嘧硫磷(butathiofos)、硫線磷(cadusafos)、三硫磷(carbophenothion)、壤蟲氯磷(chlorethoxyfos)、毒蟲畏(chlorfenvinphos)、氯甲磷(chlormephos)、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乙基毒死蜱、蠅毒磷(coumaphos)、苯腈磷(cyanofenphos)、殺螟腈(cyanophos)、毒蟲畏(chlorfenvinphos)、甲基一○五九(demeton-S-methyl)、磺吸磷(demeton-S-methylsulfone)、氯亞磷(dialifos)、二嗪農(diazinon)、除線磷(dichlofenthion)、敵敵畏(dichlorvos/DDVP)、百治磷(dicrotophos)、樂果(dimethoate)、甲基毒蟲畏(dimethylvinphos)、蔬果磷(dioxabenzofos)、乙拌磷(disulfoton)、EPN、乙硫磷(ethion)、滅克磷(ethoprophos)、氧嘧啶磷(etrimfos)、氨磺磷(famphur)、克線磷(fenamiphos)、殺螟松(fenitrothion)、豐索磷(fensulfothion)、倍硫磷(fenthion)、吡氟硫磷(flupyrazofos)、地蟲磷(fonofos)、安果(formothion)、丁苯硫磷(fosmethilan)、噻唑酮磷(fosthiazate)、庚蟲磷(heptenophos)、碘硫磷(iodofenphos)、異稻瘟淨(iprobenfos)、氟唑磷(isazofos)、丙胺磷(isofenphos)、O-水楊酸異丙酯、異噁唑啉(isoxathion)、馬拉松(malathion)、滅蚜磷(mecarbam)、蟲蟎畏(methacrifos)、甲胺磷(methamidophos)、殺撲磷(methidathion)、速滅磷(mevinphos)、久效磷(monocrotophos)、二溴磷(naled)、氧化樂果(omethoate)、碸吸磷(oxydemeton-methyl)、甲基一六○五(parathion methyl)、乙基一六○五(parathionethyl)、稻豐散(phenthoate)、三九一一(phorate)、伏殺磷(phosalone)、亞胺硫磷(phosmet)、磷胺(phosphamidon)、乙丙磷威(phosphocarb)、腈肟磷(phoxim)、蟲蟎磷(pirimiphosmethyl)、乙基蟲蟎磷(pirimiphos ethyl)、丙溴磷(profenofos)、丙蟲磷(propaphos)、烯蟲磷(propetamphos)、丙硫磷(prothiofos)、發果(prothoate)、吡唑硫磷(pyraclofos)、打殺磷(pyridaphenthion)、pyridathion、喹噁磷(quinalphos)、硫線磷(sebufos)、硫特普(sulfotep)、乙丙硫磷(sulprofos)、嘧丙磷(tebupirimfos)、雙硫磷(temephos)、特丁磷(terbufos)、殺蟲畏(tetrachlorvinphos)、甲基乙拌磷(thiometon)、三唑磷(triazophos)、敵百蟲(trichlorfon)、蚜滅多(vamidothion);2.鈉通道抑揚調節劑/電壓依賴性鈉通道阻斷劑2.1合成除蟲菊酯類,例如氟酯菊酯(acrinathrin)、丙烯除蟲菊(d-順-反,d-反)(allethrin(d-cis-trans,d-trans))、β-氟氯氰菊酯(beta-cyfluthrin)、氟氯菊酯(bifenthrin)、反丙烯除蟲菊(bioallethrin)、反丙烯除蟲菊-S-環戊基異構體、bioethanomethrin、生物氯菊酯(biopermethrin)、右旋反滅蟲菊酯(bioresmethrin)、chlovaporthrin、順-氯氰菊酯、順-滅蟲菊(cis-resmethrin)、順-氯菊酯(cis-permethrin)、功夫菊酯(clocythrin)、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氯氰菊酯(α-、β-、θ-、ζ-)(cypermethrin(alpha-,beta-,theta-,zeta-))、苯醚氯菊酯(cyphenothrin)、DDT、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烯炔菊酯(1R異構體)(empenthrin(1R isomer))、高氰戊菊酯(esfenvalerate)、醚菊酯(etofenprox)、五氟苯菊酯(fenfluthrin)、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吡氯氰菊酯(fenpyrithrin)、滅殺菊酯(fenvalerate)、溴氟菊酯(flubrocythrinate)、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氟丙苄醚(flufenprox)、氟氯苯菊酯(flumethrin)、氟胺氰菊酯(fluvalinate)、fubfenprox、Y-氯氟氰菊酯(gamma-cyhalothrin)、炔咪菊酯(imiprothrin)、噻嗯菊酯(kadethrin)、λ-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甲氧苄氟菊酯(metofluthrin)、氯菊酯(順-、反-)、苯醚菊酯(1R反式異構體)(phenothrin(1Rtrans isomer)、炔酮菊酯(prallethrin)、丙氟菊酯(profluthrin)、protrifenbute、反滅蟲菊(pyresmethrin)、滅蟲菊、RU-15525、滅蟲矽醚(silafluofen)、氟胺氰菊酯(tau-fluvalinate)、七氟菊酯(tefluthrin)、環戊烯丙菊酯(terallethrin)、胺菊酯(1R反式異構體)(tetramethrin(1R trans-isomer))、四溴菊酯(tralomethrin)、四氟菊酯(transfluthrin)、ZXI 8901、除蟲菊素(pyrethrin)(除蟲菊(pyrethrum))、2.2噁二嗪類(oxadiazine),例如噁二唑蟲(indoxacarb)3.乙醯膽鹼受體激動劑/拮抗劑3.1氯菸鹼類/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例如吡蟲清(acetamiprid)、噻蟲胺(clothianidin)、呋蟲胺(dinotefuran)、吡蟲啉、硝胺烯啶(nitenpyram)、硝蟲噻嗪(nithiazine)、噻蟲啉(thiacloprid)、噻蟲嗪(thiamethoxam)3.2菸鹼(nicotine)、殺蟲磺(bensultap)、巴丹(cartap)4.乙醯膽鹼受體抑揚調節劑4.1 spinosyn類,例如艾克敵105(spinosad)5.GABA受控氧通道拮抗劑5.1環戊二烯有機氯類,例如毒殺芬(camphechlor)、氯丹(chlordane)、硫丹(endosulphan)、林丹(gamma-HCH)、HCH、七氯(heptachlor)、林丹(lindane)、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5.2 Fiprole類,例如乙酞蟲睛(acetoprole)、乙蟲清(ethiprole)、銳勁特(fipronil)、氟吡唑蟲(vaniliprole)6.氯通道激活劑類6.1 Mectin類,例如阿維菌素(abamectin、avermectin)、埃瑪菌素(emamectin)、埃瑪菌素苯甲酸鹽(emamectin-benzoate)、伊維菌素(ivermectin)、彌拜菌素(milbemectin)、米爾倍黴素(milbemycin)7.保幼激素mimics類例如噁茂醚(diofenolan)、epofenonane、雙氧威(fenoxycarb)、蒙五一二(hydroprene)、蒙七七七(kinoprene)、蒙五一五(methoprene)、蚊蠅醚(pyriproxifen)、烯蟲硫酯(triprene)8.蛻皮激素激動劑/幹擾劑類(disruptor)8.1二醯基肼類,例如環蟲醯肼(chromafenozide)、特丁苯醯肼(halofenozide)、甲氧苯醯肼(methoxyfenozide)、雙苯醯肼(tebufenozide)9.甲殼質生物合成抑制劑9.1苯甲醯脲類,例如雙三氟蟲脲(bistrifluron)、定蟲隆(chlorfluazuron)、氟脲殺(diflubenzuron)、氟啶蜱脲(fluazuron)、氟蟎脲(flucycloxuron)、氟蟲脲(flufenoxuron)、氟鈴脲(hexaflumuron)、氟丙氧脲(lufenuron)、雙苯氟脲(novaluron)、多氟脲(noviflumuron)、氟幼脲(penfluron)、伏蟲磷(teflubenzuron)、殺蟲隆(triflumuron)9.2噻嗪酮(buprofezin)9.3滅蠅胺(cyromazine)10.氧化性磷酸化抑制劑,ATP幹擾劑類10.1殺蟎硫隆(diafenthiuron)10.2有機錫類,例如唑環錫(azocyclotin)、三環錫(cyhexatin)、殺蟎錫(fenbutatin oxide)
11.通過打斷H-質子梯度而起作用的氧化性磷酸化去偶劑(decoupler)類11.1吡咯類,例如氟唑蟲清(chlorfenapyr)11.2二硝基酚類,例如樂殺蟎(binapacryl)、敵蟎通(dinobuton)、敵蟎普(dinocap)、DNOC12.Site-I電子轉移抑制劑類12.1METI類,例如喹蟎醚(fenazaquin)、唑蟎酯(fenpyroximate)、嘧胺苯醚(pyrimidifen)、噠蟎酮(pyridaben)、吡蟎胺(tebufenpyrad)、tolfenpyrad12.2滅蟻腙(hydramethylnone)12.3開樂散(dicofol)13.Site-II電子轉移抑制劑類13.1魚藤酮(rotenone)14.Site-III電子轉移抑制劑類14.1滅蟎醌(acequinocyl)、fluacrypyrim15.昆蟲腸道膜微生物幹擾劑類蘇雲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株16.脂肪合成抑制劑16.1季酮酸類,例如螺蟎酯(spirodiclofen)、螺甲蟎酯(spiromesifen)16.2特特拉姆酸類(tetramic acids),例如3-(2,5-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2-氧代-1-氮雜螺[4.5]十二-3-烯-4-基乙基碳酸酯(別名碳酸-3-(2,5-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2-氧代-1-氮雜螺[4.5]十二-3-烯-4-基乙酯,CAS-Reg.-No.382608-10-8)以及順-3-(2,5-二甲基苯基)-8-甲氧基-2-氧代-1-氮雜螺[4.5]十二-3-烯-4-基乙基碳酸酯(CAS-Reg.-No.203313-25-1)17.甲醯胺類,
例如氟啶蟲醯胺(flonicamid)18.Octopaminergic激動劑類,例如蟲蟎脒(amitraz)19.鎂刺激的ATP酶抑制劑類,例如克蟎特(propargite)20.Phthalamide類,例如N2-[1,1-二甲基-2-(甲磺醯基)乙基]-3-碘-N1-[2-甲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1,2-苯二甲醯胺(CAS-Reg.-No.272451-65-7、flubendiamide)21.沙蠶毒素類似物,例如硫賜安(thiocyclam hydrogen oxalate)、殺蟲雙(thiosultap-sodium)22.生物類,激素類或信息素類,例如艾扎丁(azadirachtin)、桿菌屬、僵菌屬、十二碳二烯醇(Codlemone)、綠僵菌屬(Metarrhizium spec.)、擬青黴屬(Paecilomyces spec.)、敵貝特(Thuringiensin)、輪枝菌屬(Verticillium spec.)23.具有未知或非特異性作用模式的活性化合物類23.1燻蒸劑類,例如磷酸鋁、一溴甲烷、硫醯氟23.2選擇性拒食劑類,例如冰晶石、氟啶蟲醯胺(flonicamid)、拒嗪酮(pymetrozine)23.3蟎生長抑制劑類,例如四蟎嗪(clofentezine)、特苯噁唑(etoxazole)、噻蟎酮(hexythiazox)23.4amidoflumet、benclothiaz、苯蟎特(benzoximate)、聯苯肼酯(bifenazate)、溴蟎酯(bromopropylate)、噻嗪酮(buprofezin)、
滅蟎錳、殺蟲脒(chlordimeform)、乙酯殺蟎醇(chlorobenzilate)、氯化苦(chloropicrin)、clothiazoben、cycloprene、cyflumetofen、地昔尼爾(dicyclanil)、fenoxacrim、氟硝二苯胺(fentrifanil)、噻唑蟎(flubenzimine)、flufenerim、氟替阿嗪(flutenzin)、誘蟲十六酯(gossyplure)、滅蟻腙(hydramethylnone)、japonilure、惡蟲酮(metoxadiazone)、石油、胡椒基丁醚(piperonyl butoxide)、油酸鉀、pyrafluprole、啶蟲丙醚(pyridalyl)、氟蟲胺(sulfluramid)、三氯殺蟎碸(tetradifon)、殺蟎好(tetrasul)、苯賽蟎(thiarathene)、verbutin,此外還有化合物3-甲基苯基氨基甲酸丙酯(速滅威Z(tsumacideZ))、化合物3-(5-氯-3-吡啶基)-8-(2,2,2-三氟乙基)-8-氮雜雙環[3.2.1]辛烷-3-腈(CAS註冊號185982-80-3)及相應的3-內型異構體(CAS註冊號185984-60-5)(參見WO-96/37494、WO-98/25923)、以及製劑,所述製劑含有殺昆蟲活性植物提取物、線蟲、真菌或病毒。
還可以是與其他已知活性化合物,例如除草劑、肥料、生長調節劑、安全劑和/或化學信息化合物的混合物。
當用作殺蟲劑時,市售製劑及由市售製劑製備的使用形式的本發明活性化合物還可與增效劑一起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增效劑為提高活性化合物活性、而加入的增效劑本身不一定具有活性的化合物。
當用作殺蟲劑時,市售製劑及由市售製劑製備的使用形式的本發明活性化合物還可與抑制劑一起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述抑制劑在活性化合物用於植物附近、植物部位表面或植物組織中後減少其降解。
市售的使用形式的本發明式(I)活性化合物含量可在寬的範圍內變化。
實際使用時,本發明式(I)活性化合物的濃度可為,例如,0.0000001~100重量%,優選0.00001~1重量%。
本發明式(I)化合物可通過適用於使用形式的常規方法施用。
當用於對抗衛生害蟲和貯存產品的害蟲時,本發明的活性化合物在以下兩方面表現突出即對石灰基質上的鹼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並且對木材和粘土具有優良的殘留作用。
如上所述,可依據本發明處理所有的植物或其部位。在優選實施方案中,處理了野生植物種、或由常規生物育種方法、例如由雜交或原生質體融合獲得的植物栽培種及其部位。在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處理了由基因工程、如果合適還可與常規方法相結合而獲得的轉基因植物和植物栽培種(遺傳修飾的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orginism))及其部位。術語「部位」或「植物的部位」或「植物部位」解釋如上。
特別優選依據本發明進行處理的植物為各自市售或使用的植物栽培種。植物栽培種的含義理解為由常規育種、誘變或重組DNA技術育種的具有特定特徵(「特性」)的植物。它們可以是栽培種、生物型(biotype)和基因型。
依據植物種或植物栽培種、其種植地點和生長條件(土壤、氣候、植物生長期、肥料),本發明的處理也可產生超加和性(superadditive)(「協同的」)效應。由此可取得如下超過實際預期的效果,例如可降低施用率和/或拓寬作用譜和/或提高可按本發明使用的物質和組合物的活性、改善植物生長狀況、提高高溫或低溫耐受性、提高對乾旱或對水或土壤含鹽量的耐受性、提高開花品質、使採收更簡易、加速成熟、提高產量、提高採收產品的質量和/或改善其營養價值、改善採收產品的貯存穩定性和/或其加工性能。
優選的依據本發明待處理的轉基因植物或植物栽培種(通過基因工程獲得)包括在重組修飾中接受遺傳物質的所有植物,所述遺傳物質將特別的有利的有用特性賦予所述植物。所述特性的實例有改善植物生長狀況、提高高溫或低溫耐受性、提高對乾旱或對水或土壤含鹽量的耐受性、提高開花品質、使採收更簡易、加速成熟、提高產量、提高採收產品的質量和/或提高其營養價值、改善採收產品的貯存穩定性和/或其加工性能。需特別強調的所述特性的其他實例有改善植物對動物和微生物害蟲的抵抗力,例如對昆蟲、蟎蟲、植物致病真菌、細菌和/或病毒的抵抗力,以及提高植物對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性。可提出的轉基因植物的實例為重要的作物,例如穀物(小麥、稻)、玉米、大豆、馬鈴薯、棉花、菸草、油菜(oilseed rape)和果樹(果實為蘋果、梨、柑橘類果實和葡萄),特別強調的是玉米、大豆、馬鈴薯、棉花、菸草和油菜。特別強調的特性為通過在植物體內形成毒素,特別是由蘇雲金桿菌的遺傳物質(例如基因Cry I A(a)、Cry IA(b)、Cry I A(c)、Cry II A、Cry III A、Cry III B2、Cry9c Cry2Ab、Cry3Bb和Cry I F及其結合;以下簡稱為「Bt植物」)在植物體內形成的毒素,來提高植物對昆蟲的抵抗力。特別強調的其他特性為通過系統獲得性抗性(SAR)、系統素、植物抗毒素、引發物和抗性基因以及相應的表達蛋白質和毒素來提高植物對真菌、細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尤其強調的其他特性為提高植物對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性,例如咪唑啉酮類、磺醯脲類、草甘磷(glyphosate)或phosphinotricin(例如「PAT」基因)。賦予所需特性的基因也可在轉基因植物體內相互結合。可提出的「Bt植物」的實例為市售的商標名稱為YIELD GARD_(例如玉米、棉花、大豆)、KnockOut_(例如玉米)、StarLink_(例如玉米)、Bollgard_(棉花)、Nucotn_(棉花)和NewLeaf_(馬鈴薯)的玉米變種、棉花變種、大豆變種和馬鈴薯變種。可提出的具有除草劑耐受性的植物的實例為市售的商標名稱為Roundup Ready_(具有草甘磷耐受性,例如玉米、棉花、大豆)、Liberty Link_(具有phosphinotricin耐受性,例如油菜)、IMI_(具有咪唑啉酮耐受性)和STS_(具有磺醯脲耐受性,例如玉米)的玉米栽培種、棉花栽培種和大豆栽培種。可提出的具有除草劑抗性的植物(以常規的除草劑耐受性方式育種的植物)還包括Clearfield_的市售變種(例如玉米)。當然,以上敘述也適用於具有所述或待開發的基因特性的植物栽培種,所述植物栽培種將在未來進行開發和/或上市。
上述植物可特別有利地用本發明的通式(I)化合物或活性化合物混合物進行處理。上述活性化合物或混合物的優選範圍也適用於所述植物的處理。特別強調的為用本發明明確提出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對植物進行處理。
下面將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的描述。然而,本發明不應以任何方式限於所述實施例。
合成實施例合成實施例1 將3-(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亞氨基)-4-碘-3H-異苯並呋喃-1-酮(0.53g)和1-(3-甲基-4-氨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0.45g)溶於乙腈(15ml)中,向其中加入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1g),混合物在60℃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減壓蒸出溶劑,殘渣通過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N1-{4-[3,5-二(三氟甲基)-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N2-(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代鄰苯二醯胺(0.91g)。熔點83~87℃。
合成實施例2
將N1-{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N2-(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代鄰苯二醯胺(0.5g)溶於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間氯過苯甲酸(0.26g),混合物在用冰冷卻的條件下攪拌5小時。反應結束後,混合物依次用硫代硫酸鈉的水溶液、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以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鎂乾燥。溶劑蒸出後,得到的殘渣通過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N1-{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N2-(2-甲亞磺醯基-1,1-二甲基乙基)-3-碘代鄰苯二醯胺(0.30g)。
1H-NMR(CDCl3,ppm)1.57(3H,s),1.60(3H,s),2.20(3H,s),2.30(3H,s),2.93(2H,dd),5.43(2H,s),6.57(1H,s),6.90(1H,s),7.0-8.2(7H,m).
合成實施例3 將N1-{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N2-(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代鄰苯二醯胺(0.30g)溶於二氯甲烷中,向其中加入間氯過苯甲酸(0.26g),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小時。反應結束後,混合物依次用硫代硫酸鈉的水溶液、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以及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鎂乾燥。溶劑蒸出後,得到的粗晶體用石油醚洗滌得到N1-{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3-碘-N2-(2-甲磺醯基-1,1-二甲基乙基)鄰苯二醯胺(0.25g)。熔點104~107℃。
合成實施例4
將2-{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4-氟代異吲哚-1,3-二酮(0.94g)、(S)-1-甲基-2-甲硫基乙胺(0.63g)與乙酸(0.12g)的二噁烷溶液(15ml)回流18小時。冷卻至室溫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通過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N1-{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3-氟-N2-[1-(S)-1-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苯二醯胺(0.19g)(第549號化合物)。熔點66~68℃。
合成實施例5 將3-碘-N-(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鄰氨甲醯苯甲酸(0.39g)和N-(3-二甲基氨基-丙基)-N1-乙基羰基二咪唑鹽酸鹽(0.19g)在二氯甲烷(10ml)中於室溫下攪拌30分鐘。然後,向其中加入2-甲基-4-[1-(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基]苯胺(0.30g)和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02g),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減壓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通過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N2-(1,1-二甲基-2-甲硫基-乙基)-3-碘-N1-{2-甲基-4-[1-(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乙基]苯基}鄰苯二醯胺(0.38g)(第558號化合物)。熔點79~86℃。
可以以與上述合成實施例1至5相同的方式製得的本發明式(I)化合物,以及上述合成實施例1至5所製得的化合物一起示於表1中。
熔點欄標有***的化合物的NMR數據一起示於獨立於表1的表2中。
表1
表中No.表示編號;mp表示熔點;isomer表示異構體。
表2
合成實施例6(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1.81g)、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2.0g)和碳酸鉀(1.63g)在DMF(20m1)中於60℃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向其中加入水(100ml),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層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100ml)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3.3g)。
1H-NMR(CDCl3,ppm)2.59(3H,s),5.50(2H,s),6.90(1H,s),7.1-7.2(2H,m),8.00(1H,d).
合成實施例7(原料) 在室溫下,向1-(3-甲基-4-硝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4g)、乙酸銨(30.5g)、丙酮(60ml)和水(30ml)的混合物中加入20%三氯化鈦(27.5g)的水溶液,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反應結束後,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氨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19g)。
1H-NMR(CDCl3,ppm)2.14(3H,s),3.66(2H,m),5.32(2H,s),6.62(1H,d),6.89(1H,s),6.8-7.1(2H,m).
合成實施例8(原料) 將1-(3-甲基-4-硝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7.66g)和鐵粉(13.69g)在乙酸(150ml)中於40℃下加熱並攪拌5小時。反應結束後,用Celite濾去不溶性物質,濾液減壓濃縮。向殘渣中加入1N氫氧化鈉的水溶液(200ml)和乙酸乙酯(200ml)。分離出有機層,並用水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鎂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與合成實施例7中所得物質相同的1-(3-甲基-4-氨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3.0g)。
合成實施例9(原料)
將3-氟鄰苯二甲酸酐(4.98g)和1-(3-甲基-4-氨基苄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9.70g)在乙酸(43ml)中回流3小時。反應結束後,減壓蒸出乙酸,所得粗晶體用叔丁基甲基醚洗滌得到目標產物2-{4-[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1-基-甲基]-2-甲基苯基}-4-氟代異吲哚-1,3-二酮(10.80g)。熔點158~159℃。
合成實施例10(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0.56g)、5-(二氟甲基)-1,2-二氫-2-甲基-3H-1,2,4-三唑-3-酮(0.45g)和碳酸鉀(0.61g)在DMF(10ml)中於50℃下攪拌5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水中,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層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鎂乾燥,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目標產物5-二氟甲基-2-甲基-4-(3-甲基-4-硝基苄基)-2,4-二氫-[1,2,4]三唑-3-酮(0.45g)。
1H-NMR(CDCl3,ppm)2.5(3H,s),3.5(3H,s),4.9(2H,s),6.4(1H,t),7.2-7.3(2H,m),7.8-7.9(1H,m).
合成實施例11(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0.43g)、3-七氟丙硫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0.70g)、碘化四丁銨(0.09g)、18-冠醚-6(0.06g)和碳酸鉀(0.48g)在乙腈(10ml)中回流2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3-七氟丙硫基-1-(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0.30g)。
1H-NMR(CDCl3,ppm)2.64(3H,s),5.62(2H,s),7.31-7.25(2H,m),8.05-7.86(1H,m)合成實施例12(原料) 在室溫下,向3-七氟丙硫基-1-(3-甲基-4-硝基苯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0.3g)、乙酸銨(4.8g)、丙酮(20ml)和水(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20%三氯化鈦的水溶液(4.3g),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反應結束後,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3-七氟丙硫基-5-三氟甲基-[1,2,4]三唑-1-基甲基)-2-甲基-苯胺(0.28g)。
1H-NMR(CDCl3,ppm)2.17(3H,s),4.16(1H,brs),5.40(2H,s),6.63-6.59(2H,m),7.13-6.99(1H,m).
合成實施例13(原料) 將3-三氟甲基-1H-吡唑(5.0g)、硝酸二鈰銨(10.0g)和碘(5.6g)的乙腈溶液(30ml)回流1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飽和的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4-碘-3-三氟甲基-1H-吡唑(9.30g)。
1H-NMR(CDCl3,ppm)7.77(1H,s).
合成實施例14(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0.77g)、4-碘-3-三氟甲基-1H-吡唑(0.99g)和碳酸鉀(0.63g)在DMF(10ml)中於60℃下攪拌1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0g)。
1H-NMR(CDCl3,ppm)2.62(3H,s),5.36(2H,s),7.21-7.18(2H,m),7.52(1H,s),7.98(1H,d).
合成實施例15(原料) 將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三氟甲基-1H-吡唑(2.06g)、銅粉(0.95g)、碘五氟乙烷(4.92g)和DMF(13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30~135℃。冷卻至室溫後,反應混合物用乙酸乙酯(50ml)稀釋,不溶性物質用Celite濾出並用乙酸乙酯洗滌。濾液減壓濃縮,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4-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39g)。
1H-NMR(CDCl3,ppm)2.63(3H,s),5.38(2H,s),7.21-7.27(2H,m),7.74(1H,s),8.00(1H,d).
合成實施例16(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8.57g)、4-碘-3-五氟乙基-1H-吡唑(16.00g)和碳酸鉀(7.66g)在DMF(70ml)中於70℃下攪拌1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溶液倒入水中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層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用硫酸鈉乾燥有機層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五氟乙基-1H-吡唑(4.60g)。
1H-NMR(CDCl3,ppm)2.60(3H,s),5.38(2H,s),7.22-7.15(2H,m),7.53(1H,s),7.98(1H,d).
合成實施例17(原料) 將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五氟乙基-1H-吡唑(1.84g)、(三氟甲基)三甲基矽烷(1.14g)、碘化銅(I)(1.52g)和氟化鉀(0.28g)在DMF(8ml)中於100℃下攪拌8小時。冷卻後,將混合物倒入水中並用乙酸乙酯萃取。合併的有機相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0.32g)。
1H-NMR(CDCl3,ppm)2.61(3H,s),5.41(2H,s),7.31-7.18(2H,m),7.78(1H,s),8.00(1H,d).
合成實施例18(原料) 將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三氟甲基-1H-吡唑(2.06g)、銅粉(0.95g)、七氟-1-碘代丙烷(2.96g)和DMF(14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30~135℃。冷卻至室溫後,反應混合物用乙酸乙酯(50ml)稀釋,不溶性物質用Celite濾出並用乙酸乙酯洗滌。濾液減壓濃縮,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4-五氟丙基-3-三氟甲基-1H-吡唑(0.80g)。
1H-NMR(CDCl3,ppm)2.62(3H,s),5.42(2H,s),7.19-7.20(2H,m),7.74(1H,s),8.02(1H,d).
合成實施例19(原料)
將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三氟甲基-1H-吡唑(2.47g)、銅粉(1.14g)、九氟-1-碘代丁烷(4.15g)和DMF(16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30~135℃。冷卻至室溫後,反應混合物用甲苯(50ml)稀釋,不溶性物質用Celite濾出並用甲苯洗滌。濾液減壓濃縮,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4-九氟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50g)。
1H-NMR(CDCl3,ppm)2.62(3H,s),5.42(2H,s),7.18-7.24(2H,m),7.74(1H,s),8.00(1H,d).
合成實施例20(原料) 將3-三氟甲基-1H-吡唑(1.0g)、硝酸二鈰銨(2.0g)和溴(0.7g)的乙腈溶液(20m 1)回流2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飽和的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4-溴-3-三氟甲基-1H-吡唑(1.6g)。
1H-NMR(CDCl3,ppm)7.73(1H,s),12.86(1H,brs).
合成實施例21(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0.77g)、4-溴-3-三氟甲基-1H-吡唑(0.90g)和碳酸鉀(0.57g)在DMF(10ml)中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4-溴-3-三氟甲基-1H-吡唑(0.9g)。
1H-NMR(CDCl3,ppm)2.58(3H,s),5.35(2H,s),7.24-7.21(2H,m),7.49(1H,s),7.98(1H,d).
合成實施例22(原料) 將3-三氟甲基-1H-吡唑(0.5g)、硝酸二鈰銨(1.0g)和N-氯代琥珀醯亞胺(0.7g)的乙腈溶液(20ml)回流3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飽和的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4-氯-3-三氟甲基-1H-吡唑(0.9g)。
1H-NMR(CDCl3,ppm)7.80(1H,s).
合成實施例23(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0.82g)、4-氯-3-三氟甲基-1H-吡唑(0.63g)和碳酸鉀(0.61g)在DMF(10ml)中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4-氯-3-三氟甲基-1H-吡唑(0.98g)。
1H-NMR(CDCl3,ppm)2.62(3H,s),5.33(2H,s),7.21-7.19(2H,m),7.46(1H,s),7.98(1H,d).
合成實施例24(原料) 將2-(三氟乙醯基)-1H-吡咯(0.97g)加入至60%的氫化鈉(0.16g)的DMF溶液(10ml)中,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向其中加入3-甲基-4-硝基苄基氯(1.0g),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苄基)-2-(三氟乙醯基)-1H-吡咯(1.53g)。
1H-NMR(CDCl3,ppm)2.55(3H,s),5.59(2H,s),6.44-6.41(1H,m),6.99(1H,d),7.04(1H,s),7.22-7.19(1H,m),7.35-7.32(1H,m),7.93(1H,d).
合成實施例25(原料)
將2-三氟乙醯基-1H-吡咯(0.5g)、硝酸二鈰銨(0.84g)和碘(0.47g)的乙腈溶液(20ml)回流2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飽和的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4-碘-2-三氟乙醯基-1H-吡咯(0.6g)。
1H-NMR(CDCl3,ppm)7.28-7.35(2H,m),9.52(1H,brs).
合成實施例26(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氯(0.63g)、4-碘-2-(三氟乙醯基)吡咯(0.89g)和碳酸鉀(0.57g)在DMF(10ml)中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2-三氟乙醯基-1H-吡咯(0.45g)。
1H-NMR(CDCl3,ppm)2.60(3H,s),5.56(2H,s),7.05-7.12(2H,m),7.21(1H,d),7.39(1H,s),7.94(1H,d).
合成實施例27(原料) 將4-碘-1-(3-甲基-4-硝基苄基)-3-三氟乙醯基-1H-吡咯(1.75g)、銅粉(5.08g)、碘五氟乙烷(5.92g)和DMSO(6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20℃。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水中,不溶性物質用Celite濾出,然後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溶液用水洗滌,並然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溶劑蒸出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苯基)-4-五氟乙基-1H-吡咯(1.35g)。
1H-NMR(CDCl3,ppm)2.59(3H,s),5.62(2H,s),7.00-7.10(2H,m),7.43-7.50(2H,m),7.96(1H,d).
一些合成前述式(IX)化合物的其他方法的具體實例如下所示。
合成實施例28(原料) 向4,4,4-三氟乙醯乙酸乙酯的甲苯懸浮液(5.0g)中緩慢加入氫化鈉(1.1g),混合物攪拌1小時。加入4-氯甲基-2-甲基-1-硝基苯(5.5g)和溶於丙酮中的碘化鉀(0.5g)後,反應溶液回流5小時。冷卻後,減壓蒸出溶劑。殘渣懸浮於乙酸乙酯中,並用1N的鹽酸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4,4-三氟-2-(3-甲基-4-硝基苄基)-3-氧代-丁酸乙酯(6.3g)。nD201.4970。
合成實施例29(原料) 將4,4,4-三氟-2-(3-甲基-4-硝基苄基)-3-氧代-丁酸乙酯(2.0g)、一水合肼(0.5g)和少量的對甲苯磺酸溶於甲苯中,混合物回流41小時。冷卻後,減壓蒸出溶劑。殘渣懸浮於乙酸乙酯中,並用1N的鹽酸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2,4-二氫-吡唑-3-酮(1.0g)。
1H-NMR(DMSO-d6,90MHz)δ2.2(3H,s)3.8(2H,s),7.0(1H,d,J=5.5Hz),7.2(1H,s),7.8(1H,d,J=5.5Hz),11.2(1H,brs).
合成實施例30(原料)
通過使用氣囊向4-(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2,4-二氫-吡唑-3-酮(1.0g)和碳酸鉀(1.5g)的DMF懸浮液中封入氯二氟甲烷(5.7g)。5小時後,當溶液中的氣體飽和後,封緊容器,將混合物在50℃下攪拌5小時。冷卻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溶於乙酸乙酯中,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分別得到5-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4-(3-甲基-4-硝基苄基)-3-三氟甲基-1H-吡唑(IX-1)(0.5g)和3-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4-(3-甲基-4-硝基苄基)-5-三氟甲基-1H-吡唑(IX-2)(0.4g)。
(IX-1)nD201.4780,(IX-2)nD201.4855.
合成實施例31(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苯基)-肼(3.0g)和六氟乙醯基丙酮(3.7g)溶於甲苯中,溶液回流6小時。冷卻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苯基)-3,5-二(三氟甲基)-1H-吡唑(5.6g)。nD201.4890。
合成實施例32(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苯基)-肼(2.0g)和1,1,1,5,5,6,6,6-八氟-2,4-己二酮(3.1g)溶於甲苯中,溶液回流6小時。冷卻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分別得到1-(3-甲基-4-硝基苯基)-3-五氟乙基-5-三氟甲基-1H-吡唑(IX-3)(3.0g)和2-(3-甲基-4-硝基苯基)-5-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3,4-二氫-2H-吡唑-3-醇(IX-4)(0.5g)。
(IX-3)nD201.4690,(IX-4)1H-NMR(CDCl3,90MHz)δ2.6(3H,s),3.3(1H,br d,J=16Hz),3.7(1H,br d,J=16Hz),4.1(1H,s),7.2(2H,m),7.8(1H,d,J=7.8Hz).
合成實施例33(原料) 向1-(3-甲基-4-硝基苯基)乙酮(2.0g)的THF懸浮液中緩慢加入氫化鈉(0.6g),混合物攪拌1小時。加入三氟乙酸乙酯(1.6g)後,反應混合物回流5小時。冷卻後,減壓蒸出溶劑。殘渣懸浮於乙酸乙酯中,並用1N的鹽酸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4,4,4-三氟-1-(3-甲基-4-硝基苯基)-丁-1,3-二酮(2.5g)。
1H-NMR(CDCl3,90MHz)δ2.6(3H,s),6.5(1H,s),7.7-8.1(3H,m).
合成實施例34(原料) 將4,4,4-三氟-1-(3-甲基-4-硝基苯基)-丁-1,3-二酮(1.8g)的甲苯溶液、2,2,2-三氟乙基肼(1.2g)和催化量的對甲苯磺酸回流6小時。冷卻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分別得到3-(3-甲基-4-硝基苯基)-1-(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1H-吡唑(IX-5)(1.1g)和5-(3-甲基-4-硝基苯基)-1-(2,2,2-三氟乙基)-3-三氟甲基-1H-吡唑(IX-6)(0.5g)。
(IX-5)熔點98~104℃,(IX-6)熔點50~53℃。
合成實施例35(原料) 冰冷卻條件下,向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10g)和二甲基氨基吡啶(17g)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逐滴加入3-甲基-4-硝基苯甲醯氯(14g)的二氯甲烷溶液。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然後加入100ml乙醇,混合物回流2小時。冷卻後,減壓蒸出溶劑。殘渣溶於乙酸乙酯中,並用1N的鹽酸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3-(3-甲基-4-硝基苯基)-3-氧代-丙酸乙酯(12.4g)。熔點207~211℃。
合成實施例36(原料) 向3-(3-甲基-4-硝基苯基)-3-氧代-丙酸乙酯(3.0g)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一水合肼(0.9g)和少量的對甲苯磺酸,混合物回流5小時。冷卻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5-(3-甲基-4-硝基苯基)-2,4-二氫-吡唑-3-酮(2.6g)。熔點218~219℃。
合成實施例37(原料)
通過使用氣囊向5-(3-甲基-4-硝基苯基)-2,4-二氫-1H-吡唑-3-酮(2.0g)和碳酸鉀(6.3g)的DMF懸浮液中封入氯二氟甲烷(8.7g)。5小時後,當溶液中的氣體飽和後,封緊容器,將混合物在50℃下攪拌5小時。冷卻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溶於乙酸乙酯中,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分別得到5-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3-(3-甲基-4-硝基苯基)-1H-吡唑(IX-7)(0.7g)和3-二氟甲氧基-1-二氟甲基-5-(3-甲基-4-硝基苯基)-1H-吡唑(IX-8)(0.5g)。
(IX-7)熔點80~82℃,(IX-8)熔點99~100℃。
合成實施例38(原料) 在回流條件下,向一水合肼(5.00g)的乙醇溶液(60ml)中,逐滴加入3-甲基-4-硝基苄基氯(3.71g)的乙醇溶液(20ml),混合物連續回流6小時。反應結束後,蒸出溶劑,得到(3-甲基-4-硝基苄基)-肼(3.50g)。
1H-NMR(CDCl3,ppm)2.60(3H,s),2.65-3.35(3H,m),3.95(2H,s),7.20-7.40(2H,m),7.98(1H,d).
合成實施例39(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苄基)-肼(1.81g)和5-乙氧基-1,1,1,2,2-五氟-4-戊-3-酮(2.18g)在乙醇(60ml)中回流8小時,向其中加入對甲苯磺酸(0.10g),混合物再回流6小時。反應結束後,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正己烷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純化分別得到第-洗脫部分1-(3-甲基-4-硝基苄基)-5-五氟乙基-1H-吡唑(0.96g)和第二洗脫部分1-(3-甲基-4-硝基苄基)-3-五氟乙基-1H-吡唑(0.50g)。
(IX-9)1H-NMR(CDCl3,ppm)2.61(3H,s),5.49(2H,s),6.70(1H,bs),7.05-7.15(2H,m),7.66(1H,bs),7.94(1H,d).
(IX-10)1H-NMR(CDCl3,ppm)2.64(3H,s),5.40(2H,s),6.63(1H,d),7.07-7.20(2H,m),7.52(1H,d),7.95(1H,d).
合成實施例40(原料) 將5-氟-2-硝基甲苯(2.33g)、4-碘-1H-吡唑(2.91g)和碳酸鉀(2.49g)的混合物在DMF(30ml)中於140℃下加熱並攪拌4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水中以分離出晶體。濾出得到的晶體並用水洗滌後乾燥,得到4-碘-1-(3-甲基-4-硝基苯基)-1H-吡唑(4.60g)。
1H-NMR(CDCl3,ppm)2.70(3H,s),7.50-7.70(3H,m),7.95-8.15(2H,m).
合成實施例41(原料) 將4-碘-1-(3-甲基-4-硝基苯基)-1H-吡唑(1.98g)、銅粉(1.14g)、碘五氟乙烷(8.85g)和DMSO(9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00℃。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水中,不溶性物質用Celite濾出,然後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溶液用水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3-甲基-4-硝基苯基)-4-五氟乙基-1H-吡唑(0.72g)。
1H-NMR(CDCl3,ppm)2.70(3H,s),7.60-7.73(2H,m),7.93(1H,s),8.13(1H,d),8.23(1H,s).
合成實施例42(原料)
在0℃下,向3-甲基-4-硝基苯乙酮(26.88g)的甲醇(300ml)懸浮液中加入硼氫化鈉(8.51g),加入時間1小時。混合物再在室溫下攪拌8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水(1000ml)中,並用乙醚萃取。有機層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並用無水硫酸鎂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目標產物1-(3-甲基-4-硝基苯基)-乙醇(23.33g)。
1H-NMR(CDCl3,ppm)1.51(3H,d),1.98(1H,d),2.62(3H,s),4.90-5.01(1H,m),7.28-7.35(2H,m),7.98(1H,d).
合成實施例43(原料) 在5℃下,向1-(3-甲基-4-硝基苯基)-乙醇(5.44g)和三乙胺(3.95g)的THF溶液(35ml)中逐滴加入甲磺醯氯(3.48g)的THF溶液(10ml),加入時間30分鐘。然後,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8小時。反應結束後,蒸出溶劑,將殘渣溶於乙酸乙酯(100ml)中。用2N的鹽酸水溶液和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鎂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目標產物甲磺酸-1-(3-甲基-4-硝基苯基)-乙基酯(5.80g)。
1H-NMR(CDCl3,ppm)1.74(3H,d),2.65(3H,s),2.95(3H,s),5.76(1H,q),7.35-7.45(2H,m),8.01(1H,d).
合成實施例44(原料)
將甲磺酸-1-(3-甲基-4-硝基苯基)-乙基酯(2.59g)、3-三氟甲基-1H-吡唑(1.09g)、碳酸鉀(1.66g)和18-冠醚-6(0.26g)在乙腈(100ml)中回流6小時。反應結束後,向混合物中加入水(100ml)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層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1-[1-(3-甲基-4-硝基苯基)-乙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60g)。
1H-NMR(CDCl3,ppm)1.95(3H,d),2.59(3H,s),5.59(1H,q),6.57(1H,bs),7.13-7.20(2H,m),7.47(1H,bs),8.00(1H,d).
合成實施例45(原料) 將五氟丙酸乙酯(ethyl pentafluoropropylenate)(14.6g)和一水合肼(3.6g)在四氫呋喃(300ml)中回流1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三氟乙脒(10.0g),並回流3小時。反應結束後,向其中加入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乾燥後,蒸出溶劑,得到3-五氟乙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粗產品(7.9g)。
合成實施例46(原料) 將甲磺酸-1-(3-甲基-4-硝基苯基)-乙基酯(2.5g)、3-五氟乙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2.2g)、碳酸鉀(1.6g)和18-冠醚-6(0.26g)在乙腈(100ml)中回流6小時。反應結束後,向其中加入水(100ml)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層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100ml)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純化得到第一洗脫部分(IX-11)1-([1-(3-甲基-4-硝基苯基)-乙基]-5-五氟乙基-3-三氟甲基-1H-(1,2,4)-三唑(0.95g)和第二洗脫部分(IX-12)1-([1-(3-甲基-4-硝基苯基)-乙基]-3-五氟乙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1.35g)。
1H-NMR(CDCl3)δ8.03-7.97(1H,m),7.37(2H,t,J=5.4Hz),5.86(1H,q,J=7.0Hz),2.62(3H,s),2.00(3H,d,J=7.0Hz).
(IX-12)1H-NMR(CDCl3)δ7.98(1H,d,J=8.2Hz),7.34(2H,t,J=7.1Hz),5.81(1H,q,J=7.0Hz),2.63(3H,s),2.01(3H,d,J=7.0Hz).
合成實施例47(原料) 將氫化鈉(0.10g)加入至4-甲基-5-五氟乙基-4H-[1,2,4]三唑-3-硫醇(0.70g)的DMF溶液(12ml)中,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直至不再有氣體生成。接著,向其中加入5-氟-2-硝基甲苯(0.47g),混合物再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水中,並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層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純化得到目標產物4-甲基-3-(3-甲基-4-硝基苯基硫基)-5-五氟乙基-4H-(1,2,4)-三唑(0.55g)。
1H-NMR(CDCl3,ppm)2.70(3H,s),3.80(3H,s),8.10-8.30(3H,m).
合成實施例48(原料) 將2-甲基巰基-4,6-二(三氟甲基)-嘧啶(36g)、過硫酸氫鉀製劑(126g)、水(500ml)和氯仿(110ml)回流2天。冷卻至室溫後,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物。得到的有機層用水洗滌,然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蒸出溶劑後,得到的粗晶體用石油醚洗滌得到2-甲磺醯基-4,6-二(三氟甲基)-嘧啶(7.5g)。
1H-NMR(CDCl3,ppm)3.48(3H,s),8.19(1H,s).
合成實施例49(原料) 將4-硝基-間甲酚(0.77g)、2-甲磺醯基-4,6-二(三氟甲基)-嘧啶(1.77g)和碳酸鉀(1.04g)在乙腈(15ml)中回流5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冰中以分離出晶體。濾出得到的晶體,並乾燥得到2-(3-甲基-4-硝基苯氧基)-4,6-二(三氟甲基)-嘧啶(1.03g)。
1H-NMR(CDCl3,ppm)2.60(3H,s),7.1-7.3(2H,m),7.67(1H,s),8.10(1H,d).
合成實施例50(原料) 將(3-甲基-4-硝基苯基)-乙腈(3.52g)溶於吡啶中(30ml),在室溫下向其中鼓泡通入過量的H2S 3小時。然後將混合物倒在冰上。抽濾收集沉澱,並用水洗滌,乾燥得到2-(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乙醯胺(1.69g)。
1H-NMR(CDCl3,ppm)2.60(3H,s),4.06(2H,s),6.40-8.00(5H,m)合成實施例51(原料) 將2-(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乙醯胺(1.00g)、1-溴代-3,3,4,4,4-五氟-2-丁酮(1.15g)和碳酸鉀(0.79g)在DMF(10ml)中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反應溶液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2-(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亞氨代乙酸(thioacetimidic acid)-3,3,4,4,4-五氟-2-氧代-丁酯(1.30g)。
1H-NMR(CDCl3,ppm)2.55(3H,s),3.57(2H,dd),3.90(2H,d),7.24-7.22(2H,m),7.91-7.89(1H,m)合成實施例52(原料) 將三氟乙酸酐(1.47g)加入至於二氯甲烷(10ml)中的2-(3-甲基-4-硝基-苯基)-硫代亞氨代乙酸-3,3,4,4,4-五氟-2-氧代-丁酯(1.30g)和三乙胺(0.71g)中,並在室溫下攪拌20分鐘。反應溶液用水洗滌,溶劑減壓蒸出,得到的殘渣用矽膠柱色譜法純化得到2-(3-甲基-4-硝基苄基)-4-全氟乙基-噻唑(0.70g)。
1H-NMR(CDCl3,ppm)2.63(3H,s),4.43(2H,s),7.30-7.28(2H,m),7.75(1H,s),7.98(1H,d)合成實施例53(原料) 將3-五氟乙基-1H-吡唑(2.0g)、硝酸二鈰銨(3.0g)和碘(1.6g)的乙腈溶液(20ml)回流3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飽和的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4-碘-3-五氟乙基-1H-吡唑(3.2g)。
1H-NMR(CDCl3,ppm)7.77(1H,s),11.11(1H,m)合成實施例54(原料) 將4-碘-3-五氟乙基-1H-吡唑(6.24g)、銅粉(3.81g)、碘-1,1,2,2-四氟乙烷(9.12g)和DMF(30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20~125℃。冷卻至室溫後,用Celite濾出不溶性物質並用二乙醚洗滌。濾液用水稀釋並用二乙醚萃取。有機相用水洗滌,硫酸鈉乾燥,並減壓濃縮。粗產品減壓蒸餾得到3-五氟乙基-4-(1,1,2,2-四氟乙基)-1H-吡唑(0.60g)。沸點125~135℃/20mbar。
1H-NMR(CDCl3,ppm)5.98(1H,tt),7.96(1H,s),12.22(1H,m)合成實施例55(原料) 將4-碘-3-五氟乙基-1H-吡唑(12.48g)、銅粉(7.63g)、碘五氟乙烷(29.50g)和DMF(60ml)置於高壓釜中加熱並攪拌8小時,保持內部溫度為120~125℃。冷卻至室溫後,用Celite濾出不溶性物質並用二乙醚洗滌。濾液用水稀釋並用二乙醚萃取。有機相用水洗滌,硫酸鈉乾燥,並減壓濃縮。粗產品減壓蒸餾得到3,4-二(五氟乙基)-1H-吡唑(1.20g)。沸點110~115℃/20mbar。
1H-NMR(CDCl3,ppm)7.99(1H,s),12.31(1H,m).
合成實施例56(原料) 將4-甲基-1H-吡唑(0.5g)、硝酸二鈰銨(1.7g)和碘(1.9g)的乙腈溶液(20ml)回流3小時。冷卻後,反應溶液用飽和的硫代硫酸鈉水溶液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3,5-二碘-4-甲基-1H-吡唑(1.2g)。
1H-NMR(CDCl3,ppm)2.03(3H,s),6.96(1H,br s)合成實施例57(原料) 將5-三氟甲基-1H-(1,2,4)-三唑-3-硫醇(1.0g)、七氟-1-碘代丙烷(3.5g)和三乙胺(0.90g)在DMF(10ml)中於90℃下攪拌24小時。冷卻至室溫後,反應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釋並用水和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有機層用硫酸鎂乾燥後,減壓蒸出溶劑得到3-七氟丙硫基-5-三氟甲基-1H-(1,2,4)-三唑(0.70g)。
應用實施例生物試驗實施例1斜紋貪夜蛾(Spodotera litura)幼蟲試驗試驗溶液的製備溶劑3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醯胺乳化劑1重量份的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為製備適合的活性化合物製劑,將1重量份的活性化合物與含有上述量的乳化劑的上述量的溶劑混合,混合物用水稀釋至指定濃度。
試驗方法將甘薯的葉浸泡在已用水稀釋至指定濃度的試驗溶液中,於空氣中乾燥,並置於直徑為9cm的盤中。
將10隻斜紋貪夜蛾的三齡幼蟲置於葉上,並保持室溫恆定在25℃。2至4天後,放入更多的甘薯葉,並在7天後清點死亡的幼蟲數量,計算出死亡率。
在該試驗中,對一個部分(section)中兩個盤的結果進行平均。
生物試驗實施例2稻縱卷葉野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幼蟲試驗試驗方法通過以每罐50ml的量噴灑採用與上述生物試驗實施例1中相同方式製備的已稀釋至指定濃度的活性化合物的水溶液處理種植在罐中的水稻(品種Tamanishiki)。待處理過的水稻植株在空氣中變幹後,將其葉部位切去4~5cm長,切下的葉置於直徑9cm的盤中,所述盤覆有一張過濾紙並裝有2ml水。將5隻稻縱卷葉野螟的二齡幼蟲放入盤中,所述盤置於室溫恆定在25℃的房間內。2至4天後,將水稻植株各剩餘的葉部位(各1/3的量)以相同的方式切除並放入盤中。7天後清點死亡的幼蟲數量並計算出死亡率。在該試驗中,對一個部分中兩個盤的結果進行平均。
試驗結果在上述生物試驗實施例1和2中,作為具體實例,有以下前述編號的化合物在活性組分濃度為20ppm時表現出死亡率為100%的防治效果,所述編號有No.8,9,10,11,12,13,14,15,16,45,47,48,49,51,52,53,81,82,83,84,85,86,87,88,89,90,91,93,103,107,116,128,132,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3,155,157,174,176,177,178,180,181,182,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6,227,229,230,231,238,239,242,243,251,253,262,264,268,270,281,299,308,310,318,322,413,414,417,422,434,446,448,473,475,492,506,508,512,518,520,539,543,544,545,546,547,548,549,552,554,559,561,562,563,564,565,566,567,568,570,571,572,573,574,578,579,580,626,637,638,639,640,641,642,643,644,645,646,647,648,649,650,655,656,657,658,659,660,66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70,671,672,681,761,762,763,804和920。
生物試驗實施例3對有機磷類試劑和氨基甲酸酯有抗性的桃蚜(Myzus persicae)試驗試驗方法在每株茄子秧苗上接種約30隻已飼養(bred)的、對有機磷類試劑和氨基甲酸酯有抗性的桃蚜,所述茄子幼苗種植在直徑6cm的乙烯罐中。接種後1天,使用噴槍噴灑足量的已稀釋至指定濃度的按照上述製備的活性化合物水溶液。噴灑後,將其置於28℃的溫室中,並在噴灑後7天計算死亡率。試驗重複兩次。
試驗結果作為具體實例,有以下前述編號的供試化合物在有效組分濃度為100ppm時表現出死亡率為100%的防治效果,所述編號有No.140,141,144,146,147,148,174,176,177,178,180,181,211,213,214,215,218,220,222,226,239,243,569,570,572,579,761,797和920。
製劑實施例1(顆粒劑)向10份本發明化合物(No.8)與30份膨潤土(蒙脫土)、58份滑石和2份木質素磺酸鹽的混合物中加入25份水,均勻捏制,通過擠出制粒機製成10~40目的顆粒並在40~50℃下乾燥,即得顆粒劑。
製劑實施例2(顆粒劑)將95份粒徑分布在0.2~2mm範圍內的粘土礦物顆粒置於旋轉混合機中。在旋轉時,將5份本發明化合物(No.11)與液體稀釋劑一起噴入,均勻潤溼並在40~50℃下乾燥,即得顆粒劑。
製劑實施例3(可乳化濃液)混合30份本發明化合物(No.12)、55份二甲苯、8份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和7份烷基苯磺酸鈣,並攪拌即得可乳化濃液。
製劑實施例4(可溼性粉劑)將15份本發明化合物(No.15)、80份白炭墨(含水的無定形二氧化矽細粉)和粘土粉末(1∶5)的混合物、2份烷基苯磺酸鈉和3份烷基萘磺酸鈉-福馬林縮合物碾碎並混合即得可溼性粉劑。
製劑實施例5(水分散性顆粒劑)將20份本發明化合物(No.16)、30份木質素磺酸鈉、15份膨潤土和35份煅燒過的硅藻土粉末均勻混合,加入水,用0.3mm的篩網擠出並乾燥,即得水分散性顆粒劑。
權利要求
1.新的式(I)苯二甲醯胺 其中,X代表氫、滷素原子、硝基、C1-6烷基磺醯氧基、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次磺醯基或C1-6烷基磺醯基,R1代表C1-6烷基、C1-6烷硫基-C1-6烷基、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或C1-6烷基磺醯基-C1-6烷基,Y代表滷素或C1-6烷基,m代表0或1,A代表O、S、SO、SO2、CH2或CH(CH3),並且Q代表含有至少一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並且可任選被取代的5元或6元雜環基。
2.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X代表氫、氟、氯、溴、碘、硝基、C1-4烷基磺醯氧基、C1-4烷基亞磺醯基、C1-4烷基次磺醯基或C1-4烷基磺醯基,R1代表C1-4烷基、C1-4烷硫基-C1-4烷基、C1-4烷基亞磺醯基-C1-4烷基或C1-4烷基磺醯基-C1-4烷基,Y代表氟、氯、溴或C1-4烷基,m代表0或1,A代表O、S、SO、SO2、CH2或CH(CH3),並且Q代表含有至少一個選自N、O和S的雜原子並且可任選被至少一個選自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磺醯基、C1-10滷代烷基、C1-6滷代烷氧基、C1-6滷代烷硫基、C1-6滷代烷基亞磺醯基、C1-6滷代烷基磺醯基、C1-6滷代烷基羰基、滷素、氧代和羥基的基團取代的5元或6元雜環基。
3.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中,X代表氫、氟、氯、溴、碘、硝基、甲磺醯氧基、C1-2烷基亞磺醯基、C1-2烷基次磺醯基或C1-2烷基磺醯基,R1代表異丙基、C1-2烷硫基-C3-4烷基、C1-2烷基亞磺醯基-C3-4烷基或C1-2烷基磺醯基-C3-4烷基,Y代表氟、氯或甲基,m代表0或1,A代表O、S、SO、SO2、CH2或CH(CH3),並且Q代表可任選被至少一個選自C1-4烷基、C1-4烷氧基、C1-4烷硫基、C1-4烷基亞磺醯基、C1-4烷基磺醯基、C1-8滷代烷基、C1-4滷代烷氧基、C1-4滷代烷硫基、C1-4滷代烷基亞磺醯基、C1-4滷代烷基磺醯基、C1-4滷代烷基羰基、氟、氯、溴、碘、氧代和羥基的基團取代的,選自吡唑基、三唑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噻唑基、吡咯基、噁二唑基和嘧啶基的雜環基。
4.製備權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a)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II)化合物與式(III)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II)的R1和X以及式(III)的Y、A、m和Q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或者(b)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IV)化合物與式(V)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IV)的X、Y、A、m和Q以及式(V)的R1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或者(c)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VI)化合物與式(III)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VI)的X和R1以及式(III)的Y、A、m和Q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或者(d)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VII)化合物與式(V)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VII)的X、Y、A、m和Q以及式(V)的R1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或者(e)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並且如果合適在酸催化劑的存在下,使式(VIII)化合物與式(V)化合物反應, 其中,式(VIII)的X、Y、A、m和Q以及式(V)的R1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或者(f)對於式(I)中R1代表C1-6烷基亞磺醯基-C1-6烷基或C1-6烷基磺醯基-C1-6烷基的情形使式(If)化合物在惰性溶劑的存在下與一種氧化劑反應, 其中,R1f代表C1-6烷硫基-C1-6烷基,並且X、Y、A、m和Q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
5.殺蟲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含有至少一種式(I)的苯二甲醯胺。
6.防治昆蟲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使式(I)的苯二甲醯胺作用於昆蟲和/或其生境。
7.式(I)的苯二甲醯胺用於防治昆蟲的用途。
8.製備殺蟲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式(I)的苯二甲醯胺與填充劑和/或表面活性劑混合。
9.新的式(IV)化合物 其中X、Y、A、m和Q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
10.新的式(VII)化合物 其中X、Y、A、m和Q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
11.新的式(VIII)化合物 其中X、Y、A、m和Q具有與前述相同的定義。
12.新的式(IX)化合物 其中Y、A、m和Q具有與權利要求1中相同的定義。
全文摘要
新的式(I)苯二甲醯胺及其製備方法、中間體和作為殺蟲劑的用途,式(I)中,X代表氫、滷素原子、硝基、C
文檔編號A01N43/56GK1930129SQ200580008009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12日
發明者和田勝昭, 五味渕琢也, 米田靖, 大津悠一, 渋谷克彥, 中倉紀彥, R·菲舍爾, 村田哲也, 下城英一 申請人:拜爾農作物科學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