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們知道的電視劇(我們一起看過的電視劇)
2023-07-23 19:38:13 1
那些年你們知道的電視劇?80年代是朝氣蓬勃、文藝、單純、理想主意.......的年代那年代,資訊遠沒現在的發達,能通過黑白電視機,看一部電視劇,那真是那個年代最幸福的事了以下幾部最為經典的電視劇,是不是一直封存在你的記憶裡面?還能回憶起,跟你守著,等著家裡來電,或者停電後跟你一起跑去他人家裡看電視的那些小夥伴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那些年你們知道的電視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那些年你們知道的電視劇
80年代是朝氣蓬勃、文藝、單純、理想主意.......的年代。那年代,資訊遠沒現在的發達,能通過黑白電視機,看一部電視劇,那真是那個年代最幸福的事了。以下幾部最為經典的電視劇,是不是一直封存在你的記憶裡面?還能回憶起,跟你守著,等著家裡來電,或者停電後跟你一起跑去他人家裡看電視的那些小夥伴麼。
1、《西遊記》
這版《西遊記》,自1984年開始,斷斷續續登陸螢屏,直到1988年,才播出完整。每一次播出,都引得人們廢寢忘食,關注收看。每每播完,人們都意猶未盡,期待著它的再次出現。
東勝神州的傲來國花果山的一塊巨石孕育出了一隻明靈石猴(六小齡童 飾),石猴後來拜須菩提為師後習得了七十二變,具有了通天本領,於是佔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大聖上了天庭,後來大聖因為嫌玉帝賜封的官職太低,大鬧天宮,被太上老君困於煉丹爐內四十九天後,大聖踢翻煉丹爐,煉成了金睛火眼。如來佛祖見局勢不可收拾,於是將大聖鎮壓於五指山下。一晃眼五百年過去了,唐僧被觀世音菩薩選為西去取經普渡眾生的人,大聖受觀音指引,拜唐僧為師,師徒踏上了取經的路途。
2、《水滸傳》
1983年山東電視臺出品的《水滸傳》,以獨立人物為敘述模式的系列劇,如《武松》、《宋江》、《魯智深》等。這些人物劇在全國播出後引起了巨大轟動。後來山東電視臺又重新剪輯,並按照原著順序重新排放播放次序,由此而產生了流傳甚廣的40集山東版《水滸傳》。
無論是人物形象、武打還是劇情,山東版《水滸傳》都深深吸引住了觀眾。八百裡水泊梁山在山東,由山東電視臺拍攝梁山好漢的故事,意義非凡,而且山東電視臺拍攝出的又是精品,很好地傳播了中國的古典文化。
3.《射鵰英雄傳》1983
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也是20年以來與央視《西遊記》、臺視《新白娘子傳奇》等同樣仍受廣大電視臺不斷熱播的經典電視劇之一。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每次聽到都心潮澎湃。這是83版射鵰第一部鐵血丹心的主題曲。之後的東邪西毒、華山論劍的主題曲都由著名演唱組合羅文、甄妮演唱,令人叫絕。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是射鵰之經典,尤其對於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一輩人來說,更是其兒童時的夢想。雖然現在看來當時的武打效果和拍攝技巧沒有現在先進,但裡面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等著名演員的精湛演技,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
4. 《紅樓夢》87
電視劇《紅樓夢》是由李英導演的一部古裝劇,由臺灣華視電影公司出品,程秀瑛、龍隆參加演出,也是一部經典之作。本劇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賈府這個封建大家庭為榮辱興衰、悲歡離合、炎涼世態。
「這個妹妹,我見過。」看過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人,大多對這句臺詞記憶猶新。1987年,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播出,圈粉無數。
5.《便衣警察》87
1987年,海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便衣警察》被搬上熒幕,至此開啟了他的盛世。
《便衣警察》只有短短12集,故事圍繞青年警察周志明的經歷展開,融入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既真實又扣人心弦。雖然那時候大部分人家裡還是黑白電視機,但絲毫沒有阻擋觀眾的觀劇熱情
6.《烏龍山剿匪記》
該劇講述了解放軍剿匪小分隊在隊長「東北虎」劉玉堂的帶領下,依靠當地群眾,與匪首田大榜、鑽山豹、女特務四丫頭等展開了一連串殊死的鬥爭。小分隊在付出重大犧牲之後,終於肅清了匪患。
7、血疑
《血疑》是日本東京廣播公司1975年播出的日本電視連續劇,由瀬川昌治、國原俊明、降旗康男執導,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80年代引入我國內地播放。
《血疑》主要講述天真善良的大島幸子,在父親的研究室不幸受到生化輻射,患上血癌,需不斷換血,可是,她的父母和她的血液都不同,唯有她的男朋友相良光夫的血型與她相符,而幸子的特殊AB-RH血型又引出了她的身世之謎,並由此演繹出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花季少女幸子(山口百惠 飾)前往東都大學醫學院探望父親大島茂(宇津井健 飾)時,意外遭遇放射性鈷60的洩漏事件。不久之後,幸子的健康每況愈下,日漸衰落。大島茂敏銳地覺察到,寶貝女兒很可能在上次事故中遭到放射物質的感染而罹患致命的血液病,他的心中萬分焦急。在此期間,幸子與有過一面之緣的醫學院學生相良光夫(三浦友和 飾)相識相知,兩顆年輕的心越走越近。無奈光夫的父親相良英治(長門裕之 飾)教授千方百計在工作中排擠大島茂,他的母親敏江(八千草薫 飾)也不同意兒子與幸子的交往。不久之後,兩個年輕人更得知一個驚天的秘密,他們那孱弱的愛戀將何去何從
8、恐龍特急克塞號
還記得那句經典臺詞麼「人間大炮一級準備,人間大炮二級準備,人間大炮——放」。格吾隊員變身成一襲紅衣超人克塞立在敵人面前,擺著很拉風的POSE喊道「克塞!前來拜訪。」這就是日本特攝片《恐龍特急克塞號》
特攝片通常指使用特殊效果的電影特技手法(SFX)拍攝的影片。
1974-1975年,日本特攝界巨頭之一、以家喻戶曉的奧特曼系列聞名於世的圓谷公司的新作《雷歐奧特曼》,在收視率上遭受到了未曾有過的敗績。加上之前,因中東石油危機而引發的日本經濟危機已經造成了影片製作成本大幅上升、公司效益下滑的境況,使得自《雷歐奧特曼》播放結束後,圓谷已經無力再承擔一部像奧特系列那樣的、需要使用大量模型和特技效果的特攝片製作。
從1976-1979這3年的調整期中,雖然沒有奧特系列TV作品,但圓谷或獨自、或與其他公司合作製作了若干特攝作品,既從一個方面保持著對觀眾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在不同題材中嘗試新的創作思路。在這段時期內,一個獨特的系列——「恐龍三部曲」便誕生了。第一作《恐竜探検隊ボーンフリー》(1976年播出,全25集)和第二作《恐竜大戦爭アイゼンボーグ》(1977年播出,全39集)都採用了很特別的「合成」拍攝手法——即真實的場景道具 動畫的人物形象,獲得了較不錯的反響,用恐龍來取代以往的怪獸角色也在玩具市場掀起了一陣恐龍玩具的熱潮。但是觀眾群體中,卻有著不少「希望看到完全的特攝」的呼聲。於是,在第三作的策劃中,圓古決定重新回歸到全部使用真人和模型來攝製的特攝。
一開始的創作工作是交給了與圓谷有合作關係、曾經參加過傑克奧特曼和艾斯奧特曼的劇本編寫的長坂秀佳,當時他正在進行原打算作為漫畫刊載的《時空警備隊-恐龍時代》的創作,便提出以此漫畫故事為基礎然後加以改編,這個建議得到了採納。雖然後來由於某些原因長坂將創作工作交給了辻真先,但在整個克塞號的策划過程中,除了一些細節外,基本保持了原來漫畫中的故事設定,同時也加入了在前二作中獲得的成功經驗,整部作品也隨之改名為《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在播放過程中,於第40集時更名為《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戦え!人間大炮コセイダー》)
1978年,日本圓谷公司拍攝了一部劇情時間跨度長達7000萬年的特攝片。10年後,中國山西電視臺引進並譯製了這部片子,在當時的《譯製片》欄目播出,影響了一代觀眾——這就是《恐龍特急克塞號》。
什麼叫特攝片?通常指使用特殊效果的電影特技手法(SFX)拍攝的影片,時至今日,特攝片幾乎已成為日本特有的一道影視風景線——讓真人演員穿著各種皮套並配以大量微縮模型(2000年後,特攝片也加入了電腦CG動畫)拍攝而成的電視劇。
《恐龍特急克塞號》的誕生說起來也算是機緣巧合。1970年之前,圓谷公司的《奧特曼》系列在本土特攝界一直處在龍頭老大地位。但隨著東映公司1971年製作的《假面騎士》系列及1975年的《超級戰隊》系列的播出,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特攝界「鐵三角」就這樣產生了。
當時,日本處在因中東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中,出現了影片製作成本大幅上升、公司效益下滑的情況,《雷歐奧特曼》又遭遇收視率困境,該片播完之後,圓谷公司已經無力再拍攝需使用大量模型和特技效果的特攝片了。但此時,不同題材的特攝片紛紛湧現,此外,還有大量的超級機器人動畫片系列在螢屏上爭奪著特攝片的觀眾,若不採取行動,圓谷公司勢必被擠出利潤豐厚的市場。
1976年至1979年,圓谷或與其他公司合作,或獨立嘗試了其他特攝片製作,比如採用沙盤及微縮模型配合動畫角色的特攝片——25集的《恐龍探險隊》和39集的《恐龍大戰爭》,二者分別在1976年和1977年播出,獲得意外好評,也使觀眾發出了「希望看到完全特攝」的呼聲。於是,1978年播出的52集《恐龍戰隊》又回到了「真人 模型」的拍攝方式。一個獨特的「恐龍三部曲」系列就此產生,其中第三部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恐龍特急克塞號》。
不難看出,《恐龍特急克塞號》一片在日本可謂生不逢時,只能算是圓谷公司轉型期的試驗品,但它在中國卻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上個世紀80年代,恰逢改革開放及中日建交,那段時期日本向中國輸出了大量動畫片及影視劇,如《血疑》、《追捕》、《排球女將》、《警犬卡爾》等。1985年,山西電視臺引進譯製了第一部日劇《阿信》,《恐龍特急克塞號》因題材完全不同於此前的生活劇或刑偵劇而被山西電視臺編導、導演馮濤注意到,他拍板引進並擔任了該片的譯製導演。
據說當年引進該片的時候,為了避免聲音重複,共起用了50多名配音演員,在認真揣摩原版中演員的性格和聲線之後,十分用心地演繹著這些角色。現在看去,雖然有些特殊(專業)名詞翻譯得不到位,所有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採用音譯而非意譯,但是,當我有機會對比著看了若干集日文原版和中文配音版之後,真心想說的卻是,配音版遠遠超越了原版的感覺。
至於器械方面的設定則更嚴謹:克塞號飛船的格納庫裡收納著霞光號和閃電號,外出執行任務的時候,二者都可以分離為I號、II號共4臺載具——閃電I號利用車頂的大鉗子和車尾的摺疊鐵籠主要進行探索及營救工作,II號的4個輪子抬起後利用渦輪噴射成為空中偵察和攻擊的飛行器,霞光II號同樣負責空中偵察和攻擊。雖然這3臺載具都具備一定的武裝力量,但是克塞隊的殺手鐧非霞光I號莫屬——車身上部搭載的「披風炮」不止一次對格德米斯母艦造成了嚴重損壞,車身兩側的圓盤飛鋸還可以破壞敵人的戰鬥機群。
時間旅行類的題材多少會涉及到「時間悖論」,《恐龍特急克塞號》也出現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經典問題,不過當時年幼的我們無法理解這樣深奧的問題,我們更感興趣的是看到人間大炮發射出的由格吾隊員變身成的克塞——當車身向上呈25度角抬起的時候,伴隨著特茨隊員「人間大炮一級準備,人間大炮二級準備,人間大炮——放」的經典臺詞,格吾隊員變身成一襲紅衣超人克塞立在敵人面前,擺著很拉風的POSE喊道:「克塞!前來拜訪。」
25年過去了,但7000萬年前遙遠的白堊紀、巨大的恐龍、閃亮的飛船、鮮紅的隊服仍存在記憶深處,從未褪色。我們念念不忘的除了那些經典臺詞之外,還有熱血的格吾(克塞)、冷靜的機械天才特茨、笨手笨腳但是重情重義的毛利、還有烏拉拉和瑪利、美麗溫柔的外星公主阿爾塔夏和機器人吉伊,以及他們在看似搞笑且不靠譜的隊長班諾(其實是個嚴父性格的合格隊長)的帶領下如何捍衛人類的歷史進程,維護著時空的和平與安寧。
8、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戴鐵郎、範馬迪、熊南清執導的5集動畫片[1],是國內原創經典動畫之一。
該動畫是根據諸志祥原著小說改編,講述了機智、勇敢、帥氣的黑貓警長率領警士痛殲搬倉鼠,破偵螳螂案,消滅一隻耳等一個又一個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種動物得以過上安枕無憂的日子的故事。[1]
該動畫自1984年播出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成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少兒的美好記憶。
經典動畫片的魅力也在於此:它並不把兒童當「傻瓜」,童年並不完全等於幼稚和無知;兒童也有人情人性,有複雜的觀影方式和一定的心理承受力。作為上海美影廠的王牌動畫片形象,《黑貓警長》誕生於1984年,距今30年整,一經亮相就紅遍大江南北,博得無數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喜愛,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也是80後的集體記憶。(鳳凰網評)[7]
動畫片《黑貓警長》作為中國國產動畫片公認的經典之作,25年前首次播出就風靡全國,曾經掀起「黑貓警長旋風」。——是經典就不會退色。如今再回味,《黑貓警長》依然可謂是在思想性、藝術性和商業性探索上走在了時代的前面,並且開創了中國電視動畫連續劇之雛形。
黑貓警長(配音史東敏):動畫中主角,帶領警察夥伴同森林罪犯,老鼠、食猴鷹、食貓鼠等作鬥爭,夥伴用生命換來了森林的和平。
白貓班長(配音王衛):黑貓警長的助手,幫助黑貓警長打擊森林犯罪,最終被一隻耳娘舅吃貓鼠迫害,英勇犧牲。
白鴿探長(配音張泉靈):雷雨交加的夜晚,巨大的怪影襲擊了森林居民.許多小動物被掠走。黑貓警長獲悉後,即派白鴿上尉前往偵察,白鴿在偵察怪影巢穴時不幸被擊傷。
一隻耳:一隻耳是黑貓警長中的重要犯罪分子。它帶領老鼠偷到糧倉,被黑貓警長射掉了一隻耳朵,故名為一隻耳。一隻耳找到娘舅吃貓鼠為自己報仇,殺害了白貓班長,最終一隻耳被黑貓警長消滅。
食猴鷹(配音戰車):在動畫第二集中登場。襲擊了森林居民,掠走許多小動物被,在白鴿偵探的協助下,最終被黑貓警長逮捕。
螳螂夫妻(配音範蕾穎、黃翔):螳螂姑娘和螳螂青年一見鍾情。小動物們為它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新婚的第二天早晨,大家發現新郎被吃掉了。原來,新娘吃新郎是螳螂的習性,為了繁殖下一代,新郎必須作出犧牲。
9、霍元甲
傳世武俠經典,見證一個激情時代,讓你找回逝去的武俠記憶,萬裡長城永不倒!
由影視紅星黃元申、梁小龍、米雪聯袂飾演的《大俠霍元甲》,令觀眾回顧八十年代那部曾激起無數中華兒女盪氣迴腸的經典劇集。
天津靜海縣霍、趙兩武林世家,因爭執誰是秘宗拳的正宗而要舉行比武。霍家四子霍元甲(黃元申飾)因從小體弱多病,父親讓他棄武從文,但元甲每日旁觀父兄練武,日久竟自研出「迷蹤拳」,並在比武之日使出「迷蹤拳」打敗了仇家獨臂老人程天嘯,把程活活氣死。程的徒弟陳真(梁小龍飾)為報仇,與劉振聲一起拜師霍元甲。不料,師徒三人在火燒民族敗類龍海生的鴉片煙館後卻被迫逃離家鄉。
來到天津,霍元甲戰勝日本浪人宮本哲夫又招致追殺,師徒三個與心儀元甲的倩男(米雪飾)遠走京城,日本間諜王熙文派人跟蹤而來……
在京城,霍元甲力克俄國大力士波索夫,成為洗雪東亞病夫之恥的民族大英雄,並成立了精武門。而不甘服輸的俄國人勾結龍海生伺機下手,險象環生!詭詐惡毒的日本人更是出盡毒計,最終害死霍元甲……陳真終於覺醒,為師報仇,力保精武門……
民國初年,軍閥混亂,列強侵佔,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仁人志士霍元甲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滿目瘡痍,決心練武強身救國,開辦「精武館」並創衍出一套精妙的拳術「迷蹤拳」,讓外國武者聞風喪膽,洗刷列強給中國人枉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顯示出了中華民族的凜然正氣。後由於當權者的腐敗懦弱,一代宗師竟被列強走狗,民族敗類下毒身亡,譜成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正氣詩篇。
霍元甲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民族英雄形象,在劇中以飽滿的形象出現,有國恨有家仇,有俠義精神,顧民族大義。
該劇生動地描繪了清末著名武術家霍元甲富有傳奇的色彩的一生。他摒棄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創建了「精武體育會」以民族大義為重,致力於中華武術界的團結。在民族危亡、列強入侵的時代,他縱橫大江南北,以自己高超的武藝屢次戰勝外國武師、力士,為民爭氣、為國雪恥,大大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熱情。伴隨著「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的高亢歌聲,人們記住了徐小明(《大俠霍元甲》導演)、黃元申(飾霍元甲)、梁小龍(飾陳真)等人的名字,也記住了一代武俠宗師為國爭光,洗刷「東亞病夫」恥辱的故事。《大俠霍元甲》的播出,在內地掀起一股勢不可擋的武俠片旋風,後來又拍攝了《陳真》、《霍東閣》兩部續集,而由此衍生出的小說、評書、連環畫則不可勝數。
最明顯的缺點是包裝不夠精緻,場景少而小,細看還有點假,造型、化妝、服飾、色彩、攝影等今日看來都太過質樸和粗糙,並且霍元甲是清末人士,不是民國時期,梳中分自然是不可能的。但瑕不掩瑜,武術指導,導演,編劇,演員都很盡力。畢竟是二十多年的經典!至今仍有很大影響。
電視劇於1983年引進內地之時,萬人空巷,黃元申、梁小龍和米雪等人也迅速成為內地幾代人的偶像。本片也是內地第一部引進的港臺電視劇,掀起一股勢不可擋的武打片風暴。本劇之後迅速跟進拍攝了《陳真》和《霍東閣》兩部續集,內地出版人也藉機推出了不可記數由電視劇衍生出的小說和新編故事,較有影響的是《霍元甲陳真傳》,而馮育楠寫的《津門大俠霍元甲》同時也被錄為評書在電臺播講,就連小人書也風行一時,全國少年眾多兒童也在練習自己的迷蹤拳,真可謂是有井水處即談論霍師傅。
《大俠霍元甲》就有此能耐。犀利,靠的是實打實的真功夫,這部劇有相當多的武打場面,絕不是飛來飛去、花拳秀腿的花架子,虎虎生風,拳拳到肉,打得很過癮;簡單,講的是主題鮮明,條理清晰,整部劇圍繞一個小鎮青年如何在變幻的時代風雲中成長為一個民族英雄這條主線,也有兄弟情深、兒女私情,婚外戀當年還備受爭議過,但這些枝節並沒有喧賓奪主。按著時間順序講故事,沒有過多的插敘倒敘「考驗」你的邏輯性,也沒有搖晃模糊的鏡頭「培養」你的藝術感。故事好看,看得明白,適合任何智商的人,這是《大俠霍元甲》的特點。
10、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是陳清宇執導的言情劇集,由寇世勳、沈時華、張詠詠、張佩華等人主演。《昨夜星辰》拍攝於1984年,是80年代中期大陸引進的臺灣電視劇之一。當年該劇在全國十分流行,曾捧紅了寇世勳、陳莎莉等人,也成為內地觀眾熟知的言情劇。而同名主題曲當年是電臺點播率最高的歌曲,還發行了只收錄了該主題歌與電視劇《一剪梅》主題歌的磁帶,後被多次翻唱。
該劇講述了自小在都市長大的邱素雲和哥哥邱偉隆陪患病的父親回鄉下老宅後引來的一場纏綿悱惻、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
自小在都市長大的邱素雲(沈時華飾)和哥哥邱偉隆(謝屏楠飾)陪患病的父親邱明淵(田豐飾)回鄉下老宅。
邱偉隆意欲將邱素雲介紹給青年企業家周建邦(張佩華飾)為女友,意圖得到周家的幫助,因早有男友,並懷了男友的孩子,故邱素雲對哥哥的打算堅決反對,兄妹鬧翻,素雲負氣離家,幸得鄉下青年吳應強(寇世勳飾)相助並結為好友,由此引得吳應強女友陳秋香(張詠詠飾)的不滿,於是秋香母親陳玉琴(馬之秦飾)和吳應強「約法三章」。
邱明淵在茶莊邂逅陳玉琴,陳年舊事湧上心頭。當年陳玉琴在受逼迫下舍下兒子,隻身帶女兒離開邱家,但對邱明淵既恨且愛。
得知阿香是自己的女兒,邱明淵老懷不已,怎奈身患重病,只感時日無多,故處處照拂阿香,但不明內情的邱偉隆對陳家母女一直惡言相向。
在邱偉隆的設計下,素雲男友主動和素雲分手。邱素雲負氣與周建邦結婚,新婚之夜,邱向周道出原委,周建邦憤怒不已,怎奈木已成舟,為安撫老人,雙方開始了虛假的婚後生活。
苦悶的素雲和吳應強來往頻繁且情愫暗生,鄰裡的風言風語讓邱家和陳秋香母女大為尷尬。邱素雲與周建邦的冷戰升級。
邱素雲,周建邦,阿香,吳應強,陳玉琴,邱明淵...親情,愛情,友情……一場纏綿悱惻、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戲,讓人腹誹不已且潸然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