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戶接入單元之間建立通信連接的方法
2023-07-24 10:54:16 4
專利名稱:在用戶接入單元之間建立通信連接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從/向連接線路建立通信連接的方法,所述的連接線路隸屬於一個包含多個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一個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的線路連接單元,並且在該連接線路上可以分別連接用戶終端設備,尤其是連接電話設備、傳真設備、PC設備和/或其它通信設備,其中,所述的用戶接入單元一方面通過一個通信連接裝置相互連接,並且還分別與一個中央控制設備相連,該中央控制設備根據從所述線路連接單元輸入給它的選擇信息來允許經一個中央轉接單元建立有關的通信連接,而且其中,對於屬於同一個用戶接入單元的或屬於因通信連接而通過所述通信連接裝置鄰接的用戶接入單元的線路連接單元的那些線路連接單元,位於其連接線路之間的通信連接可以直接在有關的用戶接入單元內或在通過所述有關的通信連接裝置相互連接且彼此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建立,而無需引入所述的中央轉接單元。
在目前所採用的交換系統中(例如以名稱EWSD而在商業上被採用的交換系統),上述類型的方法可以使中央轉接單元卸載,因為在各個用戶接入單元內的或在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該用戶接入單元針對遠程用戶接入而被稱為遠程交換單元,英語Remote SwitchingUnit)之間的通信業務將通過中央控制設備的控制來實現,而無需引入所述的中央轉接單元。在此,在不同用戶接入單元的不同連接線路之間,超越這種通信能力的通信能力是不可能的。
因此本發明所基於的任務在於展示如下一種途徑,即怎樣以較簡單的方式在隸屬於一個包含多個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同一個交換中心的不同用戶接入單元的線路連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建立通信連接。
在文章開頭所述類型的方法中,上述任務根據本發明以如下方式來解決,即在有關的一個交換中心的、隸屬於不通過所述通信連接裝置彼此鄰接的用戶接入單元的那些線路連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通過在該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直接延伸的、或經所述有關的交換中心的至少另一個用戶接入單元而延伸的通信連接線由所述中央控制設備的控制來建立通信連接,而無需該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的加入。
本發明的特徵在於以下優點,即在屬於同一個交換中心的、並不彼此相鄰的不同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通信連接可以簡單地通過位於這些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附加的)通信連接線直接建立,或通過至少另一個用戶接入單元來建立,而對此不需要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也就是說,通過本發明,即便在這些用戶接入單元不通過一個通信線路、也即直接彼此相連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有關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建立通信連接,而無需要該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的加入。這意味著,相對於文章開頭所述的方法而言,實現了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的進一步卸載,使得該轉接單元在必要時可以用較低的費用來實現,因為它們不需要被設計用來考慮位於該有關交換中心的不相鄰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所有通信業務。原則上,在執行本發明的方法時,控制任務依舊由用戶接入單元所屬的交換中心的中央控制設備來監管,但位於該有關交換中心的不同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的通信業務將通過這些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通信連接線來開展。
優選地,通過所述的通信連接線在所述有關的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既傳輸通信信號也傳輸控制信號。利用這種方式,上述的通信連接線可以以最佳的方式被用來在同一個交換中心的不同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建立通信連接。這意味著,所存在的用戶接入單元不必全部直接地連接到其交換中心的中央控制設備上;在極限情況下只要做到以下一點就夠了,即所存在的用戶接入單元中的一個與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控制設備直接相連,而有關交換中心的其餘用戶接入單元通過通信連接線分別直接與該一個用戶接入單元相連接,或者間接地通過其餘的有關用戶接入單元中的至少另一個用戶接入單元與該一個用戶接入單元相連接。
有利的是,在存在通過相應多數量的通信連接線與所述有關交換中心的多個用戶接入單元相連接的用戶接入單元的情況下,在所述的中央控制設備內確定所述有關的一個用戶接入單元為向同一個交換中心的其它用戶接入單元傳輸通信信號而需要使用的通信連接線。這意味著,在中央控制設備內可以確定在建立通信連接和隨後傳輸通信信號的過程中由有關的用戶接入單元所使用的通信連接線,由此確保了建立有關通信連接的有序工作。
有益的是,還在通信業務溢出的情況下通過以上的措施來確定在傳輸通信信號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通信連接線。因此,即便在導致先前確定的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產生溢出的較強通信業務的情況下,也可以確保從所考慮的屬於一個交換中心的一個用戶接入單元向該有關的交換中心的其它用戶接入單元建立通信連接和隨後傳輸通信信號。
最後有利的是,所有連接在同一個交換中心上或隸屬於該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還被用於來自或通向其它交換中心的傳輸線束的連接。通過該方式,有關的用戶接入單元還可以一同被用於那些通常只需要通過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所開展的任務。
下面藉助附圖
來示例地詳細講述本發明的方法,其中該附圖簡要地示出了一個包含多個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一個交換中心。
附圖簡要示出的包含多個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一個交換中心具有一系列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這些用戶接入單元可以分別被設立用於所謂的遠程用戶接入,並且也可以被稱為遠程交換單元。有關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可以分別以相同的方式被構造;因此在附圖中只在一個足以理解本發明的範圍內示出了用戶接入單元RSU1的詳細結構。
用戶接入單元RSU1具有一系列的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這些單元譬如可以是數字線路連接單元。有關的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分別具有多個連接線路,其中在附圖中只示出了連接線路AL1。在該連接線路AL1上連接了用戶站SUB,在此該用戶站可以包括至少一個數字用戶終端設備,例如ISDN電話設備、個人計算機或PC、傳真設備和/或其它通信終端設備。就用戶站SUB而言,示出了一個電話終端設備T1、一個個人計算機PC1和一個傳真設備F1。此處需指出的是,各個用戶站還可以包括模擬的終端設備,它們被連接在相應設計的線路連接單元上。
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分別通過線路連接組被連接到有關用戶接入單元RSU1的時間信道轉換器TSI上,其中在附圖內只示出了兩個線路連接組LTG1,LTG2。如果向有關用戶接入單元RSU1內的用戶站建立通信連接,或從其它的通過一個通信連接裝置(下面還要詳細解釋)與用戶接入單元RSU1直接或間接相連接的用戶接入單元向用戶站建立通信連接,那麼所述的時間信道轉換器TSI將被用來把各個用戶站轉換到在通信連接過程中被分別分配給用戶接入單元RSU1的時間信道中。對此,在有關的通信連接過程中,通信信號可以按照時分多路復用原理進行傳輸,其中,參與通信連接的各個用戶站可以被分配不同的時間信道,於是,對於該時間信道而言,將需要上述的時間信道轉換來進行通信信號傳輸。在上述的時分多路復用原理中,前提是通過周期重複地在脈衝幀中出現的時間格柵來形成各個時間信道。
上述的時間信道轉換器TSI只是示意地被畫出的,並且擁有自己的控制裝置和在其輸入/輸出端上具有接口電路,用戶接入單元RSU1利用該轉換器TSI還被連接到交換系統的所述交換中心的中央耦合網絡SN上。該耦合網絡SN可以通過至少另一個線路連接組LTGX和一個與之連接的、包括多個線路的線路束LTx被連接到所述交換系統的另一個交換中心上。在作為所示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的上述耦合網絡SN上還連接了一個協處理機CP和一個中央信令檢測裝置CCNC,該裝置CCNC為了考慮通過中央信令信道的信令而根據7號信令系統來監管那些超越了純粹的選擇信息檢測之外的任務。但在該情形下,7號信令系統的信令只在建立於交換系統的不同交換中心之間的通信連接的過程中被使用。由此,協處理機CP和上述的信令檢測裝置CCNC表現為所述交換中心的中央控制設備。
在附圖中,在其餘的只被示意地畫出的用戶接入單元RSU2,RSU3和RSUn內,示出了連接線路AL2,AL3或ALn以代表許多設於那裡的連接線路,在該連接線路上可以連接與用戶站SUB相對應的用戶站。在有關的其它用戶接入單元當中,只有用戶接入單元RSU2與耦合網絡SN相連接。另外,用戶接入單元RSU2通過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L12被連接到與之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上,並通過連接線路或連接線束L23被連接到與之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RSU3上。原則上,所有設立的用戶接入單元都可以按這種方式通過任意設置的通信連接裝置而彼此相連接。有關的通信連接裝置可以構造為環形和/或樹結構形。在環形設計的通信連接裝置情況下,另外還可以設立多個表現為子環的通信連接裝置,它們或者直接地、或者通過樹結構形的通信連接裝置彼此相連和/或補充。但是,以這種方式與兩個未示出的相鄰用戶接入單元相連接的用戶接入單元RSUn也可以不與所示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相鄰;在該情形下該接入單元RSUn另外通過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L2n與用戶接入單元RSU2相連接,並且還通過另一個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L3n與用戶接入單元RSU3相連接。但在附圖中示出的兩個用戶接入單元RSU3和RSUn不與耦合網絡SN相連接。在附圖中分別通過一個與短斜線交叉的連接線而畫出的上述通信連接線束分別包括至少一個通信連接線。
通過前面所講述的且在圖中示出的、隸屬於具有許多這種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交換中心的結構,可以通過協處理機CP的控制經中央轉接設備(也即中央耦合網絡SN)從/向不同的連接線路(例如連接線路AL1,AL2,AL3-ALn)建立通信連接。為此所需的選擇信息通常通過專用的信令信道從各個用戶站被提供給中央信令檢測裝置CCNC。在此,有關的通信連接是通往其它交換中心的用戶站的通信連接。
為了在同一個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或者在相鄰的、也即在上述通信連接裝置中是直接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例如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和RSU3)之間建立通信連接,首先進行文章開頭所講述的方法,使得只在各個用戶接入單元內部建立這種通信連接,或者通過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通信連接線束L12或L23來建立通信連接,也即不需要中央耦合區SN的加入。但這時的通信連接控制是通過有關交換中心的控制設備或至少通過其中央協處理機CP來實現的。
為了這時也能在隸屬於相鄰交換中心的不相鄰用戶接入單元的那些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建立通信連接,例如在用戶接入單元RSU1和RSUn之間,而且不需要該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或中央耦合網絡SN的加入,根據本發明規定在有關的彼此不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通過位於該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附加的)通信連接線束,或必要時通過有關交換中心的至少另一個用戶接入單元來建立這種通信連接。在用戶接入單元RSU2和RSU3的情況下,這種通信連接線束L2n和L3n延伸自/到與該用戶接入單元RSU2和RSU3不相鄰的那個用戶接入單元RSUn。因此在用戶接入單元RSUn和用戶接入單元RSU1之間存在兩種通信連接可能性其中一個延伸經過用戶接入單元RSU2,另一個延伸經過用戶接入單元RSU3和RSU2。
通過上述的通信連接線束L12,L23,L3n和通過與之相應的其它通信連接線束,所考慮的交換中心的所有用戶接入單元實際上是完全混合地相互連接的,由此可以在這些用戶接入單元之間,並由此在與這些單元相連的用戶站之間建立任意的通信連接,而無需中央轉接單元、也即所示交換中心的中央耦合區SN的加入。因此,原則上在這裡可以不需要中央耦合區SN來用於所述交換中心內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通信業務。但有關的通信連接依舊通過中央控制設備的控制來建立,也即主要是通過協處理機CP和必要時通過中央信令檢測裝置CCNC的控制來建立。為此,相應的選擇信息仍然可以由各個主叫用戶站(例如SUB)通過其所屬的用戶接入單元(例如RSU1)被提供給中央控制設備,然後在與各個主叫用戶站相連的有關用戶接入單元(也即RSU1)內,和在與各個需要呼叫的用戶站相連的用戶接入單元內執行相應的通信連接控制。
在上述方法的過程中,如上文所述的那樣,這種通信連接的建立以及因此還有隨後的通信信號或消息信號的傳輸不僅可以在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進行,例如在用戶接入單元RSU1和RSU2之間,而且還可以在彼此不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之間進行,例如在用戶接入單元RSU1和RSUn之間。在此,建立有關的通信連接可以直接通過一個位於有關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通信連接線或一個包含多個線路的通信連接線束來實現,或者,如果在上述用戶接入單元之間、例如在用戶接入單元RSU1和RSUn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通信連接線或不存在直接的通信連接線束,或這種通信連接線或這種通信連接線束正好被佔用或被幹擾,那麼就可以通過至少另一個用戶接入單元來實現。在此,需要使用的通信連接路由,也即加入到各個通信連接的用戶接入單元將通過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控制設備來規定或確定。
與上述方法不同的是,或作為上述方法的補充,根據本發明,當在隸屬於相鄰交換中心的不同用戶接入單元的連接線路之間建立通信連接時,還可以如此地預先執行文章開頭所述的方法,使得為建立這種通信連接所需要的控制信號首先也通過有關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例如用戶接入單元RSUn,RSU2和RSU1之間的)通信連接線傳輸,然後在通過該控制信號的常規通信路徑被傳輸給中央控制設備。
由此,在存在n個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n)的情況下,原則上可以取消n-1個這種用戶接入單元與所述中央耦合網絡SN之間的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也就是說,在極限情況下,位於有關用戶接入單元和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耦合網絡SN之間的單個通信連接線或一個通信連接線束就足以開展為建立通信連接所需要的控制過程,其中,所述交換中心的其餘用戶接入單元通過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直接或間接地與所述有關的一個用戶接入單元相連接。
如果一個用戶接入單元通過相應多數量的專用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與同一個交換中心的多個用戶接入單元相連接(這在當前情況下經常出現),那麼,為了向該同一個交換中心的其它用戶接入單元傳輸通信信號,由所述有關的一個用戶接入單元所採用的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是在中央控制設備內確定的,也即尤其通過中央協處理機CP來確定。在此,確定在通信信號傳輸過程中需要採用的專用通信連接線或通信連接線束也可以在通信業務溢出的情形下進行。在每種情況下,由有關的交換中心的所述中央控制設備來監管該控制任務。
本發明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以下情況,即用戶接入單元的線路連接組(例如用戶接入單元RSU1的線路連接組LTG2)還與導入交換系統的其它交換中心中的傳輸線束(所謂的中繼線群)相連接。這種傳輸線束在附圖中是針對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和RSUn而用LT1,LT2,LT3和LTn示出的。在此,每個傳輸線束包括一個完整系列的傳輸線,這是分別通過一個與短斜線交叉的線畫出的。
在存在這種傳輸線束的情況下,來自/通向這種其它交換中心的通信連接不是通過所示交換中心的用於構成中央轉接單元的耦合網絡SN來控制的,而是可以從各個用戶接入單元出發直接建立,也即不需要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的加入。所述的傳輸線束另外還可以被檢測以用於負荷測量或業務測量,這可以優選地通過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協處理機來實現。
最後還需指出的是,當位於用戶接入單元之間的通信連接線束被佔用或被幹擾時,必要時可以經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耦合區來建立通信連接。但它的前提是有關的用戶接入單元與該耦合區SN存在相應的通信連接。
權利要求
1.用於從/向連接線路(AL1,AL2,AL3,ALn)建立通信連接的方法,所述的連接線路隸屬於一個包含多個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一個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的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並且在該連接線路上可以分別連接用戶終端設備(SUB),尤其是連接電話設備、傳真設備、PC設備和/或其它通信設備,其中,所述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一方面通過一個通信連接裝置相互連接,並且還分別與一個中央控制設備(CP,CCNC)相連,該中央控制設備根據從所述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輸入給它的選擇信息來允許經一個中央轉接單元(SN)建立有關的通信連接,而且其中,對於屬於同一個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的或屬於因通信連接而通過所述通信連接裝置鄰接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的線路連接單元的那些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位於其連接線路之間的通信連接可以直接在有關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內或在通過所述有關的通信連接裝置相互連接且彼此相鄰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之間建立,而無需引入所述的中央轉接單元(SN),其特徵在於在有關的一個交換中心的、隸屬於不通過所述通信連接裝置彼此鄰接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的那些線路連接單元(DLU1a,DLU1m)的連接線路(AL1,AL2,AL3,ALn)之間,通過在該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之間直接延伸的、或經所述有關的交換中心的至少另一個用戶接入單元(RSU2,RSU3)而延伸的通信連接線(L12,L23,L2n,L3n)由所述中央控制設備(CP,CCN)的控制來建立通信連接,而無需該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SN)的加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所述的通信連接線(L12,L23,L2n,L3n)在所述有關的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之間既傳輸通信信號也傳輸控制信號。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存在通過相應多數量的專用通信連接線(L2n,L3n)與所述有關交換中心的多個用戶接入單元(RSU2,RSU3)相連接的用戶接入單元(例如RSUn)的情況下,在所述的中央控制設備(CP,CCNC)內確定所述有關的一個用戶接入單元(例如RSUn)為向同一個交換中心的其它用戶接入單元(例如RSU1)傳輸通信信號而需要使用的通信連接線(L2n,L3n)。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在通信業務溢出的情況下確定在傳輸通信信號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通信連接線(L12,L23,L2n,L3n)。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還被用於來自或通向其它交換中心的傳輸線(LT1,LT2,LT3,LTn)連接。
全文摘要
在包含有多個交換中心的交換系統的一個交換中心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的用戶連接線路(AL1,AL2,AL3,ALn)之間,有關的交換中心內的所有通信連接要麼直接在各個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內建立,要麼通過利用通信連接線(L12,L23,L2n,L3n)直接相連的或經至少一個用戶接入單元彼此相連的用戶接入單元(RSU1,RSU2,RSU3,RSUn)由所屬的中央控制設備(CP,CCN)的控制來建立,而無需有關交換中心的中央轉接單元(SN)的加入。
文檔編號H04Q11/04GK1489869SQ02804483
公開日2004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1日
發明者W·奧赫姆, A·施奈德, W 奧赫姆, 蔚 申請人:西門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