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11:33:21 1

本發明涉及汙水過濾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
背景技術:
自清潔型過濾器因其具有過濾連續性、流量大、濾芯自清潔再生等優點,在鋼鐵、電站、水利、化工、環保、製藥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現有的自清潔型過濾器都需藉助額外動力,使自清潔部件產生動作,對濾芯表面進行吸納排汙,且排汙水量消耗大,運行成本高,尤其是需要額外動力,增加了維修維護成本,也使設備結構複雜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能夠通過水壓實現汙水的自動過濾和清洗,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並且節能環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包括過濾裝置、水泵、汙水池、儲汙池、三通電磁閥、雙向電磁閥、壓差感應探頭和控制裝置,所述的三通電磁閥包括一號三通電磁閥、二號三通電磁和三號三通電磁閥,一號三通電磁閥、二號三通電磁閥和三號三通電磁閥的a端與b端分別可與c端連通且a端與b端不可連通,所述的壓差感應探頭包括一號壓差感應探頭、二號壓差感應探頭和三號壓差感應探頭。
所述的汙水池與水泵通過管道相連接,所述的水泵的出水口與二號三通電磁閥的c端通過管道相連接,二號三通電磁閥的a端與一號三通電磁閥的b端通過管道相連接,二號三通電磁閥的b端與三號三通電磁閥的a端通過管道相連接,三號三通電磁閥的b端和一號三通電磁閥的a端通過管道與雙向電磁閥的一端相連接,雙向電磁閥的另一端與儲汙池通過管道相連接,儲汙池與汙水池通過管道相連接,儲汙池底部設置有細過濾網;
所述的過濾裝置包括豎直布置的圓形的罐體,罐體內部設置有圓環形的過濾網,過濾網內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清理圓盤,清理圓盤用於對過濾網內部進行清理,所述的罐體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漏鬥狀的上進水口和下進水口,罐體中部設置有出水口,漏鬥狀有利於排汙,所述的一號壓差感應探頭設置在出水口處,二號壓差感應探頭設置在上進水口處,三號壓差感應探頭設置在下進水口處,上進水口通過管道與一號三通電磁閥的c端相連接,下進水口通過管道與三號三通電磁閥的c端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水泵、三通電磁閥、雙向電磁閥、壓差感應探頭均通過控制裝置控制。
優選的,還包括太陽能發電裝置,太陽能發電裝置為控制裝置供電。
優選的,還包括毛刷,毛刷設置在清理圓盤的圓形側壁上,毛刷上設置有上、下對稱布置的不貫通的容汙槽,毛刷可將纏繞在過濾網網孔上的汙物清理乾淨並可將汙物儲存在容汙槽內。
優選的,還包括一對旋向相反的螺旋槳。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網上的網孔為錐形孔,且錐形孔的直徑沿過濾網徑向向外逐漸變大,錐形孔有利於過濾後的水對過濾網進行反衝洗,過濾網的上、下端面設置有排汙槽,排汙槽的寬帶略小於清理圓盤厚度的一半,當清理圓盤運動到排汙槽位置時,清理圓盤不會脫離過濾網的內壁。
優選的,所述的清理圓盤的橫截面為腰鼓形,清理圓盤的中間為圓形平面,當清理圓盤上、下移動進行清理時,可使過濾網內壁上的汙物移動到清理圓盤的中間位置,可防止清理圓盤邊緣堵塞,清理圓盤沿軸向設置有過濾通孔,清理圓盤中心設置有安裝螺旋槳的螺紋孔,螺旋槳在水流的帶動下可使清理圓盤轉動,使清理圓盤對過濾網實現螺旋式清洗。
優選的,所述的清理圓盤由輕質材料製成,由於在水中清理圓盤上、下運動,利用清理圓盤的浮力抵消一部分自重,可減小清理圓盤的自身重力對水壓產生的影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採用的電氣元件較少,且採用太陽能發電裝置進行供電,無汙染,起到了節能環保的效果。
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利用汙物堵塞過濾網產生的壓力推動清理圓盤對過濾網進行清潔,過濾後的水對過濾網進行反衝洗,可實現自動清潔的目的。
3.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在清理圓盤上設置有過濾通孔,還設置有螺旋槳,水流經過過濾通孔可使螺旋槳轉動,從而帶動清理圓盤轉動,從而實現清理圓盤對過濾網的螺旋式清潔。
4.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結構簡單,製造成本較低,有利於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下進水口剛進水時的工作示意圖;
圖3是圖2進水一段時間後的工作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上進水口剛進水時的工作示意圖;
圖5是圖4進水一段時間後的工作示意圖;
圖6是圖1中H處放大圖;
圖7是本發明的清理圓盤的剖視圖;
圖8是本發明的毛刷的局部展開示意圖;
圖中:
過濾裝置1、罐體101、上進水口101a、下進水口101b、出水口101c、
過濾網102、排汙槽102a、錐形孔102b、
清理圓盤103、過濾通孔103a、圓形平面103b、螺紋孔103c、
一號壓差感應探頭104a、二號壓差感應探頭104b、三號壓差感應探頭104c、
毛刷105、容汙槽105a、
螺旋槳106、
水泵2、汙水池3、儲汙池4、
雙向電磁閥ⅰ、
一號三通電磁閥Ⅰ、二號三通電磁閥Ⅱ、三號三通電磁閥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圖6、圖7和圖8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環保型汙水過濾機,包括過濾裝置1、水泵2、汙水池3、儲汙池4、三通電磁閥、雙向電磁閥ⅰ、壓差感應探頭和控制裝置,所述的三通電磁閥包括一號三通電磁閥Ⅰ、二號三通電磁閥Ⅱ和三號三通電磁閥Ⅲ,一號三通電磁閥Ⅰ、二號三通電磁閥Ⅱ和三號三通電磁閥Ⅲ的a端與b端分別可與c端連通且a端與b端不可連通,所述的壓差感應探頭包括一號壓差感應探頭104a、二號壓差感應探頭104b和三號壓差感應探頭104c。
所述的汙水池3與水泵2通過管道相連接,所述的水泵2的出水口與二號三通電磁閥Ⅱ的c端通過管道相連接,二號三通電磁閥Ⅱ的a端與一號三通電磁閥Ⅰ的b端通過管道相連接,二號三通電磁閥Ⅱ的b端與三號三通電磁閥Ⅲ的a端通過管道相連接,三號三通電磁閥Ⅲ的b端和一號三通電磁閥Ⅰ的a端通過管道與雙向電磁閥ⅰ的一端相連接,雙向電磁閥ⅰ的另一端與儲汙池4通過管道相連接,儲汙池4與汙水池3通過管道相連接,儲汙池4底部設置有細過濾網;
所述的過濾裝置1包括豎直布置的圓形的罐體101,罐體101內部設置有圓環形的過濾網102,過濾網102內部設置有可上、下移動的清理圓盤103,清理圓盤103用於對過濾網102內部進行清理,所述的罐體101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漏鬥狀的上進水口101a和下進水口101b,罐體101中部設置有出水口101c,漏鬥狀有利於排汙,所述的一號壓差感應探頭104a設置在出水口101c處,二號壓差感應探頭104b設置在上進水口101a處,三號壓差感應探頭104c設置在下進水口101b處,上進水口101a通過管道與一號三通電磁閥Ⅰ的c端相連接,下進水口101b通過管道與三號三通電磁閥Ⅲ的c端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水泵2、三通電磁閥、雙向電磁閥ⅰ、壓差感應探頭均通過控制裝置控制。
優選的,還包括太陽能發電裝置,太陽能發電裝置為控制裝置供電。
優選的,還包括毛刷105,毛刷105設置在清理圓盤103的圓形側壁上,毛刷105上設置有上、下對稱布置的不貫通的容汙槽105a,毛刷105可將纏繞在過濾網102網孔上的汙物清理乾淨並可將汙物儲存在容汙槽105a內。
優選的,還包括一對旋向相反的螺旋槳106。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網102上的網孔為錐形孔102b,且錐形孔102b的直徑沿過濾網102徑向向外逐漸變大,錐形孔102b有利於過濾後的水對過濾網102進行反衝洗,過濾網102的上、下端面設置有排汙槽102a,排汙槽102a的寬帶略小於清理圓盤103厚度的一半,當清理圓盤103運動到排汙槽102a位置時,清理圓盤103不會脫離過濾網102的內壁。
優選的,所述的清理圓盤103的橫截面為腰鼓形,清理圓盤103的中間為圓形平面103b,當清理圓盤103上、下移動進行清理時,可使過濾網102內壁上的汙物移動到清理圓盤103的中間位置,可防止清理圓盤103邊緣堵塞,清理圓盤103沿軸向設置有過濾通孔103a,清理圓盤103中心設置有安裝螺旋槳106的螺紋孔103c,螺旋槳106在水流的帶動下可使清理圓盤103轉動,使清理圓盤103對過濾網102實現螺旋式清洗。
優選的,所述的清理圓盤103由輕質材料製成,由於在水中清理圓盤103上、下運動,利用清理圓盤103的浮力抵消一部分自重,可減小清理圓盤103的自身重力對水壓產生的影響。
如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工作時,水泵2將汙水從汙水池3輸送至二號三通電磁閥Ⅱ,汙水依次經過二號三通電磁閥Ⅱ的c端和b端,三號三通電磁閥Ⅲ的a端和c端並從下進水口101b進入罐體101內,由於汙物將過濾網102的網孔堵塞,使得過濾網102內的壓力增大,為平衡壓力,清理圓盤103向上運動,在螺旋槳106的作用下,清理圓盤103還做旋轉運動,汙水一部分從出水口101c流出,一部分穿過清理圓盤103上的過濾通孔103a和過濾網102的錐形孔102b從上進水口101a流出,並流經一號三通電磁閥Ⅰ的c端和a端和雙向電磁閥ⅰ並流入儲汙池4內,儲汙池4通過細過濾網將汙物過濾,濾出的汙水回流到汙水池3中,當清理圓盤103處於最高位置時,關閉雙向電磁閥ⅰ,過濾網102內的水壓會持續升高,當出水口101c與下進水口101b之間的水壓達到預定值時,使一號三通電磁閥Ⅰ、二號三通電磁閥Ⅱ和三號三通電磁閥Ⅲ處於相反的工作狀態,使清理圓盤103向下運動,對下方的過濾網102進行清理,同時汙水可從清理圓盤103上方進行過濾。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