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4:21:06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機外殼。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器設備得到開發應用,其中,電機作為各種機械的動力源被廣泛應用。
但隨著設備的研究和開發,電機功率的增大,電機工作時所散發的熱量也越來越大,如果電機的散熱功能不好的話,將嚴重影響電機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壽命。
目前,市場上的電機外殼大多採用如圖1所示的電機外殼的結構,雖然其結構簡單、散熱效果良好,但是,其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是通過螺釘旋緊於電機外殼上的凸塊來緊固在電機外殼上的,該凸塊僅有一側與電機外殼接觸,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緊固於凸塊上後,凸塊受力將力傳導至於凸塊接觸的電機外殼處,故凸塊與電機外殼接觸的位置受力容易發生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與電機外殼固定的位置不易發生斷裂的電機外殼。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電機外殼,包括轉子槽筒以及均布於轉子槽筒外表面上的散熱片,所述轉子槽筒兩端的埠處均布有連接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的凸塊,所述凸塊的下表面連接於相鄰兩個散熱片的端部、並與散熱片以及轉子槽筒一體成型;所述凸塊的上表面與轉子槽筒的端面位於同一平面上;設於所述轉子槽筒兩端的凸塊的下表面分別連接同一散熱片兩端的端部、並於兩個相對應的凸塊上穿設有穿心螺杆。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通過穿心螺杆拉緊,固定於電機外殼上,穿心螺杆拉緊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時,與電機前蓋接觸的凸塊受到一個指向電機後蓋的力,由於凸塊與散熱片接觸,即與電機前蓋接觸的凸塊可以將力直接傳導至轉子槽筒以及散熱片上,不會使該凸塊僅有與轉子槽筒表面接觸的地方受力,從而使凸塊的受力強度越大,延長電機外殼的使用壽命;與電機後蓋接觸的凸塊受到一個指向電機前蓋的力,由於凸塊與散熱片接觸,即與電機前蓋接觸的凸塊可以將力直接傳導至轉子槽筒以及散熱片上,不會使該凸塊僅有與轉子槽筒表面接觸的地方受力,從而使凸塊的受力強度越大,延長電機外殼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凸塊包括C型凹槽部,C型凹槽部兩端分別設有延伸部,所述C型凹槽部的兩端位於相鄰兩個散熱片的端面上,所述延伸部的底面與散熱片的端面相接觸,所述延伸部的兩側分別與散熱片端面的兩側相重合,與所述C型凹槽部相連的兩個延伸部的端部位於同一外圓上,所述C型凹槽部的開口背向轉子槽筒的表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凸塊不會對穿心螺杆緊固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時產生幹擾,同時,兩個延伸部的端部位於同一外圓上,即兩個延伸部的端部處於同一加工軌跡上,便於對電機外殼的後續加工。
優選的:所述散熱片分為四組、並均布於轉子槽筒的外表面上,所述散熱片沿轉子槽筒的外壁均勻分布。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電機外殼便於注塑成型,同時,散熱片角度的統一便於後續對電機外殼的再加工。
優選的:所述轉子槽筒外側還設有與轉子槽筒一體成型的接線盒,所述接線盒與轉子槽筒接觸的內表面設有連通轉子槽筒內部的接線口,所述接線口位於接線盒的一端,所述接線盒外且靠近接線口處的轉子槽筒外側設有散熱片。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轉子槽筒內的導線可以與電纜線通過接線盒連接,同時,由於接線盒內設有接線口,部分熱量通過接線口傳遞至接線盒內,接線盒外靠近接線口處設有的散熱片便於熱量的傳遞與發散。
優選的:所述接線盒上設有螺紋孔座,所述螺紋孔座上設有螺紋孔,所述接線盒的端面上設有凸緣,所述凸緣的位於螺紋孔座的內側。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接線盒與盒蓋連接前,凸緣可以起到定位以及密封的作用,螺紋孔座上的連接孔與螺栓進行連接時不會受到接線盒內部的導線的幹擾。
優選的:所述散熱片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面與轉子槽筒的外表面接觸。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散熱片的抗壓強度增強,散熱面積增大,從而使電機外殼不易受損,延長電機外殼的工作壽命。
優選的:同一組所述散熱片上設有緊固電機底座的底座連接塊,所述底座連接塊位於相鄰兩個散熱片之間,所述底座連接塊的兩側與散熱片接觸,所述底座連接塊與散熱片一體成型。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底座連接塊受力使可以將部分力傳遞給與其相連的散熱片上,增強底座連接塊的受力強度,同時,與散熱片連接的底座連接塊起到加強筋的作用,加強散熱片的受力強度。
優選的,所述散熱片上設置有連接臺,所述連接臺為底面呈橢圓形的凸起,所述連接臺的底面位於轉子槽筒的表面、並位於散熱片上,所述連接臺與散熱片一體成型。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使連接臺受力強度較大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散熱片的受力強度,增強其抗壓能力,延長電機外殼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對比於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凸塊受力後將力傳導至與電機外殼接觸的位置以及與與凸塊接觸的散熱片上,凸塊受力後傳導的面積較大,同時,與凸塊接觸的散熱片起到承載凸塊的作用,使凸塊受力後不易發生斷裂,延長電機外殼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實施例的仰視圖;
圖4為實施例與電機前蓋以及電機後蓋的裝配圖;
圖5為實施例中散熱片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1、轉子槽筒;2、散熱片;3、電機前蓋;4、電機後蓋;5、凸塊;6、延伸部;7、C型凹槽部;8、凸緣;9、接線盒;10、接線口;11、螺紋孔座;12、螺紋孔;13、連接臺;14、底座連接塊;15、穿心螺杆;16、凸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轉子槽筒1以及散熱片2,散熱片2為四組,散熱片2沿轉子槽筒1的外壁均勻分布,該散熱片2的橫截面為三角形且底面位於轉子槽筒1的外表面上,轉子槽筒1兩端的外緣處設有凸塊5,凸塊5的上表面與轉子槽筒1的端面位於同一平面上,凸塊5的下表面與相鄰兩個散熱片2的端面相接觸,電機外殼兩端的凸塊5均接觸於同一散熱片2,穿心螺杆15穿過電機外殼兩端的凸塊5的外側、並位於相鄰兩個散熱片2之間;轉子槽筒1與散熱片2以及凸塊5一體成型。
轉子槽筒1的外表面上設有橫截面為矩形的接線盒9,接線盒9靠近轉子槽筒1的端部,接線盒9內靠近轉子槽筒1端面的位置設有矩形的接線口10,靠近接線口10處的接線盒9的外側與轉子槽筒1端部之間設有散熱片2,所述散熱片2的一端固定於轉子槽筒1的表面,相鄰的另一端固定於接線盒9上。
接線盒9的端面上設有四個螺紋孔座11,接線盒9長邊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螺紋孔座11,螺紋孔座11位於接線盒9殼的內側,接線盒9的端部設有凸緣8,凸緣8位於接線盒9的內側,並位於螺紋孔座11的內側。
散熱片2上一體成型有連接臺13,連接臺13為底面為橢圓狀的凸臺型,連接臺13底面固定於轉子槽筒1的外表面上,連接臺13的底面面積大於頂面面積,連接臺13的兩個橢圓圓心處鑽設有連接孔。
結合圖1和圖2所示,凸塊5包括C型凹槽部7以及位於C型凹槽部7兩端的延伸部6,延伸部6分別位於相鄰兩個散熱片2的端面上,C型凹槽部7位於相鄰兩個散熱片2之間,C型凹槽部7的另一側與轉子槽筒1的表面相接觸,兩個延伸部6的端部位於同一外圓上。
如圖3所示,轉子槽筒1上設有四個相互對應的底座連接塊14,四個底座連接塊14分別設於相鄰兩個散熱片2之間,且與散熱片2一體成型。
如圖4所示,電機前蓋3與電機後蓋4通過穿心螺杆15的拉緊,固定於電機外殼上,與電機前蓋3接觸的凸塊5受到一個指向電機後蓋4的力,與電機後蓋4接觸的凸塊5受到一個指向電機前蓋3的力,這兩個力均通過凸塊5傳導至與凸塊5接觸的散熱片2上,兩個力進而傳導至轉子槽筒1上,受力面積增大,凸塊5直接與轉子槽筒1的外表面的接觸端的力得到分散,不易發生斷裂,電機外殼上的連接臺13除連接作用外進一步對散熱片2起到加固的作用,加強散熱片2的抗壓能力,提高電機外殼的抗壓強度,延長電機外殼的使用壽命。
穿心螺杆15還可以與轉子槽筒1以及散熱片2一體成型、並位於如圖1所示的凸塊5所接觸的兩散熱片2之間,穿心螺杆15的兩側分別與散熱片2接觸,所述穿心螺杆15兩端設有螺紋。
如圖5所示,還可以在散熱片2上一體成型有交錯布置的凸稜16,用以加固散熱片2的抗壓強度,以及增加散熱片2的散熱面積。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示範性實施方式,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