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菸草青枯病的田間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7-16 22:23:21 2
本發明屬於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菸草青枯病的田間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由青枯勞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被認為是菸草(Nicotiana tabacum)上最嚴重的土傳病害。該病害在許多熱帶溼潤或暖溫帶溼潤的菸草種植國家均有發生。在我國,菸草科技工作者們一直致力於菸草青枯病的防治研究。傳統的化學防治方法不僅成本高、汙染重、破壞土壤生態,而且還會造成有害物質殘留超標。儘管生物防治克服了化學防治的上述缺點,且研究和實踐已證明其對菸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效,但生物藥劑防治效果一般較為緩慢,其有效活性成分比較複雜,易受環境因素的制約和幹擾,具有有效期短、質量穩定性較差等缺點。因此,探索出更有效的防治菸草青枯病的藥劑或方法是必然的方向。本領域技術人員為克服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弊端,嘗試通過種植方式進行菸草青枯病的防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治菸草青枯病的田間種植方法,操作方便,易於管理,可有效減輕菸草青枯病的發生與蔓延,並克服現有技術中生物藥劑藥效不穩定性和化學藥劑殘留超標、破壞生態環境等缺點。
所述的防治菸草青枯病的田間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播種萬壽菊。於菸葉移栽前15~25天按常規技術進行煙田整地、施肥、起壟、覆膜,然後在煙壟間播種萬壽菊。
(2)施用含乙蒜素的移栽水。將乙蒜素和移栽水按照重量比1:2000~3000的比例稀釋配製成乙蒜素移栽水,在煙苗移栽時進行灌根,每株煙苗灌根施用1.00kg乙蒜素移栽水。
(3)施用含萬壽菊根莖的陪嫁土。煙苗移栽時,灌根施用乙蒜素移栽水後,每株煙苗施用萬壽菊培嫁土混合物1.00kg。
(4)對萬壽菊進行間苗。保證每株煙旁至少套種四株萬壽菊,萬壽菊套種在煙壟的兩側。
所述的萬壽菊培嫁土混合物的構成為萬壽菊根莖粉碎物和陪嫁土,兩者比例為5~10:100。其中,萬壽菊根莖粉碎物大小為0.5~10mm。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乙蒜素移栽水中乙蒜素和移栽水的重量比為1:2000。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萬壽菊培嫁土中的萬壽菊根莖粉碎物:培嫁土的最佳比例為10:100。
其中乙蒜素的有效成分為乙烷硫代磺酸乙酯,分子式為C4H10O2S2。
上述未說明部分為該領域的常規技術。在菸葉採收完成後,萬壽菊的根莖拔除後晾乾進行粉碎,待來年製作萬壽菊培嫁土混合物,用於菸葉移栽環節。
有益效果
1、本發明操作方便,方法簡單,管理容易,易被廣大菸農掌握,可在菸草青枯病發生區推廣。
2、本發明對人畜無毒、對環境安全,克服了生物藥劑藥效不穩定性的缺點和化學藥劑殘留超標、破壞生態環境的缺點。
3、本發明可延緩菸草青枯病發生10d以上,減輕病害發生程度,其防效比生物藥劑高27.95%~51.48%,比化學藥劑高32.98~73.68%。
4、與生物藥劑、化學藥劑相比,使用本發明菸葉產量可提高10%左右,產值可提高30%以上。
5、本發明可循環再生產,菸葉採收完成後,萬壽菊的根莖拔除後晾乾進行粉碎可以製成萬壽菊培嫁土混合物,用於菸葉移栽環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技術方案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主要物質成分及其功能作用介紹如下:
乙蒜素是一種植物源仿生殺菌劑,具有殺菌譜廣、速效性好、殘留期短、不易產生抗藥性的特點,在移栽時灌根可及時殺滅煙株根際土壤中的青枯菌,將青枯菌消滅在侵入煙株前,為菸草生長發育提供一個健康的土壤環境。萬壽菊又名臭芙蓉,為菊科萬壽菊屬的植物,在煙苗移栽時施用含有萬壽菊根莖粉碎物的培嫁土可以驅走煙田中的地下害蟲,從而降低青枯菌通過傷口(地下害蟲刺傷煙苗根莖造成)侵染煙株的機率。同時,在煙田中套種萬壽菊,活體萬壽菊的根系分泌物等會產生一些抑菌物質使得煙株對青枯菌產生抗性,促進煙苗和煙株的生長發育。對萬壽菊進行間苗可使萬壽菊生長更好,根系分泌物更多。乙蒜素、萬壽菊種子為市售產品。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申請人為驗證和推廣本發明中所述的防治菸草青枯病的田間種植方法,已於2014年和2015年在湖北省恩施州菸葉種植產區進行了大田防治試驗驗證。
其中,2014年在恩施州宣恩縣椒園鎮涼風村(海拔高度880m)和利川市涼務鄉諸天村(海拔高度1120m)開展9種大區種植對比試驗,每區面積為10.8m×13.2m,種植220株菸草。試驗區種植菸草品種為雲煙87。
2015年在恩施州宣恩縣椒園鎮涼風村(海拔高度895m)和恩施市城郊菸草基地單元(海拔高度585m)開展9種大區種植對比試驗,每區面積為18.6m×15.4m,種植480株菸草。試驗區種植菸草品種為雲煙87。
試驗區地勢平坦,田塊整齊,排灌方便;土壤疏鬆為黃棕壤,肥力適中;連年種植菸草,歷年青枯病發生嚴重。
下面將結合具體菸草種植技術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播種萬壽菊。4月5日按常規技術進行煙田整地、施肥、起壟、覆膜,然後在煙壟間播種萬壽菊。
(2)煙苗移栽。2014年宣恩縣椒園鎮涼風村4月25日移栽煙苗,利川市涼務鄉諸天村4月30日移栽煙苗;2015年宣恩縣椒園鎮涼風村4月24日移栽煙苗,恩施市城郊菸草基地單元4月22日移栽煙苗。煙壟的行距為110~120cm,菸草的株距為55~60cm。
(3)施用含乙蒜素的移栽水。量取一定量的80%乙蒜素原藥(河南省大地農化有限責任公司),用移栽水進行稀釋,在煙苗移栽時將製成的乙蒜素移栽水進行灌根,每株煙苗灌根施用1.00kg。
(4)施用含萬壽菊根莖的陪嫁土。在粉碎機中將萬壽菊根莖進行粉碎(0.5~10mm),將粉碎物按比例與培嫁土混勻,製成萬壽菊培嫁土混合物。灌根施用乙蒜素移栽水後,每株煙苗施用萬壽菊培嫁土混合物1.00kg。
(5)對萬壽菊進行間苗:間苗後萬壽菊株距為30cm,行距為30~50cm。
萬壽菊與煙套種,見圖1。
表1為不同實施例主要物質施用含量及配比。
表1
為驗證和推廣本發明所述的防治菸草青枯病的田間種植方法,同時在採用以上9種實施例的同一地方分別進行了防治菸草青枯病的對比試驗。對比試驗為施用常用生物藥劑和化學藥劑,依然採用大區對比的方式,每區種植相同數目的煙株;並以常規種植未施藥劑的菸草為對照。
菸葉移栽後對本發明中所述的各實施例和每個對比試驗中的煙株的病害首發時期進行了記錄,並於採收結束前一天進行發病情況調查,計算了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病情指數=100×[Σ(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防治效果(%)=[(對照病指-處理病指)/對照病指]×100。
2014年度菸草青枯病發生情況和防治效果見表2和表3。本發明中所述的各實施例(實施例1~實施例9)可延緩菸草青枯病發生10d以上;對菸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顯優於生物藥劑、化學藥劑和對照,至採烤結束(最後一次調查)時,實施例1~實施例9較對照的防效均在75%以上,較生物藥劑的防效高27.95%~38.33%、較化學藥劑的防效高32.98%~71.43%,其中尤以實施例9最高(防效高於80%)。
表2不同處理菸草青枯病發病情況調查記載表(宣恩,2014年)
表3不同處理菸草青枯病發病情況調查記載表(利川,2014年)
2015年度菸草青枯病發病情況和防治效果見表4和表5。本發明中所述的各實施例(實施例1~實施例9)可延緩菸草青枯病發生12 d;對菸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顯優於生物藥劑、化學藥劑和對照,至採烤結束(最後一次調查)時,實施例1~實施例9較對照的防效均在75%以上,較生物藥劑的防效高38.93%~51.48%、較化學藥劑高55.46%~73.68%,其中尤以實施例9最好(防效高於80%)。
表4不同處理菸草青枯病發病情況調查記載表(宣恩,2015年)
表5不同處理菸草青枯病發病情況調查記載表(恩施,2015年)
對菸草經濟性狀指標進行了統計,結果見表6和表7。2014年度實施例1~實施例9中菸葉產量、產值、均價分別較對照平均增加22.92%、51.14%和22.63%;較生物藥劑平均增加11.20%、31.10%和17.58%;較化學藥劑平均增加9.88%、31.43%和19.29%。其中以實施例9的菸葉經濟性狀指標增幅最大。
2015年度實施例1~實施例9中菸葉產量、產值、均價分別較對照平均增加19.49%、49.66%和24.93%;較生物藥劑平均增加14.10%、31.78%和15.20%;較化學藥劑平均增加12.42%、32.08%和17.19%。其中以實施例9的菸葉經濟性狀指標增幅最大。
表6不同處理菸草經濟性狀統計(宣恩,2014年)
表7不同處理菸草經濟性狀統計(恩施,2015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屬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