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卷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9:07:16 2
專利名稱:鋼卷開卷機脹縮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巻開4^脹縮機構,屬於冶金W^技術。
技術背景在眾多的軋鋼工藝設備中,首臺設備是打開坯^H^巻的開4^。開4^ ,機構又稱巻筒是開il^L的i個呈懸臂式軸狀徑向脹縮結構的機構,由其 保證不同M^^H輛巻與其相配裝並正常工作。所iO^機構的承栽能力及 其徑向脹縮量,決定了開4^的適用範圍、使用壽*軋制工藝設備運行的 穩定性。目前已有開巻淨;U^機構的徑向,量在30 70mm範圍內,稜錐M 楔角在7° ~12°範圍內。由於,才^,範圍小而對上道工序鋼巻4^內 徑變化4i要求4^嚴,其^M受到限制。尤其是鉗口式巻WL所提供的鋼巻, 其內3U!"在較高的鉗口,以致開4^U^才禍無法伸入鋼巻內孔並脹開。中 國專利4t權z〉告號CN2461677Y所公開的"開巻才幾主軸脹縮芯軸",儘管其 芯軸直徑尺寸變化範圍是1900 2100mm,脹縮量iifl] 200mm,但其軸向最 大4f^呈為2100mm。無疑,上述專利存在結構不合理,實用操作不方〗更等不 足,只能適用內孑UI14聖〉小1900 mm的鋼巻,尤其是由於其芯軸長度長,推 4i^f驅動機構往復^^呈大,而其適用範圍受到限制。綜上所述,上述已有技 術,不符合開44M^城即巻筒M^(J)625max/4)610/4)510minx 1500mm 的現行行業標準工藝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種結構合理,實用^ft方便,徑向脹縮量大,適用範圍廣的鋼巻開4^*^機構,以^l良已有技術的不足, 滿足工廠高效生產的需要。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所要解決技術問題的構想是,選;t^機構徑向自量為> 115mm。以滿足開4^U^才,即巻筒鄉(J)625max/(j)610/cl)510min x 1500mm的行業標準工藝要求;增大斜楔角。以其在,機構徑向脹縮量 加大糾下,縮短4^f的軸向4灘,使巻筒軸向長度縮短,結構更加合理位,既能保ii^i楊即巻筒具有足夠的絲能力,同時又 育l^相互運動幹涉,以最大程yl^長斜楔運動的有^離,謀求所要求的 最,縮量,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初衷。 有鑑於上述構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所要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種鋼巻開4^0^機構,包括沿軸向設有相M稱的2個長槽孔的空 心芯軸,##^f、呈至少2 ^卜斜楔式結構且至少2稜的稜錐套、過堂鍵、相配合的扇形板和卡塊;空心芯軸可與開巻^t轉組件動力輸出軸同軸連接; ^4^t可與往復運動動力單; t^接且設在空心芯軸內並可沿軸向滑動;過堂 鍵穿設在稜錐套的徑向通孔、芯軸的長槽孔和###的徑向通孔內,過堂鍵 可不受長槽孔幹涉而隨4Wf沿長槽孔軸向滑動;,套與空心芯軸配^JL 通過平鍵配合連接,平^^可沿其長^#軸向滑動;扇形板和稜錐套的內外斜楔間,設有燕尾形/r字形槽塊副,所i贈塊副的燕尾形/r字形滑塊,與稜錐套/扇形板固定聯結,且可沿扇形板/稜錐套所設的燕4^/T形槽滑動;扇形 板內側端與卡塊固定聯結,JLit過卡塊與空心芯軸的軸肩相卡接,扇形板可 沿徑向脹縮滑動,其創新點在於所iJt^錐套的夕N^楔和扇形板的內斜楔的斜楔角a在14。 ~15°範圍內;在稜錐套的斜楔最^^且位於所說滑塊運動路線與其外圓相交的部位, 設有用來i^免稜錐套在軸向移動過程中與所i兌滑塊相干涉的凹槽;在扇形板的位於稜錐套運動路線與其內圓相交*,設有用^M^稜錐 套在軸向移動過程中與扇形;^目幹涉的凹槽。由以上所給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明了,本實用新型在其斜楔角為14。和脹 縮量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工藝要求115mm的務泮下,其#4^#軸向行程為 250mm,以而iiJ打小^^呈;U^t量,歸城軸向長度^S,結構合理緊 湊,適用範圍廣的目的。且可在其避免幹涉凹槽*具有足夠承栽鋼巻重量 的務fr下,實M實用新型輕型化設計,從而使本實用新型重量更輕、結構 更加緊湊。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創新點在於稜錐套是3級4稜外斜楔式稜錐套;扇形;^3級內斜楔^i形板,所 說扇形板的數量是4塊。這^^本實用新型所優選的。由於稜錐套所設的4稜 互間90。對稱布置,可使巻筒與鋼巻兩者的g己合比2稜或3稜更加合理,兩 者的結合力分布更加均勻,有利於本實用新型的正常工作。而其稜數在4稜 以上的,儘管都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且與鋼巻內孔的結合更好,但其結 構顯得很複雜,且其自重也將有所增加。i^t制it^本、裝配維修及其正常 工作,都不是十分有利的。扇形板與空心芯軸的軸肩的S5^面之間,還設有與軸肩/扇形板聯結的用來減少兩者磨損的銅塊。其目的顯然在於進一步提髙扇形;fej^r運動性能, 和延長使用壽命。
上述技術方案得以實施後,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下列特點和進步,是顯 而易見的。1、 徑向脹縮量大。脹縮量達115mm,能夠滿足現行開iMa^機構即 巻筒規格的要求,且適用範圍廣;2、 ^4i4f軸向^f呈小。##杆在脹縮量115mm條件下,軸向行程為 250mm。所^J^機構軸向長度短;與其相S&裝的軸嚮往復運動動力單元例 如液及組件的朽難短,開4^結構緊湊,佔用生產現場的空間小;3、 徑向脹縮量與軸向行程的比值大。這是目前已有技術所不可比擬的。 解決了長期以來人們渴望解決而未能解決的技術關鍵;4、 結構合理緊湊。尤其是與中國專利CN2461677Y相比,本實用新型 結構具有顯著的進步。5、 實用操作簡易方l更,安裝巻筒工作效率高。不存在如同中國專利 CN2461677Y那樣,通過在芯軸上加裝增徑墊板,來擴;^1^ 範圍 所帶來的麻煩。考慮到本實用新型斜楔角較大,以致鋼巻對本實用新型徑向作用力沿斜 楔的分力較大,而有可能產生本實用新型與鋼巻鎖緊力不足的問題,為此本 實用新型建議,由###軸嚮往復運動單元例如油釭組件,通過4Ni杆實施 稜錐套的軸向鎖定。但並不是必須的。因為本實用新型的斜楔角小於或等於 坡面最大自鎖角15° 。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M實施方式在其中心線以上為脹開狀態的軸向 剖4見示意圖;圖中示出了稜錐套3與扇形板7為3級斜楔式結構;其中間1 個斜楔相互配合,且不存在所說滑塊副10;圖2是圖1的A-A剖視示意圖。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稜錐套3是4 稜結構;圖3是如同圖1所示扇稜錐套3的軸向剖視圖。圖中示出了i^稜錐套 3與滑塊6運動幹涉的凹槽3-2,和稜務維3的3級外斜楔4稜結構;圖4是如同圖l所示扇形板7的軸向剖視圖。圖中示出了i^稜錐套3 與扇形板7運動幹涉的凹槽7-3、 74,和扇形板7的3級內斜楔結構; 圖5是本實用新型巻筒脹開外徑為(J)510mm的狀態參考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巻筒脹開外徑為d)610mm的狀態參考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巻筒脹開外徑為cJ)625mm的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照附圖,通過務本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典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至4所示。一種鋼巻開4機構,包括沿軸向設有相互對稱的2個長槽孔4的 空心芯軸l,推拉杆2、呈至少2^卜斜楔式結構且至少2稜的稜錐套3、過 堂鍵5、與稜錐套3的夕卜斜楔級數和稜數均相等的呈多級內斜楔式結構且可 與稜錐套3夕卜斜楔相配合的扇形板7和卡塊8;空心芯軸1可與開4 轉 組件動力輸出軸同軸連接;2可與往復運動動力單itii接且設在空心 芯軸1內並可沿軸向滑動;過堂鍵5穿設在稜錐套3的徑向通孔、芯軸1的 長槽孔4和### 2的徑向通孔內且呈滑配合,過堂鍵5可不受長槽孔4幹 涉而隨#4^2沿長槽孔4軸向滑動;4Nt套3與空心芯軸1配^JLit過平 鍵9S己合連接,平鍵9可沿其長鍵槽軸向滑動;扇形板7和稜錐套3的首尾 2個內外斜楔間,設有燕尾形槽塊副IO,所iJMf塊副10的燕尾形滑塊6,與 扇形板7固定聯結,且可沿稜錐套3所設的燕贈滑動;扇形板7內側端通 過螺釘與卡塊8固定聯結,Jit過卡塊8與空心芯軸1的軸肩1-1相卡接, 扇形板7可沿徑向自滑動;所^^t錐套3的夕h^楔和扇形板7的內斜楔的斜 ■ ot為14° ;在稜錐套3的斜楔勤 且位於所說滑塊6運動路線與其外 圓3-1相交的部位,設有用iM^稜錐套3在軸向移動過程中與所i兌滑塊6 相干涉的凹槽3-2;在扇形板7的位於稜錐套3運動路線與其內圓7-1、 7-2 相交部位,設有用^i^稜錐套3在軸向移動過程中與扇形板7相干涉的凹 槽7-3、 74;稜錐套3是3級4稜外斜楔式稜錐套;扇形板7是3級內斜楔 式扇形板,所說扇形板7的數量是4塊;扇形板7與空心芯軸1的軸肩1-1 的配接面之間,還設有與軸肩l-l聯結的用來減少兩者磨損的銅塊ll。以上所描#實用新型的4稜稜錐套3,建議採用等強度鋼質結構設計, 其最小,應〉20mm,以保證其剛性和強度,承栽重量〉25t,滿足大巻裝 鋼巻的開巻需求。本實用新型初樣^iM^試用效果是很好的。在本實用新型外徑小和4Wt 往復行程小的條件下,實現了本實用新型徑向;Ui縮量的目的。
權利要求1、 一種鋼巻開4 ^機構,包括沿軸向設有相互對稱的2個長槽孔(4) 的空心芯軸(l), (2)、呈至少2 ^卜斜楔式結構且至少2稜的稜錐套(3 )、過堂鍵(5 )、與稜錐套(3 )的夕卜斜楔級數和稜數均相等的呈內斜楔式結 構且可與稜錐套(3 )外斜楔相S己合的扇形板(7)和卡塊(8);空心芯軸(1) 可與開4^t轉組件動力輸出軸同軸連接;#杆(2)可與往復運動動力單元 連接且設在空心芯軸(1)內並可沿軸向滑動;過堂鍵(5)穿設在稜錐套(3) 的徑向通孔、芯軸(1)的長槽孔(4)和### (2)的徑向通孔內,過堂鍵(5 ) 可不受長槽孔(4)幹涉而隨^4^t (2)沿長槽孔(4)軸向滑動;*套(3) 與空心芯軸(1)配^JJt過平鍵(9) g&合連接,平鍵(9)可沿其長^槽軸向 滑動;扇形板(7)和稜錐套(3)的內夕卜斜楔間,設有燕尾形^T形槽塊副(10), 所i^ff塊副(10)的燕尾形/T形滑塊(6 ),與稜錐套(3 ) /扇形板(7)固定聯 結,且可沿扇形板(7) /稜錐套(3)所設的燕絲/T形槽滑動;扇形板(7) 內側端與卡塊(8)固定聯結,JJt過卡塊(8)與空心芯軸(1)的軸肩(1-1) 相卡接,扇形板(7)可沿徑向脹縮滑動,其特徵在於a、 所i)L^錐套(3)的夕h^楔和扇形板(7)的內斜楔^h楔角oc在14° ~15° 範圍內;b、 在稜錐套(3)的斜楔最低端且位於所說滑塊(6)運動路線與其外圓 (3-1)相交的部位,設有用^JL稜錐套(3)在軸向移動過程中與所說滑塊(6) 相干涉的凹槽(3-2);c、 在扇形板(7)的位於稜錐套(3)運動路線與其內圃(7-1、 7-2)相交 部位,設有用iM^稜錐套(3)在軸向移動過程中與扇形板(7)相干涉的凹 槽(7-3、 7-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巻開4^0^t機構,其特徵在於稜錐套(3 ) 是4稜3iSJt斜楔式稜錐套;扇形板(7)是3級內斜楔^i形板,所iU形板(7) 的數量是4塊。
3、 才緣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鋼巻開4^J^機構,其特徵在於扇形板 (7)與空心芯軸(1)的軸肩(1-1)的g議面之間,還設有與軸肩(1-1) /扇形板(7)聯結的用來減少兩者磨損的銅塊(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鋼卷開卷機脹縮機構,包括空心芯軸,設在空心芯軸內的推拉杆,稜錐套,過膛鍵,扇形板和卡塊;稜錐套與扇形板為內外斜楔配合且由滑塊連接;以其斜楔角在14°~15°範圍內,稜錐套和扇形板分別設有避免其運動相互幹涉的凹槽為主要特徵。實現了在本實用新型直徑小和推拉杆往復行程小的條件下,增大本實用新型脹縮量的目的。具有結構合理緊湊,實用操作方便,徑向脹縮量大和適用來料鋼卷內徑變化範圍廣等特點。
文檔編號B21C47/00GK201020485SQ20072003579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3日
發明者梅如敏, 濤 程, 董春光 申請人:常州寶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