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8:08:56 3
專利名稱:一種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製冷循環設備,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利用製冷劑所含的
熱量進行融霜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住宅或商業建築中使用的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製取衛生熱水時,當環境 溫度較低且相對溼度較大時,翅片式蒸發器會大量結霜而影響換熱效果,嚴重時導致機組 不能正常運行,業界採用諸如熱氣旁通、四通閥換向、電加熱等多種融霜方式,現有的熱氣 旁通方式雖然除霜過程中水溫幾乎沒有波動,但效率低、效果差。 熱泵融霜時,系統利用四通換向閥將原有蒸發器和冷凝器的功能相互轉換,實現 熱泵循環。熱泵循環時的蒸發器(即製冷循環時的冷凝器)內製冷劑從環境介質(即空 氣)中吸收熱量,通過壓縮機提升製冷劑壓力到達冷凝器(即製冷循環時的蒸發器)中,利 用製冷劑在高壓下的冷凝放熱融解蒸發器上所結的霜。熱泵融霜時,熱泵系統的蒸發溫度 直接影響到融霜的效率,蒸發溫度越高,熱泵的制熱效率越高,融霜時間越短。所以環境介 質的溫度直接影響到熱泵循環的效率,特別在冬季時,熱泵融霜的熱量需要從較低的環境 介質中提取,由於此時空氣溫度較低,熱泵蒸發溫度也相應降低,系統能效比相對較小,融 霜運行時間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融霜循環設備能耗高、系統能效小、融霜運行時間較長的不足,本實 用新型提供一種能有效降低結霜速度,提高系統能效比,節約能耗,降低經濟成本的熱氣旁 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 霜裝置,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一電磁閥、第二換熱器,並形成回 路,第二換熱器中的換熱管分換熱器底部的過冷段換熱管和換熱器上部段換熱管,過冷段 換熱管與上部段換熱管通過膨脹閥連接,壓縮機製冷劑出口與上部段換熱管之間還連有另 一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換熱器是板式、殼管式或套管式換熱器中任一種;第二換 熱器為翅片管式換熱器;膨脹閥為熱力膨脹閥、電子膨脹閥或毛細管中任一種;壓縮機1可 以是容積型或速度型;電磁閥為本領域常用的電磁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在翅片式蒸發器下部增加過冷段,大大降低結霜速度,使熱氣旁通除霜效果更 加快捷有效; 2.通過蒸發器的過冷,提高了系統能效比; 3.節約了能耗,降低了經濟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示意圖,包括壓縮機1、第一換 熱器2、第二換熱器4、電磁閥3、膨脹閥5,壓縮機1製冷劑出口和第一換熱器2的製冷劑進 口連接,第一換熱器2的製冷劑出口與電磁閥3進口連接,電磁閥3出口與第二換熱器4制 冷劑進口連接。 第二換熱器4中的換熱管分換熱器底部的過冷段換熱管41和換熱器上部段換熱 管42,過冷段換熱管41與上部段換熱管42通過膨脹閥5連接。 壓縮機1製冷劑出口與第二換熱器4上部段換熱管42之間還連有另一電磁閥6。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第一換熱器2是板式、殼管式或套管式換熱器中任一種;第二 換熱器4為翅片管式換熱器;膨脹閥5為熱力膨脹閥、電子膨脹閥或毛細管中任一種;壓縮 機1可以是容積型或速度型;電磁閥為本領域常用的電磁閥。 實施例l 使用時,在製冷循環系統中充注製冷劑蒸汽。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1提升壓力後 通過管道進入第一換熱器2中,將冷劑蒸汽冷凝成為高壓液體,而後經電磁閥3進入第二換 熱器4中的換熱管底部的過冷段換熱管41,由於過冷段換熱管41中的製冷劑為中溫高壓 液體,因此過冷管的溫度相對較高,當環境溫度較低且相對溼度較大時,就有效防止了第二 換熱器4中的換熱管所產生的冷凝水,特別是冬季蒸發器下部聚集大量的水珠在第二換熱 器4底部的換熱管上結霜,中溫高壓液體的製冷劑經膨脹閥5節流降壓為低溫低壓的製冷 劑液體後,進入蒸發器4中上部段換熱管42吸收載冷劑的熱量變為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 回到壓縮機l,形成一個製冷循環並如此反覆。在此情況下,電磁閥6可以失電。 實施例2 當環境需要取熱時,可以讓電磁閥3失電,電磁閥6得電,壓縮機1、電磁閥6和第 二換熱器4中的換熱管上部段換熱管42通過管道連接並形成迴路,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1 提升壓力後電磁閥6順著管道直接進入第二換熱器4中上部段換熱管42中,與外界低溫介 質進行熱量交換,此時,換熱管中的製冷劑凝結成中溫液體或是中溫蒸汽和液體的混合物, 然後回流壓縮機1內,進行循環。 儘管參照實施例對所公開的涉及一種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進行了特 別描述,以上描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 圍的情況下,所有的變化和修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壓縮機(1)、第一換熱器(2)、第一電磁閥(3)、第二換熱器(4),並形成迴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換熱器(4)中的換熱管由底部的過冷段換熱管(41)和上部段換熱管(42)組成,過冷段換熱管(41)與上部段換熱管(42)通過膨脹閥(5)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膨脹 閥(5)為熱力膨脹閥、電子膨脹閥或毛細管中任一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部 段換熱管(42)與壓縮機(1)製冷劑出口之間還連有另一電磁閥(6)。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第二換熱器(4)為翅片管式換熱器。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第一換熱器(2)是板式、殼管式或套管式換熱器中任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熱氣旁通與表冷器過冷融霜裝置,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一電磁閥、第二換熱器,並形成迴路,第二換熱器中的換熱管由底部的過冷段換熱管和上部段換熱管組成,過冷段換熱管與上部段換熱管通過膨脹閥連接。壓縮機製冷劑出口與上部段換熱管之間還連有另一電磁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大大降低結霜速度,使熱氣旁通除霜效果更加快捷有效;通過蒸發器的過冷,提高了系統能效比,節約了能耗,降低了經濟成本。
文檔編號F25B41/06GK201463432SQ20092006277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1日
發明者劉展東, 田偉, 袁博洪 申請人:廣州恆星冷凍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