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聲音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1:32:06 2
專利名稱:一種聲音控制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聲音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現有的帶音頻輸出的電子產品中,如機頂盒和電視機等,由於採用低成本的聲音控制電路,一般存在開機和關機時出現爆破聲的問題。而隨著科技日益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採用更高端的技術來解決爆破聲的問題,則會增加產品的成本,提高產品價格,不利於公司、企業和商家的發展。因此,急需設計一種低成本、且能解決爆破聲問題的聲音控制電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低成本、且能解決爆破聲問題的聲音控制電路。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聲音控制電路,包括由第一電源、第一 PNP型三極體、第二 NPN型三極體、第一二極體、第二二極體、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構成的用於在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拉低的主控制電路,其中,在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或所述第一電容的負極連接有用於快速控制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和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導通、以將所述音頻信號輸出端迅速拉低的輔助電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基極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體負極,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一電容正極接所述第一電源,所述第一電容負極接地,所述第二電容負極接地,所述第二電容正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體負極;所述第一二極體正極與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基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體負極和所述第二二極體正極接所述第一電源;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發射極接地,集電極連接需要拉低的音頻信號輸出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輔助電路包括第三PNP型三極體;其中,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一電阻連接所述第一電源、並經第二電阻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基極。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第一電阻阻值與所述第二電阻阻值比例為47 =IOOO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輔助電路包括第四PNP型三極體、第
三二極體和第三電容;其中,[0014]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三電阻接第二電源、並經第四電阻接地,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三二極體的負極和所述第三電容正極,所述第三二極體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電源,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三電容負極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第三電阻阻值與所述第四電阻阻值比例為22 =IOO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第一電源電壓為3.3V、5V、12V、24V或36V ;所述第二電源電壓為3.3V、5V、12V、24V或36V。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輔助電路包括與所述第一電容負極連接的第三電源,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大於所述第三電源電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輔助電路同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三PNP型三極體,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一電阻連接所述第一電源、並經第二電阻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四PNP型三極體、第三二極體和第三電容,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三電阻接第二電源、並經第四電阻接地,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三二極體的負極和所述第三電容正極,所述第三二極體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電源,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三電容負極接地;所述第三部分包括與所述第一電容負極連接的第三電源,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大於所述第三電源電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中,所述第一二極體和所述第二二極體採用一個由兩個二極體封裝而成的開關二極體替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聲音控制電路中引入結構簡單、低成本的輔助電路,以便於加快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信號拉低的速度,有效避免開機和關機時出現爆破聲。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聲音控制電路中主控制電路原理圖一;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聲音控制電路中主控制電路原理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第一種輔助電路的聲音控制電路原理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第二種輔助電路的聲音控制電路原理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具有第三種輔助電路的聲音控制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聲音控制電路原理請參考圖1、圖2、圖3、圖4和圖5,包括由第一電源、第一 PNP型三極體Q1、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第一二極體D1、第二二極體D2、第一電容CEl和第二電容CE2構成的用於在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AUDIO_MUTE拉低的主控制電路。其中,在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的基極或第一電容CEl的負極連接有用於快速控制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和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以將音頻信號輸出端AUDIO_MUTE迅速拉低的輔助電路。且輔助電路由極少元器件的簡單電路構成,成本低。這樣通過在聲音控制電路中引入結構簡單、低成本的輔助電路,以便於加快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AUDIO_MUTE信號拉低的速度,有效避免開機和關機時出現爆破聲。具體地,上述實施例中,主控制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基極與第一電源連接,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連接第二二極體D2負極,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集電極連接第二NPN型三極體Q2的基極;第一電容CWl正極接第一電源,第一電容CEl負極接地,第二電容CE2負極接地,第二電容CE2正極連接第二二極體D2負極;第一二極體Dl正極與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基極連接,第一二極體Dl負極和第二二極體D2正極接第一電源;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發射極接地,集電極連接需要拉低的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0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電源電壓可以是3.3V、5V、12V、24V或36V,優選採用12V。優選地,如圖2所示,第一二極體Dl和第二二極體D2採用一個由兩個二極體封裝而成的開關二極體D4(BAV99)替代。與兩個二極體相比,一個開關二極體D4(BAV99)響應更快,且在PCB板上佔面積更少,因此能進一步優化上述實施例的聲音控制電路。在圖1所示的主控制電路中,省略了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 (包括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線路上的電路連接。開機時,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包括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會因為電路充電而導致電壓突變,從而產生爆破聲。關機時,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會因為突然斷電導致電壓突變,從而產生爆破聲。解決爆破聲的辦法就是在開關機時,在產生爆破聲前把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信號拉低,這就要求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瞬時被拉低。圖1所示的主控制電路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兩個三極體快速導通從而贏得時間來控制聲音,避免產生爆破聲。具體地,在開機時:第一電源輸入+12V電壓,一路電壓通過第二二極體D2給第二電容CE2充電,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發射極(E)電壓為+12V ;另一路電壓通過第一電阻Rl給第一電容CEl充電,其充電時間為T=R1*CE1,因此開機瞬間,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B)電壓小於+12V,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導通,因此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的基極也為高,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使得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變低,從而避免開機有爆破聲。經過T=R1*CE1,第一電容CEl充滿電,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UEB〈0.7V,第一 PNP型三極體Ql截止,第二 NPN型三極體Q2截止,使得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正常播放聲音。在關機時:第一電源電壓由+12V變為0V,相當於接地;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電壓為0V,發射極為+12V ;從而使得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U-EBX).7V,Q1導通,從而第二 NPN型三極體Q2也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變低,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也變低,關閉聲音。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開機和關機時,必須使得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變低,才能避免爆破聲出現。而能否保證在開關機時,控制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和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快速導通,才能實現快速將音頻信號輸出端AUDIO_MUTE變低,有效避免出現爆破聲。基於此原理,所採用的輔助電路可以有多種選擇,下面僅列舉其中的三種輔助電路實施方式來進行解釋說明。在第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不,聲音控制電路的第一種輔助電路包括第三PNP型三極體Q3 ;其中,第三PNP型三極體Q3的基極經第一電阻Rl連接第一電源、並經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三PNP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接地,第三PNP型三極體Q3發射極連接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優選地,第一電阻阻值與第二電阻阻值比例為47:1000。例如,第一電阻Rl阻值為47歐姆,第二電阻R2阻值為I千歐姆。圖3所示的聲音控制電路中,在開機時:第三PNP型三極體Q3基極電壓會比發射極的電壓高,因此,第三PNP型三極體Q3截止,對開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此開機時控制爆破聲的原理參見前述分析,在此不贅述。圖3所示的聲音控制電路中,以第一電源電壓為12V為例,工作時:第三PNP型三極體Q3的發射極電壓跟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電壓都是+12V,第三PNP型三極體Q3基極電壓是電阻Rl和R2分壓。假設Rl=47歐姆、R2=1K歐姆,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的基極電壓UB=12*R2/(R1+R2) =12*1000/(1000+47)=11.46V,第三PNP型三極體Q3的發射極和基極的電壓差:U ^eb=Ue-Ub=I 2-11.46=0.54 (V), U 『EB小於三極體的門限電壓0.7V,第二 NPN型三極體Q2處於截止狀態。在關機時:第一電源+12V放電,其電壓只需下降:UEB-U『EB=0.7V-0.54V=0.16V,就可以達到門限電壓從而觸發第三PNP型三極體Q3,使得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電壓為0V,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導通,從而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考慮到系統不能設計非常標準的+12V,假設輸入電壓+12V±5%,即輸入電壓範圍
12.6 11.4V。分析如下:I)、當輸入電壓+12.6V時:第三PNP 型三極體 Q3 的基極電壓 Ub=12.6* (1000/ (1000+47)) =12.03,發射極和基極壓差U 『EB=UE-UB=12.6-12.03=0.57 (V);在關機時,輸入電壓+12.6V只需放電:Ueb-U 『eb=0.7V-0.57V=0.13V,就足以觸發第三PNP型三極體Q3,使得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和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2)、當輸入電壓+11.4V時:第三PNP 型三極體 Q3 的基極電壓 Ub=IL 4* (1000/ (1000+47)) =10.89,發射極和基極壓差U 『EB=UE-UB=11.4-10.89=0.51 (V);在關機時,輸入電壓+11.4V只需放電:Ueb-U 『eb=0.7V-0.5IV=0.19V就觸發第三PNP型三極體Q3,使得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和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可見,輸入電壓越高,第三PNP型三極體Q3觸發越快,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就越快,能更有效的避`免爆破聲出現。且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種輔助電路I設計非常簡單,只需3個電阻和I個三極體即可實現,因此電路成本較低,具有很高的價格優勢。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聲音控制電路的第二種輔助電路包括第四PNP型三極體Q4、第三二極體D3和第三電容CE3。其中,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基極經第三電阻R3接第二電源、並經第四電阻R4接地,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二極體D3的負極和第三電容CE3正極,第三二極體D3的正極連接第二電源,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集電極連接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的基極,第三電容CE3負極接地。優選地,第三電阻阻值與第四電阻阻值比例為22:100。例如,第三電阻R3阻值為220歐姆,第四電阻R4阻值為I千歐姆。其中,第一電源和第二電源電壓分別都可以為3.3V、5V、12V、24V或36V。優選地,第一電源採用12V電源,第二電源採用3.3V電壓。圖4所示的聲音控制電路中,開機時:第二種輔助電路2的第四PNP型三極體Q4由於UEB〈0.7V,因此不會對開機聲音造成任何影響。工作時:第四PNP型三極體Q4基極電壓是電阻R3和R4的分壓。假設R3=220歐姆、R4=1K歐姆,第一電源採用12V電源,第二電源採用3.3V電壓,此時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基極電壓UB=12*R3/(R8+R3)=3.3* (1000/(1000+220))=2.7,發射極和基極壓差U 『EB=UE_UB=3.3-2.7=0.6,由於U 『EB小於三極體的門限電壓0.7V,因此第四PNP型三極體Q4處於截止狀態。關機時:電壓+3.3V放電,其電壓只需下降:UEB-U 『EB=0.7V-0.6V=0.1V,就可以達到門限電壓,從而觸發第四PNP型三極體Q4,使得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考慮到+3.3V會出現一定的波動,假設+3.3V電壓的波動範圍+3.1V +3.5V。分析如下:I)、當輸入電壓+3.5V時:第四PNP 型三極體 Q4 的基極電壓 Ub=3.5* (1000/ (1000+220)) =2.87,發射極和基極壓差U 『eb=Ue-Ub=3.5-2.87=0.63V。關機時,電壓+3.5V只需放電:UbeU 『be=0.7V-0.63V=0.07V時,第四PNP型三極體Q4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2)、當輸入電壓+3.1V時:第四PNP 型三極體 Q4 的基極電壓 Ub=3.1* (1000/ (1000+220)) =2.54,發射極和基極壓差Ueb=Ue-Ub=3.1-2.54=0.56V,關機時,電壓+3.1V只需放電:UBE-U『BE=0.7V-0.56V=0.14V時,第四PNP型三極體Q4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可見,輸入電壓越高,第四PNP型三極體Q4觸發越快,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就越快,能更有效的避免爆破聲出現。但是無法保證輸入電壓+3.3V只在(+3.1V +3.5V)範圍內波動,假設+3.3V出現錯誤導致輸入電壓+3.3偏離(+3.1V +3.5V)範圍,而此時機器又能正常工作,那麼就有必要知道到底輸入電壓+3.3V為多高時AUD10_MUTE 為低,關閉 AUD10_L 和 AUD10_R。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輸入的電壓越高,U 『BE越大,Ube-U 『BE的電壓差越小,這幾個電壓值存在線性關係,表明輸入電壓越高就容易使得第四PNP型三極體Q4導通,從而觸發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因此有必要知道輸入電壓+3.3V的極值電壓,求輸入電壓的極限值過程如下。[0058]假設一元一次方程:Y=KX+B ;其中,Y是輸入的電壓,X是三極體的U 『EB。當電壓為+3.5V,U 『EB=0.63V;當電壓為+3.3V時,U 『EB=0.6V可列如下方程:3.5=0.63*K+B ;3.3=0.6*K+B ;解:K=20/3,B=-0.7,Y= (20/3) *Χ_0.7。當Χ=0.7,Y= (20/3) *0.7-0.7=3.9V,即當輸入為 +3.9V 時,第一 PNP 型三極體 Ql 觸發,低於該輸入電壓是安全的。對於產品設計來說,+3.3V—般都是給主晶片內核供電,電壓過高時會燒壞主晶片,使得機器崩潰,因此當輸入極值電壓為+3.3V時,機器已經死機,在設計上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上述第二種實施方式是安全可行的。且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種輔助電路設計非常簡單,只需2個電阻、I個二極體、I個三極體和I個電解電容共5個元件即可實現,因此電路成本較低,具有很高的價格優勢。在第三種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75,聲音控制電路的第三種輔助電路包括與第一電容CEl負極連接的第三電源,且第一電源電壓大於第三電源電壓。其中,第一電源電壓可以是3.3V、5V、12V、24V或36V,第三電源電壓可以是比第一電源電壓低的任意電壓。在本方案中,只需引入一個第三電源即可,優選引入+5V電源,第一電源優選為12V電源,電路成本低,且能達到較好的防爆破聲的效果。圖5中所示電路工作原理如下:開機時:第三種輔助電路3給第一電容CEl的負極充電,其充電不對電路產生影響。工作時:第一電源+12V給第一電容CEl正極充電,第三電源+5V給第一電容CEl負極充電,第一電容CEl的正極電壓位為+12V,而第一電容CEl正負極電壓差為+7V。關機時:第一電容CEl正負極同時放電,使得第一電容CEl的電位差瞬間變化,第一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電壓變成12-5V=7V,Ueb>0.7V,第一 PNP型三極體Ql導通,從而觸發第二 NPN型三極體Q2導通,音頻信號輸出端AUD10_MUTE為低,關閉音頻左端AUD10_L和音頻右端AUD10_R,避免爆破聲出現。在具體的產品設計中,可以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特點選用上述第一種實施方式、第二種實施方式和第三種實施方式中的任一種。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將上述三種實施方式中的電路合併在同一聲音控制電路中,即輔助電路同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三PNP型三極體Q3,第三PNP型三極體Q3的基極經第一電阻Rl連接第一電源、並經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三PNP型三極體Q3的集電極接地,第三PNP型三極體Q3發射極連接第一 PNP型三極體Ql的基極;第二部分包括第四PNP型三極體Q4、第三二極體D3和第三電容CE3,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基極經第三電阻R3接第二電源、並經第四電阻R4接地,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發射極連接第三二極體D3的負極和第三電容CE3正極,第三二極體D3的正極連接第二電源,第四PNP型三極體Q4的集電極連接第二 NPN型三極體Q2的基極,第三電容CE3負極接地;第三部分包括與第一電容CEl負極連接的第三電源,第一電源電壓大於第三電源電壓。其中,上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輔助電路工作原理可參見前述各實施例,在此不一一贅述。同樣,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源、第二電源和第三電源的電壓值可以是
3.3V、5V、12V、24V或36V中的任意值,且第一電源電壓大於第三電源電壓。[006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聲音控制電路中引入結構簡單、低成本的輔助電路,以便於加快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信號拉低的速度,有效避免開機和關機時出現
爆破聲。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聲音控制電路,包括由第一電源、第一PNP型三極體、第二NPN型三極體、第一ニ極管、第二ニ極管、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構成的用於在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拉低的主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或所述第一電容的負極連接有用於快速控制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和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導通、以將所述音頻信號輸出端迅速拉低的輔助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PNP型三極體基極與所述第一電源連接,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二ニ極管負極,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 所述第一電容正極接所述第一電源,所述第一電容負極接地,所述第二電容負極接地,所述第二電容正極連接所述第二ニ極管負極; 所述第一ニ極管正極與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基極連接,所述第一ニ極管負極和所述第二ニ極管正極接所述第一電源; 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發射極接地,集電極連接需要拉低的音頻信號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電路包括第三PNP型三極體;其中, 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一電阻連接所述第一電源、並經第二電阻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基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 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阻阻值與所述第二電阻阻值比例為47 =IOOO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電路包括第四PNP型三極體、第三ニ極管和第三電容;其中, 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三電阻接第二電源、並經第四電阻接地,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三ニ極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三電容正極,所述第三ニ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電源,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三電容負極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電阻阻值與所述第四電阻阻值比例為22:10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源電壓為3.3V、5V、12V、24V 或 36V ;所述第二電源電壓為 3.3V、5V、12V、24V 或 36V。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電路包括與所述第一電容負極連接的第三電源,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大於所述第三電源電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電路同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三PNP型三極體,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一電阻連接所述第一電源、並經第二電阻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接地,所述第三PNP型三極體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 PNP型三極體的基極;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四PNP型三極體、第三ニ極管和第三電容,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經第三電阻接第二電源、並經第四電阻接地,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三ニ極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三電容正極,所述第三ニ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二電源,所述第四PNP型三極體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 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所述第三電容負極接地; 所述第三部分包括與所述第一電容負極連接的第三電源,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大於所述第三電源電壓。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ニ極管和所述第二ニ極管採用一個由兩個ニ極管封裝而 成的開關ニ極管替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聲音控制電路,包括由第一電源、第一PNP型三極體、第二NPN型三極體、第一二極體、第二二極體、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構成的用於在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拉低的主控制電路,在第一PNP型三極體的基極、第二NPN型三極體的基極或第一電容的負極連接有用於快速控制所述第一PNP型三極體和所述第二NPN型三極體導通、以將所述音頻信號輸出端迅速拉低的輔助電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聲音控制電路中引入結構簡單、低成本的輔助電路,以便於加快開機和關機時將音頻信號輸出端信號拉低的速度,有效避免開機和關機時出現爆破聲。
文檔編號H04R3/00GK202931538SQ20122050406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陳壯強 申請人:深圳市九洲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