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表面塗層及其形成方法
2023-08-10 23:36:46 1
專利名稱:金屬表面塗層及其形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可以得到以鈦板為代表的金屬表面的、在維持通過視覺可得到金屬樣表面性狀的同時、可得到耐指紋性高的金屬表面的金屬表面塗層及其形成方法。
特別是在鈦表面,表面上存在強力且穩定的鈦氧化覆蓋膜,通過調整該鈦氧化覆蓋膜的厚度能夠控制色調,可以表現出獨特的質感。被使用在建材領域的鈦製品中,通過陽極氧化控制表面的鈦氧化覆蓋膜的厚度,作為帶色鈦使用各種色調的鈦板。
這裡,將如上所述的可以通過視覺得到的金屬表面特有的表面性狀稱為金屬表面的外觀性。
作為具有未塗漆金屬表面的金屬製品的問題,存在指紋附著的問題。若金屬表面附著指紋,則比較顯著、而且即使擦拭也不能除去易於殘存。特別是在鈦製品中,通過表面高折射率的氧化覆蓋膜產生的光學幹涉色做出獨特的質感,具有和作為指紋主成分的油脂的折射率之差大、附著的指紋比較顯著的特徵。在無光面加工的金屬表面中,即使擦拭附著的指紋油脂也易於殘存在皺紋的褶溝中,擦拭除去困難。
作為附著的指紋不顯著、進而通過擦拭能容易地除去,即所謂提高耐指紋性的手段、已知在金屬表面使用無機材料或有機材料形成透明覆蓋膜的方法,被稱為透明塗層。因為是透明的,所以能夠表現金屬表面的光澤和色彩,由於透明覆蓋膜的折射率和構成指紋的油脂的折射率接近、所以指紋可以不顯著。
在金屬表面用透明覆蓋膜進行覆蓋的透明塗層中,作為塗層方法,採用噴霧塗敷、輥塗或刷塗,當然層會具有1~30μm的厚度。雖說是透明,但是如果在金屬表面存在這種厚度的覆蓋膜層,損壞了上述金屬表面特有的質感,作為金屬表面的商品價值往往顯著地降低。另外,由於透明塗層的硬度和金屬相比較低,金屬表面特有的硬度感也失去了。
特別是對於鈦製品,由於通過表面上存在的高折射率的鈦氧化覆蓋膜產生的光學幹涉色表現出獨特的外觀性,通過透明膜覆蓋層使可見光區的吸收波長改變,顯著地損害了鈦製品的表面外觀性。例如,在建材領域,雖然討論了採用表面外觀性作為第一、通過陽極氧化製造的帶色鈦,但是作為指紋對策施與了透明塗層的鈦的外觀和建築家的意圖不一致,未被採用的情況時有發生。
透明塗層的覆蓋在工廠中進行塗布·固化。作為透明塗層覆蓋使用無機材料時,由於無機材料一般的缺乏覆蓋膜自身的柔軟性,具有塗布後的金屬製品的加工困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作為透明塗層覆蓋使用有機材料時,有機材料有程度的差別,通過紫外線和鈦表面的氧化覆蓋膜的活性催化作用受到分解,存在壽命有限的問題。進而,不管是有機材料·無機材料,都存在施工後的透明塗層覆蓋層的剝離、塗布、固化的再處理不容易的問題。
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課題的發明,其要點如下所述。
(1)一種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上形成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為主成分的覆蓋薄膜層。
(2)上述(1)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覆蓋薄膜層的覆蓋量為0.01~1.0g/m2。
(3)上述(1)或(2)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樹脂是熱塑性樹脂。
(4)上述(1)~(3)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樹脂中至少含有一種含有Si、B、Ti、F、Ge、Se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原子的樹脂、有機化合物、有機·無機複合物。
(5)上述(1)~(4)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覆蓋薄膜層含有蠟成分。
(6)上述(1)~(5)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層,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形成有以鈦、鈦合金或含有鈦的化合物為主成分的層,在其上形成有上述覆蓋薄膜層。
(7)上述(1)~(6)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金屬表面的平坦度Ra為4~40μm。
(8)一種金屬製品,其特徵在於,具有上述(1)~(7)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
(9)上述(1)~(7)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的形成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塗布含有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的液體,然後擦拭塗布的液體。
(10)上述(8)記載的金屬製品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塗布含有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的液體,然後擦拭塗布的液體。
現在,在稱為透明膜的透明的金屬表面塗層中,當然覆蓋層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是屬於固體的範疇。本發明構成覆蓋層的主成分為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時有最大的特徵。粘度在10~1012Pa·s以下時,具有流動性,該透明樹脂比較起來還是屬於液體。
由於覆蓋層的主成分具有流動性,覆蓋膜形成時或形成後可以通過擦拭簡單地成為薄膜。通過形成薄膜、特別是覆蓋量在1.0g/m2或以下的薄膜,可以得到通過視覺得到的金屬表面性狀和沒有樹脂覆蓋膜的金屬表面性狀大致相等的性狀,可以確保金屬表面的外觀性。另一方面,由於具有樹脂塗層、樹脂塗層的折射率和構成指紋的油脂折射率相近,因此可使指紋不顯著。即,可同時具有金屬的外觀性和耐指紋性。
由於覆蓋層的主成分具有流動性,覆蓋層形成後一旦拭去,樹脂層容易流動。因此,若將指紋從附著的部位拭去,具有構成指紋的油脂和樹脂層共同流動,可以簡單地除去指紋的優點。
在現有的具有如透明塗層厚度的覆蓋層時,覆蓋層若具有流動性則施工後覆蓋層流落,產生不均一化有損美觀的問題,但是由於本發明中將覆蓋層形成薄膜,若是在10~1012Pa·s範圍的粘度則不會發生流落。即,通過形成薄膜可初次形成具有流動性的覆蓋層。
本發明中,樹脂是指使有機化合物聚合的聚合物或低聚物,具有與基材附著的功能,或具有保持樹脂中配合的其他成分的功能的物質。含有共聚合或添加了無機材料的物質。另外,作為本發明中可以使用的樹脂,可以使用例如聚烯烴類、聚酯類、聚丙烯類、環氧類、聚矽氧烷類、聚氨酯類、氟類、聚醯胺類、縮醛類等、公知的樹脂、它們的混合物、共聚物等。若樹脂的粘度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則它們的分子量沒有特定的限制。而且,本發明的透明樹脂意味著作為基底的金屬表面在施與了本發明的表面塗層後還能看出、不僅指無色透明也含有有色透明的概念。為了確保金屬的外觀性,優選無色透明。即使覆蓋前的原料樹脂塊不透明,只要在作為覆蓋後的薄膜時是透明的就可以稱為透明樹脂。表面覆蓋時若完全不能看到基底的顏色或外觀則判斷為不透明。
構成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主成分的透明樹脂,其粘度必須在10~1012Pa·s。當粘度不到10Pa·s時,即使將覆蓋層作成為薄膜,由於塗布的樹脂流動性過高、在重力的影響下覆蓋薄膜層向下方移動、產生膜厚不均一外觀變得不均一的情況,另外、由於膜厚極端薄的部分不能得到充分的耐指紋性,所以不優選。另一方面,若粘度超過1012Pa·s,則由於形成樹脂覆蓋膜時難於均一地塗布,或在擦拭工序樹脂難以移動產生不均勻,或難以將樹脂覆蓋到金屬表面的微細凹凸的細微部分,所以容易產生不能充分發揮耐指紋性的部分。粘度上限更優選為106Pa·s,特別優選為104Pa·s。
本發明中規定的粘度,基本意味著使用施與了金屬表面塗層的金屬製品的溫度下的粘度。若是通常的使用,意味著常溫、即20℃下的粘度。
樹脂粘度的測定,在10~106Pa·s範圍是採用給與樹脂動態應變測定應力,通過該應力和應變速度算出粘度係數、即粘度的方法。具體地,例如可以使用しオメトリクツス·サイエンテイフイツク·エフ·イ-公司的流變計。作為給與應變時的頻數,使用10-2rad/s的低頻數。另外,粘度超過106Pa·s時,使用用了潤滑擠壓流動的伸長流變計,求出2軸的伸長粘度,使用該值。該方法的詳細說明記載在日本流變學學會編「講座·流變學」(高分子刊行會、1992年第1版)的250~251頁。具體地,可以使用例如しオメトリクツス·サイエンテイフィツク·エフ·イ-公司的ARES多功能粘彈性測定系統進行測定。
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優選覆蓋量為0.01~1.0g/m2。覆蓋量不到0.01g/m2時,覆蓋層過薄,耐指紋性的提高效果降低。另外,覆蓋量超過1.0g/m2時,通過視覺看到的表面性狀由於樹脂覆蓋發生變化、金屬製品的外觀性成為問題。另外,若附著量過多,則有時發生具有流動性的樹脂流落、外觀變得不均一,所以不優選。進而,覆蓋量多時也存在覆蓋層被紫外線劣化後的再施工性惡化的情況。覆蓋薄膜層的覆蓋量在0.03~0.30g/m2時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
由於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是通過具有流動性的樹脂形成的,在進行覆蓋後可容易地加工金屬。另外,根據需要,可以剝離金屬表面上施與的覆蓋薄膜層、再次在金屬表面上形成覆蓋薄膜層。作為覆蓋薄膜層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後述的方法。
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中的樹脂優選熱塑性樹脂。在金屬表面上形成的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可以通過屋外的光、螢光燈的光、或來自外部被加上的熱、或金屬表面是鈦時的光催化作用,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進行劣化。通過該劣化,有時耐指紋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除去劣化的覆蓋薄膜層、再次根據本發明可以形成金屬表面塗層。如果覆蓋層的樹脂不是熱塑性樹脂、即是熱固化性樹脂時,由於樹脂隨著時間變硬、要除去劣化的覆蓋層時,有時不能全部除去覆蓋層而有殘存,再次形成的覆蓋膜的耐指紋性提高作用減弱。另一方面,若覆蓋層中的樹脂是熱塑性樹脂時,可以容易地除去覆蓋層,能夠充分地發揮再次形成的覆蓋膜的耐指紋性。另外,若是熱可塑性樹脂則不產生經時變化引起的覆蓋層的固化,所以在擦拭附著的指紋時覆蓋層流動,可以容易地除去指紋。進而,若是熱固化性樹脂,要通過擦拭形成均一的薄膜時、由於擦拭導致樹脂溫度上升、樹脂固化難於形成均一的薄膜,但若是熱塑性樹脂的話擦拭時即使樹脂的溫度上升也不喪失流動性、可以形成充分均一的薄膜。
如上所述,在金屬表面形成的覆蓋薄膜層,有時通過屋外的光、螢光燈的光、或來自外部被加上的熱、或金屬表面是鈦時的光催化作用,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劣化。覆蓋膜中若含有含Si原子的矽烷類化合物、例如矽樹脂,則和通過上述紫外線或鈦氧化膜的活性催化的分解作用相對,可以提高樹脂的耐久性。但是,若使具有現有厚度的樹脂覆蓋膜層中含有矽烷類化合物,由於存在覆蓋膜層垂落的問題,不能在金屬表面覆蓋的樹脂層中添加矽烷類化合物。在本發明中,由於覆蓋薄膜層極薄,即使覆蓋層中含有矽烷類化合物也不垂落。因此,在本發明中,可使覆蓋薄膜層中含有矽烷類化合物,由此可使其具有紫外線或鈦氧化膜的活性催化的分解作用相對的耐久性,即可以提高覆蓋薄膜層的耐氣候性。
作為提高耐氣候性的成分,可以在構成覆蓋薄膜層的樹脂中含有含Si原子的樹脂為首的含有Si、B、Ti、F、Ge、Se(以下稱為「Si等」)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原子的樹脂、有機化合物、有機·無機複合物中的至少一種。作為這些樹脂等優選使用透明材料。這些元素可以以例如具有-Si-O-、-B-O-、-Ti-O-、-Ge-O-、-O-Se-、或-C-F-、-C-Si-等形式的化合物加入。這些鍵和通常的有機化合物具有的-C-C-、-C-H-、-C-O-等鍵相比鍵能高、由於通過熱或紫外線等的刺激難於分解,因此有提高樹脂層的耐久性的作用。這些可以以矽樹脂、氟樹脂、硼鈦酸化合物、各種矽烷偶合劑、各種鈦偶合劑、四乙氧基矽烷、乙氧基鈦、鍺酸化合物、硒酸化合物等有機無機複合化合物等的形式被添加,或以在分子中具有這種結構的樹脂使用。
Si等原子的含量沒有特別的限制,依存於作為覆蓋劑的粘度。即,含有Si等原子的化合物的粘度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時,含有Si等原子的化合物可以作為透明樹脂進行覆蓋。可在透明樹脂的粘度不在本發明特定的範圍以外的範圍添加含有Si等原子的化合物。為了提高耐久性,作為Si等原子的含量,優選在構成金屬表面覆蓋的覆蓋薄膜中含有10%或以上。
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中優選含有蠟成分。蠟成分稱為提高表面潤滑性的成分。通過含有蠟成分,為了在金屬表面延展形成薄覆蓋薄膜層進行擦拭時,可具有表面的潤滑性好拉伸容易可進行均一地塗布的效果。另外,擦拭除去表面上附著的指紋時,覆蓋薄膜層表面光滑、具有易於擦拭指紋的效果。進而,也有提高金屬表面塗層的疏水性的作用。
作為蠟成分可以使用已知的物質。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的烯烴類、巴西棕櫚類、聚酯類、聚矽氧烷類、氟類等有機蠟,二硫化鉬、硬酯酸鋅等化合物。覆蓋薄膜層中的蠟成分的含量沒有特別的限制,依存於作為覆蓋劑的粘度。即,可以在加入蠟後的透明樹脂的粘度不在本發明特定的範圍以外的範圍內添加。若完全不含有蠟成分,則塗布後擦拭時的摩擦阻力增大、施工性差、透明樹脂成分難於進入金屬表面的細小的凹凸中,所以優選透明樹脂中含有1%或以上蠟成分。另外,若蠟成分過多,則由於透明樹脂在金屬表面的保持性變差,所以優選蠟成分的含量在構成金屬表面覆蓋的覆蓋薄膜中為80%或以下。
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中,除上述成分以外,可以在能確保透明性的範圍內添加粘度調節劑、防發泡劑、分散助劑等公知的添加物。
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可以廣泛地使用在期望不在表面形成噴漆等的厚覆蓋膜、而是原樣產生金屬表面的性質的場合。因此,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可以用於對象金屬不鏽鋼、鈦、銅、鋁、鋼、鍍鉻鋼等所有的金屬表面。另外,在這些金屬表面,可以使用施與了電鍍、蒸鍍、噴鍍、C是D、噴漆、金屬包層等公知的方法的任意處理。本發明特別是對鈦、不鏽鋼等金屬表面外觀性優異、且作為耐指紋性差的金屬的處理是優異的。同樣地,在各種金屬的表面形成以鈦、鈦合金或含有鈦的化合物為主成分的層時,如果在其上形成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可得到好的結果。
在鈦或鈦合金的表面上,形成必然強固且穩定的鈦氧化膜,所以即使鈦不進行噴漆或電鍍也不生鏽。進而,在鈦表面通過陽極氧化法形成控制了厚度的鈦氧化膜,進行了特有帶色的帶色鈦在建材等用途中使用。鈦表面的外觀性,大多有賴於在其表面存在的高折射率的氧化膜產生的微妙的金屬光澤,這成為其特徵。因此,任何物質,若在表層存在和折射率為首的光學特性不同的物質,色調、光澤等一定會產生變化,根據其程度可以變成能被肉眼識別。其代表例是作為此次課題的附著指紋。鈦表面一旦附著指紋很顯著。一次附著的指紋隨著時間而固化,即時擦拭也很難消去。本發明中在鈦表面形成的覆蓋薄膜中的透明樹脂,作為光學特性,若和鈦氧化膜比較相對與指紋的殘留物接近,所以即使附著指紋也變得不明顯。另外由於透明樹脂本身具有流動性,通過擦拭可以很容易地消去附著的指紋。另外,由於覆蓋層是非常薄的膜,即使樹脂覆蓋膜的光學特性和鈦的氧化膜不同,其差異作為鈦表面的色調、光澤度的變化不能用肉眼識別,可以確保不損害鈦金屬表面具有的外觀性。在這種表面形成了鈦氧化膜的鈦中,由於可以謀求外觀性和耐指紋性的並存,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層特別地有效。
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層在形成覆蓋薄膜層的金屬表面的平坦度、Ra為4~40μm時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Ra(中心線平均值)在JIS B0601中有規定、這裡可以使用在閾值2.5mm下測定的值。如果形成金屬表面的平坦度Ra達到4~40μm的凹凸,由於表面的光澤度被抑制可以發揮獨特的外觀性,因此特別地被使用在沒塗漆鈦或不鏽鋼的建材等中。現在,在形成了凹凸的金屬表面中,即使擦拭去除附著的指紋、由於構成指紋的油脂已埋入表面的凹陷部分,不可能充分地除去指紋。施與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層時,由於預先在金屬表面的凹陷部分充填入具有流動性的樹脂,附著的指紋可以和具有流動性的樹脂一起拭去,可容易地除去指紋。另外,由於現有使用的表面層都是固體,若減少覆蓋量則在金屬表面的凸起部分頂點不能充分地覆蓋表面。與此相對,本發明中使用粘度在1012Pa·s或以下的樹脂,由於此粘度範圍具有本質地液體性質,即使是在覆蓋量少的薄膜中也可以達到可覆蓋到金屬表面的凸起部分頂點的效果。另外,若增大表面的粗糙度,還具有表面層的塗抹不均處變得不顯著的作用。
具有上述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層的金屬製品,由於其表面發揮金屬特有的外觀性,同時耐指紋性優異,可以在作為建材用的內外裝飾板、作為器物用的照相機、OA機器外裝等各種用途中得到有用的結果。另外,可以使表面層具有優異的耐氣侯性。
下面,對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層的形成方法進行說明。
構成金屬表面覆蓋膜的透明樹脂以及蠟等,首先在有機溶劑或水中溶解,製成含有透明樹脂的液體。作為有機溶劑,可以使用異丙醇、異對苯、乙醇、甲苯、溶劑石腦油、燈油等公知的有機溶劑。本發明中使用的透明樹脂雖然作為塗層使用時的粘度在10~1012Pa·s的範圍內,但是在上述溶劑等中溶解了該透明樹脂的液體當然比此粘度低。接著,在金屬表面塗布含有該透明樹脂的液體。塗布的方法沒有限制,例如噴塗、靜電塗布、輥塗布、刷塗、滲入布後塗布的方法、幕塗布、輥塗等已知的方法可以適用。
在本發明中,在金屬表面塗布上述液體後,通過擦拭表面上附著的液體可以在金屬表面形成均一且成為薄膜的層。若是通常的塗漆材料或透明膜材料,由於在金屬表面上附著後溶劑蒸發固化,要形成本發明那樣的薄膜進行擦拭時,進行不均一地固化不能形成均一的薄膜。在本發明中,由於即使溶劑蒸發後覆蓋膜也有流動性,只進行擦拭即可簡單地形成均一薄膜,可以形成覆蓋量在1.0g/cm2或以下的薄膜。擦拭時,用不傷害金屬表面的材料,例如布、布制的託布、塑料制的網、具有彈性的塑料制塗刷器、紙等擦拭覆蓋膜時,優選覆蓋膜進入金屬表面的微細的凹凸中。特別是塗布面具有不是平面的複雜形狀時,通過該擦拭工序使覆蓋膜均一地遍布表面是重要的。在平均地塗布的情況中,通過輥塗可以比較均一地微量塗布時、不進行擦拭也可以形成本發明的薄膜層。
另外,根據塗布的樹脂液的種類,在加熱乾燥同時、或加熱乾燥後、或加熱乾燥前,可以進行擦拭被塗布的覆蓋膜的操作。樹脂是熱塑性樹脂時,由於溫度的上升樹脂的流動性提高,可容易地進行擦拭。
在覆蓋覆蓋膜層中含有蠟成分時,擦拭時與布等之間的潤滑性被改善,可形成更均一的薄覆蓋膜。
通過進行以上處理,可製造具有本發明的覆蓋薄膜層的金屬製品。
用於將金屬表面塗層在鈦板表面上塗布的含樹脂的液體具有,作為透明樹脂的粘度為2.0×102Pa·s的矽樹脂20份、作為蠟的巴西棕櫚3份、作為溶劑的異丙醇30份和異鏈烷烴47份組成的成分。使該液體滲入布中後在4種帶色鈦板上塗布,好好擦拭除去。充分乾燥後,用重量法求出附著量為0.12g/m2。
耐指紋性的評價是對識別性和擦拭性進行評價。
識別性根據指紋剛附著後~4周後附著的指紋能否識別來評價。可評價為○不能識別、△可以識別、×非常明顯。
指紋擦拭性是在指紋剛附著後、1周後、4周後、1周後弱鹼洗劑洗淨後分別用棉100%的手套擦拭指紋附著部分時,根據指紋擦拭的容易程度來進行評價的。可評價為○容易擦拭、○△可以擦拭但指跡有少許殘留、△指跡殘留、×難於擦拭。
對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材料、並對耐侯性對耐指紋性的影響進行了調查。即,在UV照射條件20W、20cm、168小時下進行UV照射,UV照射1周後、UV照射1周+弱鹼洗劑洗淨後附著指紋,進行指紋擦拭容易度的評價。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首先,對附著指紋易顯著性進行比較,與沒有覆蓋的鈦板比較,可以確認進行了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的鈦板,其指紋易顯著性降低。根據帶色鈦板的顏色在改善的程度上產生若干差別。
附著指紋的擦拭容易度可以被大幅度地改善。如上所述,由於指紋含有從手指分泌的油脂、隨著時間的變化凝固,在沒有進行覆蓋的鈦板上除去指紋變得更困難。與此相對,進行了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的鈦板,1周後也好4周後也好,雖然顏色有若干的差別,但可以持續大致相同的良好的擦拭性。
對於金屬表面塗層的耐氣侯性,根據照射1周UV的促進試驗,由於對於照射後的附著指紋其可擦拭性也不發生變化,可以確認具有充分的耐氣侯性。另外,UV照射後沒有看到可以識別的粉化、或泛白樣的覆蓋膜的異常。表1
接著,對通過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產生的外觀性進行評價。
對於4種帶色鈦板,準備施與了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的板和什麼都不塗布的板,評價兩者的光澤度,同時評價兩者之間的色差。光澤度評價根據GS60計測定。色差△E通過CIEL*a*b表色系(JIS Z8729)進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表中,L是製造金屬板時相對於板流動方向從垂直方向照射光的測定結果,C是相對於板流動方向從水平方向照射光的測定結果。
如果觀察施與了塗層產生的光澤度的變化(△光澤度),通過形成覆蓋膜的△光澤度在+3~-15之間變化,該變化是由於和色、原版的表面性狀引起的差異。但是,考慮到原來的原版階段時的L、C方向的差別以及個體差別等,無覆蓋材料和覆蓋材料的差值在目視下問題不大。
如果除去被認為是異常值的紫的L、C和峰值的L,色差基本在肉眼難以識別的△E3或以下的範圍內,可以說幾乎沒有形成塗層產生的色調變化。表2
關於對耐指紋性進行評價的可識別性和擦拭性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結果如表3所示。與不進行金屬表面塗層的情況(表1)相比,可以明確得到指紋可識別性、擦拭性都好的結果。表3 對於通過本發明的金屬表面塗層產生的外觀性,用和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進行評價。與沒進行金屬表面塗層的情況(表2)相比,△光澤度和△E的結果如表4所示。可以實現和實施例1相同、良好的外觀性。表4 如上所述,本發明通過在金屬表面形成以具有10~1012Pa·s的粘度的透明樹脂為主成分的覆蓋薄膜層,可以進行維持金屬表面具有的外觀性和耐指紋性良好的金屬表面塗層。
另外,本發明通過在樹脂中至少含有一種含Si、B、Ti、F、Ge、Se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原子的樹脂、有機化合物、有機·無機複合物,可以提高覆蓋薄膜層的耐氣候性。
進而,本發明通過在金屬表面塗布含有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的液體,然後擦拭塗布的液體,可以容易地形成上述金屬表面塗層。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上形成以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為主成分的覆蓋薄膜層。
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覆蓋薄膜層的覆蓋量為0.01~1.0g/m2。
3.如權利要求1或2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樹脂是熱塑性樹脂。
4.如權利要求1~3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樹脂中至少含有一種含有Si、B、Ti、F、Ge、Se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原子的樹脂、有機化合物、有機·無機複合物。
5.如權利要求1~4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上述覆蓋薄膜層含有蠟成分。
6.如權利要求1~5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形成以鈦、鈦合金或含有鈦的化合物為主成分的層,在其上形成上述覆蓋薄膜層。
7.如權利要求1~6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其特徵在於,金屬表面的平坦度Ra為4~40μm。
8.一種金屬製品,其特徵在於,具有權利要求1~7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
9.如權利要求1~7的任一項記載的金屬表面塗層的形成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塗布含有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的液體,然後擦拭塗布的液體。
10.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金屬製品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塗布含有具有10~1012Pa·s粘度的透明樹脂的液體,然後擦拭塗布的液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可以維持金屬表面的外觀性、且可提高耐指紋性的金屬表面塗層及其形成方法。一種金屬表面覆蓋膜,其特徵在於,在金屬表面上形成以具有10~10
文檔編號B05D7/14GK1436607SQ0215654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6日
發明者大澤弘, 金井洋 申請人: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