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知道寶寶長大後的身高(寶寶身高達標嗎)
2023-08-11 04:07:10
「我們家的身高體重一直都在50%以下,說不發愁是假的。」身長的確是判斷寶寶營養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不是50%以下就需要「發愁」了?如何看待寶寶生長曲線?怎么正確測量寶寶身長?如何幫助寶寶長高?這一篇裡有答案。
爸媽需要關注這個表,畫好身高增長曲線圖寶寶出生後,每個月都要做兒保檢查,測量寶寶身長,爸爸媽媽可以根據測量數據,做一個寶寶生長曲線,可以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曲線圖。
世衛組織0-2歲男孩身長﹣年齡生長曲線圖
世衛組織0-2歲女孩身長﹣年齡生長曲線圖
不是要達到中間那條線
寶寶的發育才「達標」
在世衛組織的生長曲線圖中,有五條曲線。中間那條曲線(標記為0)為中間值,或平均值。這條線也稱為第50百分位,它的含義是,所有寶寶中有50%超過這個中間值,還有50%在平均值以下。
每個寶寶都可以通過測量值,繪製出自己的一條發育曲線,一個生長健康的寶寶,其生長曲線往往和中間值曲線基本平行。
《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
如果覺得做曲線圖比較複雜,還可以對照看下面這個數據表。
7歲以下男童身高(長)
7歲以下女童身高(長)
同樣,不要參照中位數,只要寶寶的身高是在﹣2SD和 2SD之間,就都是正常的。如果身高小於-2SD,提示寶寶身材矮小;如果身高大於 2SD,說明寶寶的個子比大多數同齡人高。
增長指標基本規律
出生第1年,寶寶每月長高
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釐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周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大約是出生時的1.5倍。在出生後第二年,寶寶身長增長速度開始變慢,全年僅增長10一12釐米。
怎么正確測量寶寶身長
身長是在寶寶臥位(平躺)時測量的。測量身長最準確的方法是使用校準的身長量板。身長量板應當有一塊與板表面垂直的固定頭部擋板和一塊可移動的足板。
測量時,確定寶寶沒有穿鞋或戴帽子;
將寶寶平放在板上,頭靠著固定擋板。讓寶寶的腿伸直,調整活動足板,使寶寶的腳底靠著足板,精確到0.1釐米記錄身長。
寶寶身高增長過快過慢3個原因
1.遺傳:如果父母兩人都很高或偏矮,寶寶也可能比同齡人高/矮。
2.營養:嬰幼兒期生長遲緩大多數跟營養有關,餵養不當會造成寶寶生長遲緩,而營養過剩則會導致寶寶肥胖。
3.激素:部分生長過慢可能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也可能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導致甲狀腺素缺乏導致的,但這些寶寶除了身材矮小,還有智力低下等問題。
幫助寶寶長高,爸爸媽媽需要在「吃、睡、動」這3方面下功夫
吃:
1.至少母乳餵養到6個月,6月齡開始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2.添加輔食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注意營養搭配要全面均衡。
3.定時、定點進食,養成規律、良好的進食習慣和行為。
4.飯菜多樣化,注意色香味,刺激寶寶食慾。
睡:
睡眠對身高的影響主要通過生長激素起作用。生長激素一般在入睡後1小時左右達到高峰,建立有規律、充足的睡眠對於長高很有幫助。不過,每個寶寶有自己的睡眠時長,睡眠時長只是參考時長,只要寶寶醒來精神充足,不必因為少睡1個小時而焦慮。
0~3個月寶寶每天大概要睡14~17小時;4~11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睡12~15小時;1~2歲為11~14小時。
動:
1歲以內的寶寶建議以主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0~3個月的寶寶可以訓練抬頭,3~5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翻身,5~8個月左右鼓勵爬行等。多戶外活動,接觸到紫外線也能幫助合成維生素 D ,促進骨骼生長。
你關心的這些小問題
Q :寶寶身高偏矮,是不是要補鈣?
如果寶寶每日能夠攝入足夠的奶量,那一般來說是能夠獲得足夠的鈣質的,不需要額外服用補充劑。額外補充,對長高也沒有好處,可以補充維生素 D 。 Q :老人說,寶寶有晚長的,不用擔心身高長的慢?晚長的寶寶一般都有家族性遺傳,但需要就醫檢測骨齡來判斷,不要用「晚長」來自我安慰。
Q :生病對長個子有影響嗎?
慢性病,比如哮喘、貧血,還有影響寶寶吸收的疾病,如腹瀉、反覆呼吸道感染等,會影響寶寶的生長。寶寶生病短時間長得慢,不必過於擔心,等寶寶身體恢復會趕上去,身高確實矮小,需要就醫。
《寶寶身高是否達標》敲黑板
1.監測是需要每月監測的
2.監測後,還需要正確解讀生長曲線。不要和百分之五十較勁,不要和「別人家小孩」比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