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分卷剪的製造方法
2023-07-07 00:50:06 1
一種新型的分卷剪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分卷剪機,其用於大盤重卷線材的切分。其具有圓盤狀的箱體,在箱體底部周側間隔設置有剪切機構,每組剪切機構均包括一個固定不動的上剪刀和一個隨轉臂上刀架擺轉的並與上剪刀進行接觸並對線材實施剪切的下剪刀。轉臂由箱體上設置的液壓缸驅動並通過轉臂及其間連接的連杆實現聯動,上、下剪刀之間設置有剪切間隙,其特徵在於:在箱體底部周側間隔固定連接有剪刀支承裝置,每個剪刀支承裝置至少包括一固定在箱體底部周側的L形支承架,在L形支承架內探的非固定段相對刀架的內側面固定有一下斜滑板,與下斜滑板相對應的刀架末端固定有一上斜滑板,上斜滑板和下斜滑板之間設置有與上、下剪刀之間間隙相同的間隙。由於刀架在剪切線材時所產生的垂直方向的受力轉由L形支承架及箱體承受,解決了刀架變形而引起的剪切線材質量下降和刀架變形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的分卷剪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設備領域,涉及一種新型的在線線材收集分卷剪機。
【背景技術】
[0002]分卷剪機是線材生產線集卷區的關鍵設備,其功能是在生產過程中,根據用戶的需要,將大盤重盤卷切分成多個小盤重盤卷。這種分剪機結構參見圖1和圖2,該機採用液壓缸I驅動,沿圓盤狀箱體7下側周向間隔設置有三組剪切機構,每組剪切機構均包括一個固定在箱體7底部周側的上剪刀8和一個驅動下剪刀9工作的刀架6。三個下剪刀9分別固定在呈彎鉤狀的刀架6的中部內側面並與上剪刀8相對應,刀架6上部均與轉臂3固定,各轉臂3下端由軸5樞設在箱體7底部。各轉臂3之間與連杆4活動連接,在箱體7周側凸座中樞設一液壓缸1,液壓缸I前端與轉臂3活動連接。三個下剪刀9在各自轉臂3驅動下運動並分別與三個上剪刀8接觸或脫離完成剪切動作。分卷剪機剪切線材時,上剪刀8固定不動,液壓缸I推拉連杆4並帶動轉臂3以軸5為原點擺轉,在擺轉中,刀架6上側面所固定的下剪刀9與箱體7底部所固定的三個上剪刀8產生剪切,完成線材的剪切。
[0003]眾所周知,在剪切過程中,上、下剪刀的側隙對所剪切的線材斷面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剪刀側隙過大,則軋件切口不符合國家標準;剪刀側隙過小,則易使上、下剪刀發生幹涉的風險增加。因此,上、下剪刀必須保持一個合理的剪刀側隙,該側隙通常為0.15至
0.2mmO常用的剪刀側隙調整方式如圖2所示,通過增加或減少下剪刀9下方的調整墊片12的數量或改變調整墊片12的厚度,實現調整剪刀側隙的功能。
[0004]該剪機存在以下不足:
[0005]如圖3所示,剪切線材時,下剪刀9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切力P和垂直方向的剪切力T,垂直方向的剪切力T通過下剪刀9傳遞給刀架6,因為刀架6分別安裝在三個轉臂3上,而轉臂3為懸臂結構,故在剪切過程中,垂直方向的剪切力T會造成刀架6產生彈性變形,從而造成剪切過程中剪刀側隙的變化,不但降低了剪刀的使用壽命,而且影響了剪切線材斷面的質量,更易導致剪刀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克服現有分卷剪機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剪刀受力後變形而導致剪刀之間間隙改變的問題。
[0007]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一種新型分卷剪機,其具有圓盤狀的箱體,在箱體底部周側間隔設置有剪切機構,每組剪切機構均包括一個固定不動的上剪刀、一個隨轉臂上所固定的刀架擺轉並與上剪刀進行接觸並對線材實施剪切的下剪刀,轉臂由箱體上設置的液壓缸驅動並通過其間的連杆實現聯動,上、下剪刀之間設置有剪切間隙,其特徵在於:在箱體底部周側間隔固定連接有剪刀支承裝置,每個剪刀支承裝置至少包括一固定在箱體底部下周側的L形支承架,在L形支承架內探的非固定段相對刀架的內側面均固定有一下斜滑板,與下斜滑板相對應的刀架末端外側面固定有一上斜滑板,上斜滑板和下斜滑板之間設置有與上、下剪刀之間間隙相同的間隙。參見圖4至圖7。
[0009]由於增加了剪刀支撐裝置,能夠有效的消除剪切過程中剪切力T造成的刀架的彈性變形而引起的剪刀側隙變化,保證了線材斷面的剪切質量,提高了剪刀的使用壽命。
[0010]下斜滑板是固定在L形支承架內探的非固定段內側面下凹豁槽中並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下斜滑板與下凹豁槽底面之間夾設有厚度可增減的調整墊,下斜滑板外緣設置有逐漸向外緣變薄並傾斜的過渡斜面,在L形支承架的固定段末端設有將其固定在圓盤狀箱體底部周圈子口處的連接螺栓。參見圖5至圖7。
[0011]L形支承架的豎直固定段與內探的水平非固定段之間呈小於90度的斜向設置,其豎直的固定段與箱體底部周圈子口處相固定連接,其水平的內探非固定段位於刀架擺轉空間的下方,其上固定的下斜滑板與固定在刀架末端外側面對應處的上斜滑板相觸離。參見圖6和圖7。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現有卷剪機的結構圖。
[0013]圖2是圖1中轉臂及刀架部分結構放大圖。
[0014]圖3是圖1工作時下剪刀受力示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圖。
[0016]圖5是圖4中支承裝置安裝位置及結構放大圖。
[0017]圖6是圖5中支承架的結構放大圖。
[0018]圖7是圖4中支承裝置安裝部位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附圖4至圖7對本實用新型結構作更詳細的說明:
[0020]一種新型的分卷剪機,其具有圓盤狀的箱體7,在箱體7底部周側間隔設置有剪切機構,每組剪切機構均包括一個固定不動的上剪刀8、一個隨轉臂3上所固定的刀架6擺轉並與上剪刀8進行接觸並對線材實施剪切的下剪刀9,轉臂3由箱體7上設置的液壓缸I驅動並通過轉臂3及其間活動連接的連杆4實現聯動,上、下剪刀8和9之間設置有剪切間隙,其特徵在於:在箱體7底部周側間隔固定連接有剪刀支承裝置10,每個剪刀支承裝置至少包括一固定在箱體底部周側的L形支承架101,在L形支承架101內探的非固定段1013的內側面固定有一下斜滑板102,與下斜滑板102相對應的刀架6外側面末段內凹豁槽61中固定有一上斜滑板12,上斜滑板12和下斜滑板102之間設置有與上、下剪刀之間間隙相同的間隙。參見圖4至圖7。
[0021]本實用新型詳細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如下:
[0022]下斜滑板102是固定在L形支承架101內探的非固定段1013內側面的下凹豁槽1011中並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下斜滑板102與下凹豁槽1011底面之間夾設有厚度可增減的調整墊1012,下斜滑板102外緣設置有逐漸向外緣變薄並傾斜的過渡斜面1021,在L形支承架101固定段1014末端設有將其固定在圓盤狀箱體7底部周圈子口 71處的連接螺栓
11。參見圖6和圖7。[0023]L形支承架101的豎直固定段1014與內探的水平非固定段1013之間呈小於90度的斜向設置,其豎直的固定段1014與箱體底部周圈子口 71處相固定連接,其水平的內探非固定段1013位於刀架6擺轉空間的下方,其上固定的下斜滑板102與固定在刀架6末端外側面對應處的上斜滑板12相觸離。參見圖6和圖7。
[0024]由上述結構不難看出,在現有卷剪機上增設這種新型的剪刀支承裝置後,具有以下優點:
[0025]剪切過程中,因L形支承架101內側面的上斜滑板12與刀架6外側面所固定的下斜滑板102首先接觸,下斜滑板102通過其過渡斜面1021將上斜滑板12導入支承裝置10,此時,上、下剪刀8和9也進入接觸並進行剪切,剪切力T則通過固定在刀架6內側面的下剪刀9、刀架6、刀架6外側面所固定的上斜滑板12傳遞給下斜滑板102及固定下斜滑板的L形支承架101,L形支撐架101又將剪切力T傳送給固定其的箱體7並由箱體承受該垂直剪切力T,保證剪切過程中,懸臂狀的刀架不會因該剪切力T而發生超出範圍的彈性變形,既能保證剪切線材切口的質量,又能夠使剪刀側隙保證在合理的範圍內而不發生幹涉。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分卷剪機,其具有圓盤狀的箱體,在箱體底部周側間隔設置有剪切機構,每組剪切機構均包括一個固定不動的上剪刀、一個隨轉臂上所固定的刀架擺轉的並與上剪刀進行接觸並對線材實施剪切的下剪刀,轉臂由箱體上設置的液壓缸驅動並通過轉臂及其間活動連接的連杆實現聯動,上、下剪刀之間設置有剪切間隙, 其特徵在於:在箱體底部周側間隔固定連接有剪刀支承裝置,每個剪刀支承裝置至少包括一固定在箱體底部周側的L形支承架,在L形支承架內探的非固定段相對刀架的內側面固定有一下斜滑板,與下斜滑板相對應的刀架末端外側面固定有一上斜滑板,上斜滑板和下斜滑板之間設置有與上、下剪刀之間間隙相同的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分卷剪機,其特徵在於, 下斜滑板是固定在L形支承架內探的非固定段內側面下凹豁槽中並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下斜滑板與下凹豁槽底面之間夾設有厚度可增減的調整墊,下斜滑板外端設置有逐漸向外緣變薄傾斜的過渡斜面,在L形支承架的固定段末端上設有將其固定在圓盤狀箱體底部周圈子口處的連接螺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分卷剪機,其特徵在於, L形支承架的豎直固定段與內探的水平非固定段之間呈小於90度的斜向設置,其豎直的固定段與箱體底部周圈子口處相固定連接,其水平的內探非固定段位於刀架擺轉空間的下方,其上固定的下斜滑板與固定在刀架末端外側面對應處的上斜滑板相觸離。
【文檔編號】B23D17/00GK203679397SQ201420068314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7日
【發明者】馮廣為, 黃衍林, 劉煒, 王任全, 楊勇強 申請人:北京京誠瑞信長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