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國外嬰兒推車排行榜(可能是全宇宙最全面的嬰兒推車選購指南)

2023-08-05 19:02:29

前陣子看到央視新聞的《每周質量報告》(每周日中午12點35分播出,每次都會曝光各類產品的黑色內幕,機哥基本有時間就會看),發現居然是嬰兒推車品質檢驗的專題,於是一下子來了精神,認認真真看完了。

這期節目曝光了江蘇質監局對市面上近100批次童車進行監督抽查的結果,令人有點看了後怕不已,主要問題有:嬰兒推車合格率不足六成;嬰兒學步車多項嚴重安全隱患;兒童自行車偷工減料問題嚴重等等。

結果實在是有點觸目驚心,本來沒多大技術含量的嬰兒推車也被無良企業鑽各種空子欺騙消費者,也是醉了。

看完後就立馬把之前為女兒購買嬰兒推車前整理的資料都翻出來重新整理了一遍,參照之前安全座椅文章的寫作方式,磕出了這篇嬰兒推車的選購指南,希望能對大家在嬰兒推車選購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意見。

前面說過了,嬰兒推車從產品來說複雜度是比不上安全座椅的。然鵝當初機哥我剛開始功課就後悔了,實際上這嬰兒車也還是太太太太太複雜了。。。因為品牌多、系列多、款式多、功能多,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導致最終的選購時需要考慮的維度一點都不比安全座椅簡單。

有時候感覺選擇的範圍越廣吧,反而更拿不定主意。四處求朋友推薦,又踩點試推、各種逛論壇翻張大媽,於是乎吐血整理了這篇嬰兒推車選購過程的小小的心得。在此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讓哪些無良商家少騙些人。

注意哦,上文有重點,也是我在碼完這篇推車選購文章後最大最直觀的感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選購嬰兒車的「三不」 「四問」

習慣先放個結論,上個精簡版的選購指南,我總結為「三不 四問」。

由於上次安全座椅文章有些觀點比較個人,所以引起了比較大的爭議,所以這次推車的內容機哥我儘量平和一些哈。

選購嬰兒車之「三不」

一不:

不要買太低價的推車

無論是打算買功能型還是輕便型,一輛還是兩輛,牆裂建議各位還是不要考慮過於低價的推車了。

在這篇文章裡,機哥也不會放出任何那些叫不出品牌的低價產品。

央視新聞裡面曝光的最主要一個低價嬰兒推車是在湖北生產的一些200-300的超低價位的高景觀推車,這些低價推車的價格連主銷高景觀推車的平均價格一半都不到。

孩子用的東西,還是一分錢一分貨用地安心吶。

二不:

不要迷戀高景觀

高景觀不過噱頭,不要迷戀高景觀,不要迷戀高景觀,不要迷戀高景觀。

高景觀推車經過很多人使用過後的一致評論就是小區車,因為車型決定了這種車又大又重,城市通行性太差,戶外基本不能使用,也就只能在小區道路上推推罷了。

三不:

不要迷戀洋牌

國外的品牌未必就高端,不必過分追逐外國的月亮。

況且現在各種假洋鬼子品牌橫行,國內很多品牌都流行到國外註冊個牌子,然後就可以宣稱自己是美國品牌、德國品牌、英國品牌啥的了。

當然,也有很多正宗國外品牌但價格賣得卻齊高的,看看都快上天了,咱們冤枉錢也不要多花哈。

選購嬰兒車之「四問」

一問:

孩子多大?

超過6個月:相對來講,輕便車>功能型推車

6個月以下:功能型推車

二問:

有無電梯?

沒有電梯:首選輕便型嬰兒車,原因很粗暴——方便搬運。

有電梯:新生兒可考慮功能型推車

三問:

預算多少?

充足(3k ):兩輛推車,輕便 功能

一般(一車用到底):輕便車

四問:

要二胎嗎?

要二胎:功能型,老大用完老二用。

非絕對,只是參考性意見哈,不同家庭有不同的購買需求,所以最終選擇的推車也就不一樣。那針對上面這個小TIPS,下文就展開來談談為什麼這樣選購。

關於推車的適用月齡及使用年限

坐臥(可平躺)兩用嬰兒推車比較適合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為還不能坐穩;不能平躺的就等到6個月以上再用比較適宜了。

一輛車大約可以用到寶寶2-3歲,主要是依照載重量,一般測試標準為9到15公斤。不過生活中也有很多大孩子坐推車的,安全上就要多注意了。

正常情況下,一輛嬰兒手推車的使用年限大約在4-5年。想要給二寶用的,得需要正常使用也合適保養才能保證安全,畢竟各種材質也都是會有個老化年限的!

市面上常見的4種推車

目前市面上嬰兒推車大致可分為:

1,適合一般居家、短時間外出使用的功能型嬰兒車

2,強調輕便,適合經常外出的輕便型嬰兒車,又稱傘車;

3,一種專門作用於戶外,輪胎較大(如自行車可充氣胎)可推著嬰兒跑步的三輪車;

4,適合多孩或雙胞胎使用的推車。

一個個來扯掰著說

1,功能型車

通常重量都12Kg以上,0-3歲都可以使用,高大穩重,舒適性更好,功能更完善,自然重量也就沉。

從外觀很好判斷:車骨架比較粗壯,前後輪大小不太一樣,尤其是後輪尺寸通常會比較大。我在門店也逛了不少,外觀上還是挺直觀能看出來功能型車的。

這種車非常適合新生兒,但寶寶大一點後出遠門,公共運輸、外出旅遊不如傘車方便。

之前幾年風颳地很大的高景觀嬰兒車,其實也屬於功能型車,後面也會專門說說。

一點心得:

雖然從大家的普遍情況來看啊,功能型嬰兒車通常是孩子的第一輛車,也是很多父母預算花的最高的單品。

但我身邊朋友也有反映說這種功能型車在孩子1歲以後用得越來越少,難逃積灰、送人、白菜價賣的命運,主要問題就在於太重。

孩子長大了,出行次數更頻繁,搬動麻煩,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坐可以走,很多功能不再需要。

那你說,1歲以後用什麼車呢?往下看。

2,輕便型車

通常重量在6kg以內,輕巧,方便攜帶,摺疊後體積也不會太大,大多數是6個月以後可以坐了;如果是靠背放倒後能160度左右的車,6個月內也可以坐。

輕便型的嬰兒車也很容易判斷,比如:車架的骨架比較細,四個車輪一樣大,尺寸比較小,座椅通常也不會太高。

一點心得:

傘車品種也是相當繁多,從國外大牌到國內品牌,價格從三五百到三五千不等。

國外比較知名的,像好萊塢的街款Maclaren傘車,日本的Aprica阿普麗佳,法國的YOYO以收折後可登機為賣點。國產如好孩子蜂鳥啦,口袋車,國產山寨YUYU悠悠,很多也都可以做到3秒鐘收,摺疊後體積小,1000多的價位也相對更能接受點兒。

家裡經常帶寶寶出遠門的,還是很有必要備個傘車滴。這個年紀的寶寶會走又走不了太長,爹媽一直抱胳膊又吃不消,有輛輕便的傘車就方便些。

3,三輪嬰兒車

這種車型在國外非常普遍,國外的年輕爸媽比較愛推著車慢跑啦,帶孩子長途跋涉啦,甚至是登山、徒步等戶外活動類的。所以這個類型的車主要是避震效果666,通常輪子非~常~大~

國內目前看來還是以四輪推車為主流,三輪嬰兒車比較少,後面也會比較下三輪嬰兒車與四輪嬰兒車各自的優缺點哈

4,多人車/多胞胎車

和三輪跑車一樣,這種車型在國外普遍,多輛嬰兒車並排或者前後排列,可以換向,可坐可站,非常適合多胎家庭。國內見到的比較少,就不多說啦!

讓人糾結的推車的功能

嬰兒推車這個這個東西吧,小設計太多,我們選車的時候總是在各個功能裡面各種取捨和抉擇,所以最後也是明確了自己的一些硬性的和軟性的需求,把各個功能統統羅列了一遍做比較,再做取捨。也建議各位家長盆友們,可以像我們家這樣,把各種功能羅列一遍,優先取捨都比較一番。

1,遮陽篷

遮陽篷大小關係到遮陽範圍以及防風作用。

目前市場上主要分全篷和半篷兩種,還有一種特別設計的陽傘可以固定在車架上,能調整方向及高低,優點是可以掌握日照方向並較為通風。某些品牌的遮陽篷還具有抗紫外線的功能。

個人覺得就是全篷優於半篷,更能遮風擋雨。

2,坐墊

座墊直接與寶寶身體接觸。大體上來看,功能型嬰兒車座墊比較寬敞厚實,輕便型傘車的座墊通常只有單層布面。

3,靠背

6個月的寶寶用,選靠背可以調到175度的推車,小寶寶需要平躺。大月齡的,就選擇可以靠背是可以坐的。

傘車的椅背調整通常是固定或是小範圍調整,靠背多是單薄的一層或者網狀設計,更適合夏天。

4,推車把手及換向

把手可分為定向及雙向兩種。換向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把手換向,另一種是通過座位換向。

個人更傾向座位換向,更安全一些。

把手換向會有夾到孩子胳膊、手指的風險,小事故,但是很危險不容忽視!

當然也有人嫌座位換向時需要把孩子抱出來太麻煩了,但是我覺得實際使用時換向的時候並不多。畢竟,孩子的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嘛,不能一味的圖輕鬆省事。當然,推車把手換向的確是很方便,適合那些經常換向後和寶寶一起做運動的健身達人媽媽哈,注意安全就行哦。

(這位健身達人媽媽的推車就是200多的..)

把手高度有的可以調節,有的是固定的。可調整高低的就能適應不同推車人的身高,推起來比較舒服點。

5,收折方式

就安全性而言,嬰兒車當中的收折結構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有很多安全問題都是因為收折結構突然失效引起的。針對此點,各國對於收折結構的測試都是相當的嚴謹,所以還是選擇正規的渠道,知名品牌比較安心一點。

說說3種收折方式:

①前後折合後站立

通常是功能型嬰兒車,折合後是四方型。例如阿普麗佳索蘭,需要雙手協作。當然也有很多品牌支持一鍵收車。

②先左右再上下折合

通常是傘車,收合後是細長狀,優點是大部分可以做到單手收車,摺疊後體積較小,缺點就不能站立需要靠在牆上。比如傘車的鼻祖Maclaren瑪格羅蘭。

③前後對摺

收合後大小適當,可背在肩膀,頗受歡迎的設計,比如好孩子蜂鳥,但同時缺點也就比較明顯了,車架較不穩固。

千萬別小看這個功能,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咱們永遠不知道在收車時,是否有空餘的兩隻手。現在帶娃自駕遊的,推娃等公交車,一手抱娃一手收車,是我們全能型爹媽的必備技能好不好~

哪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主要還看咱們的實際需求來平衡利弊哈

6,車架

車架材質上:鐵管推車骨架,比較重;鋁管較輕。

7,安全帶

任何一款嬰兒車,必須必須要有安全帶!

個人覺得安全帶真的也是挺重要的,就像安全座椅一樣,你永遠不知道意外發生的那一刻,能否保護住我們的孩子。

目前安全帶方式有3種:五點式安全帶系統、三點式安全帶系統、兩點式安全帶系統。

五點式安全帶不用說,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一種束縛帶系統;兩點式安全帶因為沒有跨帶,容易滑出車外;三點式安全帶因為沒有肩帶,如果遇到外力衝擊,小孩在坐立的情況下很容易從安全帶拋出。

8,前護欄

和安全帶一樣,主要是為了防止孩子摔落,最好是選擇可拆卸的,一來更換尿布時方便,等孩子大一點了座位空間太小了還可以拆掉;二來也可以搭配比如餐盤啦之類的。

9,置物籃

通常在推車下面,放些嬰兒的奶瓶、奶粉、尿布等。儲物筐還是大些好,能推車就別背著嘛!

10,減震裝置

為啥強調減震裝置,因為新生兒的骨頭和肌肉需要很長時間的成長和堅固,特別容易在碰撞和頭部不受控制的移動中受到傷害。

和身體其它部位相比,頭部大且重,約佔身體總長度的1/4,總體重的1/3。

所以對經常需要外出的寶寶而言,避震非常有必要,也是我們在選車時比較關注的一點。

常見的減震設計有以下3種形式:

a、車輪

大輪子的嬰兒車避震性能一般比小輪子的要好,特別是充氣輪胎,避震性能超好。

當然這種充氣的橡膠輪胎,材質也很重要,這就直接就涉及到成本了,並且帶花紋輪胎的比沒有花紋的耐磨,減震效果也更優秀,所以說嬰兒車是一分錢一分貨呀。

b、彈簧減震

大多數推車都會帶減震彈簧,效果也參差不齊。

我找資料也看到也有一些嬰兒車會安裝假避震器,用來吸引消費者眼球,實質沒啥卵用,所以仔細詢問甄別,選購品牌車!

c、車架避震

這種設計比較少見,整個車架為弓形車架,車架本身就能起到很好的避震效果。比如Ubest嬰兒推車。

減震的好處就是通過性比較好了,走一些不太平整的地面,比如小區的減速帶、鵝暖石、草地甚至鄉鎮土路,寶寶坐地更舒適些。

判斷一臺嬰兒車減震也很容易,主要看嬰兒車重量,其次是車輪,在挑選時輕壓車架測試期彈性程度,就可以了。

11,剎車裝置

剎車解決的潛在危險就是:嬰兒車如果停在傾斜的路面,爸媽一個不當心車滑走了。。

常見的剎車裝置分為一腳雙剎和單剎。

歐盟標準是要求採用一腳雙剎的結構,我自己也更傾向一腳雙剎,避免單一車輪剎車後,車子轉圈歪倒的危險。

選車時,可以壓下剎車杆形成停止狀態,稍加施力住前及往後推拉,查看剎車杆是否會跳脫或容易滑動。還有嬰兒推車的剎車部分必須有顏色鮮明的標記,避免誤踩。

12,嬰兒車附加物/配件

可依使用習慣或視當地的環境狀況挑選。

涼蓆:夏天了,可以考慮用下涼蓆,不然挺熱的

餐盤:可裝置於座位前方,放些餐具。

杯託:可裝置於車架側面,放飲料或小物件。

:較冷的地方或者戶外時保暖。

雨罩 :遇上小雨天,可以全罩式覆蓋。

防蚊罩:夏天蚊蟲叮咬什麼的可以防一下。

不要被某些假象蒙蔽了雙眼

1、嬰兒車可以高顏值,但功能才是首要的(安全、舒適)

很多歐系明星款推車的設計確實非常炫酷貌美啊,又美又拉風!

但是盆友們,推車必竟是工具,出行便利和寶寶舒適更重要呀,要風度還是要溫度~自己選哈

2、在顏值和價格之間做好平衡

嬰兒車的核心功能不外乎最基礎的幾項,高價車也只是在基礎功能上更追求極致。

目前市面上一輛一兩千元的推車已經能滿足所有的基礎功能,並且做工和品質都還不錯,那麼花4-5倍的價錢去追求奢侈型推車真的值嗎?

並且平均使用年齡不超過3年,個人以為單買一輛推車價格過高,不如把多出的錢花在安全座椅之類上來的更有價值和意義。

3、沒有一輛車能滿足所有的需求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嬰兒車也一樣。

一輛嬰兒車的功能可以最大程度匹配上現階段的需求,那就很合適,很完美。

但大多數人在買第一輛嬰兒車時信息量太少,通常是邊買邊學,看到什麼功能都覺得好,都應該擁有,越全面性價比越高,突然需求爆棚造成難選的囧境…

其實,選嬰兒車和家庭用車相似,沒有一輛是可以滿足所有的需求。尤其是輕便型傘車,功能都不會太多,所以主要的功能有就夠了,不要做加法,想簡單一點,清楚自己的家庭活動方式、生活的環境模式、希望使用的年限(例如打算有二胎)、以及預算後再出手,挑選就很簡單明確了。

4、外國的月亮不比中國的圓,大家都是親兄弟

關於嬰兒車產地這一點,我看好多論壇上也是大家吵吵嚷嚷。身邊也太多朋友,在選車時都會偏向國外品牌,更甚至要求純進口的。

實際上真的就是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嗎?怒扒了30多個品牌後發現,其實咱們常見的很多國外品牌,絕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

上圖不說了,下圖是Dorel工業集團,這個可能陌生些,誇張一點說,全球的嬰兒車和安全座椅幾乎都是好孩子和Dorel生產的。

這兩個品牌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佔有率的確非常牛!下面這些都是Dorel旗下的國際品牌:

好孩子給荷蘭推車品牌Qunniy、荷蘭安全座椅品牌maxi-cosi、美國推車及座椅品牌safety 1st、法國座椅及推車品牌bebeconfort、加拿大推車及座椅品牌cosco都有做過代工,崑山製造。

之所以多囉嗦了幾句這些,是因為很少會有人購物前去關注和了解品牌背後的信息,並且我也很多次在論壇中看到有父母說海淘的進口品牌,怎麼收到的是中國製造啊,太不爽啦,甚至質疑產品。其實,這只是一直被商家藏起來的公開秘密,畢竟市場的反應告訴咱們,更多的消費者喜歡吃 「西餐」。

所以市場上看到的很多知名品牌,都是中國生產的。老牌傘車英國的Maclaren瑪格羅蘭、日本的Aprica阿普麗佳、Combi康貝都是東莞製造;德國的Quintus是崑山製造;英國的mothercare spin(座椅可360度旋轉)也是國內生產的,雖然在某寶上整體銷量不太給力,不過很多店的100%的好評卻是比銷量更值得咱們關注和思考的。(噓)

作為出口產品,除了國內強制性的3C標準之外,質檢標準也是按照國外的標準,所以才會說在選嬰兒車的時候,沒有必要太過於糾結產地問題。

結論講完,沒必要計較一款嬰兒車是不是國外原裝進口的,真要計較的話就沒得選了。當然對國產或者國貨有偏見,甚至完全不考慮也是不合適的。

之前在網上看到川普的女兒伊萬卡推著孩子出門的照片,放大看了下推車正是好孩子的推車,其實和很多東西一樣,很多國人看不上的國產品牌在國外也是挺吃香的。

5、這些知名大牌都是假洋牌,你被忽悠了多久?

市面上的假洋牌是真不少,叫個英文名就以為是進口了。

在此先聲明下「假洋牌」沒有詆毀否定的意思,只是覺得實在有些過火,個人還是支持理性消費,理性支持國貨滴。

就像:吉野家和日本吉野家不是一家,法國合生元、美國施恩奶粉、法國卡姿蘭都是地道廣東貨,卡爾丹頓純正深圳貨,喬丹運動鞋跟Jordan毫無干係,花花公子和花花公子雜誌更沒有半毛線關係,JackJones、ONLY、VEROMODA、SELECTED都是丹麥廠商BESTSELLER的品牌,實際由幾個天津人控制,在歐洲根本沒有賣。借洋名斂財,真真假假混淆視聽,借西方文化暗示高品質,都是借來的認同感。(不吐不快!)

某貓上熱銷的Pouch(上海),GUBI(福建),YUYU(中山)、babyruler(中山),i believe(寧波),douxbebe(金華)、babysing(浙江)其實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在國外根本沒有銷售。

雖有山寨之嫌,但作為既有顏值又能讓咱老百姓買得起的車,也是可以考慮的哈。在此提醒下,對品牌介意的,在購買前還是要多渠道了解查證,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6大類嬰兒車之略評

綜合看過的各類嬰兒車,這部分根據嬰兒車的功能特點區分成了6大類來說:高景觀、輕便車、三輪車、可平躺的傘車、可登機的嬰兒車、多人車

個人以為這麼分比較有針對性,畢竟每個家庭對嬰兒車的需求點不一樣。這裡會對之前了解過的車型做簡單闡述,講講它們的優缺點,個人觀點難免存在異議,多多包涵多多交流哈。

1,高景觀嬰兒車

先來討論這個問題:

所謂高景觀真的可以有效避免汽車尾氣嗎?

高景觀這個真的是已經被玩壞了的熱門。前兩年非常的火爆,周圍的很多朋友都是首選高景觀,但切身體會是高景觀就是小區車,重且大,平時媽媽單獨帶孩子外出十分不方便。

高景觀並不是一個行業標準,也沒有什麼標準。主要來源於歐洲國家,因為歐美人的身形通常比較高大,為了方便親子交流因而推車的高度都會比較高。

一般情況下,咱們認為只要座椅離地高度大於50cm的推車就可以稱之為「高景觀」。很多父母在選車時都會掉進這個「高景觀」 這個「坑」裡,被吹得天花亂墜的功能及廣告所蒙蔽,被品牌方牽著走,覺得越高越好,其實這樣反而忽略了其它可能更加實用的功能。

除了stokke這種個別將近70cm高度的車型,大部分都是在55cm-65cm之間,糾結那幾釐米,有啥意義呢?就好比你買一輛跑車,會不會計較這臺車的越野性能?道理都是一樣的。而且講實話,過於高大的推車會遮住操作人的視野,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推車越高就越容易側翻。

關於汽車尾氣汙染問題,其實也是商家的噱頭罷了。

尾氣濃度根據實際情況會隨時產生變化,而且汙染的是整片區域,並非單一某一面,只要不是湊在車旁,其實大家吸入的沒啥差別。如果是車流大的主幹道上,姚明也和我們吸入的一樣樣。所以坐得高就少吸到汽車尾氣完全是繆論,只差那麼10cm的高度,呼吸的空氣根本沒有任何差別。

好了,囉嗦完看產品

Quinny Moodd 三輪高景觀

這個品牌不陌生吧,荷蘭豪華童車品牌,我在門店踩過點,Moodd系列是Quinny的代表性嬰兒車,時尚潮流又注重靈活使用的功能。

對推車顏值有要求選這個不錯。某貓旗艦店6000 ,海淘3500左右。主打的是氣壓式摺疊系統,按一下車身可自動展開。

座椅可以拆卸配安全提籃,更適合新生兒,這是分體式嬰兒車的特色和優勢。因為車子本身重,超大充氣輪胎,避震確實強大,坑窪路段或者小石子直接過,推行平穩。寬大的腳剎非常寬用起來很方便,後輪的間距比普通車要大的多,但也因為寬大導致上下臺階或超市車庫入口等很多窄的地方過不去。

推車座椅可以反裝換向,但換向不可以收車。車體比較重一個人搬運比較吃力,摺疊後體積較大放後備箱也困難,適合兜小區溜商場,一人帶娃的出門打車不方便。電梯房或者一樓有儲物間的可以考慮。上海這種寸土寸金的小戶型也不建議,太佔空間!價格偏高,不考慮。

Stokke Xplory高景觀

嬰兒車中的勞斯萊斯,最大的亮點就是座位的高位設計,以及高度可調節功能,非常貼心有沒有!之前網上曝光的張栢芝帶兒子Lucas出街,以及林志穎的雙胞胎,用的就是這款。

適合0-3歲的寶寶, 6個月以內用睡籃, 6個月以上換座椅。負重後推起來很穩很舒服,帶有微型氣囊的橡膠車輪避震效果非常好,小坑小窪直接過。後輪開闊,推車時不會絆腳。把手和座位高度都可以調節,這樣不管誰推都可以調節,比較舒服。

不用彎腰,輕鬆抱入抱出,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摺疊也還方便。

缺點也就是車身比較重,搬運很吃力,如果遇到幾級臺階,要兩個人抬,建議有電梯或者樓下有停車間的可以考慮。

摺疊後比較長,收納也佔空間,國內1W多的價格,日亞海淘到手6500以內,雖說還是貴,但相比專櫃價格以及某寶4K多的仿貨,真愛粉可以咬牙一上了。我就不湊熱鬧了,單買一輛推車價格太高了,多出的錢我還是願意花在安全座椅之類上,不考慮。

goodbaby好孩子 高景觀GB08

GB08是天貓京東的熱賣款,GB08有W和H兩個型號。功能都差不多,主要是車輪/車架/車篷在顏色和款式上有細微差不,W是後上市的,比H要輕一點,略貴三四百,W款某貓不到1500,價格還可接受。

整體配置也算齊全,可坐可躺,座椅換向。車子淨重大概11KG,在高景觀車子裡,算是比較厚道的重量。車體看上去比較豪華,安裝很方便,睡籃很寬敞,半陽篷設計,適合胖寶寶。前輪內置彈簧,後輪充氣,避震效果還不錯,推起來也比較穩。帶蚊帳夏天很實用。

但這款實際使用起來可能會比較麻煩,原因也很粗暴:收車需要雙手協作,看網上有家長們分享收車時被夾過並且收車後體積比較大,比較厚放後備箱困難。

2,輕便車

輕便、減震兩難全

前面說了那麼多,其實不難發現「輕便 減震好」是一個偽命題。

誰都想要一輛輕便減震好的傘車,答案很明顯是沒有滴。雖然輕便車大多車輪會有減震設計,但確實比較雞肋。減震主要還是靠自重。

但所有品牌在產品介紹時,都會把減震特別展示出來,作為一個賣點或者重要功能來宣傳;而且絕大多數父母都是在有了孩子以後才開始了解嬰兒車,沒有什麼使用經驗,然後商家一誇大宣傳下,零經驗的新司機們就很容易被成功洗腦,認為所有的嬰兒車一定要有減震,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但嬰兒車的減震又直接影響乘坐的舒適性,經常看到有些寶媽在論壇說孩子不喜歡坐推車,可以想想看真的是不喜歡還是推車讓寶寶坐著不舒服?

Combi康貝 F2 Plus Vivid 輕便高景觀

先來說說大熱的康貝F2 plus。康貝的型號太多,2000以上的樣子比較像aprica,比較高端,但同價位不如aprica的好。1000-2000是比較大眾的選擇,實用性比較高。

康貝F2 plus以輕便出名,歐弟女兒jojo同款傘車。

官網資料4.2kg,單手收車無壓力可以另配背帶,一人拎沒問題,上下樓很方便。商場試推過也順滑省力,摺疊後很小,還是高景觀。某寶2000 ,某東活動1800左右。

官方宣稱1個月後可用,但在看過實物後不會考慮。缺點太明顯了,太輕穩定性就差。座位很淺很淺,感覺孩子很容易滑下來也很容易翻車。不建議新生兒購買,至少要讓孩子能坐穩了吧,6個月以後大寶更合適。

推在水泥路還湊合,小坑小窪路面會搖晃。半篷遮陽比較勉強,後輪腳剎短小只能用手控制剎車。座椅長度偏短,網狀設計的靠背沒有支撐,小寶寶躺下背後會往下陷,腿還懸在外面,對脊椎不好也不舒服。不可以換向。如果是大寶寶平時外出用用還可以。

同價位輕便車還有很多選擇,比如瑪格羅蘭、阿普麗佳、好孩子等等。順便補充一句,雖然是日本品牌,但是東莞製造。日系輕便車裡除了康貝的這款就是阿普麗佳,後者顏值更高些。後面會再提到。

Aprica阿普麗佳 magic air 摩捷輕風

magic air這款機哥我當年試推過,也是目前我見過最輕的,比好孩子的蜂鳥還要輕,整車不到3kg,重量和名字很配「魔捷輕風」。

一手抱娃一手收放完全沒問題,特別適合單獨帶寶寶的媽媽,一家旅遊帶上出去玩也很輕巧。摺疊後可以站立可以拖著走,方便很多。摺疊後放在後備箱裡基本不怎麼佔空間。但是不可以換向。

前輪萬向,推起來很順滑。在瓷磚推能感受到輪子那種順溜得嗚嗚聲響那種感覺。陽篷是網紗半篷,安全帶較短較細,靠背最大只能130度,只能坐不可以躺。因為真的是很輕,在很多細節部分,都在簡化配備。

商場貌似都要1200多,據說某寶雙11到手價才900左右,比海淘還便宜。日系推車一直以小巧取勝,輕便車的避震功能大多都不理想。

ibelieve愛貝麗 玲瓏

某寶售價不到700,款式多樣,可選性很強。 165度傾斜6個月以上可用。

同事買的這款,見過她推,整體不錯,說是made in 浙江。車子最大優點就是輕,同事可以一口氣拎上5樓。扶手可以換餐盤,座椅夠高可以和桌子平齊,吃飯省了換餐椅。

缺點就是,靠背支撐比較薄,摺疊後坐墊外翻容易髒。座位屬於緊湊型,同事8個月21斤的寶寶,冬天坐上去就滿了。就像車的名字,小巧「玲瓏」,胖娃不適合。石子路上推,車輪子有點兒一蹬一蹬的,水泥路面還可以,平時小區曬太陽,逛個公園可以的。但如果經常去戶外的話,就需要考慮避震更好的推車了。

3,三輪嬰兒車

先來聊聊三輪嬰兒車與四輪嬰兒車的優缺點

從內部空間來看,大多數的三輪嬰兒車的內部空間比四輪推車更大。 三輪嬰兒車因為前面只有一個輪子,所以轉向肯定比四輪要靈活。三輪嬰兒車大多是充氣輪胎,在避震性能上更好。

四輪嬰兒車一般四輪皆為EVA發泡輪,或是僅後輪為充氣胎,目前也有四輪推車會在輪軸附近安裝用於減震的彈簧,所以從避震性能上來講的話是無法統一評價的,具體要看選擇的是什麼樣的嬰兒車。如果經常走石子路,有顛簸的路面,建議選三輪嬰兒車。

三角形穩定性好,所以擔心三輪嬰兒車不穩的父母完全可以打消這個顧慮,當然四輪比三輪更加穩當這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要追求高穩定性,四輪嬰兒手推車更勝一籌。

三輪嬰兒車的寬大穩重又決定了重量不會太輕,大多數都在12公斤以上,四輪傘車輕便,功能型車不少也都在這個重量範圍,所以四輪嬰兒車選擇性更廣。三輪嬰兒車作為慢跑嬰兒推車專用車型,轉向和避震是其最大的特點,非常適合產後需要鍛鍊的媽媽或者愛鍛鍊有需要陪孩子的爸爸們。

總體來講,無論是三輪還是四輪都是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一切以自身實際需求出發,以孩子的安全和舒適為首要考慮因素。

babyruler 龍捲風二代

超高座位設計,座椅可用換向,扶手靠背可調節,橡膠輪非充氣輪胎,淨重12公斤比常見的15kg左右的高景觀要輕不少。前輪萬向可定向,推行比較靈活。

缺點是,前後輪間距比較小,著地面積小穩定性就相對會差一些,而且車型看上去比較緊湊小氣。據網上寶媽分享,寶寶躺在裡面頭晃得利害,減震效果不理想。而且不少反饋推起來會有響聲。某寶日場價1900 ,雙11據說1469,國產價格略貴。

Britax B-SMART 寶得適 歡途/昊途嬰兒車

B-SMART嬰兒推車分兩個款式,四輪嬰兒車歡途和三輪嬰兒車昊途,兩款嬰兒車功能大體一致。三輪昊途的轉向更為出色。

B-SMART可以完美兼容Britax城市太空艙安全座椅。適合0-3歲的寶寶使用。另外B-SMART可以三向摺疊,基本上所有的汽車後備箱都可以放得下,方便攜帶。外觀大氣,減震不錯,組裝也非常簡單。

缺點是,拆洗比較麻煩,很多地方是螺絲上擰去的,雖然也是國內代工生產,但說明書沒有中文介紹,很多功能需要自己慢慢琢磨。在門店看到的價格是3280,某貓2300不到,kidscomfort或者kidsroon德淘到手價2200,但有送原裝腳套及媽咪包。逛街神器,價格有點超預算,作為備選方案。

babytrend jogger 漫跑車

美國銷售前三的嬰童品牌,其實他們的Snap-N-Go系列最有名。

不是我們常見的嬰兒車,確切點說是嬰兒提籃的支撐架,亮點在於可以搭配自己品牌的安全提籃,以及britax,,combi,maxi-cosi,safety 1st,graco,peg perego大牌安全提籃變身推車。

一鍵收車,後輪一腳單剎,非常方便。這種車在國內極為少見了,亞馬遜75美刀。

說回三輪車,電鍍車架及輪轂我挺喜歡,整體看上去挺大氣的,官網價不到1500。16寸充氣橡膠大胎,前輪萬向,減震和轉向是特色,越野功能需要在實測後再考量,靠背無級調節可平躺,半篷設計雖然遮陽效果比較勉強,看上去比較挺括有型夠大夠結實,一腳雙剎基本可以滿足我們戶外自駕以及二度服役的需求。

但也有缺點:不支持換向,扶手不可以調節。

4,可以躺的嬰兒車

目前市場主流的多功能型嬰兒車基本都是可以平躺的,所以這裡主要針對傘車的可平躺功能分出一塊。

goodbaby 好孩子 蜂鳥

蜂鳥有好幾個型號,D819/ D829/ D839,某寶上829和839比較多,價位在1000左右。三款都屬於可躺可坐, 819是單向推行,只有3kg非常輕,半篷遮陽比較勉強。靠背無級調節,有可拆卸棉墊,網狀靠背,但靠背比較軟,前輪萬向。

829和839的扶手可以換向,陽篷為全罩式,4kg左右。829有頭枕和坐墊但不可拆,839沒有頭枕,但坐墊可拆,單手拎問題不大,缺點是推起來左右搖晃,不穩,可能是太輕的緣故,和日系的aprica和combi比較下,沒有這2個穩。換向有點困難,把手反向推偏短,個子不高的人反向推走路會碰到腳踏板或輪子。

3款試推體驗都比較一般,沒有廣告上那麼好,不考慮。

Aprica阿普麗佳 air ria艾瑞

因為Aprica的輪子都小小的,避震上表現一般。也許是為了彌補避震的短板,推車有頭墊和腰墊。

第二個亮點是背部的透氣孔,有開關可以選擇打開還是關閉,兼具通風和折射散熱雙重功能,先不說效果,光看這個巧妙構思還是不錯的。

超大遮陽篷帶2個透氣天窗(一前一後),而且陽篷頭枕什麼都是紐扣式,隱藏的很深,方便拆卸清洗。

扶手可換向,反向和寶寶面對面推行,扶手高度會比正向稍微低一點,不那麼好推。

缺點是座位偏小,寶寶半躺有一些下滑,座位太短腳會掉在外面。平時推推還是夠用的。日亞活動時價格在1600左右,某寶近3000,差距挺大。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下,但和我們購車需求不一致,不考慮。

補充一點,網絡上有很多媽媽經常在air ria和F2之間猶豫不決,這裡分享幾張找到的圖片簡單對比下供大家參考。

照片中左邊是aprica艾瑞,右邊是康貝F2。大概情況如下:

1、論重量F2更輕便,兩款都可以單手拎;

2、艾瑞可平躺,F2更建議6個月後使用;

3、遮陽效果艾瑞比康貝F2要好;

4、舒適度方面,艾瑞的頭枕腰墊設計更為人性化,屢勝一籌;

5、推車靠背,艾瑞的可調節範圍更廣,舒適度自然更好。

6、價格方面,艾瑞海淘和F2活動價也不相上下,個人更傾向選擇aprica的艾瑞。

MACLAREN 瑪格羅蘭 Techno XT

英國品牌,也是傘車的代表品牌,明星皇室最愛。

這裡我主要關注了Quest和XT兩個系列,XT屬於豪華款,拆包無須組裝。座椅靠背可以四段調節,可以平躺,帶防雨罩,帶肩帶和活動頭枕(Quest沒有),舒適度XT比Quest更勝一籌。XT把手可以調節,其它功能和Quest相差不大。車體細節精緻,很不錯的推車。

延長腳踏處可以通過一個按鈕,在支撐狀態和非支撐狀態之間相互轉換。取消支撐後,腿部可以自然下垂,對大一點的寶寶,這種姿勢更舒服。觀察窗下面是置物袋,可以放些水杯、尿不溼一類的小東西,很人性化的設計。

缺點是收折後不可以站立,不可以雙向。中亞秒殺時只要1500,這個價格還是很吸引人的。16新款XT中亞售價3000 ,牛仔限量版,海淘也要4000 ,國外都買不到。超預算,遺憾。

5,可以登機的嬰兒車Goodbaby好孩子 口袋車系列 D678

好孩子作為芒果臺《媽媽是超人》明星真人秀的官方指定合作夥伴,口袋車的廣告是鋪天蓋地的,想不知道都比較難。

口袋車系列有3款,D666/D668/D678。三款功能基本相同。某寶上熱賣的是666和668,這兩款的區別僅是渠道和配色,前者電商專供,後者實體銷售。

這裡說678,全罩式遮陽篷,只有後輪帶避震彈簧,實測效果和期望一樣,一般般。靠背可以無級調節,可平躺,可以做到單手摺疊展開,一個人帶娃出門很方便,雖然沒有yoyo官方視頻裡那麼帥氣,但還是很迅速的。

車輪順滑轉向也比較靈活。推起來流暢,但畢竟輕會有點感覺「控制不住」不如大推車穩,但比起蜂鳥、康貝F2還是紮實很多。

再說說缺點,摺疊時需要拆掉扶手,設計不夠人性化。折後體積比市面上常規20寸登機箱要大一點,應該可以登機。

和輕便車比還是略重,想要一手抱娃一手提車,比較困難。座椅寬度偏窄,不太適合胖娃。不能雙向,沒有觀察窗,沒法和孩子互動。

整體算是一款不錯的嬰兒輕便推車,日常價格在1200左右,雙11大促時不到900。

babysing SGO 超輕可登機傘車

號稱是法國原創研發,核心配件在法國原產,然後在浙江組裝(其實就是國產)。款式顏色很豐富,還可以搭配同品牌提籃。據說這款傘車有獲得七項設計專利,但無從查證,主打超輕和可登機。

某寶日常不到1200,聚划算999,看到過最優惠的是在亞馬遜中國900不到,抵扣優惠券和銀行卡活動,最終到手價750還包郵。

整車差不多10斤,比好孩子口袋車要重,平日媽媽一個人帶娃,單手拎問題不太大,車輪靈活推起來也比較省力。

摺疊後比常規20寸行李箱略大一點,登機問題應該不大。但不少網友反饋,一鍵收車似乎不太好操作,靠背比較薄不太建議新生寶寶用,更適合可以坐的大寶。推寶寶過馬路,稍微走快一邊輪子會翹起要翻車。

綜合看來比較適合日常逛逛超市商場推推。同價位的傘車,更傾向口袋車,更輕摺疊後體積更小,外形也還不錯。

可登機的選擇還挺多的,babyzen yoyo啦、maclaren瑪格羅蘭的Quest啦,各種價位,不多說啦。

關於嬰兒車的幾個困惑

1,獨立睡籃和安全提籃可以通用嗎?

很多新手爸媽都存在這樣的困惑,感覺吧都用的上,但是用的時間都不長,選購時非常糾結。

我覺得首先是需要要明確獨立睡籃和安全提籃是2款不同的產品。

雖然都是針對新生兒(6個月以內)外出使用,但睡籃是嬰兒車專用,安全提籃是汽車專用,設計不同,安裝也完全不同。

其次,獨立睡籃是可以平放在汽車後座,大家可以理解成一個移動的mini嬰兒床。雖然有把手,可以拎著,上下樓方便,也可以放到汽車後座,但從安全角度來講,還是不能替代汽車安全提籃。

通常一些進口品牌的多功能嬰兒車,在宣傳時叫三合一嬰兒車,或者多功能旅行系統,其實就是嬰兒車 獨立睡籃 汽車安全提籃的組合,是非常齊全的配置。

不過國內接受度比較低,看到的也比較少。當然現在有很多安全提籃也可以裝到嬰兒車上,比如maxi cosi安全提籃是很多歐洲品牌都能兼容的。

2、想買嬰兒車,睡籃一定要買嗎?

孩子兩三個月大時就會推車出去散步。那種可以放躺的能不能達到和睡籃同樣的效果呢?

睡籃呢主要針對的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計劃出生就用嬰兒車的話,獨立睡籃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可平躺的多功能嬰兒車也可以用,只是從舒適性考慮,獨立睡籃更好。如果預算比較足,可以考慮下。

3、嬰兒車前輪的避震是內置的好還是外置的好?

前輪避震大都是通過減震彈簧實現的,內置還是外置其實影響不大,關鍵是要確實有避震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質量不太合格的國產車,很多所謂的避震都是擺設而已,起不到避震效果,一般這類推車價格也都比較便宜。所以還是我堅持的那個觀點,一分錢一分貨,500元以下的就算了。

4、座位可換向的嬰兒車,說坐的位置有一定的搖晃,這是做工/質量問題嗎?都是這樣的嗎?

可以換向的嬰兒車,座椅有請問搖晃屬於正常情況,畢竟拼裝的嬰兒車不可能完全卡死,適當的彈性空間可以起到緩衝,減震的作用。

5、嬰兒車的座椅內寬一般是多少?越寬越好嗎?應該如何選擇?

標準寬度要求是35cm,大多數座寬度都達到了這個標準。

一般情況下,歐美品牌的嬰兒車更寬大一些,日系和國產的嬰兒車稍微窄一點。如果是胖寶寶可以考慮歐美系的。正常體型日系和國產的都可以選擇。

另外,嬰兒車座寬太窄或者太寬都不好,太窄容易擠,尤其是冬天;太寬則容易側翻。所以合適才好。

關於嬰兒車的幾點要訣

1、任何情況下,寶寶的安全和舒適永遠是第一位的;

2、沒有一輛可以滿足所有出行的嬰兒車;

3、嬰兒車的減震只和自重有關;

4、輕便車談減震,本身就是偽命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5、高景觀不是行業標準,也沒有標準,只是商家抓住客戶心理,為賣貨製造出的噱頭,解決不了尾氣問題,只是心理安慰;

6、嬰兒車不挑貴的只挑適合的,切忌跟風,一定要依據孩子的自身的條件來挑選;

7、只想買1輛嬰兒車,可躺可坐的輕便車是首選;

8、世界上99%的嬰兒車產自中國,國產應自強;

9、挑嬰兒車功能要求越多,選擇越難,功能不是越多越好,學會做減法。

至於各位看官,最終買哪款,還請務必記住4個字:按需所購!

關於機哥

我是機哥,玩過手機,燒過相機,迷過無人機。愛鑽研的奶爸一枚!

生活值得被記錄,在機哥說(jigetalk)等待志同道合的朋友。

,
同类文章
2022年虎年寶寶五行取名(2022年虎年出生的寶寶名字)

2022年虎年寶寶五行取名(2022年虎年出生的寶寶名字)

2022年虎年寶寶五行取名?崢:將「崢」字作為虎寶寶取名用字,可彰顯其大氣豪邁之感,並且寓指男孩可以英勇無畏,有一夫當關的品質且「崢」字帶有「山」字根,是2022屬虎男孩最佳字,寓意虎在山中自由的休息,順應了虎的習性,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2022年虎年寶寶五行取名?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
uff收益怎麼樣(新晉奶爸為寶寶在穹頂之下創造一片淨土)

uff收益怎麼樣(新晉奶爸為寶寶在穹頂之下創造一片淨土)

作者:蛋蛋的淡 樓主2014年3月和老鄉LD結婚後,辛勤耕耘一年無果,壓力山大。終於在15年3月和LD一起去省婦幼檢查不孕不育。沒想到醫生突然告知,樓主晉升爸爸了!喜從天降後就著手為LD保胎。 無奈雙方父母都在老家還沒退休(那時生娃都早),樓主上班又無法照顧,遂讓LD請了長病假回老家休養
寶寶睡覺資勢大全(寶寶睡覺時最常見的8個錯誤做法)

寶寶睡覺資勢大全(寶寶睡覺時最常見的8個錯誤做法)

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而寶寶的睡眠時間更長,一天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關注孩子的睡眠安全。 我們今天整理了8個孩子睡眠方面家長們最容易犯的錯誤,要注意避開。 問題1:孩子可以和父母睡一張床嗎? 不建議同睡一張床。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小
異地懷孕的概率(別人懷孕我懷葡萄)

異地懷孕的概率(別人懷孕我懷葡萄)

葡萄胎,就是胚胎的滋養層細胞異常增生,並長成一連串水泡,看起來頗似葡萄。命名是有些隨意,但非常形象。 大部分葡萄胎患者會在停經後8-12周時發生陰道出血,這時,要先去醫院驗血HCG和B超,等待檢查 葡萄胎一經確診,就需要住院清宮,至少等血HCG陰性半年後,才能再次懷孕,這
孩子打呼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小孩打呼嚕是何原因)

孩子打呼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小孩打呼嚕是何原因)

經常有家長說,孩子「打呼嚕」是最近幾天的事,不但睡覺時「打呼嚕」,就是醒後也要張著口喘氣。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睡覺時「打呼嚕」或是醒後張著口喘氣都是不正常的,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不論是小孩子還是成人,在未患任何疾病的情況下,呼吸都是通過鼻腔來完成的,是不需要張口的,呼吸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寶寶哭鬧如何安撫停哭(寶寶哭個不停怎麼辦)

寶寶哭鬧如何安撫停哭(寶寶哭個不停怎麼辦)

寶寶哭個不停怎麼辦?情緒安撫5s法,嬰兒有安全感,自然不哭不鬧 寶寶餓了,哭! 寶寶冷了,哭! 寶寶尿了,哭! 寶寶不舒服,還是哭! 不滿三個月的寶寶好像除了睡和吃之外,就只有哭這件事了。寶寶哭了之後,我們是應該安撫,還是放任不管呢?其實,大多數新生兒的哭鬧和生理需求有關,只有
寶寶需要坐安全座椅嗎(寶寶要坐安全座椅嗎)

寶寶需要坐安全座椅嗎(寶寶要坐安全座椅嗎)

文/徐芳老師 圖/網絡 前兩天看到小視頻,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說的是有個警察在檢查的時候剛好攔下了一輛車,然後副駕駛就有一個孩子乖乖地繫著安全帶。還自己在說要繫上安全帶,警察就覺得很奇怪,一般的孩子都不會這麼乖,孩子說,不系安全帶就會像這個IPAD一樣,說著給警察叔叔看一個裂了一大片的I
寶寶溼疹與寶媽的飲食有關係嗎(寶寶溼疹和遺傳有關係)

寶寶溼疹與寶媽的飲食有關係嗎(寶寶溼疹和遺傳有關係)

導語:每年的9月和到第二年5月,很多家長開始不淡定了,因為孩子的溼疹反反覆覆,搞得家長那是手腳無措。 溼疹是什麼? 溼疹確實是一種病因相對比較複雜的皮膚炎症,甚至有些家長還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得溼疹,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溼疹就自己好了。 5個月的香香臉上這段時間長很多紅色的突出的疹子,而且
什麼辦法能緩解孕期恥骨痛(恥骨痛是怎麼回事)

什麼辦法能緩解孕期恥骨痛(恥骨痛是怎麼回事)

恥骨位於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處,是骨盆前方的兩塊骨頭,這兩塊骨頭在日常中少被提及,因而多數人對其了解較少,但女性朋友對其應該並不陌生,特別是懷孕過的女性,對恥骨應該了解不少。因為部分女性在妊娠期間會出現恥骨痛,那麼恥骨痛是怎麼回事?什麼因素能誘發恥骨疼痛? 恥骨痛是什麼原因? 一、妊
孩子怎麼看懂英語字母(幾個容易讀錯的字母)

孩子怎麼看懂英語字母(幾個容易讀錯的字母)

(音頻錄製:CiCi,這期聽音頻更有收穫哦) 字母是學習英語的開始,漫長的歲月中差不多都融進我們的血液了。三歲的小朋友,26個字母眼睛都不眨就能背出來。 正是因為這種熟悉,我們對字母視若當然,絲毫不覺得讀字母會出什麼差錯。但是,由於中英文的發音習慣不同,我們在讀字母的時候,真的會一不小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