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空逃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08:08:56 1
專利名稱:一種高空逃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升降裝置,尤其是火災時用於高空逃生的裝置。
技術背景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人類能夠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歷史與同火災作鬥爭的歷史是相伴相生的,人們在用火的同時,不斷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儘可能地減少火災及其對人類造成的危害。隨著人們對火災認識的不斷加深,日常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的學習了一些火災逃生技巧。對於高層建築來說,如果救援不及時,而逃生方法不適當的話,很有可能性命就會葬身火海當中,因此,如何在高層建築實現有效的自救才是逃生的關鍵。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空逃生裝置,發生火災時,能夠為人類提供有效、可靠的高空逃生途徑。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包括支架、彈簧、吊籃,所述吊籃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吊籃與所述支架之間還設有繩索連接。逃生時,首先將支架固定在建築物上;人坐上吊籃內,在人的重力下,吊籃開始下降,吊籃下降並將彈簧拉伸,由於彈簧具有彈性形變能力,彈簧被拉伸越長,其彈力越大;當吊籃整體所受到的重力大於彈簧彈力時,吊籃往下做加速運動,當吊籃整體所受到的重力小於彈簧彈力時,吊籃開始減速,吊籃下落、彈簧伸長的同時,繩索不斷被拉直;當吊籃下落到接近底面時,繩索被完全拉直,由於繩索不具有形變能力,從而限制了吊籃繼續下落,防止吊籃與底面碰撞而傷害到吊籃內的人,此時吊籃內的人就可以逃出吊籃,完成整個自救;當吊籃內的人逃生後,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吊籃復位,下一個人可以採樣同樣的方法進行逃生。作為改進,所述彈簧與支架之間設有第一吊鉤,所述彈簧上端通過所述第一吊鉤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吊籃與所述彈簧之間設有第二吊鉤,所述彈簧下端通過所述第二吊鉤與所述吊籃連接。由於彈簧通過吊鉤進行連接,根據不同人的體重,彈簧可以隨時進行更換。作為改進,所述支架上設有保護圈,所述彈簧和吊籃置於所述保護圈範圍內。在吊籃下落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搖擺,為了防止吊籃搖擺幅度過大而危及吊籃內的人,設置保護圈可以限制吊籃的擺動幅度。作為改進,所述吊籃底部設有墊塊,墊塊可以起到很好的減震作用,防止吊籃直接撞擊地面而造成吊籃或人員的傷害。作為改進,所述吊籃內設有輥筒,所述繩索一端與所述支架連接,另一端纏繞在所述輥筒上。通過控制輥筒的轉動來控制繩索的長度,使吊籃能夠準確的在接近地面的某個位置停止,方便吊籃內的人員逃生。作為改進,所述輥筒上設有剎車裝置。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帯來的有益效果是吊籃在下落時,依靠彈簧的弾力作用使吊籃不至於高速的衝向底面;利用繩索的作用,使吊籃能夠準確的在接近地面的某個位置停止,吊籃、彈簧和繩索共同作用可以將人員從高空安全的送往地面,完成火災時的高空逃生。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1、2所示,ー種高空逃生裝置,包括支架I、彈簧5、吊籃2,所述吊籃2通過所述彈簧5與所述支架I連接。所述彈簧5與支架I之間設有第一吊鉤6,所述彈簧5上端通過所述第一吊鉤6與所述支架I連接;所述吊籃2與所述彈簧5之間設有第二吊鉤4,所述彈簧5下端通過所述第二吊鉤4與所述吊籃2連接;由於彈簧5通過吊鉤進行連接,根據不同人的體重,彈簧5可以隨時進行更換。所述吊籃2與所述支架I之間還設有繩索7連接,所述吊籃2內設有輥筒(未標示),所述輥筒上設有剎車裝置(未標示),所述繩索7 —端與所述支架I連接,另一端纏繞在所述輥筒上,通過控制輥筒的轉動來控制繩索7的長度,使吊籃2能夠準確的在接近地面的某個位置停止,方便吊籃2內的人員逃生。所述支架I上設有保護圈8,所述彈簧5和吊籃2置於所述保護圈8範圍內,在吊籃2下落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搖擺,為了防止吊籃2搖擺幅度過大而危及吊籃2內的人,設置保護圈8可以限制吊籃2的擺動幅度。所述吊籃2底部設有墊塊3,墊塊3可以起到很好的減震作用,防止吊籃2直接撞擊地面而造成吊籃2或人員的傷害。逃生時,首先將支架I固定在建築物上;人坐上吊籃2內,在人的重力下,吊籃2開始下降,吊籃2下降並將彈簧5拉伸,由於彈簧5具有弾性形變能力,彈簧5被拉伸越長,其弾力越大;當吊籃2整體所受到的重力大於彈簧5弾力吋,吊籃2往下做加速運動,當吊籃2整體所受到的重力小於彈簧5弾力吋,吊籃2開始減速,吊籃2下落、彈簧5伸長的同吋,繩索7不斷被拉直;當吊籃2下落到接近底面時,繩索7被完全拉直,由於繩索7不具有形變能力,從而限制了吊籃2繼續下落,防止吊籃2與底面碰撞而傷害到吊籃2內的人,此時吊籃2內的人就可以逃出吊籃2,完成整個自救;當吊籃2內的人逃生後,在彈簧5的弾力作用下,吊籃2復位,下一個人可以採樣同樣的方法進行逃生。
權利要求1.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彈簧、吊籃,所述吊籃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吊籃與所述支架之間還設有繩索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與支架之間設有第一吊鉤,所述彈簧上端通過所述第一吊鉤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吊籃與所述彈簧之間設有第二吊鉤,所述彈簧下端通過所述第二吊鉤與所述吊籃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上設有保護圈,所述彈簧和吊籃置於所述保護圈範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吊籃底部設有墊塊。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吊籃內設有輥筒,所述繩索一端與所述支架連接,另一端纏繞在所述輥筒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輥筒上設有剎車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高空逃生裝置,包括支架、彈簧、吊籃,所述吊籃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吊籃與所述支架之間還設有繩索連接。逃生時,首先將支架固定在建築物上;人坐上吊籃內,在人的重力下,吊籃開始下降,吊籃下降並將彈簧拉伸,由於彈簧具有彈性形變能力,彈簧被拉伸越長,其彈力越大;當吊籃整體所受到的重力大於彈簧彈力時,吊籃往下做加速運動,當吊籃整體所受到的重力小於彈簧彈力時,吊籃開始減速,吊籃下落、彈簧伸長的同時,繩索不斷被拉直;當吊籃下落到接近底面時,繩索被完全拉直,由於繩索不具有形變能力,從而限制了吊籃繼續下落,防止吊籃與底面碰撞而傷害到吊籃內的人,此時吊籃內的人就可以逃出吊籃,完成整個自救。
文檔編號A62B1/02GK202526786SQ20112054811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劉海權, 鄧昕豪 申請人:鄧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