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製混凝土牆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9:51:24 3

本發明屬於預製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於裝配整體式結構的預製混凝土牆板。
背景技術:
預製混凝土結構的主要結構構件在工廠裡製作,生產效率高、質量好,節省資源和能源,有利於可持續發展。採用預製混凝土結構是建築工業化發展的方向,裝配式建築的主要形式。
預製混凝土結構中預製構件間有水平接縫、豎向接縫等,接縫的受力性能決定了結構整體性能。現有預製混凝土結構中,為實現預製構件間的連接,構件上伸出鋼筋,幹擾構件的製作、吊裝、安裝等環節。
專利201410043152x公開了一種預製構件的連接方法,將相鄰預製混凝土構件連接起來,其預製混凝土構件縱向邊緣間隔設置橫向凹槽,與縱向孔洞相交,構件沒有伸出橫向鋼筋。該專利公開的技術用於構造牆體一字形節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預製混凝土牆板,可方便預製混凝土構件的安裝和鋼筋連接,構成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結構的t形節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所述牆板開有縱向孔洞,所述牆板的板面開有橫向孔洞,所述橫向孔洞連通所述縱向孔洞。牆板的厚度遠小於長度和寬度,所述板面是指長度和寬度所在的面。所述牆板上開有一個以上縱向孔洞,每一縱向孔洞處開有一個以上橫向孔洞。所述縱向孔洞可作為設置縱向鋼筋的通道,或者作為後澆築混凝土的通道;所述橫向孔洞可作為設置牆體間橫向連接鋼筋的位置,或者作為後築澆混凝土的充填區域,與相鄰構件的後澆混凝土成為整體。
所述牆板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縱向邊緣間隔設置橫向凹槽,開有與所述橫向凹槽相交的縱向孔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貼近所述牆板,牆體面與牆板面垂直或斜交,所述橫向凹槽與所述橫向孔洞相對應,所述橫向凹槽的寬度與高度與所述橫向孔洞寬度與高度相等,或者所述橫向凹槽的寬度與高度與所述橫向孔洞寬度與高度不相等;在所述牆板的縱向孔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所述牆板與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間澆筑後澆混凝土,後澆混凝土充滿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和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將牆板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此時後澆混凝土填充在牆板的縱向孔洞和橫向孔洞內,後澆混凝土與牆板預製混凝土咬和在一起;後澆混凝土填充在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和橫向凹槽內,後澆混凝土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預製混凝土咬和在一起;後澆混凝土在牆板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間、在橫向凹槽和橫向孔洞處連接在一起,從而將牆板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緊貼所述牆板;或者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與所述牆板間距不大於200mm;或者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與所述牆板間距大於200mm。
所述牆板與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帶橫向鋼筋的縱向邊緣伸出橫向鋼筋,所述橫向鋼筋為u形或l形;所述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貼近所述牆板,牆體面與牆板面垂直或斜交,所述橫向鋼筋與所述橫向孔洞相對應,在所述牆板的縱向孔洞、所述牆板與所述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間澆筑後澆混凝土,後澆混凝土充滿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將牆板與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後澆混凝土填充在牆板的縱向孔洞和橫向孔洞內,後澆混凝土與牆板預製混凝土咬和在一起;後澆混凝土在牆板和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間、在橫向孔洞處連接在一起,橫向鋼筋錨固在後澆混凝土內,從而將牆板與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
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橫向孔洞處設置封閉箍筋,所述縱向孔洞設置縱筋,所述縱筋穿過所述封閉箍筋。封閉箍筋掛在縱筋上,可較自由調整位置。
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處設置封閉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內設置縱筋,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筋穿過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箍筋。封閉箍筋掛在縱筋上,可較自由調整位置。
所述牆板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處設置封閉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內設置縱筋,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筋穿過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貼近所述牆板,牆體面與牆板面垂直或斜交,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處設置的封閉箍筋伸入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內;這樣後澆混凝土土後,封閉箍筋的兩端分別在牆板的橫向孔洞內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內,增加了t形節點的牢固性。為進一步增加節點牢固性,將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處設置的封閉箍筋伸入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內後,在牆板的縱向孔洞內插入縱向鋼筋,穿過封閉箍筋;調整牆板縱向孔洞內的縱向鋼筋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內的縱筋位置,使縱筋在封閉箍筋的角部。
所述牆板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處設置的封閉箍筋,所述縱向孔洞設置縱筋,所述縱筋穿過所述封閉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貼近所述牆板,牆體面與牆板面垂直或斜交,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處設置的封閉箍筋伸入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內;這樣後澆混凝土土後,封閉箍筋的兩端分別在牆板的橫向孔洞內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內,增加了t形節點的牢固性。為進一步增加節點牢固性,將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處設置的封閉箍筋伸入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內後,在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內插入縱向鋼筋,穿過封閉箍筋;調整牆板縱向孔洞內的縱向鋼筋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內的縱筋位置,使縱筋在封閉箍筋的角部。
所述牆板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牆板的橫向孔洞處設置的封閉箍筋,所述縱向孔洞設置縱筋,所述縱筋穿過所述封閉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處設置封閉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向孔洞內設置縱筋,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縱筋穿過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箍筋;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貼近所述牆板,牆體面與牆板面垂直或斜交,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處設置的封閉箍筋與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橫向孔洞處設置的封閉箍筋相互交接;為了進一步增加節點牢固性,在交接區域內插入縱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結構t形節點由翼緣牆體和腹板牆體構成,本發明所述牆板是t型節點的翼緣牆體,為整體牆板,方便在翼緣內設置規範要求的箍筋等鋼筋,避免了在工地現場布置箍筋等帶來的問題。
(2)採用本發明構造,由牆板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可構成t型筋節點,即兩個預製混凝土構件構成t形節點;而現有技術中由三個預製混凝土構件構成t形節點,即翼緣牆體包括兩個預製構件,與腹板牆體在節點處相連;採用本發明技術可方便節點連接,提高節點整體性。
(3)所述裝配式混凝土剪力牆t形節點中,牆板的縱向孔洞位置可用於設置連接上下層牆體的縱筋,即下層牆體伸出的縱筋伸入縱向孔洞內,後澆混凝土後,實現層間縱筋連續。
(4)所述牆板沒有鋼筋伸出來,與其他構件連接的鋼筋設置在縱向孔洞和橫向孔洞內。方便牆板製作,即牆板的模板不需要切槽或開孔等來安置牆板伸出的鋼筋,也不需要在切槽或開孔處設置小模板防止混凝土溢出。
(5)所述牆板沒有鋼筋伸出來,避免了現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述實施例中1-1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是圖3所述實施例中2-2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是圖5所述實施例中3-3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是圖8所述實施例中4-4剖面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所述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所述的t形節點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所述的t形節點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所述的t形節點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所述的t形節點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所述的t形節點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18是本發明所述的t形節點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19是本發明所述預製混凝土牆板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預製混凝土牆板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發明提出的預製混凝土牆板一種實施例,如圖1,預製混凝土牆板1開有縱向孔洞2,所述牆板1的板面開有橫向孔洞3,所述橫向孔洞3連通所述縱向孔洞2。圖2是圖1的剖面示意圖,剖切位置在橫向孔洞3處。縱向孔洞2和橫向孔洞3的尺寸根據受力、製作、施工等要求確定,橫截面為矩形、梯形、圓形等。圖3所述實施例中,橫向孔洞3的橫截面為梯形,利於形成橫向孔洞時拆除模板,並且利於橫向孔洞內混凝土的密實;圖4為圖3的剖面示意圖,剖切位置在橫向孔洞3處。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5,圖6,橫向孔洞沿牆板寬度方向的尺寸與縱向孔洞相應方向的尺寸相同。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5,圖6,橫向孔洞底部在縱向孔洞的一邊重合;圖6為圖5的剖面示意圖,剖切位置在橫向孔洞3處。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7,橫向孔洞上部為斜面,利於形成橫向孔洞時拆除模板,並且利於橫向孔洞內混凝土的密實。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8,圖9,牆板側面橫向孔洞處有豎槽。
本發明提出的預製混凝土牆板構造的t形節點的一種實施例,如圖13,圖13為t形節點的剖面圖,剖切位置在橫向孔洞3處;所述牆板1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一種構造如圖10所示,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縱向邊緣間隔設置橫向凹槽6,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內開有與所述橫向凹槽6相交的縱向孔洞5;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靠近所述牆板1,橫向凹槽6與橫向孔洞3相對應;在所述牆板1和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間設置箍筋11,箍筋11兩端分別伸入牆板1的橫向孔洞3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6中。在牆板1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間、牆板1的縱向孔洞2、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縱向孔洞5內澆筑後澆混凝土,後澆混凝土填滿牆板1的橫向孔洞3、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橫向凹槽6,構成t形節點(圖中未示出後澆混凝土)。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5,牆板1的橫向孔洞3的寬度大於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6的寬度。
本發明提出的預製混凝土牆板構造的t形節點的另一實施例,如圖14,圖14為t形節點的剖面圖,剖切位置在橫向孔洞3處;所述牆板1與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一種構造如圖10所示,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縱向邊緣間隔設置橫向凹槽6,開有與所述橫向凹槽6相交的縱向孔洞5;在所述牆板1和所述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間設置箍筋11,箍筋11兩端分別伸入牆板1的橫向孔洞2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的橫向凹槽6中;在牆板1的縱向孔洞2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縱向孔洞5內插入縱筋12,縱筋12在箍筋11的角部;在牆板1和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間、牆板1的縱向孔洞2、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縱向孔洞5內澆筑後澆混凝土,後澆混凝土填滿牆板1的橫向孔洞3、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橫向凹槽6,構成t形節點(圖中未示出後澆混凝土)。所述縱筋12和箍筋11的設置可採用圖11所示構造,即在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橫向凹槽6設置箍筋7,在縱向孔洞5內插入縱筋8;設置箍筋7和縱筋8的工序在工廠完成,或者在工地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吊裝前完成;將帶有箍筋7和縱筋8的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吊裝就位後,將箍筋7一端調整伸入牆板1的橫向孔洞3內。或者所述縱筋12和箍筋11的設置可採用圖19所示構造,在牆板1的橫向孔洞3設置箍筋15,在縱向孔洞2內插入縱筋16;設置箍筋15和縱筋16的工序在工廠完成,或者在工地牆板1吊裝前完成;將帶有箍筋和縱筋的牆板1吊裝就位後,將箍筋一端調整伸入帶凹槽的預製混凝土牆體4的橫向凹槽6內。
本發明提出的預製混凝土牆板構造的t形節點的另一實施例,如圖16,圖16為t形節點的剖面圖,剖切位置在橫向孔洞3處;所述牆板1與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9連接在一起構成t形節點;所述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9的一種構造如圖12所示,所述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9縱向邊緣伸出橫向鋼筋10,所述橫向鋼筋為u形,或其他形狀如l形等;在所述牆板1的橫向孔洞內設置箍筋11,在牆板1的縱向孔洞內設置縱筋13,縱筋13插入箍筋11內。調整箍筋11的位置,使其與橫向鋼筋10相互交接。在牆板1和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9間、牆板1的縱向孔洞2內澆筑後澆混凝土,後澆混凝土填滿牆板1的橫向孔洞3,構成t形節點(圖中未示出後澆混凝土)。為了增加t形節點的牢固性,在箍筋11與橫向鋼筋10相互交接的區域內插入縱筋14;調整牆板1和帶橫向鋼筋的預製混凝土牆體9的間距,調整箍筋11的位置,交接區域內設置4根縱筋形成暗柱,如圖17;或者交接區域內設置2根縱筋,如圖18;圖16、17、18中,縱筋13在箍筋11或橫向鋼筋10的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