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19:27:11
專利名稱:一種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電鍍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多晶矽和單晶矽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進而推動了矽片加工行業的技術革新,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矽片切割技術的革新。在以矽片作為基底電池的光伏發電行業,其中娃片切割佔成本的70 %左右,降低娃片切割成本對於光伏行業併網發電有著重要意義。電鍍金剛石線鋸作為固結磨料線鋸,相對於游離磨料的砂漿線切割工具,具有切割效率高、耐熱和耐磨性高的優點,而且省去了用碳化矽磨料加工硬脆材料後的5— 7道清洗工序,節省大量的時間、人力、水電(生產碳化矽本省要消耗大量電能)能源,減少環境汙染。目前,電鍍金剛石線鋸的規模化生產大多採用埋砂法,刷鍍法和落砂法的技術還不夠成熟。落砂法生產線鋸的關鍵在於上砂工序,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在上砂槽內設置攪拌裝置或者氣泵吹氣,使金剛石微粉懸浮於鍍液中與鋼絲線基體接觸,實現鎳離子與微粉磨粒的複合沉積。然而,在鍍液攪拌或者吹氣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引起鍍液的流動,對基體吸附(物理吸附)微粉磨粒產生衝擊,導致固砂困難,線鋸產品質量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製造容易、上砂效率高和上砂時間短的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包括循環槽和循環槽上方分層間隔設置的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底部均設有帶有漏液孔的漏液板,上部上砂槽上方設有通過液管與循環槽相通的進液孔, 液管上連接有化學泵;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兩側均設有導電輥,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內均設有鎳板。所述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底部漏液板上方均設有紗布。所述鎳板通過鈦絲框設置在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的內部兩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
I、本發明包括循環槽和循環槽上方分層間隔設置的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底部均設有帶有漏液孔的漏液板,上部上砂槽上方設有通過液管與循環槽相通的進液孔,液管上連接有化學泵;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兩側均設有導電輥,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內均設有鎳板,結構簡單合理,製造容易,鍍液中無需設置攪拌裝置, 避免了鍍液流動對金剛石微粉固結的衝擊,上砂效率高;由該上砂槽生產出的金剛石線鋸具有微粉顆粒分布均勻緻密、切割鋒利、切割效率高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2、在上部上砂槽上方設有進液孔,可增加金剛石微粉與基體金屬線的接觸機會,克服了微粉與基體金屬線接觸機會少與接觸不良的問題,提高了上砂的密度,可大大改善金剛石線鋸微粉分布均勻性和切割效率。3、利用本發明上砂,其上砂效率高,上砂速度快,微粉顆粒分布均勻緻密,切割鋒利,適合規模化生產。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I中鎳板鋪設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和圖2所示的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其包括循環槽I和循環槽I 上方分層間隔設置的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在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底部均設有帶有漏液孔的漏液板6,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底部的漏液板6上方均設有紗布 7。在上部上砂槽3上方設有通過液管9與循環槽I相通的進液孔5,進液孔口部設有紗布, 進液孔5的形狀可為長方形,長度方向的中心線正對下方的金屬線基體8。液管9上連接化學泵10,化學泵10用於將循環槽I中的鍍液與金剛石微粉一併泵至上部上砂槽3內,並可以保持金剛石微粉處於懸浮狀態,且化學泵10的轉速可控,用來調節進液量和進砂量。在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外部兩側均設有纏繞金屬線基體8的導電輥4,下部上砂槽2 與上部上砂槽3內部兩側均通過鈦絲框11鋪設有鎳板12,鎳板12位於金屬線基體8的兩側,鎳板12用來補充鍍液中鎳離子的損耗。使用時,鈦絲框11通過導線連接電源正極,導電輥4通過導線連接電源負極。紗布7由耐酸纖維製成,厚度為O. 3 O. 5_、孔徑略大於金剛石微粉顆粒的最大粒徑,可避免大顆粒金剛石微粉大量殘留,同時減緩金剛石微粉下落速度;紗布7上若有殘留金剛石微粉,可將化學泵10轉速調快,將其衝掉。漏液板6為PVC板材製作而成,起到支撐紗布7的作用,同時維持上砂槽內的鍍液量。漏液板6上排布漏液孔,鍍液連帶金剛石微粉從漏液孔落下,漏液孔的長度方向中心線正對著金屬線基體8。本發明使用過程為化學泵10將循環槽I中的鍍液與金剛石微粉通過液管9和進液孔5泵至上部上砂槽3內,由進液孔5落下的金剛石微粉直接與金屬線基體8接觸、碰撞, 並與鎳離子複合沉積至金屬線基體8的表面;未沉積的金剛石微粉隨著鍍液一次經過紗布 7和漏液板6流至下部上砂槽2內,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上砂工序;金剛石微粉隨著鍍液最後流入循環槽1,開始下一個循環。在上述過程中,導電輥4與金屬線基體8保持同步走動(轉動),當金屬線基體8由下部上砂槽2進入上部上砂槽3後,開始換面上砂,最後離開上部上砂槽3,從而完成上砂。在上砂過程中,化學泵10低速轉動,既可減緩金剛石微粉下落對金屬線基體8的衝擊,又可保證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存有足夠的鍍液和金剛石微粉;導電輥4的轉速與金屬線基體8的走速保持同步,可保證金屬線基體8張力穩定,避免兩者相對運動而產生摩擦,運行順暢;金屬線基體8淹沒於鍍液液面下3 5cm處,進液孔5高出液面1cm,從進液孔5流出的金剛石微粉落至金屬線基體8上,伴隨著鎳離子的沉積,實現金剛石微粉的固結;金屬線基體8繞過導電輥4進入上部上砂槽3或者下部上砂槽2,並同速轉動,多次繞過導電輥4以保證金屬線基體8換面上砂和二次上砂,保證了微粉磨粒分布的均勻性和緻密性。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進液孔5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以確保金剛石微粉與金屬線基體8直接接觸與碰撞的機會;為了減少鍍液的流失,也可以在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 口部和內側底部加裝導線輪,以代替金屬線基體8通過小孔進入下部上砂槽2與上部上砂槽3的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其特徵在於包括循環槽和循環槽上方分層間隔設置的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底部均設有帶有漏液孔的漏液板,上部上砂槽上方設有通過液管與循環槽相通的進液孔,液管上連接有化學泵;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兩側均設有導電輥,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內均設有鎳板。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底部漏液板上方均設有紗布。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其特徵在於所述鎳板通過鈦絲框設置在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的內部兩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製造電鍍金剛石線鋸的上砂槽,包括循環槽和循環槽上方分層間隔設置的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底部均設有帶有漏液孔的漏液板,上部上砂槽上方設有通過液管與循環槽相通的進液孔,液管上連接有化學泵;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兩側均設有導電輥,下部上砂槽與上部上砂槽內均設有鎳板。該上砂槽結構簡單合理,製造容易,鍍液中無需設置攪拌裝置,避免了鍍液流動對金剛石微粉固結的衝擊,上砂效率高;由該上砂槽生產出的金剛石線鋸具有微粉顆粒分布均勻緻密、切割鋒利、切割效率高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C25D15/00GK102586844SQ20121008565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王亮亮, 王秦生 申請人:中原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