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的製作方法
2024-01-26 09:54:15
專利名稱: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太陽能、水利能源的利用-海水淬取淡水和鹽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裝置,特別是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 鹽的設施。不論是用煤、油或氣都要消耗燃料,一是不可再生的,二是對環境汙染。但是,地球本 身所能提供的燃料也是有限的,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日益感到 能源不足。因此,開發利用新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迫切地提到人們的面前,其中,太陽能和水利能 的利用是最為有前途的.
能源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太陽能和水利能對人類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陽能、水利能巨大而清潔,人人都能分享,這是它的優點,但太陽能稀薄且間歇、水利能(得 有具備發電的水流),受自然條件的影響,通常稱之為低品位能量,因此,為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 帶來很多技術上的困難.如何將低品位的太陽能和水利能轉換為髙品位的能量是個收集問題;如
何解決太陽能本身的間歇性,屬貯存問題;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己經收集的能量,屬轉換問題。所有 這些,不僅意味著要解決一系列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採用何種有效的技術途徑,以便使 太陽能和水利能的利用的經濟指標達到可以和常規能源的經濟指標相比較,成為太陽能和水利 能源的利用能否實際應用的關鍵.
"太陽能發電"成本太高,與天氣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多用蓄電池來轉換交流電,並且佔 地面積大。
太陽能和水利能是免費的這個事實並不意味著它將自然而然地有低的利用成本,比方說,興 趣在於發電,那麼在太陽能電站能夠代替水電站或火電站之前,以某些方法把太陽能轉換成電的 設備必須有低的或者合理的成本。當考慮兩種競爭商品的成本分析時,必須記住兩個變量。第一 是這種裝置所消耗的燃料費,第二是生產的初始成本。值得指出的是太陽能和水利能裝置的效率 參數並不象在普通動力裝置設計中那麼重要,因為太陽能和水利能的成本是零。功率輸出的成 本相對來說與轉換效率無關,它幾乎完全取決於基本投資。
發明內容
我們知道,鍋爐的煙囪越高抽力越強,燃燒的也就愈旺。另外,煙囪內外的溫差越大,抽力也 就愈大。還有就是熱氣球利用的也是熱空氣輕的原理升到高空的。根據這些原理,本發明人設計 了由金屬框架構成的圓形立筒結構,並在金屬框架內用"複合隔熱保溫板"密封組裝成為一座頂 端開口的,底座為喇叭狀的圓形立筒塔。這一裝置結構可以最有效地使立筒內外形成較高的溫度 差,在"立筒裝置系統"內按裝上"渦輪發電機裝置系統"就可發電。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用已有技術的"太陽能聚熱器裝置系統"來加熱水體,並把已 加熱的熱水利用"保溫蓄水池裝置系統"貯存起來供陰天或晚上使用,並通過由"複合隔熱保溫 材料"構成的"立筒裝置系統"內的"散熱器裝置系統"產生人造強渦旋的熱氣流來推動渦輪 發電機裝置系統構成的,可進行全天候發電的組合裝置系統。
本發明的發電原理簡述:由一個用金屬圓塔框架與複合隔熱保溫板構成並固定的、頂端開口 的底端為喇叭狀的高立筒來形成溫差、冷空氣由高立筒底部的喇叭狀下的可調風門進入直立的立筒內,源源流入立筒內的冷空氣被立筒內的熱空氣的升力向著中心作蠊旋式的上升運動,形成 一個渦旋並向上急速運動.當較輕的熱空氣作為內向運動時便獲得了加速度,通過角動量守恆並 在渦旋變得較強勁時,渦旋中心處的氣壓迅速降低.最後熱氣流以一種迅速旋動的空氣團從立筒 頂出現,與從立筒頂吹過的風相互作用.風將渦旋頂吹開,從而恢復了立筒頂處的氣壓,立筒內獲 得的低氣壓也越低,其抽力亦就愈強,發電機的轉速也就會越高,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為利用這種由溫差形成的渦旋能,要在立筒低壓中心下方裝一渦輪發電機,立筒底下方的周 圍的熱空氣上升與渦旋內低壓中心之間由溫差所形成的壓力差,可驅動一股熱氣流通過渦輪並 使渦旋中心上升.研究證明,這個被驅動的熱氣流實際上加強了渦旋的穩定性.而且由於熱氣流 能被集中了,因而渦輪體積可以大大縮小,成本亦可大為降低。
本發明的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是利用海水的流動來推動水泵提取海水的。
本發明的淡水/鹽淬取罐是利用高速旋轉的離心片和高溫來淬取淡水和食鹽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理所採用的技術方案
(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與(W1-3)集熱器供水管連接經(C7-1)循環進水管從(C) 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上端的(C7-2)循環供水管輸入到連接的(A20)集熱器供熱水總管進 入(A2-1-1)熱水進管與(A2-1)高溫水缸圈體內;內再從(A2-1)高溫水缸圈體上端的(A2-1-2) 熱水輸出管流入到(A21)回水管並流入到(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的(D8)保溫蓄水池 內循環進行(D)立簡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外壁上的(D2)光電池板經(D4-4)光電池電線連 接(D4-5)蓄電池組;再連接(Dl卜2)集熱器供水泵和(D10-2)循環熱水泵;(D)立筒太陽 能溫差發電裝置經(D5)發電機與(D4-3)發電機電線連接到(A)淡水/鹽淬取罐的電源(K) 開關裡,再與(A)淡水/鹽淬取罐內的(A7-9)電機與蝸杆和(A8-1)離心頭電機、(K3)電 磁與微波加熱器和(Rl)電磁離心蒸發盤連接;(AB)流水脈衝泵抽取的海水經(B20)出水管 連接(B19)密封軸套與(A50)泵送海水管連接到(A)淡水/鹽淬取罐的(A-5)進水管進入(A9) 冷卻錐體;再從(A9)冷卻錐體連接著的(A-6)出水管連接(A8-6)海水淬取管進入(A8-5) 密封連接管套連接著的(A8-0-1)離心軸管內經(A8-0)離心頭擴散蒸發;(A)淡水/鹽淬取 罐內的(A9)冷卻錐體下方的(A-1)錐體上的凝結淡水從(A-2)底錐尖滴入到(A-90)接淡 水漏鬥經(A-91)淡水輸出管輸出並經(W)水閥連接(D12-1)補水連接管與(D8)保溫蓄水 池內的(D12)補水管接口連接;從(A)淡水/鹽淬取罐下方的(A3-2)出鹽口掉出的鹽粒粉 末經(H)出鹽槽輸入到(A10-1)單機鹽輸出傳送帶l和(A10-2)單機鹽輸出傳送帶2中,再 送入到(A10)多機聯動鹽輸出傳送帶後匯集到(A100)總鹽輸出傳送帶輸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最大優點就是能源成本為零。投資低、運行成本低、可獨立設置、有很大的安裝 和使用的靈活性、設備使用壽命長達50年、不需要熟練的人力看管和維護、不消耗自然資源、 佔地面積少、無汙染、全天候發電和淬取淡水和食鹽、特別適用於靠沿海一帶的市、縣、山區、 牧區、無電力線的邊遠地區。
圖h淡水/鹽淬取罐示意圖 圖2:冷卻錐體圖示 圖3:蒸發缸體圖示圖4:加熱蒸發錐體圖示 圖5:刮鹽器圖示
圖6:離心擴散器、加熱錐體、刮鹽器結構總裝圖示
圖7:離心頭與單體淡水/鹽淬取鐮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8:聯體淡水/鹽淬取權總裝示意圖
圖9:蟝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單管嫘旋泵示意圖
圖10: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多管螺旋泵示意圖
圖ll:單管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結構圖示
圖12 15:單管蠊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分解工作原理圖示
圖16 圖18:多管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分解工作原理圖示
圖19:太陽能管內管集熱管
圖20:太陽能管內管集熱器
圖2h立筒式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圖示
圖22:本發明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的工藝流程圖示。
圖中(A)淡水/鹽淬取罐、(Al)罐底座架、(A2)蒸發缸體、(A2-1-1)熱水進管、
(A2-1-2)熱水出管、(A2-l)高溫水缸園體、(A2-2)罐體外保溫圈、(A2-3)內缸體、(A2-4) 固定圈、(A2-5)缸體上端、(A2-6)缸體下端、(A3)加熱錐體、(A3-1)鹽蒸發收集圈、
(A3-2)出鹽口、 (A3-3)加熱錐體頂口、 (A3-4)加熱錐體底座、(A4)電磁加熱器、(A5) 電磁加熱器、(A6)微波加熱器、(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K)電源開關、(A7)刮 鹽器、(A7-1)刮鹽器豎管軸、(A7-2)刮鹽器上軸承、(A7-2-1)刮鹽器上軸承架、(A7-3) 刮鹽器下軸承、(A7-3-1)刮鹽器下軸承架、(A7-4)刮鹽器上接口、 (A7-5)刮鹽器角臂、
(A7-6)刮鹽器斜臂、(A7-8)旋轉刮鹽刷、(A7-9〉電機與蝸杆、(A7-10)刮鹽刷齒輪、(A8) 離心擴散器、(A8-0)淡水輸出管、(A80)總淡水輸出管、(A9)冷卻錐體、(A-1)錐體、
(A-2)錐底尖、(A-3)固定圈、(A-4)冷卻罐蓋、(A-5)進水管、(A-6)出水管、(A-90) 接淡水漏鬥、(A-91)淡水輸出管、(00)冷卻水、(01)進水、(02)出水、(03)錐底淡 水、(04)淡水出口、 (04)淡水輸出總管、(05)進熱水總管、(06)出熱水總管、(A8) 離心擴散器、(A8-0)離心頭、(A8-0-2)管離心軸孔眼、(A8-0-3)離心圓片1、 (A8-0-4) 圓片立錐、(A8-0-1)管離心軸、(A8-1)離心頭電機、(A8-2)離心管下軸承、(A8-2-1) 下軸承固定架、(A8-3)離心軸軸承、(A8-3-l)離心軸軸承架、(A7-9)電機與蝸杆、(A8-4-1) 離心管皮帶輪、(A8-4-2)皮帶輪、(A8-4-3)傳動皮帶、(A8-4-4)密封連接軸套固定架、
(A8-5)密封連接軸套、(A8-6)海水進管、(AIO-1)單機鹽輸出傳送帶、(A10)多機聯動 總鹽輸出傳送帶、(A50)泵送海水管、(K)電源開關、(BA)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B20) 出水總管、(B)流水脈衝泵、(Bl)進水總管、(B1-l)前端管、(B1-2)輸水總管口、 (B2-l)
(B5-1) (B10-1) (B30-l)螺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B2-2)螺旋管旋轉進水口、 (B2-3) 漏鬥旋轉進水口、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2 B30) 螺旋管、(B11)葉片軲圈、(B12)葉片連接杆、(B13)葉片、(B14)前支架、(B15)前端 管軸承、(B16)進水端支架、(B17)進水端軸承、(B18)託板、(B19)密封輸水軸承、(B13-l)(B13-2) (B13-3) (B13-4) (B13-5) (B13-6) (B13-7) (B13-8) (B13-9)旋轉輪葉片、 (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Cl)外管、(C2) (C2-1~C2-2)密封塞頭、(C3-1 C3-10) 內管、(C4-0)漏鬥形接頭、(C4-1)集熱器進水管口、 (C4-2)集熱器出水管口、 (C5)U型 串聯接管、(C6)底框架、(C6-l)橫邊框、(C6-2)邊支條杆、(C6-3)中支條杆、(C7-l) 循環進水管、(C7-2)循環供水管、(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Dl)立筒、(D2)光電 池板、(D3)維修平臺、(D3-1)維修門、(D3-2)安全護網罩、(D4)吊裝架、(D4-1)吊 葫戶、(D4-2)鋼絲繩、(D4-3)發電機電線、(D4-4)光電池電線、(D4-5)蓄電池組、(D5) 發電機、(D5-0)發電機軸、(D5-1)固定架、(D5-2)風輪機、(D5-3)風葉機下固定架與 軸承、(D5-4)風葉機上固定架與軸承、(D5-5)發電機固定架、(D5-6)發電機底座、(D5-7) 發電機下固定架與軸承、(D5-8)發電機上固定架與軸承、(D5-9)齒輪組、(D6)氣流壓縮 噴發器、(D6-l)壓縮噴發器進氣口、 (D6-2)壓縮噴發器噴氣口、 (D7)可控進風門、(D8) 保溫蓄水池、(D8-l)保溫水、(D8-2)水平面、(D9-l)暖氣包、(D9-2)熱水進管、(D9-3) 熱水排管、(D10-1)暖氣包、(D10-2)循環熱水泵、(D1(K3)水泵抽水管、(D10-4)水泵 供水管、(D10-5)水泵排水管、(D11-1)集熱器輸水管、(D11-2)集熱器供水泵、(D11-3) 集熱器供水管、(D12)補水管、(D13)立筒氣流出口。
實施例一
在圖1中淡水/鹽淬取罐示意圖
圖(l-l)為剖面示意圖,(1-2)為平面示意圖
圖中(A)淡水/鹽淬取瞎、(Al)罐底座架、(A2)蒸發缸體、(A2-1)高溫水缸圏體、 (A2-2)罐體外保溫圈、(A3)加熱錐體、(A3-1)鹽蒸發收集圈、(A3-2)出鹽口、 (A3-3) 加熱錐體頂口、 (A3-4)加熱錐體底座、(A4)電磁加熱器、(A5)電磁加熱器、(A6)微波 加熱器、(K)電源開關、(A7)刮鹽器、(A7-9)電機與蝸杆、(A8)離心擴散器、(A8-0) 離心頭、(A8-1)離心頭電機、(A9)冷卻錐體、(A91)淡水輸出管、(K)電源開關。
在圖中(A)淡水/鹽淬取權由(Al)罐底座架與上面連接的(A2)蒸發缸體和(A9)冷 卻錐體構成;(A2)蒸發缸體由(A2-1)高溫水缸圏體、(A2-2)鍵體外保溫圈構成;在(Al) 罐底座架內連接著(A8-1)離心頭電機、(A8)離心擴散器和(A8-0)離心頭;在(A8)離心 擴散器的外面連接著(A3)加熱錐體與(A3-1)鹽蒸發收集園,在(A3)加熱錐體的下面連接 著(A4) (A5)電磁加熱器和(A6)微波加熱器;在(A3)加熱錐體的外面連接著(A7)刮鹽 器與(A7-9)電機與蝸杆和(A3-2)出鹽口;在(A8-0)離心頭的上方連接著(A9)冷卻錐體、 (A-90)接淡水漏鬥、(A-91)淡水輸出管。
在圖2中冷卻錐體圖示
圖中(A9)冷卻錐體、(A-1)錐體、(A-2)錐底尖、(A-3)固定圈、(A-5)進水管、 (A-6)出水管、(A-4)冷卻罐蓋、(A-90)接淡水漏鬥、(A-91)淡水輸出管,(00)表示 "冷卻水"、(01)表示"進水"、(02)表示"出水"、(03)表示"錐底淡水"、(04)
表示"淡水出口" 。
(00)冷卻水、(01)進水、(02)出水、(03)錐底淡水、(04)淡水出口。
在圖中(A9)冷卻錐體由(A-1)錐體、(A-2)錐底尖與(A-1)錐體外連接的(A-3)固定圈和上面一端連接的(A-5)進水管與另一端連接的(A-6)出水管及(A-4)冷卻罐蓋構成; 在(A-2)錐底尖的下面固定著(A-90)接淡水漏鬥與連接的(A-91)淡水輸出管。
在圖3中蒸發缸體圖示
圖(3-l)為剖面示意圖,(3-2)為平面示意圖
圖中(A2)蒸發缸體、(A2-1)高溫水缸圈體、(A2-1-1)熱水進管、(A2-1-2)熱水 出管、(A2-2)罐體外保溫圈、(A2-3)內缸體、(A2-4)固定圏、(A2-5)缸體上端、(A2-6) 缸體下端。
在圖中(A2)蒸發缸體由內層的(A2-1)高溫水缸圈體和外層的(A2-2)罐體外保溫圈、 組成了 (A2-3)內缸體;在(A2-1)高溫水缸圈體的下端連接著(A2-1-1)熱水進管上端連接 著(A2-1-2)熱水出管;在(A2-2)瞎體外保溫圈外的(A2-5)缸體上端和(A2-6)缸體下端 連接著(A2-4)固定圈。
在圖4中加熱蒸發錐體圖示
圖(4-l)為剖面示意圖,(4-2)為平面示意圖
圖中(A2)蒸發缸體、(A3)加熱錐體、(A3-3)加熱錐體頂口、 (A3-4)加熱錐體底 座、(A3-2)出鹽口, (A4) (A5)電磁加熱器、(A6)微波加熱器、(K)電源開關、(A91) 淡水輸出管、(K)電源開關、(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
在圖中在(A2)蒸發缸體內的下端連接著(A3)加熱錐體(A3)加熱錐體由(A3-3) 加熱錐體頂口和(A3-4)加熱錐體底座組成;在(A3-4)加熱錐體底座內設置有(A3-2)出鹽 口;在(A3)加熱錐體的下面連接著(A4) (A5)電磁加熱器和(A6)微波加熱器;(K3)電 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與(K)電源開關連接。
在圖5中刮鹽器圖示
圖中(A2)蒸發缸體、(A3)加熱錐體、(A3-3)加熱錐體頂口、 (A3-4)加熱錐體 底座、(A3-2)出鹽口, (A7)刮鹽器、(A7-l)刮鹽器豎管軸、(A7-2)刮鹽器上軸承、(A7-2-1) 刮鹽器上軸承架、(A7-3)刮鹽器下軸承、(A7-3-1)刮鹽器下軸承架、(A7-4)刮鹽器上接 口、 (A7-5)刮鹽器角臂、(A7-6)刮鹽器斜臂、(A7-8)旋轉刮鹽刷、(A7-9)電機與蝸杆、 (A7-10)刮鹽刷齒輪。
在圖中(A2)蒸發缸體內(A3)加熱錐體外連接著(A7)刮鹽器;(A7)刮鹽器上端 由(A7-1)刮鹽器豎管軸連接(A7-4)刮鹽器上接口與(A7-5)刮鹽器角臂、(A7-6)刮鹽器 斜臂、(A7-8)旋轉刮鹽刷;下端連接(A7-2-1)刮鹽器上軸承架與(A7-2)刮鹽刷軸承(A7-2-1) 刮鹽器上軸承架下端連接著(A7-10)刮鹽刷齒輪與連接的(A7-9)電機與蝸杆;在(A7-10) 刮鹽刷齒輪下端連接著(A7-3)刮鹽器下軸承與(A7-3-1)刮鹽器下軸承架。 在圖6中離心擴散器、加熱錐體、刮鹽器結構總裝圖示
圖6-l為離心擴散器結構圖示
圖6-2為離心擴散器、加熱錐體結構圖示
圖6-3為離心擴散器、加熱錐體、刮鹽器結構總裝圖示
圖中(Al)罐底座架、(A2)蒸發缸體、(A2-3)內缸體、(A2-4)固定圏、(A70)豎 管上軸承、(A8)離心擴散器、(A8-0-1)管離心軸、(A8"0)離心頭、(Q)連接圈、(A8) 離心擴散器、(A8-0-2)管離心軸孔眼、(A8-0-3)離心圓片1、 (A8-0-4)圓片立錐、(A8-0-5)離心圓片2、 (A8-0-6)離心圓片3、 (A8-l)離心頭電機、(A8-2)離心管下軸承、(A8-2-1) 下軸承固定架、(A8-3)離心軸軸承、(A8-3-1)離心軸軸承架、(A8-4-1)離心管皮帶輪、
(A8-4-2)皮帶輪、(A8-4-3)傳動皮帶、(A8-4-4)密封連接軸套固定架、(A8-5)密封連 接軸套、(K)電源開關、(A3)加熱錐體、(A3-1)鹽蒸發收集圈、(A3-2)出鹽口、 (A3-3) 加熱錐體頂口、 (A3-4)加熱錐體底座、(A4)電磁加熱器、(A5)電磁加熱器、(A6)微波 加熱器、(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A7)刮鹽器、(A7-l)刮鹽器豎管軸、(A7-2) 刮鹽器上軸承、(A7-2-1)刮鹽器上軸承架、(A7-3)刮鹽器下軸承、(A7-3-l)刮鹽器下軸 承架、(A7-4)刮鹽器上接口、 (A7-5)刮鹽器角臂、(A7-6)刮鹽器斜臂、(A7-8)旋轉刮 鹽刷、(A7-9)電機與蝸杆、(A7-10)刮鹽刷齒輪、(A8)離心擴散器。
在圖6-l中在(A2)蒸發缸體(A2-3)內缸體內上端連接著(A8-3)離心軸軸承與一體 的(A8-3-1)離心軸軸承架;在(Al)罐底座架內連接著(A8-2)離心管下軸承與一體連接的 (A8-2-1)下軸承固定架;(A8-0-l)管離心軸從(A8-2)離心管下軸承穿過再穿過上端的(A8-3) 離心軸軸承與(A8-0)離心頭一體的(Q)連接圈連接;(A8-0-1)管離心軸的下端與(A8-4-1) 離心管皮帶輪連接再穿過下端的(A8-5)密封連接軸套與一體的(A8-4-4)密封連接軸套固定 架;在(A8-4-4)密封軸套固定架上連接(A8-1)離心頭電機和一體的(A8-4-2)皮帶輪;(A8-4-1) 離心管皮帶輪與(A8-4-2)皮帶輪經(A8-4-3)傳動皮帶連接;在(A8-5)密封連接軸套內連 接著(A8-6)海水進管、(A700)豎管外軸承。
在圖6-2中在(A8-0-1)管離心軸外管頂端連接著(A70)豎管上軸承;在(A70)豎管 上軸承上套入(A7-1)刮鹽器豎管軸;在(A7-1)刮鹽器豎管軸外套入連接(A700)豎管外軸 承並與(A3)加熱錐體的(A3-3)加熱錐體頂端連接;(A3)加熱錐體一體的(A3-1)鹽蒸發 收集圈與(A2)蒸發缸體的(A2-3)內缸體連接;(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連接(K)電 源開關。
在圖6-3中在(A7-1)刮鹽器豎管軸外連接著(A7)刮鹽器。 在(A8-0-1)管離心軸外套入連接著(A7-1)刮鹽器豎管軸和(A3)加熱錐體。 在圖7中離心頭與單體淡水/鹽淬取罐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7-l:離心頭結構圖示 圖7-2:電磁離心頭結構圖示 圖7-3:淡水/鹽淬取罐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A8-0)離心頭、(A8-0-1)管離心軸、(A8-0-2)管離心軸孔眼、(A8-0-3)離 心圓片l、 (A8-0-4)圓片立錐、(A8-0-5)離心圓片2、 (A8-0-4)圓片立錐、(A8-0-6)離 心圓片、(A8-0-4)圓片立錐、(R)電磁離心頭、(A8-0-1)管離心軸、(A8-0-2)管離心軸 孔眼、(Rl)電磁離心蒸發盤、(R2)中心圓圈、(R3)整流環、(A8-0-1)管離心軸、(R4) (R5)電刷連接在(R7)軸承、(R6)電刷固定支架、(R8) (R9)電線、(R6)電刷固定支 架、(A-5)進水管、(A9)冷卻錐體、(A-6)出水管、(A8-6)海水進管、(A8-5)密封連 接軸套、(A8-0-1)管離心軸、(A8-0)離心頭、(R)電磁離心頭、(A-1)錐體、(03)淡 水珠、(A-2)錐底尖、(A-90)接淡水漏鬥、(A-91)淡水輸出管、(04)淡水出口、 (A2-1) 高溫水缸圏體、(A2-1-1)熱水進管、(A2-卜2)熱水出管、(A2-3)內缸體內、(A3)加熱 錐體、(A3-l)鹽蒸發收集圈、(A3-4)加熱錐體底座、(A7)刮鹽器、(A7-8)旋轉刮鹽刷、
11(A3-2)出鹽口、 (H)出鹽槽。
在圖7-l中(A8-0)離心頭包括在(A8-0-1)管離心軸的上端開有(A8-0-2)管離心 軸孔眼和連接著(A8-0-3)離心圓片1和一體連接的(A8-0-4)圓片立錐、(A8-0-5)離心圓 片2和一體連接的(A8-0-4)圓片立錐、(A8-0-6)離心圓片和一體連接的(A8-0-4)圓片立 錐。
在圖7-2中(R)電磁離心頭包括在(A8-0-1)管離心軸的上端開有(A8-0-2)管離心 軸孔眼並連接著(Rl)電磁離心蒸發盤;(Rl)電磁離心蒸發盤連接著(R2)中心圓圈與(R3) 整流環並套入連接在(A8-0-1)管離心軸上; 一對(R4) (R5)電刷連接在(R7)軸承與一體 (R6)電刷固定支架上並套在(A8-0-1)管離心軸上; 一對(R4) (R5)電刷(R8) (R9)電 線從(R6)電刷固定支架內穿過。
在圖7-3中(A-5)進水管連接著(A9)冷卻錐體再連接(A-6)出水管(A8-6)並連接 海水進管經(A8-5)密封連接軸套注入(A8-0-1)管離心軸的(A8-0)離心頭或(R)電磁離心 頭;在(A-1)錐體上凝結的(03)淡水珠經(A-2)錐底尖滴入(A-90)接淡水漏鬥與連接關 的(A-91)淡水輸出管由(04)淡水出口輸出;
(A2-l)高溫水缸圈體的底端連接著(A2-卜l)熱水進管,在上端連接著(A2-1-2)熱水
出管;
在(A2-3)內缸體內被蒸發海水在(A3)加熱錐體內的(A3-l)鹽蒸發收集圏連接的(A3-4) 加熱錐體底座經(A7)刮鹽器和(A7-8)旋轉刮鹽刷從(A3-2)出鹽口流入(H)出鹽槽。
在圖8中聯體淡水/鹽淬取罐總裝示意圖 圖中(A)淡水/鹽淬取罐、(A-5)進水管、(A-91)淡水輸出管、(H)出鹽槽、(A10-1) 單機鹽輸出傳送帶l、 (A10-2)單機鹽輸出傳送帶2、 (A10)多機聯動總鹽輸出傳送帶。
在圖中(A)淡水/鹽淬取罐在多機連接形成規模生產線時,(A-5)進水管與(A-5)連 接;(A-91)淡水輸出管與(A-91)淡水輸出管連接;(H)出鹽槽與(H)出鹽槽連接;(A10-1) 單機鹽輸出傳送帶l與(A10-2)單機鹽輸出傳送帶2連接到(A10)多機聯動總鹽輸出傳送帶。
實施例二
在圖9中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單管嫘旋泵示意圖
圖中(B)流水脈衝泵、(BA)螵旋管式流水脈衝泵、(B20)出水總管、(Bl)進水 總管、(Bl-1)前端管、(B1-2)輸水總管口、 (B2-1)嫘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B2-2)螺 旋管旋轉進水口、 (B2-3)漏鬥旋轉進水口、 (B2)螺旋管。
在圖中(BA)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包括在(Bl)進水總管的一端打(B2-l)螺旋管連 接總管接口管孔眼,套入(B2)螺旋管與連接著的(B2-2)嫘旋管旋轉進水口與(B2-3)漏鬥 旋轉進水口。
在圖10中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多管嫘旋泵示意圖
圖中(B)流水脈衝泵、(BA)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Bl)進水總管、(B1-1)前 端管、(B1-2)輸水總管口、 (B2-1) (B5-1) (B10-1) (B30-1)螺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 (B2-2)嫘旋管旋轉進水口、 (B2-3)漏鬥旋轉進水口、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2 B30)螺旋管。
在圖中(BA)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包括在(Bl)進水總管的一端打(B2-1) (B5-l)(BIO-1) (B30-l)蠊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孔眼,套入(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2 B30)螺旋管與連接著的(B2-2)螺旋管旋轉進水口與(B2-3)漏 鬥旋轉進水口。
在圖ll中單管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結構圖示
圖中(B)流水脈衝泵、(BA)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B20)出水總管、(Bl)進水總 管、(Bl-1)前端管、(B1-2)輸水總管口、 (B2-1)嫘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B2-2)螺旋 管旋轉進水口、 (B2-3)漏鬥旋轉進水口、 (B2)螺旋管、(B11)葉片軲圈、(B12)葉片連 接杆、(B13)葉片、(B14)前支架、(B15)前端管軸承、(B16)進水端支架、(B17)進水 端軸承、(B18)託板、(B19)密封輸水軸承、(B13-1) (B13-2) (B13-3) (B13-4) (B13-5) (B13-6) (B13-7) (B13-8) (B13-9)旋轉輪葉片、
在圖中(BA)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包括在(Bl)進水總管的一端打(B2-1)嫘旋管連 接總管接口管孔眼,套入(B2)螺旋管與連接著的(B2-2)蟝旋管旋轉進水口與(B2-3)漏鬥 旋轉進水口;在(Bl)進水總管的兩端連接(B11)葉片軲圈;在(B11)葉片軲圈上連接(B12) 葉片連接杆與(B13)葉片;(Bl)進水總管的一端與(B14)前支架連接的(B15)前端管軸承 套入連接,另一端與(B16)進水端支架連接的(B17)進水端軸承套入連接;(B19)密封輸水 軸承套入(Bl)進水總管與外接的(B20)出水總管連接;(B19)密封輸水軸承套入固定在與 (B16)進水端支架連接的(B18)託板上。
在圖12 15中單管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分解工作原理圖示
圖中(BA)嫘旋管式流水脈衝泵、(B2-1)嫘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B13-1) (B13-2) (B13-3) (B13-4) (B13-5) (B13-6) (B13-7) (B13-8) (B13-9)旋轉輪葉片、(B12) 葉片連接杆、(B2-3)漏鬥旋轉進水口、 (B001)水平面、(B000)流動水體、(B00)水流方 向、(B01)葉片旋轉方向。
在圖12中:為(BA)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的(B13-1)旋轉輪葉片與(B2-3)漏鬥旋轉進水 口在流水中的情況圖示,(Bl)進水總管內無水。
在圖13中:為(BA)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的(B13-l)旋轉輪葉片與(B2-3)漏鬥旋轉進水 口提升到水平面時的情況圖示;(B2-3)漏鬥旋轉進水口內的水經(B2)嫘旋管上的(B2-l) 嫘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進入(Bl)進水總管內並輸出的情況圖示。
在圖14與圖15中與上述工作原理相同。
在圖16 圖18中多管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分解工作原理同上述所示。
實施例三
在圖19中太陽能管內管集熱管
圖中(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Cl)外管、(C2) (C2-1 C2-2)密封塞頭、(C3-l C3-10)內管、(C4-O)漏鬥形接頭、(C4-l)集熱器進水管口、 (C4-2)集熱器出水管口、 (C5) U型串聯接管、(C6)底框架、(C6-l)橫邊框、(C6-2)邊支條杆、(C6-3)中支條杆、(C7-1) 循環進水管、(C7-2)循環供水管。
在圖19-1中(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平面圖示;在(C1)外管內插入(C3-1 C3-10)內管。
在圖19-2中(C2-1 C2-2)密封塞頭剖面圖示;(C2-1)密封塞頭由(C2-0-1 ~C2-0-10)內管孔和(C2-0)組成。
在圖19-3中(C)太陽能管內管髙效集熱器管剖面圖示;在(Cl)外管內插入(C3-1 C3-10)內管並插入連接兩端的(C2-1 C2-2)密封塞頭;(C4-0)漏鬥形接頭與(C2-1 C2-2) 密封塞頭連接為一體;進出水連接管為(C4-1)集熱器進水管口、 (C4-2)集熱器出水管口。
在圖20中(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剖面圖示; 圖中(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固定在(C6)底框架內(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 集熱管與(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經(C5) U型串聯接管串聯連接;(C7-1)盾環進水管 連接在(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的最下端、(C7-2)盾環供水管連接在(C)太陽能管內 管高效集熱管的最上端。 實施例四
在圖21中立筒式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圖示
圖中(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Dl)立筒、(D2)光電池板、(D3)維修平臺、 (D3-1)維修門、(D3-2)安全護網罩、(D4)吊裝架、(D4-1)吊葫盧、(M-2)鋼絲繩、 (D4-3)發電機電線、(D4-4)光電池電線、(M-5)蓄電池組、(D5)發電機、(D5-0)發 電機軸、(D5-1)風葉機中固定架與軸承、(D5-2)風葉機、(D5-3)風葉機下固定架與軸承、 (D5-4)風葉機上固定架與軸承、(D5-5)發電機固定架、(D5-6)發電機底座、(D5-7)發 電機下固定架與軸承、(D5-8)發電機上固定架與軸承、(D5-9)齒輪組、(D6)氣流壓縮噴 發器、(D6-1)壓縮噴發器進氣口、 (D6-2)壓縮噴發器噴氣口、 (D7)可控進風門、(D8) 保溫蓄水池、(D8-l)保溫水、(D8-2)水平面、(D9-l)暖氣包、(D9-2)熱水進管、(D9-3) 熱水排管、(D10-l)暖氣包、(D10-2)盾環熱水泵、(D10-3)水泵抽水管、(D10-4)水泵 供水管、(D10-5)水泵排水管、(Dll-1)集熱器輸水管、(Dll-2)集熱器供水泵、(Dll-3) 集熱器供水管、(D12)補水管、(D13)立筒氣流出口、 (X)地面、(Xl)地上、(X2)地下、 (D000)風向、(D002) (D003)立筒內氣流走向。
在圖中(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包括在(X)地面的(X2)地下和(XI)地上兩部 份組成;在(X)地面的(X2)地下設置了 (D8)保溫蓄水池,並連接著(D12)補水管;
(D11-1)集熱器輸水管連接著(D11-2)集熱器供水泵和(D11-3)集熱器供水管與連接在 (XI)地上的(D9-1)暖氣包與進入(D8)保溫蓄水池內的(D9-3)熱水排管連接;
(XI)地上面的(D10-1)暖氣包一端連接著(D10-4)水泵供水管和(D10"2)循環熱水泵 進入(D8)保溫蓄水池內的(D10-3)水泵抽水管(D10-1)暖氣包另一端連接(D10-5)水泵 排水管進入(D8)保溫蓄水池;
在(X)地面的(XI)地上連接著由金屬材料製成的框架與用輕質保溫材料巻成的(Dl)立 筒;在(Dl)立筒下面連接著(D7)可控進風門和放置著(D4-5)蓄電池組;在(Dl)立筒內 連接著(D6)氣流壓縮噴發器包括(D6-1)壓縮噴發器進氣口連接的(D6-2)壓縮噴發器噴 氣口;在(D6)氣流壓縮噴發器的上端連接著、(D5-l)固定架與(D5)發電機;(D5)發電 機上端連接著(D5-2)風輪機;
或在(Dl)立筒內連接(D5-2)風輪機經(D5-9)齒輪組與(Dl)立筒外壁上的(D5)發 電機連接;在(Dl)立筒的外壁上連接著(D2)光電池板、(D3)維修平臺、(D3-l)維修門、 (D3-2)安全護網罩、(D4)吊裝架、(D4-1)吊葫蘆、(D4-2)鋼絲繩、(D4-3)發電機電線、(D4-4)光電池電線;
在圖22中本發明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的工藝流程圖示。 圖中(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D2)光電池板、 (B)流水脈衝泵、(A)淡水/鹽淬取罐、(D4-5)蓄電池組、(D11-l)集熱器輸水管、(Dll-2) 集熱器供水泵、(D11-3)集熱器供水管、(D8)保溫蓄水池、(D9-2)熱水進管、(D11-1) 集熱器輸水管、(D11-2)集熱器供水泵、(D11-3)集熱器供水管、(D12)補水管接口、 (D12-1) 補水連接管、(W)水閥、(B)流水脈衝泵、(BB11)密封軸套、(A50)泵送海水管、(Z) 水流、(X)地面、(A)淡水/鹽淬取罐、(A50)泵送海水管、(A9)冷卻錐體、(A-5)進水 管(M-4)光電池電線、(C7-2)循環供水管、(A20)集熱器供熱水總管、(A2-1)高溫水缸 圈體、(A2-1-l)熱水進管、(A21)回水管、(D8)保溫蓄水池、(D4-3)發電機電線、(D4-4) 光電池電線、(K)電源開關、(A7-9)電機與蝸杆、(A8-1)離心頭電機、(A-90)接凌水漏 鬥、(A-91)淡水輸出管、(D8)保溫蓄水池、(D12)補水管接口、 (D12-1)補水連接管、 (W)水閥、(A)淡水/鹽淬取罐、(A10-1)單機鹽輸出傳送帶l、 (A10-2)單機鹽輸出傳送 帶2、 (A10)多機聯動鹽輸出傳送帶、(A100)總鹽輸出傳送帶。
在圖中(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與(Dll-3)集熱器供水管連接經(C7-l)循環進 水管從(C)太陽能管內管髙效集熱器上端的(C7-2)循環供水管輸入到連接的(A20)集熱器 供熱水總管進入(A2-1-1)熱水進管與(A2-1)髙溫水缸圈體內;內苒從(A2-1)高溫水缸圈 體上端的(A2-1-2)熱水輸出管流入到(A21)回水管並流入到(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 的(D8)保溫蓄水池內循環進行。
(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外壁上的(D2)光電池板經(D4-4)光電池電線連接(D4-5) 蓄電池組;再連接(D11-2)集熱器供水泵和(D10-2)循環熱水泵;
(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經(D5)發電機與(D4-3)發電機電線連接到(A)淡水/鹽 淬取罐的電源(K)開關裡,再與(A)淡水/鹽淬取罐內的(A7-9)電機與蝸杆和(A8-1)離心 頭電機、(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和(Rl)電磁離心蒸發盤連接。
(AB)流水脈衝泵抽取的海水經(B20)出水管連接(B19)密封軸套與(A50)泵送海水管連 接到(A)淡水/鹽淬取罐的(A-5)進水管進入(A9)冷卻錐體;再從(A9)冷卻錐體連接著的 (A-6)出水管連接(A8-6)海水淬取管進入(A8-5)密封連接管套連接著的(A8-0-1)離心軸 管內經(A8-0)離心頭擴散蒸發。
淡水(A)淡水/鹽淬取罐內的(A9)冷卻錐體下方的(A-1)錐體上的凝結淡水從(A-2) 底錐尖滴入到(A-90)接淡水漏鬥經(A-91)淡水輸出管輸出並經(W)水閥連接(D12-1)補 水連接管與(D8)保溫蓄水池內的(D12)補水管接口連接;
鹽從(A)淡水/鹽淬取罐下方的(A3-2)出鹽口掉出的鹽粒粉末經(H)出鹽槽輸入到 (A10-1)單機鹽輸出傳送帶l和(Al(h2)單機鹽輸出傳送帶2中,再送入到(A10)多機聯動 鹽輸出傳送帶後匯集到(A100)總鹽輸出傳送帶輸出。
權利要求
1、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包括;(A)淡水/鹽淬取罐、(A1)罐底座架、(A2)蒸發缸體、(A2-1-1)熱水進管、(A2-1-2)熱水出管、(A2-1)高溫水缸圈體、(A2-2)罐體外保溫圈、(A2-3)內缸體、(A2-4)固定圈、(A2-5)缸體上端、(A2-6)缸體下端、(A3)加熱錐體、(A3-1)鹽蒸發收集圈、(A3-2)出鹽口、(A3-3)加熱錐體頂口、(A3-4)加熱錐體底座、(A4)電磁加熱器、(A5)電磁加熱器、(A6)微波加熱器、(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K)電源開關、(A7)刮鹽器、(A7-1)刮鹽器豎管軸、(A7-2)刮鹽器上軸承、(A7-2-1)刮鹽器上軸承架、(A7-3)刮鹽器下軸承、(A7-3-1)刮鹽器下軸承架、(A7-4)刮鹽器上接口、(A7-5)刮鹽器角臂、(A7-6)刮鹽器斜臂、(A7-8)旋轉刮鹽刷、(A7-9)電機與蝸杆、(A7-10)刮鹽刷齒輪、(A8)離心擴散器、(A8-0)淡水輸出管、(A80)總淡水輸出管、(A9)冷卻錐體、(A-1)錐體、(A-2)錐底尖、(A-3)固定圈、(A-4)冷卻罐蓋、(A-5)進水管、(A-6)出水管、(A-90)接淡水漏鬥、(A-91)淡水輸出管、(00)冷卻水、(01)進水、(02)出水、(03)錐底淡水、(04)淡水出口、(04)淡水輸出總管、(05)進熱水總管、(06)出熱水總管、(A8)離心擴散器、(A8-0)離心頭、(A8-0-2)管離心軸孔眼、(A8-0-3)離心圓片1、(A8-0-4)圓片立錐、(A8-0-1)管離心軸、(A8-1)離心頭電機、(A8-2)離心管下軸承、(A8-2-1)下軸承固定架、(A8-3)離心軸軸承、(A8-3-1)離心軸軸承架、(A7-9)電機與蝸杆、(A8-4-1)離心管皮帶輪、(A8-42)皮帶輪、(A8-4-3)傳動皮帶、(A8-4-4)密封連接軸套固定架、(A8-5)密封連接軸套、(A8-6)海水進管、(A10-1)單機鹽輸出傳送帶、(A10)多機聯動總鹽輸出傳送帶、(A50)泵送海水管、(K)電源開關、(BA)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B20)出水總管、(B)流水脈衝泵、(B1)進水總管、(B11)前端管、(B1-2)輸水總管口、(B2-1)(B5-1)(B10-1)(B30-1)螺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B2-2)螺旋管旋轉進水口、(B2-3)漏鬥旋轉進水口、(B2)(B3)(B4)(B5)(B6)(B7)(B8)(B9)(B10)(B2~B30)螺旋管、(B11)葉片軲圈、(B12)葉片連接杆、(B13)葉片、(B14)前支架、(B15)前端管軸承、(B16)進水端支架、(B17)進水端軸承、(B18)託板、(B19)密封輸水軸承、(B13-1)(B13-2)(B13-3)(B13-4)(B13-5)(B13-6)(B13-7)(B13-8)(B13-9)旋轉輪葉片、(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C1)外管、(C2)(C2-1~C2-2)密封塞頭、(C3-1~C3-10)內管、(C4-0)漏鬥形接頭、(C4-1)集熱器進水管口、(C4-2)集熱器出水管口、(C5)U型串聯接管、(C6)底框架、(C6-1)橫邊框、(C6-2)邊支條杆、(C6-3)中支條杆、(C7-1)循環進水管、(C7-2)循環供水管、(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D1)立筒、(D2)光電池板、(D3)維修平臺、(D3-1)維修門、(D3-2)安全護網罩、(D4)吊裝架、(D4-1)吊葫蘆、(D4-2)鋼絲繩、(D4-3)發電機電線、(D4-4)光電池電線、(D4-5)蓄電池組、(D5)發電機、(D5-0)發電機軸、(D5-1)固定架、(D5-2)風輪機、(D5-3)風葉機下固定架與軸承、(D5-4)風葉機上固定架與軸承、(D5-5)發電機固定架、(D5-6)發電機底座、(D5-7)發電機下固定架與軸承、(D5-8)發電機上固定架與軸承、(D5-9)齒輪組、(D6)氣流壓縮噴發器、(D6-1)壓縮噴發器進氣口、(D6-2)壓縮噴發器噴氣口、(D7)可控進風門、(D8)保溫蓄水池、(D8-1)保溫水、(D8-2)水平面、(D9-1)暖氣包、(D9-2)熱水進管、(D9-3)熱水排管、(D10-1)暖氣包、(D10-2)循環熱水泵、(D10-3)水泵抽水管、(D10-4)水泵供水管、(D10-5)水泵排水管、(D11-1)集熱器輸水管、(D11-2)集熱器供水泵、(D11-3)集熱器供水管、(D12)補水管、(D13)立筒氣流出口組成,其特徵是;(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與(D11-3)集熱器供水管連接經(C7-1)循環進水管從(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上端的(C7-2)循環供水管輸入到連接的(A20)集熱器供熱水總管進入(A2-1-1)熱水進管與(A2-1)高溫水缸圈體內;內再從(A2-1)高溫水缸圈體上端的(A2-1-2)熱水輸出管流入到(A21)回水管並流入到(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的(D8)保溫蓄水池內循環進行;(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外壁上的(D2)光電池板經(D4-4)光電池電線連接(D4-5)蓄電池組;再連接(D11-2)集熱器供水泵和(D10-2)循環熱水泵;(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經(D5)發電機與(D4-3)發電機電線連接到(A)淡水/鹽淬取罐的電源(K)開關裡,再與(A)淡水/鹽淬取罐內的(A7-9)電機與蝸杆和(A8-1)離心頭電機、(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和(R1)電磁離心蒸發盤連接;(AB)流水脈衝泵抽取的海水經(B20)出水管連接(B19)密封軸套與(A50)泵送海水管連接到(A)淡水/鹽淬取罐的(A-5)進水管進入(A9)冷卻錐體;再從(A9)冷卻錐體連接著的(A-6)出水管連接(A8-6)海水淬取管進入(A8-5)密封連接管套連接著的(A8-0-1)離心軸管內經(A8-0)離心頭擴散蒸發;(A)淡水/鹽淬取罐內的(A9)冷卻錐體下方的(A-1)錐體上的凝結淡水從(A-2)底錐尖滴入到(A-90)接淡水漏鬥經(A-91)淡水輸出管輸出並經(W)水閥連接(D12-1)補水連接管與(D8)保溫蓄水池內的(D12)補水管接口連接;從(A)淡水/鹽淬取罐下方的(A3-2)出鹽口掉出的鹽粒粉末經(H)出鹽槽輸入到(A10-1)單機鹽輸出傳送帶1和(A10-2)單機鹽輸出傳送帶2中,再送入到(A10)多機聯動鹽輸出傳送帶後匯集到(A100)總鹽輸出傳送帶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A)淡水/鹽淬取罐由(Al)罐底座架與上面連接的(A2)蒸發缸體和(A9)冷卻錐體構成;(A2) 蒸發缸體由(A2-l)高溫水缸圈體、(A2-2)罐體外保溫圈構成;在(Al)罐底座架內連接著 (A8-1)離心頭電機、(A8)離心擴散器和(A8-0)離心頭;在(A8)離心擴散器的外面連接 著(A3)加熱錐體與(A3-1)鹽蒸發收集圈,在(A3)加熱錐體的下面連接著(A4) (A5)電 磁加熱器和(A6)微波加熱器;在(A3)加熱錐體的外面連接著(A7)刮鹽器與(A7-9)屯機 與蝸杆和(A3-2)出鹽口;在(A8-0)離心頭的上方連接著(A9)冷卻錐體、(A-90)接淡水 漏鬥、(A-91)淡水輸出管。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A9) 冷卻錐體由(A-l)錐體、(A-2)錐底尖與(A-1)錐體外連接的(A-3)固定圈和上面一端連 接的(A-5)進水管與另一端連接的(A-6)出水管及(A-4)冷卻罐蓋構成;在(A-2)錐底尖 的下面固定著(A-90)接淡水漏鬥與連接的(A-91)淡水輸出管。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八2)蒸發缸體由內層的(A2-l)高溫水缸圈體和外層的(A2-2)罐體外保溫圈、組成了 (A2-3)內 缸體;在(A2-1)高溫水缸圈體的下端連接著(A2-1-1)熱水進管上端連接著(A2-1-2)熱水 出管;在(A2-2)罐體外保溫圈外的(A2-5)缸體上端和(A2-6)缸體下端連接著(A2-4)固定圈;在(A2)蒸發缸體內的下端連接著(A3)加熱錐體;(A3)加熱錐體由(A3-3)加熱錐 體頂口和(A3-4)加熱錐體底座組成;在(A3-4)加熱錐體底座內設置有(A3-2)出鹽口;在 (A3)加熱錐體的下面連接著(A4) (A5)電磁加熱器和(A6)微波加熱器;(K3)電磁與微 波加熱器電源線與(K)電源開關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A2)蒸發缸體內(A3)加熱錐體外連接著(A7)刮鹽器;(A7)刮鹽器上端由(A7-1)刮鹽器豎管 軸連接(A7-4)刮鹽器上接口與(A7-5)刮鹽器角臂、(A7-6)刮鹽器斜臂、(A7-8)旋轉刮 鹽刷;下端連接(A7-2-1)刮鹽器上軸承架與(A7-2)刮鹽刷軸承;(A7-2-1)刮鹽器上軸承 架下端連接著(A7-10)刮鹽刷齒輪與連接的(A7-9)電機與蝸杆;在(A7-10)刮鹽刷齒輪下 端連接著(A7-3)刮鹽器下軸承與(A7-3-l)刮鹽器下軸承架。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在(A2) 蒸發缸體(A2-3)內缸體內上端連接著(A8-3)離心軸軸承與一體的(A8-3-l)離心軸軸承架; 在(A1)罐底座架內連接著(A8-2)離心管下軸承與一體連接的(A8-2-1)下軸承固定架;(A8-0-l) 管離心軸從(A8-2)離心管下軸承穿過再穿過上端的(A8-3)離心軸軸承與(A8-0)離心頭一 體的(Q)連接圈連接;(A8-0-l)管離心軸的下端與(A8-4-1)離心管皮帶輪連接再穿過下端 的(A8-5)密封連接軸套與一體的(A8-4-4)密封連接軸套固定架;在(A8-4-4)密封軸套固 定架上連接(A8-l)離心頭電機和一體的(A8-4-2)皮帶輪;(A8-4-1)離心管皮帶輪與(A8-4-2) 皮帶輪經(A8-4-3)傳動皮帶連接;在(A8-5)密封連接軸套內連接著(A8-6)海水進管、(A700) 豎管外軸承;在(A8-0-1)管離心軸外管頂端連接著(A70)豎管上軸承;在(A70)豎管上軸 承上套入(A7-1)刮鹽器豎管軸在(A7-1)刮鹽器豎管軸外套入連接(A700)豎管外軸承並 與(A3)加熱錐體的(A3-3)加熱錐體頂端連接;(A3)加熱錐體一體的(A3-l)鹽蒸發收集 圈與(A2)蒸發缸體的(A2-3)內缸體連接;(K3)電磁與微波加熱器電源線連接(K)電源開 關;在(A7-l)刮鹽器豎管軸外連接著(A7)刮鹽器。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A8-0) 離心頭包括在(A8-0-1)管離心軸的上端開有(A8-0-2)管離心軸孔眼和連接著(A8-0-3) 離心圓片1和一體連接的(A8-0-4)圓片立錐、(A8-0-5)離心圓片2和一體連接的(A8-0-4) 圓片立錐、(A8-0-6)離心圓片和一體連接的(A8-0-4)圓片立錐;(R)電磁離心頭包括在(A8-0-l)管離心軸的上端開有(A8-0-2)管離心軸孔眼並連接著(Rl)電磁離心蒸發盤;(Rl) 電磁離心蒸發盤連接著(R2)中心圓圈與(R3)整流環並套入連接在(A8-0--i)管離心軸上; 一對(R4) (R5)電刷連接在(R7)軸承與一體(R6)電刷固定支架上並套在(A8-0-1)管離 心軸上; 一對(R4) (R5)電刷(R8) (R9)電線從(R6)電刷固定支架內穿過;(A-5)進水 管連接著(A9)冷卻錐體再連接(A-6)出水管(A8-6)並連接海水進管經U8-5)密封連接軸 套注入(A8-0-1)管離心軸的(A8-0)離心頭或(R)電磁離心頭;在(A-l)錐體上凝結的(03) 淡水珠經(A-2)錐底尖滴入(A-90)接淡水漏鬥與連接關的(A-91)淡水輸出管由")4)淡水 出口輸出;.(A2-l)高溫水缸圈體的底端連接著(A2-1-1)熱水進管,在上端連接著(A2-l-2) 熱水出管;在(A2-3)內缸體內被蒸發海水在(A3)加熱錐體內的(A3-l)鹽蒸發收集圈連接的(A3-4)加熱錐體底座經(A7)刮鹽器和(A7-8)旋轉刮鹽刷從(A3-2)出鹽口流入(H)出 ±卜埤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BA) 螺旋管式流水脈衝泵包括在(Bl)進水總管的一端打(B2-1) (B5-1) (B10-1) (B30-丄) 螺旋管連接總管接口管孔眼,套入(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U))(B2 B30)螺旋管與連接著的(B2-2)螺旋管旋轉進水口與(B2-3)漏鬥旋轉進水口;在(Bl) 進水總管的兩端連接(B11)葉片軲圈;在(B11)葉片軲圈上連接(B12)葉片連接杆與(1313) 葉片;(Bl)進水總管的一端與(B14)前支架連接的(B15)前端管軸承套入連接,另一端與(R16)進水端支架連接的(B17)進水端軸承套入連接;(B19)密封輸水軸承套入(Bl)進水 總管與外接的(B20)出水總管連接(B19)密封輸水軸承套入固定在與(B16)進水端支架連 接的(Bi8)託板上。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在(C1)外管內插入(C3-1 C3-10)內管;(C2-1)密封塞頭由(C2-0-1 C2-0-10)內管孔和(C2-0)組成;在(Cl)外管內插入(C3-1 C3-10)內管並插入連接兩端 的(C2-1 C2-2)密封塞頭;(C4-0)漏鬥形接頭與(C2-l C2-2)密封塞頭連接為一體;進 出水連接管為(C4-l)集熱器進水管口、 (C4-2)集熱器出水管口; (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 熱管固定在(C6)底框架內;(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與(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 經(C5) U型串聯接管串聯連接;(C7-l)盾環進水管連接在(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的 最下端、(C7-2)盾環供水管連接在(C)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管的最上端。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其特徵是;(D)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包括在(X)地面的(X2)地下和(XI)地上兩部份組成;在(X)地 面的(X2)地下設置了 (D8)保溫蓄水池,並連接著(D12)補水管;(D]1-1)集熱器輸水管 連接著(Dll-2)集熱器供水泵和(D11-3)集熱器供水管與連接在(XI)地上的(D9-i)暖氣 包與進入(D8)保溫蓄水池內的(D9-3)熱水排管連接;(XI)地上面的(D10-1)暖氣包一端 連接著(D10-4)水泵供水管和(D10-2)循環熱水泵進入(D8)保溫蓄水池內的(D10-3)水泵 抽水管;(D10-1)暖氣包另一端連接(D10-5)水泵排水管進入(D8)保溫蓄水池;在(X)地 面的(XI)地上連接著由金屬材料製成的框架與用輕質保溫材料巻成的(Dl)立筒;在(Dl) 立筒下面連接著(D7)可控進風門和放置著(M-5)蓄電池組;在(Dl)立筒內連接著(1)6) 氣流壓縮噴發器包括(D6-1)壓縮噴發器進氣口連接的(D6-2)壓縮噴發器噴氣口;在(D6) 氣流壓縮噴發器的上端連接著、(D5-1)固定架與(D5)發電機;(D5)發電機上端連接著(D5-2) 風輪機;或在(Dl)立筒內連接(D5-2)風輪機經(D5-9)齒輪組與(Dl)立筒外壁上的(D5) 發電機連接;在(Dl)立筒的外壁上連接著(D2)光電池板、(D3)維修平臺、(D3-l)維修 門、(D3-2)安全護網罩、(D4)吊裝架、(D4-l)吊葫蘆、(D4-2)鋼絲繩、(D4-3)發電 機電線、(D4-4)光電池電線。
全文摘要
一種用可再生能源用海水製取淡水和鹽的設施,包括由太陽能管內管高效集熱器、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淡水/鹽淬取罐和流水脈衝泵構成;由立筒太陽能溫差發電裝置全天候發的電供淡水/鹽淬取罐內的電機與電磁和微波乾燥器使用,利用海水的流速推動流水脈衝泵抽取海水供給淡水/鹽淬取罐來淬取淡水和食鹽,本發明的最大優點就是能源成本為零,可根本上來解決能源和水資源緊缺的世界性難題,投資低、運行成本低、有很大的安裝和使用的靈活性、設備使用壽命長達50年、不需要熟練的人力看管和維護、不消耗自然資源、佔地面積少、無汙染、可全天候發電和淬取淡水和食鹽、特別適用於靠沿海一帶的市、縣、山區、牧區、無電力線的邊遠地區。
文檔編號C02F103/08GK101580286SQ20081010057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18日
發明者陳紹勇 申請人:陳紹勇;丁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