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機板及其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5:45:33 1

本公開涉及空調固定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掛機板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空調室內機在掛在牆面上的方式為:先用掛機板固定在牆面,再將空調室內機掛到掛機板上。
因此需要在底端分別設置限位部和支撐部,限位部可與空調室內機的卡鉤連接用於限空調製室內機的上下活動;支撐部用於頂住空調室內機以限制空調室內機前後方向活動。由於現有掛機板的限位部和支撐部折彎方向相反,所以加工時要有兩道折彎工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提供一種掛機板及其加工工藝,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一種掛機板,包括本體部,所述本體部上設有支撐部及限位部,所述支撐部凸出於所述本體部的表面,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支撐部上,所述支撐部與所述限位部配合用於固定設備卡鉤。
可選的,所述本體部呈板材狀,所述支撐部由部分所述本體部一次折彎成型,所述支撐部位於所述本體部的底部。
可選的,所述支撐部包括第一彎折部,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第一彎折部;所述限位部為通槽,所述設備卡鉤置於所述限位部內可與所述第一彎折部卡接。
可選的,所述支撐部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彎折部連接的第二彎折部,所述設備卡鉤包括凹部,所述第二彎折部用於抵接所述凹部。
可選的,所述第二彎折部呈弧形,所述第一彎折部自所述本體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彎折部自所述第一彎折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本體部。
可選的,所述支撐部的自由端凸出於所述本體部的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本體部的表面與背面為所述本體部上的兩個相背的平面。
可選的,所述支撐部呈u型。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掛機板的加工工藝,包括:
在板材上成型支撐部與限位部,使所述支撐部由所述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成型並凸出於所述板材的表面;
其中,部分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支撐部上。
可選的,所述在板材上成型支撐部,包括:
將所述板材的部分折彎形成所述支撐部的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並使所述第二彎折部的自由端凸出於所述板材的背面所在的平面。
可選的,所述限位部為通槽;在板材上成型支撐部與限位部,包括:
在所述板材上的預設區域內成型所述限位部,再將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成型為凸出於所述板材外表面的支撐部,使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位於所述支撐部上。
可選的,所述限位部為通槽;在板材上成型限位部,包括:
在所述支撐部上成型所述限位部,使至少部分述限位部位於所述支撐部上。
可選的,所述支撐部呈u型。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將至少部分限位部設置在支撐部上,使支撐部在支撐設備卡鉤的同時也可以固定設備卡鉤,相比於將限位部與支撐部分別設置,可以減少掛機板的整體寬度節約材料;結構簡單、加工製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相關技術中掛機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所示掛機板的側視圖。
圖4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與設備卡鉤配合的示意圖。
圖5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與設備卡鉤配合的側視圖。
圖6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加工工藝的流程圖。
圖7是本公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加工工藝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公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公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開。在本公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並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圖1是相關技術中掛機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掛機板1包括掛牆板11,及設於掛牆板11底部的限位部12和支撐部13,該限位部12向一個方向折彎,該支撐部13向另一個方向折彎,且兩個折彎方向相反,因而加工時需進行兩次折彎加工。此外,限位部12和支撐部13並列的分別設置,導致該掛牆板11橫向尺寸較大。
因此本公開提供一種掛機板,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具體通過以下實施例對本公開作進一步地說明。
圖2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掛機板2包括本體部21、限位部22及支撐部23,該限位部22及該支撐部23設於該本體部21上。其中,所述本體部21即掛牆板,可採用固定螺釘固定在牆體上;所述支撐部23凸出於該本體部21的表面用於支撐設備卡鉤3,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22則設置於該支撐部23上。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掛機板2的本體部21呈板材狀,其底部設有兩個所述支撐部23,並且每個支撐部23上設有限位部22。使用該掛機板2連接空調室內機時可以與空調室內機上的設備卡鉤3連接;例如,限位部22是形成於支撐部23上的通槽,該限位部22與支撐部23配合以固定設備卡鉤3,其中設備卡鉤3部分容置於限位部22內,該部分與所述的支撐部23卡接。
圖3是圖2中所示掛機板的側視圖。如圖3所示,所述支撐部23位於所述本體部21的底部,該所述支撐部23由部分所述本體部21一次折彎成型。與圖1所示的相關技術相比,本公開的掛機板2,將限位部22或部分的限位部22設置在支撐部23上,可省略限位部22在所述本體部21上的佔用的設置空間,從而可以在圖示水平方向上縮小該掛機板2的尺寸,以減少生產該掛機板2的材料浪費。同時,採用本公開的掛機板2結構,所述支撐部23可通過一次折彎成型,省去了限位部22的折彎加工工藝,因而減少了加工工序,加工製造更加方便。此外,由於至少限位部22設置於支撐部23上,相比於圖1所示的相關技術,在保證最大承載距離的條件下,該支撐部23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增加長度,以相應的增加該支撐部23對空調室內機的支撐範圍,以更好的固定空調室內機。
圖4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與設備卡鉤配合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本公開所述的支撐部23呈u型,其包括第一彎折部231和第二彎折部232,該第一彎折部231自本體部21沿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二彎折部232自第一彎折部231沿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二方向朝向所述本體部2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2為通槽,部分的所述限位部22位於所述第一彎折部231,而所述限位部22的其餘部分可由該第一彎折部231的起始彎折234處向所述本體部21延伸,該限位部22的大小可與設備卡鉤3的鉤部適配,以方便將設備卡鉤3置於該限位部22與第一彎折部231連接。當然,所述限位部22也可以全部設置於第一彎折部231,即該限位部22自該第一彎折部231的起始彎折處234在所述第一彎折部231上延伸,該限位部22的延伸邊界即設備卡鉤3與該第一彎折部231的卡接位置。由此可知,將所述限位部22設置於支撐部23上,使得該支撐部23可以掛載空調室內機,限位部22限制所述空調室內機上下活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彎折部232與所述第一彎折部231連接,該第二彎折部232呈弧形可支撐所述設備卡鉤3。具體的,設備卡鉤3包括凹部31,掛機板2與設備卡鉤3連接時,第二彎折部232抵接所述凹部31以實現支撐空調室內機,限制空調室內機在前後方向上活動。
圖5是本公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與設備卡鉤配合的側視圖。如圖5所示,所述支撐部23的自由端233凸出於所述本體部21的背面25所在的平面,該本體部21的背面25與所述本體部21的表面24是該本體部21上的兩個相背的平面(前後面)。該支撐部23的自由端233即上述第二彎折部232的延伸部分,其端部在掛機板2固定在牆體上時,可頂持在牆體上將支撐力傳遞到第二彎折部232,以使第二彎折部232更好的支撐空調室內機,使支撐部23對空調室內機的固定和支撐更穩定。
本公開還提供對應於上述掛機板的加工工藝。該加工工藝包括在板材(本體部21)上成型支撐部23與限位部22,使所述支撐部23由所述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成型並凸出於所述板材的表面;其中,部分所述限位部22位於所述支撐部23上。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圖6是本公開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加工工藝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
在步驟610中,在所述板材上成型限位部21。
所述限位部21為通槽,可在所述板材上的預設區域內成型所述限位部21,例如使用衝壓機在該板材上衝孔形成該限位部21。
在步驟620中,將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成型為凸出於所述板材外表面的支撐部23,使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21位於所述支撐部23上。
將所述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形成所述支撐部23的第一彎折部231和第二彎折部232,該支撐部23大致呈u型,並使所述第二彎折部232的自由端233凸出於所述板材的背面所在的平面。該支撐部23凸出於所述板材外表面,此時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21位於所述支撐部23上,而所述板材的其餘部分為上述掛機板的本體部。
圖7是本公開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掛機板加工工藝的流程圖。如圖7所示:
在步驟710中,將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成型為凸出於所述板材外表面的支撐部23。
將所述板材的部分一次折彎形成所述支撐部23的第一彎折部231和第二彎折部232,該支撐部23大致呈u型,並使所述第二彎折部232的自由端233凸出於所述板材的背面所在的平面。
在步驟720中,在所述板材上成型限位部21,使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部21位於所述支撐部23上。
所述限位部21為通槽,在所述支撐部23上成型所述限位部21,可使用切割技術或cnc加工技術直接在支撐部23上成型該限位部21。
綜上所述,本公開通過將至少部分限位部21設置在支撐部23上,使支撐部23在支撐設備卡鉤的同時也可以固定設備卡鉤,相比於將限位部21與支撐部23分別設置,不僅可以減少掛機板的整體寬度節約材料,還可以增加支撐部23的支撐範圍;結構簡單、加工製造方便。
上述方法中各結構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掛機板中對應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公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公開,凡在本公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公開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