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世界讀書日演講稿600字
2023-12-11 19:25:22 1
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裡,我們迎來了4月24日世界讀書日。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於讀書日的演講稿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這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裡,我們即將迎來學校4月24日的讀書日活動。在這暖暖的春天裡,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也湧動著一股讀書的熱潮。
同學們,讀書就是和高尚的人「對話」,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旅行」。閱讀一本好書,能夠啟迪我們的智慧,開拓我們的視野,點燃我們為實現理想而拼搏的信念。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為讀書而設置的節日,在節日裡大家一起讀書,交流讀書收穫,共享讀書的快樂。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位良師益友。魯迅先生曾說過:「讀書,就是把書當做朋友一樣,去讀懂這位朋友內心深處的世界。」兒童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讀書、學習的黃金時期。我們要讓讀書成為習慣,要讓讀書成為樂趣,只有你發現了讀書的快樂,帶著享受的心態沉浸其中,你才能體會到那種持久而特別的喜悅。
本學期,我們學校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晨讀10分鐘,午讀20分鐘,周五的好書介紹、全校共讀一本書,各個年級還開展了講故事、寫讀書筆記等活動。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用心靈和書進行交流,讓濃鬱的書香充盈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共同讀書成為一道永恆而亮麗的風景線。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帶著積極的心態用心讀書,根據讀書節的各項安排和要求,積極參與各項讀書活動,從讀書中獲得新知,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篇2: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讀者: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第18個世界讀書日,是全世界讀者歡樂的節日。今天,能夠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獲獎心得和閱讀樂趣,我非常榮耀。
自2009年4月23日起,我是連續第5年參加青浦圖書館的世界讀書日慶祝活動了。讀書,是獲取知識的手段,是一種重要的修身方式,是我的快樂之源。
我喜歡,所以,我一直在這裡。
這次作為獲獎代表來發言,我覺得挺慚愧的,雖然看過很多書,但是沉澱不夠、悟性不好、所以文章暫時寫不好。我的徵文「《懺悔錄》尚讀中」,能夠得到一個優秀獎,是大家對我的鼓勵。《懺悔錄》是一部啟迪人生、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是我很喜歡的一部書,以後繼續要讀,讀到新的感悟再來寫。
寫文章對普通讀者來說,都是有壓力的,但讀書卻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我們清閱樸讀讀書沙龍,我們邀請作家,分享好書,開闊眼界、交到朋友、忘卻煩惱,是一件樂上加樂的事情。
時光飛逝催人老,但我生命中那些跟圖書館交往、建立感情的日子,歷歷在新。
我是在2007年8月7號,到青浦圖書館辦理一卡通借書卡,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借閱者。
2009年4月14日,我註冊了青浦區圖書館的「清閱樸讀」論壇,成為圖書館開壇以來的第53位壇友。
2009年4月23日,青浦圖書館率先推出了「我的數字圖書館」,我是第一位開通我的數字圖書館的讀者。
2010年4月,我成為了青浦圖書館的一名正式志願者。
2011年成立了清閱樸讀讀書沙龍,我擔當起了讀書沙龍會長的志願者工作。
如今,我們清閱樸讀讀書沙龍已經成為了一支有著60名個人註冊會員和6個團體會員的龐大團隊,有了每月一期的固定讀書模式,有了「清閱樸讀論壇」上讀書沙龍的學習交流專用版塊。讀書不僅是我們這些會員受益,我們的會員的讀書生活習慣將影響到他們的家人,他們的朋友,乃至影響到我們整個青浦文化的繁榮昌盛。我們讀書會的輻射力是很強大的。
我看到一個統計數據,去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9本,那我們讀書沙龍會員,則一年就至少讀書12本了,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我們的讀書能力是強大的。
我這近6年和圖書館交往中,幾乎參與了每一次圖書館的大型活動、特色活動,我從一名普通讀者成長為清閱樸讀讀書沙龍的會長、青浦圖書館志願者隊長,特別需要感謝青浦圖書館的用心栽培。
感謝圖書館裡辛勤工作的管理員,是你們的親和力、是你們對讀者的熱情服務,吸引了我,感動了我,從而讓我有更大的能量想要去引領別人。
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給予我學習成長的機會和能力發揮的空間,我在圖書館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學識和涵養,也收穫到了無盡的感動和快樂,得到了更多的自信和滿足。
也非常感謝今天到場的政府領導,你們能夠出席我們讀者的文化慶典活動,重視青浦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讓我看到青浦文化美好的今天和燦爛的明天。
圖書館志願者是我此生最熱愛的事業,我將肩負著「傳承水鄉文明,引領讀書風尚的使命」,讀書到老,開心到老,做好一名文化的傳播者。
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我要向廣大讀者呼籲:讓我們把4•23—世界讀書日—我們的節日,全民讀書活動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
熱愛讀書,不僅在「世界讀書日」,更應該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從今天起,我們日常生活一日三餐的飲食中,一定要再加一餐,文化餐、精神餐。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篇3: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名叫喬治的騎士,在4月23日這天,與惡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屠龍救出了被困深山的公主。公主沒有像一般童話故事那樣以身相許,而是贈了一本書給喬治。在公主看來,書比美色更重要,因為書是智慧與力量的化身。從此以後,這個國家每年的4月23日,女人們會贈一本書給自己的愛人,男士則回贈一束玫瑰。
直到1995年,這一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作了世界讀書日。此後,每年的4月23日,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們已將這一天演變成了一個熱鬧的節日。
故事中的「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在世界閱讀日那天,人們手持玫瑰翻閱書籍,成了街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大有與2月14日情人節一決高下的味道。
國外如此熱鬧,國內如何呢?借用朱自清的話「熱鬧是他們的」。
在世界讀書日,我隨意詢問了身邊的幾個人:今天是什麼日子?他們大都一臉茫然,不知答案。可以說,大多數國人是「不知讀書日,閒書無暇讀」。
我給大家報告一組數據。我國國民有讀書習慣的人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國民一年的讀書量是0.7本。有的報告多一點,但也不到3本。對比一下其他國家。美國人每人每年看書21本,日本人40本,俄羅斯人56本,以色列人每人每年讀書高達64本,也就是說,每人每月平均閱讀5.3本,比中國人一年的讀書量還要多很多。
一項針對上海部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調查說,43%的孩子寫不出中國和外國著名作家各一位的名字,另有5%表示知道的孩子,填出的卻是愛迪生、徐根寶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字。即使填寫正確的孩子,也只是從課本上而不是從自己的閱讀經驗中了解大師之名。其實,現在的高中生也樂觀不到哪裡去,作為一位高中教師的我,失望之情無以言表。
4月23日,這個在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受到禮遇的日子,在中國,她卻成為了憂傷的日子!
這不能不令我們全體國人深刻反思!
假如你是一位當權者,請捫心自問,我們真的重視文化教育嗎?為什麼大多數圖書館經費長期不能全部到位?請反思!
假如你是普通市民,請捫心自問,今天我讀書了嗎?這月我買書了嗎?今年我讀了幾本書呢?請反思!
假如你是一位學生,請捫心自問,我是否沉迷於網路遊戲或者為功利只讀那些教輔書而冷淡其他書籍?我是否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只有抱有一種視讀書如生命的堅定信念,保持不斷思考的無限熱情,才會去理解人文的真正含義,才會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正義、人道等等這些人類的普世價值與理想。請反思!
我從小喜愛讀書,曾給自己定下了平均每周閱讀一本書的計劃,書房滿牆的藏書見證了我對書的執著。
說來慚愧,由於近期雜務繁忙,我已很少花時間去讀讀教輔書之外的閒書了。記得宋人黃庭堅曾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我感覺自己快要變成醜人卡西莫多了。一旦遇見美女,為了不驚嚇到她,我只好向李敖先生學習,臉背對著女孩走路,還得發出一聲感嘆:「老天爺呀!我是『不堪回首』的呀!」
一個人再忙也要讀書!這是我在世界讀書日的反思。
我在開頭講故事的用意,不只是想介紹世界讀書日的由來,更重要的是想和大家一起重溫「讀書改變世界,讀書改變人生」的夢想,希望國人學做勇敢的騎士喬治,去扼制功利的心魔,重燃淡去的書香。
惟願世界讀書日不再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