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3:12:12 1
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屬於建築施工的【技術領域】,包括如下步驟:(1)注漿管與注漿頭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2)將注漿頭插入至安裝在兩根PHC管樁之間的預製接頭內;(3)固定注漿管;(4)將注漿管與注漿軟管、壓漿機依次連接;(5)注入砂漿;(6)注入水泥漿;(7)穩壓;(8)結束注漿;(9)卸注漿軟管;(10)反向旋轉注漿管,使注漿管與注漿頭脫離,並拔出注漿管。通過本發明的施工工藝,可使管樁連接處在接頭及漿液共同作用下形成「支盤」狀整體,增加了管樁端部的橫截面積,從而增加了其抗彎能力,同時通過支盤部分提高管樁的抗壓、抗拔和抗橫向水平力作用,改善了管樁的力學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PHC管粧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屬於建築施工的【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0002]目前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之間的連接方式採用的是管樁端板之間焊接連接方式,對於管樁的豎向以及橫向水平承載力沒有積極的加強作用,相反,管樁的承載力易受到接頭施工因素的影響,尤其對管樁橫向水平承載力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有效的將漿液注到預製接頭所在高度範圍內管樁壁內外,使管樁連接處在預製接頭及漿液共同作用下形成「支盤」狀整體。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I)注漿管與注漿頭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2)將注漿頭插入至安裝在兩根PHC管樁之間的預製接頭內;(3)固定注漿管;(4)將注漿管與注漿軟管、壓漿機依次連接;
[5]注入砂漿;(6)注入水泥漿;(7)穩壓;(8)結束注漿;(9)卸注漿軟管;(10)反向旋轉注漿管,使注漿管與注漿頭脫離,並拔出注漿管;至此,完成I根PHC管樁的注漿。
[0005]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注漿頭包括管體,管體的頂端開口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管體的底端開口上配合設置有堵頭,同時管體的中部管壁上開設有出漿孔。
[0006]所述管體的中部管壁上,開設有3個出漿孔,且該3個出漿孔按上中下沿0°、120。、240。布置。
[0007]所述堵頭與管體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0008]所述預製接頭帶有內腔,內腔的上下兩端開口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單向漏鬥,單向漏鬥的大口在外、小口在內;單向漏鬥由多塊扇形板組成,各扇形板的大圓弧邊固定在預製接頭內腔的同一圓上形成大口,相鄰的扇形板直邊相互錯疊,各扇形板的小圓弧邊懸空呈自然的收縮狀態,形成小口,且各扇形板均由彈性材料製成;注漿頭通過上端的單向漏鬥插入預製接頭的內腔內,使堵頭一端伸入預製接頭下端單向漏鬥內;管體長度不小於預製接頭長度,且不大於預製接頭長度+上下兩個單向漏鬥小口之間距離總和的2/3,管體外徑小於預製接頭單向漏鬥的小口直徑。
[0009]所述步驟(5)中,砂漿的注入量為預製接頭內腔體積的80-100%,且注漿壓力為
0.1-0.3MPa。砂漿由I份水泥與3份黃沙配製而成。
[0010]所述步驟(6)中,水泥漿由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水玻璃配製而成,其中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之間的重量比為1250:139:489:8.5,且水玻璃摻量為水泥、膨脹劑、水、
減水劑總重量的15%。
[0011]所述步驟(6)中,水泥漿的注漿壓力為3_5MPa。
[0012]所述壓漿機的進料口上連接有漏鬥狀料鬥。[0013]所述漏鬥狀料鬥的容量0.2m3。
[0014]本發明後注漿施工工藝與實用新型專利ZL200920198506.2PHC管樁的連接處的結構相配套。採用塞狀預製接頭的連接方式並在接頭範圍壓力注漿,將漿液注到接頭所在高度範圍內管樁壁內外,使管樁連接處在接頭及漿液共同作用下形成「支盤」狀整體,增加了管樁端部的橫截面積,從而增加了其抗彎能力,同時通過支盤部分提高管樁的抗壓、抗拔和抗橫向水平力作用,改善了管樁的力學性能。
[0015]本發明的原理:預製接頭內腔的上下兩端開口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單向漏鬥,單向漏鬥的大口在外、小口在內。單向漏鬥由多塊扇形板組成,各扇形板的大圓弧邊固定在預製接頭內腔的同一圓上形成大口,相鄰的扇形板直邊相互錯疊,各扇形板的小圓弧邊懸空呈自然的收縮狀態,形成小口,且各扇形板均由彈性材料製成。彈性材料優選厚度至少為
0.5_的白鐵皮。與預製接頭相配合注漿頭底端由堵頭進行封堵,且該底端伸入預製接頭下端單向漏鬥內,注漿頭中部開設有注漿孔。在壓力注漿過程中,漿料通過注漿頭上的注漿孔流入到預製接頭的內腔內,並逐漸填滿內腔。在漿料填滿內腔的過程中,單向漏鬥的扇形板會發生滑動並擠緊固定注漿頭的管體外壁,從而可有效避免使預製接頭的下部管樁內注滿漿液,使注漿的費用處於可控狀態。注漿頭為鋼質管材不變形,在壓力和漿料作用下提高了預製接頭內腔的上下通孔(即位於上下兩端的單向漏鬥小口)密封性能。同時,在壓力作用下,漿料繼續充滿預製接頭中壁與管樁內壁間的空腔和擠入預製接頭周圍的土體中,形成「支盤」狀整體。
[0016]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注眾頭的結構不意圖;
圖3為出漿孔的布置示意圖;
圖4為堵頭的結構不意圖;
圖5為預製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樁端「十」字抱箍位置示意圖;
圖7為注漿後預製接頭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O注漿管I與注漿頭2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2)將注漿頭2插入至安裝在兩根PHC管樁3之間的預製接頭4內;(3)固定注漿管I ; (4)將注漿管I與注漿軟管5、壓漿機6依次連接;(5)注入砂漿;(6)注入水泥漿;(7)穩壓;(8)結束注漿;(9)卸注漿軟管5 ; (10)反向旋轉注漿管1,使注漿管I與注漿頭2脫離,並拔出注漿管I ;至此,完成I根PHC管樁的注漿。
[0019]結合圖2、圖3、圖4所示,注漿頭2包括管體21,管體21的頂端開口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22,管體21的底端開口上配合設置有堵頭23,同時管體21的中部管壁上開設有出漿孔。其中,出漿孔共開設有3個,分別為出漿孔一 241、出漿孔二 242、出漿孔三243,且出漿孔一 241、出漿孔二 242、出漿孔三243按上中下沿O。、120°、240°布置。堵頭23與管體2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0020]結合圖5所示,預製接頭4帶有內腔41,內腔41的上下兩端開口上對稱設置有單向漏鬥42和單向漏鬥43,單向漏鬥42、43的大口在外、小口在內。單向漏鬥42、43均由多塊扇形板組成,各扇形板的大圓弧邊固定在預製接頭4內腔41的同一圓上形成大口,相鄰的扇形板直邊相互錯疊,各扇形板的小圓弧邊懸空呈自然的收縮狀態,形成小口,且各扇形板均由彈性材料製成。注漿頭2通過上端的單向漏鬥42插入預製接頭4的內腔41內,使堵頭23 —端伸入預製接頭4下端單向漏鬥43內。管體21長度不小於預製接頭4長度,且不大於預製接頭4長度+上下兩個單向漏鬥42、43小口之間距離總和的2/3,管體21外徑略小於預製接頭4單向漏鬥42、43的小口直徑。管體21長度等於預製接頭4的長度為宜。
[0021]上述步驟(5)中,砂漿的注入量為預製接頭4內腔41體積的80-100%,且注漿壓力為 0.1-0.3MPa。
[0022]上述步驟(6)中,水泥漿由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水玻璃配製而成,其中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之間的重量比為1250:139:489:8.5,且水玻璃摻量為水泥、膨脹劑、水、
減水劑總重量的15%。
[0023]上述步驟(6)中,水泥漿的注漿壓力為3_5MPa。
[0024]上述壓漿機6的進料口上連接有漏鬥狀料鬥7。漏鬥狀料鬥7的容量為0.2m3。
[0025]本實施例中,注漿管I為外徑38mm,壁厚5mm的無縫熱軋鋼管,標準長度與管樁3長度一致(12米),輔助注漿管長度2-6米,均一端加工成順內螺紋,另一端加工成順螺紋,在注漿管I上按每米標註刻度;兩根注漿管I用順螺紋絲扣連接;注漿管I宜高出地面1.0米左右並高出管端0.3米左右,按實際情況配套組裝。
[0026]注漿頭2直徑與注漿管I相同;在注漿頭2 —端加工成內螺紋用堵頭23封堵,堵頭23直徑與注漿頭2直徑相同;在其另一端加工成倒內螺紋22與注漿管I絲扣連接。
[0027]結合圖6所示,在注漿前,把注漿管I與注漿頭2絲扣連接,將注漿頭2插入預製接頭4內,使堵頭23 —端伸入預製接頭4下端單向漏鬥43內,「十」字抱箍8固定注漿管I在管樁3端「十」字中心線位置,注漿軟管5與注漿管I卡接,與壓漿機6出料口連接,漏鬥狀料鬥7與壓漿機6進料口連接。
[0028]將定量的砂漿倒入料鬥7,砂漿量等於預製接頭4內腔41體積的80-100%,注入壓力在0.1-0.3MPa ;當料鬥7內砂漿即將壓完時,暫停壓漿,向料鬥7內注入定量的水泥漿,水泥漿量控制在0.12m3,然後繼續逐步增大壓力壓漿,控制在3-5MPa ;當料鬥7內水泥漿即將壓完時,暫停壓漿,向料鬥7內注入水,然後增大壓力壓漿,計量壓入水量等於注漿管計算容量時停止加壓,穩壓30分鐘後結束注漿。
[0029]卸掉與注漿管I卡接的注漿軟管5,用管道扳手順時針旋轉鋼質注漿管1,使注漿管I與注漿頭2脫離,拔出注漿管1,完成一個接頭的注漿作業。
[0030]注眾完成後預製接頭4效果不意圖見圖7。
[0031]上述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本發明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發明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I)注漿管與注漿頭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進行連接;(2)將注漿頭插入至安裝在兩根PHC管樁之間的預製接頭內;(3)固定注漿管;(4)將注漿管與注漿軟管、壓漿機依次連接;(5)注入砂漿;(6)注入水泥漿;(7)穩壓;(8)結束注漿;(9)卸注漿軟管;(10)反向旋轉注漿管,使注漿管與注漿頭脫離,並拔出注漿管;至此,完成I根PHC管樁的注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注漿頭包括管體,管體的頂端開口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管體的底端開口上配合設置有堵頭,同時管體的中部管壁上開設有出漿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的中部管壁上,開設有3個出漿孔,且該3個出漿孔按上中下沿0°、120°、240°布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堵頭與管體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製接頭帶有內腔,內腔的上下兩端開口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單向漏鬥,單向漏鬥的大口在外、小口在內;單向漏鬥由多塊扇形板組成,各扇形板的大圓弧邊固定在預製接頭內腔的同一圓上形成大口,相鄰的扇形板直邊相互錯疊,各扇形板的小圓弧邊懸空呈自然的收縮狀態,形成小口,且各扇形板均由彈性材料製成;注漿頭通過上端的單向漏鬥插入預製接頭的內腔內,使堵頭一端伸入預製接頭下端單向漏鬥內;管體長度不小於預製接頭長度,且不大於預製接頭長度+上下兩個單向漏鬥小口之間距離總和的2/3,管體外徑小於預製接頭單向漏鬥的小口直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中,砂漿的注入量為預製接頭內腔體積的80-100%,且注漿壓力為0.1-0.3MPa。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6)中,水泥漿由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水玻璃配製而成,其中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之間的重量比為1250:139:489:8.5,且水玻璃摻量為水泥、膨脹劑、水、減水劑總重量的15%。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6)中,水泥漿的注漿壓力為3-5MPa。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漿機的進料口上連接有漏鬥狀料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PHC管樁預製接頭後注漿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漏鬥狀料鬥的容量0.2m3。
【文檔編號】E02D15/04GK103469797SQ201310396557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俞小姣, 張風虎, 傅嶽鋒, 王偉峰, 林水昌, 汪國祥 申請人:中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