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1:33:17
專利名稱: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可供裝設在自行車剎車器上使用的剎車塊。
背景技術:
一般現有的自行車的剎車塊,林林總總,何其繁多,其中,大多數現有的剎車塊是呈長矩形,且在剎車塊的表面上等距離橫向設置有若干道溝槽,而該等剎車塊是供設置在剎車夾器上,以供騎乘者進行夾剎車輪,以達到剎車的使用目的;然而,現有的剎車塊與旋轉中的輪圈作接觸時,由於剎車塊僅單純設置有橫向的溝槽,其遇到汙水或汙泥阻滯時,容易積屯在溝槽中,而根本無法順利排出,且汙水或汙泥的量較多時,更會降低剎車反應的時間,會產生行車危險;因此前述現有結構的缺陷,實有作進一步改良的必要。
本實用新型人有鑑在目前現有結構仍有改進的地方,所以就從事相關產品的多年產銷經驗,且針對目前存在的相關問題,深思改善的方法,在經過多次改良測試後,終在創造出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僅可避免汙水或汙泥積屯,且因排水性佳可避免儲水現象,使剎車動作更加確實,不易產生打滑的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能提高剎車反應,縮短失效時間的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在於,提出了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該剎車塊的一側具有一軸向設置的第一凹槽,且該剎車塊位在該第一凹槽的一側形成若干道與該第一凹槽連通的弧形設置的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的一側近頂面位置設置一斜切面。
其中,該剎車塊的設定位置分別設有若干凹洞。
其中,該第一凹槽的深度較第二凹槽深。
其中,該第一凹槽的深度與該第二凹槽的深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具有寬大且足夠的排泥凹槽,使其在泥濘地操作中,當輪圈持續沾上汙水或汙泥時,能提高剎車反應,縮短失效時間,有效地改善現有結構所存在的種種缺點。
以下配合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圖式進一步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式剎車塊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剎車塊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4是圖3圈選處的放大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使用狀態動作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排除汙水時的動作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0承座;20剎車塊;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21斜切面;222直立面;23凹洞;30剎車線;40剎車器;50輪圈。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其具有一承座10,該承座10上裝設一剎車塊20(如圖1所示),或者,該剎車塊20是與該承座10一體成型(如圖2所示);其中,該剎車塊20的一側具有一軸向設置的第一凹槽21,且該剎車塊20位在該第一凹槽21的一側形成若干道與該第一凹槽21連通的弧形斜向設置的第二凹槽22,該第二凹槽22的一側近頂面設置一斜切面221(如圖3至圖4所示),使該第二凹槽22的直立面222具有刮水、刮泥的功效,且該斜切面221具有排水、排泥的功效,而該第一凹槽的另一外側邊除具有刮水、刮泥的功效外,另可避免輪圈上過多的汙水、汙泥進入剎車塊中,也可避免剎車塊上的汙水、汙泥流到輪圈上;其中,該剎車塊20的設定位置分別設有若干凹洞23(如圖1所示),各凹洞23具有消音的功能。
其中,該第一凹槽21的深度較第二凹槽22深。
其中,該第一凹槽21的深度與該第二凹槽22的深度相同。
而通過以上的組合構成,請續配合參閱圖1至圖6所示,當剎車系統作動時,使用者首先按壓剎車把手(圖中未示)後,利用剎車線30牽動位在自行車前叉兩側的剎車器40,使得剎車器40朝向輪圈50的方向旋動位移,其可同步帶動其上的剎車塊20,此時,剎車塊20便可接觸輪圈50(如圖5所示),即可阻擋車輪繼續旋轉而達到剎車的目的;當遇及天雨路滑的路況進行剎車時,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剎車塊20的一側具有一軸向設置的第一凹槽21,以及與第一凹槽21連通的弧形斜向設置的第二凹槽22,因此,沾附在輪圈50上的汙水或汙泥可在旋動時,順勢由剎車塊20的第一凹槽21進入,而由在第一凹槽21的靠外側邊具有擋水或擋泥的功能,隨後因旋轉離心力的作用,可將汙水或汙泥甩開至第二凹槽22排出,而具有排水的功效,不僅可避免汙水或汙泥積屯在煞車塊20,且剎車塊20因排水(排泥)性佳可避免儲水現象,使剎車動作更加確實,具有不易產生打滑的功效。
另外,由在本實用新型剎車塊20的第二凹槽22一側近頂面設置一斜切面221(如圖3至圖4所示),且該第一凹槽21的深度較第二凹槽22深,使該第二凹槽22的直立面222具有刮水、刮泥的功效,且該斜切面221具有排水、排泥的功效,而當第二凹槽22無法完全排水或排泥時,多餘的汙水或汙泥會流入第一凹槽21中排出,而可確實避免汙水或汙泥積屯在煞車塊20的現象,深具實用性。
當然,本實用新型的剎車塊20不僅可為前述裝設在承座10上,且亦可直接單獨成型,亦具有前述的使用成效。
以上說明對本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以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做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該剎車塊的一側具有一軸向設置的第一凹槽,且該剎車塊位在該第一凹槽的一側形成若干道與該第一凹槽連通的弧形設置的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的一側近頂面位置設置一斜切面。
2.如申請專利範圍1所述的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該剎車塊的設定位置分別設有至少一凹洞。
3.如申請專利範圍1所述的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凹槽的深度比第二凹槽深或者所述的兩凹槽深度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結構改良,剎車塊的一側具有一軸向設置的第一凹槽,且剎車塊位在第一凹槽的一側形成若干道與第一凹槽連通的弧形設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一側近頂面位置設置一斜切面;通過此,不僅可避免汙水或汙泥積屯,且因排水性佳可避免儲水現象,使剎車動作更加確實,不易產生打滑。
文檔編號B62L1/00GK2900336SQ20062011383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2日
發明者陳義清 申請人:陳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