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速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5:44:02 4
專利名稱:新型降速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調節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
背景技術:
降速控制閥特別適用於氣體放空工況,例如空壓機防喘振調節以及氧氣放空場合。氣體放空時,閥後為大氣壓,閥上的壓降較大並且最大的流量很大。放空時往往伴隨著很大的噪音,以及高流速介質帶來的閥門和管線的振動。氧氣放空時,流速過高會導致爆炸。傳統的閥門技術注重的是提高閥門本身抗高流速的能力和降低噪音的能力,閥門廠提供閥門,用戶在出口管道前安裝一個阻尼消音器。最好的傳統方案是迷宮式套筒加阻尼消音器,這樣的組合中閥門和消音器的選型是相互獨立的。迷宮式套筒在解決噪音上有 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很好地解決流速問題;而阻尼消音器也主要是解決噪音的問題,在阻尼上的分壓很小,使得閥門上的壓降沒有什麼變化,不能改善閥門上的流速。這樣就使得實際應用中,閥門和管道上的介質流速很高,並且有明顯的振動。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能夠產生壓力差,抬高調節閥組件的閥後壓力,使得調節閥上的壓降減小,降低調節閥組件的流速和噪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包括調節閥組件,還包括背壓阻尼附件,所述調節閥組件和所述背壓阻尼附件一體化設置,所述調節閥組件的一端與入口管道相連接,所述調節閥組件的另一端通過過渡管附件與所述背壓阻尼附件的一端相連通,所述背壓阻尼附件與出口管道相連接;所述調節閥組件包括一體式套筒,所述套筒安裝在所述調節閥組件的內腔中。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所述調節閥組件包括以下結構閥體,所述閥體與閥蓋相連接;閥杆,所述閥杆設置在所述閥蓋中的空腔之中,所述閥杆的底端固定在閥芯上。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還包括平衡缸,所述平衡缸與所述套筒相連接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所述平衡缸與所述套筒通過密封環密封連接。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在所述閥蓋的上端空腔內設置有填料函附件。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所述背壓阻尼部件包括左法蘭和右法蘭,所述左法蘭和所述右法蘭通過第一緊固件安裝為一體;在所述左法蘭和所述右法蘭之間通過墊片安裝一阻尼板。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所述阻尼板為多孔阻尼板。上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所述過渡管附件包括法蘭,所述法蘭通過第二緊固件與所述調節閥組件相連接,在所述過渡管法蘭和所述調節閥組件之間還安裝有墊片;還包括過渡管道,所述過渡管道與所述背壓阻尼部件相連接。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I.提聞了廣品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能。2.在各個工況點下,控制閥處於合適 的開度。3.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4.改善了設備的操作環境。5.洩漏等級可實現硬密封V級、軟密封VI級。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中的過渡管路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中的調節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中的背壓阻尼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原理圖和具體操作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中所示,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該新型降速控制閥主要有三大部分組成調節閥組件1,過渡管路部附件2以及背壓阻尼附件3。其中,調節閥組件I和背壓阻尼附件3一體化設置,採用一體化選型設計,降低了控制閥和管道的流速,解決了傳統防控閥門產品介質流速高的問題,並且可以確定各個工況點下該降速控制閥的準確開度和流速值,使用性能可靠、安全,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能,降低了管線的振動。並且,調節閥組件I的一端11安裝在介質入口端,與入口管道附件41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過渡管附件2與背壓阻尼附件3的一端相連通,背壓阻尼附件3安裝在出口管道端,與出口管道附件42相連接。進一步地,如圖2中所示,過渡管附件2包括法蘭21,法蘭21通過第二緊固件22與調節閥組件I安裝連接,在法蘭21和調節閥組件I之間還安裝有墊片23,通過該墊片23更好地起到密封效果;還包括過渡管道24,過渡管道24與背壓阻尼部件3相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中所示,該調節閥組件I的內件結構如下閥體11,閥體11與閥蓋12相連接;套筒2,套筒2為一體式套筒,並且套筒2括閥座密封面,閥座和套筒成為一個零件;另外,還包括閥芯14,該閥芯14與套筒2之間密封接觸;在套筒2上安裝有平衡缸15,其中,該平衡缸15和套筒2之間能過密封環16密封連接;平衡缸15的兩端通過墊片17安裝在閥體11上。該調節閥組件I中還設置有閥杆13,閥杆13設置在閥蓋12中的空腔之中,閥杆13的底端固定在閥芯14上,並且,在放置閥杆13的空腔中設置填料函附件18,通過填料函附件18中的填料和閥杆13之間的緊密接觸,達到密封的功能,防止介質的洩漏。在本實用新型中,該調節閥組件I採用一級降噪型內件結構,進一步降低調節閥組件I的噪音。另外,該調節閥組件I中採用平衡式線密封結構,洩漏等級可以達到硬密封V級,軟密封VI級的水平。進一步地,該調節閥組件I採用了一體式套筒,該一體式套筒比傳統的套筒閥少了一個閥座,並且不用採用迷宮式套筒或多級套筒內件,節約了調節閥組件I的材料和加工成本。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4中所示,背壓阻尼附件3包括左法蘭31和右法蘭32,左法蘭31和右法蘭32通過一第一緊固件33安裝為一體;在左法蘭31和右法蘭32之間通過墊片34安裝一多孔阻尼板35。該背壓阻尼附件3比傳統消音器結構簡單,節約了成本並且安裝方便。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制於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只是作為範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 在本實用新型的範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下所作出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包括調節閥組件,還包括背壓阻尼附件,所述調節閥組件和所述背壓阻尼附件一體化設置,所述調節閥組件的一端與入口管道相連接,所述調節閥組件的另一端通過過渡管附件與所述背壓阻尼附件的一端相連通,所述背壓阻尼附件與出口管道相連接;所述調節閥組件包括一體式套筒,所述套筒安裝在所述調節閥組件的內腔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閥組件還包括閥體,所述閥體與閥蓋相連接;閥杆,所述閥杆設置在所述閥蓋中的空腔之中,所述閥杆的底立而固定在閩心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平衡缸,所述平衡缸與所述套筒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衡缸與所述套筒通過 密封環密封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蓋的上端空腔內設置有填料函附件。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背壓阻尼部件包括左法蘭和右法蘭,所述左法蘭和所述右法蘭通過第一緊固件安裝為一體;在所述左法蘭和所述右法蘭之間通過墊片安裝一阻尼板。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阻尼板為多孔阻尼板。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降速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渡管附件包括法蘭,所述法蘭通過第二緊固件與所述調節閥組件相連接,在所述過渡管法蘭和所述調節閥組件之間還安裝有墊片;還包括過渡管道,所述過渡管道與所述背壓阻尼部件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降速控制閥,其中,包括調節閥組件,還包括背壓阻尼附件,所述調節閥組件和所述背壓阻尼附件一體化設置,所述調節閥組件的一端與入口管道相連接,所述調節閥組件的另一端通過過渡管附件與所述背壓阻尼附件的一端相連通,所述背壓阻尼附件與出口管道相連接;所述調節閥組件包括一體式套筒,所述套筒安裝在所述調節閥組件的內腔中。本實用新型能夠產生壓力差,抬高調節閥組件的閥後壓力,使得調節閥上的壓降減小,降低調節閥組件的流速和噪音。
文檔編號F16K47/08GK202545990SQ201220173719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3日
發明者盛波 申請人:維士威(上海)控制閥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