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8:22:12 2
專利名稱: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特別是一種安裝在車輛S形凸輪制動器上、可反向調節制動間隙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汽車的S形凸輪制動器是通過安裝在制動蹄上的制動襯片與制動鼓之間的摩擦來對汽車實施制動的。它要求在制動時制動襯片應能迅速壓靠在制動鼓上。而在行車時,絕對不準許有卡、抱現象發生。因此,在制動襯片與制動鼓之間應當設置一個合理間隙。由摩擦造成制動襯片的磨損,使此制動間隙逐漸增大,同時使制動分室的活塞行程相應增長。如果過大的可隙得不到及時的調節,勢必影響制動相應時間。相反,當制動器受熱膨脹時,制動間隙減小,勢必會產生卡住、抱死的現象。從而直接關係到車輛的行駛安全性。正因如此,所有車輛的制動器都需要設置制動間隙調節裝置。
中國專利ZL96241604.5公開了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該裝置可有效地自動調節間隙,但是它不具有反向調節功能,即不能逆時針轉動蝸輪軸,當制動器受熱膨脹制動間隙自動調小、及更換剎車片的情況時,必須把調整臂從凸輪軸上拆下來重新安裝,才能達到汽車的制動間隙,這就給司機和汽車修理人員帶來不少麻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與現有技術中的同類產品相比,它增加了反向調整功能,即當制動器受熱膨脹制動間隙自動調小、及更換剎車片的情況時可以逆時針轉動蝸杆軸使制動間隙變大,從而達到其正常間隙。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將其安裝在車輛S形凸輪制動器上,該裝置包括封閉的殼體,其中設有單級單向離合器,所述單級單向離合器包括套裝在蝸杆軸上的離合齒輪、離合套、離合彈簧和止動彈簧,其中止動彈簧套裝在離合彈簧內,離合彈簧套裝在離合齒輪和離合套的環形壁內,所述止動彈簧的一端抵靠離合套的端壁內側,所述止動彈簧的另一端抵靠蝸杆軸的軸肩,離合彈簧的一端抵靠離合套的端壁內側,所述離合彈簧的另一端抵靠離合齒輪的端壁內側,沿著蝸杆軸的軸線方向,離合套位於離合齒輪的外側,將單向離合器、蝸杆和蝸杆軸設置在內腔體中,蝸杆和安裝在凸輪軸上的蝸輪相嚙合,在工作過程中,單向離合器與蝸杆軸一直處於連接狀態,離合齒輪安裝在蝸杆軸上,齒條支撐在殼體上,齒條一端的帶齒部分與離合齒輪相嚙合,齒條的另一端設有指爪部分,所述指爪部分與相對於殼體固定設置的控制環中的凹槽相配合,其中所述離合套可滑動地套裝在蝸杆軸上,一端抵靠離合齒輪的端面,另一端伸出殼體的外部,在該端部,所述離合套藉助銷子與蝸杆軸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中所述的銷子的一端藉助開口銷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中還包括套裝在鍋杆軸一端的軸套,所述軸套插入單向離合器內腔中的孔內,在蝸杆軸的另一端設有環形螺塞,所述環形螺塞的內孔表面和相應的離合套軸肩之間設有墊圈,沿著蝸杆軸的軸線方向,在蝸杆和離合齒輪之間設有支撐套。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結構和工作性能與中國專利ZL96241604.5公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相比,增加了反向調整結構,使得拆裝更加方便,調整更加容易,同時降低了剎車臂的成本。
下面對照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是中國專利ZL96241604.5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局部被剖視,此時該裝置處於非制動位置。
圖2是中國專利ZL96241604.5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其中為了描繪清楚,拆掉了控制環1。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帶有反向調整結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為了方便起見,本實用新型與中國專利ZL96241604.5相同的零件均使用了同一標號。
在
圖1中,描繪了中國專利ZL96241604.5提出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該裝置的整體構造與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造相同。將該裝置安裝到現有技術中的汽車S形凸輪制動器上,其中將蝸輪11同軸安裝到S形凸輪制動器的凸輪軸B上,由於汽車S形凸輪制動器屬於現有技術,所以未在附圖中表示。
從
圖1和圖2可以看到,該裝置包括封閉的殼體13。在殼體13中設有單級單向離合器15。該單級單向離合器15包括套裝在蝸杆軸8上的離合齒輪3、離合套5、離合彈簧4和止動彈簧6。止動彈簧6同軸套裝在離合彈簧4內。離合彈簧4同軸套裝在離合齒輪3和離合套5的環形壁內。止動彈簧6的一端抵靠蝸杆軸8的軸肩,止動彈簧6的另一端抵靠離合套5的端壁內側。從而可以防止離合套5由於車輛振動產生誤動。離合彈簧4的一端抵靠離合套5的端壁內側。所述離合彈簧4的另一端抵靠離合齒輪3的端壁內側。沿著蝸杆軸8的軸線方向,離合套5位於離合齒輪3的外側。離合齒輪3套裝在蝸杆軸8上,離合套5藉助矩形花鍵19套裝在蝸杆軸8上。將單級單向離合器15、蝸杆12和蝸杆軸8設置在內腔體20中。蝸杆12和安裝在凸輪軸A上的蝸輪11相嚙合。在工作過程中,單級單向離合器15與蝸杆軸8一直處於連接狀態。殼體13的內腔20內裝有蝸杆軸8,其一端同軸套裝了軸套14。所述軸套14插入單級單向離合器內腔20中的孔16內。沿著蝸杆軸8的軸線方向,在蝸杆12和離合齒輪3之間設有支撐套17,其位於蝸杆軸8的中部位置。
在
圖1中,齒條2支撐在殼體13上。齒條2的一端設有齒部分21,該齒部分21與離合齒輪3相嚙合。齒條2的另一端設有指爪部分22,該指爪部分22與相對於殼體13固定設置的控制環1中的凹槽24相配合。該控制環1固定安裝在未圖示的車架上。齒條2的一端的指爪部分22伸入控制環1中的凹槽24內。所述指爪22分別在控制環1中的凹槽24的上沿面和下沿面位置觸及定位。
從圖3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與中國專利ZL96241604.5提出的自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所不同的在於所述離合套5可滑動地套裝在蝸杆軸8上,它的一端抵靠離合齒輪3的端面,另一端伸出殼體13的外部,在該端部,所述離合套5藉助銷子25與蝸杆軸8固定,銷子的一端藉助開口銷26進行固定,在離合套5的軸肩上設有環形螺塞10。在所述的環形螺塞10的內孔表面和相應的離合套5的軸肩之間設有起推力軸承作用的塑料-金屬複合材料墊圈7。
由此可見,與中國專利ZL96241604.5提出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省去了其中所述的離合套5與蝸杆軸8相連的花鍵19和在所述環形螺塞10的內孔表面和相應的蝸杆軸8的軸頸之間設置的密封件9。當出現制動器受熱膨脹間隙自動調小時,或更換剎車片需要重新確定製動器間隙時,可以方便地去掉開口銷26和銷子25,逆時針轉動蝸杆軸8,達到合理的間隙後,再相應轉動離合套5,然後再把銷子25和開口銷26插上,這樣就不必再把整個剎車臂拆卸下來重新安裝,節省了司機和維修人員的時間,增加了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將其安裝在車輛S形凸輪制動器上,該裝置包括封閉的殼體(13),其中設有單級單向離合器(15),所述單級單向離合器(15)包括套裝在蝸杆軸(8)上的離合齒輪(3)、離合套(5)、離合彈簧(4)和止動彈簧(6),其中止動彈簧(6)套裝在離合彈簧(4)內,離合彈簧(4)套裝在離合齒輪(3)和離合套(5)的環形壁內,所述止動彈簧(6)的一端抵靠離合套(5)的端壁內側,所述止動彈簧(6)的另一端抵靠蝸杆軸(8)的軸肩,離合彈簧(4)的一端抵靠離合套(5)的端壁內側,所述離合彈簧(4)的另一端抵靠離合齒輪(3)的端壁內側,沿著蝸杆軸(8)的軸線方向,離合套(5)位於離合齒輪(3)的外側,將單向離合器(15)、蝸杆(12)和蝸杆軸(8)設置在內腔體(20)中,蝸杆(12)和安裝在凸輪軸(0)上的蝸輪(11)相嚙合,在工作過程中,單向離合器(15)與蝸杆軸(8)一直處於連接狀態,離合齒輪(3)安裝在蝸杆軸(8)上,齒條(2)支撐在殼體(13)上,齒條(2)一端的帶齒部分(21)與離合齒輪(3)相嚙合,齒條(2)的另一端設有指爪部分(22),所述指爪部分(22)與相對於殼體(13)固定設置的控制環(1)中的凹槽(24)相配合,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合套(5)可滑動地套裝在蝸杆軸(8)上,它的一端抵靠離合齒輪(3)的端面,另一端伸出殼體(13)的外部,在該端部,所述離合套(5)藉助銷子(25)與蝸杆軸(8)固定。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銷子的一端藉助開口銷(26)進行固定。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套裝在蝸杆軸(8)一端的軸套(14),所述軸套(14)插入單向離合器內腔(20)中的孔(16)內,在蝸杆軸(8)的另一端設有環形螺塞(10),所述環形螺塞(10)的內孔表面和相應的離合套(5)軸肩之間設有墊圈(7),沿著蝸杆軸(8)的軸線方向,在蝸杆(12)和離合齒輪(3)之間設有支撐套(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中設有單級單向離合器,其包括離合齒輪、離合套、離合彈簧和止動彈簧,所述離合套可滑動地套裝在蝸杆軸上,它的一端抵靠離合齒輪的端面,另一端伸出殼體的外部,在該端部,所述離合套藉助銷子與蝸杆軸固定;單向離合器、蝸杆和蝸杆軸設置在內腔體中,蝸杆和安裝在凸輪軸上的蝸輪相嚙合,離合齒輪安裝在蝸杆軸上,齒條一端的帶齒部分與離合齒輪相嚙合,齒條的另一端設有與控制環中的凹槽相配合的指爪部分。
文檔編號F16D65/40GK2440970SQ00246030
公開日2001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7日
發明者朱清峰 申請人:朱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