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應用直線電動機同步副邊於雙軸向牽引塑性薄膜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9:44:11

專利名稱:應用直線電動機同步副邊於雙軸向牽引塑性薄膜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領域是用於控制沿長路徑安置的直線同步電動機原邊運行的多個副邊的速度和間距的系統。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控制直線同步電動機多個副邊的速度和相對間距的系統和方法,該副邊沿縱向固定的原邊被推進,該原邊分成若干個區,分別單獨供電和進行控制。
直線同步電動機(以下稱「LSM」)已為大家熟知,並已成功地應用於沿長路徑推動車輛,見Laithwaite,「直線運動電機」,PIEEE,V58№4,April,1970。為了LSM運行正常,其沿固定的原邊移動的副邊有以固定間距相隔的若干磁極,其磁場和在原邊產生的電磁(以下稱「EM」)行波同步或者相鎖住。因此,當副邊的磁場和EM波同步,這種副邊將以EM波的速度沿原邊移動。
EM波有速度,極性和極距等特性。EM波由對分布的原邊線圈供以多相交流電(以下稱「AC」)或動力波在原邊中產生。沿原邊由在原邊中產生的EM波推進的任何一個特定的副邊的速度由下式決定U=2λf此中「λ」根據電機製造術語是EM二個相鄰極之間的極距,「f」是產生EM波的AC波之頻率。在上式中,λ等於EM波每1/2周期的距離。故EM波對動力波每半個AC周期走一個極距。因為極距由原邊中繞組型式所確定,副邊的極距和磁極間距與對於任何一個給定的LSM系統固定的原邊的那些量匹配。因此,改變電源頻率,EM波的速度也改變。同樣,鎖住在EM波上的副邊速度也改變。
一個具體的副邊和EM行波之間的同步損耗在LSM系統中是一個問題。此同步損耗妨礙對副邊的速度和定位作精確控制。在極端情況下會使副邊停下來。同步損耗可以因副邊隨EM波加速(或正或負)時發生的外力和額外負載所致的副邊過載所引起。同步損耗也可以發生在為了使沿原邊各相鄰的區之間的接合處由每一個區產生的EM波互相匹配而對這些獨立控制的,沿原邊相鄰的各區要求的協調不適當之情況下。
這種同步損耗的影響應隨LSM系統的型式而改變。一種載運工具附在LSM系統中的副邊上,有大的質量並以高速推進,慣量與推力相比較大。在這種型式的系統中同步的損耗還不嚴重,可以在運行中由,例如,反饋電路來校正。這種LSM系統較寬容之處在於假如同步損耗發生了,由於和副邊相連物的慣量巨大,副邊繼續沿其軌道行進,對EM波有足夠的時間用反饋電路來調節得與新的副邊速度相匹配,並在這樣調節以後,副邊將重新「鎖住」在EM波上。然而,由EM波推進的副邊之精確的位置情況可能喪失。
而對於附在副邊上的載運工具有較小的質量並為以低速推進的LSM系統時,其慣量相比推力是低的。在這種系統中,同步的損耗可能較嚴重,使附在副邊上的載運工具抖動或者停下來。這種系統不太寬容,並且EM波通過反饋電路的調節通常也將不能成功,因為反饋調節手續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副邊停下來以前去調節EM波。
這二種系統是在副邊和EM波之間同步損耗對LSM系統的影響之極端情形。所有其他系統,如高慣量-高推力或低慣量-低推力系統,當遇到同步損耗時,其反應將是處在該二者之間的某種狀況。所以,在所有那些不大寬容的LSM系統,保證不發生同步損耗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導致該系統徹底停止運行。
在一個有多個區,其中每個區是單獨供電產生EM波的LSM系統中,在保持精確地控制給原邊供電以使在各相鄰區之間的接合處動力波,也就是EM波相匹配方面有問題。當副邊越過接合處,或者在二個獨自控制的區之間被「過渡」,二個區的每一個發生的EM波在一段時間內推動著同一個副邊。由相鄰各區各自發生的EM行波之磁極速度和極性必需在「過渡」時互相匹配否則EM波和副邊間的同步就要喪失。若在每個相鄰區獨自產生EM波的二個動力波在頻率或相位於它們的接合處不一致,不匹配就將存在。
在獨立控制的各相鄰區以固定速度推進副邊,或者增加或者減少副邊的速度的情況下,相鄰區在過渡時,在接合處動力波的匹配是個問題。
現有技術中用於實現將副邊從一個區過渡到另一區的方法描述於美國專利№3,803,466中(以下稱為「466專利」)。在「466專利」中的系統裡從一個區到另一個區,預期在後一區中副邊要加速,其轉移可以如下方式來達到。當轉子(副邊)向,例如,恆速區的末端前進,在緊接的相鄰的加速區定子(原邊)產生的動力波之頻率和相位通過反饋電路被調節得和恆速區裡的相匹配。當轉子從恆速區轉移到加速區,動力波在兩個區中有一樣的相位和固定的頻率,一旦轉子完全移入加速區,一個開關被轉子斷開,使加速區中動力波的頻率增加。轉移到有較高速度的下一個恆速區或到第二個加速區,必需在兩個相鄰區間作「過渡」時達到恆定頻率和相位匹配,如上面所述。這種型式的系統在轉子被從恆速區到加速區,或從加速區到高恆速區,或從一加速區到另一加速區「過渡」時需要時間來達到同步,和需要相當大量的反饋電路及進行檢測來確保頻率和相位被正確地匹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系統和方法,正如將要描述的那樣,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系統的局限和缺點。
前面說到的問題實際上可以用特別在所附的權利要求書中提出的和由優選的實施例及附圖來說明的本發明來克服。


圖1是本發明的系統有代表性部分的框圖。
圖2表示用於本發明系統中的LSM原邊和二個副邊,帶四個有代表性的區驅動器,和由原邊產生以推進副邊通過這四個區的原邊輸出的極性圖。
圖3是三相AC波形圖,用來描述圖2中所示的LSM原邊產生EM行波的變化的。
圖4表示當副邊被推動經過第一恆速段,一個加速段,和第二恆速段時原邊獨立供電各區和各副邊之間關係框圖。
圖5表示圖1所示的一個區控制器的詳細框圖。
圖6表示圖5所示的區控制器的RAM選擇邏輯的邏輯真值表。
圖7表示由中央控制器輸出到RAM選擇邏輯的輸出對圖5所示區控制器RAM選擇邏輯的邏輯狀態關係的邏輯真值表。
圖8表示圖1中所示LSM區驅動器的詳細圖。
圖9表示在圖8中所示的LSM區驅動器的驅動器邏輯電路的輸入輸出的邏輯真值表。
圖10表示重複兩個周期的頻率變化形狀和相應的來自區驅動器的輸出波形圖,此輸出是經過來自圖5區控制器的二進位指令進行過加工的。
圖11表示從區控制器輸出到區驅動器在一周期內隨相角變化的二進位指令輸出曲線,典型的存儲器地址,和原邊產生的動力波頻率變化曲線。
圖12表示使副邊從第一恆速值到第二恆速值的加速時的合成頻率變化曲線。
圖13表示對兩個典型的穩態條件及一個轉移狀態條件下沿原邊以相角表示的副邊位置對時間的關係圖。
圖1表示本發明的系統有代表性的部分的框圖。本發明的系統有廣泛的用途。除了在上述Laithwaite的論著中和466專利提到的LSM應用外,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還可以有許多其他的應用如下,但不限於這些。(1)推動單個的裝有直線電動機的鐵路車廂(美國專利第3158765號,4061089號,4454457號等);(2)推動在平行導軌中分開的嚙合導架(美國專利4081723號);(3)逐個地加速或減速運料傳送帶或類似裝置(美國專利3831131號,4530428號及4533073號);(4)伸展碎羊毛或類似材料(美國專利4405038號);和(5)雙軸向牽引塑性薄膜(美國專利3890421號,日本公開特許48-38779號)。
圖1所示的系統有系統計算機100,中央可編程時基106,中央控制器108,及若干獨立的區驅動裝置。在所示系統各部分中,獨立的、給由繞組138,142,146,和150為代表的原邊的繞組供電的區驅動裝置是區驅動器,如驅動器136,140,144和148,以及區控制器,如128,130,132,134,後者中的每一個都各院退竅喙氐那髁印O低持校醒肟刂破 08接到每一個區控制器;中央可編程時基106接到中央控制器108並通過中央控制器提供時間訊號給區控制器;系統計算機100經數據傳輸總線102接到中央可編程時基106,中央控制器108和區控制器128,130,132和134。這樣構成的系統可運行在若干個穩定狀態及在這些穩定狀態之間轉移的轉移狀態。
可以預期本發明的系統也可運行於單一穩態之下。當系統如此構成時,系統包括了上面敘述的這種系統除了系統計算機100和中央控制器108以外的全部各單元。中央可編程時基106接到每一個區控制器,並向區控制器提供時基訊號以控制它們各自的輸出。在這個實施例的區控制器中只有一個存儲器,它包含對於一個穩態的一些指令。
系統計算機100是市上有售的,如Hewlett-PackardCo.PaloAlfo,California的HP1000/A900。系統計算機100提供本發明系統的全面監督控制。計算機100接到數據傳輸總線102並提供系統在穩態運行時起始變化的控制信息。計算機100也給所有區控制器的三個存儲器加信息以存儲在那裡。此信息是為了發出三個特別的動力波之用的,這將在下面敘述。
中央控制器108是一個邏輯電路用來控制系統所運行的狀態。本發明的系統運行狀態是第一穩態,第二穩態及從第一穩態轉移到第二穩態的轉移狀態。從中央控制器108來的輸出信號決定了區控制器的哪一個存儲器被選來發出動力波給某一特定區的原邊繞組供電。從中央可編程時基106供給的時基信號實現從選定的存儲器中取出包含在那裡的二進位指令,該指令從區控制器輸出到達區驅動器。中央控制器108和數據傳輸總線是雙路傳輸,以使得可以從計算機100接收和發送信息。
中央可編程時基106提供一固定頻率的脈衝波供給中央控制器108,後者依次將該時基或其多個信號給每一個區控制器。由時基106提供的信號是共同時基信號用於使各區控制器之輸出步調配合。中央可編程時基106可以有它的輸出脈衝比率,按由系統計算機100處收到的指令而改變成不同的要求值,作為運行輸入。這使副邊的速度升或降而不必改變速度比和副邊之間相對間距。中央可編程時基106也是市上有售的設備,如由Hewlett-PackardCo.PaloAlto,California的HP3326A可編程函數發生器。
區控制器128,130,132和134是本發明所有區控制器的代表,將在討論圖5時詳細討論,這些控制器用於存儲動力波特性的二進位指令,該指令可以使原邊某一指定區產生EM波,該區控制器通過一具體的區驅動器而從屬於該原邊。
區驅動器136,140,144和148跟上面所述的區控制器一起運行的,後者每一個連有一個驅動器。將在討論圖9時詳細討論,每個區驅動器從外部電源接收一三相AC輸入,然而整流,濾波,得到一DC電源。這DC電源加到一對功率三極體開關上,它產生頻率可調AC輸出給原邊。以區驅動器136為例,它從所從屬的區控制器128收到數字輸入訊號。此數字輸入信號輸到該區驅動器136的門邏輯電路,其輸出使一對功率三極體開關工作,產生,例如,六步型式的輸出,供電給原邊繞組,產生EM行波。區驅動器,例如區驅動器136,是市上有售的,如,Allen-BradleyCo.Milwaukee,Wisconsin出品的1340-FAA型號。這些市售的驅動器經上述門邏輯電路停止後,使功率三極體開關和一個將在下面敘述的電壓控制電路動作。
原邊繞組138,142,146和150代表特定的區的繞組,它由具體一個區驅動裝置供電,該裝置包括一個區控制器,一個區驅動器。這些繞組以這樣方式被饋電,使在該區內產生一電磁行波。這將參考圖2和3來更詳細敘述。
參閱圖2,原邊152和副邊160和170是一個典型的短副邊型LSM。原邊152,示於182處,是細長的原邊一部分的橫截面。184處示出四個被獨立供電的各自分立的相鄰的區域。區1是恆速區,而區2,3,4是加速區,處在原邊152的加速段內。原邊152有槽154,可在其內嵌φA,φB,φC繞組。槽154之間的是電動機的疊片狀的齒156,供作磁通通過之路徑以產生EM行波。磁通路徑以通常方式構成,對LSM是典型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已了解,因此不必進一步解釋,在代表性的例子中,原邊繞組是2/3短距繞組。
在圖2的例子中,產生在原邊裡的三相動力波的頻率在恆速區1以及加速區2,3和4中是固定的。然而,大家明白給加速區原邊繞組供電的三相動力波的頻率可以是隨時間而變的,來達到動力波頻率曲線變斜,從而增加或減少副邊速度,該副邊是在這樣的加速區內被推動,且被「鎖住」於由動力波產生在原邊的EM行波上。
本發明的新特點之一是每一個區,如區1,2,3和4,由一個區驅動裝置獨立控制的,該裝置包括一個區驅動器和一個區控制器(未示於圖2中)。每個區驅動器和相鄰區的獨立控制的區驅動器配合,故副邊受到的是沿長長的原邊152全長上連續的EM行波。EM行波的速度和極性在二個獨立供電的區的接合處在「過渡」時即時地由對它們的動力波的頻率和相位進行匹配的辦法來互相匹配。這樣做就不需要現有技術中公開的反饋電路。
參閱圖2,180處表示了所產生的EM波六個不同的時間時位置對極性關係圖,如在前面說過的,182處所示的是原邊齒和繞組的斷面圖,184處是182處齒和繞組的頂視圖,並附有線圈內正電流方向。嵌在槽154中的線圈,例如,A和A。字母上有一橫僅僅指明在該線圈中正電流方向和那些在字母上面不帶一橫的線圈中的是相反的。
副邊,如副邊160和170,被由繞組產生的EM行波沿原邊152推動。這些副邊最好裝在單導軌上以便沿原邊運動。當副邊裝在單導軌之後,原邊和副邊之間有一個傳統的氣隙。副邊160的底部裝有通常的永磁鐵162和164。這些磁鐵在副邊靠近原邊152但又離開原邊一距離的底面上產生相反的二個極性。磁極162和164相距一個極距或者「λ」,即和原邊固定的極距相匹配。相鄰的副邊,譬如副邊160和170,其永磁鐵的放置位置是反的。例如,副邊160上的磁鐵162是北極,隨後的磁鐵164是南極,而旁邊的副邊170,其磁鐵172是南極,隨後的磁鐵174是北極。相鄰的副邊裡磁極相反地放置可以允許相鄰副邊在共同區域內位置最靠近。該兩相鄰副邊磁邊界之間的間隔為1λ。然而,各相鄰的副邊裡的磁鐵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安置,譬如北/南-北/南。假如磁鐵以這樣的方式安置,相鄰副邊磁邊界之間的間隔必需是2λ。
在產生EM行波中,以圖3時間瞬間T1為例,在C相線圈中電流在正最大值。因而,184處區1裡,C相線圈190和198中的電流是反時針方向,而C相線圈192是順時針方向。這意味著在182處根據周知的「右手定則」,在區1裡190和198線圈產生北極,而線圈192產生南極。正如在180處,順T1線所指出的,區1裡C相線圈192上的南極和副邊160的磁鐵162的北極相配,而區1C相線圈198上的北極和磁鐵164的南極相配。
區1,2,3和4各自的區驅動器136,140,144和148都產生動力波,它沿原邊152長度,在各區之間的接合處即時地相匹配,例如,C相在區1裡最後的線圈有正電流方向是反時針方向產生北極;區2的C相線圈有正電流方向在順時針方向產生南極;區3的C相線圈有正電流方向在反時針方向產生北極;而區4的C相線圈有正電流方向是順時針方向產生南極。這種C,C布置對C相線圈在原邊全部長度上重複。對A相和B相線圈也如此。以這個方式,沿原邊152產生北極和南極,與磁鐵相配並推動副邊160和170。因為相鄰副邊最靠近的兩磁極中心線間距離為2λ,副邊170可獨立於副邊160而被加速。這是因為每個被加速的副邊在任何一個所給定的瞬間常常是處在不同的區內,因而它受到各自區的,或者它受到因被推動而要經過的那些區裡的動力波的頻率曲線斜度的作用。
現在看T2瞬間,這下一個為發生EM行波來推動副邊的電流為峰值的線圈是B相線圈。由圖3可見,在T2瞬間,B相線圈中電流為負最大值。這樣,電流流向是線圈196所示箭頭的反方向。注意到這點,象上面敘述C相線圈的同樣方式,對區1~4沿T2線可得對B相的另一套極性。從時間T1轉移到T2時間,B相線圈196從北極變為南極,它將把副邊160的北極磁鐵162推向右,因為副邊160的磁極被「鎖住」在EM行波上,使副邊沿原邊152前進。由於這樣的動作,副邊160和170隨EM行波沿原邊被推向右方。還有,雖然由於最小的區是1λ長而副邊是2λ長,單個副邊可能在同一時刻被二個區所推動,但沒有在同一時刻,一個以上的副邊處在同一加速區內這種情況。
參見圖4,它是本發明系統的一部分的方塊圖,顯示了當副邊被推動沿著原邊從第一個恆速段到加速段再到第二個恆速段時原邊和副邊的關係。各副邊最初於或者接近於第一個恆定速度以一個確定的時間間隔插入系統,並與EM波同步。圖4中代表性的副邊200,202,204,206,208,210,212,214,216,220,222和224表示出沿狹長的原邊152受到推動。原邊152被分成三段,就是,第一恆速段300,加速(正的)段302和第二恆速段304。圖4代表了在系統中各副邊於某時刻互相的相對位置,第一恆速段300要以低於第二恆速段304的速度推動副邊,然而,可以明白,第一恆速段300也可以大於第二恆速段304的速度推動副邊,這時,加速段302是負加速段,它的各區尺寸從左到右長度上要減少而不是增加。
每一個段進一步被分成一個或幾個區,每個區接到一個單獨的區驅動裝置(圖1)上,那裡只表示了區驅動器。第一恆速器300隻包括一個區,區1,308,驅動器136接在其上;加速段302包括6個區,驅動器140接在區2的310上,驅動器144接區3,312上,驅動器148接區4,314上,驅動器226接區5,316上,驅動器228接區6,318上,而驅動器230接區7,320上;第二恆速段304包括三個區,其中驅動器232接到區8,322上,驅動器234接區9,324上,驅動器236接區10,326上。
副邊200,202,204,206和208以較近的空間間隔安置在其內的第一恆速段300隻有一個區,區1,308。副邊從第一恆速部300越過到正加速段302,在此段內副邊,如210,212,214和216的速度在它們向右移動時各自單獨增加。然而副邊從加速段302越過到達第二恆速段304,在這裡,副邊如220,222和224的速度是恆定的。
曲線350是副邊速度對其沿原邊位置的關係圖。曲線350上306處即頻率曲線上翹的起始處有一2λ段,這是為了保證有2λ長的副邊在增加速度以前能全部進入第一加速區。
圖4中,系統運行於穩態,副邊以較近的空間間隔在第一恆速段300進入系統,此間隔,見圖4,是3λ,包括2λ長的副邊和相鄰副邊的磁邊緣間距離1λ。然而,副邊可以以不等的間距進入系統,只要移後某個副邊到仍舊保持它和EM波同樣的相對位置。就是,副邊202和204可以移成不相等距離,但副邊200必需仍處在和所發生的EM波同樣的位置關係。
加速段302所含的各區,長度在增加,可以比較區2,310和區7,320的長度看出。在加速段302中各區的長度增加使易於實現完成副邊分開間距的經濟的方法。將副邊分開間距是靠在各分離的區內增加它們的速度來達到,各該區均基於在任一時刻內只有一個副邊在某一具體區內,並且除了區1外,每個副邊在一確定的時期內至少要移入或離開一個區。然而,各區增加長度不是必需的,沿原邊全部長度內每個區可以有相同的長度,例如,1λ。若這樣,只需要增加附加的區驅動器及伴隨的區控制器來適應增加了的區的數目。
圖5是一個驅動裝置的典型區控制器的詳細框圖。圖5所示的區控制器指的是圖1中標明區1的區控制器的標號128。區控制器128有RAM選擇邏輯400和三個再循環地址計數器/隨機存取存儲器(RAM)組合,就是,穩態RAMX組合,包括地址計數器402和RAM404;轉移態RAMY組合,包括地址計數器406和RAM408;和穩態RAMZ組合,包括地址計數器410和RAM412。總線驅動器416和局部可編程時基414也包括在區控制器128內。再循環地址計數器/RAM組合市上有售,如Hewlett-PackardCompany.PaloAlto.California的HP69791A64K字存儲組件。轉移RAMY組合除了它有附加的存儲器接到它那裡外,與穩態X和Z組合一樣。這附加的存儲器可從Hewlett-PackardCompanyPaloAlto,California買到,如HP69792A192K字存儲組件。
已如前所述,當系統只運行在一種穩態,一個區控制器只需包括一個存儲器。在這樣的實例中,區控制器將只包含一個再循環地址計數器/RAM組合。因為這個實例只運行在一個穩態,RAM選擇邏輯400也可以取消而區控制器剩餘部分實質上仍如圖5所示。每一個區控制器的存儲器包含各自波形的頻率和相位特性的二進位指令。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三個RAM的每一個中存儲有各自波形的頻率和相位特性的二進位指令。舉一例子,RAM404有穩態波形相位和頻率特性的指令;RAM408有轉移態波形相位和頻率特性的二進位指令。RAM412的第二穩態波形相位和頻率的二進位指令不同於RAM404中所存儲的指令。存儲在所有區控制器中每一個RAMx、RAMY和RAMZ型存儲器內的二進位指令都有相同的固定的地址量。對於這些波形的二進位指令和它們的使用將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但在這點上要理解為存儲在RAM408中的轉移態波形二進位指令是從存儲在RAM404中的穩態波形的二進位指令轉移到存儲在RAM412中的穩態波形二進位指令時用的。
所選擇的RAM具有從RAM選擇邏輯400輸出的和輸入到總線驅動器416的內容。被RAM選擇邏輯400選定的RAM將與從中央控制器108在線116,118和120接到的信號相適應。一般,要選擇的RAM型號在系統所有的區控制器中選定。例如,對於第一個穩態運行條件,中央控制器108輸入信號到所有的區控制器的RAM選擇邏輯中去選擇RAMX,404。這是必要的,因為當一個具體型號的RAM被選定時,對各相鄰區動力波在接合處是要匹配的。
當在運行中,那個RAM被選定時,時基脈衝,就是從中央控制器108來的時基X信號114,時基Y信號112和時基Z信號110輸入到各自再循環地址計數器/RAM組合的地址計數器去。作為例子,再循環地址計數器/RAM組合包括地址計數器402和RAM404,時基X信號114使地址計數器402計數。時基X信號114將使RAM404提供一個基於此信號的輸出。地址計數器402順序讀過RAM404的各個RAM地址,並一旦RAM404達到事先由程序定好的最後地址後再起動這種順序。
中央控制器108控制著哪一些信號是來自所有的RAM選擇邏輯的輸出,控制著對所有區控制器是一樣的RAM型號的選擇,這些型號可以是RAMX,RAMY或RAMZ,並使它們協調一致開始動作。因為,所有RAMX有相同數目的指令,都由共同的時基信號,時基X信號114,來協調步調,它們都順序讀過全部地址,達到它們儲存的最後一個地址,並在同一時間重新起動。因為是這樣,中央控制器108隻需要一個區控制器的監視溢出線122,124和126,分別監視Z、Y和X地址計數器的溢出,並決定每個RAM型號的存儲器達到其終點時,是否要選擇一個新的RAM型號。選擇一個新的RAM只有在RAM存儲器地址被全部讀取過達到其終點以後才發生。當從一個RAM變到另一個RAM時,到區驅動器的指令輸出必需沒有中斷。所以,隨著從RAM的最後的輸出都被用過,下一個輸出將是從重新選定的RAM來的、基於下一個時基脈衝的第一個輸出。
RAM選擇邏輯400提供3比特的輸出給總線驅動器416。總線驅動器416從局部可編程時基414接收第4比特。局部時基414由系統計算機100確定程序,並提供一比特的輸出信號用於控制在區驅動器裡的電壓設定點。電壓設定點的值是該具體區驅動器輸出的平均頻率電平之函數。
圖6表示RAM選擇邏輯400的邏輯真值表。來自中央控制器108的鎖存允許信號116,選擇-1信號118和選擇-φ信號120確定哪一個RAM被選擇用來通過RAM選擇邏輯400作輸出。當鎖存允許信號116有邏輯「1」值,但選擇-1信號118與選擇-φ信號120兩者均為邏輯「0」時,各RAM均被禁止,並且RAM選擇邏輯400的輸出為「0」值。當鎖存允許信號116為邏輯「1」值,選擇-1信號118為邏輯「0」值,而選擇-φ信號120為邏輯「1」值時,穩態RAM,RAM404被選中並通過RAM選擇邏輯400向總線驅動器作輸出。當鎖存允許信號116還是邏輯「1」值,選擇-1信號118具有邏輯「1」值,但選擇-φ信號120具有邏輯「0」值時,則轉移態RAMY,RAM408,被選中通過RAM選擇邏輯400向總線驅動器416作輸出。當鎖存允許信號116為邏輯「1」值,而選擇-1信號118與選擇-φ信號120兩者均為邏輯「1」值時,RAM選擇邏輯400選中穩態RAMZ,RAM412,從RAM選擇邏輯400向總線驅動器作輸出。當鎖存允許信號116為邏輯「0」值,直到邏輯「0」到來之前,RAM選擇邏輯400封鎖了其輸出,此後輸出將是某一RAM的3比特值。
圖7表示與RAM選擇邏輯400邏輯狀態有關的,由中央控制器108輸出的邏輯真值表。當各RAM均被禁止時,選擇-1信號118,選擇-φ信號120,時基x信號114,時基Y信號112和時基Z信號110,都有來自中央控制器108的邏輯「0」值。當RAMx被選擇時,選擇-1信號118有邏輯「0」值和選擇-φ信號120有邏輯「1」值,從中央控制器108提供時基x信號114使地址計數器402計數(Pace),而此時時基Y信號112和時基Z信號有邏輯「0」值。當RAMY被選擇時,選擇-1信號118有邏輯「1」值和選擇-φ信號120有邏輯「0」值,從中央控制器108提供出時基Y信號112使地址計數器406計數,而此時時基x信號114和時基Z信號110有「0」值。當RAMZ要求被選擇時,選擇-1信號118和選擇-φ信號都有邏輯「1」值,時基Z信號110由中央控制器作出提供來使地址計數器410計數,而此時時基x信號114和時基Y信號112有邏輯「0」值。
在圖8中,示出區驅動器136的原理圖。應理解為,圖8僅是本發明的系統中所有區驅動器的典型代表。如同前述,區驅動器,例如區驅動器136,是市上有售的,如由Allen-BradleyCo.Milwaukee,Wisconsin出品的1340-FAA型。這些驅動器包括門邏輯電路520及電路508的頻率至電壓變換器部分均作了改進。這兩部分改進是常規的,並為一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能理解的而無須進一步解釋。
區驅動器136有6個大功率電晶體開關成對地布置,如530,532;534,536;和538,540。區驅動器的三相交流輸入以常規的方法整流、斬波和濾波而向區驅動器136的電源側提供直流電壓。電路508的電壓控制部分檢測在驅動器的第二匯流線531上的電壓並且轉換斬波器527使驅動器第二匯流線電壓符合由電壓控制裝置所要求的電壓設定點。電路508的輸出保護部分用於在發生潛在的損壞情況時,使區驅動器停止。電路508的輸出保護部分敏感任何通過分流器24的電流故障並通過輸出斷開線510發送相應的信號給門邏輯電路去打開所有為保護驅動器所必要的大功率電晶體。
區驅動器門邏輯電路520向大功率電晶體開關提供數字輸入,以便控制向原邊152的φA,φB和φC繞組138供電的區驅動器136的輸出。來自區控制器128(圖5所示)的總線驅動器416的4比特並行輸入500,輸入到區驅動器136。4比特並行輸入之一,1比特供給電壓控制和輸出保護電路508的頻率至電壓變換器部分,以便調整該驅動器的平均電壓電平。其他三比特包含控制大功率電晶體開關用二進位指令,藉以控制供給φA,φB和φC繞組138動力波的頻率和相位。
與φA原邊繞組相關的A輸入是輸入到光隔離器514的,與φB原邊繞組相關的B輸入是輸入到光隔離器516的,以及與φC原邊繞組相關的C輸入是輸入到光隔離器518的。三個光隔離器為市上有售的,例如,可用Motorola,Inc.,Austin,Texas.出品的HLLAL型。
圖9表示圖8所示的區驅動器門邏輯電路520的輸入與輸出的真值表。來自總線500的三比特引起功率電晶體開關的轉換而形成每相繞組的6號動力波形輸出,它們與圖3所示的頻率曲線型式一致。但是,其他的動力波形,例如,脈衝寬度調製方法也可使用,這一點,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也是了解的。
在運行中,門邏輯電路520的6個邏輯輸出被輸入到功率電晶體開關時,即530,532;534,536;和538,540,使之按預定方式通斷而產生6步三相動力波形。因此,二進位指令由區控制器128輸入到區驅動器136使之產生供給φA,φB和φC繞組的動力波形,並依次在原邊中產生具有適當頻率和相位的合符要求的EM行波。
圖10所示是一個典型的傾斜式的頻率分布圖,它是由一個穩態RAM,如RAM404中所存儲的二進位指令所引起而在原邊的加速區所產生的。所示分布曲線600是指定區的原邊中所產生的動力波的瞬時頻率。所示波形650表示變化著的交流電(或動力波形)的頻率與相位,它出現在原邊線圈中,並與數字600所示的傾斜式的頻率分布曲線相一致。各頻率分布圖包括兩個周期,一個周期時間表示為「T」。時間「T」描述了前後相鄰的副邊沿著原邊移動而經過某固定參考點所需要的時間。在重複出現之前,每個所選擇的RAM將輸出兩個完整的周期。
在600與650的示例中,在周期「T」,分別地在602和604處,頻率復原。這種復原,除新的頻率傾斜在此開始而外,還給出相位的180°轉變。180°相位轉變是必需的,因為相鄰的副邊,但它們的磁極有相反的布置。
圖11為某一區驅動器用於作φA、φB及φC輸出的二進位指令與所取出的存儲器地址,或與相位角的關係的圖示例。圖11還表示出如圖10所示的一個周期時間內相應的頻率分布圖的上翹傾斜度。
如前已述,1/2交流周期使EM行波行進一個極距或1λ。因此,相對於原邊的這種EM波被推進的副邊位置,能沿著二進位指令波形作跟隨,如在φA曲線由λ所標出的波形。每個原邊區是1λ或λ長度的倍數。這將意味著任何副邊將總是以λ倍從一個區「過渡」到下一個區。然而,各區沒有必要均為等於λ長度的。
當在680處,副邊開始進入一個區,相角為0°。同時在680處,基於二進位指令在某存儲器地址超過地址200時,頻率的傾斜復原。「過渡」和復原在相同的存儲器地址下同時地出現。從同時發生「過渡」和復原的點起,相位角和頻率隨時間而增加,如同由瞬時頻率曲線的正值傾斜度所示的那樣。這一現象也可由相應的φA、φB和φC脈衝在移向右方時,呈遞減的寬度而看到。頻率曲線的上翹是連續的,直到副邊開始進入到相位角為1080°的682處,即下一個原邊區為止,並且恰好在存儲器地址先於地址1100處,下一個「過渡」也就發生了。當副邊正在離開時的該區頻率,將繼續上翹直至「過渡」完成。所謂復原,僅僅是指頻率曲線樣式的復原。而在復原時,該頻率曲線將作相移180°,這是為了適應下一個有其相反布置磁體的副邊來臨。
圖12主要示出了本發明系統的加速段的綜合的頻率傾斜曲線。組合而成的綜合頻率傾斜曲線其頻率的分布圖是各區的多重鋸齒形分布曲線圖,它由相鄰各區的分布圖配合和重迭而組成。這種配合和重迭允許副邊從一個區到另一個區作平滑「過渡」,將詳述於後。
為了妥善地推進副邊,本發明的系統應按如下構成任何一個副邊均將通過一個指定的加速區或第二恆速區,而不管該區的長度如何,通過的時間應少於圖12中稱作為周期「T」的固定周期時間。周期「T」與起始的最小副邊的間距以及副邊進入系統時的實際速度成函數關係。然而,在每個「T」周期時間中,僅有一個副邊將進入指定的區。當系統在運行時並且第一個副邊已達到原邊的末端,該系統包含副邊的最大數目。從這點上看,對於每個副邊而言,一個副邊進入系統,就有一個必須離開系統,因此保證了在系統上副邊的總數是個常數。
在圖12中示出副邊作加速,它由標誌為F1,700的第一恆速,達到標誌為F2,726的具有較高速度值的第二恆速。區1頻率分布圖是恆頻分布,以頻率F1運行,而區8頻率是分布是恆頻分布,它以頻率F2運行。中間區,即區2到區7,具有上升的頻率分布圖,它們是加速區,通過這些區時,各副邊從頻率F1到頻率F2得到加速。
圖12還示出,周期時間T,即為相鄰的,間距最靠攏的副邊均進入了本發明LSM系統的時間間隔。
副邊A、B、C和D分別是各副邊,它們從恆速區以每時間間隔「T」,進入一組加速區中的第一加速區。在時間t0時,副邊A以頻率F1所確定的恆定速度沿著區1的原邊移動。隨著副邊A移動到區1的右邊,在標誌為714的時刻,該副邊「過渡」到區2,此時區2具有復原了的頻率和相位,它們與區1的714點的頻率和相位相匹配。在完成「過渡」以前,區2的頻率繼續保持以區1相同的頻率與相位作運行。「過渡」完成後,在702點上,區2的頻率按照存儲在區2的區控制器中的預編程的二進位指令(在正常情況下是RAM x404)開始上翹。隨著頻率曲線上翹,副邊A沿著原邊被正向加速。副邊A將按照區2頻率分布的傾斜度繼續加速直到達到716點,即向區3的「過渡」點。在「過渡」點716上,區3波形和區2波形以變化的頻率和相位即時匹配,而副邊整個地越過兩區之間的接合處,這樣,副邊的「過渡」進行得很平滑。在加速區之間「過渡」時,本發明的系統將連續地匹配變化著的頻率和相位,卻無須中斷副邊的加速度而改用恆速的平直曲線,如現有技術中所見到的那樣。在完成「過渡」以後,區2的頻率分布曲線將復原。
在出現716處的「過渡」後,緊接著分別在718,720,722,723和724,在相鄰加速區的其餘區之間,在最後的加速區與第二個較高恆速段的第一區之間,以及在較高的第二恆速段的各相繼區之間進行「過渡」,「過渡」的方式同於上述。
如圖12所示,相繼的副邊B、C和D以幾個「T」的時間進入系統,即分別於時間t0+T,t0+2T,和t0+3T,並以如同副邊A相同的方式被作加速。此外,如所示,在同一時刻,沒有任何副邊是在相同的加速區,或在相同的第二個較高的恆速區,因此各個副邊是在獨立地進行著加速和給出間距。
參照圖13,圖中示出關於20個副邊通過本發明的系統作推進的時間與位置關係圖。對圖13,其中的穩態運行與轉移態運行將予以描述。圖13所示的圖解例可通過以下描述得到理解。
圖13所示的圖形中,緊靠於橫座標的是表示各個區。區1至區13均標出了它們的長度,以「λ」數值用括弧示出。指定的區具有縮寫標誌,如Z3表示區3。圖形的座標標有相位角並附有它們對應的等值λ數。任何進入系統的副邊,其所相沿的原邊位置可以根據已知的它的相位角來確定。這是確實的,因為EM的極距以λ定標,而λ是與原邊線圈,即A相到A相的極距相匹配的。合成AC電流供電給原邊繞組而產生EM波,每當合成交流電流作360°相位變化時,EM波及「鎖住」在其上面的任何副邊也將沿著原邊移動2λ。副邊沿原邊所曾推進的距離可由下列表達式確定副邊位置=2λ(或相位)其中,相位以AC周期或以360°分度的角度來計量。因此沿原邊的副邊位置可以沿座標的相位角或(N)λ任擇一個作表示,此中,N是正數。
用於產生動力波的,其頻率和相位的二進位指令值能夠通過下列方法來確定將相位角轉換到指定副邊的曲線上,和接著把在曲線上的位置轉換為沿著波形的具體時間,例如,φA的二進位指令,其二進位的輸出波形814被安排在圖形座標的下方。
波形814是預定的關於φA動力波的A相二進位指令,由φA動力波產生EM波,從而沿著曲線802推進副邊通過系統。可以想到,通過對原邊的每一整λ單元移動60°(或1/3λ)或120°(或2/3λ),就可以分別確定C相和B相的二進位指令波形。事實上,C和B的二進位指令波形除分別向右移了60°或120°而外,均相似於A相波形814。還可以看到,在814處,A相二進位指令波形在第一恆頻段816中是不變的。在變頻段820中,頻率變化有所增長,並且在第二恆頻段822中再度恆定,然而是以一個較高的頻率。
具體的穩態波形,如圖13的814,φA所示,是根據在給定瞬間沿著原邊的副邊預先所確定的位置而獲得。因此,為了向驅動器的RAM中存入適合的指令,用下列方法可以求得這些指令。
首先,確定進入系統的移動中副邊的間距。這樣也就確定了重複時間間隔「T」,即在跨越系統某一固定參考點的相繼副邊之間的時間間隔。當所有副邊均按相同的位置與時間的關係曲線以時間「T」作為增量作配置時,本系統所有副邊的位置與時間關係曲線也就確定下來。隨後,相應於位置與時間的關係曲線,該系統每一副邊的相角與時間的關係被確定,它們的位置間隔所對應的時間間隔為「T」。這些條件確定以後,每一區的相位角與時間的關係可由以下方法獲得(1)選擇一個起始的相位角,該相位角相應於某副邊進入某指定區之前,該副邊所選擇的位置。在本發明中,該位置為副邊之前緣落在該區的邊界上,也即「過渡」剛開始時;(2)根據相位角與時間數據,確定出長度「T」的信息間隔,該長度「T」以指定區的起始相位角作為起始點;和(3)確保起始相位角與時間的信息關係,以便使指定區與前一區的信息相匹配,匹配時間至少超過與副邊長度相應的相位角,其意義為該長度是為副邊能完整地跨越實際的區邊界所必須的。但若不是這種情況,緊跟著多次重複上述步驟後,應對位置與時間關係曲線或區的長度作出調整。在上列方法中,第(3)步驟應改變為在任何給定的瞬間,保證加速段的一個區中僅僅只有一個副邊。
當每個區的相位角對時間的關係曲線被確定時,每區的區驅動器開關信號就可以通過以下步驟確定(1)為每區相位角與時間關係數據作編碼,使之編成在信息時間「T」間隔的各分離點上的二進位開關指令,其中(a)分離點必須等間隔並且正好均分了時間間隔「T」,和(b)分離點數各區必須一致,並使該數正好等於有關的區控制器中給定存儲器型號中的存儲器位置數;和(2)將每區的開關指令排入命名為「Tc」的共同時間間隔,其中(a)將某一個副邊達到所選擇的起始相位角所需的總時間除以時間間隔「T」,以便確定超出最後的整時間間隔「T」的分數時間,其中所謂起始相位,在本發明中是「過渡」的起始點,和(b)在上面的時間間隔「T」的分斷點開始共同時間間隔「Tc」,並畫出開關指令,從起始相位的開關指令畫起,延續到共同時間間隔「Tc」的終了,和(c)在共同時間間隔「Tc」的起始點繼續畫出指令的其餘部分,其中,所畫出的其餘部分指令將終結在起始相位指令上。
進行以上步驟後,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從某單個存儲器型號,RAMX、Y或Z的區控制器存儲器發出的區驅動器的開關指令被同時和繼續起步和輸出,起步始於共同起始時間,在本發明中,以從共同時間間隔「Tc」的起始點開始為最好。這樣就使每個區都起動,並使每個區在每一時間間隔「T」將重複其開關指令。在每一時間間隔「T」的開始時刻,將副邊供入系統,並以起動的系統速度推進副邊時,副邊將與EM波同步並被恰當地從一個區「過渡」到另一個區而通過整個系統。
再參照圖13,根據副邊沿著原邊所給定的位置,該副邊與其相鄰副邊之間的間距也就已知。舉例來說,第一副邊沿曲線802移動,如在點806上有該副邊的前緣,點806處在相位角1260°上。從曲線802描線到第二副邊的曲線804該線在808上相交,則第二副邊的前緣在相位角720°處。這就表明,在兩前緣之前有3λ的間隔。因為每副邊是2λ長,這些副邊的磁性邊緣之間的間隔在該點上是1λ。同樣方法,沿著曲線802的第一副邊,在810上有它的前緣,它先於第二副邊的間隔為6λ,其第二副邊在沿曲線804的812點上將有它的前緣。這一增長了的間隔意味著,相繼的副邊在它們相應的加速區,獨立於其他的副邊,分別被進行著加速。
由第一穩態到轉移態並再到第二穩態的改變方法將參照圖13予以描述。當副邊1至10進入系統,所有副邊以第一穩速作推進,如由區控制器的RAM X給出指令,這一情況將保持到t0+10T時為止,以下將作說明。
第一和第二副邊分別沿著802和804被推進而通過系統,它們均受到RAMX第一穩態的作用。副邊3-11分別沿著曲線805、807、809、811、813、815、817、819和821受到推進而通過系統, +10T轉移態被選擇而改變穩態運行條件時,這些副邊均將某種程度地受到存儲在區控制器的RAMY中轉移態的影響。副邊12至20分別沿著曲線823、825、827、829、831、833、835、837和839推進而通過系統,這些副邊將跟隨第二穩態曲線移動,例如,受到存儲在區控制器裡的RAMZ的作用,但是,直到副邊11離開該系統,第二穩態,如每個RAMZ,均不能被執行,將描述於後。
當要求從第一穩態轉移到第二穩態時,轉移態,如在RAM Y中所存儲的,均為所有區控制器所選擇。如圖所示,在時間t0+10T上選擇了轉移態。轉移態從時間t0+10T運行到t0+18T,分別由引線824和834所指示,在時間t0+18T上最後的副邊,副邊11,它處於轉移態的作用之下,也將離開系統。
當轉移態被選擇時,轉移態將影響副邊,使其沿著經歷著改變的原邊部分,並且影響著進入經歷著改變的原邊部分的那些副邊,在預定的時間裡,發生著種種變化。如在時間t0+10T,在800處,描跡線824由第一恆速段的末端起向上增加了2λ,顯而易見,在時間t0+10T時,在該系統中的副邊是副邊3到8。這些副邊在時間t0+10T時,均受到轉移態的執行狀況的影響。在上述變化發生的時間內,如在815處用括線所括的時間段內,副邊9至11受到影響。
在轉移態期間,供給原邊的波形並不重複穩態運行時的波形。不重複波形,分別由加速區5、6和7的典型波形的838部分表示,它們是這些波形的典型代表例。不重複現象在第二穩態出現以前結束,這可從各區波形的840部分看出,如區850、860和870的840部分,分別重複著它們的穩態運行所示的波形。
在直線824和832之間及直線800以上的轉移態部分815是屬於曲線斜率發生變化的部分。在815部分中,離開系統的各副邊之間的間隔情況為在相鄰副邊之間的時間間隔從正常時間,「T」降低到最小值,最小值間隔出現在沿曲線809和811的副邊5和6之間。這就表明了這些曲線改變了特性,並且副邊的速度有所差異。在直線832以後直到834,新穩態速度被確立,但沒有一條曲線在其完整的曲線長度上出現有該新斜率,這就表明了在這些曲線上殘留著轉移態的作用。這也同時意味著在相繼離開系統的副邊之間的間隔時間還未達到穩定,而且還沒有恢復到時間間隔「T」。在穩態獲得以前,在RAMZ的第二穩態波形可能已開始提供給原邊並推動副邊的期間,新的穩態運行還沒有完全達到。各副邊離開系統的時間間隔,相應地體現在曲線809和811上的副邊5和6之間,該間隔穩定地從最小值開始增長、直到達到時間間隔「T」,分別由沿著曲線823和825的副邊12和13之間所體現,它們直接地出現在直線834之後,那時第二穩態開始了。因此,在第二穩態能夠被起始之前,該系統必須對經受轉移態作用的所有副邊補齊,使之銜接。
在運行中,全部區控制器的RAM選擇邏輯應以已存入的RAM X的穩態指令工作,直到在824處的t0+10T時刻。在該時刻,RAM選擇邏輯將通過選擇RAM Y而選擇轉移態。轉移態的運行時間從在824的t0+10T至在834的t0+18T。即,轉移態有預編程的8T的運行時間。這一預編程時間用來使各副邊在轉移態作用下與系統相銜接。在時間t0+18T,控制器將自動地指引RAM選擇邏輯選出RAM Z使系統運行在新的穩態。當以RAM Z的第二穩態運行時,系統計算機可重編RAM X和RAM Y,使之具有新的二進位指令。該新編程序將提供給RAM x一種新的穩態指令,它用於使副邊速度較高或較低。RAM Y的新編程序將用於轉移,即從RAM Z穩態到新RAM X穩態的轉移。
轉移指令用於進行從第一穩態到第二穩態的轉移,獲得轉移指令是根據在總轉移時間中,沿著指定區的原邊而被推進的副邊中每個副邊的預定位置及其時間而求得。以下是關於確定加進轉移態區控制器的各RAM的指令,使之執行從第一到第二穩態的轉移的方法。
當已確證穩態運行時,副邊以時間間隔「T」的預定間隔進入系統。首先,為了在轉移態開始時,對在系統中的全部副邊確定位置對時間曲線。然而,在轉移態時已入系統,或正進入系統的各副邊不會彷照同樣的位置對時間曲線關係。因此,首先存在一個為在轉移態時,對受到作用的每個副邊所要求的位置與時間的關係作確定問題,在轉移態下在要求方面有差異,它與僅僅是在給定瞬間一區一個副邊的要求有所差別。對每一有關副邊的位置對時間曲線而言,相位角對時間的關係也就被確定。其次,每區的相位角對時間的關係的確定,可以通過以下方法(1)確定在轉移態開始時,在指定區的副邊曲線,或許指定區是空的,則去確定該區最後一個副邊的曲線,和根據該曲線得出相位角與時間的信息;(2)從上述已標識曲線的相位角對時間的信息,確定信息的時間間隔,它由轉移態開始時間起(該時間間隔將是在時間間隔「T」的倍數)並繼續該間隔至第一個副邊的起始相位角止,所謂第一個副邊即為以上述穩態同樣的方式在轉移態起始之後進入該區的第一個副邊;(3)根據第一副邊曲線的相位角對時間數據,確定一個信息間隔,它始於該副邊的起始相位角,終止於第二副邊進入該區的時間;(4)根據第二副邊的曲線確定所需數據,如,由上述步驟(3)所獲的;(5)為每一相繼的副邊而繼續上述步驟(3)內容的確定過程,直到副邊均達到轉移時間間隔(標為「Tr」)的終了,時間間隔「Tr」將在時間間隔「T」的倍數點上出現;(6)在轉移態時,保證每一進入某區的副邊的開始相位角對時間的信息關係與同樣的副邊在前一區的信息關係相匹配,匹配時間至少超過一個副邊的長度所相當的相位角,意味著該長度對於副邊完全地跨越實際的區邊界是必要的。但如果沒有做到匹配,則必須對位置與時間的曲線或區的長度,並通過上述步驟反覆作出調整;(7)把每區的相位角對時間的數據編碼成包括在轉移信息時間間隔「Tr」中各分離點上的二進位開關指令,其中(a)各點必須等間隔並且正好均分了時間間隔「T」,「T」包括在「Tr」中,和(b)分離點數各區必須一致,並使該數正好等於轉移態各區控制器的存儲器位置數,(8)為進入共同轉移時間間隔Tr的每區,逐一繪製開關指令。
為了在轉移態運行系統,系統起初在穩定態下運行,並在第一穩態的RAM中,當處於執行最後指令的終了時刻為各區控制器選擇轉移態。在下一個時鐘脈衝時,轉移態指令同時從所有區控制器中輸出,輸出起始於共同轉移時間間隔「Tr」的起點。這就引起所有區控制器同時地輸出轉移指令,直到它們的有關轉移態RAM一致地到達轉移時間間隔的終了。當到達終了時,第二穩態被選擇並開始。轉移指令是不重複的,並且當最後的指令終結在時間間隔「T」的預定倍數上時,僅被輸出一次。
對於這些受到轉移態影響的副邊,它們被推進而通過系統的最初曲線用「原有的」標記表示,例如曲線8,它的原有的曲線是8′標號。
本發明公開了沿著狹長的原邊推進副邊的系統。本發明也打算設置一個返回側,使副邊從狹長的原邊的終端返回到起端。在最終的系統中,沿著返回側通過相反地加速副邊的方法使副邊轉回狹長原邊的起端。該返回側可以是一個以加速副邊為目的的,狹長原邊的鏡象,或它可以是其他相應的裝置,憑藉它,可把副邊供回狹長原邊的入口區。
按最佳實施例,當裝有返回側以對副邊形成環路時,本發明特別適合於拉幅架拉伸薄料或膜。簡單地說,公知的拉膜的過程是滑動架沿膜的兩邊循環軌道運動時,用固定在滑動架上的幅夾夾住膜邊,將膜沿縱向或機器方向或者是縱向及橫向(雙向)拉伸。沿縱向(機器方向MD)拉伸的過程是用直線電動機帶動成對的幅夾沿軌道運動,使每對幅夾之間拉開間隔,藉此將膜刈菹潁∕D)拉伸。當幅夾沿軌道的擴張段運動時,膜被橫向(TD)拉伸。按此方式的典型拉膜方法如上述的美國專利3890421及日本專利48-38779。
然而,公知技術沒有論及本發明給出的拉膜所需精密的協調控制,也沒有論及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本發明中,幅夾對的幅夾彼此位置正好相對,在運動過程中仍保持原有相對位置,它們用相等的速度運動,並與其相鄰的、對置的幅夾對保持精確的距離,這可由本發明的同步直線電動機系統實現。
在本發明的控制方法及拉幅架裝置中,兩個環形軌道引導在彼此相對的兩個環路裡的每個滑動架帶動膜由兩環路之間通過。同步副邊安裝在每個滑動架上,用來夾住膜邊的幅夾也裝在滑動架上。細長的原邊位於所拉伸膜彼此相對的兩側或每一環路的工作側,並緊靠滑動架上的副邊以和其發生電磁聯繫。每個原邊由多個線圈組構成。每個原邊中線圈組的量值和另一原邊中相對的線圈組相匹配,且每一相對的線圈組之間有電的聯繫,它們確定了一個控制區。上述的直線同步電動機系統用於控制這些控制區的功率藉以推動每個控制區內對置的滑動架對,以對稱的方式通過每一控制區,同時從一個控制區到下一個控制區,以至通過整個拉幅架。每一環路中的軌道如同一般拉幅架一樣向外擴張,因而夾著膜邊的滑動架沿軌道行進時分別沿縱向和橫向分離,藉此實現膜的同時雙向拉伸。
本發明的拉幅架系統設有在連續同時雙向拉伸時改變縱向拉伸率的裝置。這樣,可在低拉伸率時使膜得以通過,然後逐漸改變縱向拉伸率到一較高數值連續運行。這一特點還使得能夠快速、低成本地得到最佳膜拉伸率而不必停機和為改變拉伸率安裝新部件。在已有的同時雙向拉膜架中,起動之後同步縱向拉伸不能控制,因而起動時同時的縱向拉伸率必須和連續運行時的相同。這對某些聚合物類的膜,存在著在高拉伸率通過時將膜撕裂的問題。因此,所發明的系統提供了滑動架運動的精確控制。控制系統中只用了少數的移動部件和一個開環控制系統,沒有絲杆或定位裝置,也不用驅動信號反饋系統。本發明中拉幅架的運行拉伸率和線速度比原有的高得多。
附圖14及15簡介圖14是本發明的同時雙向拉幅架頂視原理圖。
圖15是圖14中15-15斷面圖,給出了循環環路工作側的一個典型截面。
最佳實施例說明圖14及圖15是拉幅架901的詳圖,該裝置用於拉制薄料961(如塑料膜),並可改善其性能。
裝置運轉時,被拉制的膜由供料源(如供料滾筒)916供給,或由一澆膜工序提供。用適當方法將膜送入拉幅架899中。拉幅架由一對細長的彼此相對的循環軌道900及902構成,兩個環路900、902是對稱的,即各部件一一對稱。兩環路中的幅夾滑動架用劃在黑線中的白塊表示,如滑動架906、908。滑動架沿環路900、902的工作側910及912成對地對稱依次運動。滑動架如906、908已按與兩環路工作側間的中心線904垂直的直線914的方向校準。
每一環形軌道有若干部分或段,它們構成了拉幅架的工作側910、912和返回側903、923。具體地說,軌道的第一部分為輸送段918,此處膜被加熱到所需溫度但不受拉力,處於拉伸前的準備狀態。
軌道的第二部分922是其主要的部分叫拉伸段。拉伸段從中心線向外張開以便將膜沿橫向拉伸。
軌道的第三部分與其前面的第二部分即拉伸段相連。這一部分彼此相對,到拉幅架中心線的距離相等,在它們之間構成拉膜架的穩定段926。
軌道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一起構成了拉幅架的工作側910和912。軌道經其第四部分即拉幅架的返回側903、923連成環路。在第四部分中幅夾和膜脫離。第四部分把軌道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聯起來,構成一循環環路。
裝有多個用以在細長的環狀軌道900和902上運動的滑動架,如906、908和940。滑動架上裝有幅夾,如圖15所示。幅夾用來當其進入拉幅架901時夾住膜邊,由滑動架帶動通過工作側後再將膜放開。膜放開之後,滑動架沿拉幅架的返回側運動,重複拉膜過程。
本發明的同步直線電動機控制系統用來控制滑動架940沿軌道910、912的工作側運動。兩個工作側按相同方式聯接和校準,使得當幅夾對通過拉伸段和其它工作段時對其進行聯合控制。
在一般應用中,薄料或膜設在916的上方,並被送入拉幅架入口920。相對的每對滑動架上的幅夾在920處依次夾住膜相對的兩邊,用初始恆速將膜送進輸送段918並加熱。經過輸送段後,軌道開始擴張,將膜向橫向拉伸。與此同時,相對的每對滑動架被分別加速,使其和相鄰的滑動架對分開,並在拉伸段922使膜沿縱向同步拉伸。膜在拉伸段繼續加熱,在拉伸期間控制膜溫。拉伸段之後,兩軌道平行。每對相對的滑動架在拉伸段的末端924達最終速度,膜在穩定段926穩定下來。在穩定段仍然對膜溫進行控制。在拉幅架出口929處,幅夾將膜放開,之後膜被送至一普通纏繞器。此後,每一環路中的滑動架沿返回側903、923返回拉幅架入口920。
如果在拉伸段或穩定段希望膜沿縱向放鬆或減緩,則可按預定程序將受直線電機控制的滑動架的速度逐漸地減小。用此可直接控制膜的收縮和平直度。在穩定段也可通過使拉幅架軌道橫向稍微收攏從而使膜夾靠近以使膜橫向放鬆。
保證沿膜兩側的環路900和環路902滑動架之間作對稱運動的方法是(1)貼近每一軌道安裝一直線電機原邊。每一原邊由若干組線圈構成。在一個原邊中線圈組的量值和另一相對的原邊中線圈組相匹配。每一相對的線圈組有電的聯繫,構成一個控制區。
(2)在每個滑動架上安裝一同步副邊,所裝副邊由貼近的一個原邊驅動。
(3)在拉膜架入口處控制區內線圈組產生的匹配電磁波使每一環路內靠近的或鄰接的滑動架開始與其同步地連續運動。
(4)對相對原邊的每個控制區內全部線圈組同時提供一預定的協調控制指令,藉以在全部控制區中產生一預定的協調電磁波,使兩環路中相對的滑動架對以對稱的方式通過每一控制區,且從一個控制區到下一個控制區,至通過整個拉幅架。
安裝在每個滑動架上的同步副邊確保滑動架加入同步或跟蹤由原邊按控制指令產生的電磁波。因此,只要滑動架被接連不斷地送進環路的工作側,並且每一控制區中相對的線圈組同時收到由與相鄰控制區指令相協調的同樣的預定控制指令產生的交變電流,滑動架在沿兩環路工作側連續運動時就會保持對稱。
沿著一個環路工作側分布的直線電動機的原邊及與其相匹配的相對的線圈組的原邊類似於圖4和圖13A-D所示的系統。沿著工作側由預定的協調的控制區波形對滑動架推動的控制作用類似於圖13A-D的系統。
由圖4方塊圖可見,圖中所示的細長的路徑相當於兩個供滑動架運動的軌道工作側之一。圖4中的每條軌道一般包括分成若干段的原邊152,即首先是恆速段300,接著是加速段302,再後是第二恆速段304。
圖4中的每一段被依次分成若干個控制區。如圖所示,第一段300由一個區308組成,第二段由若干個區如310-318組成,第三段至少由一個區,最好由若干個區如322-326組成。
實施中的拉幅架的每個工作軌道部分的原邊線圈組相應於圖4中的區,這些線圈組的量值要互相匹配且彼此直接相對。這些對置的線圈組有電的聯接且確定了單個的控制區。
第一恆速段,如圖4中300與圖13A-D中的0λ-7λ,相當於拉幅架中的第一恆速輸送段918。在拉幅架的拉伸段922的始端滑動架被加速,以使其沿縱向彼此分離。此拉伸段相當於圖4中的加速段302及圖13A-D的7λ至26λ。在拉伸加速段的末端如924,滑動架間隔達最大,而膜的同時雙向拉伸完成。圖4中第二穩定速度段304和圖13A-D中26λ-55λ相當於圖14中膜的穩定段926。這種拉幅架只表示經過了許多簡化的一般形式,其中一些細節將進一步討論。
拉幅架環路的控制區由有電聯接的相對的線圈組組成。在兩環路中相對的線圈組以空白塊表示,如對控制區A為930-930′,對控制區B為932-932′,對控制區C為934-934′,對控制區D為936-936′。全部線圈組都貼近沿環路工作側在滑動架上的副邊。它們相應的區如圖4中的308,312,314,和324或圖13A-D中的Z1,Z4,Z5和Z10。滑動架無論在何處分開,控制區的大小應保證對於所要求工作條件的範圍而言,當每對滑動架沿原邊對稱地被推動時,總不會同時有一個以上的滑動架對落在一個控制區內。不過,在第一恆速控制區930,滑動架都彼此靠近或鄰接在一個長度為λ的整數倍的範圍內,並以同一速度運動,故在此控制區內可同時有多個滑動架對。
滑動架、軌道、直線電機圖15為圖14中環路900的工作側910沿15-15方向的典型斷面圖。滑動架如940用側視圖表示,在整個環路900沿工作側和返回側都裝有導軌942,它將運轉側和返回側連成一體。導軌固定在框架962上。滑動架由8個滾輪944、946、948、950、952、954、956和958支撐在導軌942上。這些滾輪能自由轉動地均安裝在滑動架本體960上。滾輪在MD或縱向交替偏移排列(見圖15)以保證對滑動架支持的穩定。與軌面平行放置的滾輪944、958對齊,水平放置的滾輪946、956也對齊但與944、958之間有一縱向間隔或偏移。同樣,與軌面垂直放置的滾輪948、952對齊,垂直放置的滾輪950、954也對齊但與滾輪948、952之間有一縱向間隔或偏移。也可使用其它滾動或滑動部件,只要滑動架能穩定地支撐住並沿導軌能自由滑動或滾動即可。還可以有其它的導軌布局。滾輪使滑動架緊貼在軌道上,並承受滑動架重量、幅夾夾著的膜961的張力,電機的推力,以及原邊和副邊之間的不平衡磁力等負荷。
膜夾滑動架本體960上裝有膜夾槓桿964,由樞軸966與滑動架本體相連。夾緊平面968能繞樞軸轉動,以便和阻止運動的基準面970將膜夾住。如圖15所示,按箭頭972的方向對槓桿964施一作用力時,則膜被夾住,而沿箭頭974的方向施一力時,則將膜釋放。槓桿964的上端形成受沿導軌的凸輪面控制的凸輪跟蹤面963、965。在圖14中,入口處的凸輪面967、969撥動槓桿使其將膜夾住,而在拉膜架出口處的凸輪面971、973撥動槓桿使膜釋放。在槓桿964和滑動架本體960之間可聯上適當的諸如彈簧類的張力部件以使膜夾保持打開或關閉位置,從而使得只有在凸輪面的作用下膜夾才改變至相反的狀態。這種安排較好,因為凸輪967、969、971和973僅需放在拉膜架的入口和出口處便可使膜夾打開或關閉。平面968和基面970(見圖15)的縱向尺寸很窄,允許在膜夾之間夾著膜拉伸時能自由運動。能同時進行雙向拉伸的膜夾已在前述的拉膜架專利中和美國專利3391421中披露,無需再加說明。
副邊同步副邊976、978裝在滑動架本體960的頂部和底部。同步副邊由磁鐵980、982及護鐵984、986構成,與圖2中的副邊160、170相似。因此,磁系統980應由一北極向外的磁鐵和一相距為1λ的南極向外的磁鐵組成。由圖2中的副邊160、170可見,最佳狀態是相鄰滑動架上副邊的極性相反。同時,當相鄰的滑動架靠得最近,在本發明的拉幅架是以滑動架本體相鄰接的,副邊間的磁邊界應有一λ的距離。就單個滑動架而言,靠近滑動架頂部正面的副邊磁鐵和靠近滑動架底部正面的副邊磁鐵對外有相同的極性。例如,頂部和底部的副邊在靠近滑動架的正面都是北極。
滑動架副邊的調整在拉幅架入口處920,膜夾滑動架必須在已知間隔下與第一控制區A的電磁波進入同步。電機起動之前,滑動架彼此貼緊,滑動架本體960彼此相靠,位於921處的引導滑動架靜止。這便形成一個已知的定值間隔,在此間隔下,滑動架副邊的磁極極距和由原邊線圈確定的電磁波極距相匹配,此時,原邊處於控制區A中。將滑動架擠在一起可用不同方法達到,例如直線電機方法,傳送帶方法和重力法等。如前所述,因最佳裝置有兩種不同極性的滑動架,在兩個工作側的921處必須極性正確。例如,如果起動電磁波要求在工作側910的921處靠近滑動架的正面為北極,則在工作側912的921處的滑動架的正面也要求是北極。相臨滑動架副邊上的極性根據需要改變時,也是可行的。顯然,當滑動架改變極性時,在每環路內總必須有一偶數滑動架,所以滑動架連續地在環路中運行時,能保持極性的正確。
在滑動架起動前的調整完成後,此時環路工作側的其餘部分已空出,起動拉幅架,滑動架則沿工作側逐個和電磁波同步運動,並沿圖14所示的返回側返回。如果拉幅架的工作側採用一種控制方式,則滑動架的相對位置可以保持下來,再起動時不需重調。
原邊在滑動架的上方及下方是原邊988和990,原邊分成幾個控制區。一種典型的原邊結構如圖2中182、184所示,一般由置於疊壓的鐵心齒槽內的線圈組成。流入原邊的預定的交流電流經導線992、994流入,利用上下原邊同時推動兩個副邊976、978給滑動架提供最大推力。在拉幅架中有的段不需最大推力,則通常從上或下原邊中省去一組。不過,上下兩組原邊對滑動架也產生一平衡的磁拉力,如省掉一組,會使在滑動架上垂直放置的滾輪會有更重的負荷。原邊和滑動架副邊距離很近,僅被間隙996和998分開。
控制區沿拉幅架的工作側,每個原邊含有多組線圈,在一個原邊中線圈組的量值和另一原邊的線圈組相匹配。每一相對的線圈組間有電的聯繫,並確定一個控制區。這些控制區被獨立控制,區內線圈組同時接收相匹配的或者相同的驅動指令。在前面圖4中對單原邊的直線同步電動機系統的討論中,控制區僅由一組線圈繞組構成,只需一個區驅動器或區控制器進行單線圈繞組的獨立控制。在所描述的拉幅架中,所討論的控制區由相對放置的線圈繞組構成。
兩個環路原邊的一個控制區最好由四組原邊線圈組成。參見由線圈組934-934′構成的控制區C,它由工作側910中的第一組上部線圈和第二組下部線圈以及工作側912中的第三組上部線圈和第四組下部線圈組成。控制區C內的線圈組被聯於區驅動裝置1000上。此驅動裝置可以由一個單區驅動器組成,原理如圖1中144所示,詳圖如圖8所示;也可由兩個區驅動器組成,一個用來驅動每一工作側的上部線圈組,另一個驅動下部線圈組;還可由四個驅動器組成,每個驅動控制區中的一組線圈。選用多少個驅動器視每組線圈的功率要求與驅動器的額定功率之間的匹配而定。線圈組可以聯於一個驅動器或聯在幾個串聯、並聯或串、並聯的驅動器上,也根據上述的功率匹配而定。重要的是區控制裝置例如1002為控制區C內所有驅動器公用。這一區控制器裝置可以是一個區控制器,如圖1中132所示,詳圖如圖5所示。或者考慮到控制器的容量,也可以是存儲著相同控制指令的兩個或多個區控制器。在最佳實施例中,當區驅動裝置1000由一個區驅動器組成,區控制裝置1002由一個區控制器組成,且當圖1中146代表此拉幅架控制區內的所有四個線圈組時,則圖1描繪了一個直線電動機拉幅架控制系統的典型部分。
也應考慮到,在一個單原邊線圈組內的控制區的一部分,例如工作側910下部原邊線圈組內的恆速區A的一部分,可以分為線圈小組。每個小組由單獨的驅動器供電。不過,當這些線圈小組作為單個控制區運行時,這些驅動器應該同時從一個或多個區控制器接收相同的指令。
正如典型的控制區C聯於一個區驅動裝置和區控制裝置一樣,典型的控制區A,B和D也分別聯於區驅動器1004,1006,1008和區控制器1010,1012,1014。與圖1相似,全部區控制器都聯於相當於圖7中的中央控制器108和中央可編程時基106的中央控制器1016上。中央控制器和區控制器與相當於圖1中的系統計算機100的系統計算機1018之間有通訊聯繫。為清楚起見,在圖14中只與中央控制器1016相聯。
區控制器拉幅架控制系統中的區控制器按圖5構成,包括在第一穩態工作條件下操縱控制區的第一穩態存儲器如404;在第二穩態工作條件下操縱控制區的第二穩態存儲器如412;和操縱控制區從第一穩態過渡到第二穩態工作條件的第三過渡存儲器如408。在拉幅架中,從一個穩態工作條件變到另一個穩態可使拉幅架不用停機就能改變其縱向拉伸率,使得從一個連續運轉拉伸率轉變到另一連續運轉拉伸率。
可變的拉伸率這一特點使得在不停止幅夾滑動架在控制區運動的情況下方便地改變運轉狀態,即改變拉伸率。這是本發明拉幅架的獨到之處。首先,在低的第一穩態同時雙向拉伸率下起動膜夾,使膜得以通過,然後在繼續拉膜時變到一較高的穩態同時雙向拉伸率。其次,能夠在運轉期間對同時雙向拉伸率進行細調,使生產方法最佳化,提高膜的質量。已有技術不能做到這一點,而只能藉助傳送帶的多次制動和起動才能使逐漸增加的縱向拉伸率得以實現。
在運轉期間藉助於調節驅動調節螺杆如907可使環路彼此靠近或遠離,從而對膜的橫向拉伸進械鶻諍拖傅鰲T詮脹浯斕勞淝交梢允視嵌鵲謀浠U庵趾嵯虻鶻諤氐鬩言諉攔ɡ 150433中披露。為調節拉幅架寬度,在一個環路上的螺杆螺母為右螺紋,如911,913,915,而在另一環路上的螺杆螺母為左螺紋,如917,919,909。因此,轉動螺杆,例如907,便可使兩個環路反向移動從而使其彼此分開或靠近。在螺杆上裝有電機905,它由操縱器控制以便在拉膜架運轉前和運轉期間轉動螺杆。需要時,可在連續雙向拉膜狀態下改變膜的縱向和橫向的拉伸率。
縱向橫向拉伸率低時,膜可以相對容易地通過,而在高拉伸率時,諸如聚乙烯對酞酸鹽類的聚合物,會導致膜的撕裂。
膜以低的縱向橫向拉伸率通過後,可以由本發明的裝置藉助調節拉幅架的寬度增加橫向拉伸率,還可通過將幅夾的控制轉換到第三過渡運行狀態使縱向拉伸率連續變化至第二穩定狀態。此後,控制系統將幅夾的控制轉換到第二穩態縱向拉伸率連續運行。這便允許在同時雙向拉伸時以高的縱向拉伸率運行。這在已知的拉幅架技術中是做不到的,因為那種拉幅架只能在固定的雙向拉伸率下運轉,當拉伸率高時,膜不能通過。高的縱向拉伸率應大於3X,5X較好,7X更好,最好為9X。這樣便能生產出同時雙向拉伸膜,而這在以前的單級拉伸率條件下這樣的連續是不可能的。單級指的是處在拉幅架的一個拉伸段內。
順序拉伸由上述可見,由於本發明使用了多個直線電機帶動的滑動架對,對這些滑動架對的縱向運動是彼此獨立控制的。這便可以精確地調整膜的縱向拉伸率。這樣一來,在需要時可實現同時雙向拉伸或者順序拉伸。在順序拉伸時,橫向拉伸先於縱向拉伸,或縱向拉伸先於橫向拉伸。如果需要橫向拉伸先於縱向拉伸,就使在導軌擴張部分的滑動架的速度保持恆定以便僅僅實現橫向拉伸。而後,在穩定段使滑動架速度逐漸增加以實現膜的縱向拉伸。如果需要這種運行方式,在圖14控制區中所示的一些線圈組的尺寸須重新設計,使得滑動架要彼此分開時,不存在一對以上的滑動架同時處於一個控制區中。要使縱向拉伸先於橫向拉伸,就要重新調整拉伸段第一部分的導軌使其繼續平行,因而滑動架的速度在拉伸段的平行部分逐漸增加實現縱向拉伸。隨後在拉伸段的軌道擴張部分使滑動架速度保持恆定,實現橫向拉伸。因此,如果僅需要縱向拉伸而不需橫向拉伸,導軌從921到929可以保持平行,以不產生膜的橫向拉伸。如果僅僅需要橫向拉伸而不需要縱向拉伸,則軌道應如圖14所示逐漸擴張,而使滑動架作勻速運動,在拉膜架的整個運轉側彼此都不拉開間隔。
縱向同時拉伸的改變本發明所具優點的原因主要歸於把細長的靜止的原邊分成若干個控制區,這些控制區控制直線電機同步副邊對的運動以使沿原邊運動的膜夾和裝有副邊的滑動架得到預定的速度。
因為每對滑動架是獨立運動的(即完全獨立於其它滑動架對的運動),因此可以確定一加速程序使得在橫向拉伸上迭加一個預先確定的可控的縱向拉伸。同時,在膜通過拉伸段運動期間始終可精確地調整膜的縱向移動。同樣,在輸送段和穩定段也可精確地控制膜的速度。滑動架之間不論在何處分離開,控制區長度的選擇使得不會有一對以上的滑動架同時處於某控制區原邊的一組線圈內。因此,藉助於預先確定的加於原邊控制區的頻率和相位,可以使膜得到任何所需的拉伸,如拉伸段內改變縱向拉伸率以及縱向拉伸率和橫向拉伸率之比。例如在同時雙向拉伸期間膜的縱向拉伸率在拉膜架拉伸段的不同位置都可進行控制。應變率定義如下
應變率= (單位膜長拉伸後的改變量)/(未拉伸的單位膜長) ×100%/拉伸時間(SR)SR=%變形/分在縱向拉伸期間應變率可控制為一常數,也可逐漸增加,或者先快速增加然後再逐漸減少。本發明中拉膜架的應變率比公知拉膜架應變率多2-3倍。這是因為,對任何給定的縱向拉伸距離和應變率控制,本發明中拉幅架的運轉速度比以前用於同時雙向拉伸的拉幅架運轉速度快兩三倍,有時甚至快十倍。例如,前面提及的專利3150433中提到的拉幅架,連續運行時膜的出口速度約小於500英呎/分。本發明拉幅架膜的出口運行速度可達1200英呎/分左右,在這一出口速度和約9英呎的距離內的縱向同時雙向拉伸率為5X,縱向應變率為常數時,所得的縱向拉伸率約為3200%/分。
為了更全面地認識本發明的優點,現以用本發明的直線同步電動機拉幅架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拉伸率同時沿縱向和橫向拉伸聚合物膜為例說明。雖然已有技術也能同時雙向拉膜,但所拉出的膜沒有本發明所拉膜的優良性能。本發明裝置拉的膜是絕對雙向同時拉制的或是在精確的預定控制方式下雙向拉成的。
在所發明的裝置中,膜的拉制在應變率為10,000%/分到60,000%/分時至少以雙向3X進行。較好的膜至少以5X拉制;更好的膜至少以7X拉制;最好的膜以9X拉制。膜可用下列任何材料聚酯類,例如聚乙烯對酞酸鹽和聚丁烯對酞酸鹽;聚醯胺類;聚丙烯酸脂類;聚烯烴類,如低密度及高密度的聚乙烯、聚丙烯等;丙乙烯共聚物類;聚碳酸脂類;聚乙烯氯化物;聚苯乙烯;聚胺脂;聚乙烯乙醇;聚氟乙烯;聚丙烯腈;聚醯亞胺類;乙烯和乙烯醇共聚物;聚笨撐硫;偏二氯乙烯及氯乙烯共聚物;不飽和單分子乙烯共聚物,如聚乙烯醇縮醛,異丁烯酸甲脂,乙基丙烯酸脂,乙基丙烯酸鹽,甲基丙烯酸鹽,丙烯腈,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及其含離子鏈的聚合物。
用本發明的方法製成的雙軸取向的聚乙烯對酞酸鹽膜特別好,具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優良性能,如機械強度高,熱收縮低,極好的形狀穩定性。這些優良性能使其用於記錄磁帶磁碟和電容器等的基膜尤為合適。尤其對於用5X或7X的雙向拉伸膜,確實如此。
此處所用的術語和措詞是用來表達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在使用這些術語和措詞時,沒有打算排除所表述的特點和描述部分的等效變化的可能性。在本發明範圍內,多種改進類型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個用於沿一根細長的直線電動機原邊連續推動直線同步電動機副邊的系統,該電動機原邊具有多個線圈,從電的關係上將其分成多個區,這些區至少沿著一個細長路徑的一部分配置,該系統包括多個直線同步電動機驅動器,其中每一個驅動器對產生電磁行波的該電動機原邊的指定區,都能各自形成一個具有特定頻率和相位特徵的波形;多個驅動器控制裝置,每個裝置均與一個電機驅動器連接,而且每個所述驅動器控制裝置具有一個存有特定指令的存儲器,由這些指令確定所述波形的特性,每個所述驅動器控制裝置能獨立地向所連接的電機驅動器提供所述指令,所述在每個存儲器中特定的指令能使每個驅動器產生的波形,在完全通過所述區域的時間,推動一個同步電動機副邊,所述一個區域內存儲器裝置裡的指令,是以一種預定的方式與其相鄰接區域內存儲器裝置裡的指令相協調的;一個定時裝置,與每個驅動器控制裝置連接,並通過所有驅動器控制器的存儲器產生同時發生的指令程序,用以控制所提供的指令從每個驅動器控制器到其所連接的電機驅動器,因此使各區之間的指令協調,從而同步地推動一個副邊從一個區到下一個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說的原邊至少分成三個段,包括一個第一恆定速度段,一個在該段內各副邊改變速度的加速段,和一個第二恆定速度段,而在每段中具有一個或多個獨立的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原邊的每個區獨立地驅動而產生一個電磁波,推動在兩個相鄰區之間的一個副邊,這些區內的波形頻率和相位,由一個驅動器控制裝置裡的指令確定,使得在相鄰區間的副邊被推動的周期內,在原邊一個區內產生的電磁波與相鄰區內波形的頻率和相位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系統,其中波形的頻率能使在原邊加速段的一個區內產生一個電磁波,則當一個副邊從所述區的始端被推進到末端時,該電磁波從第一狀態變到第二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的每個電機驅動器包括一個驅動邏輯電路,用於接收從所連接的該驅動器控制裝置輸入的信息,並對應每個特定輸入和其它信息,提供一個輸出,使所述的電機驅動器裡產生開閉動作。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中原邊的每個連續的區的長度,與其前面鄰接的區的長度相同或稍長一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中一個特定的區具有最短的長度。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沿著該原邊有多個被推進的副邊,但在加速段內的任一個區的任一瞬間,只有一個副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系統,其中連續的副邊從入口到進入原邊的第一個區之間,存在一個預定的時間間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沿著該原邊的多個區域是相鄰接的。
11.一個用於沿一根細長的直線同步電動機原邊控制直線同步電動機各副邊推動的系統,至少沿著該細長路徑的一部分至少配置一個副邊,該副邊上裝有可與其一起移動的能附著到一個或幾個物體上的裝置,該系統包括多個直線同步電機驅動器,其中每一個驅動器對產生一電磁行波的原邊的指定線圈繞組,能提供具有特定頻率和相位特徵的波形的輸入指示;多個驅動器控制器裝置,每個裝置與一個電機驅動器連接,所說驅動器控制器裝置具有多個存儲器部分,每個存儲器部分內包含確定一個波形的特性的指令,並且所述驅動器控制器裝置能在任一時刻,將所述指令從多個存儲部分中的一個傳送到所連接的該電機驅動器;一個中央控制裝置,連接所有的驅動器控制器裝置,該中央控制裝置帶有一個定時裝置和選擇在某個驅動器控制器裝置裡的存儲器的裝置,以便控制指令從所述驅動器控制器裝置提供到與之相連的電機驅動器;以及一個控制總系統的計算機,向多個驅動器控制器裝置提供指令,這些確定各波形特性的指令存儲在多個裝在驅動器控制器裝置的存儲器部分,計算機還對中央控制器提供控制信息。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的中央控制裝置用於同時地控制所有驅動器控制裝置的輸出。
13.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統,其中每個所述驅動器控制裝置與所述中央控制裝置一起提供所述的指令到電機驅動器,這些指令在每個存儲部分內依次存放,所述驅動器控制裝置按程序通過該區控制裝置的一個所選存儲器,連接到該電機驅動器。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每個驅動器控制裝置至少有三個存儲器部分,第一個存儲器部分內存入確定第一波形頻率和相位特性的指令,第二個存儲器部分內存入確定第二波形頻率和相位特性的指令,第三個存儲器部分內存入確定第三波形頻率和相位特性的指令,上述第三波形是用於上述第一和第二波形之間的過渡。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個和第二個存儲器的指令,用來確定不同波形的特性,這些波形是重複地提供的,而所述第三個存儲器內的指令,用來確定所提供的不重複波形的特性。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的原邊至少分成三段,它包括一個第一恆速段,一個在該段內各副邊改變速度的加速段,和一個第二恆速段,而在每段中含有一個或多個區。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齙南低常叩拿扛鑾懶⒌毓┑綞桓齙鞝挪ǎ平諏礁雋誶淶囊桓齦北擼廡┣誆ㄐ蔚鈉德屎拖轡揮梢桓鑾骺刂譜爸美鐧鬧噶釗範ǎ溝迷諳嗔誶淶母北弒煌平鬧芷諛冢讜咭桓鑾誆牡鞝挪ㄓ胂嗔誶誆ㄐ蔚鈉德屎拖轡幌嗥ヅ洹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系統,其中波形的頻率能使在原邊加速段的一個區內產生一個電磁波,則當一個副邊從所述區的始端推進到末端時,該電磁波從第一狀態變到第二狀態。
19.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的每個電機驅動器包括一個驅動邏輯電路,用於接收從所連接的該驅動器控制裝置輸入的信息,並對應每個特定輸入和其它信息,提供一個輸出,使所述電機驅動器裡產生開閉動作。
20.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系統,其中原邊的每個連續的區的長度,與其前面鄰接區的長度相同或稍長一些。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系統,其中一個特定的區具有至少為λ的長度。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系統,其中在任何鄰接副邊之間的間隔,至少為λ。
23.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系統,沿著該原邊有多個被推進的副邊,但在加速段內的任一個區的任一瞬間,只有一個副邊。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系統,其中連續的各副邊將在一個預定的時間間隔內進入原邊的第一個區。
2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系統,其中沿著原邊的多個分立的區是相鄰接的。
26.一種控制沿著直線同步電動機原邊運動的各付邊的速度和間隔的方法,該原邊線圈分成多個區,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原邊多個區的一個區內,獨立地產生一個預定波形,其中各副邊的速度是由各自的區驅動器裝置控制的,通過對該波頻率和相位的控制,推動這些副邊通過具有該波形的區,因此在任一瞬間,在任一區域內只有一個副邊;以及一個區與相鄰接區的波形的頻率和相位,在時間上保持協調,使得一個副邊在相鄰接區之間穿過時,這個區的波形與其相鄰接區的波形相匹配。
27.根據權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各副邊的速度和間隔是變化的,從一個按第一變化速率曲線的第一操作條件變到一個按第二變化速率曲線的第二操作條件,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a)重複地按照所述第一變化速率曲線,獨立地產生每個區的預定波形;(b)終止步驟(a);並且(c)非重複性地在一預定時間周期內,按照一種轉換變化速率曲線在每個區裡同時地獨立地形成一預定波形;(d)在上述預定時間周期的末端,終止步驟(c);並且(e)重複地按照所述第二變化速率曲線,同時獨立地形成每個區的預定波形。
28.根據權利要求26或35的方法,其中獨立地形成一個波形,包括當副邊被推動通過某個區,以及當一個副邊在相鄰接區之間被推動時,一個區與相鄰接區的波形相匹配時,該波形的頻率和相位變化。
29.一種排列指令的方法,這些指令用於指示產生直線同步電動機原邊電磁波的波形的頻率和相位,指令存在所述直線同步電動機的區驅動裝置的區控制裝置的存儲器裡,所述直線同步電動機有一個細長的原邊,其線圈繞組分成多個區,其中每個區靠一個區驅動裝置獨立地驅動,所述區的驅動裝置帶有一個連接到該區線圈繞組的電機驅動器,和一個連接到電機驅動器的區控制裝置,以提供指令給所述電機驅動器,從而在該電機驅動器裡產生一個波形,所述波形用在原邊的該區裡形成電磁波,所述電機驅動器與在原邊各區內形成的電磁行波相連接,沿著該原邊同步地推進多個副邊,每個所述的副邊在一個預定的間隔,進入原邊的第一區,並且每個副邊隨時間分布曲線到達一預定的位置,該時間分布曲線為該區裡波形的特性確定了隨時間變化的相應相位角,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在一個整數倍的一預定時間間隔「T」上,為所有區選擇一個共同的起始時間,這裡的預定時間間隔「T」是指各副邊進入原邊的第一區之間的時間周期;(b)選擇一個等於一整數倍的時間間隔「T」的共同的指令時間間隔「Tc」是等於或大於上述時間間隔「T」;(c)確定一個區的起始相位角,要能與一個副邊進入該特定區之前該副邊的預定位置相適應;(d)在所選起始時間為在一特定區裡的一個副邊確定一隨時間分布的位置,或對所述特定區裡沒有副邊的情況,為在該特定區裡最後的一個副邊確定隨時間分布的位置;(e)相應於在步驟(d)所確定的隨時間分布的位置,確定相位角按時間變化的信息,所述信息的間隔,是從步驟(a)中所選的共同起始時間開始,一直繼續到對下一個要進入該特定區的副邊的起始相角,確定所述相位角隨時間變化的信息為止;(f)根據要進入特定區的下一個副邊的相位與時間關係的信息來確定一個信息間隔,該間隔始於所述的下一個副邊的起始相位角,且繼續所述的相位與時間關係的信息,至跟隨所述下一個副邊的一個副邊要進入該特定區的起始相位為止;(g)對每個連續的副邊,在共同的時間間隔「Tc」內重複步驟(f),對每個區確定其相位角隨時間變化的信息,在共同的時間間隔「Tc」內,保證一個特定區的相角隨時間變化信息與在前一個區的該相角隨時間變化信息相匹配,至少要超過完全穿過該特定區邊界並進入該區的那個副邊的相位角,確使該特定區的長度能保證在任一瞬間只有一個副邊是處於所述特定區內;(h)將每一分立的區的相位角隨時間變化信息編碼,碼制為二進位指令;(i)將每一區的二進位指令變換到一個公用的區時間間隔「Tz」中,所述的時間間隔「Tz」等於在一個基準上的公共指令時間間隔「Tc」。
30.一個用於獨立地控制多個同步直線電動機副邊的推進過程的系統,副邊的推進是連續地沿著一根細長的直線同步電動機原邊進行的,在原邊上具有多個從電的關係上分成多區的線圈,所述多個直線同步電機副邊的每一個進入與其分隔開的原邊,並且跟蹤隨時間函數曲線的一個預定位置,該系統包括多個直線同步電動機驅動器,每個電機驅動器用於獨立地產生一個具有特定頻率和相位特性的預定的波形,波形的形成遵循每個副邊的隨時間分布的位置,每個電機驅動器能獨立地提供上述波形到原邊的一個指定區域,連接到原邊的一個特定的電機驅動器用來產生一個電磁行波;多個驅動器控制裝置,各自連接到一個電機驅動器,每個驅動器控制器裝置具有一個存儲器,存儲器裡存有確定隨時間變化的所述波形相位特性的信息,該存儲器裡還有在完全通過所指定區的時間推進一個副邊的信息,該信息與所有區控制器的存儲器具有共同的特定基準定位和開始推進一個副邊通過所指定區域的起始位置,每個驅動控制器裝置具有一個存取裝置,該裝置對在上述基準位置開始的存儲器裡的信息順序進行存取,所述起始位置相對於所述基準位置以一種預定方式布置;以及一個定時裝置,連接到每個驅動器控制裝置,用來使每個驅動器控制裝置的存取裝置同時動作,在一個預定的時間間隔內完成存儲器裡所有信息的存取。
31.一種沿著一根細長的直線同步電動機原邊推進多個直線同步電機副邊的方法,該原邊具有分成多個區的線圈,每個副邊按位置分布曲線跟蹤一個預定的速度,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由一個第一波形驅動細長的原邊的第一區,所說第一波形與隨位置分布曲線的第一特定速度段相對應,上述第一波形具有一個預定的起始相位,其頻率從第一狀態變化到第二狀態,同時推進一個副邊穿過該第一區和穿越在該第一區兩端的區邊界;由一個第二波形驅動該細長原邊的一個第二相鄰接區,上述第二波形與隨位置分布曲線的第二特定速度段相對應,上述第二波形具有一個預定的起始相位,其頻率從第一狀態變化到第二狀態,同時推進一個副邊穿過該第二區和穿越在該第二區兩端的區邊界;以及同時驅動上述第一和第二區,以使一個副邊傳送通過第一區之後,到達第二區的區邊界,直到上述副邊已完全處於第二區中,第一和第二區的波形在頻率和相位上從第三頻率值到第二頻率值均相匹配。
32.通過推動各個滑動架連續地拉伸薄料的設備,其上附有幅夾,該設備以予定的速度在環形細長的路徑裡循環,該路徑由一對彼此相對的滑動架的導軌所限定,該設備使用一個直線電動機,該臺直線電動機包括一個原邊安放在相鄰接的每個軌道上,每個原邊包括多組線圈在一個原邊裡的線圈組的量值應與在另一個原邊裡相對的線圈組相匹配,且每個相對的線圈組有電的連接從而形成單個的控制區;一個同步副邊裝在每個滑動架上;用於在每個控制區裡的相對的線圈組上同時產生匹配波形的裝置,所述的一個控制區裡的波形具有予定的頻率和相位特性,用於在所述控制區裡相對的線圈組產生匹配的電磁行波;裝在控制區的滑動架上的各同步副邊,與在該控制區裡相對的線圈組所產生的匹配電磁行波保持同步,從而推動相對的滑動架對稱地通過該控制區。
33.權利要求32的設備,其中一個控制區的預定波形特性用來在所述控制區裡產生電磁波,同時推動一對相對的滑動架完全通過所述控制區,對所述控制區的該波形特性是與一個相鄰控制區的波形特性按一種預定方式相協調,該設備進一步還包括一個定時裝置,連接到能同時產生匹配波形的裝置,該定時裝置可以同時控制每一個控制區的波形發生裝置,以使各控制區之間的波形特性協調,從而連續地推動附有副邊的滑動架對同步地通過一個控制區,並且能從一個控制區到下一個區。
34.權利要求33的設備包括在所有控制區裡同時變換特定的預定頻率和相位特性的裝置,用於對一個控制區形成波形。
35.權利要求34的裝置,所述同時變換對一個區形成波形的預定頻率和相位特性的裝置,對應每個控制區包括產生一個第一波形的裝置,產生一個第二波形的裝置,以及產生一個第三波形的裝置,該波形用於實現從第一波到第二波的轉變,該設備進一步包括中央控制裝置用於選擇在每個控制區裡產生一個波形的裝置,該中央控制裝置連接到每個控制區的波形發生裝置,並且包括所述定時裝置,從而同時地選擇對每個控制區的波形發生裝置;一個進行總控制的計算機,能提供產生每個控制區波形的各裝置,這些波形具有控制區的特有預定頻率和相位特性,而且能提供對中央控制裝置的控制信息。
36.權利要求33的設備,其中在相對的線圈組裡產生的匹配電磁行波的速度在每個控制區內變化,從而使對置的滑動架對從一個控制區以第一速度被推動到具有更高速度的另一個區,由此分隔開相鄰的滑動架對,且在機器方向或縱向拉伸薄料。
37.一種設備,用於在一個拉幅架裝置中連續地拉伸一種薄料,借推動單獨的,附裝有幅夾的滑動架以予定的速度在環形路徑裡循環,該路徑由一對彼此相對且與該軌道中心線等距的導軌所限定,並使用一臺直線電動機,這種拉幅架裝置包括一對環形軌道,每一個都帶有第一段,定為沒有拉伸的傳送薄料的一個傳輸段,第二段則定為拉伸所述薄料的一段,而第三段定為使所述薄料穩定的一段;上述軌道還有第四段,與所述薄料沒有聯繫,該段將第三段連接到軌道的第一段;若干個滑動架由軌道引導,所述滑動架裝有幅夾,當薄料通過拉幅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段運動時,這些幅夾用於夾住薄料的邊緣;上述直線電動機包括一個原邊裝在所述軌道對的相鄰的一個軌道上,每個原邊包括多個線圈組,在一個原邊裡的線圈組的量值應與在另一個原邊裡相對的線圈組相匹配,並且每個相對的線圈組有電的連接,從而形成一單個的控制區;一個同步副邊附裝在一個滑動架上;用於在每個控制區裡相對的線圈組上同時產生匹配波形的裝置,所述的在一個控制區裡的波形具有予定的頻率和相位特性,用於在上述控制區裡相對的線圈組裡產生匹配的電磁行波,其中在相對的線圈組裡產生的匹配電磁行波的速度在每個控制區內是變化的,附裝在控制區的滑動架上的各同步副邊與所述控制區裡對置的線圈組產生的電磁行波保持同步,從而推動對置的滑動架對對稱地通過所述控制區,以第一速度從一個控制區到以較高速度在另一控制區推動,以拉伸該薄料。
38.權利要求37的設備,其中每個原邊還包括一個第一恆速段,一個加速段,和一個最終速度段;原邊的第一恆速段是與定為傳輸段的第一軌道段相鄰接的;該加速段是與定為拉伸段的第二段軌道相鄰接的,最終速度段是與定為穩定段的第三段軌道相鄰接的,其中原邊的第一恆速段具有互相對應放置的多組線圈,可以確定所述傳輸段的至少一個控制區,其中原邊的加速段具有互相對應布置的多組線圈,可以確定所述拉伸段的多個控制區,其中原邊的最終速度段具有互相對應布置的多組線圈,可以確定所述穩定段的至少一個控制區,在每個控制區裡獨立地形成匹配電磁波的裝置,以預定的速度推進每個控制區裡的一對副邊和帶有幅夾的滑動架,並且其中在傳輸段裡一個控制區形成的匹配電磁波,在該傳輸段裡以第一恆定速度推進成對的滑動架,而且,在加速段裡每個控制區形成的匹配電磁波,推動成對的滑動架,其速度從第一恆定速度變到大於第一恆定速度,從而逐漸地將這些滑動架對分隔開,由此沿機器方向或菹蚶轂×稀
39.權利要求38的設備,其中定為拉伸段的軌道的第二段從其中心線向外張開,從而使薄料能同時在這段裡沿縱向和橫向雙向拉伸。
40.權利要求38的設備,其中滑動架間互相毗連地通過該傳輸段。
41.一種靠推動各個滑動架而連續拉伸膜料的方法,各滑動架上裝有幅夾,滑動架以予定速度在環形的細長路徑上運動,該路徑由一對滑動架導軌所限定,這對導軌裝在與軌道間的中心線等距的相對兩側,使用一直線電動機,包括下列步驟鄰接每個軌道設置直線電動機的原邊,每個原邊包括多個線圈組,在一個原邊裡的線圈組的量值與另一個原邊裡相對的線圈組相匹配,每個對置的線圈組有電的連接,並且確定一個單獨的控制區;提供一個同步副邊,將其裝到一個滑動架上;在一個控制區裡對相對放置的線圈組同時產生匹配的波形,這些用於一個控制區的波形具有特定的頻率和相位特性,用於在一個控制區的相對放置的線圈組裡形成匹配的電磁行波;在拉幅架的入口,附裝到一對相對滑動架上的各副邊同步地與在一個控制區裡產生的匹配電磁波相配合;由安裝在滑動架上的對置的幅夾對,對稱地夾緊該薄膜的對應兩邊緣,推動對置的滑動架對,一次一對,完全通過一個控制區,並且以特定的方式使該控制區的波形特性與一個相鄰控制區的波形特性相協調,因此這一協調包括同時地控制所有控制區產生的波形,這一產生和協調的波形,使裝有副邊的滑動架對能連續地推進並同步地通過一個控制區,而且能從一個控制區推進到下一個控制區。
42.如權利要求41的方法,其中對一個控制區的波形的予定頻率和相位特性,是用來使其頻率從第一狀態變為第二狀態,以使一對滑動架相對於相鄰接的滑動架對產生加速,從而這些滑動架被推動通過該拉幅架時,沿機器方向或縱向拉伸膜料。
43.如權利要求42的方法,其中第二狀態比第一狀態大,從而當滑動架被推動通過該拉膜架時,沿機器方向拉伸膜料。
44.如權利要求43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變換所述予定的頻率和相位特性的同時,滑動架被連續推動,由此在維持滑動架和膜料的推動時改變了對膜料的拉伸率。
45.如權利要求43的方法,其中滑動架的推動步驟包括當滑動架被推動通過拉幅架時,從它們間延伸的中心線等距、橫向、往外移動滑動架,當膜料沿縱向方向拉伸時,也從橫向方向對該膜料拉伸,因此同時雙向地拉伸該膜料。
46.如權利要求44的方法,其中滑動架的推動步驟包括當滑動架被推動通過拉幅架時,滑動架橫向地從對置的導軌軌道之間的中心線上移開,當薄膜帶從機器方向拉伸時,該薄膜帶也從橫向被拉伸,從而同時雙向地拉伸該薄膜帶。
47.一種薄膜製品,根據權利要求45或46的方法製成,該薄膜可同時雙向地拉伸,並且沿縱向的薄膜拉伸率超過10,000%/分鐘。
48.一種薄膜製品,根據權利要求46的方法製成,該薄膜是一種雙軸性定向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鹽薄膜,可同時雙向拉伸,在縱向方向的拉伸率超過4,而在橫向方向的拉伸率超過2。
49.根據權利要求45或46製成的一種薄膜製品,該薄膜是一種聚酯膜,在縱向方向的拉伸率至少是3X。
50.如權利要求47的一種薄膜製品,該薄膜是一種聚酯膜,在縱向方向上的拉伸率至少是5X。
51.如權利要求47的一種薄膜製品,該薄膜是一種聚酯膜,在縱向方向上的拉伸率至少是7X。
52.如權利要求47的一種薄膜製品,該薄膜是一種聚酯膜,其沿縱向方向的拉伸率至少是9X。
全文摘要
一個用於控制沿長路徑直線布置的電動機的多個副邊的系統,該系統有一直線同步電動機;若干直線同步電動機驅動器;一個驅動器控制裝置接到每個電動機驅動器;一個中央控制器用來控制若干驅動器和一個系統計算機。本系統對連續牽引可捲成卷的材料特別有用,只要將同步副邊附於有掛鈎夾的滑動架上,這掛鈎夾夾住薄膜的外邊緣,就可帶薄膜經過伸展段和定形段,做成新的薄膜。特別是新的雙軸向取向的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薄膜。
文檔編號B29C55/02GK1030333SQ8710533
公開日1989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1987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1985年12月24日
發明者威廉·約翰·霍默斯, 小約翰·約瑟夫·基根 申請人:納幕爾杜邦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