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除塵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2:54:0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化除塵器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除塵器系統一般包括多個除塵器單元,這些除塵器單元統一連接至含塵氣體產生設備,同時吸入含塵氣體,再同時對含塵氣體進行除塵處理。該除塵器系統的結構複雜,靈活性和機動性差,不能根據現場除塵工作量的大小來靈活調整除塵器系統的構成。比如,當含塵氣體量較少,所有的除塵器單元仍然都處於工作狀態,這實際是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設計開發了一種可根據需要對直接參與除塵工作的除塵器個數進行調整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智能化除塵器系統,包括:
N個除塵器單元,每個除塵器單元的下方連接有一個送氣管,所述送氣管由硬質材料製成,所述送氣管的上端通過第一軟管連接至所述除塵器單元,所述送氣管的下端設置有橡膠套;
除塵內管,其由硬質材料製成,所述除塵內管均勻開設有N個第一接口,所述除塵內管的頭端是封閉的,每個第一接口上均設置有一個閥門;
除塵外管,其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除塵內管的外部,所述除塵外管均勻開設N個第二接口,其中,每個送氣管的下部穿過一個第二接口,所述除塵內管的尾端從所述除塵外管的尾端延伸出去,所述除塵內管的尾端通過第二軟管連接至含塵氣體產生設備,所述第一接口的形狀和尺寸與所述第二接口一致;
N個第一驅動機構,每個第一驅動機構連接至一個送氣管;
第二驅動機構,其連接至所述除塵內管;
紅外發射器,其設置在所述除塵內管的最靠近頭端的一個第一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用於發出垂直於所述除塵內管的軸線的紅外線;
N個紅外接收器,每個紅外接收器設置在所述除塵外管的一個第二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每個紅外接收器在接收到一次紅外線時發出一個檢測信號;
控制器,其連接至N個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紅外發射器和N個紅外接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外部輸入的啟動M個除塵器單元的控制信號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所述除塵內管沿著所述除塵外管滑動,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檢測信號,待所述控制器接收到M個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停止工作,所述控制器再控制M個閥門開啟,再控制M個第二接口上方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M個送氣管向下運動,直至M個送氣管的下端插入至M個第一接口內,並使M個送氣管的橡膠套與M個第一接口彼此密封接觸,1≤M≤N,之後所述控制器再控制M個除塵器單元工作。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為氣缸。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送氣管由金屬材料製成;所述除塵內管也由金屬材料製成。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除塵內管設置有至少三個可轉動的滑輪,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為電機,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連接至其中一個滑輪上,以驅動所述除塵內管沿所述除塵外管滑動。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控制器還控制M個第一接口上方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M個送氣管向上運動,直至M個送氣管脫離對應的第一接口。
本發明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提供了一個彼此之間可滑動的除塵外管和除塵內管,根據現場含塵氣體產生設備所產出的含塵氣體的情況,來使M個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彼此對齊,並使對應的送氣管向下移動與第一接口對接,從而將含塵氣體從除塵內管輸入至除塵器單元內,此時M個除塵器單元在進行除塵工作,而其他的除塵器單元由於未接入除塵內管,而處於停機狀態。另外,本發明還在除塵內管的最靠近頭端的一個第一接口的前側邊緣設置了一個紅外發射器,而在除塵外管的每個第二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設置了一個紅外接收器,通過紅外接收器所產生的檢測信號個數,控制器可以確定除塵內管移動到特定的位置,本發明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工作的自動化程度和精度都非常高。本發明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除塵器單元的個數,提高了智能化除塵器系統的靈活性,減少對能源、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化除塵器系統,包括:N個除塵器單元1,每個除塵器單元1的下方連接有一個送氣管3,所述送氣管由硬質材料製成,所述送氣管3的上端通過第一軟管2連接至所述除塵器單元,所述送氣管的下端設置有橡膠套10;除塵內管5,其由硬質材料製成,所述除塵內管均勻開設有N個第一接口8,所述除塵內管的頭端是封閉的,每個第一接口上均設置有一個閥門;除塵外管4,其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除塵內管的外部,所述除塵外管均勻開設N個第二接口11,其中,每個送氣管的下部穿過一個第二接口,所述除塵內管的尾端從所述除塵外管的尾端延伸出去,所述除塵內管的尾端通過第二軟管6連接至含塵氣體產生設備7,所述第一接口的形狀和尺寸與所述第二接口一致;N個第一驅動機構,每個第一驅動機構連接至一個送氣管3;第二驅動機構,其連接至所述除塵內管;紅外發射器12,其設置在所述除塵內管的最靠近頭端的一個第一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用於發出垂直於所述除塵內管的軸線的紅外線;N個紅外接收器9,每個紅外接收器9設置在所述除塵外管的一個第二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每個紅外接收器在接收到一次紅外線時發出一個檢測信號;控制器,其連接至N個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紅外發射器和N個紅外接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外部輸入的啟動M個除塵器單元的控制信號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所述除塵內管沿著所述除塵外管滑動,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檢測信號,待所述控制器接收到M個檢測信號,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停止工作,所述控制器再控制M個閥門開啟,再控制M個第二接口上方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M個送氣管向下運動,直至M個送氣管的下端插入至M個第一接口內,並使M個送氣管的橡膠套與M個第一接口彼此密封接觸,1≤M≤N,之後所述控制器再控制M個除塵器單元工作。
本發明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共包括N個除塵器單元,根據含塵氣體產生設備所產生的含塵氣體的量判斷需要開啟多少個除塵器單元,所需要開啟的除塵器單元的個數用M表示。
第二驅動機構驅動除塵內管沿除塵外管滑動,當滑動有M個第一接口和M個第二接口彼此對齊時,第二驅動機構停止驅動除塵內管移動;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對應的送氣管向下移動,送氣管的下端與第一接口對接,並且在橡膠套的作用下,送氣管的下端和第一接口之間為密封接觸,避免含塵氣體從第一接口的位置洩漏出去。具體地,本發明在除塵內管的最靠近頭端的第一接口(簡稱檢測用第一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設置了一個紅外發射器,而在除塵外管的每個第二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設置了紅外接收器,這樣,當除塵內管沿著除塵外管向前滑動時,檢測用第一接口從最靠後的一個第二接口開始,逐個從後向前經過各個第二接口,每當檢測用第一接口與一個第二接口對齊,即檢測用第一接口的前側邊緣與一個第二接口的前側邊緣位於垂直於除塵內管軸線的一條直線上,紅外接收器可以接收到紅外發射器的紅外線進而產生一個檢測信號,檢測用第一接口與多少個第二接口對齊,就會產生多少個檢測信號。控制器通過檢測信號的個數則可以判斷出除塵內管是否移動至特定的位置,反過來,當控制器接收到外部輸入的啟動M個除塵器單元的控制信號,控制器就通過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的個數,來控制除塵內管的移動距離。
上述「前側邊緣位置」指的是最靠近頭端的第一接口的相對靠近頭端的一側邊緣。並且由於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均設置在各自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也保證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完全對齊。當檢測用第一接口的前側邊緣位置正對著某一個第二接口的中間位置時,由於紅外接收器還沒有接收到紅外線,因此,其不會發出檢測信號,控制器也不會控制第二驅動機構停止工作。
當含塵氣體的量較少或者其中所含灰塵較少時,可能並不需要全部除塵器單元同時工作,則可以只啟用少數的除塵器單元,當含塵氣體的量增加或其中所含灰塵較少時,則可以啟用較多甚至是全部的除塵器單元。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為氣缸。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送氣管由金屬材料製成;所述除塵內管也由金屬材料製成。該設計可以降低智能化除塵器系統的製作成本,延長智能化除塵器系統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除塵內管設置有至少三個可轉動的滑輪,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為電機,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連接至其中一個滑輪上,以驅動所述除塵內管沿所述除塵外管滑動。
優選的是,所述的智能化除塵器系統中,所述控制器還控制M個第一接口上方的第一驅動機構驅動M個送氣管向上運動,直至M個送氣管脫離對應的第一接口。當不需要使用智能化除塵器系統時,或者需要對智能化除塵器系統進行調整維護時,則控制驅動目前連接在第一接口上的M個送氣管都向上運動,直到送氣管脫離第一接口。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