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安全鎖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7:57:51 5
一種高安全鎖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高安全鎖,是配有A、B鑰匙的鎖,鎖上設有變匙彈子,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或A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在不工作的休眠狀態,來解決現有配置A、B鑰匙鎖,A鑰匙與B鑰匙差異小,鎖安全低的問題,在房屋裝修完後,由B鑰匙解鎖,使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將A鑰匙的解鎖功能終止,使所述A鑰匙與B鑰匙的差異能實現A鑰匙比B鑰匙窄或短,或A鑰匙與B鑰匙上與變匙彈子接觸的部位在形狀或構成上差異大,且該差異可在鑰匙的任何部位而不局限於公知鑰匙只能在鑰匙埠上。
【專利說明】一種高安全鎖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的一種高安全鎖屬於鎖具【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0002]已知配有A、B鑰匙的B級、C級鎖的安全性能與A級鎖一樣,A鑰匙和B鑰匙的差別都是在鑰匙埠的一個彈子槽上,鑰匙的厚度有限,房屋裝修人員只需將A鑰匙的埠上附上錫紙等物質,就複製成B鑰匙解鎖,使主人的財產安全受損;已公知配有A、B鑰匙的C級或B級鎖上,都是採用A級鎖上控制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彈珠方式,利用小彈珠使A鑰匙解鎖,將小彈珠從鎖上取出使B鑰匙解鎖而終止A鑰匙解鎖,彈珠直徑很小,A鑰匙與B鑰匙的差異極小,所以配製A鑰匙、B鑰匙的B級鎖或C級鎖的安全性與A級鎖一樣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又已知鑰匙厚度小,與鑰匙接觸的彈子端頭在閉鎖或解鎖時,都只能在鑰匙孔內移動,存在用錫紙等物體附在鑰匙坯上後插入鎖內,採用來迴轉動,實現技術開鎖的隱患,已知鎖芯可空轉動大於360度角的B級或C級鎖上,與鑰匙接觸的彈子上的凹槽形狀都是V形狀的,鎖銷上與彈子上的V形凹槽接觸是V形邊的底部,存在非配套鑰匙解鎖時,可使彈子上的V形槽在沒有與鎖銷上的V形邊處於相對應位置時,經非配套鑰匙或毛坯鑰匙搖動鎖芯,將向彈子接觸的彈簧方向移動,來將鎖銷上的V形邊進入到彈子上的V形凹槽中,導致技術開鎖問題;又已知B級或C級鎖的解鎖方式都是採用鑰匙一步法解鎖後即配套鑰匙插入鑰匙孔就完成解鎖,就可帶動鎖芯轉動到將鎖舌移動開門,存在的技術開鎖問題;又已知有兩個鑰匙插入口所配的內銳齒或外銑齒鑰匙的B級或C級鎖上都採用兩個鎖芯,每個鎖心上有一組彈子,需要兩個鎖芯中的兩組彈子尺寸相同,多耗材料,質量控制難的問題,以上缺陷就是本發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所述的缺陷,一是提供配有A鑰匙和B鑰匙的鎖,在裝修房屋用A鑰匙解鎖,鎖內有至少一個彈子在不工作的休眠狀態,來克服已公知鎖在A鑰匙解鎖時,所述彈子都處於工作狀態,在房屋裝修完後,需終止A鑰匙解鎖,主人用B鑰匙解鎖,使處於休眠狀態的彈子進入到工作狀態,使A鑰匙的解鎖功能終止;採用彈子的休眠或工作狀態,使A鑰匙與B鑰匙的形狀或結構差異擴大,且差異可在鑰匙的任何部位而不局限於已知鑰匙的埠上;二是提供一種防技術開鎖的彈子,使該彈子上的一端或彈子上與鑰匙接觸部位在閉鎖下不在鑰匙孔或在鑰匙孔中,在解鎖時,可從鑰匙孔進入到非鑰匙孔中,或從非鑰匙進入到鑰匙孔中,來克服已知彈子的端頭只能在鑰匙孔中移動的缺陷;三是提供一種通過兩步解鎖法,即在配套鑰匙插入鎖內時,變匙彈子未工作,所述彈子實現第I步解鎖後,使空轉鎖芯或鎖芯可轉動一個角度,進入被鎖蓋遮擋的區域內,使防技術開鎖彈子才進入第2步待解鎖狀態,只有配套鑰匙才能完成第2步解鎖而將鎖開啟;四是提供一種鑰匙,提供具有防技術開鎖的鑰匙,提供一種為設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而只有一個鎖芯或空轉鎖芯的鎖配套的鑰匙,在鑰匙的匙杆上有兩個形狀相同,排列順序相反的內銑齒或外銑齒或匙面或曲線導輪的鑰匙;五是提供一種防技術開鎖的防技術凹槽,在配套鑰匙或非配套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一定角度,使鑰匙上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匙杆進入到被鎖蓋遮擋的區域後,才對鎖進行解鎖,來克服技術工具在鑰匙孔就可完成技術開鎖的問題。
[0004]一種高安全鎖,包括設有一個鑰匙插入口(37)或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的空轉鎖或非空轉鎖,鑰匙,防撥鎖舌;在所述的空轉鎖中包括鎖殼(13)、空轉鎖芯(26)、轉子(20)、鎖銷(11)、彈子(5、6);所述空轉鎖芯是在閉鎖下可轉動小於或大於360度角。所述鎖殼有一沿軸向貫通的內孔,空轉鎖芯套設於鎖殼的內孔之中,空轉鎖芯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鑰匙孔(28),所述鑰匙伸入鑰匙孔以操作空轉鎖芯;所述鑰匙孔與空轉鎖芯上的若干個圓條形孔或葉片形槽或圓弧形槽的彈子槽相通,在所述彈子槽中有與所述鑰匙接觸的圓條或葉片或月牙形的彈子(5、6、178、173),在所述彈子上設有一 V形或U形或形的凹槽,所述彈子與彈簧、空轉鎖芯順序接觸,由所述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設置在鑰匙孔或非鑰匙孔中;所述空轉鎖芯或鎖殼上設有一鎖銷槽(7),鎖銷槽是軸向長形槽,軸向長形槽與所述的彈子槽相通,一鎖銷(11)置於鎖槽槽內,鎖銷上的底部(17)縱向具有上寬下窄的V形邊(39)或具有上寬下窄的U形邊(210)或具有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等的U形邊(36),閉鎖下,所述底部與所述彈子相對位置,在解鎖下,所述底部可插入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在所述的非空轉鎖中包括鎖殼(13)、鎖芯(10)、鎖銷(11)、彈子(5、6);所述鎖芯在閉鎖下不能轉動,鎖殼具有一沿軸向貫通的內孔,鎖芯套設於鎖殼的內孔中,鎖芯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鑰匙孔(28),所述鑰匙伸入鑰匙孔以操作鎖芯;鑰匙孔與鎖芯上沿鎖芯長度方向橫設的若干個圓形孔或葉片形或圓弧形的彈子槽相通,在所述彈子槽中有與鑰匙接觸的圓條或葉片或月牙形的彈子(5、6、173、178);在所述彈子上有一 V形或U形或|_1形的凹槽,所述彈子 與彈簧、鎖芯順序接觸,所述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設置在鑰匙孔或非鑰匙孔中;鎖芯上有鎖銷(11),鎖銷置於鎖銷槽(7)內,鎖銷槽是沿軸向長形槽,軸向長形槽的槽底與所述彈子槽相通,鎖銷上的底部(17)具有上寬下窄的V形邊(39)或具有上寬下窄的U形邊(210)或具有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等的LJ形邊(36),在閉鎖下,所述底部與所述彈子處於相對位置,在解鎖下,鎖銷上的底部可插入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在鎖殼上有一卡槽(18);在設有I個或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37、81、225)的空轉鎖或非空轉鎖上的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上的至少一個所述彈子槽中設置有能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或/和能防技術開鎖的圓條形或非圓條形變匙彈子(3、173、178),變匙彈子上設有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該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的卡臺(174)與彈簧(29)、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順序接觸,由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31、146、156、157、168、169)在鑰匙孔(28)或非鑰匙孔中,或由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在解鎖過程中,經鎖芯或空轉鎖芯轉動進入到被鎖蓋(8)遮擋區域內,防技術開鎖功能的變匙彈子才進入解鎖狀態;所述變匙彈子(3、173、178)是這樣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變匙彈子與所述鎖銷(11)上的所述底部(17)不在相對應位置,或與鎖銷上處於可移動狀態下的子鎖銷上的底部(57)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處於不工作的休眠狀態;由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在相對應位置,或由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在相鄰或錯位位置,或由變匙彈子與鎖銷上處於可移動狀態的子鎖銷(62)上的底部(57)在相對應位置;在A鑰匙解鎖下,所述若干個彈子(5、6)上的凹槽(34)處於同一條直線,而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與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4)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與鎖銷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或鎖銷上休眠凹槽(4)不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仍處於不工作的休眠狀態;在B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階梯形凹槽或所述凹槽,與所述的若干個彈子上的所述凹槽處於同一條直線,或與鎖銷上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或鎖銷上休眠凹槽(4)在相對應位置,經鎖銷縱向移動後不能再回位移動,或經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後子鎖銷不能在鎖銷上移動,來將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使鎖銷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能進入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中,使A鑰匙的解鎖功能終止,由B鑰匙解鎖;所述A鑰匙與B鑰匙的差異在於:A鑰匙比B鑰匙短或窄,使A鑰匙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或A鑰匙、B鑰匙與變匙彈子接觸部位的形狀或構成不相同;在A鑰匙解鎖時,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在B鑰匙解鎖時,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並終止A鑰匙的解鎖功能;所述防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或既具有防技術開鎖又具有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是這樣來防技術開鎖的:①閉鎖下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底部在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或②閉鎖下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底部在錯位狀態,由變匙彈子的一端與鑰匙孔或鎖體內孔表面接觸,變匙彈子的另一端或變匙彈子上的卡臺(168)與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壓力接觸;或③閉鎖下變匙彈子(3)到鎖銷的底部之間的距離大於所述彈子(5、6)到鎖銷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該變匙彈子上所述凹槽的深度小於所述彈子上所述凹槽的深度,需鑰匙經兩步解鎖後,變匙彈子才進入解鎖狀態;或④閉鎖下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在鑰匙孔
(28)中,解鎖下進入非鑰匙孔中;或⑤閉鎖下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在非鑰匙孔中,解鎖下進入鑰匙孔(28)中;或⑥閉鎖下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底部在相對或相鄰的位置狀態,該鎖銷上與所述底部相對的一端(14)與鎖體上凹入的防技凹槽 (38)或階梯形凹槽接觸,該階梯形凹槽是由凹入鎖體深度大的卡槽(18)與凹入鎖體淺的環形槽(220)構成,該防技凹槽(38)的凹槽寬度是鎖銷底部的寬度兩倍以上。所述子鎖銷
(62)在鎖銷(11)的階梯形開口槽(58)中與彈簧(63)、鎖銷順序接觸,子鎖銷上的開口槽(61、71),與鎖銷上的開口槽(60)或連接杆(72)的一端在相對應位置,子鎖銷的一端是底部(57),底部(57)的形狀是上寬下窄的V形邊底部(39)或上寬下窄的U形邊底部(210)或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同的L」形邊底部(36);所述子鎖銷(62)是這樣控制變匙彈子休眠或工作狀態,以實現A鑰匙解鎖或B鑰匙解鎖的: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使變匙彈子處於休眠的方式有,①鎖芯(10)上或空轉鎖芯(26)上與彈簧接觸的條形連接杆(59)和子鎖銷及鎖銷表面接觸,使子鎖銷能在鎖銷上移動;或②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上的限位杆(55)與連接杆(72)上的卡臺(74)接觸,使子鎖銷能在鎖銷上移動;在A鑰匙解鎖下,鎖銷橫向移動,鎖銷上的底部(57)與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不在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的方式有,①鎖銷上的連接杆(72)的一端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使子鎖銷與鎖銷可相對移動,或②鎖銷上的開口槽(60)與子鎖銷上的開口槽(61)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而使子鎖銷與鎖銷可相對移動;在B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40、163)與子鎖銷上的底部(57)進入相對應位置,由所述條形連接杆(59)進入到所述開口槽(60、61)中將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或由所述與彈簧(73)接觸的連接杆(72)的一端進入子鎖銷的開口槽(71)中將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來使子鎖銷不能在鎖銷上移動,將子鎖銷上的底部(57)與鎖銷上的底部(17)同步移動,使變匙彈子從休眠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終止A鑰匙解鎖功能,由B鑰匙解鎖。鎖銷(11)與縱向驅動彈簧(12)、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順序接觸,給鎖銷施加縱向移動力,由鎖銷和鑰匙控制變匙彈子(3、173、178)休眠或工作狀態的方式是:在未啟用B鑰匙鎖的閉鎖下,由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或鎖銷上處於可移動的子鎖銷(62)上的底部(57)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或由鎖銷與鎖銷上的底部(17)相連的一邊與變匙彈子在相鄰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的方式有:①由鎖銷上的卡臺(15)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限位杆(16)接觸;或②由鎖銷上的底部(17)上突起的卡臺(66、68、216、217、218)與設有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接觸,該所述卡臺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鎖銷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階梯形凹槽上的所述凹槽的寬度,所述卡臺的長度大於或小於所述凹槽的凹槽深度;或③鎖銷的底部(17)上突起的若干個卡臺(34、66、200)與至少一個或若干個所述彈子(5、6)表面接觸及與至少一個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或④由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凹入的凹槽(55)上的凹槽邊與鎖銷構成卡臺(66)與設有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表面接觸,所述卡臺(66)上有使階梯形凹槽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通過的滑道(36),該滑道(36)的厚度與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厚度相同,而小於所述卡臺(66)或鎖銷的厚度,該所述卡臺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鎖銷的厚度,大於階梯形凹槽(171)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或⑤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若干個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邊與至少一個或若干個所述彈子(5、6)的表面接觸,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上的凹槽邊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該所述休眠凹槽(4)的凹入深度大於鎖銷上所述凹槽(54、55、204)凹入的深度,以確保A鑰匙解鎖時,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所述凹槽和休眠凹槽的凹槽寬度大於彈子或變匙彈子的外徑或厚度;在々鑰匙解鎖下,鎖銷橫向移動下,使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或凹入鎖銷的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底部進入所述彈子(5、6)上的所述凹槽(34)中,而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與所述底部(17)不在相對應位置,或與若干個彈子上的若干個所述凹槽不在的同一條直線,使鎖銷不能縱向移動,來將變匙彈子控制在休眠的方式有:①由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的凹槽邊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該休眠凹槽的凹入深度大於彈子上的所述凹槽的深度,或大於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若干個凹槽(54、55、204)的凹槽深度,使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或②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凹槽(55)上的凹槽邊和鎖銷的一邊構成卡臺(66)與設有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表面接觸;或③由鎖銷的底部(17)上突起的卡臺(34、66、200)與設有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表面接觸;或④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上的凹槽邊與變匙彈子表面接觸,該休眠凹槽(4)的凹槽深度大於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凹槽(54、55、204)凹槽深度。在B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與鎖銷上底部(17、57)進入相應位置,或與若干個所述彈子上的凹槽在同一條直線上,縱向驅動彈簧使鎖銷縱向移動,鎖銷不能回位移動,使所述底部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變匙彈子進入工作狀態,A鑰匙解鎖功能被終止, 鎖銷上的所述底部進入到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中,經B鑰匙帶動鎖芯或空轉鎖芯轉動完成解鎖。設置有鎖銷(11)和變匙彈子(3、173、178)的鎖有以下幾種類型:①鎖銷和變匙彈子在只有一個鑰匙插入口(37)和只有一個空轉鎖芯(26)的空轉鎖上;或②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只有一個空轉鎖芯(26)的空轉鎖上;或③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有兩個空轉鎖芯(26)的空轉鎖上;或④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一個空轉鎖芯(26)及一個鎖芯(10)的鎖上;或⑤鎖銷和變匙彈子在只有一個鑰匙插入口(37)和一個鎖芯(10)的非空轉鎖上;或⑥鎖銷和變匙彈子設置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一個鎖芯(10)的非空轉鎖上;或⑦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有兩個鎖芯(10)的非空轉鎖上;或⑧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鑰匙插入口(81、225)和一個防技術開鎖鑰匙插入口的所述空轉鎖或所述非空轉鎖上,該防技鑰匙插入口與一個鑰匙插入口(81、225)在鎖的一端是相鄰設置。所述變匙彈子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包括有變匙彈子的一端(31)或變匙彈子上突起的撥臺(146、168)或變匙彈子上凹入的撥槽(156、157、169);該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31、146、156、157、168、169)在所述空轉鎖或非空轉鎖上的設置位置有:①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所述彈子槽中而不在鑰匙孔內;或②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鑰匙孔(28)中;或③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設在被鎖蓋(8)遮擋而隱藏於鎖內的環形槽(220)中;或④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鎖體(13)內孔凹入的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驅動凹槽(80)中;或⑤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與鎖體(13)的內孔表面(45)接觸的位置,該內孔表面(45)與被鎖蓋(8)遮擋、而凹入鎖體的環形槽(43、220)或階梯形環形槽相通,該階梯形環形槽是由凹入鎖體淺的環形凹槽(220)和凹入鎖體深的卡槽(18)構成,或由鎖體內孔表面(45)與凹入鎖體的凹槽(45)構成;或⑥變匙彈子上不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閉鎖或在第一步解鎖下,在鑰匙孔(28)或非鑰匙孔中,在解鎖下或進入第二步解鎖下,變匙彈子上不與鑰匙接觸的部位進入到鎖蓋(8)遮擋區域內的鎖體上的防技凹槽(38)或環形槽(220)中。所述變匙彈子的形狀包括圓條形變匙彈子(3)或非圓條形的變匙彈子(3),非圓條形的變匙彈子的形狀有葉片變匙彈子(3),或異形葉片變匙彈子(173),或月牙形變匙彈子(178);變匙彈子上設有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所述凹槽的形狀包括有: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V形凹槽(40),或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U形凹槽(163),或凹槽口與凹槽底的寬度相同的U形凹槽(30);所述階梯形凹槽(171)的形狀或組合方式有以下幾種:①由所述凹槽(30、40、163)與一頭大另一頭小的T形槽連接構成;或②由所述凹槽(30、40、163)與I字形槽(69)橫向連接構成,該I字形槽(69)的長度大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或③由所述凹槽(30、40、163)與I字形槽(170)的一端連接構成,I字形槽(170)的槽寬小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或④由LJ形凹槽(30)或U形凹槽(163)與V形凹槽(40)連接構成;或⑤由相同寬度的兩個U形凹槽(30)連接構成,該凹槽深度大於所述彈子上的凹槽深度;或⑥由所述(30、40、163)與開口槽(49)連接構成,該開口槽(49)的槽寬大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所述防技術開鎖或/和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在鎖上的設置方式:①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在閉鎖下或所述鑰匙解鎖下都與鎖銷(11)或子鎖銷
(63)上的所述底部(71、57)或鎖銷的凹槽(54)上的凹槽底(205)在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或②在閉鎖或鑰匙第I步解鎖下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的卡臺(174)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接觸,在鑰匙或鑰匙第2步解鎖下,所述彈簧(29)由壓縮狀態進入到釋放彈力的伸長狀態下時,才由變匙彈子的一端(223)或與所述鑰匙接觸的一端(31)從空轉鎖芯或鎖芯進入到鎖體(13)內孔凹入的環形槽(43、220)或階梯形的環形槽(129)後,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才與鎖銷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或鎖銷的凹槽(54)上的凹槽底(205)在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或③變匙彈子上的一端(31)在閉鎖下或在所述鑰匙解鎖下都在所述的彈子槽(92)內;或④變匙彈子上的一端(223)或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一端(31),在閉鎖下或在鑰匙第I步解鎖下在鎖芯或空轉鎖芯上,在解鎖下或鑰匙第2步解鎖下,所述變匙彈子的一端(223)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一端(31)進入到鎖體(13)內孔凹入的驅動凹槽(80)或環形凹槽(220)或階梯形的環形槽(129)中的解鎖狀態;或⑤變匙彈子上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一端(31),在閉鎖下或在鑰匙第I步解鎖下,在鎖體(13)內孔的所述驅動凹槽(80)中,在所述鑰匙解鎖或鑰匙第2步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所述一端或與鑰匙接觸的所述一端
(31)進入到鑰匙孔(28)或所述彈子槽(93)中的解鎖狀態;或⑥變匙彈子上的一端或變匙彈子與鑰匙接觸的一端(31)閉鎖或鑰匙的第I步解鎖下在鑰匙孔(28)中,在所述鑰匙解鎖或鑰匙進入第2步解鎖下,該變匙彈子上的所述一端或與鑰匙接觸所述一端(31)進入到所述的彈子槽(93)中的解鎖狀態。所述鎖銷(11)在空轉鎖或非空轉鎖上的設置方式有以下幾種:①鎖銷(11)在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的鎖銷槽(7、99)中,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14)與鎖體(13)上的卡槽(18)或防技凹槽(38)或階梯形凹槽接觸,所述防技凹槽(38)的凹槽寬度是鎖銷厚度或外徑兩倍以上,所述階梯形凹槽是由凹入鎖體深度大的卡槽(18)與凹入鎖體深度淺的環形凹槽(220)構成;或②鎖銷(11)在空轉鎖芯(26)的鎖銷槽(7、99)中,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14)與空轉鎖芯的表面相切或凹入空轉鎖芯(26)內,鎖銷(11)上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子(20)上開口槽(25)在相對應位置,解鎖下,鎖銷與轉子(20)上的開口槽(25)接觸;或③鎖銷(11)在空轉鎖芯
(26)的鎖銷槽(7、99)中,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95)與空轉鎖芯的表面相切或平齊,而與鎖體(13)上的傳動杆(98)、彈珠(96)、彈簧(97)順序接觸,所述與空轉鎖芯的表面相切或平齊的鎖銷的一邊(95)的厚度或寬度,與所述傳動杆(98)的厚度或外徑相同,或與傳動杆(98)的厚度或外徑大兩倍以上,由傳動杆與轉子(20)上的防技開口槽(152)在相對應位置,或由傳動杆與轉子(20)上的條形槽(77)接觸。鑰匙解鎖下,鎖銷上進入變匙彈子、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34、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的所述底部包括有鎖銷(11)上的底部(17)或子鎖銷(62)上的底部(57)或鎖銷(11)的底部(17)上凹入的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底(205);該所述底部(17、57、205)的形狀有以下幾種:①所述底部(17、57、205)的形狀是上寬下窄的V形邊底部(39);或②所述底部(17、57、205)是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同的L」形邊底部(36);或③所述底部(17、57、205)是上寬下窄的圓弧形邊即U形邊底部(210);所述鎖銷的形狀包括有圓條形鎖銷(161)或非圓條形鎖銷(11)。所述鑰匙或所述A鑰匙、B鑰匙的形狀或構成有以下數種:①在鑰匙的匙杆(32)的部分區域上有能進入鎖芯或空轉鎖芯上的匙槽(81)和所述彈子槽內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由突起的曲線或若干個齒或牙花(232)構成的匙面(231),匙面的一端(235)到鑰匙手把(111)之間一定長度的匙杆(32)上是沒有匙面的非工作區(114),非工作區的一端,與鑰匙手把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112)的一端疊加的並聯或錯位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所述L形連接杆(120)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或鑰匙手把相連的連接杆(112),與所述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②在鑰匙的匙杆(32)上既設有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至少一個彈子槽(115),又設有在匙面(191)上突起的可進入所述彈子槽(92、93)的至少一個凸臺或條杆(119),以及能使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端頭從匙杆上通過的至少一個圓錐孔或階梯形孔或通孔(116);由匙杆與鑰匙手把連接,或由匙杆的一端(114)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112)的一端(113)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或由匙杆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所述連接杆(112)或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與所述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③鑰匙的匙杆(32)上設有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凹入的所述撥槽(156、157、169)接觸的,在匙杆上突起的曲線導軌(197)即非直線形導軌(197),曲線導軌的一端(189)與匙杆(32)的埠位置連接,曲線導軌的另一端(198)與靠近鑰匙手把位置的匙杆連接;所述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連接構成非曲線形鑰匙,所述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的一端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連接構成曲線形鑰匙;所述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與所述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④鑰匙的匙杆(32)上有能進入所述彈子槽內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在匙杆上突起高度不完全相同的若干個凸臺或條杆(121、122),匙杆的一端與鑰匙手把(111)上的連接杆的一端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鑰匙上的連接杆與匙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⑤鑰匙的匙杆(32)上I匙面(191)和2匙面(195)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所述撥槽(155、156、169)接觸的,排列順序相反、形狀相同的兩條曲線導軌(197)即I號曲線導軌和2號曲線導軌,該曲線導軌在I匙面、2匙面上突起;所述排列順序相反,是由I匙面(191)上的I號曲線導軌(197) —端(189)在鑰匙埠位置,2號曲線導軌(197)的同一端(189)就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2匙面(195)上,由I匙面(191)上的I號曲線導軌(197)的另一端(198)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2號曲線導軌(197)上相同的另一端(198)就在鑰匙埠位置的第2匙面(195)上;由匙杆與鑰匙手把連接,或由匙杆的一端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一端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或由匙杆與鑰匙手把上L形連接杆連接;所述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與所述匙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⑥鑰匙的匙杆(32)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所述撥臺(144、145、146、147、168)接觸的,在匙杆的I匙面(180)與2匙面(181)上設置有排列順序相反、形狀相同的兩個內銑齒(184、187);所述排列順序相反是由一條內銑齒(184、187)的一端(183、186)在鑰匙埠(182)位置的I匙面(180)上,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內銑齒(184、187)上的同一端(183、186)就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2匙面(181)上,由在I匙面(180)上的內銑齒(183、186)的另一端(185、188)在靠鑰匙手把
(111)位置,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內銑齒(184、187)上的相同的另一端(185、188)就在鑰匙埠(182)位置的2匙面(181)上;由所述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連接,或由所述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連接,或由所述匙杆(32)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連接;所述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的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與所述匙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⑦鑰匙的匙杆(32)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所述的撥臺(144、145、146、147、168)接觸的,在匙杆的I匙面(180)與2匙面(181)上排列順序相反、形狀相同的兩條外糹先齒(191、195);所述排列順序相反是由一條外統齒(191)的一端(190、193)在鑰匙埠(189)位置的I匙面(180)上,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外銑齒(195)上的同一端(190、193)就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2匙面(181)上,該一條外銑齒(191)的另一端(192、194)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I匙面(180)上,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外銑齒(195)上的相同的另一端(192、194)就在鑰匙埠(189)位置的2匙面(181)上;由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上的連接杆連接,或由匙杆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連接;所述匙杆
(32)與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的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⑧鑰匙的匙杆(32)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形狀相同的,但排例方向相反的兩個匙面(231),該兩個匙面的一端到鑰匙手把(111)之間一定長度的匙杆
(32)上是沒有所述匙面(231)的非工作區(114),由非工作區的一端,與鑰匙手把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條杆的一端疊加並聯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或鑰匙上的條杆與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該所述匙面(231)是由在匙杆(32)上突起的曲線或若干個齒或牙花(232)構成,兩個形狀相同,排列順序相反的兩個匙面之間相距一定距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圖1閉鎖下,設有鎖銷和變匙彈子和配有A、B鑰匙的鎖;
[0006]圖2閉鎖下,空轉鎖芯上有鎖銷和變匙彈子,配有A、B鑰匙的空轉鎖;
[0007]圖3是圖1、圖2、圖28、圖29、圖45中的A-A圖的鎖蓋;
[0008]圖4是圖1中的B-B圖,鎖芯上鎖銷及與鑰匙接觸彈子。
[0009]圖5是圖1中的C-C圖,鎖芯上與A鑰匙接觸處於休眠的變匙彈子;
[0010]圖6是圖1中的C-C圖,閉鎖下可空轉動小於360度角的空轉鎖芯上與A鑰匙接觸的處於休眠狀態的變匙彈子;
[0011]圖7是圖2中的C-C圖,空轉鎖芯上與A鑰匙接觸的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12]圖8是圖2中的C-C圖,B鑰匙解鎖,空轉鎖芯上的變匙彈子在工作狀態;
[0013]圖9是圖1的C-C圖,B鑰匙解鎖,鎖芯上變匙彈子在工作狀態;
[0014]圖10是圖1中的C-C圖,B鑰匙解鎖,空轉鎖芯上變匙彈子在工作狀態;
[0015]圖11是圖1的C-C圖,鎖上有防技術開鎖和控制A、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
[0016]圖12是圖1中的C-C圖即圖11,B鑰匙解鎖,變匙彈子在工作狀態,及與鑰匙接觸部位在鎖體的環形凹槽中。
[0017]圖13是圖11中,與鑰匙接觸的彈子端頭在鑰匙孔中;
[0018]圖14是圖11中即圖1中被鎖蓋遮擋的鎖體的階梯形內孔;
[0019]圖15是圖12,B鑰匙解鎖,變匙彈子的端頭在鎖體的凹槽中;
[0020]圖16是圖1、圖28、圖29、圖45中的鎖銷,閉鎖下鎖銷上的休眠凹槽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1]圖17是圖16在A鑰匙解鎖,鎖銷上的休眠凹槽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2]圖18是圖16在B鑰匙解鎖,鎖銷上的底部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3]圖19是圖1、圖2、圖28、圖29、圖45中的鎖銷,在閉鎖下,鎖銷上可移動的子鎖銷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4]圖20是圖19在A鑰匙解鎖,可移動的子鎖銷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5]圖21是圖19在B鑰匙解鎖,子鎖銷和鎖銷連接,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6]圖22是圖1、圖2、圖28、圖29、圖45上的鎖銷控制變匙彈子休眠或工作狀態,圖22 包括 22-1、22-2、22-3、22-4 所示的圖。
[0027]圖23是圖22的F-F圖、圖23包括23-1、23-2、23-3、23-4所示的圖;[0028]圖24是圖1、圖2、圖28、圖29、圖45的鎖銷,閉鎖下,鎖銷上可移動的子鎖銷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29]圖25是圖24在A鑰匙解鎖,鎖銷上可移動的子鎖銷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30]圖26是圖24在B鑰匙解鎖,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
[0031]圖27是圖2、圖29中的轉子與鎖銷的分離、接觸狀態的圖,圖27包括27_1、27_2、27-3所示圖;
[0032]圖28閉鎖下,可空轉動小於360度角的空轉鎖芯上有防技術開鎖和可變換A或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和鎖銷;
[0033]圖29閉鎖下,可空轉動大於360度角的空轉鎖芯上有能防技術開鎖和可變換A或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和鎖銷;
[0034]圖30是圖28,所述鑰匙插入鎖內後未與鎖上彈子接觸圖;
[0035]圖31是圖28的K-K圖,A鑰匙解鎖,鎖銷上休眠凹槽與變匙彈子在相對位置;
[0036]圖32圖28的K-K圖,B鑰匙解鎖,鎖銷上底部進入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中;
[0037]圖33是圖29的K-K圖,閉鎖下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底部在相鄰或錯位位置;
[0038]圖34是圖29的K-K圖,A鑰匙解鎖,鎖銷上底部與變匙彈子在相鄰位置;
[0039]圖35是圖29的K-K圖,B鑰匙解鎖,鎖銷上的底部進入變匙彈子的凹槽中;
[0040]圖36是圖29鎖配套的防技術開鎖的非曲線形鑰匙;
[0041]圖37是圖29鎖配套的防技術開鎖的曲線形鑰匙;
[0042]圖38是圖29的B-B圖,閉鎖下,防技術開鎖的鎖銷與傳動杆接觸圖;
[0043]圖39是圖29的B-B圖,A鑰匙解鎖,傳動杆從鎖體進鎖銷槽中;
[0044]圖40是圖29的K-K圖,A鑰匙解鎖,變匙彈子與鎖銷上休眠凹槽在相對位置;
[0045]圖41是圖29中的K-K圖,B鑰匙解鎖,鎖銷上底部進入具有防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上凹彈中;
[0046]圖42是具有開啟防技術開鎖的鑰匙;
[0047]圖43是圖42的X_X圖,圖43右上方J-J圖是圖43的J-J位置圖;
[0048]圖44是圖28配套的鑰匙,圖44的左下方L-L圖是圖44的L-L位置圖;
[0049]圖45是閉鎖下,一種月牙彈子和變匙彈子的空轉鎖;
[0050]圖46是有兩個鑰匙插入口而一個鎖芯或空轉鎖芯的鎖配套的鑰匙;
[0051]圖47鑰匙是圖46鑰匙的X-X圖;
[0052]圖48是圖45的W-W圖,月牙彈子使空轉鎖處於閉鎖狀態;
[0053]圖49是圖45的W-W圖,A鑰匙解鎖下,月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54]圖50是圖45的V-V圖,A鑰匙解鎖,月牙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55]圖51是圖45的V-V圖,B鑰匙解鎖,鎖銷的底部進入月牙變匙彈子的凹槽中。
[0056]圖52是圖2、圖29、圖45中的轉子與鎖銷間的分離或接觸關係圖,圖52包括52_1、52-2、52-3所示的圖。
[0057]圖53是圖45的W-W圖,月牙彈子使鎖在閉鎖狀態;
[0058]圖54是圖45的V-V圖,月牙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59]圖55是圖45的W-W圖,A鑰匙解鎖,月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60]圖56是圖45的V-V圖,B鑰匙解鎖,月牙變匙彈子在工作狀態;[0061]圖57是月牙變匙彈子和鎖銷設在不能空轉動的鎖芯上;
[0062]圖58是一種葉片變匙彈子或葉片彈子上幾種凹槽形狀圖,圖58包括58_1、58_2、
58-3所示圖;
[0063]圖59是一種葉片變匙彈子或葉片彈子上的幾種階梯形凹槽的形狀圖,圖59包括
59-1、59-2、59-3、59-4所示圖。
[0064]圖60是一種異形葉片變匙彈子或異形葉片彈子上的幾種階梯形凹槽的形狀圖,圖 60 包括 60-1、60-2、60-3、60-4。
[0065]圖61是月牙變匙彈子或月牙彈子上的幾種凹槽形狀圖,圖61包括61-1、61_2、
61-3,61-4所示圖。
[0066]圖62是月牙變匙彈子或月牙彈子上的幾種階梯形凹槽的形狀圖,圖62包括62-1、
62-2、62-3、62-4所不圖。
[0067]圖63是月牙變匙彈子或月牙彈子上的幾種階梯形凹槽形狀圖,圖63包括63_1、
63-2、63-3、63-4所示圖。
[0068]圖64是內銑齒鑰匙,圖64包括64_1、64_2、64_3所示圖;
[0069]圖65是外銑齒鑰匙,圖65包括65-1、65_2、65_3所示圖;
[0070]圖66是曲線導軌即單銑齒鑰匙,圖66包括66-1、66-2、66-3所示圖。
[0071]圖67是圖1、圖2、圖28、圖29、圖45上的鎖銷底部上突起的卡臺與彈子、變匙彈子接觸來阻止鎖銷縱方向移動;
[0072]圖68是圖1、圖2、圖28、圖29、圖45上的鎖銷的底部上凹入的凹槽上的凹槽邊與彈子、變匙彈子接觸來阻止鎖銷縱方向移動;
[0073]圖69是一種圓條形鎖銷上突起的圓環形卡臺;
[0074]圖70是鎖銷的底部的幾種形狀,圖70包括70-1、70-2、70-3、70-4圖;
[0075]圖71是鎖銷底部上突起的條形卡臺,圖71包括71-1、71-2、71-3所示圖;
[0076]圖72是圖22的f-f圖,變匙彈子與鎖銷實現變匙彈子休眠或工作狀態的動態圖,圖72包括72-1、72-2、72-3所示圖;
[0077]圖73是圖68中的G-G圖,鎖銷的底部的凹槽上的凹槽邊與彈子接觸圖;
[0078]圖74是圖67中的F-F圖,鎖銷上的底部上突起的卡臺與彈子接觸圖;
[0079]圖75是圖73、圖74的K-K圖,即凹槽邊或卡臺與彈子或變匙彈子接觸圖,圖75包括 75-1、75-2、75-3 所示圖。
[0080]圖76是圖1中的C-C圖,鎖芯上有防錫紙等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在解鎖狀態;
[0081]圖77是圖1中的C-C圖,鎖芯上有防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82]圖78是圖1中的C-C圖,在鑰匙第I步解鎖下,鎖芯上有防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
[0083]圖79是圖77在鑰匙第2步解鎖,未與鑰匙接觸的變匙彈子進入解鎖狀態。
[0084]圖80是圖77在鑰匙第2步解鎖下,與鑰匙接觸的變匙彈子進入解鎖狀態;
[0085]圖81是圖28的K-K圖,閉鎖或解鎖下,變匙彈子都處於解鎖狀態;
[0086]圖82是圖1的C-C圖,在閉鎖下,具有防技術開鎖的異形葉片變匙彈子與壓縮狀態的彈簧接觸,並處於休眠狀態;
[0087]圖83是圖82,在鑰匙第I步解鎖後,具有防技術開鎖的異形葉片變匙彈子進入到第2步的待解鎖狀態;
[0088]圖84是設有兩個鑰匙插入口而只有一個鎖芯或空轉鎖芯的鎖。
[0089]圖85是設有兩個鑰匙插入口而同時有兩個鎖芯或空轉鎖芯的鎖。
【具體實施方式】
[0090]詳見圖1、圖2、圖3至圖18、圖27、圖1閉鎖下,在鎖上有至少一個可變換解鎖鑰匙的變匙彈子(3),圖2閉鎖下,空轉鎖芯(26)上有變換解鎖鑰匙的變匙彈子(3),圖3是圖1或圖2、圖28、圖29、圖45中的A-A圖,用於隱藏彈子(5、6)變匙彈子(3)的鎖蓋,圖4是圖1的B-B圖,圖5、圖5、圖9至圖12是圖1的C-C圖,圖7、圖8是圖2的C-C圖。在上述圖中,鎖蓋(8)與鎖體(13)連接或接觸,鎖蓋上的鑰匙插入口(37)與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上的鑰匙孔(28)相通,鎖蓋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的外表面遮擋,或解鎖下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的鑰匙孔進入鎖蓋遮擋區域內,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的若干個彈子槽中的若個彈子(5、6)與彈簧(33)、鎖芯或空轉鎖芯順序接觸,至少一個彈子槽中有可防技術開鎖和能變換鑰匙解鎖的圓條形或非圓條形的變匙彈子(3)與彈簧(29)、鎖芯或空轉鎖芯順序接觸,彈子(5、6)和變匙彈子(3)與鑰匙接觸的一端頭(35、31)在鑰匙孔或非鑰匙孔中,非鑰匙孔的環形槽與鑰匙孔相通,彈子和變匙彈子上有凹槽(34、30、40),凹槽的形狀有V形凹槽(40)或孤形凹槽(163)或LJ凹槽(34、30)(詳見圖58);在鎖芯或空轉鎖芯的鎖銷槽(7)中是可控制變匙彈子(3)休眠或工作狀態的鎖銷(11),鎖銷上有與若干個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底部(17),所述底部(17)與若干個所述彈子(5、6)在相對應位置,底部(17)的形狀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形狀相適應而有V形邊底邊(39)或U形邊底部(210)或U形邊底部(36)(詳見圖70)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鄰的一端與縱向驅動彈簧(12)、鎖芯或空轉鎖芯順序接觸。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時,鎖銷上的限位卡臺(15)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的限位杆(16)接觸來阻止鎖銷移動,使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凹槽
(4)(以下稱休眠凹槽)與變匙彈子(3)在相對應位置(見圖1、圖2),A鑰匙解鎖時,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不能與鎖銷上的底部(17)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無論A鑰匙與變匙彈子是否接觸,或A鑰匙使變匙彈子移動,都不能解除變匙彈子的休眠狀態。鎖銷
(11)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14)與鎖體上凹入的卡槽(18)接觸(見圖1、圖4),鎖銷上的LJ形底部(36)與彈子(5、6)在相對位置或與彈子的表面在接觸狀態,鎖銷的底部(17)的方向上與橫向驅動彈簧(21)、鎖芯或空轉鎖芯順序接觸(見圖1),使鎖銷與所述卡槽(18)接觸;從鎖蓋(8)的鑰匙插入口(37)可見鑰匙孔中與鑰匙接觸的彈子、變匙彈子的端頭(35)等,在鎖蓋(8)與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之間有能容納鑰匙上的L形連接杆(120)隨鎖芯一起轉動的環形槽(9)及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上有容納L形連接杆(120)的一條邊的凹槽,使L形連接杆與鎖芯一起同步轉動,鎖蓋(8)上的內孔(27)的半徑應小於鑰匙孔(28)與彈子槽相連處到鎖芯中心的半徑,來實現鎖芯上的鑰匙孔轉動進入被鎖蓋(8)遮擋後,不能看到鑰匙孔,及與鑰匙接觸的彈子、變匙彈子的端頭(35、31)(見圖3)。在A鑰匙解鎖時,所述彈子(5、6)的一端與A鑰匙接觸,使若干所述彈子上的若干個凹槽(34)在同一條直線上,但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與彈子上的凹槽(34)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與變匙彈子在相對位置(見圖5),使變匙彈子處於休眠的不工作狀態,經A鑰匙轉動鎖芯,由鎖銷一端(14)經卡槽(18)進入與鎖體(13)的內孔表面接觸,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分別進入若干個彈子的凹槽(34)中,而變匙彈子未進入休眠凹槽(4)中(見圖5),鎖銷橫向移動,因休眠凹槽(4)的凹槽深度大於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4)的凹槽深度,使鎖銷上的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能與變匙彈子表面接觸,使鎖銷在A鑰匙解鎖時能橫向移動,經鎖芯轉動完成A鑰匙解鎖,鎖銷未縱向移動,保持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控制鎖銷縱向移動否來使變匙彈子在休眠或工作狀態的方式是:(見圖1、圖16),閉鎖下由鎖銷(11)上的限位卡臺(15)與鎖芯上限位杆(16)接觸阻止鎖銷縱向移動,A鑰匙解鎖,鎖銷橫向移動,使限位卡臺(15)與限位杆(16)在脫離接觸前,因休眠凹槽
(4)的凹槽寬度稍大於變匙彈子(3)的外徑或厚度,使休眠凹槽(4)的凹槽邊進入與變匙彈子⑶的外表面相對位置,在限位卡臺(15)與限位杆(16)脫離接觸時,由休眠凹槽(4)的一個凹槽邊與變匙彈子(3)外表面接觸(詳見圖17),休眠凹槽的凹槽深度大於所述彈子上的凹槽(34)的深度,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會與鎖銷接觸而阻止鎖銷橫向移動,鎖銷不受縱向驅動彈簧(12)力移動,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A鑰匙解鎖後,鎖芯隨鑰匙作復位轉動時,橫向驅動彈簧(21)使鎖銷與鎖體上的卡槽(18)接觸,鎖銷在橫向復位移動時,限位卡臺(15)又進入與限位杆(16)接觸(見圖16)後,休眠凹槽⑷上的凹槽邊才與變匙彈子的外表面脫離接觸,確保A鑰匙解鎖時,鎖銷不會縱向移動,在房屋裝修完,或汽車從鎖售環節進入車主人後,需終止A鑰匙的解鎖功能時,用B鑰匙解鎖,B鑰匙使變匙彈子和若干個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4、30)處於同一條直線上。即與鎖銷上的底部(17)在相對位置,或使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與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在相對位置,經B鑰匙帶動鎖芯(10)轉動,因休眠凹槽(4)是從所述底部(17)凹入鎖銷的凹槽,在鎖銷脫離與卡槽(18)(見圖9)接觸而與鎖體內孔表面接觸時,鎖銷橫向移動,使限位卡臺(15)與限位杆
(16)脫離接觸,同時,休眠凹槽不能與變匙彈子的外表面接觸,在縱向驅動彈簧(12)力下,休眠凹槽(4)從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通過,使鎖銷縱方向移動,到鎖銷一端與鎖體接觸而停止移動,此時限位杆(16)從鎖銷上第一空間(56)進入到第二個空間(53)區域,而不能再與限位卡臺接觸,使鎖銷就不能回到原位置(見圖18),鎖銷的縱方向移動,由所述底部(17)取代休眠凹槽(4)進入與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在相對應位置,底部進入變匙彈子的凹槽(30)中,就使變匙彈子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而解除休眠狀態(詳見圖18)。在B鑰匙解鎖後,帶動鎖芯復位轉動後,所述變匙彈子和所述若干彈子一樣,就進入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位置,休眠凹槽(4)與變匙彈子不再處於相對位置,A鑰匙的解鎖功能被終止,B鑰匙的解鎖功能得到繼續執行。另一種鎖是在閉鎖下,鎖芯可空轉動小於360度角的空轉鎖,仍以圖1為例,結合圖6、圖10。將圖1中與鎖銷的一端(14)配合接觸的卡槽(18)變為在閉鎖下,鎖銷的一端(14)能沿防技凹槽(38)移動一定距離,防技凹槽的凹槽寬度是鎖銷(11)的一邊(14)(即鎖銷的底部(17)相對的一邊)厚度的兩倍以上,由於將圖1中的卡槽(18)變為防技凹槽(38),使閉鎖下不能轉動的鎖芯(10)變為閉鎖下可空轉動小於360度角的空轉鎖芯(26),此時圖1就成了空轉鎖了。閉鎖下或鑰匙上匙杆(32)插入空轉鎖芯(26)鑰匙孔中與所述若干彈子(5、6)、變匙彈子(3)的端頭(35、31)接觸(請見圖6),鎖銷(11)的一端與鎖體(13)上的防技凹槽(38)接觸,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與變匙彈子
(3)在相對位置,使鎖銷上的底部(17)沒有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處於不工作的休眠狀態,用配套鑰匙或開鎖工具都可以使空轉鎖芯(26)轉動一個角度,轉動角度的大小與凹入鎖體的防技凹槽(38)的凹槽寬度有關,從圖6可知,防技凹槽的凹槽寬度是鎖銷的厚度的若干倍,採用防技凹槽(38)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用開鎖工具直接在鑰匙孔中通過手感對鎖技術開啟。請結合圖42、圖43所示的有L形連接杆(120)的鑰匙,一種鑰匙是鑰匙手把(111)上的連接杆(112)的一端(113)與匙杆(32)的一端(114)疊加並聯連接或錯位連接而形成L形狀的連接杆(120)的彎曲鑰匙(見圖42);另一種鑰匙是鑰匙手把(111)上的L形連接杆(120)與匙杆(32)的一端連接而形成有L形連接杆(120)的彎曲鑰匙(見圖44),所述匙杆(32)與所述連接杆(112)或L形連接杆(120)上與鑰匙手把連接的條杆(112)平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匙杆(32)上是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彈子槽(115)、凸臺(119)、孔(116)等形狀構成。將圖42的鑰匙上的匙杆(32)從圖1即圖3所示的鎖蓋(8)上的鑰匙插入口(37)插入鑰匙孔(28)與所述彈子(5、6)、變匙彈子
(3)的端頭接觸,鑰匙上的L形連接杆上與匙杆(32)相連的條杆與空轉鎖芯(26)端部的凹槽中接觸,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111)相連的條杆的一端進入鎖蓋(8)與空轉鎖芯
(26)之間的環形凹槽(9)中。鑰匙孔與鎖蓋的鑰匙插入口(37)處於相通時,因橫向驅動彈簧(21)使鎖銷不與彈子接觸,又因鎖銷不能脫離與防技凹槽(38)接觸,即不能通過防技凹槽的凹槽邊與鎖體內腔表面之間的位置變化,去尋找使各彈子是否處於解鎖狀態的手感,在採用防技凹槽和防技鎖蓋(8)和防技鑰匙後,圖42所示有彎曲連接杆的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一個角度,使匙杆(32)進入被鎖蓋(8)遮擋後,因鎖蓋上的孔(27)的半徑小於空轉鎖芯上鑰匙孔和放置彈子的彈子槽相連處的半徑,使所述彈子和變匙彈子的端頭不能從鑰匙插入口看到,這樣就阻止了現有技術工具進入鎖內,並使眼睛不能指揮技術開鎖,鎖的安全性就得到保證;如在非配套鑰匙帶動鎖芯轉動一個角度,在鎖銷從防技凹槽(38)的一個凹槽邊進入鎖體內孔表面時,因各彈子上的凹槽未進入同一直線,鎖銷上的底部(17)與彈子表面接觸,鎖銷就不能橫向移動,空轉鎖芯就不能轉動解鎖;只有配套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一個角度後,才能使所述彈子或/和變匙彈子上的凹槽進入同一條直線,使所述底部
(17)進入所述凹槽,鎖銷才得以橫向移動而與防技凹槽(38)脫離接觸,空轉鎖芯才能繼續轉動完成解鎖(見圖10)。當採用圖4、圖5所示的卡槽(18)時,圖1中的鎖蓋⑶可以不設置。所述彈子、變匙彈子的端頭(35、31)放在空轉鎖芯的表面凹入的環形槽上,該環形槽與鑰匙孔相通,鑰匙孔與鎖蓋(8)上的鑰匙插入口(37)相通,由鎖蓋將與鑰匙接觸的所述彈子和變匙彈子的端頭隱藏於鎖內,解鎖時,由圖42所示鑰匙從鑰匙口插入後,轉動鑰匙,使鑰匙的匙杆(32)與隱藏鎖內的彈子、變匙彈子的端頭接觸後解鎖,經鑰匙帶動鎖芯轉動完成開鎖。所述變匙彈子(3)的端頭(31)可設在鑰匙孔的任何位置,來克服已知變換A、B鑰匙解鎖的彈子只能在離鑰匙插入口最遠的鑰匙孔位置,即A鑰匙與B鑰匙的差異只能在鑰匙的埠的一個彈子槽上,因此,裝修用的A鑰匙容易被他人複製小修改後變為B鑰匙,使主人財產安全受損,這是目前配有A、B鑰匙的B級或C級鎖存在的嚴重安全缺陷;第二現已知A、B鑰匙的厚度有限,因此A、B鑰匙的差異極小;第三,已知A、B鑰匙鎖上決定A、B鑰匙解鎖的彈子是採用A級鎖的方式,通過一個小彈珠來控制,存在安全性極差。本發明的A、B鑰匙差異大,一是變匙彈子的端頭在鑰匙孔設置位置的任意性,使A、B鑰匙之間的差異可在匙杆上的任何部位而不是已知的匙杆的埠部位,使A鑰匙不容易被非法變為B鑰匙;二是無論A鑰匙與變匙彈子是否接觸,變匙彈子都處於不工作的休眠狀態,只有B鑰匙解鎖,變匙彈子才進入工作狀態,使A鑰匙與B鑰匙差異大,鎖的互開率低。
[0091]請見圖2、圖7、圖8、圖27、圖67至圖69、圖71至圖75,圖2是閉鎖下空轉鎖芯(26)可轉動大於360度角,空轉鎖芯(26)與鎖體(13)間有轉子(20),轉子(20)與鎖尺或撥輪(I)連接或接觸帶動鎖舌移動。空轉鎖芯(26)上設有若干個彈子(5、6)和在所述彈子之間的任何位置之間有至少一個能防技術開鎖或/和能變換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3),彈子、變匙彈子有凹槽(34、30),由彈子、變匙彈子的一端在鑰匙孔(28)與鑰匙接觸,彈子、變匙彈子的另一端分別與彈簧(29、33)、空轉鎖芯順序接觸,空轉鎖芯的鎖銷槽(7)中有鎖銷(11),和圖1不同是由鎖銷上的卡臺與彈子、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來阻止鎖銷縱向移動,該卡臺的構成方式有: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上設有突起的至少兩個卡臺(42、66),或設有與所述若干個彈子,變匙彈子的數量相同的若干個卡臺(42、49、66),(見圖2、圖67、圖69)或在鎖銷的底部凹入有若干個凹槽(54、55、204)的凹槽邊構成若干個卡臺(47、66、203)(見圖68);鎖銷上有從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見圖1、圖22中的22_1圖、圖68)。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①所述各卡臺(66)分別與彈子(5、6)、變匙彈子(3)的外表面接觸,阻止鎖銷縱向移動,由鎖銷上底部與彈子表面接觸,阻止鎖銷橫向移動,休眠凹槽(4)與變匙彈子(3)相對設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或②所述卡臺(34、66)與彈子(5、6)、變匙彈子(3)的外表面接觸,阻止鎖銷縱向移動,鎖銷上的凹槽底或底部與各彈子表面接觸,阻止鎖銷橫向移動,所述底部(17)與變匙彈子在相鄰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休眠凹槽的寬度稍大於變匙彈子的外徑或厚度,休眠凹槽的凹入深度稍大於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的凹入深度。由所述底部(17)或從所述底部凹入的若干個凹槽
(54,55,204)上的凹槽底部(圖68)與若干個所述彈子(5、6)相對設置。(見圖1、圖67、圖68、圖73、圖74),鎖銷上與底部(17)相鄰或相連的一端與縱向驅動彈簧(12)、空轉鎖芯順序接觸,鎖銷上與所述底部相對應的一端(14)與橫向驅動彈簧(41)、空轉鎖芯順序接觸(見圖7),使閉鎖下,所述彈子的外表面與所述底部(17)接觸,鎖銷(11)的一端(24)與轉子(20)上的開 口槽(25)處於相對位置而未接觸;開口槽(25)的寬度稍大於接觸部位
(24)的外徑或厚度,轉子(20)突起的圓臺(76)上有定位凹槽(78)與空轉鎖芯上的定位彈子、定位了彈簧順序接觸(圖27)。在裝修房屋時用A鑰匙插入空轉鎖芯(26)上的鑰匙孔
(28)與所述彈子(5、6)和變匙彈子(3)接觸,或只能與若干個所述彈子(5、6)接觸,當鎖上未設鎖蓋(8)時,非彎曲形的A鑰匙上的匙杆(32)使若干個彈子(5、6)上的凹槽在同一條直線,經鑰匙帶動鎖芯轉動解鎖,此為公開技術。當鎖上有鎖蓋(8)時,與圖1 一樣採用有L形連接杆(120)的鑰匙,在該A鑰匙解鎖時,所述卡臺(42)與彈子脫離接觸,因變匙彈子
(3)上的凹槽(30)不能與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或所述底部(17)在相對位置,鎖銷上的一卡臺(66)保持與變匙彈子(注:圖中只標註了彈子的標號)的外表面接觸,使鎖銷不能縱向移動(見圖74原理),所述若干個彈子(5、6)上的凹槽在同一條直線,由所述底部
(17)進入各彈子上各凹槽中,因休眠凹槽的深度大於彈子上的凹槽深度,使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橫向驅動彈簧(41)(見圖7)使鎖銷橫向移動。使鎖銷的一端或傳動杆(24)(由圖27中的27-1圖)進入轉子(20)上的開口槽(25)中(見圖27中的27-2圖),將鎖銷與轉子連在一起,經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子同步轉動,經鎖尺或撥輪(I)帶動鎖舌移動。A鑰匙解鎖中,變匙彈子的外表面(2)(見圖2)不能與鎖銷上的休眠凹槽
(4)的凹槽底接觸(見圖75),或變匙彈子與所述底部(17)繼續保持相鄰位置(見圖22中的22-1、22-3),來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A鑰匙解鎖後帶動空轉鎖芯復位轉動,鑰匙從鎖取出後,與若干個所述彈子接觸的彈簧使彈子移動,彈子上的V形凹槽帶動鎖銷復位移動,而將與鎖銷接觸的橫向驅動彈簧(41)壓縮,進入閉鎖狀態。在房屋裝修完後,或汽車銷售給主人後,需要終止A鑰匙的解鎖功能,用B鑰匙解鎖,B鑰匙可使變匙(3)上的凹槽(30)與若干個所述彈子(5、6)上的凹槽進入同一條直線,使各卡臺(216、217、218、47)(見圖75)與各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在同一條直線上,或使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休眠凹槽在相對應位置,因鎖銷上的底部(17)及所述若干個卡臺(47、66、216、217、218)形狀的外徑或厚度小於變匙彈子、彈子上的凹槽的寬度或空間(見圖75),且所述各卡臺(47、66)在鎖銷上的底部上在同一條直線上,縱向驅動彈簧(12)(見圖2)使鎖銷縱方向移動,使各卡臺(42、66)(見圖67、圖68)從各所述凹槽(34、30)通過,鎖銷的一端與鎖體或其它部件接觸後,停止鎖銷移動,使休眠凹槽(4)不再與變匙彈子相對設置,由底部(39、17)進入與變匙彈子相對設置(見圖22中的22-4圖,圖8)。在橫向驅動彈簧(41)力下,鎖銷上的V形底部(39)進入彈子上的V形凹槽,進入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30)中(見圖8),鎖銷橫向移動將鎖銷一端(24)進入轉子(20)的開口槽(25)中(圖27中的27_2圖),鎖銷縱方向移動後,變匙彈子從休眠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確保B鑰匙的繼續解鎖,A鑰匙的解鎖功能被終止。在B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復位從鎖上取出後,與彈子、變匙彈子相接觸的各彈簧使所述彈子、變匙彈子移動復位,經所述V形凹槽(30)與鎖銷的V形底部(39)滑動接觸,使鎖銷復位移動,鎖銷又與轉子上的開口槽(25)脫離接觸(圖27中的27-1圖),鎖進入閉鎖狀態,空轉鎖芯又可任意轉動大於360度角,但轉子不會轉動。圖73是圖68中的G-G部位彈子(5)與鎖銷上的凹槽(54)之間放大圖,圖74是圖67中彈子(5)與鎖銷上卡臺(47)之間放大圖,圖75是圖73、圖74的K-K圖,圖75包括75-1、75_2、75_3所示圖,圖75也可作為圖67中的f-f圖或圖68中的卡臺(66)與變匙彈子(3)之間接觸變化圖。在圖67、圖68中的鎖銷(11)的底部(17)上至少設有兩個卡臺(66、47、200)或至少設有兩個凹槽(55、54、204)、至少一個休眠凹槽⑷。所述卡臺(34、66)與所述底部(17)的形狀及大小相同,所述底部(17)與從底部凹入的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底的形狀及大小相同,並與彈子、彎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的形狀相同,即變彈子(3)或所述彈子(5、6)上的所述凹槽形狀有: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V形凹槽(40)(圖75中的75-1圖,圖58中的58-1圖),或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圓弧形凹槽即U形凹槽(163)(圖75中的75-2圖,圖58中的58_3圖),或凹槽口與凹槽底的寬度相同的LJ形凹槽(30)(圖75中的75-3圖,圖58中的58_2圖)的三種凹槽形狀,與之相對應接觸的鎖銷(11)上的所述底部(17)或所述凹槽(54)或休眠凹槽(4)上的凹槽底(205)的形狀也相應包括有三種形狀:底部(17)是上寬下窄的V形邊底部(39)(見圖70中的70-1所示圖和圖75中的75-1所示圖)或凹槽底(205)是上寬下窄的V形凹槽底(39)(見圖75中的75-1所示圖);②底部(17)是上寬下窄的圓弧形即U形邊的底部(204)(見圖70中的70-3所示圖),或凹槽底(205)是上寬下窄的U形凹槽底(210)(見圖75中的75-2);或③底部(17)是上下寬度相等的形底部(36)(見圖70中70-2所示圖)或凹槽底(205)是上下寬度相同的形凹槽底部(36)(見圖75中的75-3所示圖)。從圖67、圖68、、圖69、圖73、圖74,在A鑰匙解鎖時,由鎖銷(11)上的V形卡臺(47、216)(圖75中的75-1圖)或U形卡臺(47、217)(圖75中的75-2圖)或1_|形卡臺(47、218)(圖75中的75-3圖)與所述彈子(5)、變匙彈子(3)的表面接觸,使鎖銷
(11)上的V形邊底部(39)(圖75中的75-1圖)或U形邊底部(210)(圖75中的75_2圖)或LJ形邊底部(36)(圖75中的75-3圖)與所述彈子(5)相對設置,而變匙彈子(3)與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相對設置(見圖68),或與鎖銷上的底部(17)相鄰或錯位設置(見圖67)。在B鑰匙解鎖時,如前實施例所述:因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所述彈子上的凹槽進入同一條直線上,或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底部或休眠凹槽(4)在相對應位置,縱向驅動彈簧(12)使鎖銷(11)上與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V形卡臺或U形卡臺或LJ形卡臺分別從彈子、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 (75中的75-1圖)或U形凹槽(163)圖(75中的75-2圖)或LJ形凹槽(30)(圖75中的75_3圖)通過,使鎖銷不能回位移動,休眠凹槽
(4)遠離變匙彈子,使變匙彈子進入工作狀態,由底部或凹槽上的凹槽底進入與變匙彈子相對位置,在B鑰匙帶動鎖芯或空轉鎖芯轉動中,由橫向驅動彈簧(41)(見圖7),或由鎖銷從鎖體上的卡槽(18)(見圖9)或從防技凹槽(38)(圖10)進入鎖體內孔表面接觸,使鎖銷上的底部(17)或凹槽底部(205)進入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中,使鎖芯得以轉動完成解鎖;B鑰匙解鎖後,A鑰匙的解鎖功能終止。
[0092] 見圖22、圖23、圖58至圖63、圖72,圖22是控制鎖銷移動的第5種方式,鎖銷(11)上只設有與一個有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3)接觸的一個卡臺(66),(結合圖1或圖2看)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鎖芯或空轉鎖芯上的縱向驅動彈簧(12)與鎖銷(11)接觸,使鎖銷的底部(17)上突起的卡臺(66)與變匙彈子(3)的表面接觸,阻止鎖銷移動,變匙彈子與底部(17)在錯位位置,不能與底部接觸而處於休眠狀態(圖22中的22-2圖,圖23中的23-1圖,圖72中的72-1圖),但所述彈子(5)與底部(17)是在相對應位置;A鑰匙解鎖下,鎖上所述若干個彈子(5)上的若干個凹槽(34)在同一條直線,使鎖銷(11)能橫向移動,鎖銷上底部(17)進入凹槽(34)中,因變匙彈子(3)上階梯形凹槽(171)中的所述凹槽(30)未與各彈子(5 )上的凹槽(34)在同一條直線上,所述卡臺(66)與階梯形凹槽(171)中的限位槽(69)未進入相對位置,由所述卡臺(66)與變匙彈子表面接觸,使變匙彈子繼續處於休眠狀態,鎖銷不會移動,所述底部(17)不能進入與變匙彈子相對位置,確保A鑰匙能繼續解鎖(圖22中的22-3圖,圖23中的23_2圖,圖72中的72_2圖);淘汰A鑰匙解鎖時,啟用B鑰匙解鎖,使變匙彈子(3)上階梯形凹槽(171)中的所述凹槽(30)與鎖銷(11)上的底部(17)進入相對應位置,底部上的所述卡臺(66、68)與變匙彈子(3)上階梯形凹槽(171)中的限位凹槽(69)進入相對位置,卡臺(66、68)不再與變匙彈子接觸,縱向驅動彈簧(12)使卡臺(66、68)從限位槽(69)通過(圖23中的23_3圖,圖72中的72_3圖,圖22中的22-4圖),底部(17)從凹槽(30)通過,在鎖銷的一端與鎖體或鎖芯接觸後定位,使鎖銷上的底部(17)與變匙彈子(3)進入相對位置,鎖銷不能回位移動,這就使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自動終止A鑰匙解鎖,由B鑰匙繼續解鎖。圖23中卡臺(68)的厚度或外徑比鎖銷(11)、底部(17)的厚度或外徑大,小於階梯形凹槽(171)上的限位槽(69)的槽寬度,閉鎖下或A鑰匙解鎖下所述卡臺(68)不能通過變匙彈子上接納底部(17)的凹槽(30)(見圖33);圖72中的卡臺(66)的厚度或外徑與鎖銷(11)的厚度一樣,大於所述底部(36)的厚度或外徑大,小於階梯形凹槽(171)上的限位凹槽(69);閉鎖下或A鑰匙解鎖下卡臺(66)不能通過變匙彈子上接納所述底部(36)的凹槽(30)(見圖72);在8鑰匙解鎖時,該卡臺(66、68)能從限位槽(69)通過,使鎖銷縱向移動,來終止A鑰匙解鎖。圖71中的條形卡臺(213)的厚度或外徑是小於或等於鎖銷(11)上所述底部(39,36,210) (71中的71_1、71_2、71_3圖)的厚度或外徑,鎖銷(11)上的底部是V形邊底部(39)(圖71中的71-1圖),圖71中的71_1圖是A鑰匙解鎖下,由鎖銷(11)上的底部(39)上突起的條形卡臺(213)與變匙彈子(3)表面接觸;鎖銷(11)上底部是U形邊底部
(36)(圖71中的71-2圖)和鎖銷(11)上底部是U形邊底部(210)(圖71中的71_3圖),條形卡臺(213)的長度應保證在閉鎖下,卡臺(213)的一端應超過變匙彈子(3)上接納所述底部(39)的凹槽(40)的位置,即在B鑰匙解鎖時,所述卡臺(213)的一端頭是從變匙彈子⑶的階梯形凹槽(171)上的條形限位槽(170)通過,圖71中的鎖銷(11)與變匙彈子
(3)相互作用原理同前述。變匙彈子(3)或彈子(5、6)上的階梯形凹槽(171)的組合形狀,以及變匙彈子或彈子的形狀見圖58至圖63,圖58至圖60是葉片變匙彈子(3、173),圖61至圖63是月牙變匙彈子(178、3);葉片變匙彈子(3、173、178)上的階梯形凹槽(171)是由接納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的V形凹槽(40)或U凹槽(163)或L_J形凹槽(30)與限位槽(170、69、177、49)連接構成,該限位槽的槽寬或形狀有以下幾種情況:①限位槽(170)槽寬小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槽寬,限位槽的長度大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深度,由葉片變匙彈子⑶(圖59中的59-1圖)或月牙形變匙彈子(178)(圖62中62_1圖)中的V形凹槽(40)與限位槽(170)連接;葉片變匙彈子(3)(圖59中的59_2圖)或月牙變匙彈子(178)(圖63中的63-2)所示圓弧形凹槽(30)與條形限位槽(170)連接;由|__]形凹槽(30)(圖59中的59-3圖,圖62中的62_2圖)與條形限位槽(170連接;或②限位槽(170)的槽寬與所述凹槽(30、40、163)的槽寬相同,即葉片變匙彈子(圖59中的59_5圖)或月牙形變匙彈子(178)(圖62中的62-3圖)中的長條形槽(172);或③限位槽(69)的槽寬大小所述凹槽(30、40、163)的槽寬;請見圖23、圖72中的限位槽(69)與所述|_1形凹槽
(30)連接,或葉片變匙彈子(圖60中的60-1圖)的V形凹槽(40)與限位槽(69)橫向連接,或是LJ形凹槽(30)(圖60中的66-2圖)與限位槽(69)橫向連接,或是U凹槽(163)(圖60中的60-3圖)與限位槽(69)橫向連接。所述變匙彈子上的接納鎖銷底部的所述凹槽形狀及變匙彈子形狀還有以下幾種:①凹槽形狀是V形凹槽(40)的圓條形變匙彈子(3)(見圖28、圖29)或葉片變匙彈子(3)(見圖58中的58_1圖)或月牙形變匙彈子(178)(見圖61中的61-1圖;或②凹槽形狀是圓弧形凹槽即U形(163)的圓條形變匙彈子(3)或葉片變匙彈子(3)(見圖58中的58-3圖)或月牙變匙彈子(178)(見圖61中的61_2圖);或③凹槽形狀是U形凹槽(30)的圓條形變匙彈子(3)(見圖28、圖29)或葉片變匙彈子
(3)(見圖58中的58-2圖)或月牙變匙彈子(178)(見圖61中的61-3圖),所述彈子(5、
6)的形狀及設置的凹槽形狀同上述變匙彈子一樣,故略。
[0093] 前述了所述卡臺(47、66、68、200)在鎖銷(11)的底部(17)上突起,與設有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或彈子接觸,同理,另一種所述卡臺(66)與鎖銷上的底部在同一條直線上,該卡臺(66)是由從底部(17)凹入的凹槽(55)上的凹槽邊與鎖銷的一邊構成(見圖22中的22-1圖,圖72中的72-1圖),圖72是圖22中的f-f圖,圖72中的72_1所示圖是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鎖銷的一端(66)與設有階梯形(171)的變匙彈子(3)表面接觸,在A鑰匙解鎖下,鎖銷作了橫向移動,使鎖銷上的一端卡臺(66)與變匙彈子表面接觸鎖銷不能縱向移動,變匙彈子(3)在休眠狀態(見圖72中的72-2圖);在8鑰匙解鎖下,鎖銷上的卡臺(66)從變匙彈子(3)上的限位凹槽(69)進入相對位置,卡臺(66)與鎖銷(11)之間的通道(36)與所述凹槽(30)進入相對位置,因通道(36)的厚度與鎖銷上的底部(17)的厚度一樣,而小於所述凹槽(30)的凹槽寬度,同時,通道(36)與從底部(17)凹入的凹槽(55)上的凹槽底相通,縱向驅動彈簧(12)使鎖銷縱向移動,鎖銷不能回位移動使該凹槽(55)上的凹槽底(36)在B鑰匙解鎖下進入變匙彈子(3)上的階梯形凹槽上的所述凹槽(30)(見圖72中的72-3圖)中使鎖銷得以橫向移動,實現B鑰匙解鎖,將A鑰匙解鎖功能終止。
[0094]另一種是不設縱向驅動彈簧,不採用鎖銷縱向移動來控制變匙彈子工作狀態,而是在鎖銷(11)上設子鎖銷(62),利用子鎖銷在鎖銷上可移動或不能移動的方式使變匙彈子在休眠或工作狀態,請見圖19至圖21、圖24至圖26,鎖銷在圖1或圖2所述的鎖銷槽(7)中。子鎖銷(62)在鎖銷(11)的階梯槽(58)中,子鎖銷(62) —端與彈簧(63)、鎖銷順序接觸,子鎖銷的另一端(57)與變匙彈子(3)相對設置,所述底部(17)與所述彈子(5、6)相對設置,在子鎖銷出2)上有連接槽出1、71);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①連接槽(61)與鎖銷上的連接槽(60)在同一條直線上,在所述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上與彈簧接觸的連接杆(59)分別與子鎖銷(62)和鎖銷(11)的表面接觸(見圖19);或②連接槽(71)與鎖銷上的連接杆(72)的一端相對設置,連接杆上的卡臺與所述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上的限位杆(55)接觸,連接杆的另一端與彈簧(73)、鎖銷順序接觸(見圖24);在用A鑰匙解鎖時,所述圖1、圖2中的彈子(5、6)上的凹槽進入同一直線上,使鎖銷(11)上的底部(17)能進入所述凹槽中,使鎖銷能橫向移動,因變匙彈子(3)上的凹槽未與所述彈子(5、6)處於同一條直線,即子鎖銷(62)上的端頭(57)與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不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上的表面與子鎖銷的端頭(57)接觸,子鎖銷不能移動,因子鎖銷與彈簧(63)接觸,在鎖銷橫向移動時,將該彈簧(63)壓縮(見圖20、圖25),使子鎖銷在與變匙彈子的外表面接觸時,不會影響鎖銷橫向移動,使A鑰匙解鎖,變匙彈子保持在休眠狀態。此時,①見圖20鎖銷上的開口槽(60)移動到與子鎖銷上的開口槽(61)的錯位狀態,鎖銷上的開口槽(60)進入與連接杆(59)相對位置,但子鎖銷(62)上的開口槽不能與連接杆在相對位置,因此,子鎖銷不能與鎖銷同步移動,使子鎖銷(62)上代表底部的端頭(57)在鎖銷上可移動方式來使鎖銷(11)得以橫向移動 ,而實現A鑰匙解鎖(見圖20)。或②見圖25鎖銷(11)上的連接杆(72)的端頭移動到與子鎖銷上的開口槽(71)成錯位狀態,在限位杆(55)與連接杆上的卡臺(74)脫離接觸之前連接杆的一端已進入與子鎖銷的表面接觸,子鎖銷不能與鎖銷同步移動,在鎖銷橫向移動下,使底部(17)向所述彈子(5、6)上的凹槽中移動完成A鑰匙解鎖,使變匙彈子保持休眠狀態(見圖25)。需終止A鑰匙解鎖功能時,用B鑰匙解鎖,使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與所述彈子(5、6)上的凹槽進入同一條直線,子鎖銷(62)上的端頭(57)進入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中,鎖銷橫向移動,使底部(17)進入彈子的凹槽,所述彈簧(63)使子鎖銷和鎖銷得以同步移動;具體工作過程是:①在同一條直線的兩個開口槽(60、61)構成條形槽移動到與所述連接杆(59)位置時,彈簧使連接杆(59)進入條形槽(60,61),將子鎖銷與鎖銷連為一體,子鎖銷從此不能在鎖銷上移動,使變匙彈子從休眠進入工作狀態(見圖21);或②在同一條直線的開口槽(71)和連接杆(72),在鎖銷橫向移動時彈簧(63)使子鎖銷同步移動,連接杆上的卡臺(74)與限位杆(55)脫離接觸,彈簧(73)使連接杆的一端進入開口槽中,將子鎖銷與鎖銷連為一體,子鎖銷從此不能在鎖銷上移動,使變匙彈子從休眠進入工作狀態(見圖26);結果A鑰匙的解鎖功能被終止。子鎖銷控制變匙彈子的工作狀態,不再設縱向驅動彈簧(12),鎖銷不需縱向移動。
[0095]請見圖11至圖15、圖76至圖83,圖11、圖12、圖76至圖83是圖1中的C-C圖,圖13是圖1中與鑰匙接觸的彈子和防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的端頭經鑰匙孔(28)與鎖體(13)內孔表面接觸,圖12是圖11中與鑰匙孔相通的、隱藏於鎖蓋(8)內的鎖體內孔(45)表面與鎖體內孔表面(48)不在同一直線或平面上,而構成階梯形(129)的內孔表面。圖11是閉鎖下,與防技術開鎖的變匙彈子(3)接觸的彈簧(29)處於壓縮狀態,使變匙彈子上的凹槽
(30)在鎖銷(11) 一邊靠彈簧(29)的位置,而不是已公知鎖,該凹槽(30)在鎖銷(11)的另一邊靠與鑰匙接觸的位置。在所述鑰匙解鎖下,所述彈簧(29)從壓縮狀態進入釋放彈力的伸長狀態下後,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才進入與鎖銷上的底部(36)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使與鑰匙接觸的變匙彈子上的端頭(31)由閉鎖下與鎖體(13)內孔表面(45)接觸(見圖11),到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所述端頭(31)進入到凹入鎖體(13)內孔的環形凹槽(43)中(見圖12、圖15),該環形槽(43)是由圖14中的所述內孔表面(48)構成,被所述鎖蓋(8)(見圖3)給遮蓋而隱藏在鎖內;克服錫紙等技術開鎖方法在鑰匙孔的非法解鎖問題,因此,變匙彈子的端頭(31)在鑰匙孔中,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是不能移動到與鎖銷上的底部
(36)在相對位置,而只有在鑰匙使所述彈子進入解鎖狀態,使鎖芯轉動,在鑰匙上的階梯形匙杆(51)進入鎖蓋遮擋區域,並使所述端頭從鑰匙孔(28)進入到鎖體的環形槽(43)中,該變匙彈子才進入解鎖狀態,這與已公知的與鑰匙接觸的彈子端頭只能在鑰匙孔中移動不同。鑰匙上的階梯形匙杆(51)是由匙杆(52)與匙杆(50)不在同一條直線的錯位連接構成(見圖15)。圖11、圖12中鎖銷的一端(14)在閉鎖下與鎖體(13)上的防技凹槽(38)接觸(見圖6、圖10)所示,防技凹槽(38)的解鎖作用同前述。圖76中的變匙彈子(3)具有防技術開鎖功能,在閉鎖下,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端頭(31)經過鑰匙孔(28)與鎖體
(13)的內孔表面(47)接觸,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與鎖銷(11)上的V形邊底部(39)在相對設置,使變匙彈子在閉鎖下處於解鎖狀態,克服非法鑰匙及錫紙開鎖法解鎖,因此配套鑰匙上必須有孔,以便變匙彈子(3)的端頭(31)從鑰匙孔穿過。圖77中的變匙彈子(3)也具有防技術開鎖功能,與前述的圖11、圖12—樣,在閉鎖下,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端頭(31)經鑰匙孔(28)與鎖體(13)上的內孔表面接觸,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在鎖銷
(11)靠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方向,而遠離鑰匙孔(28)方向,與已公知鎖上的V形凹槽(40)是在鎖銷靠鑰匙孔(28)的方向不同,要實現B鑰匙解鎖就必須使彈簧(29)在伸長下才能使V形凹槽(40)進入與V形邊底部(39)相對位置。解鎖時,鑰匙使所述彈子(5、6)上的凹槽(34)進入同一條直線,使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⑷(圖77)進入與變匙彈子(3)相對位置,使鎖銷能橫向移動,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進入若干個所述彈子上的凹槽(34)中,由於若干個凹槽(34)的凹槽深度深,使所述底部(17)不能與所述凹槽上的凹槽底接觸而有一定的距離,來使鎖銷還可以橫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在鑰匙帶動空轉鎖芯繼續轉動,使鎖銷的一端(14)從凹入深度深的卡槽(18)進入鎖體內的凹入深度淺的環形凹槽(220)中(見圖78)實現鑰匙對鎖的第一步解鎖,然後繼續帶動鎖芯轉動:一種情況是當鑰匙短或窄不能與變匙彈子的端頭接觸時,變匙彈子上的端頭(31)從鎖體內孔表面(47)(見圖77)進入環形槽(220)中,使鎖銷上的底部(39)進入變匙彈子(3)上的凹槽(40)中(見圖79),此時,彈簧(29)由閉鎖下的壓縮狀態進入到解鎖下的伸長狀態,使鎖銷又橫向移動一定距離而完成第二步解鎖即將鎖開啟;另一種情況是如果用非配套鑰匙在鑰匙孔(28)實現第一步解鎖,將鎖銷上的底部進入所述彈子的凹槽中,但變匙彈子未移動,在非配套鑰匙帶動鎖芯轉動一定角度後,因鎖銷一端從卡槽(18)進入環形槽(220)相接觸,一是非配套鑰匙不能從鎖上取下,變匙彈子不能移動,使鎖銷與變匙彈子的外表面保持接觸,鎖銷不能再橫向移動,鎖銷的一端就不能與環形槽(220)脫離接觸,鎖芯轉動角度不夠,即未完成第二步解鎖,鎖就不能開啟。在圖79中是不需要鑰匙與變匙彈子接觸,而由鎖體內孔中的所述環形凹槽(220)上的凹入深度,來確定變匙彈子的端頭從鑰匙孔(28)進入鎖體上的深度;第二種情況是用配套鑰匙解鎖,圖80是所述鑰匙與變匙彈子的端頭(31)接觸,而是由鑰匙上設的孔的大小或形狀不同,與所述端頭的大小或形狀配比,來確定端頭按鑰匙孔的特徵,進入環形槽(220)中的一定深度的位置,才使變匙彈子上的凹槽(40)與鎖銷(11)上的底部
(39)進入相對位置,該變匙彈子的端頭(31)是錐形時,控制鑰匙(32)的孔(116)是錐度,就可以根據配套鑰匙錐度孔的大小,由彈簧(29)從閉鎖的壓縮狀態進入解鎖的伸長狀態,使變匙彈子的端頭(31)按鑰匙的孔大小來決定進入環形槽(220)的不同深度位置,也可以採用階梯形端頭的匙彈子,通過鑰匙(32)的孔就是階梯形孔(116)來控制所述為端頭(31)進入環形槽(220)的不同深度位置(見圖80)。圖81是鑰匙解鎖下,由匙杆(32)表面上突起的凸臺或條杆(119)進入彈子槽(93)內將在彈子槽中的變匙彈子移動,使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與鎖銷(11)上的V形邊底部(39)進入相對位置,經鑰匙帶動鎖芯(10)轉動將鎖銷(11) 一端從卡槽(18)進入鎖體內孔表面接觸來實現解鎖;與鑰匙接觸的所述彈子(5,6)的端頭(35)也在彈子槽中。圖82同前述設有防技術開鎖功能的鎖一樣,需鑰匙帶動鎖芯移動中進行第I步和第2步的兩步解鎖過程,才能將鎖開啟;圖82中的鎖芯(10)上的葉片形變匙彈子(173)上的卡臺(174)與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鎖芯順序接觸,變匙彈子(173)的一端(223)與鎖體(13)的內孔表面(47)壓力接觸,葉片形變匙彈子(173)上的所述V形凹槽(40),與鎖銷(11)的V形邊底部(39)成錯位狀態(見圖82),所述V形邊底部(39)是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的凹槽底,或與鎖銷上的底部(17)之間的距離大於所述彈子到鎖銷底部(17)之間距離,或與休眠凹槽(4)上的V形邊底部(39)在相對位置,但V形邊的底部(39)到變匙彈子之間的距離大於鎖銷上的底部(17)到所述彈子之間的距離;經鑰匙匙杆(32)上的內銑齒或外銑齒與葉片變匙彈子上突起的撥臺(168)接觸解鎖,使鎖銷上的底部(17)進入若干個所述彈子(5、6)上的凹槽(34)中,在實現鑰匙對鎖的第一次解鎖,使鎖銷(11)上的一端從鎖體上的卡槽(18)退出進入環形槽(220),休眠凹槽上的V形邊底部(39)正好進入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來阻止鎖銷橫向移動,經鑰匙帶動鎖芯轉動一個角度後,變匙彈子的一端(223)進入被鎖蓋遮擋的、鎖體內孔上凹入的環形槽(220)位置,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將葉片形變匙彈子(173)的一端(223)由接觸鎖內孔表面(47)進入到所述環形槽(220)位置(詳見圖83),彈簧(29)釋放彈力進入伸長狀態,使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與鎖銷(11)上的在休眠凹槽中的V形邊底部(39)進入相對應位置;此時有幾種情況:①在所述端頭(223)與環形槽(220)接觸下,或②變匙彈子上的撥臺(168)與匙杆上(32)上的內銑齒或外銑齒接觸的控制下,使所述端頭(223)進入環形槽(220) 一定的深度位置(見圖83),此時經鑰匙帶動鎖芯再轉動下,鎖銷上的一端從環形槽(220)進入鎖體內孔表面(47)接觸時,鎖銷上的V形邊底部(39)進入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中,因所述彈子上的凹槽(34)的凹入深度深,能保證鎖銷(11)的一端從鎖體卡槽(18)進入到與鎖體內孔表面(47)接觸的移動距離,使鎖銷的底部(17)繼續向彈子上的凹槽中移動,鎖銷橫向移動距離正好與所述環形槽(220)脫離接觸,進入與鎖體內腔表面
(47)接觸,完成第二步解鎖,此時,鎖芯才能大角度轉動帶動鎖舌將門開啟。尤其是設有鎖蓋(8)的鎖,使目前的開鎖工具、開鎖技術無法解鎖。[0096]見圖28至圖37、圖38至圖41,圖28中的空轉鎖芯(26)在閉鎖下可轉動小於360底角,圖29中的空轉鎖芯(26)在閉鎖下可轉動大於360底角,圖30是圖28中所述彈子
(5)位置在閉鎖下的剖面圖,圖31是鑰匙解鎖下圖28的K-K圖,圖32是B鑰匙解鎖下圖28的K-K圖,圖33是圖29閉鎖下的K-K圖,圖34是A鑰匙解鎖下的圖29的K-K圖,圖35是B鑰匙解鎖下的圖29的K-K圖,圖38是閉鎖下圖29的B-B圖,圖39是A鑰匙解鎖下的圖29的B-B圖,圖40是A鑰匙解鎖下圖29的K-K圖,圖41是B鑰匙解鎖下的圖29的K-K圖,圖36是匙杆上突起的齒面(231),圖37是設有齒面(231)的匙杆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構成彎曲鑰匙,由鑰匙上的齒面(231)與圖28、圖29中圓條形的彈子、圓條形的變匙彈子接觸解鎖。在上述圖中,鎖蓋(8)與鎖體(13)相連,鎖蓋上的鑰匙插入口(37)(見圖3)與鎖體(13)上驅動凹槽(80)和空轉鎖芯(26)上的鑰匙孔(28)相通,鑰匙孔(28)與驅動凹槽(80)相對設置,驅動鑰匙復位移動的傳動彈子(82)的一端在鑰匙或未進入鑰匙孔,傳動彈的另一端與空轉鎖芯上的彈簧(84)接觸,所述彈子(5)和變匙彈子
(3)上有LJ形凹槽(34、30),有至少一個所述彈子(79)上是V形凹槽(40)或有斜坡的凹槽,變匙彈子和所述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端頭(31、35)不在鑰匙孔(28),在所述彈子槽中,與彈子槽的槽口平齊或凹入所述彈子槽內,該彈子槽與鑰匙孔相通,變匙彈子、彈子的另一端與空轉鎖芯上彈簧(29、33、85)接觸,由設V形凹槽(40)的彈子(79)與彈力強的彈簧(85)接觸,該彈簧(85)的彈力大於與其它彈子接觸的彈簧(29、33)的彈力,或大於驅動鎖銷橫向移動的橫向驅動彈簧(21、41)(見圖33、圖34)的彈力。圖28中空轉鎖芯與帶動鎖舌移動的齒輪(86)或鎖尺相連,圖29的空心鎖芯與鎖體之間有轉子(20)(詳見圖27),轉子上有帶動鎖舌或帶動傳動機構的撥輪(87),傳動機構與鎖舌接觸。圖30是A鑰匙的匙杆(32)上(見圖44)經鑰匙插入口(37)進入驅動凹槽(80)和鑰匙孔(28)中,鎖銷(11)的底部(17)與彈子(5)的相對或接觸,與彈子上的凹槽(34)錯位,匙杆上的凸臺(88)在鑰匙孔中未與彈子接觸,匙杆的表面與驅動凹槽的凹槽底(89)接觸,凹入鎖體的驅動凹槽(80)上的凹槽邊(90)與鎖體內孔表面(45)連接,鎖銷(11)的一端在鎖體內孔凹入的防技凹槽
(38)中,防技凹槽的凹槽寬度是鎖銷厚度兩倍以上,鎖在閉鎖狀態。圖31是將圖30中的A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一個角度,使匙杆(32)的表面沿驅動凹槽的凹槽邊(90)進入鎖體內孔表面(45)接觸時,使匙杆(32)從驅動凹槽(80)進入空轉鎖芯的鑰匙孔(28)中,將匙杆上的若干個凸臺或條杆(見圖44)或齒形面(圖36、圖37)進入若干個所述彈子槽中,使所述彈子(5、6)上的端頭(35)從與鑰匙孔相切的彈子槽的槽口處往彈子槽內移動,而使所述彈子上的凹槽進入同一條直線上,使鎖銷得以橫向移動,將鎖銷與防技凹槽(38)脫離接觸,變匙彈子(3)在閉鎖時,是由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與變匙彈子(3)相對設置(原理見前述),A鑰匙解鎖使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與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不在相對應位置(圖31),不能使鎖銷上的底部(36)進入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中,使變匙彈子處於休眠狀態(原理前述)。圖32是要終止A鑰匙解鎖功能,將B鑰匙上的匙杆(32)從圖25鑰匙插入口進入驅動凹槽和鑰匙孔中後即為圖30所示,然後由B鑰匙帶動空轉鎖芯(26)轉動,匙杆(32)上的圓弧形表面經驅動凹槽(80)上的凹槽邊(90)滑動接觸,使B鑰匙上的匙杆(32)向鑰匙孔(28)方向移動,在匙杆表面與鎖體內孔表面(45)接觸下,匙杆上的所有凸臺或條杆(88)都分別進入各彈子槽(93)中,帶動所述彈子(5、6)移動,圓條形變匙彈子(3)的端頭(31)與匙杆(32)上的凸臺(88)接觸,使變匙彈子移動,在變匙彈子上所述LJ形凹槽(30)及若干個彈子上的凹槽(34、30)在同一條直線,根據前面介紹的使變匙彈子休眠或工作的多種方式,B鑰匙解鎖,受縱向驅動彈簧(12)力鎖銷(11)縱向移動,或鎖銷上的子鎖銷(62)從可移動變為鎖銷與子鎖銷連在一起不能移動,變匙彈子上的LJ形凹槽(30)進入與鎖銷上U形邊底部(36)在相對位置,使變匙彈子從休眠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A鑰匙的解鎖功能自動終止,由鎖銷的一端經防技術凹槽(38)到鎖體內孔表面(45)接觸,鎖銷上底部進入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中而完成解鎖。在圖28中的若干個所述彈子中有至少一個彈子(79)與彈力較強的彈簧(85)接觸,在B鑰匙解鎖後,帶動鎖芯轉動復位進入驅動凹槽(80),強力彈簧(85)和彈簧(84)(見圖28)的彈力,經彈子(82、79)將B鑰匙橫向移動,使匙杆上的所述凸臺或條杆退出各彈子槽,與鎖銷(11)接觸的橫向驅動彈簧(21)(見圖1)使鎖銷上的底部退出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B鑰匙就可輕鬆從圖28的鎖上取出完成閉鎖。B鑰匙或A鑰匙的圖請見圖44,該鑰匙由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和把(111)上的L形連接杆(112)相連而構成有彎曲連接杆的鑰匙,鑰匙經鎖蓋(8)上的鑰匙插入口(37)進入鎖內,L形連接杆(120)上與匙杆(32)相連的條杆與空轉鎖芯(26)上的凹槽(83)接觸(見圖28),L形連接杆(120)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與匙杆(32)平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條杆(112)進入鎖蓋的內孔(27)與鎖芯(26)之間的環形凹槽(9),來使彎曲連接杆與鎖芯同步轉動(見圖3)。當圖28的鎖上不設鎖蓋(8)時,鑰匙是由鑰匙手把
(111)與匙杆(32)連接,鑰匙是由若干個圓弧形凸臺(121)、條杆(122)在匙杆(32)上突起,為了保護匙杆上突起的凸臺或條杆,在匙杆上設有護匙板(123),增強鑰匙強度(見圖44)。圖29上的空轉鎖芯上的若干個彈子槽與開口槽即匙槽(81)相通,匙槽的一端與鑰匙插入口(37)相距距離,從鑰匙孔(28)凹入後與各彈子槽相通,匙槽(81)凹入的深度大於在匙杆(32)上突起的齒面(231)的高度(見圖36、圖37),匙槽(81)的寬度大於所述齒面(231)的厚度,匙槽(81)的長度大於所述齒面的長度,但小於鑰匙孔(28)的長度。圖33中可知空轉鎖芯(26)上的鑰匙孔(28)與鎖體上的驅動凹槽(80)相通。驅動彈子(82)的一端與鑰匙孔相切,另一端與彈簧(84)接觸,空轉鎖芯(26)中彈子(79)上的凹槽是V形凹槽(40),其餘若干個所述彈子(5)、變匙彈子(3)上的凹槽是LJ形凹槽(30),與之相適應的是鎖銷(11)上,設有V形邊的底部(39)(見圖70中的70-1圖)與V形凹槽的彈子(79)相對設置,設有U形邊底部(36)(見圖70中的70-2圖)與U形凹槽(30)的若干個所述彈子(5)相對設置,以及與變匙彈子(3)相對或錯位設置(見前述),在已公知的B級或C級空轉鎖上,都是採用V形凹槽,由於彈子上是V形凹槽,鎖銷上與V形凹槽配合接觸的是V形邊底部,就存在非配套鑰匙或開鎖工具或較薄的毛坯鑰匙上貼上錫紙,在所述V形底邊未與V形凹槽完全相對應時,經鑰匙帶動鎖芯擺動實現開鎖的缺陷。就只能用形凹槽與LJ形邊底部完全對應的方式解鎖才能克服已公知鎖的缺陷。圖29的鎖用A鑰匙、B鑰匙解鎖原理、方法同圖2、圖1、圖28相同,故簡述如下:如果未設鎖蓋(8)、用圖36的鑰匙解鎖,在設有鎖蓋(8)時,用圖37的鑰匙解鎖。圖36、圖37中,鑰匙上的匙杆(32)上有突起的齒面(231),該齒面是由若干個突起的齒(232)或牙花連接或曲線構成,齒面的端(118)與匙杆一埠相連,齒面的另一端(235)與鑰匙手把(111)相距一定的距離的匙杆(32)上未設有齒面的部位(114)與鑰匙手把(111)相連(見圖36),或與L形連接杆(120)、鑰匙手把(111)順序相連,即L形連接杆上的條杆(234)與連接杆(114)連接,L形彎曲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和匙杆平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見圖37),圖36中鑰匙的A-A圖是圖36中的A-A圖,圖37中的B-B圖是圖37中鑰匙的B-B圖。A鑰匙與B鑰匙之間的差別在於:A鑰匙的匙杆(32)的長度或寬度比B鑰匙上的匙杆(32)短或窄而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或々鑰匙和B鑰匙上有至少一個與變匙彈子接觸的部位形狀或構成不同,即所述的齒或牙花在匙杆(32)上突起的高度不相同。圖33是圖29的K-K圖,是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鎖銷(11)上的所述底部(17)與變匙彈子(3)是相鄰或錯位狀態,即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連的一端與變匙彈子在相鄰狀態,使底部(17)不能與變匙彈子在相對狀態,而處於休眠狀態,空轉鎖芯(26)上的鑰匙孔(28)與鎖體(13)內孔上的V形驅動凹槽(80)相對設置,鑰匙孔(28)與開口的匙槽(81)相通,鑰匙又與放置若干個所述彈子、變匙彈子的所述彈子槽相通。變匙彈子(3) —端(31)與彈子槽(93)的埠平齊或凹入該彈子槽中,變匙彈子上是LJ形凹槽(30),鎖銷上與變匙彈子處於錯位狀態的底部(17)是LJ形邊底部(36)(見圖70中70-2圖),鎖銷(11)與橫向驅動彈簧(41)、空轉鎖芯(269順序接觸,使鎖銷上的底部(17)與若干個所述彈子(5、6)的表面接觸。圖34,用A鑰匙解鎖,在鑰匙帶動空轉鎖芯(26)轉動中,匙杆(32)與內孔表面(45)接觸,使齒面(231)進入空轉鎖芯上匙槽(81)中與所述彈子(5、6)端頭、變匙彈子(3)的端頭(31)接觸,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不能與鎖銷上的底部(17)在同一條直線,即不能與若干個所述彈子上的若干個凹槽(40)在同一條直線,變匙彈子保持休眠狀態(詳見前述的幾種方式),使鎖銷上的底部(17)進入各彈子上的凹槽中,鎖銷在橫向驅動彈簧(12)力下移動,使鎖銷(11)與轉子(20)(見圖29、圖27中的27-2圖)上的凹槽(25)接觸,在A鑰匙帶動空轉鎖芯帶動下,使轉子同步轉動,經轉子上的撥輪(87)帶動鎖舌移動完成開門。在閉鎖時,A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復位至驅動凹槽(80)位置後,因鎖上有至少一個彈子(79)或變匙彈子(3)上的凹槽是V形凹槽(40)或是有斜坡的凹槽,並且與強彈力的彈簧(85)(見圖29)接觸,彈簧(85)的彈力大於與鎖銷(11)接觸的橫向驅動彈簧(41)的彈力(見圖33),在A鑰匙受若干個接觸 彈子的彈簧的彈力下及驅動彈子(82)(見圖29)的作用下使齒面(231)從匙槽(81)退出,得以使A鑰匙從鎖上取出。因強力彈簧(85)的彈力,使彈子(79)移動,彈子上的V形凹槽上的斜坡面與鎖銷(11)上的V形底部(圖70中的70-1圖)滑動接觸,使V形底部從V形邊凹槽進入彈子的外表面接觸時,就使鎖銷移動,彈簧(41)壓縮,鎖銷的移動就使與各彈子上的LJ形凹槽輕鬆退出鎖銷的LJ形邊底部,完成閉鎖。採用U形形凹槽、U形底部是解決現有B級鎖、C級鎖的安全隱患問題。請見圖35,在需終止A鑰匙解鎖時,用B鑰匙從圖29即圖33所示的鑰匙孔(28)和驅動凹槽(80)插入鎖內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在鑰匙帶動空轉鎖芯(26)轉動到匙杆(32)的表面與驅動凹槽(80)脫離接觸進入與鎖體內孔表面(45)接觸時(見圖35),匙杆(32)上的齒面(231)(見圖36或圖37)進入匙槽(81)和彈子槽中與所述彈子的端頭及變匙彈子(3)的端頭(31)接觸,若干個彈子上的凹槽和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進入同一條直線,而與鎖銷(11)上的底部(17)在相對位置,根據前述子鎖銷(62)進入不能移動,縱向驅動彈簧(12)使鎖銷縱向移動,就將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A鑰匙解鎖功能被終止,而使鎖銷上的底部與變匙彈子上的凹槽在相對位置,或使處於不能移動鎖銷上的底部與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保持在相對位置,橫向驅動彈簧(41)(見圖33),使鎖銷橫向移動,使鎖銷上底部進入彈子和變匙彈子上的凹槽,鎖銷(11)得以橫向移動,使鎖銷的一端或突起的條杆(11)由圖27中的27-1圖所示位置進入到開口槽(35)中(見圖27中的27-2圖),使轉子與空轉鎖芯連為一體而同步移動,經轉子上的撥輪(87)帶動鎖舌移動完成開門。然後經B鑰匙帶動空轉鎖芯復位轉動,在匙杆(32)移動到驅動凹槽(80)位置,同A鑰匙解鎖一樣,彈力彈簧(85)使彈子(79)移動,使鎖銷(11)移動,使鎖銷上的U形底部或V形底部與彈子、變匙彈子上的LJ形凹槽(30)或V形凹槽(40)脫離接觸,將鎖銷(11)與轉子(20)上的開口槽(25)脫離接觸(見圖27中的27-1圖),由鎖體上的定位彈子與轉子上的定位凹槽(78)接觸而定位,鎖進入閉鎖狀態。同時使匙杆(32)進入驅動凹槽(80),匙杆上的齒面(231)退出匙槽(81)和彈子槽進入鑰匙孔(28),B鑰匙從鎖上取出完成閉鎖。採用圖36、圖37的鑰匙可解決現有B級、C級鎖上的匙杆厚度薄,使彈子間移動變化小,鎖互開率大的缺陷。
[0097] 請見圖38至圖41、圖52,圖38是圖29的B-B圖在閉鎖狀態,圖39是圖29的B-B圖在A鑰匙解鎖下,圖40是圖29的K-K圖在A鑰匙解鎖下,圖41是圖29的K-K圖在B鑰匙解鎖下,圖52是圖29中的一種轉子(20)的構成圖,圖38至圖41與圖33至圖35中所述的工作原理等相同故略述,不同的是:1、閉鎖下,由鎖銷(11)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端(95)與鎖體(13)中的圓條形傳動杆(98)、彈珠(96)、彈簧(97)順序接觸;2、鎖銷(11)上的一端(95)的寬度或長度是所述圓條形傳動杆(98)直徑的兩倍以上,其形狀呈圓弧形。閉鎖下,鎖銷上的V形底部(39)與彈子(5)表面接觸,使鎖銷上的一端(95)的右邊與鎖體
(13)上的傳動杆(98)壓力接觸,傳動杆(98) —端與轉子(20)上的防技凹槽(152)在相對位置而靠該凹槽的凹槽邊(154)(見圖52中的52-1圖)。所述彈子(5)上與鑰匙接觸端頭
(35)不在鑰匙孔,在彈子槽(92)的槽口平齊或凹入彈子槽內。圖39是用A鑰匙解鎖下,A鑰匙(見圖36、圖37)帶動空轉鎖芯(26)轉動,使鑰匙上的匙杆(32)與驅動凹槽(80)脫離接觸而進入與鎖體(13)內表面(45)接觸,傳動杆(98)從鎖銷上的一端(95)的右邊進入左邊接觸(見圖39),匙杆(32)上的齒面(231)進入鑰匙槽(81)中將彈子(5)移動,彈簧(97)使鎖銷(11)上的V形底部(39)進入彈子上的V形凹槽(34),因傳動杆(98)的外徑與V形凹槽(34)的凹入深度相同,使傳動杆進入鎖銷槽(99)並與鎖銷上的一端(95)的左邊接觸,傳動杆(98)從鎖體(13)進入空轉鎖芯(26)後,因轉子(20)處於定位狀態,使傳動杆(98)的一端進入防技凹槽(152)中與凹槽邊(153)相鄰(見圖52中的52_2圖),A鑰匙帶動空轉鎖芯使轉子(20)同步轉動,經轉子上的撥輪將鎖舌移動完成開門。A鑰匙解鎖不能使變匙彈子(3)上的凹槽(30)與所述彈子(5)上的凹槽(34)在同一條直線上,使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仍然與變匙彈子(3)表面在相對位置,鎖銷(11)的橫向移動,只能使休眠凹槽(4)靠近變匙彈子確保A鑰匙的解鎖(見圖40)。閉鎖時,A鑰匙帶動空轉鎖芯復位轉動,在傳動杆移動到與鎖體中的彈珠(96)相對位置時,轉子(20)移動復位,由轉子上的定位V形凹槽與鎖體上定位杆、彈簧順序接觸而將轉子定位,此時,因A鑰匙未進入驅動凹槽(80)、鑰匙上的齒面(231)仍與所述彈子接觸,使各彈子未復位移動,傳動杆(98)不能進入鎖體而由鎖銷(11)上的一端(95)的左邊進入右邊相接觸,此時,匙杆進入與驅動凹槽在相對位置,如圖29中與彈力彈簧(85)接觸的彈子(79),使匙杆上的齒面進入鑰匙孔(28),並由該彈子上的V形凹槽(40)與鎖銷上的V形底部滑動接觸,而使鎖銷作橫向復位移動,將傳動杆壓入鎖體與彈珠(96)接觸,使若干個所述彈子(5、6)和變匙彈子上的LJ形凹槽(30)與鎖銷上的形邊底部(17)脫離接觸,完成閉鎖,使鑰匙方便的從鎖上取出。需終止A鑰匙解鎖,用B鑰匙解鎖,其解鎖同前述,故簡述如下,B鑰匙(見圖36、圖37)從圖38插入鎖內,在匙杆(32)沿凹槽邊(90)進入鎖體內孔而與V形驅動凹槽(80)脫離接觸,匙杆上的齒面(231)進入鑰匙槽(81)帶動各彈子(5、6、79)及變匙彈子(3)的移動,使各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34、40)進入同一條直線後,根據前述方式,由鎖銷縱向移動,鎖銷上的底部(17),或子鎖銷上的底部(57),與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進入相對位置,使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彈簧(97)經彈珠(96)、傳動杆(98)使鎖銷(11)移動,同A鑰匙解鎖一樣,傳動杆進入空轉鎖芯,傳動杆的一端進入轉子(20)的防技凹槽(152)中,在B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下,轉子同步轉動經轉子上的撥輪帶動鎖舌移動開門。閉鎖時,B鑰匙反方向帶動空轉鎖芯轉動到B鑰匙從鎖上取出,傳動杆與轉子分離,空轉鎖芯(26)又可以作大於360度角的轉動,但轉子(20)不能轉動,門不能開啟。在圖38至圖41中將鎖銷上的一端(95)寬度設置為是傳動杆(98)外徑的至少兩倍以上,是為了防止非配套鑰匙或工具技術開鎖,當圖29上設有鎖蓋(8)(詳見圖3),A鑰匙和B鑰匙就必須用圖37所示的有L形連接杆(120)的彎曲鑰匙(原理見前述)。
[0098]請見圖45、圖48至圖51、圖53至圖57、圖27,圖64、圖65是、圖66、圖45是用月牙形變匙彈子或防技術開鎖彈子的空轉鎖,圖48是圖45的W-W圖,圖49是圖45在用A鑰匙解鎖下的W-W圖,圖50是圖45在用A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的V-V圖,圖51是圖45在用B鑰匙解鎖下的V-V圖,圖53是圖45的V-V圖,圖54是圖45的V-V圖,圖55是圖45在A鑰匙解鎖下的W-W圖,圖56是圖45在B鑰匙解鎖下的V-V圖,圖57是圖45的V-V位置的非空轉鎖圖,圖64是內銑齒鑰匙,圖65是外銑齒鑰匙,圖66是單銑齒即曲線導軌鑰匙。在上述圖中,鎖上有鎖蓋(8)(詳見圖3),也可不設鎖蓋,空轉鎖芯的彈子槽是環形槽,環形槽中有月牙形的彈子(142、143)或至少一個月牙形的變匙彈子(3、140、141),月牙彈子(142、143)與彈簧(148)、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順序接觸,月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是彈子上突起的撥臺(145、144)或凹入該彈子的撥槽(156),月牙變匙彈子(141,140)與彈簧(158)、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順序接觸,在鎖芯或空轉鎖芯的鑰匙孔(28)中是月牙形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即是變匙彈子上突起的撥臺(146、147)或凹入的撥槽(157),所述撥臺或撥槽設在彈子或變匙彈子的一端頭上或非端頭上,內銑齒鑰匙或外銑齒鑰匙可增大月牙形彈子和變匙彈子移動距離,及不同的移動方向,來提高防技術開鎖和鎖的密容量。在月牙形彈子和變匙彈子上有V形凹槽(40)或U形凹槽或LJ形凹槽,在空轉鎖芯(26)與鎖體(13)之間有轉子(20),轉子與鎖尺(I)相連,在空轉鎖芯(26)上的鎖銷槽(7)有鎖銷(11)。在閉鎖下,鎖銷(11)的一端與轉子(20)上的開口槽(25)相距一定距離(見圖27中的27-1圖),鎖銷(11)與橫向驅動彈簧、空轉鎖芯順序接觸,鎖銷上的底部(17)與月牙形的彈子、變匙彈子(141、140、142、143)的外表面接觸,使鎖銷的表面與空轉鎖芯表面相切或平齊,月牙彈子(142)上的凹槽與鎖銷(11)上底部在錯位狀態,鎖處於閉鎖狀態(見圖48),圖49是A鑰匙從圖48中的鑰匙孔(28)插入鎖內解鎖,當A鑰是內銑齒鑰匙(見圖64中的64-2圖),匙杆(32)上由兩個單銑齒即I號銑齒條(184)和2號銑齒條(187)相對設置,使鑰匙孔(28)中的撥臺(145、144)與2號銑齒條(187)接觸,撥臺(146、147)與I號銑齒條接觸,來使若干個所述月牙形彈子上的V形邊的凹槽(40)進入同一條直線並與鎖銷(11)上的V形底部(40)在相對位置,如前的實施例所述,月牙形變匙彈子(140、141)與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在相對位置(見圖50),休眠凹槽,使鎖銷在A鑰匙解鎖下能橫向移動,鎖銷的橫向移動使鎖銷或鎖銷的一端(11)進入轉子(20)的開口槽(25)中,將鎖銷與轉子隨時連在一起,經鑰匙帶動空轉鎖芯轉動完成鎖舌移動開門。反之,經鑰匙帶動空轉鎖芯復位轉動後,從鑰匙孔取出雙銑齒的鑰匙,彈簧(148、158)使V形凹槽(40)與鎖銷V形底部滑動接觸,使鎖銷橫向移動而與轉子上的開口槽(25)脫離接觸,進入閉鎖狀態。圖50在用A鑰匙解鎖時,因A鑰匙的長度或寬度不夠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或A鑰匙上與B鑰匙上與變匙彈子(141)接觸部位不同,該變匙彈子上的凹槽(40)不能與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進入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圖51是需解除A鑰匙的解鎖功能,用B鑰匙上的內銑齒(圖64)或外銑齒(圖65)解鎖,B鑰匙經鑰匙孔(28)進入鎖內,使月牙形彈子、變匙彈子進入解鎖狀態的原理同前述,縱向驅動彈簧(12)鎖銷(11)使鎖銷縱向移動,將休眠凹槽(4)退出與變匙彈子的相對位置,由V形底部(36)與變匙彈子上的V形凹槽(40)在相對位置,該鎖銷就不能再回位移動,使休眠彈子進入工作狀態,在橫向驅動彈簧[如圖7中的彈簧(41)]的彈力下使鎖銷橫向移動,鎖銷上的所述底部進入各彈子、變匙彈子的凹槽(40)中,同時,鎖銷(11)又進入轉子(20)上的開口槽(25)中將轉子和空轉鎖芯連在一起而同步轉動,完成解鎖實現門開啟。B鑰匙帶動鎖進入閉鎖狀態的方法與A鑰匙的閉鎖方法相同。用圖65中的65-1圖所示的外銑齒A鑰匙和B鑰匙與圖64-1圖中的內銑齒鑰匙解鎖方法相同。圖53至圖56與圖48至圖51中不同的是:1、所述鎖銷(11)放置鎖體(13)上的鎖銷槽(7)中與彈珠(98)、橫向驅動彈簧(97)、鎖體順序接觸,該鎖銷(11)與轉子(20)上的條形槽(77)相接觸,使轉子在閉鎖下不能轉動;2、所述月牙形彈子(142)和變匙彈子(141)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是凹入月牙形彈子或變匙彈子的凹槽即撥槽(156、157),撥槽在空轉鎖芯的鑰匙孔(28)中,撥槽可在月牙形彈子(142)或變匙彈子(141)上的任何位置上;3、與所述月牙形彈子和變匙彈子上撥槽(156、157)接觸的鑰匙是圖66中的鑰匙,由鑰匙的匙杆(32)的匙面(191、195)上突起的單銑齒(197或199)構成,單銑齒是一種曲線導軌,該曲線導軌的一端與匙杆(32)的埠相連。圖53至圖57也是圖45的W-W圖或V-V圖,其解鎖方法同前述,故簡述如下:圖53是鎖在閉鎖下,空轉鎖芯(26)上的月牙彈子(142)上的V形凹槽(40)與鎖體13上的鎖銷槽(7)和鎖銷上的V形底部(39)在錯位位置,使鎖銷與月牙彈子(142)的表面接觸。圖54是鎖在閉鎖下,空轉鎖芯(26)上的月牙變匙彈子(141)與鎖體(13)中的鎖銷(11)上的休眠凹槽(4)在相對位置,使月牙匙彈子在休眠狀態,與鑰匙接觸的撥槽(157)在空轉鎖芯上的鑰匙孔(28)中。圖55是用A鑰匙解鎖,匙杆(32)上的單銑齒即曲線導軌(197)進入鑰匙孔(28)與若干個月牙彈子上的撥槽(156)配合滑動接觸,使若干個月牙彈子上的若干個V形邊凹槽(40)與鎖銷(11)上的V形邊底部(39)進入相對位置,由於月牙變匙彈子(141)是與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在相對位置而在休眠狀態(見圖54),使鎖銷得以移動,從鎖體(13)進入空轉鎖芯(26)上,鎖銷上的底部(39)進入彈子的凹槽中,又因A鑰匙不能使變匙彈子(141)上的凹槽(30)與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進入相對位置,保持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鎖銷不能縱向移動(見圖56),解鎖下鎖銷橫向移動使鎖銷(11)的一端在轉子上的條形槽(77)中移動,鎖銷與鎖體上的鎖銷槽(7)脫離接觸,使轉子與空轉鎖芯能同步轉動而完成解鎖、開門。閉鎖時,A鑰匙帶動空轉動復位,取出鑰匙後,與各月牙形彈子接觸的彈簧(148、158)使所述彈子上的V形凹槽(40)與鎖銷(11)上的V形底部(39)滑動接觸,由彈子的外表面將鎖銷橫向移動,使鎖銷又進入鎖體(13)上的鎖銷槽(7)中,完成閉鎖工作。需淘汰A鑰匙時,用B鑰匙(圖66中的66-2圖)解鎖,曲線形導軌(197)與若干個所述月牙彈子(142、143)和變匙彈子(140、141)上的撥槽(156、157)接觸,使若干個月牙彈子上的若干個凹槽與月牙變匙彈子上的凹槽進入同一條直線解鎖,即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休眠凹槽在相對位置時,縱向驅動彈簧使鎖銷縱向移動,鎖銷上的底部進入與變匙彈子相對位置,變匙彈子進入工作狀態,其解鎖方法見前述,在B鑰匙解鎖後,A鑰匙的解鎖功能消失。
[0099]見圖57,圖57是圖45的在閉鎖下的V_V圖,圖57是非空轉鎖,圓條形鎖銷(161)設在鎖芯(10)的鎖銷槽(7)中,在圓條形鎖銷上有一個或若干個圓環形卡臺(208)(見圖70中的70-4圖),月牙形變匙彈子(141)上的凹槽(30)變為階梯形凹槽(171),該階梯形凹槽是由大凹槽與小凹槽連接構成,大凹槽設在凹槽口端,其大凹槽的凹槽寬度稍大於圓條形鎖銷(161)上的所述圓環形卡臺(208)的外徑,小凹槽設在凹槽底方向,小凹槽的凹槽寬度大於圓條形鎖銷(161)的外徑,但小於圓環形卡臺(208)的外徑,即該圓條形鎖銷(161)的外徑上就是所述的圓弧形底部(202)(見圖69)。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時,圓條形鎖銷(161)上的圓環形卡臺(208)與月牙形變匙彈子(141)的外表面接觸,在閉鎖下,圓條形鎖銷(161)上的外表面即圓弧形底部(202)與若干個所述月牙彈子(142、143)上的U形凹槽未在相對位置,而由所述彈子的外表面與鎖銷的外表面接觸,使圓條形鎖銷上的外表面與鎖體(13)上的圓弧形卡槽(164)配合接觸。圓條形鎖銷(161) —端上的圓環形卡臺(208)與月牙形變匙彈子(141)的表面接觸,使圓條形鎖銷上的底部(160)與變匙彈子是相鄰設置而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在用A鑰匙解鎖時,同前實施例相同,鑰匙與變匙彈子上的撥臺(145)接觸,不能使月牙變匙彈子上的階梯形凹槽(171)與若干個所述月牙彈子上的若干個凹槽在同一條直線上,只能使若干個月牙彈子上的凹槽在同一條直線上,鑰匙帶動鎖芯(10)轉動使圓條形鎖銷(161)上的圓形底部(160)部分進入月牙彈子上的圓弧形凹槽中,而使圓條形鎖銷完全進入鎖芯上鎖銷槽(7),使鎖芯得以轉動完成解鎖。當用B鑰匙解鎖時,使若干個所述月牙彈子上的凹槽與月牙變匙彈子(141)上的階梯形凹槽(171)處於同一條直線上,所述圓形卡臺(208)不再與變匙彈子表面接觸,而進入階梯形相對位置,同前述的實施例一樣,縱向驅動彈簧(12)使圓條形鎖銷移動,圓條形鎖銷上的圓環卡臺從月牙變匙鎖銷(141)上的階梯形凹槽(171)上的大凹槽口通過,即大凹槽口與鎖體上的圓弧形凹槽卡槽(164)正好構成一個大於所述圓形卡臺(208)的外徑,縱向驅動彈簧使圓條形鎖銷縱向移動;在圓環形卡臺(208)從變匙彈子上的階梯形凹槽通過後,圓條形鎖銷就不能再回位移動,使圓條形鎖銷上的外表面即圓弧形底部與變匙彈子進入相對位置,變匙彈子就從休眠狀態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之後,鑰匙帶動鎖芯轉動使圓條形鎖銷完全進入鎖芯上的鎖銷槽,由圓條鎖銷的外表面(160)(見圖70中的70-4圖,圖70中的70_4是圖69的Z-Z圖)進入各月牙彈子和月牙變匙彈子上的凹槽中,完成解鎖,此鎖的閉鎖方法同前述。
[0100]圖43是一種有L形連接杆(120)的彎曲鑰匙,圖42是圖43的X-X圖,匙杆(32)上是由若干牙花或彈子槽(115)、彈子孔(116)、以及在匙杆表面(191)突起的齒或凸臺(119)構成,匙杆(32)的一表面是弧形面(117)(見圖43的右上方J-J圖),匙杆的一端是埠(118),匙杆的另一端(114)與鑰匙手把(111)上的連接杆(112)的一端(113)是錯位的並聯連接方式,連接杆(112)與匙杆(32)平行但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所述彈子孔(116)是匙杆(32)的通孔,該彈子孔(116)的形狀有圓錐形孔,或由孔徑不相同的大小孔構成的階梯形孔,或該孔徑大於所述變匙彈子的端頭外徑,L形連接杆(120)的鑰匙與圖3所示的鎖蓋(8)配合,可使所述彈子,變匙彈子與鑰匙接觸下,在進入鎖蓋遮擋區後才開始解鎖,圖42、圖43的鑰匙在解鎖時可將鑰匙孔中的彈子或變匙彈子的端頭,經所述孔(116)進入鎖體內腔上的環形凹槽中,或從鑰匙孔進入到所述彈子槽中,或至少若干個彈子端頭又留在鑰匙孔中,這樣就克服了已公知的鎖,與鑰匙接觸的所有彈子端頭只能在鑰匙孔中移動,所存在的安全性差的問題。圖44是圖28或圖29所用的鑰匙,在匙杆(32)表面上有若干個突起的凸臺(121)或條杆(122),或為防止條杆損壞,在匙杆上設有與保護板(123),在圖44的左邊上的L-L圖是圖44的L-L位置圖,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手把(11)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使匙杆(32)與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111)相連的條杆(112)平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圖44中的匙杆(32)直接與鑰匙手把(111)相連。鑰匙上若干個凸臺(122)、條杆(122)在鑰匙解鎖時,分別進入鎖上的所述彈子槽中,帶動所述彈子、變匙彈子移動。圖84是簡要表示有兩個鑰匙插入口(81、225)的鎖上,只有一個鎖芯(10)或只有一個空轉鎖芯(26),即鎖上只有一組彈子、變匙彈子,鎖殼(13)套在鎖芯或空轉鎖芯外,轉子(226)套在鎖芯或空轉鎖芯上,並由轉子上的撥輪(227)帶動鎖舌移動。圖85簡要表示有兩個鑰匙插入口(81、225)的鎖上,設有兩個鎖芯(10)或兩個空轉鎖芯(26),在每個鎖芯上有一組與鑰匙接觸的彈子,轉子(226)套在鎖芯或空轉鎖芯的外表面上,轉子上的撥輪(227)帶動鎖舌移動。
[0101] 在圖46、圖47中,圖47是圖46的X-X圖,在圖46與圖47中A-A是圖47的A-A圖,C-C是圖47的C-C圖,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手把(111)上的L形連接杆(120)相連,匙杆上設有兩個形狀或構成相同的I匙面(135)和2匙面(136),I匙面與2匙面在鑰匙匙杆(32)上的排列順序是相反的,即I匙面(135)上從鑰匙埠(128)到鑰匙手把(111)是按條杆(127)、條杆(126)、條杆(125)、條杆(124)順序排列到鑰匙手把,在2匙面(136)是將I匙面上的所述條杆排列順序,從靠鑰匙手把(111)處開始到匙杆(32)上的鑰匙埠(128)結束的順序,排列所述條杆(127)、條杆(126)、條杆(124);若干個所述條杆(127)、條杆(126)、條杆(124)之間在匙杆上的突起高度是不完全相同,為了便於理解,圖上採用I匙面(135)上各條杆在匙杆上突起的高度是從埠開始,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2匙面(136)上所述條杆在匙杆上突起高度就是從鑰匙手把(111)端開始,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或匙杆(32)與鑰匙手把相連,圖46、圖47所示鑰匙是用於圖84鎖上,鑰匙從鎖上I號鑰匙插入口(81)進入鑰匙孔,由匙杆的I匙面(135)上的若干個條杆與鎖內的一組彈子、變匙彈子接觸解鎖,在鑰匙從2號鑰匙插入口(225)進入鑰匙孔(28),由匙杆的2匙面(136)上的若干個條杆與鎖內所述的同一組彈子、變匙彈子接觸解鎖。圖64的是內銑齒鑰匙,圖64包括64-1、64-2、64-3所示圖,64-2圖是圖64-1的A-A圖,64_3圖是圖64_1的B-B圖,圖64_2圖中匙杆(32) —端是埠(182),匙杆的另一端與鑰匙手把(111)相連,內銑齒由I號單銑齒(184)和2號單銑齒(187)構成;I號和2號單銑齒的一端(183、186)在靠鑰匙埠(182)的I號匙面(180)上,I號和2號單銑齒的另一端(185、188)在靠鑰匙手位置的I號匙面(181)上;圖64_3的匙杆(32)即圖64-1所示匙杆的另一面即2號匙面(181)上,內銑齒(184、187)上與鑰匙手把(111)相鄰的一端(183、186)就是圖64-2中在鑰匙埠(182)位置的一端(183、186),內銑齒(184、187)上在鑰匙埠(182)位置的一端(185、188)就是圖64_2中,靠鑰匙手把位置的一端(185、188);來使I號匙面上的內統齒按相反方向設在2號匙面上;圖64內統齒鑰匙上的I號匙面(180)(見圖64-2)從圖84中的I號鑰匙插入口(81)進入鎖內與一組彈子、變匙彈子接觸解鎖,該內銑齒鑰匙上的2號匙面(181)(見圖64-3)從圖84中的2號鑰匙插入口(225)進入鎖內與所述的同一組彈子、變匙彈子接觸解鎖。圖65是外銑齒鑰匙,圖65包括65-1、65-2、65-3所示圖,圖65_1是圖65_3的A-A圖,圖65_2是圖65_3的B-B圖,圖65所示鑰匙同圖64—樣,在匙杆(32)的I號匙面(191)與2號匙面(195)上有兩個形狀相同但在匙杆(32)的排列方向相反的外統齒(191、195)。圖65-1中的I號匙面(191)的埠(189)位置上的外銑齒(190、193)就設在圖65_2中2號匙面(195)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190、193)上;1號匙面(191)上在鑰匙手把(111)位置的外銑齒(192、194)就設在圖65-2中2號匙面(195)的埠(189)位置的(192、194)上;來將兩個相同形狀的外銑齒(191)與外銑齒(195)設在同一匙杆(32)的相反方向上。圖66同是在匙杆上設置的單銑齒即曲線形導軌,該單銑齒條(197)在匙杆上突起而形成曲線;圖66包括66-1、66-2、66-3所示圖,圖66-2是圖66-1的A-A圖,圖66-3是圖66-1的B-B圖,同圖64、圖65—樣,圖66-2上的I號匙面(191)的埠位置上是單銑齒條(197)的一端(189),就是圖66-3上的2號匙面(195)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該單銑齒的同一端(189),圖66_2的I號匙面(191)靠鑰匙手把位置上是單銑齒條(197)的另一端(198),就是圖66_3的2號匙面(195)在鑰匙埠位置的該單銑齒的同一端(198);由所述單銑齒條(197)與所述彈子(5、6)、變匙彈子(3、173、178)上凹入的撥槽接觸,來帶動彈子、變匙彈子移動;圖66_2鑰匙從圖84的I號鑰匙插入口(81)進入,由I號匙面上的單銑齒(197)解鎖,圖66_3鑰匙從圖84的2號鑰匙插入口(225)進入由2號匙面上的單銑齒(197)解鎖,該鑰匙與鎖內同一組彈子、變匙彈子接觸。圖64至圖66中的匙杆(32)與L形連接杆(120)、鑰匙手把
(111)順序連接,就構成了和圖42、圖44所示的彎曲鑰匙,在設有鎖蓋(8)時,用此形狀鑰匙可防技術開鎖。
[0102]所述變匙彈子以及所述彈子的形狀有圓條形或非圓條形,非圓條形的彈子、變匙彈子包括有葉片彈子或葉片變匙彈子(3)(見圖58、圖59),或異形葉片彈子或異形葉片變匙彈子(173)(見圖60),或月牙形彈子或月牙形變匙彈子(178)(見圖61、圖62、圖63)。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凹槽形狀包括有V形凹槽(見圖58-1、圖61-1、圖61-4),或U形凹槽(見圖58-3、圖61-2),或形凹槽(見圖58-2、圖61-3),或階梯形凹槽(117)(見圖59、圖60、圖62、圖63);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階梯形凹槽(171)又包括由所述的V形凹槽
(40)或U形凹槽(163)或LJ形凹槽(30)與條形凹槽(170)的一端相連的階梯形凹槽(見圖59、圖62),或由所述的V形凹槽(40)或U形凹槽(163)或LJ形凹槽(30)與條形凹槽(69)橫向連接(見圖60)的階梯形凹槽;或由所述的V形凹槽(40)或U形凹槽(163)或L_l形凹槽(30)與圓形(177)或方形或長方形(49)槽連接構成的階梯形凹槽(見圖59、圖62、圖63);所述U形凹槽是圓弧形凹槽。
[0103]通過上述措施,完成未發明的任務。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安全鎖,包括設有一個鑰匙插入口(37)或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的空轉鎖或非空轉鎖,鑰匙,防撥鎖舌; 在所述的空轉鎖中包括鎖殼(13)、空轉鎖芯(26)、轉子(20)、鎖銷(11)、彈子(5、6);所述空轉鎖芯是在閉鎖下可轉動小於或大於360度角。所述鎖殼有一沿軸向貫通的內孔,空轉鎖芯套設於鎖殼的內孔之中,空轉鎖芯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鑰匙孔(28),所述鑰匙伸入鑰匙孔以操作空轉鎖芯;所述鑰匙孔與空轉鎖芯上的若干個圓條形孔或葉片形槽或圓弧形槽的彈子槽相通,在所述彈子槽中有與所述鑰匙接觸的圓條或葉片或月牙形的彈子(5、.6、178、173),在所述彈子上設有一 V形或U形或LJ形的凹槽,所述彈子與彈簧、空轉鎖芯順序接觸,由所述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設置在鑰匙孔或非鑰匙孔中;所述空轉鎖芯或鎖殼上設有一鎖銷槽(7),鎖銷槽是軸向長形槽,軸向長形槽與所述的彈子槽相通,一鎖銷(11)置於鎖槽槽內,鎖銷上的底部(17)縱向具有上寬下窄的V形邊(39)或具有上寬下窄的U形邊(210)或具有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等的U形邊(36),閉鎖下,所述底部與所述彈子相對位置,在解鎖下,所述底部可插入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 或在所述的非空轉鎖中包括鎖殼(13)、鎖芯(10)、鎖銷(11)、彈子(5、6);所述鎖芯在閉鎖下不能轉動,鎖殼具有一沿軸向貫通的內孔,鎖芯套設於鎖殼的內孔中,鎖芯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鑰匙孔(28),所述鑰匙伸入鑰匙孔以操作鎖芯;鑰匙孔與鎖芯上沿鎖芯長度方向橫設的若干個圓形孔或葉片形或圓弧形的彈子槽相通,在所述彈子槽中有與鑰匙接觸的圓條或葉片或月牙形的彈子(5、6、173、178);在所述彈子上有一 V形或U形或U形的凹槽,所述彈子與彈簧、鎖芯順序接觸,所述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設置在鑰匙孔或非鑰匙孔中;鎖芯上有鎖銷(11),鎖銷置於鎖銷槽(7)內,鎖銷槽是沿軸向長形槽,軸向長形槽的槽底與所述彈子槽相通,鎖銷上的底部(17)具有上寬下窄的V形邊(39)或具有上寬下窄的U形邊(210)或具有上寬和 下寬的寬度相等的U形邊(36),在閉鎖下,所述底部與所述彈子處於相對位置,在解鎖下,鎖銷上的底部可插入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在鎖殼上有一卡槽(18); 其特徵是: 在設有I個或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37、81、225)的空轉鎖或非空轉鎖上的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上的至少一個所述彈子槽中設置有能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或/和能防技術開鎖的圓條形或非圓條形變匙彈子(3、173、178),變匙彈子上設有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該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的卡臺(174)與彈簧(29)、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順序接觸,由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31、146、156、.157、168、169)在鑰匙孔(28)或非鑰匙孔中,或由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在解鎖過程中,經鎖芯或空轉鎖芯轉動進入到被鎖蓋(8)遮擋區域內,防技術開鎖功能的變匙彈子才進入解鎖狀態; 所述變匙彈子(3、173、178)是這樣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變匙彈子與所述鎖銷(11)上的所述底部(17)不在相對應位置,或與鎖銷上處於可移動狀態下的子鎖銷上的底部(57)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處於不工作的休眠狀態;由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在相對應位置,或由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在相鄰或錯位位置,或由變匙彈子與鎖銷上處於可移動狀態的子鎖銷(62)上的底部(57)在相對應位置;在A鑰匙解鎖下,所述若干個彈子(5、6)上的凹槽(34)處於同一條直線,而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與所述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4)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與鎖銷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或鎖銷上休眠凹槽(4)不在相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仍處於不工作的休眠狀態;在B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階梯形凹槽或所述凹槽,與所述的若干個彈子上的所述凹槽處於同一條直線,或與鎖銷上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或鎖銷上休眠凹槽(4)在相對應位置,經鎖銷縱向移動後不能再回位移動,或經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後子鎖銷不能在鎖銷上移動,來將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使鎖銷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能進入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中,使A鑰匙的解鎖功能終止,由B鑰匙解鎖; 所述A鑰匙與B鑰匙的差異在於:A鑰匙比B鑰匙短或窄,使A鑰匙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或A鑰匙、B鑰匙與變匙彈子接觸部位的形狀或構成不相同;在A鑰匙解鎖時,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在B鑰匙解鎖時,變匙彈子從休眠狀態進入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並終止A鑰匙的解鎖功能; 所述防技術開鎖的變匙 彈子或既具有防技術開鎖又具有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是這樣來防技術開鎖的:①閉鎖下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底部在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或②閉鎖下變匙彈子上的凹槽與鎖銷上的底部在錯位狀態,由變匙彈子的一端與鑰匙孔或鎖體內孔表面接觸,變匙彈子的另一端或變匙彈子上的卡臺(168)與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壓力接觸;或③閉鎖下變匙彈子(3)到鎖銷的底部之間的距離大於所述彈子(5、6)到鎖銷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該變匙彈子上所述凹槽的深度小於所述彈子上所述凹槽的深度,需鑰匙經兩步解鎖後,變匙彈子才進入解鎖狀態;或④閉鎖下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在鑰匙孔(28)中,解鎖下進入非鑰匙孔中;或⑤閉鎖下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在非鑰匙孔中,解鎖下進入鑰匙孔(28)中;或⑥閉鎖下變匙彈子與鎖銷上的底部在相對或相鄰的位置狀態,該鎖銷上與所述底部相對的一端(14)與鎖體上凹入的防技凹槽(38)或階梯形凹槽接觸,該階梯形凹槽是由凹入鎖體深度大的卡槽(18)與凹入鎖體淺的環形槽(220)構成,該防技凹槽(38)的凹槽寬度是鎖銷底部的寬度兩倍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所述子鎖銷(62)在鎖銷(11)的階梯形開口槽(58)中與彈簧(63)、鎖銷順序接觸,子鎖銷上的開口槽(61、71),與鎖銷上的開口槽(60)或連接杆(72)的一端在相對應位置,子鎖銷的一端是底部(57),底部(57)的形狀是上寬下窄的V形邊底部(39)或上寬下窄的U形邊底部(210)或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同的LJ形邊底部(36); 所述子鎖銷(62)是這樣控制變匙彈子休眠或工作狀態,以實現A鑰匙解鎖或B鑰匙解鎖的: 在未啟用B鑰匙解鎖的閉鎖下,使變匙彈子處於休眠的方式有,①鎖芯(10)上或空轉鎖芯(26)上與彈簧接觸的條形連接杆(59)和子鎖銷及鎖銷表面接觸,使子鎖銷能在鎖銷上移動;或②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上的限位杆(55)與連接杆(72)上的卡臺(74)接觸,使子鎖銷能在鎖銷上移動; 在A鑰匙解鎖下,鎖銷橫向移動,鎖銷上的底部(57)與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不在對應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的方式有,①鎖銷上的連接杆(72)的一端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使子鎖銷與鎖銷可相對移動,或②鎖銷上的開口槽(60)與子鎖銷上的開口槽(61)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而使子鎖銷與鎖銷可相對移動; 在B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凹槽(30、40、163)與子鎖銷上的底部(57)進入相對應位置,由所述條形連接杆(59)進入到所述開口槽(60、61)中將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或由所述與彈簧(73)接觸的連接杆(72)的一端進入子鎖銷的開口槽(71)中將子鎖銷與鎖銷連在一起;來使子鎖銷不能在鎖銷上移動,將子鎖銷上的底部(57)與鎖銷上的底部(17)同步移動,使變匙彈子從休眠進入到不可逆轉的工作狀態,終止A鑰匙解鎖功能,由B鑰匙解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鎖銷(11)與縱向驅動彈簧(12)、空轉鎖芯(26)或鎖芯(10)順序接觸,給鎖銷施加縱向移動力,由鎖銷和鑰匙控制變匙彈子(3、173、178)休眠或工作狀態的方式是: 在未啟用B鑰匙鎖的閉鎖下,由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或鎖銷上處於可移動的子鎖銷(62)上的底部(57)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或由鎖銷與鎖銷上的底部(17)相連的一邊與變匙彈子在相鄰位置;使變匙彈子在休眠狀態的方式有:①由鎖銷上的卡臺(15)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限位杆(16)接觸;或②由鎖銷上的底部(17)上突起的卡臺(66、68、216、.217,218)與設有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接觸,該所述卡臺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鎖銷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階梯形凹槽上的所述凹槽的寬度,所述卡臺的長度大於或小於所述凹槽的凹槽深度;或③鎖銷的底部(17)上突起的若干個卡臺(34、66、200)與至少一個或若干個所述彈子(5、6)表面接觸及與至少一個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或④由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凹入的凹槽(55)上的凹槽邊與鎖銷構成卡臺(66)與設有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表面接觸,所述卡臺(66)上有使階梯形凹槽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通過的滑道(36),該滑道(36)的厚度與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厚度相同,而小於所述卡臺(66)或鎖銷的厚度,該所述卡臺的厚度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鎖銷的厚度,大於階梯形凹槽(171)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或⑤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若干個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邊與至少一個或若干個所述彈子(5、6)的表面接觸,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上的凹槽邊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該所述休眠凹槽(4)的凹入深度大於鎖銷上所述凹槽(54、55、204)凹入的深度,以確保A鑰匙解鎖時,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所述凹槽和休眠凹槽的凹槽寬度大於彈子或變匙彈子的外徑或厚度; 在A鑰匙解鎖下,鎖銷橫向移動下,使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或凹入鎖銷的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底部進入所述彈子(5、6)上的所述凹槽(34)中,而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與所述底部(17)不在相對應位置,或與若干個彈子上的若干個所述凹槽不在的同一條直線,使鎖銷不能縱向移動,來將變匙彈子控制在休眠的方式有:①由鎖銷上的休眠凹槽(4)的凹槽邊與變匙彈子的表面接觸,該休眠凹槽的凹入深度大於彈子上的所述凹槽的深度,或大於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若干個凹槽(54、55、.204)的凹槽深度,使休眠凹槽上的凹槽底不能與變匙彈子接觸;或②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凹槽(55)上的凹槽邊和鎖銷的一邊構成卡臺(66)與設有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表面接觸;或③由鎖銷的底部(17)上突起的卡臺(34、66、200)與設有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的變匙彈子表面接觸;或④由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休眠凹槽(4)上的凹槽邊與變匙彈子表面接觸,該休眠凹槽(4)的凹槽深度大於鎖銷的底部(17)凹入的凹槽(54、55、204)凹槽深度。 在B鑰匙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與鎖銷上底部(17、57)進入相應位置,或與若干個所述彈子上的凹槽在同一條直線上,縱向驅動彈簧使鎖銷縱向移動,鎖銷不能回位移動,使所述底部與變匙彈子在相對應位置,變匙彈子進入工作狀態,A鑰匙解鎖功能被終止,鎖銷上的所述底部進入到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中,經B鑰匙帶動鎖芯或空轉鎖芯轉動完成解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設置有鎖銷(11)和變匙彈子(3、173,178)的鎖有以下幾種類型:①鎖銷和變匙彈子在只有一個鑰匙插入口(37)和只有一個空轉鎖芯(26)的空轉鎖上;或②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只有一個空轉鎖芯(26)的空轉鎖上;或③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有兩個空轉鎖芯(26)的空轉鎖上;或④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一個空轉鎖芯(26)及一個鎖芯(10)的鎖上;或⑤鎖銷和變匙彈子在只有一個鑰匙插入口(37)和一個鎖芯(10)的非空轉鎖上;或⑥鎖銷和變匙彈子設置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一個鎖芯(10)的非空轉鎖上;或⑦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以上鑰匙插入口(81、225)和有兩個鎖芯(10)的非空轉鎖上;或⑧鎖銷和變匙彈子在有兩個鑰匙插入口(81、225)和一個防技術開鎖鑰匙插入口的所述空轉鎖或所述非空轉鎖上,該防技鑰匙插入口與一個鑰匙插入口(81、225)在鎖的一端是相鄰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所述變匙彈子與所述鑰匙接觸的部位包括有變匙彈子的一端(31)或變匙彈子上突起的撥臺(146、168)或變匙彈子上凹入的撥槽(156、157、169);該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部位(31、146、156、157、168、169)在所述空轉鎖或非空轉鎖上的設置位置有:①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所述彈子槽中而不在鑰匙孔內;或②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鑰匙孔(28)中;或③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設在被鎖蓋(8)遮擋而隱藏於鎖內的環形槽(220)中;或④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鎖體(13)內孔凹入的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驅動凹槽(80)中;或⑤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與鎖體(13)的內孔表面(45)接觸的位置,該內孔表面(45)與被鎖蓋(8)遮擋、而凹入鎖體的環形槽(43、220)或階梯形環形槽相通,該階梯形環形槽是由凹入鎖體淺的環形凹槽(220)和凹入鎖體深的卡槽(18)構成,或由鎖體內孔表面(45)與凹入鎖體的凹槽(45)構成;或⑥變匙彈子上不與鑰匙接觸的所述部位在閉鎖或在第一步解鎖下,在鑰匙孔(28)或非鑰匙孔中,在解鎖下或進入第二步解鎖下,變匙彈子上不與鑰匙接觸的部位進入到鎖蓋(8)遮擋區域內的鎖體上的防技凹槽(38)或環形槽(220)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所述變匙彈子的形狀包括圓條形變匙彈子(3)或非圓條形的變匙彈子(3),非圓條形的變匙彈子的形狀有葉片變匙彈子(3),或異形葉片變匙彈子(173),或月牙形變匙彈子(178);變匙彈子上設有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所述凹槽的形狀包括有: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V形凹槽(40),或凹槽口大於凹槽底的U形凹槽(163),或凹槽口與凹槽底的寬度相同的形凹槽(30);所述階梯形凹槽(171)的形狀或組合方式有以下幾種:①由所述凹槽(30、40、163)與一頭大另一頭小的T形槽連接構成;或②由所述凹槽(30、40、163)與I字形槽(69)橫向連接構成,該I字形槽(69)的長度大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或③由所述凹槽(30、40、163)與I字形槽(170)的一端連接構成,I字形槽(170)的槽寬小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或④由U形凹槽(30)或U形凹槽(163)與V形凹槽(40)連接構成;或⑤由相同寬度的兩個U形凹槽(30)連接構成,該凹槽深度大於所述彈子上的凹槽深度;或⑥由所述(30、40、163)與開口槽(49)連接構成,該開口槽(49)的槽寬大於所述凹槽(30、40、163)的凹槽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或3或6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所述防技術開鎖或/和控制由A鑰匙或B鑰匙解鎖的變匙彈子,在鎖上的設置方式:①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在閉鎖下或所述鑰匙解鎖下都與鎖銷(11)或子鎖銷(63)上的所述底部(71、57)或 鎖銷的凹槽(54)上的凹槽底(205)在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或②在閉鎖或鑰匙第I步解鎖下變匙彈子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的卡臺(174)與鎖芯或空轉鎖芯上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29)接觸,在鑰匙或鑰匙第2步解鎖下,所述彈簧(29)由壓縮狀態進入到釋放彈力的伸長狀態下時,才由變匙彈子的一端(223)或與所述鑰匙接觸的一端(31)從空轉鎖芯或鎖芯進入到鎖體(13)內孔凹入的環形槽(43、220)或階梯形的環形槽(129)後,變匙彈子上的所述凹槽或階梯形凹槽才與鎖銷或子鎖銷上的所述底部(17、57)或鎖銷的凹槽(54)上的凹槽底(205)在相對應位置的解鎖狀態;或③變匙彈子上的一端(31)在閉鎖下或在所述鑰匙解鎖下都在所述的彈子槽(92)內;或④變匙彈子上的一端(223)或變匙彈子上與所述鑰匙接觸的一端(31),在閉鎖下或在鑰匙第I步解鎖下在鎖芯或空轉鎖芯上,在解鎖下或鑰匙第2步解鎖下,所述變匙彈子的一端(223)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一端(31)進入到鎖體(13)內孔凹入的驅動凹槽(80)或環形凹槽(220)或階梯形的環形槽(129)中的解鎖狀態;或⑤變匙彈子上的一端或變匙彈子上與鑰匙接觸的一端(31),在閉鎖下或在鑰匙第I步解鎖下,在鎖體(13)內孔的所述驅動凹槽(80)中,在所述鑰匙解鎖或鑰匙第2步解鎖下,變匙彈子上的所述一端或與鑰匙接觸的所述一端(31)進入到鑰匙孔(28)或所述彈子槽(93)中的解鎖狀態;或⑥變匙彈子上的一端或變匙彈子與鑰匙接觸的一端(31)閉鎖或鑰匙的第I步解鎖下在鑰匙孔(28)中,在所述鑰匙解鎖或鑰匙進入第2步解鎖下,該變匙彈子上的所述一端或與鑰匙接觸所述一端(31)進入到所述的彈子槽(93)中的解鎖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所述鎖銷(11)在空轉鎖或非空轉鎖上的設置方式有以下幾種:①鎖銷(11)在鎖芯(10)或空轉鎖芯(26)的鎖銷槽(7、99)中,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14)與鎖體(13)上的卡槽(18)或防技凹槽(38)或階梯形凹槽接觸,所述防技凹槽(38)的凹槽寬度是鎖銷厚度或外徑兩倍以上,所述階梯形凹槽是由凹入鎖體深度大的卡槽(18)與凹入鎖體深度淺的環形凹槽(220)構成;或②鎖銷(11)在空轉鎖芯(26)的鎖銷槽(7、99)中,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14)與空轉鎖芯的表面相切或凹入空轉鎖芯(26)內,鎖銷(11)上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子(20)上開口槽(25)在相對應位置,解鎖下,鎖銷與轉子(20)上的開口槽(25)接觸;或③鎖銷(11)在空轉鎖芯(26)的鎖銷槽(7、99)中,由鎖銷上與所述底部(17)相對的一邊(95)與空轉鎖芯的表面相切或平齊,而與鎖體(13)上的傳動杆(98)、彈珠(96)、彈簧(97)順序接觸,所述與空轉鎖芯的表面相切或平齊的鎖銷的一邊(95)的厚度或寬度,與所述傳動杆(98)的厚度或外徑相同,或與傳動杆(98)的厚度或外徑大兩倍以上,由傳動杆與轉子(20)上的防技開口槽(152)在相對應位置,或由傳動杆與轉子(20)上的條形槽(77)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鑰匙解鎖下,鎖銷上進入變匙彈子、彈子上的所述凹槽(30、34、40、163)或階梯形凹槽(171)的所述底部包括有鎖銷(11)上的底部(17)或子鎖銷(62)上的底部(57)或鎖銷(11)的底部(17)上凹入的凹槽(54.55.204)上的凹槽底(205);該所述底部(17、57、205)的形狀有以下幾種:①所述底部(17.57.205)的形狀是上寬下窄的V形邊底部(39);或②所述底部(17、57、205)是上寬和下寬的寬度相同的U形邊底部(36);或③所述底部(17、57、205)是上寬下窄的圓弧形邊即U形邊底部(210);所述鎖銷的形狀包括有圓條形鎖銷(161)或非圓條形鎖銷(1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安全鎖,其特徵是:所述鑰匙或所述A鑰匙、B鑰匙的形狀或構成有以下數種:①在鑰匙的匙杆(32)的部分區域上有能進入鎖芯或空轉鎖芯上的匙槽(81)和所述彈子槽內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由突起的曲線或若干個齒或牙花(232)構成的匙面(231),匙面的一端(235)到鑰匙手把(111)之間一定長度的匙杆(32)上是沒有匙面的非工作區(114),非工作區的一端,與鑰匙手把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112)的一端疊加的並聯或錯位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所述L形連接杆(120)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或鑰匙手把相連的連接杆(112),與所述匙杆(32)平行而 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②在鑰匙的匙杆(32)上既設有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至少一個彈子槽(115),又設有在匙面(191)上突起的可進入所述彈子槽(92、93)的至少一個凸臺或條杆(119),以及能使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端頭從匙杆上通過的至少一個圓錐孔或階梯形孔或通孔(116);由匙杆與鑰匙手把連接,或由匙杆的一端(114)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112)的一端(113)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或由匙杆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所述連接杆(112)或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與所述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③鑰匙的匙杆(32)上設有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凹入的所述撥槽(156、157、169)接觸的,在匙杆上突起的曲線導軌(197)即非直線形導軌(197),曲線導軌的一端(189)與匙杆(32)的埠位置連接,曲線導軌的另一端(198)與靠近鑰匙手把位置的匙杆連接;所述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連接構成非曲線形鑰匙,所述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的一端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連接構成曲線形鑰匙;所述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與所述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④鑰匙的匙杆(32)上有能進入所述彈子槽內與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在匙杆上突起高度不完全相同的若干個凸臺或條杆(121、122),匙杆的一端與鑰匙手把(111)上的連接杆的一端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鑰匙上的連接杆與匙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⑤鑰匙的匙杆(32)上I匙面(191)和2匙面(195)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的所述撥槽(155、.156,169)接觸的,排列順序相反、形狀相同的兩條曲線導軌(197)即I號曲線導軌和2號曲線導軌,該曲線導軌在I匙面、2匙面上突起;所述排列順序相反,是由I匙面(191)上的1號曲線導軌(197) —端(189)在鑰匙埠位置,2號曲線導軌(197)的同一端(189)就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2匙面(195)上,由I匙面(191)上的I號曲線導軌(197)的另一端(198)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2號曲線導軌(197)上相同的另一端(198)就在鑰匙埠位置的第2匙面(195)上;由匙杆與鑰匙手把連接,或由匙杆的一端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一端疊加並聯或錯位連接,或由匙杆與鑰匙手把上L形連接杆連接;所述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與所述匙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⑥鑰匙的匙杆(32)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所述撥臺(144、145、146、147、168)接觸的,在匙杆的1匙面(180)與2匙面(181)上設置有排列順序相反、形狀相同的兩個內銑齒(184、187);所述排列順序相反是由一條內銑齒(184、187)的一端(183、186)在鑰匙埠(182)位置的1匙面(180)上,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內銑齒(184、187)上的同一端(183、186)就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2匙面(181)上,由在1匙面(180)上的內銑齒(183、186)的另一端(185、188)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內銑齒(184、187)上的相同的另一端(185、188)就在鑰匙埠(182)位置的2匙面(181)上;由所述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連接,或由所述匙杆(32)的一端與鑰匙手把上的連接杆連接,或由所述匙杆(32)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連接;所述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的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與所述匙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⑦鑰匙的匙杆(32)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上所述的撥臺(144、145、146、147、168)接觸的,在匙杆的1匙面(180)與2匙面(181)上排列順序相反、形狀相同的兩條外銑齒(191、195);所述排列順序相反是由一條外銑齒(191)的一端(190、193)在鑰匙埠(189)位置的1匙面(180)上,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外銑齒(195)上的同一端(190、193)就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2匙面(181)上,該一條外銑齒(191)的另一端(192、194)在靠鑰匙手把(111)位置的1匙面(180)上,形狀相同的另一條外銑齒(195)上的相同的另一端(192、194)就在鑰匙埠(189)位置的2匙面(181)上;由匙杆(32)與鑰匙手把(111)上的連接杆連接,或由匙杆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連接;所述匙杆(32)與連接杆或L形連接杆上的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或⑧鑰匙的匙杆(32)上設置有與鎖上同一組的所述彈子、變匙彈子接觸的,形狀相同的,但排例方向相反的兩個匙面(231),該兩個匙面的一端到鑰匙手把(111)之間一定長度的匙杆(32)上是沒有所述匙面(231)的非工作區(114),由非工作區的一端,與鑰匙手把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條杆的一端疊加並聯連接,或與鑰匙手把上的L形連接杆(120)連接;該L形連接杆上與鑰匙手把相連的條杆(112)或鑰匙上的條杆與匙杆(32)平行而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該所述匙面(231)是由在匙杆(32)上突起的曲線或若干個齒或牙花(232)構成,兩個形狀相同,排列順序相反的兩個匙面之間相距一定距離。
【文檔編號】E05B27/02GK103938935SQ201410134227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7日
【發明者】餘義倫 申請人:餘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