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評李小龍(做不了替身的武指不是好導演)
2023-05-31 05:37:15 1
好久沒看到打戲如此精彩、文戲如此詼諧的懸疑動作片了!
看似毫不相關的一群人,因一個裝有1000萬美元的行李箱,被召集到某輛疾馳的列車上。
代班殺手「瓢蟲」奉命盜竊行李箱;
話癆殺手「橘子」「檸檬」兩兄弟受僱保管箱子;
看似人畜無害的蘿莉「王子」想利用箱子炸死黑幫老大「白死神」;見財起意的殺手「毒蜂」欲將箱子佔為己有;誓要從「王子」手中救出兒子的日本父親、以及為妻子報仇的墨西哥殺手「惡狼」也齊聚一堂......
看似風平浪靜的東方列車上,一場血腥殺戮正在醞釀。而這一切,全是「白死神」設的局……
影片匯聚了布拉德·皮特、亞倫·泰勒-詹森、布萊恩·泰裡·亨利、真田廣之、麥可·珊農、瑞安·雷諾茲、查寧·塔圖姆、桑德拉·布洛克等演員,可謂星光熠熠。
複雜多變的人物關係,迷霧重重的懸念反轉,加之酣暢淋漓的動作場面,讓這部《子彈列車》備受關注。
非線敘事 黑色暴力
動作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穩了
《子彈列車》獨特的敘事結構和鮮明的風格,讓人忍不住想起蓋·裡奇和昆汀·塔倫蒂諾。
非線性敘事搭配懸疑犯罪故事,人物在命運中你方唱罷我登場;
看似無關實則有關的角色關係,嘮叨、戲謔的臺詞,血腥酣暢的港式打鬥,荒誕燃炸的日漫氛圍,充斥著強烈的黑色暴力風。
而本片真正刺激觀眾腎上腺的,還得是賞心悅目的打鬥。
罪犯、殺手、黑幫大佬齊聚一堂,於血腥殺戮中上演動作版「東方快車」謀殺案。
影片打鬥主要分三類:
01
輔助型——熱兵器槍戰
現代社會,熱兵器殺人於千裡之外。相比於突顯子彈的威力,片中槍戰多營造出一種戲謔、幽默的氛圍。
「橘子」「檸檬」兩兄弟爭論謀殺人數時,嘴炮式臺詞搭配槍戰,緊張刺激之餘又不失風趣。
02
主導型——冷兵器劍戟
冷兵器作戰更近於近身肉搏,搭配武器本身具有的文化屬性與精神氣質,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觀賞價值。
《子彈列車》中「長老」(真田廣之 飾)以居合道、逆刀斬對陣「白死神」及其爪牙,致敬日本劍戟片。
打鬥砍殺反映出「長老」正直、堅毅、忠誠等傳統武士道精神,與離德背情的「白死神」形成對比。
03
插科打諢型——「雜耍」功夫喜劇
《子彈列車》多處凸顯出成龍式「雜耍」功夫喜劇的打鬥風格。
迎戰「惡狼」時,「瓢蟲」以手提箱作為盾牌,明哲保身。
安靜的車廂內,面對實力懸殊的敵手,「瓢蟲」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無需武器傍身,僅一些小道具,哪怕是徒手,也能間接地、出其不意地克制對方。這便是「雜耍」功夫喜劇的核心。
從吧檯到過道,從車廂內到列車外,從站臺博弈到鐵軌對峙……配合多種場景,《子彈列車》裡的動作場面不僅有技巧支撐,還足夠好看。
到底是什麼樣的導演,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從武指到導演
叫「大衛·某奇」的男人不簡單
叫「大衛·某奇」的導演,其作品風格化明顯:
聚焦於人性犯罪領域的大衛·芬奇,遊走於現實與夢境的大衛·林奇,以及《子彈列車》的導演——大衛·雷奇,一個將動作類B級片推向主流的男人。
△ 大衛·雷奇
回望成名路,大衛·雷奇算是厚積薄髮型的導演。
01
興趣積累
大衛·雷奇大學時期曾在伊諾山度武館接受訓練,而美國武術家丹尼·伊諾山度全面繼承了李小龍的格鬥藝術。
電影《警察故事》是大衛·雷奇心中揮之不去的經典。當替身演員時,大衛·雷奇會特意把成龍的打鬥片段剪下來,晚上回家一看就是三個半小時。
△ 節目「布拉德·皮特與大衛·雷奇的音像店」
02
替身、武指階段
上世紀90年代末期,香港影人帶領中國功夫打入國際市場,對大衛·雷奇的影響極大。
1997年,大衛·雷奇與查德·斯塔赫斯基聯合創辦了電影特技公司「87eleven」。那時,二人還沒有拍出《疾速追殺》,公司也只是為影片設計特技動作。
△ 左至右:大衛·雷奇、基努·裡維斯、查德·斯塔赫斯基
1998年,洪金寶出演動作警匪劇《過江龍》,大衛·雷奇在劇中演了個小角色。
△ 《過江龍》(1998)
袁和平擔任《黑客帝國》武術指導期間,大衛·雷奇向其求教,學到些功夫技法。
進軍好萊塢的林嶺東於2003年拍攝《地獄醒龍》時,大衛·雷奇不僅出演男主人公的小舅子,還被林嶺東相中,為尚格·雲頓設計動作。
△ 《地獄醒龍》(2003)
此前,大衛·雷奇已在《密殺指令》中擔任尚格·雲頓的替身,並飾演探員一角。
△ 《密殺指令》(2001)
該階段,大衛·雷奇還與布拉德·皮特結緣,五次作為他的替身。
二人第一次相遇,是在《搏擊俱樂部》,片中布拉德·皮特神出鬼沒,大衛·雷奇則扮演他的一個「分身」。
《特洛伊》布拉德·皮特起身跳躍刺殺的戲碼,由大衛·雷奇設計。
《史密斯夫婦》中撞車鏡頭,也由大衛·雷奇完成。
早期的雷奇名不見經傳,不過很快,他便憑藉特技的優勢在影壇發光發熱。
03
副導演階段
2005年,大衛·雷奇第一次擔任編劇,自編自演了一部偽紀錄電影《打星的自白》,講述一個動作明星從努力奮進到自我迷失的歷程。
△ 《打星的自白》(2005)
此後,大衛·雷奇在《拳皇》《機械師》《王者之劍》等作品中擔任副導演。
此類電影以熱血拼殺為賣點,大衛·雷奇多負責動作設計、武術指導;同時,還提供前期動作編排的創作概念,協助演員進行體能訓練。
△ 《機械師》(2011)
漫改類作品以大量動作戲為賣點,需要觀賞性較強的動作特技。
作為《金剛狼2》《忍者神龜:變種時代》《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美國隊長3》等電影的副導演,大衛·雷奇結合人物形象設計了符合角色性格的精彩打鬥。
於是,金剛狼、忍者神龜成了都市浪客,美國隊長、黑豹、黑寡婦的動作則致敬香港功夫片。
△ 《金剛狼2》(2013)
△ 《忍者神龜:變種時代》(2014)
△ 《美國隊長3》(2016)
藉此,「87eleven」發揮出應有的優勢,大衛·雷奇由此獲得躍升。
04
導演階段
直到2014年,大衛·雷奇、查德·斯塔赫斯基聯合執導了《疾速追殺》。
△ 《疾速追殺》(2014)
該系列後兩部,雷奇擔任製片人,繼續把控特技細節。
影片以純動作打鬥戲主導劇情,將格鬥、槍戰、追車融合在一起,簡單粗暴,觀眾大呼過癮。
之後,大衛·雷奇執導了間諜片《極寒之城》。
△ 《極寒之城》(2017)
賽博朋克式的影調凸顯冷戰時期的凜冽,「偽長鏡頭」一氣呵成,搭配查理茲·塞隆颯爽的身姿,凸顯出大衛·雷奇的暴力美學思維。
大衛·雷奇執導的《死侍2:我愛我家》Cult味十足。
△ 《死侍2:我愛我家》(2018)
死侍與「電索」車廂內的打鬥酣暢淋漓,對戰「紅坦克」時惡趣味滿滿。
由雷奇執導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動作場面越發複雜。
△ 《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2019)
飛車躲炮彈,鐵鏈鎖直升機等場面,詮釋了什麼叫「以血肉之軀對抗機械化武器」。
血腥的廝殺場面,風趣的包袱笑料,以及回歸家庭的主題,亦凸顯出大衛·雷奇電影的風格。
「反配方」化的港式俠義
用極致動作打造娛樂的藝術
縱觀大衛·雷奇參與製作的影片,其敘事風格、主題內核不言自明。
01
悲情英雄
大衛·雷奇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多是些無家可歸、被組織壓榨、被命運捉弄的悲情英雄。
約翰·威克也好,死侍也罷,前期是法外狂徒,因女性角色而改邪歸正。可好景不長,妻子遇害後被迫復仇。
△ 《疾速追殺》
他們逃不出殺手的宿命,甚至淪為權力爭鬥的犧牲品。儘管如此,仍掙扎求生,渴求回歸家庭。
△ 《子彈列車》
02
極致的動作,純粹的娛樂
大衛·雷奇的作品多為觀眾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動作場面,融格鬥、槍戰、中國功夫於一體,拳拳到肉的實戰型動作戲搭配風格化的影像語言,使打鬥更加賞心悅目。
△ 《疾速追殺3》中「一鏡到底」的摩託追逐
敘事層面,大衛·雷奇將娛樂的藝術發揮到極致。
角色詼諧有趣,且不失感動。《子彈列車》中「橘子」「檸檬」通過動畫角色「小火車託馬斯」給人貼標籤,戲謔、調侃隨處可見。
當「檸檬」靠在「橘子」屍體旁,搭配《Five Hundred Miles》哀婉的曲風,兄弟情深溢於言表。
同時,大衛·雷奇會將明星效應發揮到極致,布拉德·皮特、查寧·塔圖姆、瑞安·雷諾茲、桑德拉·布洛克等明星為一錘子買賣前來助陣。
△ 從左到右:查寧·塔圖姆、瑞安·雷諾茲、桑德拉·布洛克
03
港風情義
香港電影裡的兄弟情義簡單卻真摯,超越一切利益關係。
《疾速追殺》裡威廉·達福飾演的殺手,雖說委身組織,但仍會為兄弟兩肋插刀,甚至犧牲自己。
當下的好萊塢呈現出一種「配方化」的創作趨勢。
商業電影多湧現出超英敘事的特徵,同質化的故事節奏、千人一面的人物形象、飛天遁地的奇觀再現,使觀眾倍感疲勞。
然而大衛·雷奇卻起到了「反配方」的功效。
雖說故事中的主角象徵個人英雄主義,但細緻入微的心理刻畫,感同身受的角色遭遇,以及別具一格的動作場面,讓觀眾記住了這個經歲月洗禮仍極富個性的大衛·雷奇。
也正因這份極致與堅持,大衛·雷奇在《子彈列車》裡的動作設計才會得到布拉德·皮特的讚賞與信任。
曾經,動作B級片被貼上粗製濫造的標籤;如今,當一種風格被做到極致,也會被冠以藝術的佳名。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