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圖象輸出裝置及圖象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4:25:41 3

專利名稱: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圖象輸出裝置及圖象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後輸出圖象的技術,詳細地說,涉及將經過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迅速向圖象輸出裝置傳輸,從而使圖象的輸出迅速化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印刷媒體及液晶畫面等各種輸出媒體上形成象點,從而表現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作為各種圖象機器的輸出裝置,得到廣泛使用。在這些圖象輸出裝置中,圖象被細分成稱作「象素」的小區域的狀態處理,在這些象素上形成象點。在象素上形成象點時,毫無疑問,對每一個象素而言,只能成為形成象點或不形成象點中的某一個狀態。可是,從整個圖象上看,卻有可能產生象點稠密形成的區域和稀疏形成的區域。這樣,通過改變象點的形成密度,就可以輸出圖象。例如,在印刷用紙上形成黑墨水的象點時,象點稠密形成的區域顯得暗,反之,稀疏形成的區域則顯得亮。另外,在液晶畫面上形成光點的象點時,象點稠密形成的區域顯得亮,稀疏形成的區域則顯得暗。所以,如果適當控制象點的形成密度,就能輸出多灰度的圖象。
旨在控制象點的形成密度的數據,通過對要輸出的圖象的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後產生。得到的數據,被供給圖象處理裝置。在圖象處理裝置中,按照供給的數據,在各象素上形成象點。其結果,就可以在輸出媒體上,以適當的密度形成象點,輸出圖象。
近幾年來,對這些圖象輸出裝置,提出了輸出圖象的高質量化及大圖象化的要求。對於高質量化的要求,將圖象分割成更細的象素,是個有效的途徑。這樣,將象素變小後,在象素上形成的象點就不醒目,可以使圖象質量得到提高(例如,特開2000-115716號公報)。另外,對於大圖象化的要求,也可以通過增加象素數量的方法實現。毫無疑問,使每一個象素變大,也能加大輸出圖象,但這樣會帶來圖象質量的下降,所以對於大型化的要求,增加象素數量是行之有效的。
可是,滿足輸出圖象的高質量化及大圖象化的要求後,勢必會出現難以迅速輸出圖象的問題,就是說,為了大圖象化而增加象素數量的情況就不必說了,為了圖象的高質量化而將一個個象素變小時,結果也使1個圖象包含的象素數量增加。如前所述,由於圖象輸出裝置是接收供給的控制象點的形成的數據後輸出圖象的,所以1個圖象包含的象素數量增加後,供給數據所需的時間就要增加,迅速輸出圖象就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課題,目的在於將控制象點的形成的數據,迅速供給圖象輸出裝置,從而可以使圖象的輸出迅速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1圖象輸出控制系統採用下述結構。即其特徵在於是包括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處理裝置和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所述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所述圖象輸出裝置,包括接受關於所述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個數數據接受單元;給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序列選擇單元;根據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選擇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象素位置決定單元;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單元。
另外,與上述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對應的本發明的第1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是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第1工序;給該每個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第2工序;根據所述決定的象點的個數和所述選擇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第3工序;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第4工序。
在本發明的這種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及圖象輸出控制方法中,給每一個由多個象素構成的象素組,生成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數據。另外,特定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而且,在形成象點之際,根據特定的序列和象素組的象點的個數的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根據這樣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
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可以用比表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有無象點的數據少得多的數據量表示。所以,一旦將圖象數據變換成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就能夠減少數據的傳輸量,進行迅速的傳輸。因此,例如即使是象素數甚多的圖象,也能用很短的時間完成數據輸送,從而迅速地輸出圖象。
另外,象素組內的象素位置,取決於象點個數的數據和象素的序列——表示該象素組內各象素以什麼樣的順序形成象點的序列。在這裡,在決定象素位置之際,使用每個象素組特定的序列決定象素位置。因此,例如,即使形成相同個數的象點的象素組連續時,也能使每個象素組在不同的象素位置上形成象點。這樣,用有規則的圖案形成的象點就不醒目,就能避免使圖象質量惡化的危險。
此外,在供給象點個數的數據之際,還可以採用編碼化的狀態供給。而且,還可以將該數據解碼成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後決定象素位置。將象點個數的數據編碼化後,就能壓縮數據量,有效地傳輸數據,進而能夠迅速地輸出圖象。
在這種第1圖象處理系統及圖象處理方法中,還可以採用下述方法。首先,在決定象點個數之際,根據給二維排列的每一個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抖動矩陣,決定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接著,在決定象素位置之際,將決定所述象點個數使用的抖動矩陣,分割成多個象素組,根據給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大小關係,特定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素的序列。然後,從多個存儲的該序列中,選擇與在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1個序列,根據選擇的序列和象點個數,決定象素位置。
採用抖動矩陣後,能夠迅速決定象點個數。另外,如果根據和決定象點個數使用的抖動矩陣相同的矩陣,設定為了由象點個數決定象素位置而使用的序列後,決定象點個數的處理和決定象素位置的處理就親自整合,所以能夠適當決定象素位置,進而還能夠以很高的圖象質量輸出圖象,作為抖動矩陣,分散型及密集型的就不必說了,還可以使用藍噪聲矩陣或梯度噪聲矩陣等各種矩陣。使用這樣的抖動矩陣後,形成的象點,就成為集各種矩陣的特點於一身的象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2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是包括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處理裝置和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所述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所述圖象輸出裝置,包括接受關於所述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個數數據接受單元;根據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象素位置決定單元;
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單元。
採用這種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後,在圖象處理裝置中,因為至少對於多個象素組來說,以使象素組的每一個都互不同的狀態,決定象點的個數,所以可以降低以規則的圖案形成的象點的可能性。還能構成與該第2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對應的第2圖象輸出控制方法,這時也能夠獲得同樣的作用效果。
另外,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圖象輸出裝置,採用下述結構。即其特徵在於是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個數數據接受單元;給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序列特定單元;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象素位置決定單元;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單元。
另外,與上述圖象輸出裝置對應的本發明的圖象輸出方法,其特徵在於是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方法,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工序A給每個接受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的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工序B;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工序C;
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工序D。
在本發明的這種圖象輸出裝置及圖象輸出方法中,接受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決定在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在決定的象素位置上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
如前所述,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可以用比表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有無象點的數據少得多的數據量表示。所以,如上所述地輸出圖象後,例如即使是象素數甚多的圖象,也能迅速地接受數據,所以能夠迅速地輸出圖象。
另外,象素組內為了決定象素位置而使用的象素的序列,給每個象素組特定,因此,例如,即使形成相同個數的象點的象素組連續時,也能給每個象素組決定不同的象素位置。這樣,用有規則的圖案形成的象點就不醒目,就沒有使圖象質量惡化的危險。
此外,在接受象點個數的數據之際,還可以採用接受編碼化狀態的數據,再將該數據解碼成表示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數據後,決定象素位置。將象點個數的數據編碼化後,就能壓縮數據量,所以能夠有效地接受象點個數的數據,能夠更加迅速地輸出圖象。
在這種圖象輸出裝置及圖象輸出方法中,可以將相互鄰接、而且具有所定位置關係的多個象素,作為所述象素組歸納。
作為象素組歸納的象素,未必需要相互鄰接,但是如果將相互鄰接、而且具有所定位置關係的象素,作為所述象素組歸納,就使決定象點個數或決定象素組內的象素位置的處理變得容易,所以是理想的。
進而,在這種圖象輸出裝置及圖象輸出方法中,可以預先以該序列被以所定的順序二維排列的序列矩陣的形態,存儲所述多個序列,在決定象素位置之際,從該序列矩陣存儲的多個序列中,選擇1個與在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序列,決定象素位置。
這時,以適當的順序排列序列矩陣存儲的多個序列,可以涉及多個象素組,得到適當的象素位置。其結果,可以改善形成的象點的分布,以很高的圖象質量輸出圖象。
在這種序列矩陣中,可以採用下述方法,根據抖動矩陣,進行設定。首先,將抖動矩陣分割成多個象素組。這樣得到的象素組,包含多個象素,給各象素對應附加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根據這些臨界值的大小關係,給每個象素組設定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的序列。
抖動矩陣的臨界值,設定成使形成的象點成為適當的分布,所以使用根據抖動矩陣設定的序列矩陣,就可以輸出象點適當分布的圖象質量很高的圖象。
另外,在決定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之際,還可以採用如下方法。即根據選擇的序列,給每個象素決定象素組內的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順序的順序值。然後,比較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決定的順序值,從而檢出該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
這樣,只比較某個象素的順序值和象點個數,就能立即判斷該象素是否形成象點。例如,假使某象素組形成N個象點,順序值越小,越容易形成象點,就可以認為順序值從第1到第N的象素形成象點。所以,這時,檢出順序值在象點個數以下的象素,就能迅速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
或者,還可以採用如下方法決定象素位置。首先,設象素組包含的象素數為N、該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為M時,生成由意味著形成象點的M個連續的數據和意味著不形成象點的N-M個連續的數據構成的中間數據。這些中間數據,可以由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很容易地生成。接著,根據選擇的序列,給每個象素決定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順序的順序值。然後,根據該順序值,從所述中間數據讀出符合的數據,從而檢出該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
這樣,只要從中間數據讀出符合於順序值的部分的數據,就能迅速判斷該象素是否形成象點,所以能夠迅速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
另外,從中間數據讀出符合的數據之際,還可以採用下述方法。首先,將中間數據,向意味著形成象點的數據被分配的方向,位移相當於所述順序值的個數的數據。然後,作為符合的數據,讀出位於該移動側的端部的數據。
這樣,使中間數據位移後,只要始終讀出位於中間數據的端部的數據就行,所以可以簡便地讀出符合的數據,是很合適的。
進而,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第1圖象處理裝置採用下述結構。即其特徵在於
是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
另外,與上述圖象處理裝置對應的本發明的第1圖象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是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圖象處理方法,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工序(a);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工序(b);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工序(c)。
在本發明的第1圖象處理裝置及第1圖象處理方法中,即使相同的圖象數據在多個象素組中連續出現時,也能輸出不同的個數數據。因此在圖象輸出裝置中,可以避免多個象素組在相同的位置形成象點,所以能夠切實避免以有規則的圖案形成象點而導致圖象質量惡化的現象。
另外,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可以用比表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有無象點的數據少得多的數據量表示。所以,即使是象素數甚多的圖象,也能迅速地將數據供給圖象輸出裝置,迅速地輸出圖象。
另外,在決定象點個數之際,還可以通過比較被象素組歸納的象素的圖象數據,和相當於被該象素組歸納的象素數的圖象數據的多個臨界值,從而決定象點的個數。在這裡,多個臨界值,既可以作為和構成象素組的象素同樣排列的臨界值的矩陣,也可以作為只由多個臨界值構成的臨界值的集合或數列。
這樣,預先設定多組臨界值,可以簡便且適當地決定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
此外,在供給控制數據之際,還可以先將象點個數的數據編碼化後供給。將象點個數的數據編碼化後,就能壓縮數據量,所以能夠有效地供給控制數據。
在這種圖象處理裝置及圖象處理方法中,還可以按照所定的多個歸納象素,從而生成分割所述象素的多個象素組,同時根據該象素組歸納的象素的圖象數據,給每個象素組決定該象素組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
在決定象素組的象點的個數之際,還可以首先預先對各象素判斷是否形成象點後存儲,接著根據判斷結果,給每個象素組決定象點的個數。可是,如果先將圖象分割成多個象素組,再根據各象素組的圖象數據,給每個象素組決定象點的個數,就不需要預先存儲多個象素的判斷結果,所以是理想的方法。
在第1圖象處理裝置及第1圖象處理方法中,作為使象素組歸納的圖象數據和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對應關係,在各象素組中互不相同的樣態,可以採用各種樣態。但採用下述方式較好。即決定象素組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後,使對象素組歸納的圖象數據產生的灰度誤差,至少在所定範圍內的象素組間相互抵消。這樣,可以採用各種方法,例如給圖象數據附加雜波等。但如前所述,根據抖動矩陣,可以通過決定象點個數來實現。
這樣,如果在象素組中產生的灰度誤差,至少在所定範圍內的象素組間相互抵消,那麼因為能夠減少誤差,所以可以改善輸出圖象的質量。
另外,為了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第2圖象處理裝置採用下述結構。即其特徵在於是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圖象處理裝置,具有預先存儲給二維排列的每個象素設定了臨界值的抖動矩陣的抖動矩陣存儲單元;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通過比較所述象素組歸納的各象素組的象素數據和所述抖動矩陣中對應的象素設定的所述臨界值,從而決定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
這樣,通過和抖動矩陣的臨界值進行比較,決定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後,就能夠按照圖象數據適當決定象點個數,進而能夠以很高的圖象質量輸出圖象,所以是很理想的。
進而,本發明還可以作為由計算機實施、旨在實現上述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圖象輸出方法及圖象處理方法的程序把握。因此,本發明還包含下述程序,或作為記錄了該程序的記錄媒體的樣態。就是說,與上述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對應的本發明的程序,即其特徵在於是由計算機實施、根據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得到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程序,具有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第1功能;給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第2功能;根據所述決定的象點個數和所述選擇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第3功能;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第4功能。
這種程序實現的所述第1功能及所述第2功能,還可以作為如下的功能。即該第1功能,是根據給二維排列的每一個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抖動矩陣,決定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功能。另外,該第2功能,可以作為實現將決定所述象點個數使用的抖動矩陣,分割成多個象素組,根據給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大小關係,特定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素的序列的功能,和從被所述抖動矩陣的各象素組存儲的序列中,選擇與在所述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1個序列的功能的功能。
或者,本發明程序,還可以作為如下的樣態把握。即還可以作為實現下述功能的程序把握是由計算機實施、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程序,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功能(A)給接受了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功能(B);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功能(C);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功能(D)。
進而,與上述圖象處理方法對應的本發明的程序,其特徵在於是由計算機實施、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程序,實現下述功能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功能(a);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功能(b);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功能(c)。
再加上,本發明還可以作為這些各種程序可以被計算機讀取地記錄的記錄媒體把握。
如果使計算機讀入這些程序或被記錄媒體記錄的程序,使用該計算機實現上述的各種功能後,即使是象素甚多的圖象,也能迅速輸出圖象。


圖1是以印刷系統為例,講述發明的概要的說明圖。
圖2是表示作為本實施方式的圖象處理裝置的計算機的結構的說明圖。
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印表機的簡要結構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墨水噴出頭中墨水噴嘴Nz的排列的說明圖。
圖5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圖象處理裝置中進行的圖象印刷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6(a)、圖6(b)是表示進行析象度變換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8是放大例示抖動矩陣的一部分的說明圖。
圖9是表示參照抖動矩陣,判斷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0(a)、圖10(b)是表示按照象素組求出象點個數的數據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12(a)~圖12(d)是表示在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求出象點個數根據象點個數的數據決定象素位置處理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3(a)~圖13(c)是表示在第1變形例中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的求出象點個數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4(a)~圖14(c)是表示在第2變形例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的求出象點個數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5是表示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1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17(a)、圖17(b)是表示按照象素組內有無邊緣,用平均灰度值置換象素組內各象素的灰度值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8(a)~圖18(c)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中,由計算機輸出的數據的形式的說明圖。
圖19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中,由計算機輸出的數據形式的其它樣態的說明圖。
圖20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21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22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大中小象點數據變換處理中參照的變換表的示意圖。
圖23(a)、圖23(b)是表示在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由象點數據生成象點個數數據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24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25是表示參照抖動矩陣,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26是為了將各種象點的個數數據編碼化而參照的變換表的示意圖。
圖27是表示以在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不特定象素位置地求出象點個數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28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29是表示在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根據象點個數的數據決定象素位置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30是表示在第3實施方式的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參照的解碼化表的示意圖。
圖31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中的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2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中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3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中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4(a)~圖34(c)是表示在第3實施方式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使用中間數據決定象點的種類的情況的示意圖。
圖35是表示在第1變形例的圖象印刷處理中進行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6是表示根據象素組內的平均灰度值,根本性地求出象點個數的情況的示意圖。
圖37是表示在第2變形例的圖象印刷處理中進行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8是表示在第3變形例的圖象印刷處理中進行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39是表示存儲多個象素組內的象素的序列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更明確地講述本發明的作用、效果,下面,按照如下順序講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A、實施方式的概要B、第1實施方式B-1、裝置構成B-2、圖象印刷處理的概要B-3、第1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B-4、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B-5、變形例C、第2實施方式C-1、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C-2、第2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D、第3實施方式D-1、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概要D-2、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D-3、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D-4、變形例E、其它變形例A、實施方式的概要在詳細講述實施方式之前,參照圖1,講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概要。圖1是以印刷系統為例,講述實施方式的概要的說明圖。作為圖象輸出控制系統的印刷系統,由作為圖象處理裝置的計算機10和作為圖象輸出裝置的印表機20等構成,將所定的程序,裝入計算機10,並使其執行後,計算機10及印表機20等就作為整體,作為一個印刷系統發揮作用。印表機20通過在印刷媒體上形成象點,從而印刷圖象。計算機10對要印刷的圖象的象素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旨在控制印表機20在每個象素上形成象點的數據,供給該印表機20。
在這裡,在通常的印刷系統中,計算機將圖象數據變換成表示構成圖象的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的數據後,供給印表機,根據該數據形成象點,從而印刷圖象。在這裡,要印刷的圖象的象素數增多後,伴隨著它,表示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的數據的數據量也要增多,所以由計算機向印表機供給數據就需要較長的時間,印刷所需的時間也要增加。考慮到這一點,就在圖1所示的計算機10中,設置象點個數決定模塊和個數數據生成模塊,進行如下的處理。
象點個數決定模塊,對於構成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在這裡,每個象素組的個數數據,可以將圖象數據歸納成象素組後,通過判斷每個象素組是否形成象點後生成。或者先將圖象變換成的是否形成象點的表現形式後,將象素歸納為所定的多個,生成象素組,決定各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此外,作為象素組歸納的多個象素,不是相互鄰接的象素也行。另外,個數數據生成模塊,將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向印表機20供給。
在圖1所示的印表機20中,設置著序列存儲模塊、象素位置決定模塊和象點形成模塊。在序列存儲模塊中,存儲著多個在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象素位置決定模塊,一邊參照序列存儲模塊,一邊按照下述方式決定每個象素組中應當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首先,接收一個象素組的個數數據後,從序列存儲模塊存儲的多個序列中選擇1個序列。然後,按照選擇的序列,從構成象素組的多個象素中,將個數數據指定的個數的象素,作為應該形成象點的象素選擇。這樣,象素位置決定模塊接收個數數據後,給各象素組選擇序列,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象點形成模塊,在這樣決定的象素上形成象點。其結果,就在印刷媒體上形成圖象。
這樣,在圖1所示的印刷系統中,在由計算機10向印表機20供給表示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之際,不是供給每個象素的數據,而是供給表示每個象素組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數據。這樣,與向每個象素供給是否形成象點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少供給的數據量。因此,例如,在象素包含的象素數增加時,也能由計算機10向印表機20迅速供給數據,迅速印刷圖象。下面,以這種印刷系統為例,詳細講述各種實施方式。
B、第1實施方式B-1、裝置構成圖2是表示作為本實施方式的圖象處理裝置的計算機100的結構的說明圖。計算機100,是以CPU102為中心,用總線116將ROM104及RAM106等連接而成的眾所周知的計算機。
計算機100,與旨在讀取軟盤124及小型盤126等中的數據的盤控制器DDC109、旨在與外圍設備進行數據交換的外圍設備接口PIF108以及旨在驅動CRT114的視頻接口VIF112等連接。外圍設備接口PIF108,與後敘的彩色印表機200以及硬碟118等連接。另外,如果將數位相機120及彩色掃描器122等與PIF108連接,還可以印刷數位相機120及彩色掃描器122獲得的圖象。而如果安裝網絡接口卡NIC110,就將計算機100與通信線路300連接,還可以取得與通信線路300連接的存儲裝置310存儲的數據。
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彩色印表機200的簡要結構的說明圖。彩色印表機200,是可以形成藍綠、洋紅、黃、黑的4色墨點的噴墨印表機。毫無疑問,在這4種顏色的基礎上,還可以形成包括染料濃度低的藍綠(淡藍綠)墨水和染料濃度低的洋紅(淡洋紅)墨水共計6色墨點的噴墨印表機。此外,以後根據情況,有時將藍綠墨水、洋紅墨水、黃墨水、黑墨水、淡藍綠墨水和淡洋紅墨水分別簡稱C墨水、M墨水、Y墨水、K墨水、LC墨水、LM墨水。
彩色印表機200,如圖所示,由下述部件構成驅動搭載在託架240上的列印頭241,進行噴出墨水及形成象點的機構;在託架電動機230的作用下,使該託架240朝壓紙捲筒236的軸嚮往復運動的機構;在給紙電動機235的作用下,輸送印刷用紙P的機構;控制象點的形成、託架240的移動及印刷用紙的輸送的控制電路260。
在託架240上,安裝著收納K墨水的卡盤242和收納C墨水、M墨水、Y墨水的各種墨水的卡盤243。在託架240上安裝卡盤242、243後,卡盤內的各種墨水通過未圖示的導入管,被供送給設置在列印頭241的下面的每個顏色的墨水噴出頭244~247。
圖4是表示墨水噴出頭244~247中墨水噴嘴Nz的排列的說明圖。如圖所示,在墨水噴出頭的底面,形成噴出C、M、Y、K的各種顏色的墨水的4組噴嘴列,每組的噴嘴列,以一定的噴嘴間距K擺列著48個噴嘴Nz。
控制電路260,成為由總線將CPU及ROM、RAM等相互連接的結構。控制電路260,通過控制託架電動機230及給紙電動機235的動作,從而控制託架240的主掃描動作及副掃描動作,同時還根據由計算機100供給的印刷數據,控制各噴嘴在適當的時刻噴出墨滴。這樣,在控制電路260的控制下,在印刷媒體上的適當位置上就形成各種顏色的墨點,從而可以使彩色印表機200印刷彩色圖象。
此外,從各色的墨水噴出頭噴出墨滴的方法,可以採用各種方法。即可以採用使用壓電元件噴出墨水的方式,以及用配置在墨水通路上的加熱器使墨水通路內起泡(泡沫)後噴出墨滴的方法等。另外,還可以取代噴出墨水,使用利用熱複製等的現象在印刷用紙上形成墨點的方式,以及利用靜電使各色的墨粉附著在印刷媒體上的方式的印表機。
具有上述硬體結構的彩色印表機200,通過驅動託架電動機230,使噴出各種顏色的墨水噴出頭244~247對印刷用紙P而言,沿著主掃描方向移動;還通過驅動給紙電動機235,使印刷用紙P沿著副掃描方向移動。控制電路260按照印刷數據,一邊使託架240反覆進行主掃描及副掃描,一邊在適當的時候驅動噴嘴噴出墨水,這樣彩色印表機200就在印刷用紙上印刷彩色圖象。
B-2、圖象印刷處理的概要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計算機100及彩色印表機200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後,在印刷媒體上印刷圖象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該圖象印刷處理,正如後文所述,前半部分利用計算機100內置的CPU的功能,後半部分利用彩色印表機200的控制電路260內置的CPU的功能實施。下面,參照圖5講述本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
計算機100開始圖象印刷處理後,首先,開始讀入應當變換的圖象數據(步驟S100)。在這裡,圖象數據是作為RGB彩色圖象數據進行講述。但並不局限於,對單色的圖象數據也能同樣運用。
繼讀入彩色圖象數據後,進行顏色變換處理(步驟S102)。所謂顏色變換處理,是將由R、G、B的灰度值的組合表現的RGB彩色圖象數據,變換成印刷使用的由各色的灰度值的組合表現的圖象數據的處理。如前所述,彩色印表機200使用C、M、Y、K的4色墨水印刷圖象。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中的顏色變換處理,是將由R、G、B各色表現的圖象數據,變換成由C、M、Y、K各色的灰度值表現的數據。圖象數據的處理,參照被稱作顏色變換表(LUT)的三維數表進行。在LUT中,預先存儲著對RGB彩色圖象數據,經過顏色變換得到的C、M、Y、K各色的灰度值,所以如果參照該LUT進行變換,就能夠迅速地進行顏色變換。
結束顏色變換處理後,開始析象度變換處理(步驟S104)。所謂「析象度變換處理」,是將圖象數據的析象度,變換成印表機200進行印刷的析象度(印刷析象度)的處理。如前所述,為了提高印刷圖象質量,將象素變小,以更高的析象度印刷是非常有效的。可是,在提高印刷析象度的時候,未必需要提高原來的圖象數據的析象度。因為形成象點、印刷圖象時,每個象素只能在是否形成象點上二者擇一,即使改變了象點的大小等,每個象素所能表現的灰度數也頂多不過幾灰度。與此不同,讀入的圖象數據,即使是1個字節的數據,每個象素也能表現256灰度。這樣,每個象素能表現的灰度就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將印刷析象度設定成比讀入的圖象數據的析象度高的析象度,就能提高印刷圖象質量。基於這一理由,在圖5的步驟S104中,進行將圖象數據的析象度變換成更高的析象度——印刷析象度的處理。
圖6(a)、圖6(b)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中進行的析象度變換的情況的說明圖。此外,如前所述,經過顏色變換,可以獲得及C、M、Y、K各種顏色的每一個的圖象數據,但在以後講述的處理中,對這些各種顏色的圖象數據的哪一個,都是同樣進行的。所以,為了避免繁瑣講述,以下的講述就不特定顏色。
圖6(a)是將顏色變換後的圖象數據中的一部分擴大後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圖象數據是將灰度值分配給晶格狀排列的象素的每一個的數據。圖6(a)中示出的多個矩形,分別示意性地表示象素,矩形中示出的數值,表示分配給各象素的灰度值。為了將這些圖象數據的析象度,變換成更高的析象度,可以在象素間進行插補運算,從而生成新的象素。但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最簡便的方法,採用將象素分割成更小的象素的方法,進行析象度變換。
圖6(b)是表示分割象素進行析象度變換的情況的說明圖。在圖示的例子中,將每個象素,在主掃描方向(在圖中為左右方向)分割成4分,在副掃描方向(在圖中為上下方向)分割成2分,從而將1個象素分割成8個象素。圖6(b)中的虛線,表示象素被分割的情況。給這樣生成的小象素,分配與分割前的原來的象素的灰度值相同的灰度值。實施以上的處理後,圖象數據的析象度,就在主掃描方向上被變換成為4倍的析象度、在副掃描方向上被變換成為2倍的析象度。毫無疑問,析象度的增加比例,可以根據需要設定成各種比例。
如上所述,將析象度變換成印刷析象度後,計算機100(步驟S100)就開始個數數據生成處理(步驟S106)。在這裡,進行如下處理。顏色變換後的圖象數據,是灰度值被分配給每個象素的灰度數據。對此,印表機200以適當的密度在象素位置形成象點,從而印刷圖象。這樣,將灰度數據變換成由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形式表現的數據後,需要向印表機200傳輸。另外,將表示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以象素單位向印表機200傳輸,由於隨著象素數增多,傳輸需要的時間就要增加,所以難以迅速印刷圖象。於是,在本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中,將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將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向印表機200傳輸。在這裡,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可以預先將圖象數據變換成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後,將多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或者如後文所述,可以先將多個象素歸納為象素組,然後決定象素組內各象素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在步驟S106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就這樣生成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後,進行向印表機200傳輸的處理。關於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詳細內容,後文再述。
印表機200的控制電路260內置的CPU,接受由計算機100供給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開始象素位置決定處理(步驟S108)。在這裡,進行如下處理。如前所述,計算機100取代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供給表示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數據。因此,在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根據各象素組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進行決定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的處理。關於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詳細過程,將在後文講述。
這樣,在決定應當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後,就在決定的象素位置進行形成象點的處理(步驟S110)。就是說,如使用圖3進行的講述那樣,一邊使託架240反覆進行主掃描和副掃描,一邊驅動噴墨頭噴出墨滴,從而在印刷用紙上形成墨點。這樣,通過形成象點,就印刷出與圖象數據對應的圖象。
B-3、第1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圖7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下面,參照流程圖,詳細講述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內容。
開始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後,首先,歸納所定的多個象素,生成象素組(步驟S200)。在這裡,由於在析象度變換處理中將1個象素分割成8個象素,所以就將分割同一象素後得到的8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例如,在圖6(a)中左上角的象素,在圖6(b)中,被分割成位於左上方的縱2列、橫4列的8個象素,所以歸納這些象素,生成象素組。此外,作為象素組歸納的象素,不必是互相鄰接的象素,只要具有所定的位置關係,無論什麼樣的象素,都可以作為象素組歸納。
另外,這樣將同一象素分割的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時,還可以省略圖5的析象度變換處理。這時,在以下的講述中,將有「象素組」的部分,改讀作「進行析象度變換前的象素」後,就能進行大致相同的處理。
接著,從作為象素組歸納的象素中,設定一個為了判斷是否形成象點而著眼的象素(著眼象素)(步驟S202)。然後,比較分配給著眼象素的灰度值和抖動矩陣的臨界值,從而判斷著眼象素是否形成象點(步驟S204)。所謂抖動矩陣,是多個臨界值被晶格狀存儲的二維的數表。關於使用抖動矩陣判斷是否形成象點的處理,可以按照圖8及圖9進行講述。圖8是例示抖動矩陣的一部分的說明圖。在圖示的抖動矩陣中,給縱橫分別為64個象素、合計4096個象素,隨機存儲著從灰度值1~255的範圍中沒有遺漏地選擇的臨界值。在這裡,臨界值的灰度值,從1~255的範圍中選擇,因為在本實施方式中圖象數據是1位元組數據,分配給象素的灰度值,是與可以取得0~255的值對應的值。此外,抖動矩陣的大小,並不局限於圖8例示的縱橫為64個象素,包含縱和橫的象素數不同的情況在內,可以採用各種各樣的大小。
圖9是參照抖動矩陣,判斷著眼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情況的概念性的說明圖。在判斷著眼象素是否形成象點之際,首先,比較著眼象素的灰度值和抖動矩陣中的對應位置存儲的臨界值。圖中示出的細虛線的箭頭,示意性地表示出比較著眼象素的灰度值和抖動矩陣中的對應位置存儲的臨界值的情況。而且,在著眼象素的灰度值大於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時,就判斷該象素形成象點。反之,在抖動矩陣的臨界值大於著眼象素的灰度值時,就判斷該象素不形成象點。如果再根據圖9進行說明,關於圖象數據的左上角的象素,由於該圖象數據的灰度值是97,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是1,所以判斷該象素形成象點。在圖9中,用實線所示的箭頭,是表示判斷該象素形成象點後,將判斷結果寫入存儲器的情況。另一方面,關於該象素的右鄰的象素,由於其圖象數據的灰度值是97,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是117,臨界值的一方大,所以判斷該象素不形成象點。在圖7的步驟S204中,就這樣進行一面參照抖動矩陣,一面判斷著眼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處理。
接著,判斷對象素組內所有的象素,是否進行了以上的處理(步驟S206),象素組中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步驟S206no),返回步驟S202,繼續進行這一系列的處理。這樣,對象素組內所有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判斷完畢後(步驟S206yes),檢出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以與象素組對應附加的狀態存儲到存儲器中(步驟S208)。在圖9的示例中,因為對圖象的左上角的象素組,判斷在3個象素中形成象點,所以對該象素組,存儲象點的個數是「3」。
這樣,對一個象素組的處理結束後,判斷對所有的象素是否結束了處理(步驟S210),如果還有未處理的象素,就返回步驟S200,生成新的象素組後,繼續進行這一系列的處理,存儲該象素組形成的象點的個數。這樣,對圖象中的所有的象素的處理結束後(步驟S210yes),檢出各象素組內存儲的象點的個數,向印表機200輸出(步驟S212),結束圖7所示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
圖10(a)是對圖象數據實施上述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後得到的數據的概念性的說明圖。圖中示出的多個矩陣,分別表示象素組,象素組內表示的數值,表示存儲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情況。在本實施方式中,計算機100將顏色變換後的圖象數據變換成圖10(a)所示的那種數據後,只將各象素組存儲的個數的數據向印表機200輸出。這樣,只輸出個數的數據後,與輸出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相比,數據量減少,所以能夠迅速輸出。關於這一點,再予以補充說明。
圖10(b)是表示對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判斷是否形成象點的情況的說明圖。圖10(b)中的細虛線,表示象素組由多個象素構成的情況,帶斜線的象素,表示判斷該象素形成象點。
現在,假設由計算機100向印表機200輸出圖10(b)所示的狀態的數據,即輸出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象點的種類,假設是1種,各象素只能成為形成或不形成象點中的某一種狀態,所以每個象素的數據量,用1比特就足夠。由於象素組用8個象素構成,所以應該向印表機200輸出的數據量,每個象素組就成為8比特。
與此不同,象本實施方式這樣,輸出各象素組形成的象點的個數時,由於1個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只能成為0~8的值,所以每個象素組只要有4比特,就能夠表現象點的個數。就是說,與輸出表示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時相比,可以使數據量減少一半。因此,通過輸出各象素組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就可以將數據迅速向印表機200輸出。這樣由計算機100傳輸的數據,在印表機200中,經過下文講述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變換成表示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下面,講述象素位置決定處理。
B-4、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圖1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在圖象印刷處理中進行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該處理,印表機200的控制電路260內置的CPU,接受由計算機100傳輸來的表示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實施。另外,圖12是概念性地示出表示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經過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後變換成表示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的情況的說明圖。下面,參照圖11及圖12,講述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內容。
開始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後,首先,選擇1個作為處理對象的象素組(圖11的步驟S300),取得該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步驟S302)。在圖12(a)中,概念性地示出由計算機100給各象素組傳輸來的表示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在這裡,選擇圖中左上角的象素組。在圖11的步驟S302中,作為選擇的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取得「3」。
下面,參照流程圖,詳細講述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內容。在圖象印刷處理中進行的接著,參照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序列,從而進行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處理(步驟S304)。在這裡,將抖動矩陣,作為形成象點的序列改讀後利用。正如使用圖8講述的那樣,在抖動矩陣的各象素上設置著臨界值。另外,在判斷某象素是否形成象點之際,比較圖象數據的灰度值和抖動矩陣的臨界值,如果灰度值大,就斷定該象素形成象點。就是說,由於抖動矩陣的臨界值小的象素,容易形成象點,所以可以考慮用抖動矩陣表示形成象點的象素序列。在本實施方式中,著眼於抖動矩陣具有的這一性質,將抖動矩陣作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的序列加以利用。
再參照圖12,進行詳細講述。在這裡,作為對象的象素組,是圖12(a)中的左上角的象素組,所以在抖動矩陣上,取得與該象素組的各象素對應的位置存儲的臨界值。圖12(b)是從圖8所示的抖動矩陣中讀出對應的象素位置存儲的臨界值的情況的示意圖。這樣讀出的臨界值從最小的象素開始,依次形成象點。由於如圖12(a)所示,處理中的象素組形成象點的個數是3個,所以可以如圖12(c)所示,根據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序列,決定象素位置。就是說,在圖12(c)中,可以將用實線圍住後表示的臨界值最小的象素、用虛線圍住的第2小的象素、用點劃線圍住的第3小的象素等3個象素,作為形成象點的象素決定。
通過以上操作,對作為處理對象選擇的象素組決定了象素位置後,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是否結束(圖11的步驟S306),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步驟S306no),返回步驟S300,選擇新的象素組,繼續進行這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些處理後,圖12(a)例示的各象素組表示象點個數的數據,就一個個變換成圖12(d)所示的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此外,在圖12(d)中帶斜線的象素,表示形成象點的象素。然後,對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結束後(步驟S306),就結束圖11所示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返回圖5的圖象印刷處理。
以上,詳細講述了第1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及在該處理中進行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象素位置決定處理。這樣,在第1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中,將經過圖象處理的數據,由計算機100向印表機200傳輸之際,取代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傳輸表示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這樣,因為能夠大幅度減少數據的傳輸量,所以即使圖象包含的象素數增加了,也能迅速完成數據的傳輸,迅速印刷圖象。
另外,如上所述,如果將計算機100一側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參照的抖動矩陣,作為和印表機200一側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參照的抖動矩陣相同的矩陣,那麼由計算機100向印表機200隻壓縮傳輸象點個數的信息時,也能完全使象素位置復原。實際上,比較圖10(b)和圖12(d),就可以知道在計算機100一側判斷各象素後得到的象素位置,和在印表機200一側決定的象素位置一致,表示象素位置完全復原。這樣,一邊由計算機100迅速傳輸象點個數的數據,一邊在印表機200一側適當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從而迅速印刷高質量的圖象。
B-5、變形例在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存在各種變形。下面,簡單講述這些變形。
(1)第1變形例正如使用圖7~圖10講述的那樣,在第1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先將圖象數據變換成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後,再將得到的數據,變換成表示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向印表機200傳輸。就是說,儘管在計算機100內,以特定象素位置的狀態,判斷是否形成象點,但在向印表機200傳輸的階段,卻省略掉有關象素位置的信息,只傳輸各象素組形成象點個數的信息。針對這一點,在第1變形例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在不特定象素位置,只生成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
圖13是表示第1變形例中進行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概要的說明圖。圖13(a)是例示第1變形例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參照的簡易抖動矩陣的說明圖。在第1實施方式中參照的這種通常使用的抖動矩陣,給每個象素設定臨界值(參照圖8)。與此不同,在第1變形例中參照的簡易抖動矩陣,不給每個象素設定臨界值,而是以歸納到一起的狀態使各象素組存儲,換言之,以將多個臨界值歸納成1組後,與各象素組對應附加的狀態存儲。另外,各象素組存儲的臨界值的個數,與構成象素組的象素的數量是相同的數字。在圖13(a)的示例中,概念性地示出在簡易抖動矩陣的左上角的象素組中,被對應附加存儲由{255、212、177、170、109、58、42、1}8個值構成的臨界值的組的情況。同樣,在其右鄰的象素組中,存儲著由{242、223、186、161、79、70、48、5}8個值構成的臨界值的組。
在第1變形例中進行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通過將象素組的圖象數據,與這種臨界值的組進行比較,從而不是特定象素位置,而是決定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在這裡,為了便於講述,設要處理的圖象數據,和在第1實施方式的講述中使用的圖象數據相同(參照圖6(b))。觀察圖象數據的左上角的象素組後,可知該象素組內所有的象素的灰度值都成為97。另一方面,在簡易抖動矩陣上對應位置的象素組中,存儲著8個臨界值{255、212、177、170、109、58、42、1}在這8個臨界值中,比象素組的灰度值97小的值,有{58、42、1}3個,所以判斷該象素組形成3個象點。在圖13(b)中。用虛線圍住一部分臨界值,是表示這些臨界值小於象素組的灰度值。這樣,如果預先按照各象素組存儲臨界值的組,與象素組的灰度值比較後,就可以不特定象素組內的象素位置地決定象點個數。對所有的象素組,進行以上的操作後,就能夠如圖13(c)所示,給各象素組決定象點個數。
另外,在第1變形例中參照的簡易抖動矩陣,成為與在第1實施方式的講述中使用的通常的抖動矩陣對應的矩陣。就是說,在圖13的簡易抖動矩陣中按各象素組存儲的臨界值的組,成為將圖8的抖動矩陣的各象素存儲的臨界值,按象素組歸納成一組。這樣,如果將簡易抖動矩陣作為與通常的抖動矩陣對應的矩陣,那麼使用簡易抖動矩陣,不特定象素組內的象素位置地決定象點個數時,也可以得到和使用通常的抖動矩陣一面特定象素組內的象素位置一面決定象點個數完全相同的結果。實際上,對於相同的圖象數據,使用通常的抖動矩陣得到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參照圖10(a)),和使用簡易抖動矩陣得到的數據(參照圖13(c))完全一致。
綜上所述,在第1變形例中,只比較按象素存儲的臨界值的組,和圖象數據的灰度值,就可以求出象素組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就是說,因為不需要按照象素組內的象素逐一比較臨界值和圖象數據的灰度值,所以能夠迅速得到表示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
另外,在第1變形例中,因為只要求出小於圖象數據的灰度值的臨界值的個數即可,所以如果在各自的組內將臨界值按照大小的順序排列存儲,就可以進一步提高處理速度。現在,再參照圖13的例示進行講述。左上角的象素組,圖象數據的灰度值是97,按照大小順序存儲著{255、212、177、170、109、58、42、1}臨界值的組。此外,這些臨界值,既可以從大的臨界值開始存儲,也可以反之,從小的臨界值開始存儲。因為可以取得0~255的值,所以灰度值97,可以說是比較小的值。因此,將該灰度值,從小的臨界值開始,依次比較大小。就是說,首先,和最小的臨界值「1」比較。當然,灰度值「97」大,所以再與相鄰存儲的一個較大的臨界值「42」比較。這次也因為灰度值「97」大,所以再與相鄰的臨界值「58」比較。這樣,將灰度值從小的一側的臨界值依次比較下去。然後,在和臨界值「109」比較時,才判斷灰度值「97」小。因為組內的臨界值是按照大小順序存儲的,所以一旦判斷灰度值小後,就可以知道以後的臨界值都比灰度值大,沒有必要再一一比較。因此,儘管各象素組存儲著8個臨界值,但對該象素組只比較4個臨界值,就能夠決定象點個數。
毫無疑問,圖象數據的灰度值是比較大的值時,從較大一側的臨界值開始比較好。例如,在上述的說明中,假設臨界值是「200」,從最大的臨界值「255」開始,只要再和其相鄰的臨界值「212」,進而再和其相鄰的臨界值「177」等3個臨界值比較,就能決定該象素組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這樣,如果按照大小順序存儲與象素組對應附加的臨界值,就能迅速決定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
(2)第2變形例在前文講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接收按照象素組表示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參照抖動矩陣,決定在各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參照圖12)。可是,因為根據象點個數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所以未必需要知道每個象素的臨界值,只要知道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的形成象點的象素的序列就行。鑑於這一點,在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取代抖動矩陣,參照存儲了象素的序列的矩陣(以下將這種矩陣稱作「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
圖14是表示在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參照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的情況的示意圖。圖14(a)是序列矩陣的示意圖。圖中用粗實線圍住的矩形,表示象素組,各象素組如用細虛線所示,劃分為8個象素。另外,各象素中顯示的數字,表示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序列(換言之,是形成象點的順序號)。
使用這種序列矩陣後,能夠根據象點個數簡便地決定象素位置。在這裡,以象點個數的數據是圖12(a)所示的數據為例,具體講述。此外,該數據與前文講述過的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使用的數據相同。採用圖12(a)所示的數據後,左上角的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就成為「3」。因此,從圖14(a)所示的序列矩陣的左上角的象素組中,選擇序列為1號~3號的3個象素,決定象素位置。圖14(b)是表示這樣選擇3個象素決定象素位置的情況的示意圖,圍住象素中的數字的實線,表示選擇了該象素。對所有的象素組反覆進行以上的操作後,可以如圖14(c)所示,決定所有的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此外,在圖14(c)中帶斜線的象素,表示形成象點。
圖15是表示上述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即參照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下面,按照流程圖簡單講述。使用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時,也首先選擇1個要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步驟S350)。
接著,取得選擇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步驟S352)。在這裡,仿照圖14的講述,選擇左上角的象素組,作為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取得「3」。
接著,從象素組中選擇1個作為判斷對象的象素後(步驟S354),參照序列矩陣,從而取得判斷對象的象素中形成象點的順序號(步驟S356)。例如,在這裡,因為選擇的象素組在圖象中是左上角的象素組,所以作為判斷對象的象素如果是象素組中左上角的象素,那麼參照圖14(a)所示的序列矩陣,就可以知道判斷對象的象素在象素組中第1個形成象點。就是說,該象素的順序號成為「1」號。另外,其右鄰的象素,順序號成為「6」號。在圖15的步驟S356中,就這樣參照序列矩陣,取得作為判斷對象的象素的順序號接著,比較取得的象素的順序號和象素組的象點個數(步驟S358)。然後,判斷象點個數大於象素的順序號時(步驟S358yes),就斷定在作為判斷對象的象素中形成象點(步驟S360)。反之,判斷象點個數小於象素的順序號時(步驟S358no),則斷定在該象素中不形成象點(步驟S362)。
這樣,對一個象素判斷是否形成象點後,判斷對選擇的象素組內的所有的象素是否結束了處理(步驟S364)。然後,象素組內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步驟S364no),就返回步驟S354,選擇新的象素後,進行上述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樣的處理,判斷象素組內的所有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後(步驟S364yes),就決定了該象素組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於是,再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是否決定了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步驟S366)。然後,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步驟S364no),就返回步驟S350,選擇新的象素組,進行上述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樣的處理,判斷對象素組的處理結束後(步驟S366yes),就結束圖15所示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
這樣,根據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序列,決定象素位置後,比較象素的順序號和象點個數,只要選擇象素的順序號小於象點個數的象素,就能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就是說,不需要一面計算選擇的象素的個數,一面選擇象點個數表示的數的象素,所以能夠簡便地決定象素位置。
另外,序列矩陣存儲的數值(即象素的順序號)頂多只能獲得1個象素組包含的象素的數量,是比抖動矩陣存儲的臨界值小的數值。因此,序列矩陣能夠以比抖動矩陣小得多的容量存儲。由於進行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印表機,往往沒有搭載足夠大的存儲容量,所以如果使用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還可以得到能夠節約印表機的存儲容量的優點。
此外,圖14(a)所示的序列矩陣,成為與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為了判斷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而參照的抖動矩陣對應的矩陣。就是說,在對第1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講述中說過,在抖動矩陣中設定的臨界值,可以認為表示象點形成的序列。而在圖14(a)的序列矩陣中設定的序列,對於象素組內的各象素來說,成為與取決於抖動矩陣的序列相同的序列。這樣,如果將序列矩陣,作為與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參照的抖動矩陣對應的矩陣,那麼即使使用序列矩陣時,也能適當決定象素位置。實際上,比較圖14(c)和圖10(b)後可知參照序列矩陣決定的象素位置,和判斷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後求出的象素位置一致,象素位置被適當地決定。
關於這一點,有若干補充。在前文講述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只要知道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即可,象素位置的信息、即有關各象點在象素組內的哪個象素中形成的信息,是不需要的信息。與此對應,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可以取代抖動矩陣,使用簡易抖動矩陣求出象點個數。換言之,如果使用抖動矩陣,不僅能決定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而且連形成各象點的象素位置也能決定,但是由於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象素位置的信息是不需要的信息,所以可以使用從抖動矩陣中省略決定象素位置的信息後的簡略化的簡易抖動矩陣。
另一方面,在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將提供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的信息作為前提,只要能夠決定應該形成這些象點的象素位置即可。與此對應,在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可以取代抖動矩陣,使用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換言之,可以使用從抖動矩陣中省略決定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的信息後的簡略化的序列矩陣。
而且,這些簡易抖動矩陣及序列矩陣,雖然各自包含的信息少於抖動矩陣,但將它們合在一起後,卻成為能夠獲得和抖動矩陣同等信息的矩陣。所以,無論哪種特性的抖動矩陣,都能生成對應的簡易抖動矩陣及序列矩陣,使用簡易抖動矩陣生成個數數據後,再使用序列矩陣決定象素位置,從而成為和使用原來的抖動矩陣時完全相同的特性,可以產生象點。
C、第2實施方式在以上講述的第1實施方式中,對將1個象素分割成多個象素,並將同一個象素分割成的那些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的情況進行了講述。將1個象素分割成多個象素,例如,在要用比輸入的圖象數據高的析象度印刷圖象等時容易發生。在這種第1實施方式中,作為象素組歸納的各象素,具有相同的灰度值。可是,本發明還能適用於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具有不同的灰度值時。例如,將印刷析象度設定成和輸入的圖象數據相同的析象度,在1個象素組中,包含圖象數據的多個象素時,容易產生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灰度值不同的情況。另外,為了用比輸入的圖象數據高的析象度印刷圖象而生成新的象素時,通過插補運算決定新生成的象素的灰度值時,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灰度值成為不同的值。進而,印刷析象度只比圖象數據的析象度略高一點時,即使分割1個象素,生成多個新的象素,也可以認為在1個象素組內包含由不同的象素生成的象素。這時,象素組內的各象素也不局限於具有相同的灰度值。下面,作為第2實施方式,對在這種情況下應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講述。
C-1、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圖1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該處理也和前文講過的第1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一樣,是在圖5所示圖象印刷處理中由計算機100的CPU實施的處理。
在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也首先歸納所定的多個象素,生成象素組(步驟S400)。在這裡,仿照第1實施方式,歸納縱2列、橫4列的8個象素,生成象素組。毫無疑問,作為象素組的歸納方法,並不局限於這種歸納方法。可以採用各種方法歸納。
接著,判斷象素組內是否包含邊緣(步驟S402)。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象素組包含的多個象素中,最大的灰度值和最小的灰度值的灰度差為所定值以上時,就斷定是該象素組內包含邊緣。毫無疑問,邊緣的檢出方法,不限於這種方法,可以採用各種方法。
然後,斷定象素組不包含邊緣(步驟S402no)時,計算出象素組的平均灰度值,用平均灰度值置換各象素的灰度值(步驟S404)。其結果,象素組內的各象素成為相同的灰度值,所以可以使用和前文講過的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方法,決定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
圖17是表示判斷象素組內有無邊緣、斷定沒有邊緣時,用平均灰度值置換象素組內各象素的灰度值的情況的說明圖。在圖17(a)中,示出象素組內各象素的灰度值。在圖中左上角的象素組,最大灰度值和最小灰度值分別是灰度值100和灰度值97,其灰度差是3,成為比較小的值。與此不同,位於該象素組的右下方的象素組,最大灰度值是32,最小灰度值是99,灰度差高達33。於是,設定適當的臨界值(例如灰度值20),象素組內的灰度差大於臨界值時,就斷定包含邊緣。反之,象素組內的灰度差小於臨界值時,則斷定不包含邊緣,計算出象素組內的平均灰度值,用平均灰度值置換所有的象素的灰度值。
圖17(b)是表示這樣判斷象素組不包含邊緣時,用平均灰度值置換象素組內各象素的灰度值的情況。在圖示的例子中,左上角的象素組及其右鄰或下方的象素組,灰度差都很小,所以象素組內所有的象素,被分別用平均灰度值99、103、94置換。這種象素的灰度值被用平均灰度值置換的象素組,因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成為完全相同的灰度值,所以可以和前文講過的第1實施方式一樣,決定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圖16的步驟S406)。
與此不同,右下方的象素組,灰度差高達33,被認為包含邊緣,所以不進行這種灰度值置換。對於這種象素組,一邊比較象素的灰度值和抖動矩陣的臨界值,以便判斷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參照圖9),存儲對各象素的判斷結果(圖16的步驟S408)。
這樣,對一個象素組的處理結束後,判斷圖象數據中的所有的象素的處理是否結束(步驟S410)。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步驟S410no),就返回步驟S400,生成新的象素組,繼續反覆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這樣,將所有的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結束上述處理後步驟S410yes),對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將步驟S406存儲的象點個數,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則將步驟S408存儲的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向印表機200輸出(步驟S412)。其結果,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表示象素組內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就以混在一起的狀態向印表機200輸出。在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為了一邊區別象點個數的數據和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一邊輸出,所以用下述形態輸出這些數據。
圖18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中,由計算機100向印表機200輸出的數據的形成的說明圖。輸出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時,如圖18(a)所示,平均每個象素組輸出4比特的數據。在這裡,由於1個象素組採用8個象素構成,所以象點個數只能取0~8的值,有4比特就能表現象點個數。另一方面,不是輸出象點個數,而是輸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時,就用圖18(b)所示的形成輸出數據。就是說,在起初的4比特中,設定9~15中的某一個值(在圖18(b)的例示中,設定為「9」),在隨後的8比特的數據中,設定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因為象點個數只能取0~8的值,所以前頭的4比特的數據成為9以上的值時,隨後的8比特的數據就可以解釋為不是表示象點個數,而是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然後,如果將各比特例如按照圖18(c)所示的那種順序號與各象素一一對應,就能輸出表示象素組內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用這種圖18所示的形式輸出數據時,對於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作為4比特的數據向印表機200傳輸;對於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則作為12比特的數據傳輸。
毫無疑問,將象點個數的數據和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混在一起後輸出方法,並不局限於這種方法,例如,還可以附加識別用的比特。例如,就象圖19中的符號(a)所示,識別用的比特為「0」時,斷定隨後的4比特的數據是表示象點個數的數據。另外,就象圖19中的符號(b)所示,識別用的比特為「1」時,可以斷定隨後的8比特的數據是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這樣輸出數據時,對於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就作為5比特的數據向印表機200傳輸;對於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則作為9比特的數據傳輸。
比較圖18的傳輸方法和圖19的傳輸方法的數據傳輸量,可知對於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採用圖18的方法,數據傳輸量比採用圖19的方法減少。可是,對於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卻反而是採用圖19的方法能夠減少數據傳輸量。因此,象素組中包含邊緣的比例大時,可以採用使用識別用比特的圖19的方法傳輸數據;反之,包含邊緣的比例小時,則可以採用圖18的方法傳輸數據。通常,象素組中包含邊緣的比例不那麼大,所以採用圖18的方法可以迅速傳輸數據。
在圖16的步驟S412中,如上所述,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以混在一起的狀態向印表機200輸出。這樣,輸出所有的象素組的數據後,就結束圖16所示的第2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返回圖象印刷處理。
C-2、第2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如前所述,在第2實施方式中,象點個數的數據和表示每個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同時由計算機100發送過來,所以在印表機200中,就按照下述方式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此外,在以下的講述中,採用圖18所示的方法傳輸數據。
圖20是表示在第2實施方式中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的處理流程的流程圖。開始處理後,首先讀入前4比特的數據(步驟S500)。然後,判斷讀入的數據是不是9以上(步驟S502)。如前所述,在這裡,象素組包含的象素數是8個,象點個數只能取0~8的值。因此,如果讀入的數據是9以上的值,就可以認為該數據不表示象點個數,而是表示後面的數據是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反之,如果讀入的數據是0~8的值,就可以認為該數據是表示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
因此,判斷讀入的數據是不是9以上,不是9以上時(步驟S502no),將讀入的數據理解為象點個數的數據,和上述第1實施方式一樣,決定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步驟S504)。
另一方面,讀入的數據是9以上時(步驟S502yes),讀入隨後的8比特的數據,將該數據理解為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從而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步驟S506)。
這樣,對一個象素組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後,判斷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是否結束(步驟S508)。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就返回步驟S500,繼續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這樣,反覆進行上述處理,直到對所有的象素組決定象素位置為止,對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結束後,就結束圖20所示的第2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返回圖象印刷處理。
採用進行圖16~圖19所示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及圖20所示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第2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後,在象素組內各象素的灰度值不是相同值時,也能對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傳輸表示象點個數的數據,所以能夠迅速地向印表機200傳輸數據,迅速印刷圖象。
另外,在第2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中,因為對包含邊緣的象素組傳輸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所以包含邊緣的象素組的比例越大,向印表機200傳輸數據所需的時間就越長。因此,提高檢出有無邊緣的判定基準後,就不容易檢出邊緣,從而使向印表機200傳輸數據所需的時間變短,進而可以迅速印刷圖象。然而,另一方面,對於沒有檢出邊緣的象素組,由於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的灰度值被平均灰度值置換,所以為了縮短數據傳輸時間而將邊緣判定基準提得過於高后(不容易檢出邊緣後),就有可能使印刷圖象質量下降。
可是,印刷圖象質量要求高的圖象,通常將印刷析象度設定成高於輸入的圖象數據的析象度。因為變換成高析象度,所以在析象度變換處理中(圖5的步驟S104)分割象素、生成新的象素時,或者進行插補運算生成新的象素時,在大多數象素組中,灰度值都是稍微變化。因此,對於印刷圖象質量要求高的圖象,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提高邊緣判定基準也能在大部分的象素組中檢測不到邊緣,可以在維持高圖象質量的前題下迅速傳輸數據。
另一方面,印刷析象度和輸入的圖象數據的析象度是相同程度的低析象度時,象素組中檢出邊緣的比例就增大。所以,為了縮短向印表機200傳輸數據所需的時間,就需要提高判定基準,使邊緣不容易檢測到。可是,在這種將印刷析象度設定成比較低的值時,往往重視圖象質量,而不要求迅速的印刷,所以即使提高邊緣的判定基準,也不會出現圖象質量下降的問題。
D、第3實施方式以上講述各種實施方式,對一個個象素只能表現與形成象點的狀態或不形成象點的狀態對應的2個灰度值的情況進行了講述。可是,在印表機中,有的印表機,可以通過改變形成的象點的大小,或改變為了形成象點而使用的墨水的濃度,從而使一個個象素能夠單獨表現更多的灰度值。本發明對這種所謂多值印表機也能夠有效地適用。下面,講述將本發明用於多值印表機的第3實施方式。
D-1、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的概要圖21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與使用圖5講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的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將顏色變換處理後的數據,變換成大中小象點的數據。下面,以此差異為中心,講述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此外,在這裡。對印表機200是可以改變象點大小的多值印表機的情況進行講述。但毫無疑問,以下的講述,對於不改變象點大小,而改變墨水的濃度的印表機,以及可以同時改變象點大小和墨水的濃度的印表機,也能夠同樣適用。
在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中,也和第1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一樣,首先,讀入應該變換的圖象數據(步驟S600),對讀入的圖象數據進行顏色變換處理(步驟S602)。經過顏色變換處理後,圖象數據變換成由C、M、Y、K各種顏色的灰度值表現的灰度值數據。
在這裡,在前文講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印表機200中,不能改變象點的大小,只能成為按照各種顏色形成象點或不形成象點中的某一個狀態。因此,根據顏色變換處理後的數據,立即判斷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與此不同,在第3實施方式的印表機200中,可以改變象點的大小,形成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等三種象點。因此,將顏色變換處理後獲得的灰度數據,先按照各種顏色變換成大象點用的數據、中象點用的數據和小象點用的數據(步驟S604)。
由灰度數據向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各個象點數據的變換,參照圖22所示的變換表進行。如圖所示,在變換表中,與灰度數據對應,存儲著大象點數據、中象點數據和小象點數據,參照該變換表,變換顏色變換後的灰度數據。
接著,對大象點數據、中象點數據和小象點數據的每一個數據進行析象度變換處理(步驟S606)。析象度變換可以採用各種方法,但為了使講述簡便,在這裡,和第1實施方式一樣,採用分割象素變換析象度的方法。在分割後形成的新的象素中,設定和原來的象素的灰度值相同的灰度值。
這樣,將析象度變換成印刷析象度後,進行個數數據生成處理(步驟S608)。在第3實施方式中,印表機200可以形成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等三種象點。與此對應,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生成這些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將得到的象點個數數據向印表機200輸出。
圖23是表示在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由象點數據生成象點個數數據的情況的說明圖。圖23(a)是給作為象素組歸納的各象素,設定大中小的各種象點的象點數據的情況的示意圖。圖中示出的實線矩陣,分別表示象素組。象素組由多個象素構成,對各象素設定象點數據,但為使圖示簡化,在圖23中,省略了一個個象素的顯示,取而代之的是作為給象素組設定象點數據的顯示。例如,圖23(a)的左上角的象素組,顯示Data(L、M、S)=(2,90,32),表示給該象素組的各象素設定大象點的象點數據「2」、中象點的象點數據「90」、小象點的象點數據「32」。毫無疑問,正如在第1實施方式中也講述的那樣,構成象素組的所有象素具有相同的灰度值時,也可以不進行析象度變換處理,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實質地進行析象度變換。
在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對這些各種象點的象點數據,通過後文講述的處理,生成圖23(b)所示的象點個數數據。在圖23(b)中,也和圖23(a)一樣,實線的矩陣形表示象素組。
象素組由多個象素構成,但省略了一個個象素的顯示,顯示給象素組生成象點個數的數據。例如,圖23(b)的左上角的象素組中,顯示Dot(L、M、S)=(1,2,1),表示對構成該象素組的各象素,作為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象點個數,分別生成「1」、「2」、「1」。關於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內容,後文再述。
印表機200接受計算機100輸出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進行象素位置決定處理(步驟S610)。在第3實施方式中,因為形成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等3種象點,所以在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決定形成這些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關於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內容,後文再述。
這樣決定象素位置後,印表機200一邊使託架240反覆進行主掃描和副掃描,一邊驅動噴墨頭,從而在印刷用紙上形成大中小的各象點(步驟S612)。其結果,就印刷出與圖象數據對應的圖象。
D-2、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下面,講述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內容。圖24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該處理也由計算機100內置的CPU實施開始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後,CPU首先從圖象數據中歸納所定的多個象素,生成象素組(步驟S700)。在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之前進行的析象度變換處理(圖21的步驟S606)中,和第1實施方式一樣,分割象素後生成新的象素,所以在這裡也將分割同一象素後得到的多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
接著,對象素組內的各象素,讀入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象點數據(步驟S702)。此外,在這裡,構成象素組的象素,都由相同的象素分割後具有相同的灰度值,所以也可以不必對每個象素一一讀入象點數據,而對每個象素組讀入一個象素的值即可。
這樣,讀入各種象點的象點數據後,參照抖動矩陣,判斷是否形成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步驟S704)。圖25是表示參照抖動矩陣,判斷著眼象素應該形成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中的哪一個象點的方法的說明圖。此外,在圖25中,作為象點數據,使用圖23(a)所示的數據,作為抖動矩陣,使用圖8所示的矩陣。
圖25表示對圖象左上角的象素組,判斷是否形成各種象點的情況。圖中,粗實線的矩形表示象素組,象素組被用細虛線劃分,表示象素組由多個象素構成。另外,象素中示出的數值,表示在抖動矩陣的對應位置上設定的臨界值的值。
開始判斷是否形成象點後,首先,比較大象點的象點數據和抖動矩陣設定的臨界值,對象點數據大的象素,判斷形成大象點。圖25的符號(a),表示這樣對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判斷是否形成大象點的情況。具體地說,因為大象點的象點數據是「2」,所以只有最左上角的灰度值是「1」的象素,象點數據的值大,其餘的象素都是抖動矩陣的臨界值的值大。因此,在該象素組中,只形成1個大象點。在圖25的符號(a)中,給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是「1」的象素附加細斜線,表示判斷該象素形成大象點。
判斷了是否形成大象點後,接著判斷是否形成中象點。在對中象點進行判斷之際,將大象點的象點數據與中象點的象點數據相加,計算出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比較該中間數據和抖動矩陣設定的臨界值。然後,將中間數據大於臨界值的象素,斷定為形成中象點的象素。這時,對已經斷定形成大象點的象素,不進行是否形成中象點的判斷。如果使用圖25的符號(b)具體講述的話,因為大象點的象點數據是「2」,中象點的象點數據是「90」,所以計算出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是「92」。但是,因為象素組中最左上角的象素,已經斷定形成大象點,所以不進行這一比較。然後,對於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是「42」的象素和「58」的象素來說,由於中間數據大,所以斷定形成中象點。在圖25的符號(b)中,給這些象素附加斜線,表示判斷該象素形成中象點。
判斷了是否形成中象點後,最後判斷是否形成小象點。在對小象點進行判斷之際,將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與小象點的象點數據相加,計算出小象點用的中間數據。對還沒有斷定形成象點的象素,比較該中間數據和抖動矩陣設定的臨界值。然後,將中間數據大的象素,斷定為形成小象點的象素。如果使用圖25的符號(c)具體講述的話,因為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是「92」,中象點的象點數據是「90」,所以加上小象點的象點數據是「32」,計算出小象點用的中間數據是「124」。比較該中間數據和抖動矩陣設定的臨界值。然後,對於抖動矩陣的臨界值是「109」的象素來說,由於中間數據大,所以斷定該象素形成小象點。在圖25的符號(c)中,給這些象素附加粗斜線,表示判斷該象素形成中象點。在圖24的步驟S704中,就這樣對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判斷是否形成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
判斷是否形成各種象點後,存儲該象素組應該形成的各種象點的個數(步驟S706)。在圖25的示例中,作為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個數,分別存儲1個、2個、1個。
這樣,將多個象素歸納為象素組,存儲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各種象點的個數後,判斷圖象數據包含的所有的象素的處理是否結束(步驟S708),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步驟S708no),就返回步驟S700,生成新的象素組後,繼續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這樣,對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結束後(步驟S708yes),就將每個象素組存儲該的各種象點的個數向印表機200輸出(步驟S710)。
在這裡,為了進一步減少向印表機200輸出的數據量,對各種象點的個數數據,以下述編碼化狀態輸出。
圖26是為了將各種象點的個數數據編碼化而參照的變換表的示意圖。在變換表中,按照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各種象點個數的組合,一個一個地設定編碼號。例如,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任何一種的個數都是0的組合,設定編碼號為「0」。另外,大象點和中象點的個數是0個,小象點的個數是「1」個的組合,設定編碼號為「1」。
這樣,將各種象點的個數變換成編碼號後,向印表機200輸出,就可以減少數據量。關於其理由,下面講述幾個。在這裡,因為將象素組作為由8個象素構成的,所以可以取得各種象點的最大個數是8個。這樣,象點個數的數據,對每種象點的種類來說,有4比特就足夠。由於象點的種類是3種,所以每個象素組必要的數據量就成為12比特。
與此不同,如圖26所示,由於編碼號只能取得0~164的值,所以編碼化後,每個象素組只要有8比特就足夠。就是說,僅僅這樣就可以使數據量減少三分之一。
進而,在各種象點個數的組合中,還包含許多在實際印刷中不出現的組合,對這些組合當然不需要設定編碼號。這樣,如果只給必要的組合設定編碼號,哪麼每個象素組必要的數據量就會比8比特還少,所以可以使數據量進一步減少。
在圖24的步驟S710中,基於上述理由,將各種象點的個數的數據編碼化後向印表機200輸出。這樣,按照象素組以編碼化的狀態將各種象點的個數向印表機200輸出後,就結束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返回圖21的圖象印刷處理。
此外,在以上講述的第3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一邊特點象素一邊判斷是否形成各種象點。但向印表機200供給的信息,其只是象點個數的信息,沒有供給象素位置的信息。因此,可以和前文講述的第1實施方式的第1變形例一樣(參照圖13),不特定象素位置地求出象點個數。圖27是這種不特定象素位置地求出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情況的示意圖。
圖27是表示以在圖25的講述中使用的象素組為例,不特定象素位置地求出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方法的說明圖。對多種象點計算象點個數時,也和計算單一的象點的象點個數一樣,使用簡易抖動矩陣。如前所述,所謂簡易抖動矩陣,是在抖動矩陣中與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的臨界值,被作為不與各象素對應地按象素組歸納的臨界值的組存儲的矩陣。
例如,在圖25所示的象素組中,與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設定抖動矩陣的臨界值。與此不同,在使用簡易抖動矩陣的圖27中,在象素組上設定著這些臨界值的組{255、212、177、170、109、58、42、1}。下面,按照圖27,對不特定象素位置地求出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方法進行講述。
象點個數,按照先求出大象點的象點個數,再求出中象點的象點個數,最後求出小象點的象點個數的順序進行計算。圖27的符號(a)表示求出大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情況,圖27的符號(b)表示求出中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情況,圖27的符號(c)表示求出小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情況,為了求出大象點的象點個數,比較大象點的象點數據和給象素組設定的臨界值的組。然後,判斷只有小於象點數據的臨界值的個數形成大象點。在圖27的符號(a)所示的例子中,因為大象點的象點數據是「2」,所以小於象點數據的臨界值只有1個,這樣,可以求出大象點的象點個數是1個。在圖27的符號(a)中,給臨界值「1」加上細斜線,就是表示斷定該臨界值形成大象點。
求出大象點的象點個數後,再將大象點的象點數據和中象點的象點數據相加,求出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然後,比較該中間數據和臨界值的組,判斷只有小於中間數據的臨界值的個數形成中象點。但是,不和已經判斷形成大象點的臨界值比較。在圖27的符號(b)所示的例子中,因為大象點的象點數據是「2」,中象點的象點數據是「90」,所以求出中象點用的象點數據是「92」。除了已經判斷形成大象點的臨界值「1」之外,小於該中間數據「92」的臨界值有2個。這樣,可以求出該象素組形成的中象點的個數是2個。在圖27的符號(b)中,給臨界值「42」和臨界值「58」加上斜線,就是表示斷定這些臨界值形成中象點。
求出中象點的象點個數後,再將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和小象點的象點數據相加,求出小象點用的中間數據。然後,比較該中間數據和臨界值的組,從而求出小象點的象點個數。在圖27的符號(c)所示的例子中,因為中象點用的中間數據是「92」,小象點的象點數據是「32」,所以求出小象點用的象點數據是「124」。在沒有形成任何象點的臨界值中,小於該中間數據的臨界值只有1個,所以可以判斷該象素組形成的小象點的個數是1個。在圖27的符號(c)中,給臨界值「109」加上斜線,就是表示斷定該臨界值形成小象點。
這樣,如果一面參照簡易抖動矩陣,一面計算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就能夠不特定象素位置地計算象點個數。這樣,只要將象點數據或中間數據與臨界值的組比較就能計算象點個數,而不需要與各元素設定的臨界值比較,所以可以迅速計算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數據。
D-3、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如前所述,在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按各象素組求出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後,將表示象點個數的數據向印表機200傳輸。
在印表機200中,接收傳輸來的數據,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後,按照決定,在印刷用紙上形成各種象點,從而印刷圖象。下面,講述根據表示象點個數的數據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的處理。
圖28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該處理由印表機200的控制電路260內置的CPU實施。
開始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後,首先,選擇要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步驟S800),接著,從傳輸來的數據中取得選擇的象素組的數據(步驟S802)。在這裡,如用圖26講述的那樣,將象點個數的數據以編碼化的狀態傳輸。因此,將編碼化的數據解碼成表示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數據(步驟S804)。
數據的解碼化,從編碼號的一側起,參照圖26所示的變換表進行。例如,如果編碼化的數據是「126」,那麼就可以由變換表中與編碼號「162」對應的象點個數,解碼成大象點7個、中象點0個、小象點1個的象點個數的數據。
這樣得到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後,通過參照抖動矩陣,從而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步驟S806)。關於該處理,參照圖29加以講述。
圖29是表示對某個象素組,給予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時,一邊參照抖動矩陣,一邊決定形成這些象點的象素位置的情況的說明圖。圖中示出的粗實線的矩線,表示象素組。劃分象素組的細虛線,表示象素組由多個象素構成。另外,象素中示出的數值,表示在與抖動矩陣對應位置上設定的臨界值。
此外,抖動矩陣使用和為了計算象點個數而使用的矩陣一樣的矩陣。
現在,假設該象素組形成的各種象點的個數是大象點1個、中象點2個、小象點1個後,首先決定形成大象點的象素位置。如前所述,抖動矩陣的臨界值,可以認為表示象點形成的難易,所以如果只形成1個大象點,那就在設定的臨界值最小的象素上形成。決定了大象點的象素位置後,接著決定形成中象點的象素位置。中象點形成2個,而且臨界值最小的象素已經形成大象點,所以就判斷在臨界值第2小的象素和第3小的象素的2個象素中形成中象點。繼中象點之後,決定小象點的象素位置。小象點只形成1個,而且從臨界值最小的象素到第3小的象素已經形成大象點或中象點,所以就判斷臨界值第4小的象素形成小象點。
圖29表示這樣按照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順序,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的情況。在圖中,帶細斜線的象素,表示判斷形成大象點的象素;帶中等斜線的象素,表示判斷形成中象點的象素;帶粗斜線的象素,表示判斷形成小象點的象素。在圖28的步驟S806中,就這樣一邊參照抖動矩陣,一邊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
這樣,對一個象素組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後,判斷對計算機100供給的所有的象素組的數據是否結束決定象素位置的處理(步驟S808)。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步驟S808no),就返回步驟S800,對新的象素組繼續反覆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這樣,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決定了象素位置後(步驟S808yes),就結束圖28所示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返回圖象印刷處理。在印刷紙上形成各種象點。其結果,就印刷出與圖象數據對應的圖象。
印表機200是所謂多值印表機時,通過上述第3實施方式的圖象印刷處理,可以一邊由計算機100向印表機200傳輸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一邊印刷圖象。這樣,可以比供給表示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的數據更迅速地供給,所以即使是象素數甚多的圖象,也能迅速印刷圖象。
D-4、變形例在上述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也存在各種變形例。下面,講述這些變形例。
(1)第1變形例在上述第3實施方式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講述了將編碼化的數據解碼化之際,解碼成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情況。可是,如上所述,因為按照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的順序,決定象素位置,所以也可以不是解碼成各種象點的象點個數,而是解碼成大象點的個數、大象點和中象點的合計個數、大象點、中象點和小象點的合計個數。例如,在圖29的例示中,取代解碼為{大象點1個、中象點2個、小象點1個},而解碼為{大象點1個、大象點+中象點3個、大象點+中象點+小象點4個}。
圖30是表示為了進行這種解碼而參照的解碼化表的示意圖。按照這種形態解碼後,可以迅速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下面,講述這種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
圖31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中的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下面,按照流程圖進行講述。開始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後,首先選擇要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取得該象素組的個數數據(步驟S830)。該個數數據,在前文講述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以編碼化的狀態供給。
接著,參照圖30所示的解碼化表,將編碼化的個數數據變換成大象點的個數、大象點及中象點的個數的合計值、大象點和中象點及小象點的個數的合計值。然後,將得到的大象點的個數作為大象點的臨界值THL,大象點及中象點的個數的合計值作為中象點的臨界值THm,大象點和中象點及小象點的個數的合計值作為小象點的臨界值THs(步驟S832)。
取得各種象點的臨界值後,從象素組中選擇1個象素(步驟S834),接著,參照序列矩陣,取得選擇的象素的順序號N(步驟S836)。然後,判斷象素的順序號N和各種象點的臨界值THL、THm、THs的大小關係(步驟S838)。其結果,如果象素的順序號N小於大象點的臨界值THL,就判斷該象素形成大象點(步驟S840)。象素的順序號N雖然大於大象點的臨界值THL但是小於中象點的臨界值THm時,就判斷該象素形成中象點(步驟S842)。象素的順序號N雖然大於中象點的臨界值THm但是小於小象點的臨界值THs時,就判斷該象素形成小象點(步驟S844)。另外,象素的順序號N大於小象點的臨界值THs時,就判斷該象素不形成象點(步驟S846)。
假如列舉具體例子進行講述的話,現在設大象點的臨界值THL是2,中象點的臨界值THm是3,小象點的臨界值THs是5。在該象素組中,由於大象點只形成2個,所以大象點在最容易形成象點的象素(即象素的順序號為1號的象素)和僅次於它的容易形成象點的象素(即象素的順序號為2號的象素)中形成。這樣,可以判斷在象素的順序號N小於大象點的臨界值THL的象素中形成大象點。另外,由於大象點的臨界值THL是2、中象點的臨界值THm是3,所以在該象素組中,只形成1個中象點。在這裡,象素的順序號為1號和2號的象素,已經形成大象點,所以中象點就在為第3個的象素中形成。因此,可以判斷在象素的順序號N大於大象點的臨界值THL、小於中象點的臨界值THm的象素中形成中象點。同樣,由於在該象素組中,只形成2個小象點。所以,可以判斷在象素的順序號N大於中象點的臨界值THm小於小象點的臨界值THs的象素中形成小象點。然後,可以判斷在象素的順序號N大於小象點的臨界值THs的象素中不形成象點。
這樣,對一個象素決定應該形成的象點的種類後,判斷對選擇的象素組內的所有的象素是否決定了象點種類(步驟S848)。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步驟S848no),就返回步驟S834,選擇1個新象素,繼續進行上述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種處理,對象素組內的所有的象素決定了象點種類後(步驟S848yes),就對該象素組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於是,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是否決定了象素位置(步驟S850)。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步驟S850no),就返回步驟S830,反覆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種操作後,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決定了象素位置(步驟S850yes),就結束圖31所示的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
在以上講述的第1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在將編碼化的數據解碼化之際,如圖30所示,解碼化成大象點的個數、大象點及中象點的個數的合計值、大象點和中象點及小象點的個數的合計值。然後,將它們作為臨界值使用,判斷象素的順序與這些臨界值的大小關係,從而可以立即決定該象素應該形成的象點的種類。
(2)第2變形例另外,如果在將編碼化的數據解碼化的形態上下功夫,不判斷大小關係,也能決定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下面,講述這種第2變形例。
圖32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中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在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也在開始處理後,首先選擇要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取得該象素組的編碼化的個數數據(步驟S860)。
接著,參照圖33所示的解碼化表,將編碼化的個數數據解碼化成中間數據。如圖33所示,中間數據是8位的數字串,從低位一側的位數起,依次設定表示大象點的數字(在這裡是「3」)、表示中象點的數字(在這裡是「2」)、表示小象點的數字(在這裡是「1」)、表示不形成象點的數字(在這裡是「0」)。例如,大象點是1個、中象點是2個、小象點是3個時,最低位的位數的數字就設定成表示大象點的數字「3」,從低位起的第2及第3的位數上設定表示中象點的數的「2」,從低位起的第4~第6的位數上設定表示小象點的數的「1」,在剩下的位數上設定表示不形成象點的數字「0」。結果,這時的中間數據成為圖34(a)所示的8位數的數字「00111223」。反言之,這個中間數據成為表示大象點是1個、中象點是2個、小象點是3個的組合。在圖33中,設定著編碼化的個數數據和這種中間數據的對應關係。在圖32的步驟S862中,參照這種對應關係,進行將編碼化的個數數據變換成中間數據的處理。此外,在這裡,中間數據成為8位數的數據,是對應於象素組包含的象素數是8個。所以,1個象素組包含的象素數是K個時,中間數據就成為K位數的數據。
接著,從要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中,選擇1個作為對象的象素(步驟S864),參照序列矩陣,取得選擇的象素的順序號N(步驟S866)。然後,從剛才取得的中間數據的低位起,求出第N位數上設定的數字,與得到的數字對應的象點,就在該象素上形成(步驟S868)。例如,假設象素組的中間數據是如圖34(a)所示的數據,象素的順序是第3,那麼因為從低位數起的第三位上設定的數字是「2」,所以判斷在該象素上形成中象點。圖34(b),是讀出從低位數起的第三位上設定的數字後,決定在該象素上形成中象點的情況的示意圖。
這樣,對從象素組內選擇的一個象素決定象點的種類後,判斷對象素組內的所有的象素是否決定了象點種類(步驟S870)。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步驟S870no),就返回步驟S864,從象素組中選擇1個新象素,進行上述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種處理,判斷對象素組內的所有的象素決定了象點種類後(步驟S870yes),就對該象素組決定形成各種象點的象素位置。於是,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是否決定了象素位置(步驟S872)。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步驟S872no),就返回步驟S860,選擇新的象素組,繼續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反覆進行這種操作後,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決定了象素位置(步驟S872yes),就結束圖32所示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
在以上講述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將編碼化的個數數據解碼化之際,變換成圖33所示的那種表示象點的個數的中間數據,讀出相當於象素的順序的位數上的數字,從而決定象點的種類。這樣,採用從中間數據讀出相應位置設定的值這一極其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迅速決定象點的種類。
另外,在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和上述各種實施方式不同,可以不進行條件判斷地決定象點的種類。近幾年來的計算機中,為了實現處理的高速化,正在利用所謂流水線處理的技術。但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對於包含條件分岔的處理,即使採用流水線處理的技術,也還有未能提高處理速度,反而使處理速度下降的情況。在上述的第2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中,因為能夠不進行條件判斷地決定象點的種類,所以可以使流水線處理的效果得到充分發揮,從這一觀點上,可以說是適合高速處理的處理。
此外,在以上的講述中,講述了從中間數據中,讀出與象素的順序對應的位置設定的數字的情況。但也可以固定讀出位置地使中間數據位移,從而讀出與象素的順序對應的位置設定的數字。下面,使用圖34的示例,講述這種方法。現在,設作為對象的象素的順序是3號,那麼該象素形成的象點種類,就設定在從中間數據的低位起的第3位數上(參照圖34(b))。於是,將中間數據向右位移2位數,生成圖34(c)所示的數據,讀出最低位的位數上設定的數字。如果作為對象的象素的順序是N,那麼將中間數據向右位移N-1位數後,讀出最低位的位數上的數字即可。這樣,如果使中間數據位移,就可以使讀出數字的位置始終固定在相同的位置上。由於使中間數據的位數位移的操作能夠極其迅速地實施,所以固定讀出數字的位置後,就能更簡便而且迅速地決定象點種類。
E、其它變形例本發明除了上述的實施方式外,還存在各種變形例。下面,簡單講述這些變形例。
(1)第1變形例在上述的各種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使用所謂抖動法判斷是否形成象點。可是,只要按照圖象數據的灰度值,就能成為適當密度地求出象點個數,所以使用哪種手法也行。
例如,可以象圖35所示的變形例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那樣,計算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的平均灰度值,根據該平均灰度值,根本性地求出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下面,按照圖35的流程圖,簡單講述。
開始個數數據生成處理後,首先將所定的多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步驟S900),計算出象素組內的各象素的平均灰度值(步驟S902),根據該平均灰度值,根本性地求出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就是說,如圖36所示,與平均灰度值對應,預先決定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按照這種對應關係,根據象素組的平均灰度值,決定象點個數。此外,在圖36中,示出象點種類為3種的情況,但象點種類不局限於3種。
接著,各象素組存儲這樣決定的象點個數後(步驟S906),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的處理是否結束(步驟S908)。然後,如果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返回步驟S900,繼續反覆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判斷結束了所有的象素的處理後,使用存儲象點個數的圖30,採用講述的方法編碼化後,將編碼化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向印表機200輸出(步驟S910)。
在印表機200中,接受由計算機100輸出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進行前文講述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印刷圖象。這樣,因為能夠簡便地求出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所以能夠迅速輸出象點個數的數據,進而能夠更迅速地印刷圖象。
(2)第2變形例在上述的各種實施方式的個數數據生成處理中,首先將多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後,決定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個數。可是,還可以首先判斷各象素是否形成象點,然後將多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
例如,在圖37所示的變形例中,首先對圖象數據採用所謂誤差擴散法,對所有的象素,判斷是否形成象點(步驟S950)。然後,將所定的多個象素作為象素組歸納(步驟S952),按象素組數著存儲形成的象點個數(步驟S954)。
各象素組存儲這樣決定的象點個數後,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的處理是否結束(步驟S956),還有未處理的象素時,返回步驟S900,繼續反覆進行一系列的處理。判斷結束了所有的象素的處理後,將各象素組存儲的象點個數向印表機200輸出(步驟S958)。
在印表機200中,接受由計算機100輸出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後,進行前文講述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按象素組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此外,在圖37所示的變形例中,根據誤差擴散法求出象點個數,但這時也可以如前所述,參照抖動矩陣決定象素位置。
另外,我們知道,一般地說,使用誤差擴散法判斷是否形成象點時,在象點的形成密度低的區域,可以獲得雜波少的良好的圖象質量。因此,例如在印刷象點一個也不形成的許多象素組中形成象點的象素組稀疏分布的那種象點密度低的圖象時,根據誤差擴散法,求出象素組的象點個數,就可以使象點適當分布,得到高質量的圖象。
(3)第3變形例在以上講述的各種實施方式中,講述了根據抖動矩陣決定象素位置的情況。一邊參照前文講述的序列矩陣一邊決定象素位置時,雖然不是直接參照抖動矩陣,但因為序列矩陣是根據抖動矩陣生成的,所以可以認為是間接性地根據抖動矩陣決定象素位置。可是,如果能夠使用不同的序列給每個象素組決定象素位置,就未必需要根據抖動矩陣決定。
例如,可以如圖38的流程圖所示,存儲多個序列,從中給各象素選擇適當的序列,決定象素位置。下面,按照圖38的流程圖簡單講述。
印表機200的控制電路260內置的CPU,開始變形例的象素位置決定處理後,首先選擇要決定象素位置的象素組,取得該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步驟S970)。接著,從預先存儲的多個序列中,任意選擇一個序列(步驟S972)。在控制電路260的ROM中,對象素組內的各象素,預先存儲著多個序列。圖39是ROM存儲的多個序列的示意圖。在步驟S972中,從這些序列中選擇1個序列。
然後,參照選擇的序列,決定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步驟S974)。這樣,對一個象素組決定象素位置後,判斷對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是否結束(步驟S976),還有未處理的象素組時,就返回步驟S970,繼續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決定象素位置。然後,直到結束對所有的象素組的處理為止,反覆進行上述處理。
這樣做,也能根據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決定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另外,為了決定象素位置而參照的序列,幾乎按照象素組選擇不同的序列,所以不存在用一個模式形成象點而引起圖象質量惡化的危險。
以上,對各種實施方式進行了講述。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上那些實施方式。在不違背其宗旨的範圍內,可以用各種樣態實施。
例如,可以將實現上述功能的軟體程序(應用程式),通過通信線路,供給計算機系統的主存儲器或外部存儲裝置後實施。毫無疑問,還可以讀入CD-ROM及軟盤存儲的軟體程序後實施。
另外,在以上的實施方式中,講述了將本發明應用於在印刷用紙上形成象點、印刷圖象的印表機。但本發明的應用範圍並不局限於印表機。例如,在液晶顯示畫面上,以適當的密度使光亮點分散,從而表現灰度連續變化的圖象的液晶顯示裝置等中,也能恰當地使用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包括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處理裝置、和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來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和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所述圖象輸出裝置,包括接受關於所述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個數數據接受單元;按照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序列特定單元;根據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象素位置決定單元;以及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序列特定單元,是從預先預備的多種序列中,給所述各象素組選擇1個序列,從而特定該序列的單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個數數據供給單元,具有以編碼化的狀態供給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單元;所述個數數據接受單元,具有接受所述被編碼化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再解碼成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單元;所述象素位置決定單元,是根據所述解碼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選擇的序列,決定所述象素位置的單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象點個數決定單元,是根據給二維排列的每一個象素對應附加臨界值的抖動矩陣,決定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單元;所述序列選擇單元,是在將決定所述象點個數使用的抖動矩陣,分割到多個象素組,根據給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大小關係,將給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素的序列,作為所述多個序列進行存儲的同時,還從根據抖動矩陣決定的多個序列中,選擇與在所述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1個序列的單元。
5.一種圖象輸出裝置,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其特徵在於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個數數據接受單元;給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序列特定單元;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象素位置決定單元;以及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單元。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序列特定單元,是從預先預備的多種序列中,給所述各象素組選擇1個序列,從而特定該序列的單元。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個數數據接受單元,具有以編碼化的狀態,接受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再解碼成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單元;所述象素位置決定單元,具有根據所述解碼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選擇的序列,決定所述象素位置的單元。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個數數據接受單元,是接受由相互鄰接、而且具有所定位置關係的多個象素構成的象素組的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單元。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序列選擇單元,是在將所述多個序列,以該序列被以所定的順序二維排列的序列矩陣的形態存儲的同時,還從所述序列矩陣存儲的多個序列中,選擇1個與在所述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序列的單元。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序列選擇單元,是在將給二維排列的每一個象素對應附加了臨界值的抖動矩陣,分割成多個所述象素組,根據給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大小關係,將給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素的序列,作為所述序列矩陣存儲的的單元。
11.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象素位置決定單元,具有根據所述選擇的序列,給每個象素決定所述象素組內的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順序的順序值的順序值決定單元;和根據所述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順序值,檢出該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的象素位置檢出單元。
12.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象素位置決定單元,具有設所述象素組包含的象素數為N、該象素組形成的象點個數為M時,根據所述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生成由意味著形成象點的M個連續的數據和意味著不形成象點的N-M個連續的數據構成的中間數據的中間數據生成單元;和根據所述選擇的序列,給每個象素決定所述象素組內的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順序的順序值的順序值,再根據該順序值,從所述中間數據中讀出符合的數據,從而檢出該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的象素位置檢出單元。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象素位置檢出單元,是將所述中間數據,向意味著形成象點的數據被分配的方向,只位移相當於所述順序值的個數的數據後,通過讀出位於該移動側的端部的數據,從而檢出所述象素位置的單元。
14.一種圖象處理裝置,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其特徵在於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具有存儲多個關於所述象素組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的對應關係存儲單元;和參照該對應關係,從而根據所述象素組歸納的象素的圖象數據,決定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單元。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個數數據供給單元,是將象點個數的數據編碼化後,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的單元。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個數數據供給單元,具有按照所定的多個歸納象素,從而生成分割所述象素的多個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和根據該象素組歸納的象素的圖象數據,給每個象素組決定該象素組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單元。
18.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象點個數決定單元,是通過決定所述象素組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從而使對象素組歸納的圖象數據產生的灰度誤差,至少在所定範圍內的象素組間相互抵消地決定象點的個數的單元。
19.一種圖象處理裝置,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其特徵在於具有預先存儲給二維排列的每個象素設定了臨界值的抖動矩陣的抖動矩陣存儲單元;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通過比較所述象素組歸納的各象素組的象素數據和所述抖動矩陣中對應的象素設定的所述臨界值,從而決定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
20.一種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是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包括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的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第1工序;給該每個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第2工序;根據所述決定的象點的個數和所述選擇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第3工序;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第4工序。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工序,是根據給二維排列的每一個象素對應附加了臨界值的抖動矩陣,決定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工序;所述第2工序,具有將決定所述象點個數使用的抖動矩陣,分割成多個象素組,根據給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大小關係,預先存儲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素的序列的工序,和從所述抖動矩陣的每個象素組存儲的序列中,選擇與在所述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1個序列的工序。
22.一種圖象輸出方法,是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工序A;給每個接受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的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工序B;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工序C;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工序D。
23.一種圖象處理方法,是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圖象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工序a;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工序b;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工序c。
24.一種程序,其特徵在於是由計算機實施、根據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得到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程序,具有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的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第1功能;給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第2功能;根據所述決定的象點個數和所述選擇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第3功能;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第4功能。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程序,其特徵在於所述第1功能,是根據給二維排列的每一個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抖動矩陣,決定所述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功能;所述第2功能,實現下述功能將決定所述象點個數使用的抖動矩陣,分割成多個象素組,根據給該象素組內的各象素對應附加的臨界值的大小關係,特定每個象素組決定的象素的序列的功能,和從被所述抖動矩陣的各象素組存儲的序列中,選擇與在所述圖象上的象素組的位置對應的1個序列的功能。
26.一種程序,其特徵在於是由計算機實施、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程序,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功能(A);給接受了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功能(B);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功能(C);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功能(D)。
27.一種程序,其特徵在於是由計算機實施、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程序,實現下述功能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功能(a);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功能(b);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功能(c)。
28.一種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是包括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處理裝置和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所述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象素組生成單元;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象點個數決定單元;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個數數據供給單元;所述圖象輸出裝置,包括接受關於所述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個數數據接受單元;根據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象素位置決定單元;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單元。
29.一種圖象輸出控制方法,是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根據得到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第1工序;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第2工序;根據該決定的象點的個數,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第3工序;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第4工序。
30.一種圖象輸出控制系統,是包括對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處理裝置和根據該圖象處理的結果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對於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多個歸納的象素組,根據所述圖象數據,決定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個數決定器;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數據傳送器;所述圖象輸出裝置,包括接受關於所述各象素組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數據接受器;給每個所述象素組特定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選擇器;根據所述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選擇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運算器;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器。
31.一種圖象輸出裝置,是接收經過所定的圖象處理的圖象數據,根據該圖象數據,形成象點,從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作為所述圖象數據,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作為象素組歸納的狀態,接受該象素組內應該形成的象點個數的數據的數據接受器;給每個所述象素組選擇在所述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的選擇器;根據所述接受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和所述特定的序列,對在所述象素組內形成象點的象素位置按照該象素組的每一個進行決定的運算器;根據所述決定的象素位置,形成象點的象點形成器。
32.一種圖象處理裝置,是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發生器;至少對於多個該象素組來說,以使與所述象素組對應的圖象數據和該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對應關係在該象素組的每一個中都互不相同的狀態,決定該象點的個數的個數決定器;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數據傳送器。
33.一種圖象處理裝置,是形成象點後輸出圖象的圖象輸出裝置對表示該圖象的圖象數據,實施所定的圖象處理,生成為了控制該象點的形成而使用的控制數據的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預先存儲給二維排列的每個象素設定了臨界值的抖動矩陣的存儲器;將構成所述圖象的多個象素按照所定的多個地歸納,生成象素組的發生器;通過比較所述象素組歸納的各象素組的象素數據和所述存儲器存儲的抖動矩陣中對應的象素設定的所述臨界值的比較器;根據該比較結果,決定所述象素組內應當形成的象點的個數的個數決定器;將按照所述各象素組決定的象點個數的數據,作為所述控制數據,供給所述圖象輸出裝置的數據傳送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圖象輸出控制系統,用圖象處理裝置對圖象數據實施圖象處理,將得到的數據供給圖象輸出裝置後輸出圖象。在圖象處理裝置中,對構成圖象的多個象素被按照所定的個數歸納的象素組,求出該象素組內形成的象點的個數,將得到的象點個數的數據向圖象輸出裝置輸出。在圖象輸出裝置中,存儲多個象素組內各象素中形成有象點的象素的序列。然後,接受象點個數的數據後,選擇1個序列,決定在象素組內的象素位置後,在該象素位置上形成象點,輸出圖象。這樣,由圖象處理裝置向圖象輸出裝置供給象點個數的數據,即使是象素數甚多的圖象,也能迅速給數據,進而能夠迅速輸出圖象。
文檔編號B41J3/00GK1765117SQ2004800080
公開日2006年4月26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27日
發明者角谷繁明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