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暖棚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4:46:06
專利名稱:植物暖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設備,尤其是一種植物暖棚。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植物工廠在農業上運用的越來越廣泛。植物工廠通常主要包括暖棚等封閉空間,種植物則設置暖棚內,使用時,通過對溫度、溼度、光照等的自動調節來實現氣候的人工模擬,從而能夠給植物提供合適的生產環境。現有的暖棚,它主要包括暖棚頂、暖棚側壁、外網裝置、內網裝置、溼簾、側窗和苗床,暖棚頂設置在暖棚側壁上方,外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上方,內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下方,溼簾的頂部固定在暖棚側壁上,側窗設置在溼簾的外側,苗床設置在暖棚頂下方。其中, 外網和內網是調節光照的主要設備,光照調節主要是通過打開或收攏外網和內網來實現的,這樣的工作方式事實上只有開和關兩種狀態,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調節效果,為了能夠根據陽光強度對暖棚內的光照進行真正有效地調節,通常外網或內網設置多層,且各層網之間透光率不同,根據需要打開不同的網,這樣的方式雖然調節效果好,但具有結構複雜, 成本高、控制不方便的缺點。溼簾則是暖棚內調節溼度的主要設備,現有的溼簾為了保持溼潤,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後必須用泵對溼簾進行注水加溼,泵運輸過來的水從溼簾上方流下使整個溼簾溼透, 但這樣的方式存在以下兩點不足1、泵需要間隔地運行,電耗較大;2、溼簾在注水後階段的溼度是不均勻的,注水時溼度大,注水一段時間後溼度小,這樣給暖棚內的溼度控制帶來了不便,在溼度小的這段時間內可能需要打開加溼器來增加溼度,這樣又引起了額外的電
^^ ο在溼簾外側通常設有側窗,側窗則是掛在暖棚側壁上的,側窗底部設有底框結構, 側面設有側邊框,現有的暖棚側窗的上掛鈎框、底框、側邊框處存在密封性較差的問題,外界空氣容易通過掛鈎、底框、側框的漏縫與內部空氣形成對流,這給暖棚的溫度控制及溼度控制帶來了不便。現有的苗床通常為固定設置,為了便於養護,在苗床之間設置有過道,這樣的結構雖然便於操作,但存在如下不足即暖棚的容納空間是有限的,苗床和過道佔據了較大的空間,從而必然減少了暖棚的種植量,進而影響產量。因此,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與生產效果,有必要對現有暖棚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可以有效調節光照效果的植物暖棚。本發明所設計的植物暖棚,它主要包括暖棚頂、暖棚側壁、外網裝置、內網裝置、溼簾、側窗和苗床,暖棚頂設置在暖棚側壁上方,外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上方,內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下方,溼簾的頂部固定在暖棚側壁上,側窗設置在溼簾的外側,苗床設置在暖棚頂下方,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網裝置主要由上拉網梁、上壓膜線、上託膜線、外網、上驅網塊、 底面設有齒條的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上齒輪、外網電機、上電機座、上轉動軸和上轉動軸座組成;所述的上驅網塊、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為鋁合金;鋁合金有堅固質輕防腐的優點;當然所述的上驅網塊、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也可以為不鏽鋼或銅或硬質塑料;上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上方兩側;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呈上下設置且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側的上拉網梁上;所述的外網位於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之間,外網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側的上拉網梁上,另一端與上驅網塊相連接;所述的上齒條杆至少一根,且平行位於外網下方並與上驅網塊固定連接,上齒條杆的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上齒條杆座,所述上齒條杆座位於上電機座同側的那端通過鉸鏈結構連接在暖棚頂上,另一端為開放式設置;所述外網電機與上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上轉動軸垂直設置在上齒條杆下方,所述的上齒輪固定設置在上轉動軸上並與所述上齒條杆上的齒條嚙合;所述的上電機座主要由底安裝板、電機連接板、內軸承環、鉸鏈杆、平衡彈簧組成, 底安裝板平行設置在電機連接板下方;鉸鏈杆下端固定連接在底安裝板的中部,鉸鏈杆上端鉸鏈連接在電機連接板中部;內軸承環垂直設置在電機連接板一端;平衡彈簧連接在底安裝板和電機連接板之間且位於遠離內軸承環的那端;所述外網電機固定連接在電機連接板上,所述上轉動軸配合穿過內軸承環;所述的底安裝板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方;所述的上轉動軸座主要由安裝座、兩側滑槽、滑塊、外軸承環、伺服電機和絲杆組成;所述兩側滑槽垂直設置在安裝座上;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兩側滑槽內,所述外軸承環固定連接在滑塊上方;所述滑塊內設有螺孔,所述絲杆一端配合設置在該螺孔內,另一端與伺服電機傳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連接在安裝座上;所述安裝座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所述的上轉動軸的端部配合設置在所述外軸承環內;所述的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與該斜通孔傾斜方面一致的垂直面與上轉動軸所在的垂直面相平行;所述的外網電機為交流伺服電機(也可以採用直流伺服電機、步進電機、三相異步電機或單相異步電機代替),不過交流伺服電機同時具有易於控制精度及負載能力強的 ftj 點 ο ο作為優選,所述的內網裝置主要由下拉網梁、下壓膜線、下託膜線、內網、下驅網塊、卷網杆、卷網軸承、伺服卷網電機、底面設有齒條的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下齒輪、內網電機、下轉動軸和下轉動軸座組成;所述的下驅網塊、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為鋁合金;鋁合金有堅固質輕防腐的優點;當然所述的下驅網塊、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也可以為不鏽鋼或銅或硬質塑料;下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下方兩側;下壓膜線和下託膜線呈上下設置且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側的下拉網梁上;所述卷網杆兩端設置在卷網軸承內,卷網軸承固定連接在其中一根下拉網梁上; 卷網杆端部與伺服卷網電機傳動連接,伺服卷網電機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的內網位於下壓膜線和下託膜線之間,內網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卷網杆上,另一端與下驅網塊相連接;所述的下齒條杆至少一根,且平行位於內網下方並與下驅網塊固定連接,下齒條杆的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下齒條杆座,下齒條杆座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內網電機與下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下轉動軸垂直設置在下齒條杆下方,所述的下齒輪固定設置在下轉動軸上並與所述下齒條杆下的齒條嚙合,所述內網電機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下轉動軸端部連接在下轉動軸座上,下轉動軸座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的內網電機為交流伺服電機(也可以採用直流伺服電機、步進電機、三相異步電機或單相異步電機代替)。這樣的一個內網結構,它的好處在於在內網整體打開後,通過伺服卷網電機轉動, 可以將內網轉在卷網杆上,這樣就可以扯緊內網,理論上講扯得越緊,內網透光率更大,這樣,內網也具備了調光效果。作為優選,所述的上驅網塊和下驅網塊結構相同都包括驅網塊本體,在縱截面中, 驅網塊本體上部設有開口向上的第一窄口槽,其下部設有開口向下的第二窄口槽,其側面設有開口向側面的第三窄口槽,其另一個側面設有用於連接網的、內大外小的喇叭口槽,其中,所述的窄口槽為內部空間大、槽口小的槽結構;所述的第一窄口槽內設有螺栓和墊片,所述螺栓的螺紋段伸出第一窄口槽的槽口,所述墊片將螺栓頭限制在第一窄口槽內;墊片下方設有橡膠緩衝層;所述第二窄口槽內設有收網器,該收網器由上頂頭和折彎體組成,所述上頂頭寬度大於折彎體且被限制在第二窄口槽內,所述折彎體向喇叭口槽方向折彎;所述第三窄口槽內設有密封件,該密封件由固定頭和密封體組成,所述固定頭寬度大於密封體且被限制在第三窄口槽內,所述密封體伸出第三窄口槽的槽口;所述喇叭口槽內設有彈簧塊,彈簧塊將網的固定在喇叭口槽內;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上都設有齒輪護套;所述齒輪護套設有一中空的內腔,在齒輪護套的兩個側面設有軸承,在齒輪護套的正面和背面設有齒條口,所述上轉動軸或下轉動軸配合設置在軸承內且穿過齒輪護套,所述上齒輪或下齒輪上位於內腔內,所述上齒條杆或下齒條杆穿過齒條口。作為優選,所述的暖棚側壁由呈閉合狀的頂框和水槽框組成;所述的水槽框正面投影形狀與頂框相同,數量至少兩個,且間隔地位於頂框下方, 並通過縱直的連接杆與頂框固定;所述的溼簾位於頂框內側,上部固定連接在頂框上,所述溼簾上上下分層地設有吸水條,該吸水條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的水槽框裡。這樣的暖棚側壁和溼簾的結構,溼簾上的水分可通過吸水條從水槽中自動吸取, 這是一種分子間達到穩態的一種自然運動,溼簾一方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另一方面其溼度是均勻的,這就暖棚溼度控制提供了方便;另外,水槽框面積較大本身也可以直接作為溼源提供溼度。作為優選,所述的吸水條與溼簾的連接端為手掌形結構;所述吸水條位於水槽內的部分為內凹的吸盤式結構;所述水槽內設有分散的固定針,所述固定針與吸盤式結構配合,位於中部的固定針長於外側的固定針;所述的水槽內間隔設有風動輪。
作為優選,還包括與水槽框數量一致的水箱;水箱與相對應的水槽框能過水管相連通,在水管上設有浮球閥,浮球閥的浮球位於水槽框的水槽內。這個方案也可以實現水槽內的自動加水,而且不耗電。作為優選,還包括一總水箱,所述暖棚頂上設有引水槽,所述總水箱與引水槽連通,在連通處設有過濾層;所述總水箱上連通有與水槽框數量一致的水管,水管呈上下設置,在水管上設有浮球閥,浮球閥的浮球位於對應水槽框的水槽內;在水管的進口處設有彈性滲透簿膜,位於下方的彈性滲透簿膜彈性強於上方的彈性滲透簿膜。這個方案也可以實現水槽內的自動加水,而且不耗電。作為優選,所述水槽框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側窗主要由懸掛座、上掛鈎框、底框、 側邊框、加強筋和窗體組成;所述懸掛座固定連接在頂框上,在懸掛座上設有一個一側為鉤、一側為圓弧的鉸鏈槽;所述的上掛鈎框由連接成一體的鉤體、窗體卡入槽和第一窄口密封槽組成,所述鉤體位於窗體卡入槽的外側上方,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的內側下方,其中所述的窄口密封槽在縱截面中為槽內空間大,槽口小的形狀,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所述鉤體由一個平直的側壁和圓弧狀的過渡段組成,且所述的鉤體配合設置在鉸鏈槽內;所述的底框由連接成一體的窗體卡入槽、第二窄口密封槽、第三窄口密封槽和第四窄口密封槽組成,所述第二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上方,所述第三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且位於第二窄口密封槽下方,所述第四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下方且開口方向與第二窄口密封槽和第三窄口密封槽相反,在第二窄口密封槽、第三窄口密封槽和第四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的下端面與第二窄口密封槽的上端面貼緊,且第一、二窄口密封槽的外側壁平齊,所述加強筋位於第一、二窄口密封槽的外側壁與側窗之間;所述的側邊框由連接成一體的窗體卡入槽和第五窄口密封槽組成;第五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在第五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其中,位於第一、二窄口密封槽內的嵌入式密封件與位於中間的水槽框外側壁相配合密封;位於第三窄口密封槽的嵌入式密封件與位於底部的水槽框外側壁相配合密封;位於第四窄口密封槽的嵌入式密封件下託至地面與地面配合密封;位於第五窄口密封槽內嵌入式密封件與所述的連接杆密封配合。這樣的方案,密封性好,可防止暖棚內外的空氣形成對流,從而有效提高暖棚內溼度與溫度的控制效果,更好地模擬出植物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作為優選,還包括側窗開啟機構,側窗開啟機構主要包括傳動電機、與傳動電機相連接的傳動軸、支杆、齒輪、傳動軸固定片、傳動套和底面設有齒條的驅動杆,所述的支杆並排縱向設置在側窗外側;所述的傳動軸固定片的一端設有第一軸承,另一端固定在支杆上, 所述傳動軸水平設置在第一軸承內;所述傳動套上設有第二軸承,所述傳動軸還設置在第二軸承內並穿過傳動套,齒輪固定連接在傳動軸上且位於傳動套內;所述驅動杆呈並排傾斜設置且穿過傳動套,該驅動杆的下端連接在側窗底部,其底面的齒條與齒輪嚙合。
這樣的方案可實現側窗的自動開啟。作為優選,所述的苗床包括苗床體和苗床架;所述的苗床體主要由支撐筋、連接筋、側邊條和網體組成,所述支撐筋間隔設置, 在每根支撐筋的中部設有兩個限位塊;所述的連接筋垂直連接在所有支撐筋上,所述側邊條連接在支撐筋的兩端,所述的網體位於連接筋上方;所述的苗床架上端面為槽結構,在該槽結構內設有兩根滾軸,所述兩根滾軸在縱向上位於支撐筋和槽結構之間、在橫向上分別位於槽結構的槽壁和支撐筋的限位塊之間; 所述滾軸的端部設有轉輪;所述轉輪呈對角設置;所述的苗床體寬度大於苗床架;所述的苗床體側端到限位塊的距離為苗床體寬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苗床架下部為支腳,支腳上設有升縮套,所述的升縮套上設有調節槽,調節槽內設有調節螺釘,所述的升縮套套設在支腳上並通過調節螺釘緊固。這樣的方案,可以使整個苗床體向側面移動,而另一側便可空出作為走道用,這樣可有效減少苗床和走道的佔地面積,可擴大整個暖棚的種植量,從而確保產量,另外,滾軸與支撐筋之間為點線連接,操作時可更為省力。本發明所得的植物暖棚的有益效果是上轉動軸座上的伺服電機轉動,可以使滑塊上升,進而使整個上轉動軸呈段斜狀,而外網電機是鉸鏈連接在上電機座上的,上齒條杆座一端開放,另一端也是鉸鏈連接,這樣整個外網都可以實現一個傾斜動作,而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斜通孔的透光面積是隨著外網的傾斜而變化的,因此外網的透光效果可調,且是一種無極調光,調光效果更好。
圖19是實施 歹7側窗的側端的橫向剖視圖20是實施 歹8側窗開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21是實施 歹8側窗開啟機構的主視圖22是實施 歹8傳動軸固定片的結構示意圖23是實施 歹8傳動套的結構示意圖M是實施 歹9苗床的結構示意圖25是實施 歹9苗床的俯視圖26是實施 歹9苗床體的俯視圖27是實施 歹9苗床支腳的結構示意圖中暖棚頂、暖棚側壁2、外網裝置3、內網裝置4、溼簾5、側窗6、苗床7、上拉
網梁8、上壓膜線9、上託膜線10、外網11、上驅網塊12、上齒條杆13、上齒條杆座14、上齒輪15、外網電機16、上電機座17、上轉動軸18、上轉動軸座19、底安裝板20、電機連接板21、 內軸承環22、鉸鏈杆23、平衡彈簧24、安裝座25、兩側滑槽沈、滑塊27、外軸承環觀、伺服電機四、絲杆30、斜通孔31、下拉網梁32、下壓膜線33、下託膜線34、內網35、下驅網塊36、 卷網杆37、卷網軸承38、伺服卷網電機39、下齒條杆40、下齒條杆座41、下齒輪42、內網電機43、下轉動軸44、下轉動軸座45、第一窄口槽46、第二窄口槽47、第三窄口槽48、喇叭口槽49、螺栓50、墊片51、橡膠緩衝層52、收網器53、上頂頭M、折彎體55、密封件56、彈簧塊 57、頂框58、水槽框59、連接杆60、吸水條61、固定針62、風動輪63、水箱64、浮球閥65、總水箱66、引水槽67、過濾層68、彈性滲透簿膜69、懸掛座70、上掛鈎框71、底框72、側邊框 73、加強筋74、窗體75、鉸鏈槽76、鉤體77、窗體卡入槽78、第一窄口密封槽79、嵌入式密封件80、第二窄口密封槽81、第三窄口密封槽82、第四窄口密封槽83、第五窄口密封槽84、側窗開啟機構85、傳動電機86、傳動軸87、支杆88、齒輪89、傳動軸固定片90、傳動套91、驅動杆92、第一軸承93、第二軸承94、苗床體95、苗床架96、支撐筋97、連接筋98、側邊條99、網體100、槽結構101、滾軸102、升縮套103、調節槽104、調節螺釘105、鉸鏈連接端106、齒輪護套107、內腔108、齒條口 109、軸承110、水管111、支腳112、限位塊113、手輪114。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它主要包括暖棚頂、暖棚側壁、外網裝置、內網裝置、溼簾、側窗和苗床,暖棚頂設置在暖棚側壁上方,外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上方,內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下方,溼簾的頂部固定在暖棚側壁上,側窗設置在溼簾的外側, 苗床設置在暖棚頂下方,如圖2、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網裝置主要由上拉網梁、上壓膜線、上託膜線、外網、上驅網塊、底面設有齒條的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上齒輪、外網電機、 上電機座、上轉動軸和上轉動軸座組成;其中,所述的上驅網塊、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為鋁合金;鋁合金有堅固質輕防腐的優點;(作為本實施例的變化,上驅網塊、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也可以由不鏽鋼或銅或硬質塑料代替);上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上方兩側;
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呈上下設置且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側的上拉網梁上;所述的外網位於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之間,外網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側的上拉網梁上,另一端與上驅網塊相連接(上託膜線位於外網的下方,上壓膜線位於外網的上方,從上下兩端對網膜進行固定,防止其被風吹走,但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始終離開一段距離,這樣就給外網傾斜提供了空間,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間距可以在15釐米到30釐米之間,效果較好);所述的上齒條杆至少一根,且平行位於外網下方並與上驅網塊固定連接,上齒條杆的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上齒條杆座,所述上齒條杆座位於上電機座同側的那端通過鉸鏈結構連接在暖棚頂上,另一端為開放式設置(開放式設置是指上齒條杆座的另一端是可以打開的,非固定的,這樣才能實現上齒條杆座的傾斜翻起);所述外網電機與上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上轉動軸垂直設置在上齒條杆下方,所述的上齒輪固定設置在上轉動軸上並與所述上齒條杆上的齒條嚙合;所述的上電機座主要由底安裝板、電機連接板、內軸承環、鉸鏈杆、平衡彈簧組成, 底安裝板平行設置在電機連接板下方;鉸鏈杆下端固定連接在底安裝板的中部,鉸鏈杆上端鉸鏈連接在電機連接板中部;內軸承環垂直設置在電機連接板一端;平衡彈簧連接在底安裝板和電機連接板之間且位於遠離內軸承環的那端;所述外網電機固定連接在電機連接板上,所述上轉動軸配合穿過內軸承環;所述的底安裝板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方;這樣的一個上電機座的結構,電機連接板可以相對於底安裝板轉動,可實現外網的翻起;平衡彈簧在平時不翻起時可起到支撐平衡的作用;而內軸承環在外網翻起時,可以對上轉動軸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使上轉動軸與外網電機的轉動過程始終是一致的,防止它們之間因不同步動作而損壞。如圖4、5所示,所述的上轉動軸座主要由安裝座、兩側滑槽、滑塊、外軸承環、伺服電機和絲杆組成;所述兩側滑槽垂直設置在安裝座上;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兩側滑槽內, 所述外軸承環固定連接在滑塊上方;所述滑塊內設有螺孔,所述絲杆一端配合設置在該螺孔內,另一端與伺服電機傳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連接在安裝座上;所述安裝座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所述的上轉動軸的端部配合設置在所述外軸承環內;伺服電機轉動後,絲杆相應轉動,由於滑塊一方面設置在滑槽內,一方面又與絲杆螺紋連接,這樣絲杆一轉動,滑塊便會上下動作,從而驅使上轉動軸向上翻起,作為整個外網翻起時的動力;伺服電機可精確控制轉動。所述的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與該斜通孔傾斜方面一致的垂直面與上轉動軸所在的垂直面相平行;所述的外網電機為交流伺服電機(也可以採用直流伺服電機、步進電機、 三相異步電機或單相異步電機代替)。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暖棚,其內網裝置、溼簾、側窗和苗床則採用現有技術即可。使用時,上轉動軸座上的伺服電機轉動,可以使滑塊上升,進而使整個上轉動軸呈段斜狀,而外網電機是鉸鏈連接在上電機座上的,上齒條杆座一端開放,另一端也是鉸鏈連接,這樣整個外網都可以實現一個傾斜動作,而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斜通孔的透光面積是隨著外網的傾斜而變化的,因此外網的透光效果可調,且是一種無極調光,調光效果更好。這樣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暖棚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外網具有無極調光功能。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拱了一種可無極調光的外網裝置,在上述技術的啟示
11下,調光控制則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實施的,與現有的多層外網調光類似,只需將多層外網的打開關閉控制改為根據光照控制伺服電機即可(伺服電機可以是自動控制,也可以是人工點動控制);另外,所述的上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上方兩側;上齒條杆一端鉸鏈結構連接在暖棚頂上,另一端為開放式設置;所述的底安裝板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方;所述安裝座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這些機械式的連接固定方式是現有技術,具體不作詳述。實施例2如圖7、8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內網裝置主要由下拉網梁、下壓膜線、下託膜線、內網、下驅網塊、卷網杆、卷網軸承、伺服卷網電機、 底面設有齒條的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下齒輪、內網電機、下轉動軸和下轉動軸座組成;其中,所述的下驅網塊、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為鋁合金;鋁合金有堅固質輕防腐的優點;(作為本實施例的變化,下驅網塊、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也可以由不鏽鋼或銅或硬質塑料代替;)下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下方兩側;下壓膜線和下託膜線呈上下設置且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側的下拉網梁上;所述卷網杆兩端設置在卷網軸承內,卷網軸承固定連接在其中一根下拉網梁上; 卷網杆端部與伺服卷網電機傳動連接,伺服卷網電機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的內網位於下壓膜線和下託膜線之間,內網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卷網杆上,另一端與下驅網塊相連接;所述的下齒條杆至少一根,且平行位於內網下方並與下驅網塊固定連接,下齒條杆的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下齒條杆座,下齒條杆座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內網電機與下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下轉動軸垂直設置在下齒條杆下方,所述的下齒輪固定設置在下轉動軸上並與所述下齒條杆下的齒條嚙合,所述內網電機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下轉動軸端部連接在下轉動軸座上,下轉動軸座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的內網電機也為伺服電機(也可以採用直流伺服電機、步進電機、三相異步電機或單相異步電機代替)。這樣,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內網裝置它的好處在於在內網整體打開後,通過伺服卷網電機轉動,可以將內網轉在卷網杆上,這樣就可以扯緊內網,理論上講扯得越緊,內網透光率更大,這樣,內網也具備了調光效果。這樣相比於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暖棚,內外網同時具有調光效果,調節光照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實施例3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上驅網塊和下驅網塊結構相同都包括驅網塊本體,在縱截面中,驅網塊本體上部設有開口向上的第一窄口槽,其下部設有開口向下的第二窄口槽,其側面設有開口向側面的第三窄口槽,其另一個側面設有用於連接網的、內大外小的喇叭口槽,其中,所述的窄口槽為內部空間大、槽口小的槽結構;所述的第一窄口槽內設有螺栓和墊片,所述螺栓的螺紋段伸出第一窄口槽的槽口,所述墊片將螺栓頭限制在第一窄口槽內;墊片下方設有橡膠緩衝層(這種緩衝層可以使驅網塊與外部傳動系統之間形成一個緩衝,而並非完全的硬連接方式,可有效延長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所述第二窄口槽內設有收網器,該收網器由上頂頭和折彎體組成,所述上頂頭寬度大於折彎體且被限制在第二窄口槽內,所述折彎體向喇叭口槽方向折彎;收網器可防止在收網過程中外網往上驅網塊外翻出。所述第三窄口槽內設有密封件,該密封件由固定頭和密封體組成,所述固定頭寬度大於密封體且被限制在第三窄口槽內,所述密封體伸出第三窄口槽的槽口 ;這種密封體, 在外網完全打開時可與另一側的拉網梁形成密封。所述喇叭口槽內設有彈簧塊,彈簧塊將網的固定在喇叭口槽內;如圖10、11所示,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上都設有齒輪護套;所述齒輪護套設有一中空的內腔,在齒輪護套的兩個側面設有軸承,在齒輪護套的正面和背面設有齒條口,所述上轉動軸或下轉動軸配合設置在軸承內且穿過齒輪護套,所述上齒輪或下齒輪上位於內腔內,所述上齒條杆或下齒條杆穿過齒條口。齒輪護套的作用是一方面使轉動軸與齒條杆在實現傳動的同時又能固定在一起,這樣在外網翻起時不會產生相對滑動,確保外網翻起過程中及翻起時的連接效果;另一方面可防止網因意外過度下垂時捲入齒輪中,避免引起損壞。實施例4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所述的暖棚側壁由呈閉合狀的頂框和水槽框組成;所述的水槽框正面投影形狀與頂框相同,數量為兩個,且間隔地位於頂框下方,並通過縱直的連接杆與頂框固定;所述的溼簾位於頂框內側,上部固定連接在頂框上, 所述溼簾上上下分層地設有吸水條,該吸水條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的水槽框裡。這樣的暖棚側壁和溼簾的結構,溼簾上的水分可通過吸水條從水槽中自動吸取,這是一種分子間達到穩態的一種自然運動,溼簾一方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另一方面其溼度是均勻的,這就暖棚溼度控制提供了方便;另外,水槽框面積較大本身也可以直接作為溼源提供溼度。實施例5如圖13、14、15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在結合實施例3和實施例4的基礎上,所述的吸水條與溼簾的連接端為手掌形結構;所述吸水條位於水槽內的部分為內凹的吸盤式結構;所述水槽內設有分散的固定針,所述固定針與吸盤式結構配合,位於中部的固定針長於外側的固定針;所述的水槽內間隔設有風動輪。手掌形結構和吸盤式結構可加大溼度交換面積,吸盤式結構吸水性能更強;而固定針的結構一方面可以使吸盤式結構張開,另一方面又可將其固定;而風動輪則可藉助暖棚內的氣體流動形成轉動(不額外消耗能量),從而使水槽內的水產生一定的活動,加快水分子運動;還包括與水槽框數量一致的水箱;水箱與相對應的水槽框能過水管相連通,在水管上設有浮球閥,浮球閥的浮球位於水槽框的水槽內。這個方案也可以實現水槽內的自動加水,而且不耗電。實施例6如圖16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與實施例5的區別在於包括一總水箱,所述暖棚頂上設有引水槽,所述總水箱與引水槽連通,在連通處設有過濾層;所述總水箱上連通有與水槽框數量一致的水管,水管呈上下設置,在水管上設有浮球閥,浮球閥的浮球位於對應水槽框的水槽內;在水管的進口處設有彈性滲透簿膜,位於下方的彈性滲透簿膜彈性強於上方的彈性滲透簿膜,由於下方的水壓強較大,彈性滲透簿膜用於抵消上下水位的壓差,使每根水管內的壓力基本持平,這個方案也可以實現水槽內的自動加水,而且不耗
H1^ O實施例7如圖17、18、19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在實施例6的基礎上,所述的側窗主要由懸掛座、上掛鈎框、底框、側邊框、加強筋和窗體組成;所述懸掛座固定連接在頂框上,在懸掛座上設有一個一側為鉤、一側為圓弧的鉸鏈槽;所述的上掛鈎框由連接成一體的鉤體、窗體卡入槽和第一窄口密封槽組成,所述鉤體位於窗體卡入槽的外側上方,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的內側下方,其中所述的窄口密封槽在縱截面中為槽內空間大,槽口小的形狀,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所述鉤體由一個平直的側壁和圓弧狀的過渡段組成,且所述的鉤體配合設置在鉸鏈槽內;所述的底框由連接成一體的窗體卡入槽、第二窄口密封槽、第三窄口密封槽和第四窄口密封槽組成,所述第二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上方,所述第三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且位於第二窄口密封槽下方,所述第四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下方且開口方向與第二窄口密封槽和第三窄口密封槽相反,在第二窄口密封槽、第三窄口密封槽和第四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的下端面與第二窄口密封槽的上端面貼緊,且第一、二窄口密封槽的外側壁平齊,所述加強筋位於第一、二窄口密封槽的外側壁與側窗之間;所述的側邊框由連接成一體的窗體卡入槽和第五窄口密封槽組成;第五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在第五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其中,位於第一、二窄口密封槽內的嵌入式密封件與位於中間的水槽框外側壁相配合密封;位於第三窄口密封槽的嵌入式密封件與位於底部的水槽框外側壁相配合密封;位於第四窄口密封槽的嵌入式密封件下託至地面與地面配合密封;位於第五窄口密封槽內嵌入式密封件與所述的連接杆密封配合。這樣的方案,密封性更好,可防止暖棚內外的空氣形成對流,從而有效提高暖棚內溼度與溫度的控制效果,更好地模擬出植物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而且由於加強筋的特殊設置方式,一方面可起到加強強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將窗體上的受力分散至上掛鈎框和底框,進而分散至整個側窗,側窗更不易損壞。實施例8如圖20、2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在實施例7的基礎上還包括側窗開啟機構,側窗開啟機構主要包括傳動電機、與傳動電機相連接的傳動軸、支杆、齒輪、傳動軸固定片、傳動套和底面設有齒條的驅動杆,所述的支杆並排縱向設置在側窗外側;如圖22、 23所示所述的傳動軸固定片的一端設有第一軸承,另一端固定在支杆上,所述傳動軸水平設置在第一軸承內;所述傳動套上設有第二軸承,所述傳動軸還設置在第二軸承內並穿過傳動套,齒輪固定連接在傳動軸上且位於傳動套內;所述驅動杆呈並排傾斜設置且穿過傳動套,該驅動杆的下端連接在側窗底部,其底面的齒條與齒輪嚙合,該方案可實現側窗的自動開啟。實施例9如圖M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所述的苗床包括苗床體和苗床架;如圖25 J6所示,所述的苗床體主要由支撐筋、連接筋、側邊條和網體組成,所述支撐筋間隔設置,在每根支撐筋的中部設有兩個限位塊;所述的連接筋垂直連接在所有支撐筋上,所述側邊條連接在支撐筋的兩端,所述的網體位於連接筋上方;所述的苗床架上端面為槽結構,在該槽結構內設有兩根滾軸,所述兩根滾軸在縱向上位於支撐筋和槽結構之間、在橫向上分別位於槽結構的槽壁和支撐筋的限位塊之間; 所述滾軸的端部設有轉輪;所述轉輪呈對角設置;所述的苗床體寬度大於苗床架;所述的苗床體側端到限位塊的距離為苗床體寬度的三分之一;如圖27所示,所述的苗床架下部為支腳,支腳上設有升縮套,所述的升縮套上設有調節槽,調節槽內設有調節螺釘,所述的升縮套套設在支腳上並通過調節螺釘緊固。這樣的方案,可以使整個苗床體向側面移動,而另一側便可空出作為走道用,這樣可有效減少苗床和走道的佔地面積,可擴大整個暖棚的種植量,從而確保產量,另外,滾軸與支撐筋之間為點線連接,操作時可更為省力。這樣的苗床結構是一種創新,可以使用於現有的暖棚內,也可以使用在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實施例10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與實施例9不同的是所述的支腳為固定支腳,即其上不設有升縮套。實施例11本實施例所描述的植物暖棚,與實施例10不同的是所述的支腳為固定支腳,支腳下方設有移動輪,便於苗床移動。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暖棚,它主要包括暖棚頂、暖棚側壁、外網裝置、內網裝置、溼簾、側窗和苗床,暖棚頂設置在暖棚側壁上方,外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上方,內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下方,溼簾的頂部固定在暖棚側壁上,側窗設置在溼簾的外側,苗床設置在暖棚頂下方,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網裝置主要由上拉網梁、上壓膜線、上託膜線、外網、上驅網塊、底面設有齒條的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上齒輪、外網電機、上電機座、上轉動軸和上轉動軸座組成; 所述的上驅網塊、上齒條杆、上齒條杆座為鋁合金;上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上方兩側;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呈上下設置且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側的上拉網梁上; 所述的外網位於上壓膜線和上託膜線之間,外網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一側的上拉網梁上,另一端與上驅網塊相連接;所述的上齒條杆至少一根,且平行位於外網下方並與上驅網塊固定連接,上齒條杆的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上齒條杆座,所述上齒條杆座位於上電機座同側的那端通過鉸鏈結構連接在暖棚頂上,另一端為開放式設置;所述外網電機與上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上轉動軸垂直設置在上齒條杆下方,所述的上齒輪固定設置在上轉動軸上並與所述上齒條杆上的齒條嚙合;所述的上電機座主要由底安裝板、電機連接板、內軸承環、鉸鏈杆、平衡彈簧組成,底安裝板平行設置在電機連接板下方;鉸鏈杆下端固定連接在底安裝板的中部,鉸鏈杆上端鉸鏈連接在電機連接板中部;內軸承環垂直設置在電機連接板一端;平衡彈簧連接在底安裝板和電機連接板之間且位於遠離內軸承環的那端;所述外網電機固定連接在電機連接板上,所述上轉動軸配合穿過內軸承環;所述的底安裝板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方;所述的上轉動軸座主要由安裝座、兩側滑槽、滑塊、外軸承環、伺服電機和絲杆組成;所述兩側滑槽垂直設置在安裝座上;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兩側滑槽內,所述外軸承環固定連接在滑塊上方;所述滑塊內設有螺孔,所述絲杆一端配合設置在該螺孔內,另一端與伺服電機傳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連接在安裝座上;所述安裝座固定設置在暖棚頂上;所述的上轉動軸的端部配合設置在所述外軸承環內;所述的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與該斜通孔傾斜方面一致的垂直面與上轉動軸所在的垂直面相平行;所述的外網電機為交流伺服電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所述的內網裝置主要由下拉網梁、下壓膜線、下託膜線、內網、下驅網塊、卷網杆、卷網軸承、伺服卷網電機、底面設有齒條的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下齒輪、內網電機、下轉動軸和下轉動軸座組成;所述的下驅網塊、下齒條杆、下齒條杆座為鋁合金; 下拉網梁共兩根且分別位於暖棚頂下方兩側;下壓膜線和下託膜線呈上下設置且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側的下拉網梁上; 所述卷網杆兩端設置在卷網軸承內,卷網軸承固定連接在其中一根下拉網梁上;卷網杆端部與伺服卷網電機傳動連接,伺服卷網電機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的內網位於下壓膜線和下託膜線之間,內網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卷網杆上,另一端與下驅網塊相連接;所述的下齒條杆至少一根,且平行位於內網下方並與下驅網塊固定連接,下齒條杆的另一端可移動地穿過下齒條杆座,下齒條杆座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內網電機與下轉動軸傳動連接,所述下轉動軸垂直設置在下齒條杆下方,所述的下齒輪固定設置在下轉動軸上並與所述下齒條杆下的齒條嚙合,所述內網電機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所述下轉動軸端部連接在下轉動軸座上,下轉動軸座固定連接在暖棚頂下方; 所述的內網電機為交流伺服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所述的上驅網塊和下驅網塊結構相同都包括驅網塊本體,在縱截面中,驅網塊本體上部設有開口向上的第一窄口槽,其下部設有開口向下的第二窄口槽,其側面設有開口向側面的第三窄口槽,其另一個側面設有用於連接網的、內大外小的喇叭口槽,其中,所述的窄口槽為內部空間大、槽口小的槽結構;所述的第一窄口槽內設有螺栓和墊片,所述螺栓的螺紋段伸出第一窄口槽的槽口,所述墊片將螺栓頭限制在第一窄口槽內;墊片下方設有橡膠緩衝層;所述第二窄口槽內設有收網器,該收網器由上頂頭和折彎體組成,所述上頂頭寬度大於折彎體且被限制在第二窄口槽內,所述折彎體向喇叭口槽方向折彎;所述第三窄口槽內設有密封件,該密封件由固定頭和密封體組成,所述固定頭寬度大於密封體且被限制在第三窄口槽內,所述密封體伸出第三窄口槽的槽口; 所述喇叭口槽內設有彈簧塊,彈簧塊將網的固定在喇叭口槽內; 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上都設有齒輪護套;所述齒輪護套設有一中空的內腔,在齒輪護套的兩個側面設有軸承,在齒輪護套的正面和背面設有齒條口,所述上轉動軸或下轉動軸配合設置在軸承內且穿過齒輪護套,所述上齒輪或下齒輪上位於內腔內,所述上齒條杆或下齒條杆穿過齒條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所述的暖棚側壁由呈閉合狀的頂框和水槽框組成;所述的水槽框正面投影形狀與頂框相同,數量至少兩個,且間隔地位於頂框下方,並通過縱直的連接杆與頂框固定;所述的溼簾位於頂框內側,上部固定連接在頂框上,所述溼簾上上下分層地設有吸水條,該吸水條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的水槽框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所述的吸水條與溼簾的連接端為手掌形結構;所述吸水條位於水槽內的部分為內凹的吸盤式結構;所述水槽內設有分散的固定針,所述固定針與吸盤式結構配合,位於中部的固定針長於外側的固定針;所述的水槽內間隔設有風動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還包括一總水箱,所述暖棚頂上設有引水槽,所述總水箱與引水槽連通,在連通處設有過濾層;所述總水箱上連通有與水槽框數量一致的水管,水管呈上下設置,在水管上設有浮球閥,浮球閥的浮球位於對應水槽框的水槽內;在水管的進口處設有彈性滲透簿膜,位於下方的彈性滲透簿膜彈性強於上方的彈性滲透簿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所述水槽框的數量為兩個;所述的側窗主要由懸掛座、上掛鈎框、底框、側邊框、加強筋和窗體組成;所述懸掛座固定連接在頂框上,在懸掛座上設有一個一側為鉤、一側為圓弧的鉸鏈槽;所述的上掛鈎框由連接成一體的鉤體、窗體卡入槽和第一窄口密封槽組成,所述鉤體位於窗體卡入槽的外側上方,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的內側下方,其中所述的窄口密封槽在縱截面中為槽內空間大,槽口小的形狀,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所述鉤體由一個平直的側壁和圓弧狀的過渡段組成,且所述的鉤體配合設置在鉸鏈槽內;所述的底框由連接成一體的窗體卡入槽、第二窄口密封槽、第三窄口密封槽和第四窄口密封槽組成,所述第二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上方,所述第三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且位於第二窄口密封槽下方,所述第四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下方且開口方向與第二窄口密封槽和第三窄口密封槽相反,在第二窄口密封槽、第三窄口密封槽和第四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所述第一窄口密封槽的下端面與第二窄口密封槽的上端面貼緊,且第一、二窄口密封槽的外側壁平齊,所述加強筋位於第一、二窄口密封槽的外側壁與側窗之間;所述的側邊框由連接成一體的窗體卡入槽和第五窄口密封槽組成;第五窄口密封槽位於窗體卡入槽內側,在第五窄口密封槽內設有嵌入式密封件;其中,位於第一、二窄口密封槽內的嵌入式密封件與位於中間的水槽框外側壁相配合密封;位於第三窄口密封槽的嵌入式密封件與位於底部的水槽框外側壁相配合密封; 位於第四窄口密封槽的嵌入式密封件下託至地面與地面配合密封; 位於第五窄口密封槽內嵌入式密封件與所述的連接杆密封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還包括側窗開啟機構,側窗開啟機構主要包括傳動電機、與傳動電機相連接的傳動軸、支杆、齒輪、傳動軸固定片、傳動套和底面設有齒條的驅動杆,所述的支杆並排縱向設置在側窗外側;所述的傳動軸固定片的一端設有第一軸承,另一端固定在支杆上,所述傳動軸水平設置在第一軸承內;所述傳動套上設有第二軸承,所述傳動軸還設置在第二軸承內並穿過傳動套,齒輪固定連接在傳動軸上且位於傳動套內;所述驅動杆呈並排傾斜設置且穿過傳動套,該驅動杆的下端連接在側窗底部,其底面的齒條與齒輪嚙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暖棚,其特徵是所述的苗床包括苗床體和苗床架; 所述的苗床體主要由支撐筋、連接筋、側邊條和網體組成,所述支撐筋間隔設置,在每根支撐筋的中部設有兩個限位塊;所述的連接筋垂直連接在所有支撐筋上,所述側邊條連接在支撐筋的兩端,所述的網體位於連接筋上方;所述的苗床架上端面為槽結構,在該槽結構內設有兩根滾軸,所述兩根滾軸在縱向上位於支撐筋和槽結構之間、在橫向上分別位於槽結構的槽壁和支撐筋的限位塊之間;所述滾軸的端部設有轉輪;所述轉輪呈對角設置;所述的苗床體寬度大於苗床架;所述的苗床體側端到限位塊的距離為苗床體寬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苗床架下部為支腳,支腳上設有升縮套,所述的升縮套上設有調節槽,調節槽內設有調節螺釘,所述的升縮套套設在支腳上並通過調節螺釘緊固。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植物暖棚,它主要包括暖棚頂、暖棚側壁、外網裝置、內網裝置、溼簾、側窗和苗床,暖棚頂設置在暖棚側壁上方,外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上方,內網裝置設置在暖棚頂下方,溼簾的頂部固定在暖棚側壁上,側窗設置在溼簾的外側,苗床設置在暖棚頂下方,所述的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與該斜通孔傾斜方面一致的垂直面與上轉動軸所在的垂直面相平行。本發明所得的植物暖棚有的益效果是整個外網都可以實現一個傾斜動作,而外網上密布有斜通孔,斜通孔的透光面積是隨著外網的傾斜而變化的,因此外網的透光效果可調,且是一種無極調光,調光效果更好。
文檔編號A01G9/14GK102283050SQ20111019454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1日
發明者來寶根 申請人:杭州儒燕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