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女巫溫妮繪本故事解析(解讀麥琪的禮物)

2023-05-27 12:47:05

今天我們解讀的是美國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寫的聖誕故事。

歐·亨利這位作家比較特別,他一輩子不寫大作品,但寫了好多深入人心的小故事。關於歐·亨利與聖誕故事的淵源,關於他的寫作風格和文學掌故,頭緒比較多,所以我們今天換一種講法,拉一張清單,方便將這些信息梳理清楚。下面就為你一一道來。

第一條

如果沒有聖誕節,沒有聖誕故事,也許歐·亨利的寫作生涯會是另一種樣子。

要說清楚這件事,我們先得從他的生平講起。歐·亨利1862年生於美國北卡萊羅納,原名叫威廉·西德尼·波特。小威廉的童年過得頗為慘澹,父親是個貪杯的醫師,母親病魔纏身。在他三歲那年,母親就死於當時的流行病肺結核。翻翻他的履歷,我們發現,這位未來的小說家在拿起筆之前,多少走了些彎路:他被父系家族撫養長大,雖然從小就很愛讀《一千零一夜》,卻並沒有機會接受良好而系統的教育,十九歲就領了執照當上了一名藥劑師,早早開始混世界。在藥店裡,為了打發時間,他給進進出出的顧客們畫畫速寫,算是多少揮灑了一點兒藝術天分。

此後,威廉搬到德克薩斯州的奧斯丁,到牧場放過羊,當過廚師,在菸草店打工,零敲碎打地學過一點德語和西班牙語,還自學了一點古典文學,交到了三教九流的朋友。機智幽默和多才多藝讓威廉在當地小有名氣,當他彈著吉他在聚會中唱小夜曲的時候,身邊總是圍繞著喝彩的人群。

十七歲的富家女阿索爾也在人群中。他們兩個人像小說裡那樣熱戀,像小說裡那樣遭到女方家庭的激烈反對——不僅僅因為兩家門第懸殊,也因為阿索爾當時身體不好,染上了肺結核。但是一切障礙在愛情面前不值一提,兩個年輕人很快私奔,家裡人只好屈服,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婚後一度祥和美滿,他們有了自己的女兒,阿索爾也鼓勵威廉在工作的同時給報紙雜誌寫點文章。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1895年。威廉在銀行工作期間惹上了麻煩,辭職以後仍然被指控挪用公款。至於這筆有嫌疑的帳目究竟是威廉的疏忽大意,還是真的被他挪去辦了一本很快就倒閉的雜誌,現在已經無從查考。總之,威廉要吃官司了,但是,在出庭受審之前的一天,出於一念之差,威廉遠走他鄉,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流亡生涯。

威廉先是跑到紐奧良,再是逃往宏都拉斯,在中美洲的陽光下跟飛車大盜稱兄道弟。這樣隱姓埋名的生活本來還可能繼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聽到家鄉傳來了壞消息:妻子阿索爾病重,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於是,威廉趕回家,向警方自首,要求讓他與妻子告別之後再服刑。法庭批准了他的要求。

之所以把這些故事講得這麼詳細,是因為我們在日後的小說裡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些經歷給作品打上的烙印。我們看到,那些鮮活的人物和故事後來成為作家非常重要的寫作素材;我們同樣能看到,作家本人的冒險家氣質、善良本性和藝術天分也成為日後構築其作品的世界觀的基石。

截至此時,威廉蛻變成歐·亨利的條件已經具備,只缺少一個契機。他被判五年徒刑,但因為表現好,最後減到了三年。在這三年裡,他因為多方面的才能而免於被關進小隔間受苦。他有藥劑師執照,所以有資格在監獄裡的醫院幫忙,餘下的時間,他用好幾個假名寫短篇小說,託一個紐奧良的朋友送到監獄外面的雜誌上發表,讀者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1899年聖誕節,美國大大小小的雜誌照例要刊登聖誕故事。其中有一本雜誌上的聖誕故事廣受好評,標題叫作《口哨大王迪克的聖誕襪》,作者欄署著一個陌生的名字:歐·亨利。這是歐·亨利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據說出處是法國一個著名藥劑師的名字的縮寫。這個聖誕故事收到的良好反饋,不僅讓他的筆名就此固定,而且為他即將重獲自由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與其他聖誕故事一樣,《口哨大王迪克的聖誕襪》也是以勸惡揚善為主題的,並沒有跳出前人的套路。歐·亨利此後的小說越寫越成熟,所以這一篇對於歐亨利個人意義重大的小說,往往被選家忽略,如今我們已經很難在歐·亨利的作品集中譯本裡找到了。

第二條

歐·亨利知名度最廣的小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聖誕故事,但大部分中國人,都把這個故事的標題給搞錯了。

這個聖誕故事發表在1905年12月,與他的第一個聖誕故事已經相距六年之久。它最初發表在十二月份的《紐約星期日世界報》上,此後收入歐·亨利所有的作品集,被改編成各種各樣的形式,流傳至今。這個故事的標題是 the gift of the magi ,譯成中文以後,絕大部分譯本都寫成「麥琪的禮物」。但是大部分中國讀者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耳熟能詳的標題,實際上是源自文化差異的誤解。

首先,這個標題裡的 Magi ,拼寫是 M-A-G-I ,而我們熟悉的英語人名 Maggi的拼寫是 M-A-G-G-I ,兩者雖然發音相同,後者卻比前者多一個字母g,完全不是一回事。其次,標題裡的 Magi ,對應的中文意思是「賢人」。這並不指世俗意義上的品德高尚之人,而是專指《聖經》裡頭由東方來朝見新生的耶穌的三個賢人,又稱為「東方三博士」。所以,這個詞與基督教大有淵源,無論如何也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成小說中女主人公的名字,翻譯成「麥琪」只能說是以訛傳訛。

其實,只要我們翻到這個故事的結尾,就能看到直接點題的句子:「那些賢人是智者,了不起的智者。他們給馬槽裡的嬰兒帶來了禮物,開創了贈送聖誕禮物的藝術」。這一段顯然套上了聖誕故事的常見格式,跟宗教典故掛上了鉤,特別適合一家人圍爐夜話時,給孩子們灌輸點做人的道理。由此可見,這個故事的標題,譯成中文應該是「賢人的禮物」。當然,如果把這個題目乾脆譯成「聖誕禮物」,也是大致貼切的。

第三條

《賢人的禮物》在宣揚教義的包裝底下,藏著感人至深的世俗感情。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內容,到底為什麼會有那麼長久的生命力。

吉姆和德拉是一對年輕夫妻,情投意合,但是日子過得緊巴巴,買不起自己心儀的聖誕禮物。聖誕夜,妻子德拉只能賣掉自己的一頭長髮,湊足錢給吉姆的金表配了一條白金表鏈。事情辦完以後,德拉不由得暗自得意,一路小跑回家燒排骨,準備他們倆的聖誕大餐。

七點鐘,吉姆回到家,一眼看到德拉,居然大吃一驚,整個人都呆住了。兩人一番誤會之後,終於雙雙恍然大悟:原來,讓吉姆震驚的並不是剪了頭髮的德拉沒有原來漂亮,而是因為,他給德拉準備的禮物是一套精美的梳子,為了籌這筆錢,他賣掉了自己的表。

夫妻倆都為了給對方最珍愛的物件配一份禮物,而賣掉了自己最珍愛的東西。所以現在這兩份禮物都沒有了實際的用處。但他們因此感受到了彼此的情意,這個聖誕節也過得很滿足。最後,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作者把這對夫妻的這種自我犧牲升華到《聖經》裡的「賢人」的高度。

不過,這個故事之所以膾炙人口,跟基督教的教義,並沒有多大關係。貧寒生活裡閃現的人性光芒,情景喜劇中折射的樸素愛情,早就超越了一個聖誕故事的範疇。在任何時代讀,在任何季節讀,都不會過時。事實上,正因為這個感人的小故事常常被人拿來頌揚愛情,我們反而忘記它的情節跟聖誕節密切相關,忘記它最初是一個合乎規範的聖誕故事。

第四條

《賢人的禮物》的生動細節,構築了一百多年前西方聖誕節的風情畫。

可以說,一打開《賢人的禮物》,20世紀初的生活氣息就撲面而來。我們讀到,勤儉持家的主婦德拉一連數了三遍,還是只有一塊八毛七分錢,其中有六毛還是分幣。這是她死乞白賴地從雜貨商、菜販子那裡連哄帶求地摳出來的,積攢了整整一年。緊接著,我們知道,對於這個家來說,這其實已經不算是一筆小錢了。因為德拉坐著的沙發是破舊的,而他們住的這套帶家具的公寓房,一周的房租八塊錢,而她的丈夫吉姆每周的薪水,也只有二十塊錢。

然而,買一件體面的、能配上她丈夫的聖誕禮物,需要二十一塊錢。如此反覆權衡之下,德拉才終於在鏡子前面站定,讓她那一頭長髮如瀑布般墜落下來,估算它能換來多少錢。賣掉頭髮以後,我要提醒你注意一個細節:德拉覺得自己的顏值直線下降,但她並沒有去理髮店裡做一個髮型,而是回到家,拿出燙髮鉗,點上煤氣,開始「修補慷慨和愛情造成的損失」。顯然,德拉為了省下一點錢,寧可自己 DIY 一個髮型。最後她把一頭短髮燙成了細密的小髮捲,「活像一個逃學的男孩」。

對於作者而言,在如此短小的篇幅裡展示那麼多細節,尤其是,將帳目算得那麼清清楚楚,主要是為了揭示人物選擇之艱難。但相隔一百多年之後再讀,我們從中得到了更多的訊息。比如,當時的普通人,大致是怎樣的經濟狀況;當時,過一個體面的聖誕節,大致是怎樣的標準;當時流行的禮物,又反映了怎樣的時尚潮流。這些問題都能在這個小小的故事裡找到線索。聖誕節在西方成為第一大節日,是直到19世紀中葉之後才逐步確立的,這一點我們在解讀狄更斯的聖誕故事時已經詳細解釋過,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到了《賢人的禮物》發表的二十世紀初,「聖誕經濟」已經滲透到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聖誕禮物成為一年到頭的期盼和人們情感的寄託——這些發展和變化,我們也都能在這個小故事裡尋到蛛絲馬跡。

第五條

《賢人的禮物》的反轉式結尾,是歐·亨利作品的標誌性特色。

在這個故事裡,這對夫妻先是想給對方製造驚喜,卻在結尾發現他們的努力出現了錯位,然而這種錯位恰恰又帶給彼此更大的驚喜。這種巧妙的安排成為反轉式結尾的經典案例。實際上,如果你讀過十個以上歐·亨利的其他小說,會發現類似的套路是他最常用的技術,是他的作品的標誌性特色。在歐·亨利之後,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微型小說、短劇、勵志雞湯故事都在仿效這種寫法,歐·亨利式的反轉,成為運用極為廣泛也極為有效的技術手段。你可以回憶一下每年春節晚會上看到的小品,有多少是沿襲這樣的套路,就知道有多少藝術工作者,都欠著歐·亨利一份人情了。

不過,當我們回到文本,就會發現,大部分平庸的模仿者,往往只學到一些表象的東西。在通往反轉的路上,歐·亨利仿佛對細節信手拈來,其實是扎紮實實地做了很多基礎性的鋪墊工作。他儘可能延宕謎底揭曉的時刻,把小夫妻的日常生活的小情調,硬是處理得曲折起伏,驚心動魄。門打開的那一刻,德拉在丈夫臉上看到無以名狀的表情,這畫面一下子就把讀者的疑問懸到了高處。然後兩人挨個拆禮物,恍然大悟,百感交集,戲劇節奏精準有效。把這些因素放在一起考量,才能真正解釋這個故事獨一無二的魅力。

第六條

《賢人的禮物》,是歐·亨利的小說中,被改編次數最多的作品。

撇開所有受到這個故事影響的文藝作品,僅僅明確向《賢人的禮物》致敬的作品,就舉不勝舉。十多部世界各國的影視劇直接改編自這個短小的故事,編劇當然少不了要給男女主人公加戲,為他們編寫出來龍去脈,前世今生。2014年,一位希臘編劇,就把這個故事移植到了希臘的經濟危機期間,拍了一部故事片。迄今最豪華的改編陣容出現在1952年,二十世紀福克斯推出電影《滿屋都是歐·亨利》,將歐·亨利的五個短篇彙編在一起,片中群星薈萃,當時嶄露頭角的瑪麗蓮·夢露只能露一小臉兒,演一個站街拉客的妓女。

我們還能在不計其數的舞臺劇、廣播劇、動畫片裡看到《賢人的禮物》。最有意思的變形出現在1999年聖誕節,迪士尼在《米奇的聖誕節》裡,讓米老鼠和他的女朋友也交換了一下他們最珍貴的聖誕禮物。

第七條

歐·亨利的作品題材豐富,自成系統,堪稱美國社會的小型百科全書。

歐·亨利一生共寫過將近四百個短篇小說,絕大部分都是區區幾頁紙的超短篇,剛夠一個雜誌專欄的篇幅。當時各種雜誌對於這樣短小精悍的故事,需求量很大。為了謀生,歐·亨利出獄之後的時間都花在應付這樣的專欄上,每個禮拜都至少要寫一個。除此之外,他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在其他文學樣式上探索,也從來沒有考慮過進入所謂更高級的文學殿堂。

不過,即便局限在這狹窄的方寸之地裡,歐·亨利也儘可能地拓寬題材。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裡的人物都在他筆下栩栩如生。他的小說,有的刻畫世間百態,有的闡述哲理,有的歌頌愛情。除此以外,還有兩類作品極富特色。

一類是以城市盲流、邊緣人物為主角的小說。當時有一份報紙的社論說,在紐約舉足輕重的只有四百個上流人物,歐·亨利對此不以為然。1906年,他在出版最新的短篇小說集時,將其命名為《四百萬》,來諷刺那所謂的「四百人」。 在歐·亨利眼中,當時紐約總人口約為四百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們才是這座城市真正的中堅力量,而他的小說就是寫他們的生活,給他們看的。當時,種種混跡於城市陰暗角落的小人物,比如流浪漢、小偷、騙子,都是城市化進程提速之後的副產品,他們的流離失所構成了顯著的社會問題。歐·亨利沒有將這些人物臉譜化,在他們身上也寄予了理解和同情。既寫他們的狡黠無賴,也寫他們的天良未泯。在歐·亨利的這類作品中,我們往往能找到有力的諷刺,深刻的思考,對艱難時世的感同身受,以及對複雜人性的細緻觀察。

另一類作品與推理懸疑有關。不過,也許是既限於篇幅,也出於趣味,歐·亨利的寫法與當時流行的推理小說並不相同。他曾經戲仿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故事,寫過一篇《薩姆洛克·喬爾尼斯歷險記》,對福爾摩斯的套路極盡諷刺。這位喬爾尼斯先生就像福爾摩斯一樣對凡事都能推理一番,聽起來嚴絲合縫,最後揭示的真相卻與他的分析截然相反。事實上,我們在歐·亨利的其他探案小品中也能發現,他對柯南·道爾那種脫離實際的推理方式不以為然,反而力圖把警探和罪犯都還原成凡人,因此他的這類作品具有更濃厚的生活氣息。

第八條

除了《賢人的禮物》之外,歐·亨利流傳度最廣的名篇,還有《最後一片葉子》和《警察與讚美詩》。

《最後一片葉子》的故事,發生在青黴素尚未發明的時代。那時候,一個冬天、一場肺炎就可以奪去很多人的生命。一個正在學畫畫的女學生重病臥床,精神比肉體垮得更快。唯一給她精神鼓勵的是窗外在風雨飄搖中依然不曾凋落的一片常青藤葉子。她對同伴說,如果這片葉子掉下來,她也就活不成了。歐·亨利照例把懸念保持到最後一秒:最後,女學生跟這片葉子一起活了下來,捱過了肺炎最危險的時期。但是,當她病癒之後才知道,樓下的老畫師連夜跑到女學生的窗外,在風雨中畫上了一片永遠不會落下的葉子,自己卻染上肺炎,不治身亡。這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就此戛然而止。

同樣是出人意料的結尾,《警察與讚美詩》走的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屬於我們前面講到的描寫城市邊緣人物的小說。一個流浪漢徘徊在初冬的街頭,他窮得叮噹響,想隨便犯點事兒被抓進監獄去,至少能有基本生活保障,不至於給活活凍死。於是,他又是到飯店吃白食,又是在櫥窗邊調戲婦女,卻總是引不起警察的興趣。路過教堂,裡面響起的讚美詩居然一下子觸動了他的心弦,讓他撫今追昔,覺得自己不應該一直沉淪。正當他打算重新做人的時候,警察卻注意到這個無所事事的流浪漢,毫無理由地把他抓進了監獄。

在歐·亨利所有的作品中,《警察與讚美詩》通常被認為是思想最深刻、藝術成就最高的短篇。從社會學的角度,批評家可以從中分析出階級矛盾和社會問題,把它看成批判現實主義的濃縮精華。我們也可以把角度進一步收窄,審視個人命運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關係,體會小說裡的這種「雙向誤解」是怎麼產生的。歐·亨利以極富戲劇性的設計,讓我們看到兩者之間的荒誕的反差。而這種荒誕,是小說這種文體發展到比較高級的階段時,綻放的最迷人的火花。

第九條

與其他幾位同樣以短篇見長的文學大師相比,歐·亨利更像是一個嫻熟而樸實的故事手藝人。

縱觀小說發展史,有好幾位幾乎只寫中短篇、從不涉及長篇的小說家。除了歐·亨利之外,至少還有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雷蒙德·卡佛、阿根廷的博爾赫斯、加拿大的愛麗絲·門羅等。與他們相比,歐·亨利的作品,屬於較為早期也較為通俗的品種,帶有鮮明的草根性。

說到這裡,我們需要簡單介紹一下短篇小說這個類別的發展歷史。中文裡,「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似乎屬於一母同胞,只有篇幅上的差別,但它們對應的英文單詞novel和story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詞。我們通常把novel譯成「小說」,把story譯成「故事」。這種英文單詞中的傾向性更清晰地表明,這兩種體裁有著迥然相異的基因,各自遵循著不同的法則和發展軌跡。總的來說,虛構藝術從古代的口口相傳演變到現代的印刷出版,人們從「聽故事」發展成「讀故事」,現代意義上的小說都是適應現代出版業發展要求的產物。在19世紀,許多成功的長篇都在日報上連載,所以長篇小說必須放長線撒大網,情節線必須連綿起伏,一個懸念接一個懸念。

到了歐·亨利生活的年代,雜誌迎來黃金時代,這些月刊或者周刊的欄目篇幅有限,兩期之間間隔時間長,顯然不適合連載,更歡迎在有限篇幅內就能迅速完成故事的起承轉合的文體。短篇小說因此大行其道。不過,此後不久,那些雜誌的創辦者開始細分受眾市場,某些更高級的、迎合知識分子趣味的雜誌也在悄悄醞釀登場。

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像《紐約客》這樣的高端中產讀物的興起,對於二十世紀短篇小說的發展,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知識分子逐漸形成了固定的趣味:他們不喜歡故事的脈絡太過清晰,他們熱衷於玩味故事的曖昧主題和結構上刻意的留白,他們期待看到層出不窮的技術創新。這種趣味在20世紀下半葉,隨著美國高等學府裡大量開設創意寫作班,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強化和擴展。在文學專家看來,短篇小說,成了檢驗作家寫作技術的最直觀的文體。

在這樣的語境下,歐·亨利一百多年前使用的套路就顯得有點陳舊和單調了。我們甚至很難在任何一本學院派編寫的《美國文學史》裡找到歐·亨利的名字,儘管他的作品至今仍在世界各國的文學市場上保持著穩定的銷售量和改編率。

作家王安憶的說法很有代表性,她說:「要讀短篇小說,是繞不開歐·亨利的,他的故事,都是圓滿的,似乎太過圓滿,也就是太過負責任,不會讓人的期望有落空,滿足是滿足,終究缺乏回味。這就是美國人,新大陸的移民。根基有些淺,從家鄉帶了上路的東西裡面,就有講故事的這一本子『老娘土』,輕便靈巧,又可因地制宜。還有些集市上雜耍人的心氣,要將手藝活練好了,暗藏技巧,不露破綻。好比俗話所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歐·亨利的戲法是甜美的傷感的戲法,圍坐火盆邊上的聽客都會掉幾滴眼淚,發幾聲嘆息,難得有他這顆善心和聰明。」

這番話不可謂不中肯,不可謂不形象。不過,我們也不妨反過來想一想,以當年歐·亨利大量創造故事的勞動強度,他能在幾乎每個文本中都照顧到讀者的期望,把故事講圓滿,並且在其中產生相當數量的、至今仍然被反覆改編的名篇,這種旺盛的虛構能力實在令人驚嘆。如今,當我們在各種各樣的短篇小說裡看到似曾相識的、明顯帶著寫作班烙印的敘事技巧,當「突破套路」本身也成為套路時,歐·亨利那嫻熟的手藝,甜美而傷感的戲法,或許正是很多當代作家已經失落的特質。

第十條

以歐·亨利命名的文學獎,在文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剛才講過,歐·亨利講故事,一直秉持著「必須把故事講完整」的職業道德。那麼,我們的解讀也必須把歐·亨利本人的故事講完:在出獄之後,歐·亨利搬到紐約生活、寫作。這時候,離他最終辭世的1910年,僅僅剩下八年時間。在這八年裡,歐·亨利主要幹了這麼幾件事:其一,瘋狂地寫作,他一生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段時間裡完成的;其二,1907年,他跟初戀情人莎拉重逢,此時莎拉也成了一個作家,還把他們倆的戀情寫進了一個中篇小說。歐·亨利很快與莎拉結婚;其三,歐·亨利從父親那裡繼承的嗜酒基因,在他年輕時就常常發作,到了成名之後愈演愈烈。莎拉因此不堪忍受,很快就與他離婚。一年之後,歐·亨利死於酗酒引發的肝硬化和糖尿病併發症。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歐·亨利本人似乎並未進入所謂的嚴肅文學殿堂,但在他死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歐·亨利獎」卻成為一個歷史悠久、影響力深遠的文學獎項。

1918年,美國藝術科學協會設立「歐·亨利獎」,每年頒發一次,每年先從美加地區的各類期刊雜誌上選出二十個短篇小說,彙編成書。每年協會指定三名評委,從這二十篇作品裡再選出最優秀的作品——以前只選出一篇,近年發展到每年選出一二三等獎各一篇。

迄今,在這個時間跨度長達九十九年的名單上,我們看到了無數文學明星的名字:此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海明威、福克納、愛麗絲·門羅,都曾在這張名單上留下印記。「歐·亨利獎」成為很多大作家最初令文壇驚豔的平臺。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張名單上,我們看到了一份完整的百年美國文學史。對於歐·亨利本人而言,如此甜美而傷感的結局,倒也是恰如其分的。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