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節油防洩露的醇基燃料家用灶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21:41: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醇基燃料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油防洩露的醇基燃料家用灶具。
背景技術:
目前,醇基燃料是以廉價的生活物質原料醇基等為主要原料,按特定工藝經生化合成的一種高清潔新型液體燃料。可在常溫常壓下儲存、運輸、使用,無需高壓鋼瓶儲存,可用普通金屬和數量容器存儲。醇基燃料的燃燒值與石油液化氣相當,可作為石油液化氣和燃料油的替代材料,燃燒後主要生產CO2和水,無殘渣殘液,不黑鍋底,具有清潔衛生、安全、廉價、原料易購、使用方便等特點,屬於國家鼓勵發展的生物質清潔新能源。
醇基燃料分體爐頭,連體爐頭都是屬於霧化爐頭,醇基燃料蘑菇頭爐頭、飛機頭爐頭都是屬於氣化爐頭。根據傳統的柴油,液化氣爐頭改進演變而來,主要適於改造柴油(液化氣)爐頭為醇基爐頭時使用。根據不同的需求,它分為連體爐頭和分體爐頭。燃燒原理:所謂氣化爐頭,就是燃料從油管先進入油嘴中加熱,當溫度達到65℃時,醇基燃料開始由液體變為氣體,然後回流到燃燒室被明火點燃。爐頭底部的風機不斷地向燃燒室吹風,將富含氧氣的空氣送入燃燒室內,從而使燃料在爐頭內充分燃燒。
專利申請號為CN201120354068.1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布了一種醇基液化氣灶,是一個圓型柱體,柱體內包括灶盆,灶託和醇基氣化發生器。灶盆的下側為灶託,灶託底部設有灶腿,灶託的上側裝有醇基氣化發生器,灶盆四周設有多個上通風孔,灶託的上側設有多個下通風孔,醇基氣化發生器由醇基液體入口,醇基液輸入三通及輸入管開關,點火液三通及點火開關,調節器,儲存檔,醇基反應器和灶頭組成。醇基液入口與醇基液輸入三通和點火三通相連接,醇基液輸入管的兩端與醇基液輸入三通和醇基反應器的下端相連接,氣出管的兩端與調節器和醇基反應器的上端相連接,點火輸管的一端與點火三通相連接,另一端至儲存檔內。火點燃後,醇基反應器吸收熱量,使醇基液體氣化,再將氣化後的氣體增壓,經氣出管調節器輸入灶頭,實現高能燃燒。
但是,在使用上述灶體時,燃燒盤中會存留部分未燃燒的油會滴落下來,油滴掉落到灶臺或地面上,將灶臺或地面弄髒,清理困難。目前,現有技術中有在燃燒盤下方設置有接油裝置來避免油汙汙染的情況,但是,油滴掉落在接油裝置上會很快將接油裝置裝滿,油液漫出來一樣造成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將滴落的油液引流回主油管中的醇基燃料灶具,解決了現有的醇基燃料灶具中油液滴落或從接油裝置中漫出來造成汙染、浪費油液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節油防洩露的醇基燃料家用灶具,包括灶體,灶體內安裝有燃燒盤,燃燒盤中部安裝有油嘴,油嘴下方連接有主油管;所述灶體內還安裝有接油盤,接油盤位於燃燒盤下方,接油盤底部連通有回油管,回油管的另一端連接於主油管上,主油管與回油管連接處的兩側均安裝有用於防止主油管的液體倒流回接油盤的止回閥,兩個止回閥的安裝方向一致;回油管上安裝有用於將接油盤中的液體擠壓進入主油管中的加壓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加壓裝置包括加壓管,加壓管的一端連通於回油管上,灶體上設置有通孔,加壓管的另一端從灶體的通孔伸出灶體外,加壓管伸出灶體的一端連接有橡膠囊,橡膠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體內鉸接有閥板,閥體內靠近油嘴的一側設置有用於阻擋閥板的擋邊,閥板與閥體的連接處安裝有軸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灶體頂部設置有炊具安放墊塊和沉渣槽,沉渣槽設置於炊具安放墊塊的下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灶體內安裝有接油盤,接油盤與主油管之間連通有回油管,接油盤內收集的油可從回油管流回主油管,避免接油盤的中油漫出來造成汙染;油液重流回主油管進行利用,減少了油液的浪費。加壓裝置可將接油盤中的液體擠壓進入主油管中,此過程中止回閥能避免主油管的液體倒流回接油盤。加壓裝置能避免主油管中的壓力大於回油管中的壓力時,回油管的油無法回流到主油管的情況。
2、當擠壓橡膠囊時,靠近油嘴的止回閥關閉,遠離油嘴的止回閥打開,從而回油管中的油液被擠壓進入到主油管中被重新利用;當鬆開橡膠囊時,靠近油嘴的止回閥打開,遠離油嘴的止回閥關閉,接油盤中的油液進入回油管中,為下一次將油液擠壓進入主油管做準備。此過程,可將接油盤中的油液引流到主油管中,避免接油盤中的油無法自動回流到主油管的情況。
3、閥板與閥體的連接處安裝有軸瓦,閥板的轉動靈活性增強,避免閥板長期使用後沉渣將閥板卡死而無法工作的情況。
4、沉渣槽能收集炊具上掉落的雜物,避免雜物進入灶體內部,造成堵塞,保證灶體不被腐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止回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灶體,2-燃燒盤,3-油嘴,4-主油管,5-接油盤,6-回油管,7-止回閥,8-加壓裝置,11-炊具安放墊塊,12-沉渣槽,71-閥體,72-閥板,73-軸瓦,81-加壓管,82-橡膠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灶體1,灶體1內安裝有燃燒盤2,燃燒盤2中部安裝有油嘴3,油嘴3下方連接有主油管4;所述灶體1內還安裝有接油盤5,接油盤5位於燃燒盤2下方,接油盤5底部連通有回油管6,回油管6的另一端連接於主油管4上,主油管4與回油管6連接處的兩側均安裝有用於防止主油管4的液體倒流回接油盤5的止回閥7,兩個止回閥7的安裝方向一致;回油管6上安裝有用於將接油盤5中的液體擠壓進入主油管4中的加壓裝置8。
本實用新型的灶體1內安裝有接油盤5,接油盤5與主油管4之間連通有回油管6,接油盤5內收集的油可從回油管6流回主油管4,避免接油盤5的中油漫出來造成汙染;油液重流回主油管4進行利用,減少了油液的浪費。加壓裝置8可將接油盤5中的液體擠壓進入主油管4中,此過程中止回閥7能避免主油管4的液體倒流回接油盤5。加壓裝置8能避免主油管4中的壓力大於回油管6中的壓力時,回油管6的油無法回流到主油管4的情況。
實施例二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所述加壓裝置8包括加壓管81,加壓管81的一端連通於回油管6上,灶體1上設置有通孔,加壓管81的另一端從灶體1的通孔伸出灶體1外,加壓管81伸出灶體1的一端連接有橡膠囊82,橡膠囊82。
當擠壓橡膠囊82時,靠近油嘴3的止回閥7關閉,遠離油嘴3的止回閥7打開,從而回油管6中的油液被擠壓進入到主油管4中被重新利用;當鬆開橡膠囊82時,靠近油嘴3的止回閥7打開,遠離油嘴3的止回閥7關閉,接油盤5中的油液進入回油管6中,為下一次將油液擠壓進入主油管4做準備。此過程,可將接油盤5中的油液引流到主油管4中,避免接油盤5中的油無法自動回流到主油管4的情況。
實施例三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實施例一或二的基礎上,所述止回閥7包括閥體71,閥體71內鉸接有閥板72,閥體71內靠近油嘴3的一側設置有用於阻擋閥板72的擋邊,閥板72與閥體71的連接處安裝有軸瓦73。
閥板72與閥體71的連接處安裝有軸瓦73,閥板72的轉動靈活性增強,避免閥板72長期使用後沉渣將閥板72卡死而無法工作的情況。
實施例四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灶體1,灶體1內安裝有燃燒盤2,燃燒盤2中部安裝有油嘴3,油嘴3下方連接有主油管4;所述灶體1內還安裝有接油盤5,接油盤5位於燃燒盤2下方,接油盤5底部連通有回油管6,回油管6的另一端連接於主油管4上,主油管4與回油管6連接處的兩側均安裝有用於防止主油管4的液體倒流回接油盤5的止回閥7,兩個止回閥7的安裝方向一致;回油管6上安裝有用於將接油盤5中的液體擠壓進入主油管4中的加壓裝置8。本實用新型的灶體1內安裝有接油盤5,接油盤5與主油管4之間連通有回油管6,接油盤5內收集的油可從回油管6流回主油管4,避免接油盤5的中油漫出來造成汙染;油液重流回主油管4進行利用,減少了油液的浪費。加壓裝置8可將接油盤5中的液體擠壓進入主油管4中,此過程中止回閥7能避免主油管4的液體倒流回接油盤5。加壓裝置8能避免主油管4中的壓力大於回油管6中的壓力時,回油管6的油無法回流到主油管4的情況。
所述加壓裝置8包括加壓管81,加壓管81的一端連通於回油管6上,灶體1上設置有通孔,加壓管81的另一端從灶體1的通孔伸出灶體1外,加壓管81伸出灶體1的一端連接有橡膠囊82,橡膠囊82。當擠壓橡膠囊82時,靠近油嘴3的止回閥7關閉,遠離油嘴3的止回閥7打開,從而回油管6中的油液被擠壓進入到主油管4中被重新利用;當鬆開橡膠囊82時,靠近油嘴3的止回閥7打開,遠離油嘴3的止回閥7關閉,接油盤5中的油液進入回油管6中,為下一次將油液擠壓進入主油管4做準備。此過程,可將接油盤5中的油液引流到主油管4中,避免接油盤5中的油無法自動回流到主油管4的情況。
如圖2所示,所述止回閥7包括閥體71,閥體71內鉸接有閥板72,閥體71內靠近油嘴3的一側設置有用於阻擋閥板72的擋邊,閥板72與閥體71的連接處安裝有軸瓦73。閥板72與閥體71的連接處安裝有軸瓦73,閥板72的轉動靈活性增強,避免閥板72長期使用後沉渣將閥板72卡死而無法工作的情況。
所述灶體1頂部設置有炊具安放墊塊11和沉渣槽12,沉渣槽12設置於炊具安放墊塊11的下方。沉渣槽12能收集炊具上掉落的雜物,避免雜物進入灶體1內部,造成堵塞,保證灶體1不被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