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0:19:41 7
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所述鍋爐包括爐膛、除塵器、空氣預熱器和多個送風段。所述分段送風鍋爐可以有效控制鍋爐的過量空氣係數,進而有效控制大量燃料型和熱力型NOx的生成,從而減少了脫硝費用,達到節能環保目的,提高鍋爐熱效率,減少煙塵排放。
【專利說明】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鍋爐領域,涉及一種層燃鍋爐,尤其涉及一種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鍋爐產品,通常採用只有爐排下部的一次風送風技術。這樣的鍋爐在低負荷運行時,爐內供氧不足,燃燒不充分,對流管束及空氣預熱器易積灰,增加了引風機的電耗,不利於設備的經濟運行;並且還導致鍋爐出口煙氣中NOx初始排放濃度及飛灰可燃物含量升高,NOx濃度為400-500mg/Nm3甚至更高。隨著目前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後期極大地增加了脫硝的費用,不利於經濟環保目標。
[0003]CN2526682Y公開了一種節能環保型層燃鍋爐,本實用新型包括給煤裝置、燃燒設備、煤渣出口、爐膛、鍋筒、鍋爐管束、鍋爐煙氣出口等,爐膛由前牆、後牆、左側牆、隔牆、鍋筒、前拱、後拱、燃燒設備所構成的空間組成,爐膛下部的絕熱燃燒室為燃燒設備、煤閘門前拱、後拱、前後拱兩側的撐牆所夠成的空間,其特點是:在爐膛的右上側沿鍋爐縱向設有高溫循環燃燼室,隔牆的後上部設有煙氣進口,燃燼室為爐膛前牆、後牆、隔牆、右側牆所構成的空間。
[0004]CN202281219U公開了一種低溫等離子體直流煤粉爐爐內深度分級低NOx燃燒系統,包括鍋爐以及呈四角布置在鍋爐爐膛主燃區的四組低溫等離子直流煤粉點火燃燒器,每組低溫等離子直流煤粉點火燃燒器的一次風噴口均與爐膛主燃區相連,且爐膛主燃區與二次風主管道噴口連接,鍋爐的爐膛燃盡區安裝分段風噴嘴,二次風主管道配置二次風支管,分段風噴嘴與二次風支管連接,即其在燃料燃燒前對燃料進行熱裂化處理,提高燃燒效果,在燃料爐內燃燒中採用分級配風,從而降低NOx生成。
[0005]CN203784993U公開一種扼制氮氧化物生成的七區段燃燒爐膛結構涉及燃煤工業鍋爐【技術領域】,該結構利用氮氣必須在高溫和氧化環境下才能生成氮氧化物的特性,在爐膛內的前拱與後拱之間特製一「π 」形中拱,把爐膛分成了前、後、上三個區域共七個區段,並賦予了不同的功能,使之在不同的區段通過分段供風裝置控制不同的風量和溫度,從而達到扼制氮氧化物-NOx的生成量,實現減少汙染排放的目的。
[0006]CN101055075A公開了一種降低鍋爐NOx排放的方法,組織多段主煤粉燃燒器缺氧燃燒,然後在主燃燒器下遊的火焰中心噴入分級燃料,分級燃料在高溫缺氧條件下迅速分解生成大量CH1基團,CH i基團隨之將主燃燒器區域生成的NO x還原成N 2,同時在火焰平均溫度為850?1150°C的截面上用氮基進行NOx的選擇性非催化還原,可用鹼金屬鹽進行增效,最後用燃盡風使未燃燃料燃盡。
[0007]CN2641471Y公開了一種燃燒室明顯分段的具有曲線往復運動爐排結構和高效除塵器的新型鍋筒式機械爐排散煤蒸汽鍋爐,其結構由上煤機、鍋爐本體、爐排、爐座、爐拱、除塵器、除渣機、煙囪所組成;加煤鬥下方的進煤口入口處連接有送煤活塞機構,與加煤鬥共同組成自動加煤機構;燃燒室分為氣化乾餾區和焦碳燃燒區;若干個固定爐排和若干個與偏心機構相連的活動爐排縱向間隔排列,共同組成曲線往復運動爐排;除塵器與鍋爐本體上部相連通;底座下端與除渣機連接。
[0008]CN1584396A公開了一種多級再燃控制大容量燃煤鍋爐NOx生成的方法,在現有發電廠燃煤鍋爐主燃燒器頂部一次風噴口與燃盡風噴口之間設置多級分段再燃燃燒噴口,各再燃燃燒噴口的再燃燃料按一定比例多級分段供給,同時調整各層噴口風量的配比,使爐膛主燃燒器最上部形成再燃燃盡區,延長汙染物氮氧化物在此被還原的時間。再燃噴口沿主燃燒器頂部一次風噴口開始從下而上設置多級,燃煤噴口煤粉燃燒產生的氮氧化物經過下層第一級再燃區時,已生成的部分氮氧化物被還原生成N2和一些中間體,在經過上一層第二級再燃區時氮氧化物被再次還原成N2。
[0009]W02010037088A2公開了一種用於鍋爐的燃燒旋轉系統,利用該燃燒旋轉系統,將不平衡的燃油噴射流導向到燃燒器的燃料噴射動力鍋爐中,如煤粉,燃油或燃氣鍋爐,實現內側/外側(I/o)燃燒物或其它類型的燃燒質量的混合旋轉,使得燃料噴射燃燒的旋轉系統也可以控制,並通過主控制系統自動地控制鍋爐操作,使得燃燒物更高效和有效地發生多渦流旋轉。
[0010]JP2006132826A公開了一種多燃燒器的燒結機點火爐與應對燒結機的操作波動的方法,便於流量調節閥的調整作業,消除在燒結機的兩側加熱的不足,並且減少維護和維修成本,其中將多個雙層管燃燒器的每個噴嘴與設置有旋轉葉片同心布置在燃料噴射管2的外周的主排氣管3中,其呈直線地布置或鋸齒狀布置,使得燃料噴射管向主空氣供給管的內徑D與間距P的比值為2.2-3.5,提供直縫形狀的二次空氣排氣口,以容納在每個噴嘴之間,和二次空氣與比主排氣速度高的速度供給。
[0011]US2004244367A1公開了一種燃燒容器,它包含:燃燒區;位於燃燒區下遊的燃燒中止區;位於燃燒中止區旁的容器壁板上的空氣艙,其中所述空氣艙包含上遊噴射器和下遊噴射器,和至少一個用來將選擇性還原劑噴射到燃燒中止區中的還原劑噴射器,其中所述噴射器貫穿下遊空氣噴射器。
[0012]「參數自尋優模糊控制技術在鍋爐送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馮嚴冰,工業設計,2012年第2期,公開了一種提高鍋爐燃燒效率的方法,認為該方法的關鍵在於保證最優的風煤比,並且應用模糊自尋優控制技術在線調整風煤最佳配比,設計了一種適合我國國產中小型電站鍋爐特點的模糊自尋優控制器,運用在鍋爐送風控制系統中,以實現鍋爐經濟燃燒的目的。
[0013]「提升鍋爐送風機出力的節能改造」,閔浩等,第八屆長三角電機、電力科技分論壇論文集,2011年11月上海,公開了一種提升鍋爐送風機出力的節能改造的方法,其中針對兩臺125麗機組存在的鍋爐送風機出力不足問題,通過大量現場試驗、性能測試以及理論計算,分析出了造成送風機出力不足的原因,並制定了可行的技術改造方案。
[0014]然而,在現有技術中,通常僅在鍋爐爐排下部一次送風或者僅採用兩段送風,即使採用多段送風,送風段的設置通常使燃燒效果的提高也非常有限,另外沒有認識到各個送風位置之間的配合關係的重要性,也沒有認識到如何合理協同控制各個送風位置的操作,導致不能夠保證鍋爐出口煙氣中NOx初始排放濃度的有效降低,並且在低負荷運行時現有技術中的這種缺陷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本領域需要一種能夠有效降低鍋爐出口煙氣中NOx初始排放濃度的鍋爐及方法。實用新型內容
[0015]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人經過深入研宄和大量實驗,提出了如下技術方案:
[0016]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其特徵在於,包括爐膛、除塵器、空氣預熱器和多個送風段。
[0017]優選地,所述鍋爐包括3個送風段,每個送風段由一個或多個送風嘴組成,其中:
[0018]第一送風段可設置在爐排下部,用於供給I段風,使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
[0019]第二送風段可設置在鍋爐後拱上部並且向下貼著後拱朝向爐膛,用於供給II段風,使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和
[0020]第三送風段可設置在爐膛出煙口下部,用於供給III段風,使III段風由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
[0021]所述除塵器優選為布袋除塵器。
[0022]本發明人經過大量研宄發現,在多段送風中,送風段的綜合設置或整體設置非常關鍵,因此經過反覆試驗和研宄,在上述三個位置設置了送風段(送風方向如圖1中各個送風段的箭頭所例示)。這樣的設置方式在現有技術中未有記載,例如在現有的鍋爐中,尚未發現在鍋爐後拱上部設置送風段,並且在鍋爐後拱上部設置送風段的同時在爐膛出煙口下部設置送風段。本發明人發現,通過上述三個特定位置的送風段,可以有效地控制鍋爐的過量空氣係數,最有效地降低鍋爐出口煙氣中NOx初始排放濃度。此外,還出人意料地發現,第二送風段必須設置在鍋爐後拱上部並且向下貼著後拱朝向爐膛,使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如果不貼著後拱朝向爐膛,例如如果垂直於後拱壁向爐膛內送風,則降低NOx初始排放濃度的效果顯著降低。通過在鍋爐中設置本實用新型這樣的送風段,可以使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由常規鍋爐的400-500mg/Nm3降至350mg/Nm3以下,優選降至250mg/Nm3以下,最優選降至150mg/Nm 3以下,從而提高了鍋爐效率,降低了後期脫硝成本,有利於節能環保。同時,這種送風段設置,不需要對現有鍋爐作出很大結構改變,從而極大地節約了設備成本。
[0023]在一個優選方面,第二送風段的送風嘴由耐熱合金製成,所述耐熱合金為銅基合金。這是因為,在第二送風段中,爐膛內的溫度非常高,而第二送風段送入的是冷風,這就對第二送風段的送風嘴的耐高溫強度、耐熱衝擊強度提出很高的要求,而通常的鐵質或鋼質送風嘴難以滿足要求,往往壽命較短。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滿足所述苛刻要求,通過大量研宄以及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研製出一種銅基合金送風嘴。所述銅基合金包含:基於該銅合金的總重量計,1.5-2.5質量%的Mn,0.05質量% -0.15質量%的Ti,1.5-2.5質量%的Fe,0.2-0.4質量%的Ni,0.2-0.4質量%的Si,0.01-0.15質量%的P,並且V含量限制在0.0020%以下,其中Fe與P的質量之比滿足關係Fe/P=15_20,餘量為Cu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0024]在該銅基合金中,Ti的加入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送風嘴的抗熱衝擊性,這是先前所未曾預料到的。通過限制可能存在的V的含量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降低V元素對耐高溫強度的不利影響。Fe的加入可以抑制加熱過程中合金晶粒粗化,使得可以極大地提高合金的熱傳導率。Mn的加入可以使合金獲得良好的固溶強化。適量P的加入可以有效彌補Fe的加入對合金強度的不利影響。本發明人通過深入研宄,出人意料地發現,Fe與P的質量之比必須滿足關係Fe/P=15-20,才能夠實現強度和熱傳導率之間的良好性能平衡。
[0025]經過檢測發現,由所述銅基合金製成的送風嘴在第二送風段中使用時,其壽命是本領域常規鐵質或鋼質送風嘴壽命的12倍以上。
[0026]優選地,本發明人還對用所述銅基合金製成的送風嘴(即送風嘴製件)進行了回火與低溫連續處理,所述回火與低溫連續處理包括如下依次步驟:
[0027]步驟(I):將送風嘴進行回火處理;步驟(2):將送風嘴進行低溫處理;步驟(3):將送風嘴進行再次回火處理;和步驟(4):將送風嘴進行再次低溫處理;其中:
[0028]步驟(I)的回火處理為低溫回火,處理溫度為90?150°C,處理時間為I?5h,優選I?4h ;步驟(2)的低溫處理溫度為_40°C?-75°C,處理時間為1min?5h,優選30min?Ih ;步驟(3)的回火處理為高溫回火,處理溫度為400?600°C,處理時間為I?6h,優選2-4h ;步驟(4)的低溫處理溫度為-190°C?_210°C,處理時間為20min?4h,優選30min ?Ih ;
[0029]並且,其中:在步驟(2)的低溫處理後,控制送風嘴回溫至室溫,升溫速率為5?8°C / min ;在步驟(4)的低溫處理後,控制送風嘴回溫至室溫,升溫速率為I?2°C / min ;並且重複上述步驟(I)至(4)至少2個循環,優選3個以上的循環。
[0030]研宄發現,在上述方法中,通過先進行低溫回火和低溫處理、再進行高溫回火和更低溫度的低溫處理這樣的有機協同組合,有效克服了送風嘴製件材料組織結構可能由於使用過程中溫差較大而劣化的可能。同時,通過大量繁複的試驗,嚴格篩選、優化並控制低溫回火、低溫處理、高溫回火和更低溫度的低溫處理所採用的溫度,以及每次低溫處理後回溫至室溫的速率,既有效、充分地減少了殘餘奧氏體,使殘餘應力得到更好的消除從而改善尺寸穩定性,避免在熱衝擊情況下變形,析出超細微碳化物,硬度增加,而且還由於低溫回火和低溫處理與高溫回火和更低溫度的低溫處理的有機協同作用和多個循環,非常有效地控制了送風嘴的第二類殘餘應力和第三類殘餘應力,避免使送風嘴中發生殘餘內應力的鬆弛,極大提高抗熱衝擊並且有效避免了宏觀裂紋等缺陷。
[0031]同時,本發明人經過大量研宄還發現,必須仔細控制步驟(2)和步驟(4)低溫處理後送風嘴製件回溫至室溫的升溫速率在上述適當範圍內,以及控制步驟(4)低溫處理後送風嘴製件回溫至室溫的升溫速率小於步驟(2)低溫處理後送風嘴製件回溫至室溫的升溫速率,只有如此才能夠獲得送風嘴抗熱衝擊性、衝擊韌性和強度的良好綜合改善。步驟(2)和步驟(4)低溫處理後送風嘴金屬件回溫至室溫的升溫速率優選呈直線升溫形式。
[0032]在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操作上述鍋爐進行送風的方法,其特徵在於,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入爐膛,III段風由爐膛出煙口下部送入爐膛,同時控制各段送風的風量及風速。
[0033]優選地,鍋爐啟動時,只供給I段風,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運行平穩後,I段風下調至總供風量的70-80%,風速〈10 m/s,使得控制在爐排面上形成富氧積累,同時開啟II段風和III段風,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風速控制在喉口處煙氣上升速度的2-4倍,主要用以破壞主燃區的溫度場,同時對主燃區進行燃料的補氧和降溫,II段風採用冷風,送風風量(優選最大送風風量)設定為總風量的5-8% ;111段風採用冷風,從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使得對煙氣進行擾動,降低原始排塵濃度,對未燃盡氣體及碳粒進行補氧助燃,以及降低爐膛溫度,進而控制NOx的生成,I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10-15%,風速為煙氣爐膛出口煙速的2-4倍。
[0034]本發明人經過大量研宄還發現,通過在不同運行時段控制各送風段的送風與否並且合理控制各個送風段的風量分配和風速,可以有效抑制NOx的生成。這樣的操作方式在現有技術中沒有記載,也不是本領域的常規技術手段,本領域中也沒有給出任何技術啟示或教導。通過這樣的操作方法,可以使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由常規鍋爐的400-500降至350mg/Nm3以下,優選降至200mg/Nm 3以下,最優選降至100mg/Nm3以下。
[0035]優選地,II段風的風速控制在喉口處煙氣上升速度的3倍,III段風的風速為煙氣爐膛出口煙速的3倍。
[0036]優選地,II段風的風速控制在約20m/s,III段風的風速為約30m/s。
[0037]優選地,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供風量的80%,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8%,I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12%。
[0038]在又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所述鍋爐或者所述操作方法在降低出口煙氣中NOx濃度中的應用,其用於使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降低到350mg/Nm3以下,優選250mg/Nm3以下,優選200mg/Nm 3以下,更優選150mg/Nm 3以下,最優選100mg/Nm3以下。
[0039]通過採取本實用新型的分段送風設置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鍋爐的過量空氣係數,進而有效控制大量燃料型和熱力型NOx的生成,從而減少了脫硝費用,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提高鍋爐熱效率,減少煙塵排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0]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的縱截面示意圖。
[0041]其中,1:爐膛;2:除塵器;3:空氣預熱器;4:第一送風段;5:第二送風段;6:第三送風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43]實施例1
[0044]如圖1所示,一種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其特徵在於,包括爐膛1、除塵器2、空氣預熱器3和三個送風段4、5、6,每個送風段由一個或多個送風嘴組成,其中:第一送風段4設置在爐排下部,用於供給I段風,使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第二送風段5設置在鍋爐後拱上部並且向下貼著後拱朝向爐膛,用於供給II段風,使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和,第三送風段6設置在爐膛出煙口下部,用於供給III段風,使III段風由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
[0045]對比例I
[0046]該鍋爐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不設置第二送風段。
[0047]對比例2
[0048]該鍋爐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不設置第三送風段。
[0049]對比例3
[0050]該鍋爐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第二送風段設置在鍋爐後拱上部並且垂直於後拱壁向爐膛內送風。
[0051]實施例2
[0052]使用實施例1的鍋爐,在鍋爐啟動時,只供給I段風,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運行平穩後,I段風下調至總供風量的80%,風速為5 m/s,使得控制在爐排面上形成富氧積累,同時開啟II段風和III段風,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風速控制在喉口處煙氣上升速度的3倍,即20m/s,主要用以破壞主燃區的溫度場,同時對主燃區進行燃料的補氧和降溫,II段風採用冷風,最大送風風量設定為總風量的8% ;111段風採用冷風,從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使得對煙氣進行擾動,降低原始排塵濃度,對未燃盡氣體及碳粒進行補氧助燃,以及降低爐膛溫度,進而控制NOx的生成,I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12%,風速為煙氣爐膛出口煙速的3倍,即30m/s。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為128mg/Nm3。
[0053]對比例4
[0054]使用對比例I的鍋爐,在鍋爐啟動時,只供給I段風,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運行平穩後,I段風下調至總供風量的80%,風速為5 m/s,使得控制在爐排面上形成富氧積累,同時開啟III段風,III段風採用冷風,從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使得對煙氣進行擾動,降低原始排塵濃度,對未燃盡氣體及碳粒進行補氧助燃,以及降低爐膛溫度,進而控制NOx的生成,I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20%,風速為煙氣爐膛出口煙速的3倍,即30m/s。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為412mg/Nm3。
[0055]對比例5
[0056]使用對比例2的鍋爐,在鍋爐啟動時,只供給I段風,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運行平穩後,I段風下調至總供風量的80%,風速為5 m/s,使得控制在爐排面上形成富氧積累,同時開啟II段風,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風速控制在喉口處煙氣上升速度的3倍,即20m/s,主要用以破壞主燃區的溫度場,同時對主燃區進行燃料的補氧和降溫,II段風採用冷風,最大送風風量設定為總風量的20%。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為 339mg/Nm3。
[0057]對比例6
[0058]使用對比例3的鍋爐,在鍋爐啟動時,只供給I段風,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運行平穩後,I段風下調至總供風量的80%,風速為5 m/s,使得控制在爐排面上形成富氧積累,同時開啟II段風和III段風,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風速控制在喉口處煙氣上升速度的3倍,即20m/s,主要用以破壞主燃區的溫度場,同時對主燃區進行燃料的補氧和降溫,II段風採用冷風,最大送風風量設定為總風量的8% ;111段風採用冷風,從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使得對煙氣進行擾動,降低原始排塵濃度,對未燃盡氣體及碳粒進行補氧助燃,以及降低爐膛溫度,進而控制NOx的生成,I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12%,風速為煙氣爐膛出口煙速的3倍,即30m/s。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為309mg/Nm3。
[0059]對比例7
[0060]使用實施例1的鍋爐,在鍋爐啟動時,只供給I段風,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運行平穩後,I段風下調至總供風量的50%,風速為5 m/s,使得控制在爐排面上形成富氧積累,同時開啟II段風和III段風,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風速控制在喉口處煙氣上升速度的3倍,即20m/s,主要用以破壞主燃區的溫度場,同時對主燃區進行燃料的補氧和降溫,II段風採用冷風,最大送風風量設定為總風量的20% ;111段風採用冷風,從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使得對煙氣進行擾動,降低原始排塵濃度,對未燃盡氣體及碳粒進行補氧助燃,以及降低爐膛溫度,進而控制NOx的生成,III段風的送風量為總風量的30%,風速為煙氣爐膛出口煙速的3倍,即30m/s。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為315mg/Nm3。[0061 ] 通過上述實施例和對比例明顯可以看出,當採用本實用新型的三段送風設置以及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送風操作方法時,鍋爐出口煙氣中NOx的濃度最低,達到了 128mg/Nm3這樣低的程度,顯著低於採取其它送風設置方式和操作方法的NOx濃度,這樣的效果是根據現有技術所無法預料到的。
[0062] 本書面描述使用實例來公開本實用新型,包括最佳模式,且還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製造和使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可授予專利的範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且可以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想到的其它實例。如果這種其它實例具有不異於權利要求書的字面語言的結構元素,或者如果這種其它實例包括與權利要求書的字面語言無實質性差異的等效結構元素,則這種其它實例旨在處於權利要求書的範圍之內。在不會造成不一致的程度下,通過參考將本文中參考的所有弓I用之處併入本文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其特徵在於,包括爐膛(I)、除塵器(2)、空氣預熱器(3)和3個送風段(4、5、6),每個送風段由一個或多個送風嘴組成,其中: 第一送風段(4)設置在爐排下部,用於供給I段風,使I段風由爐排下部送入爐膛;第二送風段(5)設置在鍋爐後拱上部並且向下貼著後拱朝向爐膛,用於供給II段風,使II段風由鍋爐後拱上部向下貼著後拱送風;和 第三送風段(6)設置在爐膛出煙口下部,用於供給III段風,使III段風由爐膛出煙口下部供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其特徵在於,第二送風段(5)的送風嘴由耐熱合金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採取分段送風的鍋爐,其特徵在於,由耐熱合金製成的第二送風段(5)的送風嘴經過回火與低溫連續處理。
【文檔編號】F23L9/00GK204254662SQ201420646398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3日
【發明者】郭強 申請人: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