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動脈夾和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7:26:26 1
專利名稱:一種動脈夾和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動脈夾和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
背景技術:
顱內動脈瘤是常見的腦血管病,新近的腦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研究證實,其發病率在10%左右。一旦發生出血,則具有極高的致死和自殘率。根據動脈瘤大小,可以分為小型、大型和巨大型動脈瘤;根據形態,可以分為囊性動脈瘤、蛇形動脈瘤、夾層動脈瘤等。手術夾閉是小型和部分大型囊性動脈瘤治療的常用治療方法;而對於巨大型和部分大型動脈瘤以及蛇形動脈瘤等複雜動脈瘤,直接手術夾閉的難度較大,雖然越來越多的顱內動脈瘤可以通過介入治療得以治癒,顱內外血管搭橋結合載瘤動脈閉塞手術仍然在複雜動脈瘤的治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頸內動脈巨大動脈瘤為例,顱內外血管搭橋結合載瘤動脈閉塞術治療複雜動脈瘤的具體做法是先選擇載瘤動脈遠端主幹或分支為受體血管,進行合適流量的顱內外血管搭橋,明確橋血管通暢後,頸部切開暴露頸內動脈主幹,在頸動脈上留置緩慢收緊的動脈夾,其後採用緩慢夾閉載瘤動脈近端的方法鍛鍊橋血管和其他側枝血管,使橋血管及其他側枝血管的血流量緩慢增加,最終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若載瘤動脈主幹完全閉塞時仍不發生同側大腦半球缺血事件,則認為腦組織適應載瘤動脈完全閉塞,此時再進行載瘤動脈主幹結紮,完成手術。緩慢收緊的動脈夾是這種治療方法中應用到的重要器械。目前常用的動脈夾為金屬夾,以旋轉中央螺杆的方法通過加壓片逐漸收緊載瘤動脈。其優點是若發生相關缺血事件,可以快速解除壓迫,開放載瘤動脈。但其最大的缺點是需要二次手術取出,並另外行載瘤動脈結紮,增加了手術併發症的機會,延長了手術切口癒合時間,增加了手術和住院費用,並增加了病人痛苦。 中國專利文獻CN 201120337070. 8,
公開日2012-05-30,公開了一種動脈瘤夾及
與其配合的動脈瘤夾放置鉗,所述的動脈瘤夾包括通過彈性部件結合在一起的兩根夾臂,所述夾臂包括用於夾持動脈瘤瘤頸的夾持段和控制夾持段活動的操作段,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夾臂的操作段外側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夾臂的操作段延伸方向相對應。但是使用該動脈夾行載瘤動脈閉塞術仍然需要二次手術取出。而目前無需二次手術取出和另行載瘤動脈結紮的動脈夾還未見報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需二次手術取出和另行載瘤動脈結紮的動脈夾。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0009]一種動脈夾,所述的動脈夾設有包含第一加壓片和第二加壓片的加壓片、預留線圈和標有指示刻度的游離線;所述的第一加壓片上設有插槽;所述的第二加壓片上設有固定通孔;所述的預留線圈固定在第二加壓片上;所述的游離線一端設有與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銷,另一端經固定通孔和預留線圈穿出。所述的加壓片呈「U」型或「V」型。所述的第一加壓片和第二加壓片之間通過連接臂連接。所述的固定通孔呈「L」型。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動脈夾和推結器。所述的推結器設有中空的手柄;所述的手柄一端設有中空的拉鉤杆,所述的拉鉤杆頂端設有拉鉤;所述的手柄的內壁上設有推拉滑座且壁上設有開口,所述的開口內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上設有頂端帶刀片且位於拉鉤杆內部的推拉杆。所述的拉鉤杆上設有標記。所述的標記位於拉鉤杆的中後段。本實用新型優點在於1、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行載瘤動脈閉塞術,整個過程中,無需重新開放傷口,避免第了二次手術及麻醉,減少了手術併發症的風險,縮短了手術切口癒合時間,節約了手術和住院費用,減輕了患者的痛苦;2、動脈夾的加壓片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不會對人體組織產生毒害作用;3、本實用新型的動脈夾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動脈夾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第二加壓片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中推結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1.加壓片11.第一加壓片12.第二加壓片13.連接臂111.第一加壓片自由端 112.插槽121.第二加壓片自由端 122.固定通孔2.游離線22.插銷21.指示刻度3.預留線圈31.多重滑結32.直線部分
4.推結器41.手柄[0036]42.拉鉤杆43.拉鉤44.標記45.推拉滑座46.開口47.滑塊48.刀頭推拉杆49.刀片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分步收緊的動脈夾請參照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動脈夾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動脈夾設有加壓片1、游離線2和預留線圈3。所述的加壓片I呈「U」型,設有第一加壓片11、第二加壓片12和連接臂13 ;所述的第一加壓片11和第二加壓片12均為長方體形狀;所述的連接臂13呈弧形,一端與第一加壓片11的端部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加壓片12的端部連接;所述的第一加壓片11與連接臂13連接端對應的端部為第一加壓片自由端111,所述的第一加壓片自由端111內部設有插槽112 ;所述的第二加壓片12與連接臂13連接端對應的端部為第二加壓片自由端121。請參照圖2,圖2是第二加壓片結構示意圖。所述的第二加壓片12的內部設有固定通孔122,所述的固定通孔122整體為「L」型,一端開設於第二加壓片自由端121的端面上,另一端開設於第二加壓片12的下端面(即第二加壓片12與血管接觸面的相反面)上。再請參照圖1,所述的預留線圈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加壓片12的下端面近固定通孔122處,其設有多重滑結31和直線部分32,所述的多重滑結31為彈簧狀且位於預留線圈3的上端,所述的直線部分32連接於多重滑結31的尾端。所述的游離線2 —端設有插銷22,所述的插銷22可以與第一加壓片11的插槽112相互配合鎖定,將游離線2固定在第一加壓片自由端111上。所述的游離線2的另一端從第二加壓片自由端121端面穿入固定通孔122且穿出後從多重滑結31中穿過。請參照圖3,圖3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所述的游離線2上標有指示刻度21。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加壓片I最好採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所述的加壓片I也可設計成「V」型等其他形狀,但優選「V」型和「U」型,以使加壓片I與血管形狀相匹配;所述的第一加壓片11和第二加壓片12可設計成一體化的而不採用連接臂13連接;所述的固定通孔122的形狀不僅限於「L」型,其開口方向也不僅限於本實施例,只要保證其形狀便於游離線2穿過即可,但優選「L」型,以更便於游離線2穿過;所述的預留線圈3可採用AbbottVascular 公司生產的 Perclose ProGlide Suture-Mediated Closure System (5F-8F)結線圈。
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一)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包括如實施例1所述的動脈夾,還包括推結結器。請參照圖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中推結器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推結器4設有手柄41 ;所述的手柄41的一端設有拉鉤杆42,所述的拉鉤杆42的內部是中空的;拉鉤杆42的頭端設有拉鉤43,所述的拉鉤43呈向手柄方向彎曲的彎鉤狀;所述的拉鉤杆42的外壁上設有標記44,所述的標記44為一圓點。所述的手柄41的內部是中空的,內壁上設有推拉滑座45,所述的推拉滑座45的端面上為波浪形鋸齒;所述的手柄41還設有一個縱向的開口 46,所述的開口 46的位置與推拉滑座45是相對的,且開口 46內部設有滑塊47 ;所述的滑塊47 —端從開口 46中伸出,另一端面設有波浪形鋸齒,該波浪形鋸齒與推拉滑座45的波浪形鋸齒相匹配;所述的滑塊47上還設有刀頭推拉杆48,所述的刀頭推拉杆48伸至拉鉤杆42中空的內部,且刀頭推拉杆48的頂端設有刀片4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放置動脈夾時,記下多重滑結31對應的游離線2上指示刻度21的數值,該數值即最後需要收緊的游離線2的長度。其具體使用方法是首先將動脈夾的加壓片I的第一加壓片11和第二加壓片12分別壓在載瘤動脈近端,將插銷22與插槽112於連接臂13的對側連接鎖定,從而對血管形成包圍,然後記下游離線2對應多重滑結31處的指示刻度21的數值;第一次拉線前,放好推結器4,令拉鉤43的腹側頂住多重滑結31,此時讀取標記44對應的游離線2上指示刻度21的數值,然後向外牽拉游離線2至一定刻度,比如原來標記44對應指示刻度21的數值為「52mm」,牽拉5mm後,指向「47mm」 ;每日牽拉游離線2前放好推結器4,令拉鉤43腹側頂住多重滑結31時,確認推結器4上標記44對應的游離線2上指示刻度21與上次牽拉後的數值一致,並再牽拉一定長度,直至最終完全推緊多重滑結31前牽拉來出的距離與手術初始讀取的指示刻度21的數值相同或相近;最後推動滑塊47,則刀片49被前推頂住游離線2和多重滑結31尾端的直線部分32,從而將多餘的游離線2和預留線圈3切除。使用該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行載瘤動脈閉塞術,整個過程中,無需重新開放傷口,避免了第二次手術及麻醉 ,減少了手術併發症的風險,縮短了手術切口癒合時間,節約了手術和住院費用,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實施例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二)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包括如實施例1所述的動脈夾,還包括推結結器。所述的推結器是Abbott Vascular公司生產的Perclose tuture trimmer。針對實施例2-3,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2中的標記44也可由術者手動標記;所述的標記44最好設置在拉鉤杆42的後半段區域(即靠近手柄41的部分),以保證手術過程中標記44處於患者皮膚外部,方便術者觀察;所述的標記44不僅限於圓點,採用線段、正方形或其他標記均可;本實用新型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的推結器具備推動線圈和剪切功能即可,而不僅限於實施例2-3所述的推結器。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動脈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動脈夾設有包含第一加壓片和第二加壓片的加壓片、預留線圈和標有指示刻度的游離線;所述的第一加壓片上設有插槽;所述的第二加壓片上設有固定通孔;所述的預留線圈固定在第二加壓片上;所述的游離線一端設有與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銷,另一端經固定通孔和預留線圈穿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脈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壓片呈「U」型或「V」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脈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加壓片和第二加壓片之間通過連接臂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脈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通孔呈「L」型。
5.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包括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動脈夾和推結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推結器設有中空的手柄;所述的手柄一端設有中空的拉鉤杆,所述的拉鉤杆頂端設有拉鉤;所述的手柄的內壁上設有推拉滑座且壁上設有開口,所述的開口內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上設有頂端帶刀片且位於拉鉤杆內部的推拉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鉤杆上設有T 己 O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標記位於拉鉤杆的中後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動脈夾,所述的動脈夾設有包含第一加壓片和第二加壓片的加壓片、預留線圈和標有指示刻度的游離線;所述的第一加壓片上設有插槽;所述的第二加壓片上設有固定通孔;所述的預留線圈固定在第二加壓片上;所述的游離線一端設有與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銷,另一端經固定通孔和預留線圈穿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它包括如上所述的動脈夾和推結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漸進式結紮頸動脈系統行載瘤動脈閉塞術,無需重新開放傷口,避免第二次手術及麻醉,可減少手術併發症風險,縮短手術切口癒合時間,節約手術和住院費用,減輕患者痛苦;且動脈夾的加壓片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不會對人體組織產生毒害作用;總體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B17/122GK202892033SQ2012205696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明者李強, 許奕, 方亦斌, 張琪, 戴冬偉, 黃清海, 劉建民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